1. 中共一大参会人员是那些
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烬美、邓恩铭、陈公博、周佛海、包惠僧
1、王烬美(1898--1925),山东莒县北杏村人,今属诸城,济南共产主义小组代表。后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1925年8月在青岛病逝。
2. 济宁特色小吃
1、甏肉干饭
甏肉干饭是山东省济宁市的传统特色名吃。 甏肉干饭是精选新鲜猪五花肉或里脊肉配以传统特殊在中国传统的砂甏肉用木炭文火精心烹制而成的,猪肉色泽红亮,口感酥烂、清爽,肥而不腻,食者均感满口留香。
干饭是选用山东济宁当地优质501大米在竹制蒸笼上蒸制的米饭,米粒晶莹透亮,似颗颗珍珠一般,口感清香甜爽。
甏:一种盛放食物的器皿。甏肉:顾名思义,用甏盛放烹制的肉。甏肉起源,最早追溯于解放前夕,当时经营者以扁担挑着饭菜走街串巷,一头挑炭炉,一头挑饭,甏置于炭炉之上,此法可节约炭火,又使肉吃出一种别样风味。解放之后,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甏渐渐远离人们生活,被铁锅、不锈钢锅代替,但甏肉之名一直沿用至今。现在的甏肉干饭,已经不仅局限在只有甏肉上了,又增添了几种特别的菜:“面筋肉丸 ”、“肉卷”、“豆腐块”、“鸡蛋”、“海带”等等,这既丰富发展了甏肉干饭,又更加适应了现代人的饮食习惯,但其中的“甏肉”上、“面筋肉丸”、“肉卷 ”等又是吃甏肉干饭必不可少的佳肴。
“甏肉”:大块是一个显着特点,肉肥而不腻,口味虽然单纯而美不胜收,似乎一种爽直压过一切花俏的感觉。“面筋肉丸”:将肉用面筋紧紧包住,纯手工制作,面筋配合肉给人口感舒适的感觉。肉馅则是精心调制制作而成,自有一番芬芳,是很受欢迎的一道菜。 “肉卷”:由豆腐皮卷肉而成,本品除具有口味美,口感好的特点外,营养价值也很丰富。另外,还有“鸡蛋”,“豆腐丝”,“豆腐块”,“四喜丸子”等,这些菜都放在盛有煮甏肉的老汤里面加热,之间互相影响,相辅相承自形成一种与分别吃大不一样的独特口味。在各种美味汇集的今天,甏肉干饭仍然被极多数济宁人所钟爱,甏肉干饭也得到不断发展壮大,现已成为济宁首屈一指的特色名吃。
2、兖州胡辣汤
在兖州的名产名吃中,首屈一指的要算胡辣汤了。有这么一句话在流传,“不喝胡辣汤,一辈子不知香”。胡辣汤可说是“隔坛十里香,一闻就要醉”,胡辣汤味美、口辣、色清,喝起来清心透脾,舒肝润肠。
兖州人爱喝胡辣汤,这种习惯,也不知沿袭了多少年,也不知是哪一位上古的美食家创造了这种可以流传的美食,一代接一代,代代相传。
兖州人喝胡辣汤是有讲究的,并不是什么场合下都能喝的,这种讲究决定了喝胡辣汤不能安排在中午或晚上,只能作为早点。兖州人的早点花色品种是非常丰富的,水饺、包子、米饭、面条,但人们却十分钟情于胡辣汤。清早起来,晨练的、行路的,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胡辣汤的香味随风飘来,就把人们喝汤的食欲引出来了。抓紧找个位置坐下,盛上满满的一大碗胡辣汤,猛喝两口,那感觉简直是美极了。稠稠的汤汁随着那份香气流到肠胃,那种感觉是多么的惬意,汤中的海带丝和碎花生米在你的咀嚼下,满口清香。如果你还感觉味道不够,可以随手拿起汤匙来舀一些陈醋调剂。如果是冬天,胡辣汤中的胡椒可以多放些,辣、酸、脆、香,一碗汤下去,你会顿时感觉到精神清爽了,心情舒畅了,浑身充满了干劲。
胡辣汤是兖州人早餐的着名品牌。在宾馆里有,小饭馆里有,而最不可缺少的就是早点铺了。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大家团坐在一起,一人一碗汤,来上两根油条,边吃边聊,兴味浓得很哟。若是你昨天晚上酒喝多了或没有吃饭,那么早晨喝上两碗汤,又压饿,又打渴,又养胃,岂不快哉!
胡辣汤的制作是有讲究的。虽然原料一样,但因制作工艺的的不同而在差异,有的人做的就味香色美,有的人做的则会稍逊一筹。其实胡辣汤的原料也只有那么几种,而且非常常见。有面粉、海带丝、花生米、胡椒粉、食醋,仅此而已。当你把这些东西备齐后,下一步就该是制作了。首先和面,水不要太多,面要硬,把和好的面放入布兜中,放在水中反复洗,一遍一遍,慢慢地把淀粉洗掉,剩下的就是面筋,接着就是开始烧制。把洗面筋的水放在锅中,加上打碎的花生米,用火烧开,火可以是急火,也可以是慢火,待水烧开后,把切好的海带丝放入锅中,再酌量加入胡椒粉,稍过片刻,一锅味香色美的胡辣汤就烧成了。
烧胡辣汤靠的是经验。要看汤的颜色,要掌握开锅的火候,像兴隆夜市步行街、旧关口摊点,可以说是做绝了。
怎么,你还不抓紧来一碗?
3、西张庄食用菌
山东省梁山县馆驿镇西张庄村,以发展食用菌为主导产业,其产值占全村经济总量的70%以上。食用菌生产作为西张庄村的主导产业,年产值12000万元,利润960万元,食用菌产业产值占村镇经济总量的92.3%。全村从事主导产业农户数202户,占村村农户总数的62%。
截止到2010年底,西张庄村因势利导组建了馆驿现代高新食用菌产业园,产业园占地600余亩,拥有省食用菌专家顾问团活动大院1处,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家,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家,县级龙头食用菌企业5家,重点生产金针菇、杏孢菇、袖珍菇、黑木耳、鸡腿菇等多种食用菌产品。
目前,西张庄村食用菌生产全部实行标准化生产规模,整个产业园日出产食用菌10吨,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1600余人,村镇农民人均收入达到8300元,而村所在乡镇农民人均收入6400元,乡镇所在县市农民人均纯收入5246元,超出全县农民人均存收入20%多。
4、梁山糟鱼
梁山糟鱼是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的特产。糟鱼是梁山的传统名吃。糟鱼骨酥刺面,味鲜可口,牙口不好的老年人最爱吃。黄河沿岸的居民都会做这道美食,尤以梁山糟鱼最负盛名。
糟鱼是梁山一带餐桌上的特色菜,在外地是吃不到的,就连糟鱼这个词在一般词典上也很难查到。的确,糟鱼“从内容到形式”都是梁山一带的“土特产”。
梁山一带历来是黄河和汶河下游的自然蓄滞洪区,洪水到来,一片1,洪水退去,大大小小的水洼成千上万,只要积水的地方便留存下不少鱼,为这一带居民“竭泽而渔”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除了较大鱼刨净沥干,晾晒成干鱼外,余下的鱼便制作成糟鱼,因为,做糟鱼不能用大鱼,四寸以上的鱼是不合适的,一是骨刺难烂,二是不易入味。
说起糟鱼的做法,老百姓几乎家家都会,笔者小时侯在家还真亲历过。将“竭泽而渔”来的鱼一一收拾干净,但不用去鳞,然后在院子里支起一口大铁锅。支架很简单,用三摞青砖,鼎立放开,放上锅就可以了。然后将蒜编(干的大蒜茎叶)用水洗净,铺在锅底,然后将鱼头尾相靠,逐一码放,每放一层,即撒上一层盐和花椒。鱼全部码完后,将水稍稍漫过鱼即可,盖上锅盖,就可以在锅下烧烧。随着锅下的火的慢烧,锅里的香气也越来越浓……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其实,“心急吃不上好糟鱼”倒是真的。做糟鱼要用慢火(文火),时间要长,有时要烧一夜呢。所以,做糟鱼一般用木柴烧火,三两个时辰过后,香味扑鼻,此时熄掉明火,用暗火(木炭火)“温”,人则睡觉去了。待到第二天早晨,打开锅盖,满锅糟鱼才真正作成了。
这只是农家自家做糟鱼的过程,做一次一家人可好几天。
梁山糟鱼出名久了,据说,清朝康熙年间秀才、雍正年间举人、干隆年间进士郑板桥(公元1693-1765年)知范县(故城在今梁山县赵堌堆乡范城村附近)时曾以糟鱼佐酒,并留下赞美诗一首:
做宦山东十一年,
不知湖上鲫鱼鲜,
今朝尝得君家味,
一包糟鱼胜万钱。
尽管各种野生鱼类都可以作成糟鱼,但以鲫鱼为好。
鲫鱼属鲤形目、鲤科、鲫属。这种鱼一般长不大,成品鱼体长大多15~20厘米。体侧扁而高,体较厚,腹部圆。头短小,吻钝。无须。鳃耙长,鳃丝细长。下咽齿一行,扁片形。鳞片大。侧线微弯。背鳍长,外缘较平直。背鳍、臀鳍第3根硬刺较强,后缘有锯齿。胸鳍末端可达腹鳍起点。尾鳍深叉形。体背灰黑色,腹银灰色,各鳍条灰白色。常年均有生产,以2~4月份和8~12月份的鲫鱼最肥美。
鲫鱼古籍多有记载。如《吕氏春秋》云:“鱼之美者……鲫鱼为佳品,自古尚矣。”《本草经疏》:“鲫鱼调味充肠,与病无碍,诸鱼中惟此可常食。”《本草图经》:“鲫鱼,性温无毒,诸鱼中最可食。”《医林纂要》:“鲫鱼性和缓,能行水而不燥,能补脾而不清,所以可贵耳。”《本经逢原》: “鲫鱼,有反厚朴之戒,以厚朴泄胃气,鲫鱼益胃气。”
现代营养分析,每100克鲫鱼所含营养素如下:热量 108.00千卡,蛋白质 17.10克,脂肪 2.70克,碳水化合物 3.80克,胆固醇 130.00毫克,维生素A 17.00微克,维生素B1 0.04毫克,维生素B2 0.09毫克,烟酸2.50毫克,维生素E 0.68毫克,钙 79.00毫克,磷193.00毫克,钾290.00毫克,纳41.20毫克,镁41.00毫克,铁1.30毫克,锌1.94毫克,硒14.31微克,铜0.08毫克,锰0.06毫克等,营养非常丰富。
梁山糟鱼有两大特色:
第一是“糟而不糟”,所谓“糟”,是说鱼的鳞、骨、刺烂熟酥面,所谓“不糟”,指鱼体完整,鱼肉烂而筋硬、耐嚼。
第二,糟鱼原料用的是包括鳞在内的草鱼“全鱼”。这两个特色决定了其营养全面且利用率高,自然梁山糟鱼被誉为长寿、美容食品而倍受“吃家”青睐了。
目前,市面上已有真空包装的梁山糟鱼出售。
5、梁山义酒
梁山人向来以忠义而闻名海内外,更有豪爽的喝大碗酒吃大块肉的传统。
游梁山,喝义酒!喝梁山义酒做豪爽梁山人!!!
山东梁山酿酒总厂有限公司坐落在中国四大名着之一《水浒传》发祥地——水泊梁山脚下;始建于一九七六年,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每年生产能力3000吨,现有员工398人,其中:大中专文化以上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69人,年销售额4000万元以上,年创利税1000万元以上的白酒生产企业,为中国酿酒工业协会会员单位。
据史书记载,《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个个海量,梁山东麓有个十里杏花村,村中有个杏花溪,溪水之源来自梁山之巅的“仙泉”,王林老汉领着女儿杏妹就在这溪边酿制芬芳醉人、香透杏林的美酒。梁山好汉个个义字当先,除奸打霸、杀富济贫,老百姓无不拍手称赞,便你一升、我一斗的将粮食送到王林酒作坊,酿出美酒,坛装绸包,敲锣打鼓送上山寨。酒坛一开香遍水浒寨…众英雄赞不绝口,当众取名为义洒。
宋江被招安后,宋徽宗听说此酒之佳,亲派赵潭带领官兵,将义酒抢进京城自己享用。清乾皇帝游梁山时,亲临十里杏花景,并在法兴寺内与寺内高僧古月饮酒对对,对义酒赞不绝口,现有梁山脚下出土的宋代古坛为证,坛上刻有“罗列三千馆,香占第一家,隔壁三家醉,开坛十里香。”
建厂几十年来,我们在发掘梁山好汉以“义”字当先为轴线的水浒文化同时,并在继承原王林酿酒独特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工艺与科技,潜心研究,对原单粮酿制调整转换为多粮酿制工艺。使质量逐步提高,产品不断更新。现生产的“义”字牌,“水泊”牌,“梁山好汉”牌三大系列近百个品种,深受中外领导、专家、知名人士等其他业内外人士的高度赞誉与赠书,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题词赞扬“梁山美酒”,全国酒类泰斗周恒刚大师称赞“浓香型酒中之珍品”,全国酿酒专家熊之书题词赞誉“水泊义酒,香飘九州”,着名书画家朱学达、于太昌、孙墨龙等几十位专家、社会知名人士以及以苗志岚会长为首的中国白酒工业协会领导、专家亲临我公司参观指导、题词、做画、留念,同时被中国国际诗酒节授予金爵奖,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52度义酒,35度义酒,38度水泊特曲,46度水泊老窖,39度梁山好汗,46度梁山好汉等部分产品,连续几年被山东省第一轻工总会、山东省轻工工业办公室、山东省白酒工业协会评为优级产品,同时我厂连年被市县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和市、县两级先进单位,市消费者满意单位,梁山县经济发展功勋企业,“中国酿酒工业协会”会员单位,2004年被中国文化部评为首届“中华地方文化名酒”。2005年又被山东省轻工业办公室认定为“山东轻工名牌”。2006荣获中国文化部"中华文化名酒”的称号,并通过ISO9001:2000和ISO14001:2004国际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为我省首批荣获“国家白酒生产许可证”的专业生产厂家。
我们有一帮忠肝义胆人,正在勤勤恳恳的耕耘在昔日水势浩淼、绵延八百里的蓼儿洼,今日松柏叠翠、人杰地灵、古迹遍布、美酒飘香,具有丰厚水浒文化底蕴的水泊梁山大地上,努力执着的攀登在酿酒事业前进的道路上,我们的心扉是敞开的、诚恳的,随时欢迎业内外领导、专家、宾朋莅临指导,做客品酒。
6、泗河西瓜
泗河西瓜,产于接庄街道、石桥镇沿泗河西岸的南贯集、东郑庄、齐营、郝楼、栗河崖、张桥等村。始于唐代末年,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泗河西瓜个体适中,味口脆甜。
1972年引进新品种“密宝”,出口日本,深受外商的欢迎。1985年,引进“中育6号”、“郑州3号”、“7451”、“8155”新一代等品种,1986年又引进“新红宝”、“金钟冠龙”等优良品种,其含糖量都在10%以上,高的达12—13%。1986年山东省首届西瓜展评,这里出产的“郑州3号”,“中育6号”获优质西瓜奖,1987年济宁市西瓜评比,“金钟冠龙”获特优西瓜奖,“7451”获优质西瓜奖。
7、玉堂酱菜
济宁名特酱菜。清代姑苏人戴玉堂,用南方技术生产北方风味酱菜,主菜有包瓜、磨茄等。堂酱菜是创办于清朝干隆年间的百年老店。它生产的酱菜制品是当年进京贡品,享有“味压江南”、“京省驰名”的美名,饮誉大江南北。
玉堂酱菜,济宁名特酱菜。清代姑苏人戴玉堂,用南方技术生产北方风味酱菜,一时被誉为“京省驰名”、“誉压江南”。主菜有包瓜、磨茄、醉蟹、糟鱼、合锦菜等,从清代至今已拥有百余年历史。是山东闻名遐迩的小吃之一。民国初期,临清的“济美酱园”,北京的“六必居”,保定的“槐茂”,与济宁的“玉堂”齐名。被誉为江北四大酱园。玉堂酱菜顺着运河销遍四方,作为“贡品”,被誉为“京省驰名,味压江南”。
济宁玉堂酱园有限责任公司(原名玉堂酱园),始建于1714年,至今已有三百年历史,是鲁西南地区唯一的“中华老字号”企业。玉堂产品独具地方特色,深受市场欢迎,因其选料精良,精工细作,南北风味兼蓄而着称。早在1910年,玉堂的远年酱油、什锦萝卜、佳制冬菜,在南京召开的“南洋劝业会”上获优等奖章;在1914年的“山东省第一次物品展览会”上,玉堂产品参展42种,有35种获奖(其中,16种酒、16种酱菜和特品冬菜、远年酱油均获最优等金牌奖,黄嫩甜酱获优等银牌奖);1915年玉堂产品在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上荣获金牌。据《中国参与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记实》第172页记载:济宁玉堂号酱菜、酱油、万国春酒、金波酒、宴嘉宾酒、冰雪露酒获六块金牌并奖词。近年,玉堂商标连年被山东省工商局、广大消费者评为“山东省着名商标”,玉堂酱菜被山东省经贸委评为山东名牌产品,玉堂酱油、食醋、豆制品、酱类系列产品被国家食协评为“国家质量达标食品”,并授予“中国食品骨干企业”荣誉证书。玉堂酱园被原国内贸易部认证为“中华老字号”企业,同时,被推举为中国调味协会理事单位。玉堂品牌作为全国酱菜调味品行四大名牌之一,拥有独特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是济宁经济发展中的一笔宝贵的无形资产。玉堂产品曾多次进京,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品尝。1957年,1总司令曾赞扬玉堂酱菜“很好”“有四个特点:鲜、嫩、甜、脆”。(杨一辰《回忆朱总司令对我的一次召见》,《财贸战线》1979年11月2日,第四版)。其后,一些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文艺界知名人士,如肖华、谷牧、袁宝华、刘澜涛、匡亚明、孔德懋、侯宝林、乔羽等和一些国际友人也曾先后到玉堂参观品尝,并题词留念。2010年4月,山东玉堂酱园与美国特美客公司签署协议,将合作生产第四代调味品——浓缩鸡(牛)肉汁。2011年1月,在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荣获金奖的玉堂金波酒,在市场上消失二十年多年后,经技术人员深入挖掘研发,以崭新的面貌“重出江湖”。同时“玉堂人”还根据以往的传统工艺重新推出了冰雪露酒等传统工艺的酒类产品。
经过近300年的研发创新,玉堂酱园拥有了中国最丰富的调味品产品线,现在生产酱菜、酱油、食醋、汁酱、腐乳、礼品等六大系列三百多个品种,玉堂酱菜为玉堂酱园的拳头产品,一直畅销不断,作为地方特产,自清朝开始成为进京贡品,形成独特的玉堂酱菜礼品文化,是人们走亲访友和商务往来的馈赠佳品。
8、砖烧老鳖
砖烧老鳖,一听这名字就感觉有点稀奇古怪。事实也是如此,它的烹饪技艺非常独特,用“原始”二字形容比较贴切,比爆炒老鳖、清蒸老鳖等做法更原汁原味,被家乡人誉为“最具特色风味的老鳖烹饪技艺”。
我的家乡在微山湖畔,老鳖又称为甲鱼、团鱼、王八。清蒸老鳖、老鳖煲汤等吃法深受食客欢迎,而砖烧老鳖这道美味,是富有创意的渔民制作的野味,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解放前,湖上的渔民打了鱼,能卖的卖了,卖不出去的腌鱼干,唯独这偶尔抓到的老鳖让人堵心,卖没人要,放生了,一会儿没准又被你打捞上来。几个富有创意的小伙子,就把它绑了烧熟了吃。他们找三块方砖,老鳖置方砖上,底下架着明火慢慢地烧。熟了一尝味道,果然鲜美,这一来二去,工艺不断改进,居然成了民间密传的佳肴。
美食的最高境界,就是主料要浑然天成,不厌生猛鲜活,以尽可能少的加工工序,做出既营养又可口的美味。砖烧老鳖中的主料要选用野生老鳖,这一点极为重要;另外就是选砖,砌墙用的红砖不行,一则太厚,二则太小,最好是选那种不太厚的正方形用来铺地的老青砖。火一定要用柴火,捆成把的麦秸秆最佳。从主料、配料乃至燃料,彻头彻尾原始、原装,连炊具、刀具都不用,实现了美食的最高意境。
砖烧老鳖不需要太复杂的厨艺,制作时备好野生老鳖一只,用清水洗净体表污垢,方砖搭成“门”字状,“门梁”用两块方砖夹着老鳖,再用铁丝绑牢。“门”里点上麦秸秆,慢慢烘烤。不一会儿,老鳖的壳内温度上升,大有五内俱焚之势,老鳖急忙把头脚伸出壳外,但烟火又把它燎缩回去,老鳖就这样将长长的脖子重复地伸出再缩回。烘烤的火不能太急,太急容易把老鳖烧死,太慢则会使老鳖窒息。最好的办法是将火把一会儿抽,一会儿续。为降体温,老鳖痛苦地将腹中污物全部吐出或排泄。此时,将火撤掉,取来早已调制好的作料:葱花、姜末、五香料、味精、食盐等,以酱油、料酒调制成一碗“靓”汤,放到被烤得严重脱水的老鳖面前,此时,求生的欲望使老鳖完全顾不上面前碗中放的什么汤汁,心急如“焚”地伸长脖子,一会儿就把“靓汤”喝干了。老鳖被烤热后身上的毛细血管全部扩张,咽下去的作料在很短的时间内便渗透到全身。大约过个三五分钟,再用急火烧之,在烘烤的过程中,要不断翻动,直到烤熟为止。
童年,我和小伙伴在湖区的沼泽地上经常看到渔民用这种方式吃老鳖,这些年随着野生老鳖价格的攀升,很少有人再用这种原始的方法吃了,这种原始淳朴的吃法成了一种渐行渐远的记忆。
9、炖鱼
炖鱼是梁山境内的传统名吃,民众过节或宴请宾客,一般都把炖鱼当作上等佳肴。尤其安山镇的炖鱼更是誉满水泊。民国初年,全镇专营炖鱼的行家就有10余户。其中,陈氏二兄养的炖鱼为最佳。
其制作方法是:将民间传统制作方法与济宁小闸口“蚊火煮鱼,大火油炸”的技艺相结合,精心制作而成。他的炖鱼不但味道鲜美,鱼刺绵软不扎嘴,而且鱼肉筋硬耐品嚼,回味悠长,深受顾客赞赏。
安山炖鱼的制作技艺古今流传,远近驰名。现已成为民间和城镇宴请宾客的上等名菜,并曾被列为原菏泽地区的四大名吃之一。
10、金乡贡米
金乡不仅盛产大蒜,而且拥有20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目前,年产蔬菜5亿公斤,有圆葱、芹菜、黄瓜、辣椒等30多个品种常年应市。引进种植美国、日本系列圆葱10万亩,1996年被国家命名为“中国圆葱之乡”。金乡人民培育的“金谷”牌小米色泽金黄,性粘汤浓,悬而不浮,油而不腻,是明清两代贡品,位居中华“四大名米”之首,被载入《辞海》,1996年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金谷之乡”。
金乡贡米:山东金乡马庙镇是种植小米的天然良田,早在清朝,此地因所产小米成色好、口感佳、营养丰富,深得宫廷的青睐,遂被钦定为贡米。特别是此地小米煮制成的粥粘稠,呈油性。
金乡贡米与烟台苹果,肥城桃,大泽山葡萄等被列为山东特产,得到老百姓的一致认可。馈赠亲友,自己食用上佳选择。
小米功效:小米具有防治消化不良的功效,具有防止反胃、呕吐的功效,具有滋阴养血的功效。 除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外,小米中色氨酸含量为谷类之首,色氨酸有调节睡眠的作用。中医认为,小米味甘咸,有清热解渴、健胃除湿、和胃安眠等功效。用小米煮粥,睡前服用,易使人安然入睡。
科学食用:小米宜与大豆混合食用。这是由于小米的氨基酸中缺乏赖氨酸,而大豆的氨基酸中富含赖氨酸,可以补充小米的不足。 小米粥不宜太稀薄。
小贴士 :将小米、紫米、玉米馇、红豆、绿豆、花生豆、红枣一起煮至黏稠状,这种粥营养较全面,富含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尤适宜食欲欠佳、肠胃不好以及盆血的人食用。
金谷小米是马庙镇的着名特产.据<<金乡县志>>记载:金谷又名齐头占金谷,仅产于金乡县马庙镇的马坡.金谷米和山东章丘米/山西沁州米/河北桃花米并称中国四大名米.金谷米色金黄, 性粘味香,米质优异,营养丰富,居四大名米之首.金谷小米稀饭,闻之清香,食之甘美,具有热补/润肠功能,系难得的滋补佳品. 早在康熙年间(1684年),康熙和礼部尚书庶子张玉书南巡私访,有一天住在金乡城西赵河边的大吴庄军马场,就喝到用当地小米/绿豆做成的稀饭,的确香甜可口,大加赞赏,称为”奇米”.金谷受到皇封.每年秋后都要挑选上等当地米送往京城.从此声名大作,誉满全国. 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10年大庆时,周总理曾用“金谷米”招待外宾.1985年金谷米被编入<<山东农业名产>>,同年选入<<中国土特产大全>>,为济宁市的八大特产之一.1996年,马庙镇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金谷之乡”.
申明:生活十大、生活排行榜等内容源于程序系统索引或网民分享提供,仅供您参考、开心娱乐,不代表本网站的研究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来源的真实性和权威性。
3. 中国历代商业部长
部长即被任命的时间:
叶季壮一九四九年十月十九日;曾山一九五四年九月二十九日;陈云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十六日;杨一辰一九五八年六月三十日;程子华一九五八年九月十一日;姚依林一九六〇年二月十八日;范子瑜一九七五年一月十七日;王磊一九七八年三月五日;姚依林一九七八年八月十八日;金明一九七八年十月;王磊一九七九年二月二十三日;刘毅一九八二年三月八日;吕福源二零零三年三月;薄 零零四年二月二十九日;陈德铭二零零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4. 1921中国共产党成立有两名山东代表分别是谁
王尽美、邓恩铭
王尽美生于1898年,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是山东党组织早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1919年参加五四爱国运动,被推举为山东学生联合会负责人之一。1920年3月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立后,被发展为外端口会员。同年冬,与邓恩铭等人发起成立励新学会,出版《励新》半月刊。
1921年春,王尽美发起创建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7月,赴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中共山东区支部书记,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山东分部主任。1922年1月,参加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7月,在上海出席中共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被留在中央负责领导工人运动。参与制订《劳动法大纲》,先后领导山海关、秦皇岛等地的罢工斗争,并为开滦五矿总同盟罢工指挥部的成员之一。1922年11月,在山海关领导建立党的组织。1923年2月,被反动当局逮捕,经工人营救获释。后重回山东,主持山东党的全面工作。1924年1月,参加在广州举行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1月,任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1925年1月,出席中共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2月,抱病组织青岛国民会议促成会,参与领导胶济铁路工人大罢工。因长期积劳成疾,于1925年8月19日在青岛逝世,时年27岁。
邓恩铭(1901-1931),中共一大代表,山东中共党组织的创始人。男,1901年生,水族,原名邓恩明,字仲尧,化名黄伯云、丁友民、丁佑民、丁又铭、尧钦、建勋等,贵州荔波人。
五四运动爆发后,在“五四”爱国运动的影响下,他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并在斗争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他积极参加北京学生爱国运动,被选为学生自治会领导人兼出版部部长,主编校报,组织学生参加罢课运动。在共同的斗争中,他同省立第一师范学生王尽美结成了亲密战友。他与王尽美组织学生抵制日货,反对卖国条约,积极参加宣传、演讲、罢课、游行等活动,成为学生界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们联络进步青年学生,于1920年11月21日组织了进步团体“励新学会”。邓恩铭被选为学会领导成员之一。学会出版了以介绍新文化、新思想为宗旨的《励新》半月刊。他经常在《励新》半月刊上发表文章,介绍俄国十月革命,揭露社会黑暗,抨击旧礼教、旧教育等社会现状。1920年底,他同王尽美发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经常在一起阅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着作和介绍苏维埃俄国的书刊。
1927年4月,邓恩铭赴武汉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他到武汉向中央汇报工作,并到毛泽东举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讲课,介绍山东工运、农运情况。1927年8月回山东后,任中共山东省执行委员会书记。
大革命失败后,邓恩铭辗转山东各地青岛和济南之间,领导党组织开展斗争。1929年1月19日,因叛徒告密,省委机关遭破坏,邓恩铭在济南第二次被捕。他在法庭上和监狱里同敌人作了英勇的斗争,并组织领导了两次越狱斗争,第一次是1929年4月19日晚上,只有杨一辰一人逃出;第二次是7月21日晚饭后,在地下党的接应下,6人冲出监狱,他却因受刑过重,体弱多病,行动困难,被敌捕回打入死牢。反动派对他恨之入骨,1931年4月5日,与刘谦初、吴丽实等22位共产党员一起被国民党山东当局枪杀于济南纬八路刑场。面对敌人酷刑,邓恩铭依旧大义凛然、坚贞不屈。
5. 杨一辰的战后职务
1941年1月,中共湖西地委书记潘复生将其情况报告中共山东分局。1942年2月,到山东分局任组织科长,1944年任城市工作部长,1945年8月任济南市委书记。1946年2月起历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城工部部长、华东野战军兵站政委、中共中央豫皖苏分局委员、豫皖苏行署副主任等职。在淮海战役期间为战时后勤工作作出重要贡献。河南全境解放后,先后任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长、省委第二副书记。新中国建立后,任中共广州市委第二书记,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组织部部长、第一书记,国务院农产品采购部部长、城市服务部部长、第二商业部部长,商业部部长,1958年5月,被增选为中共八届中央候补委员,是年冬,因在政治局内部会议上反对浮夸风而被贬任青海省商业厅厅长。1961年1月,任河北省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等职。
6. 姓杨的祖先在哪
杨姓的祖先是春秋时期的杨国(今山西省洪洞县)。
杨姓,中华姓氏之一,据说最早源于春秋时期的杨国,为隋朝、南吴的国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杨伯侨为得姓始祖。
杨姓在宋版《百家姓》位列第16位。至2015年2月,杨姓总人口约有4270万,是中国人口第6大姓。其中,四川杨姓人口约有380万,是杨姓第一大省。
杨幂
(6)中国有多少人叫杨一辰扩展阅读:
杨姓的迁徙分布
宋朝时期,杨姓大约有21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2.7%,排在王、李、张、赵、刘、陈之后,为宋朝第7大姓。杨姓第一大省是四川。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陕西、山西,这三省杨姓大约占全国杨姓总人口的46%。
明朝时期,杨姓大约有24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2.5%,为明朝第6大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11.1%)、江西(10.7%)、江苏(10.3%)、山东(10.1%),这四省杨姓大约占杨姓总人口的42%。
当代,杨姓总人口已超过4000万,为全国6大姓之一,约占全国人口的3.1%。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河南、云南三省,大约占杨姓总人口的30%;其次分布于山东、湖北、湖南、贵州、河北,这五省又集中了30%。
7. 全国有多少个叫杨一辰的
全国共有83个杨一辰。
8. 求杨氏从古到今的一代名人(内容要详细)
杨姓姓历代名人
名人之最
●杨震,名声最大的古代杨姓名宦。勤奋好学,博览群经,东汉时有“关西孔子”的称誉。历任荆州刺史、涿郡太守、司徒、太尉等职。其“四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拒贿成名言佳句。当时汉安帝乳母王圣及中常侍樊丰等贪污骄横,他多次上疏切谏,被樊丰所诬罢官,后自杀。杨震子孙世代任大官,其“弘农杨氏”成为东汉有名的世家大族。
●杨杏佛,又名杨铨,最早透露红色中国真相的勇士。1931年间,正当国民党加紧“围剿”江西红军的时候,国民党中央研究院总干事杨杏佛去江西后写了一篇对江西时局的考察报告《赤祸与中国之存亡》,作为中央研究院文件印行。这篇考察报告中全篇记述了中共在江西苏维埃运动的实际情形,与当时国内一些国民党御用报纸专门对共产党和红军进行的造谣诬蔑形成鲜明对照。因参与并领导中国人权保障同盟,于1933年6月18日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杨虎城,国民党最着名的爱国将领。1908年拉起打富济贫的队伍。1911年辛亥革命时率队加入陕西民军。任营长、游击支队司令。1924年加入国民党。任国民军第三军第三师师长,冯玉祥的国民联军第十路总司令。1929年4月率部投靠蒋介石。任新编第十四师师长,第十七路军总指挥。后任陕西省政府主席、西安绥靖公署主任。任用南汉宸等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1935年至1936年,在“剿共”军事失败和中共的争取下,觉悟到应联共抗日,与张学良部东北军一起,停止与红军作战。1936年12月12日与张学良一起发动“西安事变”,对蒋介石“兵谏”,促成了国内和平。1937年4月被蒋介石强迫辞职,6月出国。1937年11月回国抗战,被蒋介石囚禁共达12年之久。1949年9月17日被蒋介石指使军统特务杀害于重庆。
●杨振宁,最早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华人之一。美籍华人,着名物理学家,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1922年生,毕业于清华大学。1946年赴美留学,从事物理研究。主要成就是与李政道合作发表了关于基本粒子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于1957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和爱因斯坦奖金。
●杨简,杨姓历史名人中寿命最长的人。南宋哲学家。生于1141年,卒于1225年,享年84岁。着名唯心主义哲学家陆九渊的弟子,官至宝谟阁学士。
●杨炯,杨姓成名最年轻的人。唐代着名诗人。幼年聪敏好学,10岁就被选为神童,待制弘文馆。27岁应制举,补校书郎,官至崇文馆学士。与王勃、骆宾王、卢照邻齐名,称“初唐四杰”。
●杨国忠,名声最坏的杨姓奸臣。本名杨钊。天宝年间因为他的堂妹杨贵妃深受唐玄宗的宠爱,他由监察御史升为侍御史,赐名杨国忠,身兼15职,权力逐渐大起来。两次出兵征伐南诏,丧师20万。752年,李林甫死,他便代替为右相,兼有40多个职位。他结党营私,贿赂公行,滛纵不法,在私第选定官吏。后来与安禄山的矛盾日渐加剧,755年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举兵叛乱;杨国忠随唐玄宗逃到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被士兵杀死。
●杨玉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胖美人。又名杨太真,是唐玄宗的贵妃,又称杨贵妃。她体态丰腴,肌肤细嫩,是中国古代着名的四大美人之一。起初嫁给唐玄宗的儿子李瑁为妃,后因为美貌被唐玄宗召进宫中,封为贵妃,深受宠爱。杨氏一家因此而显贵,堂兄杨国忠操纵朝政,败坏政事。756年,唐玄宗逃到马嵬驿,兵士哗变,杨贵妃被迫自缢而死。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名人
●杨尚昆,任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杨 勇(浏阳籍),开国上将。
●杨至成,开国上将。
●杨成武(长汀籍),开国上将。任过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杨得志(醴陵籍),开国上将。任过解放军总参谋长。
●开国中将:杨秀山、杨国夫、杨梅生。
●开国少将:杨思禄(于都籍)、杨卓(兴国籍)、杨力(瑞金籍)、杨汉林(兴国籍)、杨俊生(瑞金籍)、杨怀珠(吉安籍)、杨恬(德安籍)、杨世明(浏阳籍)、杨永松(大埔籍)、杨尚高(平江籍)、杨尚儒(连城籍)、杨国宇(仪陇籍)、杨家保(吉水籍)、杨辉图(大埔籍)等33人。以上近1/2出自客家聚居地。
《黄埔军校三百名将》列有杨林(红一方面军参谋长)、杨杰(国民党少将)、杨至成(解放军上将)、杨家骝(国民党追赠少将)、杨嗣震(国民革命军三十军政治部副主任)等5人。
赣南杨姓名人还有出自的瑞金名列明末“江西五大家”的学者杨以任,清初着名诗人杨枝远,及颇具阮籍风格的诗人杨方立;出自兴国的自强不息光明磊落的省委书记杨尚奎等。
在中国历史上,杨姓称帝称王者有十几人,先后建立有隋、吴等政权。北朝末,华阴人、北周外戚杨坚,在静帝年幼即位时任丞相,总揽朝政,封隋王,于581年废静帝自立,建立隋朝,建都大兴(今陕西西安),587年灭后梁,589年灭陈,结束南北朝分立局面,统一全国。隋朝历二帝38年,于618年灭于唐。五代时,合肥人杨行密创建吴国,都扬州,历4王36年。南宋初年,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杨么领导洞庭湖地区农民起义,称大圣天王,并用以纪年,有众加万人。金末,红袄军首领、益都(今属山东)人杨安儿建立反金政权,建元天顺,有众数十万人。元初,宁海人杨镇龙率领浙东农民起义,国号大兴,年号安定。
除了称帝称王者外,杨姓在文化、科学、军事、政治等方面涌现出许多杰出人才。战国初期有哲学家杨朱。西汉有学者杨何,无神论者杨王孙,辞赋家、哲学家、语言学家杨雄。新莽末年有赤眉军政权大司农杨音。东汉末有文学家杨修。三国时魏有不畏豪强的京兆尹杨沛。魏晋之际有哲学家杨泉。西晋有太傅、大都督杨骏。北魏有骁勇善战的平东将军、氐族人杨大眼,散文家、《洛阳伽蓝记》的作者杨炫之。隋有大臣杨素、杨玄感父子。唐代,杨氏任宰相者11人,其中唐德宗宰相杨炎,曾定议改革赋税制度,堪称理财家,学者杨士勋,雕塑家杨惠之。五代时有书法家杨凝式,笔势雄杰,变化多姿.评者说他用笔有破方为圆、削繁为简之妙。宋代,杨氏最显赫的人物莫过于以杨业为首的杨家将。杨业,又名继业,原为北汉将领,号称“无敌”,河东归宋后,任知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曾在雁门关大破契丹兵,太宗雍熙三年(986年),宋军大举北伐,他率军收复云、应、寰、朔四州,后在主帅潘美和监军王�的错误指挥下,他孤军被陷于陈家谷口,重伤被俘,绝食而死;其子杨延昭、孙杨文广均为北宋名将。杨业的事迹,在当代即被人传颂,后经文学艺术家的渲染,形成丰富的杨家将传说,更具传奇色彩。此外,北宋有文学家杨亿,学者杨时,医学家杨介。南宋有诗人杨万里,数学家杨辉。元代有诗人杨载,对外贸易家杨枢,文学家、书法家杨维桢,散曲家杨朝英,戏曲作家杨梓、杨显之、杨讷。明代,杨荣、杨士奇、杨溥在英宗时同辅朝政,并称“三杨”;杨继盛劾权相严嵩十大罪,杨涟弹劾魏忠贤24大罪,均受迫害致死,可谓不畏权奸的英雄;还有诗人杨基,文学家杨慎,学者杨东明,针灸学家杨继洲,画家杨文聪,中原地区农民起义首领杨虎,民间抗倭英雄杨钿。清代有学者杨名时,戏曲作家杨潮观、杨恩寿,藏书家杨以增,太平天国将领杨秀清、杨辅清,湖南末阳农民起义领袖杨大鹏,历史地理学家杨守敬,佛教学者杨文会,外交官杨儒,“戊戌六君子”之一杨深秀。现代有1925年省港大罢工领导人之一杨殷,毛泽东的亲密战友、夫人杨开慧,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东北抗日联军主要领导人杨靖宇(原名马尚德),化学家、造纸专家、冀东抗日领袖杨十三(又名杨裕民),教育思想家杨贤江,教育家、法学家杨秀峰,中国可靠性系统工程的奠基者和开拓者杨为民。
侨居海外的杨姓华人,对当地的繁荣与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涌现出许多着名人物。例如,前已述的美国有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美籍华人杨振宁,着名企业家杨雪兰;新西兰有“菜花大王”杨汶钊。杨汶钊和菲律宾的杨应琳、马来西亚的杨忠礼,以及香港的杨连景父子、杨受成,澳门的杨秉正,台湾的杨塘海等,均以拥有财富超过数亿或十多亿美元而闻名于世,被列入“世界华人亿万富豪榜”。
杨戬 (二郎神) 杨坚,杨广,杨玉环 (杨贵妃)
杨行密 (852~905)字化源。五代吴国开国君主。庐州合肥人。少为群盗,占据庐州,唐昭宗拜为淮南节度使,封吴王,悉有淮南江东地,在位十五年。后其子溥称帝,追尊为太祖武皇帝。
杨业 宋朝太原人。初事北汉,骁勇善战,赐姓刘,名继业。北汉亡,归宋,刺代州,积功迁云州观察使,后潘美以忠武军节度使北征,业副之,连拔应、寰、朔各州。会契丹国母萧氏率众南下,复陷寰州,业等在朔州,蔚州刺史王侁等逼业赴敌,既战而败,援兵不至,力竭被擒,不食三日死。后杨氏几代杨延昭, 杨文广一直为北宋王朝扞卫疆土,杨家将的忠勇事为后人传诵。
杨秀清 (?~1856)原名嗣龙,清朝广西桂平人。因与洪秀全约为兄弟,故改名秀清。与秀全同起事,屡败清兵,封东王,太平军号令几全出自秀清,权势颇盛,故世并称洪杨,后为韦昌辉所杀。
杨震宁 (1922~?)安徽合肥人。华裔美籍物理学家,西南联合大学毕业,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曾任芝加哥大学讲师、普林斯顿近代物理研究院研究员。一九五七年与李政道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尚昆 前中国国家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