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莱是亚洲最幸福的国家,为什么却奉中国人为祖先
有一个国家位于加里曼丹岛的西北部,属于东南亚。它的土地面积比我国的一个城市小,它的数量也不是很大,大约30万,但它被称为最幸福的国家。最重要的是,他们的皇室中有一个中国人。这个国家被称为博尼县,现在是文莱。文莱,原名博尼,是一个由国王统治的国家。谈到国王的统治,我们的第一印象是这个国家非常虚弱。事实并非如此。这个国家非常富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六位。文莱仅占地5765平方公里,不到中国的一个城市。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国王统治的国家,皇室实际上有一个古老的中国祖先——黄森屏。
当时,文莱被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苏丹入侵。文莱新国王马哈茂德·沙阿向黄森屏寻求帮助,并将女儿嫁给他。从那以后,这两个政权结成了联盟。黄森屏率领中国军队打败了其他国家的入侵。文莱也避免被其他国家征服。后来,文莱国王马哈茂德·沙阿去世,他的儿子继承王位,黄森屏被任命为佛教徒,进一步巩固了他在文莱的地位。事实上,文莱和中国自古以来就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文莱首都外的山上,有一座中国特色的古墓。虽然墓上的碑文看不清楚,但“王司令墓”这五个字仍然可以看到。节日期间,文莱王室的所有成员都会参观这座坟墓来表达他们的敬意。文莱的继任者可能为了纪念黄思平而建造了这座陵墓。
2. 为什么日本人这么崇拜中国文化
因为当我们的文化已经发展到只能用灿烂辉煌来形容时,他们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化体系。在社会制度上他们也比我们落后。在华夏文明耀眼的光芒下,他们只能用仰视的目光来看待这个比他们先进的多的文明。岛民和半岛民是实用主义者,他们吸取了我们文化中的精华,加以改造,为他们所用,形成了他们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但翻版永远比不上原版,所以他们只能用既羡慕又妒忌的目光来看待中华文明。
在5世纪初,大和国统一日本后,不仅吸取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而且开始吸取中国的政治制度,特别在推古朝改革进程中(554-628),以圣德太子(574-662)为首的改革派精心研究中国经典,博采从中国和朝鲜传入的各种先进思想和文化,尤其是圣德太子制定的十七条宪法更是兼取中国法、儒、墨及佛家等思想,结合日本具体情况制定的。
在大化革新中(646),孝德天皇(587-654)则仿照唐代官制,全面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从而把日本社会推进到法制完备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从7世纪到19世纪中叶,是日本的封建社会的历史时期,历经飞鸟(593-710)、奈良(710-794)、平安(794-1192)、镰仓(1192-1333)、室町(1333-1573,含南北朝、战国)、安室桃山(1573-1603)、江户(1603-1868)等时代。
古代日本文化主要得益于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和融合。日本吸收中国文化是多方面的、长期的历史过程。汉字和汉文、儒学、律令制度和佛教是日本吸收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正是在“中国文明的巨大影响下,到公元4至5世纪就渡过了野蛮阶段,进入了文明阶段”
3世纪末,百济博士王仁把中国儒家典籍《论语》十卷和《千字文》一卷传至日本。5世纪,日本贵族已经能够较好的运用汉字了。继体天皇7年(513年),建立五经(易、诗、书、礼、春秋)博士交待制度,要求百济定期向日本派遣谙熟儒家典籍的汉学家,以后又增加医博士、历博士、天文、地理和阴阳五行等各方面的专门人才。到圣德太子时代(593-621年),直接向中国派遣留学生,全面摄取中国文明制度,为日本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古代日本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利用汉字作音符来书写日本语言,着名的《万叶集》就是用这种方法写成的,因而成为“万叶假名”。用汉字作音符,书写很不方便。8世纪,留学生吉备真备利用汉字偏旁创造了日本表音文字--片假名,从此,日本有了自己的文字。后来,留唐求法僧空海(弘法)又利用汉字行书体创造日本行书假名--平假名。
8世纪中叶,年逾花甲、双目失明的中国高僧鉴真和他的弟子,经过许多周折,历尽艰辛,东渡日本。他不仅带去了佛教各宗经典和汉学文化知识,还创立律宗佛教,为日本文化和佛教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日本人民对鉴真的贡献给与极高的评价:“禅光耀百倍,戒月照千乡”。大化改新以后,律令制国家全力吸收中国文化,在历次遣唐使中都有不少的学问僧随行,例如第二次遣使随行学问僧多达20余人,创建日本佛教真言宗(密宗)的弘法大师(空海)和创建天台宗(法华宗)的最澄等高僧都是随遣唐使入唐求法的日僧。为了更好地扶持和奖励佛教,天皇政府将佛教纳入国家事务之中,设立专门的佛教统制机构,任命僧侣首领,规定寺院制度,佛教成为官方宗教。
8世纪初,日本先后编成两部历史巨着,一为《古事记》,一为《日本书纪》。前者共三卷,上起神代,下至推古朝,以日本文体为主,杂有汉文,其中歌谣和专有名词是用万叶假名写成的;后者三十卷,上自神代,下至持统天皇,采用中国正史体裁,用汉文写成,这是日本最古的两部史书。到平安时代(794-1185年),又先后编成《续日本书籍》、《日本后记》、《文德实录》和《三代实录》等史书,合称《六国史》。此外,还有一些地方志,如《出云风土记》、《播磨风土记》等。
日本最初的陶器是在奈良时代,模仿中国的唐三彩制造的,采用了称为“奈良三彩”的白、绿、茶色的釉彩。 真正烧制陶器是在镰仓时代,濑户一个叫藤四郎的人从中国引入了技术,制造水壶、香炉、佛具等。以后直到室町时代,除了濑户以外,信乐、常滑、丹波、备前、越前等地也能制造陶器了,被称作 日本的六大古窑。
据传,古时中国的三弦乐器经由琉球(现在的冲绳)传来日本,这就是日本的三弦琴。三弦琴琴长约80公分由两部分构成,即共鸣箱(兽皮蒙在木框架上做成)和带有三根弦的琴杆。
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影响,建筑的形式亦不例外,尤其是中世纪的日本建筑。其可分为三大样式,即和式建筑、唐式建筑、及天竺式建筑。而其中所谓的唐式建筑即是源于中国宋元一带的建筑样式。而宋元文化中又以禅宗对日本的中世文化影响最大故唐式建筑又称禅宗式建筑。此时中国文化的传入不但丰富了日本的宗教文化,更使日本的建筑文化迈入一个新纪元。也使日本的各种艺术表现不论是建筑,庭园,传统茶道,甚至是能剧的表现都充斥着高度禅意,创造了一个寂静且充满冥想的空间,使人心更加的清澈,单纯。
由此看来,日本文化的基石则源自于中国。小到吃饭的筷子,大到建筑无处不渗透着中国文化的色彩。
3. 崇拜中国的国家
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一个没有,朝鲜成天想替代中国成为社会主义老大,巴基斯坦是因为有印度威胁,所以才和中国友好,对印度形成战略夹击之势,古巴自成一派,委内瑞拉只是站在一起对付美国,不是真与中国友好,非洲,非洲人说过与中国相比更喜欢日本(不信的人去好好查查)。纵观世界当今中国是鸡立鹤群,到真格时自己一个玩。
4. 将经济特区直接命名为“中国经济工业区”的孟加拉有多崇拜中国
孟加拉国作为一个弱小的国家,看到中国快速发展,肯定是有羡慕和崇拜的情绪在里面的。
对于中国人,他们也是非常尊重的,中国人对他们来说,是诚实苦干的象征,并且有自由的人权,幸福的工作。中国人有的吃有的住,在医疗、教育、工作以及所有其他基本生活需要上获得满足。他们觉得中国人不崇拜任何人,也不向任何人乞怜。是自尊的民族,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我们拥有亲手构筑自己的命运、财富或未来的能力和环境。
中国已经在崛起,中国的强大以及对孟加拉的友好,让孟加拉产生崇拜之感是可能的,不过想要获得他们长期的尊重,还是得保持自身的强大。
5. 西方的哪一个最强大的国家曾经非常崇拜中国
唐朝时期,有一个帝国和唐朝有着密切的贸易交往,它就是在当时被称为“大食”的阿拉伯帝国。
因为,阿拉伯的一支部落靠着波斯王国,在波斯语中,这个部落名称是“大食”。后来,波斯人就用这个部落的名字,来代指整个阿拉伯民族,于是,唐朝也就采用了这种说法。倭马亚王朝和科尔多瓦哈里发国因为旗帜尚白,所以中国史书称为“白衣大食”。阿拔斯王朝因为旗帜尚黑,被称为“黑衣大食”,法蒂玛王朝称为绿衣大食。
翻开一些唐朝的文献,这种称呼已很是普遍,这种说法一直用到了辽、宋时期。
阿拉伯帝国虽然退出了历史,但是,这期间留下的一些文化遗产,却让后人受益无穷。如十字军时代的《历史大全》和《历史》的绪论部分。而我们所熟知的《天方夜谭》,就是汲取了印度、希伯来、波斯,埃及,甚至,还有中国民间文化的一些精髓。
由于一支部落的名称翻译,而成了整个阿拉伯人的代名词,这也是想想让人好笑的事情啊。
6. 现在有哪些国家特别崇拜中国
基本没有,中国很多做法都不符合国际秩序,名声不是很好,真心在帮你期待采纳,
7. 古代日本有多崇拜中国
日本所有的政治制度都模仿中国,除了两样:一太监,二科举制。
还有当年大唐高僧鉴真和尚东渡日本(日本多次请求他去,因为日本和尚没有戒律和纪律,他们和尚娶妻纳妾放高利贷开妓院)鉴真去日本的时候日本天皇夫妻亲自迎接,他走的路全部用花瓣铺满地面
8. 崇拜向往古中国文明礼仪的国家有哪些
突出的有日本、韩国。后果是,研究唐史最好的是日本,研究宋史最好的是韩国。并且,韩国端午祭成为世界非物质遗产,而不是中国的端午节。
现在夸自己是儒家文化圈的核心,等于是丢人现眼。孔子正统嫡系在台湾。曲阜三孔在文革时被破坏至今裂碑断纹触目可见。
9. 东南亚国家为什么崇拜中国古代的文化
东南亚国家在很长时间以内,都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附属国。儒家思想的传播,对他们有根深蒂固的影响。所以他们崇拜中国古代的文化属于历史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