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资讯 > 日本和中国新年哪个好

日本和中国新年哪个好

发布时间:2022-06-21 12:02:29

Ⅰ 日本正月和中国春节的相同和不同点

相同点

1、都是新的一年开始。时间都是在正月。

2、给孩子压岁钱。过年时,人们要给他们的子女以及亲戚的孩子一些零用钱,在中国也叫压岁钱。

3、搞大扫除。从12月下旬开始,家家户户就把家中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

不同点

1、新年时间长度不同。中国春节是公历的1月1号,而日本是公历1月1日至1月3日。

2、庆祝方式不一样。许多日本人会穿着传统的和服去寺庙或神殿,庙殿中的钟敲响108下,意味着每个人在新的一年中都有108个心愿,听钟声还会净化人们的心灵。而中国会贴对联来迎接这个喜庆的日子。

(1)日本和中国新年哪个好扩展阅读

春节的意义

节日有着特定的民俗文化内涵,是一种特殊意义的文化资源。而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第一大节,社会意义尤为巨大。春节首先代表着温暖和亲情,以及春节在中国人心目中的至圣地位。"回家过年"不仅仅是亲人的聚会,也是精神的洗礼与伦理关系的更新。

其次,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心结。旧时北京人过年要吃荸荠,荸荠谐音"必齐",说的就是新年亲人必须齐全。年夜饭是中国人一年一度不可或缺的精神聚餐,这顿饭无论如何一定要在家里吃。

人们将自己的感情、愿望、伦理、信仰都积聚在这一节日上,使春节已经不是简单的时间点,已经被广大人民充分价值化,乃至成为一种民族文化象征与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力量。过春节,是对和平、友谊和亲情的检阅和激励,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福和祈祷。

春节文化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东方文化,受人喜爱,深入人心。如今,春节不但深入中国人心,还深入了外国人心。重家庭、重亲情,中国人、外国人都一样。

在一些有中国人的国家和地区,外国人也同中国人一起过春节。春节的魅力是中国的魅力、东方的魅力,也是世界文明的魅力。中国的春节,是对世界文明的一种贡献,是送给全人类的一份厚礼。

Ⅱ 日本过年的习俗和中国有什么不一样

日本过年的习俗和中国习俗对比:
迎接新一年的来临对日本人来说是一件大事,从12月下旬开始,家家户户就把家中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有些人家还在门前上方悬挂一根绳子,据说是用来驱逐鬼怪的。日本过年的习俗中,门松是在过年的时候,家的门前等地方经常放置的一对松和竹做的装饰品。古时候,日本人认为神仙是住在树梢上的,所以放上门松就是希望把“年神”给迎回家的意思。日本过年的习俗就是新年期间把松带回家的习俗起源于“平安时代”。现在的习惯一般是在12月10日左右,到山上去把松树(枝)取回来,称作“迎松”。早点的话,12月 20日就可以在家里装饰起来了。但现代日本人也有过圣诞的习惯,所以25日以后再放门松的人很多。日本通常有“七日正月”的说法,所以门松一般是一直装饰 到1月6日傍晚才收拾起来。当然,也有些地方是放到1月15日小正月为止的。

镜饼是给岁神的贡品,又平又圆,大小两个叠在一起。有的地方也有叠三个的,也有的不是用饼而是用糖作成的。镜饼的摆设方法因地区不同而异,倒说不上哪儿对哪儿不对,不过标准做法是三面放上白纸,将交趾木和里白分别放在两边,正中放大小一组的镜饼。其上放海带、酸 橙果、柑橘或伊势虾等代表吉利的东西。普通家里只需在白纸上放镜饼、柑橘,这样已经足够了。新年摆设要在年末大扫除结束后,在12月13日~28日期间准备进行。新年摆设只需保持到迎接岁神到来的1月7日为止,到7号就去除新年摆设。据说镜饼可以保持到11号的开镜日。要切成小块的话考虑到曾经供奉给神,所以别用菜刀切,而要用木槌敲碎。

在日本过年的习俗中人们也用敲钟的方式辞旧迎新。但是不是敲12下。这个取名为joya no kane的习俗,要求在除夕与新年交际之时敲击寺院大钟108下。每一声的钟鸣就代表人内心中的一种烦恼罪过的消除,以避免被诱惑拖入深渊。这些罪恶可能包括愤怒,嫉妒或者欲望。至于饮食方面,在传统上人们要吃一种名为toshikoshi-soba的食物(面条),来期待来年的财富就像面条一样绵长。
日本人称河豚为“珍味”,不是谁都能在新年吃得上。而普通家庭大都会做一顿非常丰盛的年饭。在日本过年的习俗中,日本料理中热食不是很多,吃时大都不用加温,拿来即食。他们把年饭盛在双层漆盒里,每层中又分出两个或者4个小盒,一道道小菜就盛在里面。年饭中最不能少的是黑豆(kuromame),与“辛苦、认真”谐音。还有一种小鱼的名字叫Tasaku,谐音“多作、丰收”,也是年饭中必定出场的一道菜。
过年荞麦面条:如同中国在除夕夜北方吃饺子、南方吃年糕一样,日本人在12月31日夜里有吃“过年荞麦面条”的习俗。据说荞麦面条必须在零点前吃完,吃不完的话,第二年就不会有金运。之所以是吃荞麦面,据说是因为荞麦面又细又长,在日本文化里代表着细水长流与健康长寿,人们希望像荞麦面条般活的长久。另外,因为荞麦面条易断,日本人希望将一年的辛苦与烦恼做一了断,不带到新年里。还有一点是希望像荞麦这种植物那样,生命力顽强,不畏贫瘠,不怕风雨。
同中国一样,在日本过年的习俗中,日本人过年也给孩子压岁钱。过去人们认为小孩子魂魄不全,容易为邪所伤。为了驱邪、扶正,保孩子健康成长,大人将新年的祭祀供品撤下来后分给孩子们,后来逐渐演变为压岁钱。祈望发财,在哪个国家都一样。

喝酒更是要“三三九盏”。漆器制成的盛酒的小盘,三个一摞放在一起。屠苏酒也是装在漆壶中。主客从上至下拿出小盘,主人便在盘上点一些屠苏酒,客人喝下后再点一次,一个盘子饮用三次,最后完成“三三九盏”的仪式。刚刚用过的盘子经简单擦拭后,下一位客人接着用,包括孩子在内,喝屠苏酒也是每年过年的一个重要内容。

Ⅲ 日本的新年和中国有什么异同简洁。

首相时间上就是不一样的,日本新年就是中国的元旦,习惯上也不一样,日本过年在门上要挂门松,玄关处放年糕,过年吃杂煮。很多人在夜里12点会去寺院敲新年到来的钟,元月一号去神社祈福。中国的就不用说了吧!

Ⅳ 中国新年和日本新年有哪些不同

这个问题显而易见啊。
从第一方面来说,但是时间的不同啦。中国的新年是农历一月出一,而日本的新娘则是正月,原本正月就是农历的一月,但是呢在明治维新后改用公历,则用于称新历的1月,截至1月31日都被称为正月。因此,农历的正月则称为“旧正月”,现在日本人大多数地方不庆祝旧正月


Ⅳ 日本和中国的新年的区别 论文摘要

日本与我国一样也有过新年、春节的风俗,可是由于日本人在饮食、服装、建筑等方面的日益西洋化,因此一些古老的传统风俗也随之发生变革。当今的日本将新年做为最隆重的节日,而春节在城市却渐渐地被人们忘却,只有在农村还残存着过春节的习惯。现在,还有不少人将“圣诞节”做为最隆重的节日。
在辞旧迎新的年尾,日本各机关、公司从十二月二十八日就停止办公,而去忙于年终的应酬。在此期间各机关、公司都要大摆宴席款待下属职员,举行“忘年会”。“忘年会”是让下属职员忘却过去一年中的辛劳劳累、忧愁烦恼而举行宴会。一月一日至三日是节假日,四日这一天是上班,可是,男职员穿着漂亮的西装,女职员穿着艳丽的和服,大家高兴奋兴地来到本单位彼此间相互寒暄一番就下班了。
年前,贺年片成了人们抢购的热门货,各邮局从十一月初就开始出售,日本每年大约出售二十多亿张。日本各地邮局统一从十二月十五日受理邮寄贺年片的业务。东京邮电总局对最先投寄贺年片的三百人赠予非凡纪念册。一个日本职员一般都要寄几十张贺年片;寄给外地的亲朋好友,或本地无法拜访的顶头上司。在贺年片上一般都写些“谨贺新年”、“新年好”、“请今年多多关照”等祝词。日本从一月一日至七日期间各家门上都挂上装饰松枝,所以,人们也称新年为“松之内”,在“松之内”以后投寄的贺年片就不能写“谨贺新年”了,而要写“寒中见舞”。(一月六日至二月四日称“寒中”,“见舞”是问候之意。)另外,年终之时,亲朋好友要互赠酒、紫菜等礼品,一些公司还要向一些单位、及知名人士赠予挂历。
日本称十二月三十一日夜晚为“除夜”,这天晚上每家都吃团圆芥麦面条,因为面条代表着长寿。除夜,人们在家中或在寺院等待着午夜十二点的到来。这与我国人们等待听新年钟声一样,可是,日本的新年钟声确别具一格。十二点一到,日本全国各地寺院都要敲一百零八下钟,沉厚的钟声回荡在日本列岛的上空。关于一百零八下钟声的来源,众说各异。有人说是为了消除一百零八个忧愁烦恼,有人讲是为了赞颂一百零八位神佛,也有人解释:一年分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共计一百零八。“除夜钟声”响过后,人们各自怀有不同的宿愿,络绎不绝地走向神社寺院,参神拜佛。
从一日至三日,日本各家各户都不动炊火,只吃年前做好的熟食。在此期间,人们还要吃年糕与鸡肉、萝卜混烩的年糕汤,也喝些酒以示祝贺新年的来临。
日本也有给孩子们“压岁钱”的风俗。新年期间一个孩子平均能得二、三万日元的“压岁钱”。“压岁钱”必须是崭新的纸币。日本银行为此而在年终发行一些新币,人们可以在各地分行兑换。一月五日,各地都为孩子们举行试笔书法大会。成千上万的孩子手拿毛笔,在雪白的纸上写下了新的一年中的第一个字。
东京是日本最大的城市,在新年期间东京就出现一种“人口大移动”的现象。因为很多外地人在东京工作,辛劳一年,在年底要返籍探亲。另外,东京人又利用休假到外地旅游。使得平时交通堵塞,人群拥挤的东京显得冷清空荡。随着新年假期的结束,人群又像潮水一样涌回东京。

Ⅵ 中国春节和日本新年在年前准备工作有什么不同

中国的春节相比,日本的新年也有很多习俗。
日本的习俗与中国贴对联相对应的就是摆“门松”,就是要在门口摆一棵大松树。门松也叫“迎松”或“迎年神”,古时日本人认为神仙会在正月降到人间,带来幸福,所以人们要在门口摆放一棵松树供神仙歇脚。
现在也有用塑料的门松,门松不仅放在门口还放在院子里。日本人是在年前的 12 月 13 日把门松挖回来,也可以在其他日期挖,但是要禁忌在 29 日挖,日语的 9 日“苦”的同音,要避开这一天。
日本人也最忌讳“门松”只摆一夜就撤掉的做法,至少要到 1 月 7日,有些人摆到 1 月 15 日也就是小正月才撤掉。
和中国一样,日本人也要守岁过除夕,但是他们称除夕为“大晦日”,也就是阳历的 12 月 31 日。全家人也是围坐在一起吃空心面,收看“红白歌合战”,日本观看红白歌会的习惯如同中国人收看春节联欢晚会一样已经成为了过年的一种习俗。
看完红白歌会正好是半夜十二点,这时寺庙里钟声齐鸣,人们听着钟声忏悔过去一年中的罪恶,除去旧年的烦恼迎接新年的到来。
钟声会响 108 下,对于此举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是一年中有 12 个月、24 节气、72 侯,几个数字加起来正好是 108;
二是人有 108 种烦恼和欲望,敲钟108下可以驱除这些烦恼和欲望。
日本人守岁的习俗主要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而中国守岁主要是对过去一年的依依不舍和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
钟声响起也就是新年的第一天到了,这时全家老少便可以前往周围的寺庙和神社祈福了,有些人会等到天亮以后再去,这都属于一年中的第一次参拜。
参拜完神社、寺庙后,日本人和中国人一样也要各家走访并致以新年问候。
日本人也会给小孩子准备压岁钱,与中国不同的是日本式的压岁钱一定要装在一个专用色彩鲜艳的小信封里再送给小孩子,因为日本禁忌送“裸体钱”,直接把赤裸裸的现金用来送礼,中国人对所谓的裸体钱并没有太多的忌讳,有时还喜欢让小孩子看到是多少钱,令其开心。
饮食方面是中日两国在庆祝新年时都非常重视而有讲究的,中国人吃饺子,此外还要做很多各式各样的美味菜肴,日本却与中国习俗大相径庭,按照传统,日本人在 1 月 1 日到 3 日是不做饭的,而是吃年前已准备好的新年菜,又叫“节日料理”

Ⅶ 日本人过新年,和中国有什么不同

和中国一样,日本人也要守岁过除夕,但是他们称除夕为“大晦日”,也就是阳历的 12 月 31 日。全家人也是围坐在一起吃空心面,收看“红白歌合战”,日本观看红白歌会的习惯如同中国人收看春节联欢晚会一样已经成为了过年的一种习俗。

看完红白歌会正好是半夜十二点,这时寺庙里钟声齐鸣,人们听着钟声忏悔过去一年中的罪恶,除去旧年的烦恼迎接新年的到来。

Ⅷ 日本春节和我们中国的春节在日期上完全一致吗谢谢

中国的春节和日本的元旦的习俗比较

要旨

中国和日本从古代开始在文化习俗上就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和交流。然而,随着时间的变化,两国在节日的习俗上都多少发生了变化,因此出现了很多共同点和不同点。其中,从中国的春节和日本的元旦的比较上,明确的表明了两国之间文化的吸收和融合,融合与发展的特征。

首先

很久以前,中国和日本在习俗上就表持着深厚的关系,中国的春节和日本的元旦在习俗上存在很多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况呢?我们通过对中国的春节和日本的元旦的起源、习俗、语言、数字、传统文化等的比较,明确的理解了两国之间文化的吸收和融合、融合和发展的独特特征。

1、新年的起源

早在夏朝时期就有了"年"的概念。那时的农业不是复作,一年当中只有一个季节种植作物。因此,每年一次成熟的时候,每个人都为了再次收获农作物而举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感应神的恩惠,同时期望来年的天气会风调雨顺,避免灾难,远离魔怪,这就是春节的起源。日本的元旦相当于中国的春节,这种新年的形式从中国的古代开始广泛传播,这个节日的意义和中国的春节相同,都是祈祷来年有好运,好的新的意思。

2.1中国的春节和日本的元旦习俗上的共同点

2.1.1中国的春节和日本的元旦相同,全都是快乐的庆祝,到处洋溢着辞旧迎新的节日气氛。例如,大扫除、装扮房子;有的地方装饰着灯笼和丝绸、城市和农村各地都装扮的焕然一新。商业区不仅华丽而且五颜六色的很美丽;机关、学校、医院、企业、大街上到处都挂满了国旗和彩旗,贴着节日的标福,大部分的正门都装饰着花和秸秆。总之,无论哪里都充满着节日的气氛。

2.1.2 中国的春节和日本的元旦是全国性的节日 中国的春节的假日通常是旧历的1日到7日,共7天。日本全国的休息日是每年的12月29日到1月3日,共5天。

2.1.3 中国的春节和日本的元旦都有除夕夜,通宵迎接新年,一家人吃着团圆饭,收礼物等习俗。例如,在节日时,全家人聚集在一起,除夕夜一家人吃着团圆饭,喝着酒;亲人们通过新年的问候方式互相辞旧岁,加深友情和感情;晚辈向长辈致意,长辈送给晚辈礼物等。

2.2 中国的春节和日本的元旦在习俗上的不同方面

2.2.1 中国的春节和日本的元旦的娱乐和食事 在中国新年到来时,家家的门都开着,首先,燃放爆竹,在劈里啪啦的鞭炮声中迎来新的一年。日本的元旦期间不燃放爆竹,每家每户都安静的庆祝新年。中国的春节通常在除夕夜的晚上全家人吃饺子,放一些零钱在里面,吃到它就代表着幸运。在日本的元旦,除夕夜的晚上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长寿面庆祝长寿并庆祝新年。

2.2.2 中国的春节和日本的元旦日期 中国的春节是旧历的正月初一,日本的元旦是西历的一月一日。

2.2.3 中国的春节和日本的元旦期间屋子的装饰 中国的春节时贴红色的春联,表现对来年的祝福;贴年画,表示辞旧迎新;贴"福"字表示"福"到了,体现了每个人对来年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日本的元旦时挂着草绳,窗户上挂门松来庆贺。元旦期间,日本人通常在门上挂一根草绳,门前插门松,然后在绳子的圆环上挂着枳实,橘子,海带,龙虾。门松的装饰物是普通的竹叶,松枝,橙子,草绳,龙虾等,表示希望来年能够幸福,家庭长寿,并祈祷活到百岁,远离魔怪。

2.2.4 中国的春节和日本的元旦在习俗上的守岁 在中国的春节全家人一夜不眠,欢乐的谈笑着欣赏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愉快的度过一夜。在日本的元旦,愿家人围坐在火炉旁迎接新年,静静的等待着寺院里108声钟响,日本的男男女女分组进行红白歌会来度过一夜。

2.2.5 从以上中国的春节和日本的元旦在习俗上的不同可以看出中国的春节和日本的元旦在节日的风俗文化上都具有独特的特点,不管是近是远,都具有融合和发展的特点。

3、从语言的比较来看

3.1 文字语言的使用

3.1.1共同的祝福语 在文字语言的共同使用上,中国的春节和日本的元旦的共同语言是新年好,好年头,祝福将来,得到富裕,万事如意,五福临门,新春大吉,五谷丰登,财源广进,财运亨通,金玉满堂,千金百顺,积聚财富,祈祷家族的幸福。像所期待的那样,实现自己曾想象过的一年。

3.1.2 忌讳的祝福语 两国都有生、老、病、死、残、破、碎、终、绝、失等起源不好的词语不能使用。例如中国春节时点背、倒霉、破了等词语不能使用,日本元旦期间"丢了、分了、没了"等语句也要避免使用。

3.1.3 我们通过文字语言的使用,知道了中国春节和日本的元旦时人人都喜欢使用语言起源好的句子,避免使用起源不好的语句。

3.2 数字的比较来看

3.2.1 数字4的比较 中国的春节和日本的元旦习俗的不同即使在数字上也可以表现出来。在中国,4和事的发音相近、44会联想到很多事,表现了想到很多事的意思。然而,日语当中的4的发音和死相同,14的发音和"重く死ぬ"相同,42的发音和"死ぬに"相同。日本人因此会联想到4或者含有4的同音句子,会感觉起源不好。因此,避免使用4.

3.2.2 数字9的比较 在中国,9和久的发音相近,用于对幸福的祈祷和长久的好运。所以,春节时2喜欢使用带有9的语句。然而,日语中9的发音和"苦しみ"相同,日本人认为4989和3396的数字组在一起是禁忌的组合。因此,节日时基本上不用含有4和9的语句。

所以,通过中国的春节和日本的元旦在数字4和9的禁忌比较看,中国和日本在节日习俗上对数字语言的发展存在着各自独特的特点。

4、传统文化的比较看

4.1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东亚文化的中心 中国的春节和日本的元旦在节日习俗上为何存在这么多的相似处。汤重南先生的《日本现代文化》一书中提到了中日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东亚文化以中国为发源地,中国是东亚文化的中心,中国古代文化具有五千年的历史,它对其周边的地区和民族的文化具有很大的影响。

4.2 日本吸收中国的传统文化 日本的地理位置处于与大陆分离的西太平洋岛屿上,古代的文化成立后,大约西历时期,大量的吸收中国古代先进的传统文化,模仿并引入中国的传统文化,当时的民族传统文化被广泛的信任。因此,日本为了获取这些思想,在旧正月前后举行活动,大部分的中国传统文化就这样被引入到日本。

4.3 日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革 任何文化的融合都具有以下的一种现象:不改变自己的文化,少量的吸收别的文化,接受者的主体性通过多种条件的选择和变形,从而逐步的接受。因此,对于日本的传统文化,日本人在积极的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同事,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改变创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母体上,孕育出了新的文化子体。这种类型的新的文化子体具有更新的生命力。总而言之,中日两国的传统文化虽然是同根的,但是果实却具有很大的不同。

4.4 中国的春节和日本的元旦是中日传统文化范畴内表现力最强的 我们从以上可以知道中国的春节和日本的元旦的发展过程具有吸收和融合、融合和发展的特点。

总结

总之,从中国的春节和日本的元旦之间的起源、习俗、语言、数字、传统文化的比较上来看,之所以中国的春节和日本的元旦在习俗上存在这么多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主要是中日两国人民始终保持着友好的交流和接触,在节日的习俗文化上具有吸收和融合、融合和发展的特点。因此,对于我们这样的语言学习者来说,通过对中国的春节和日本的元旦的比较,能够更好的理解中日两国之间的传统文化,对日语的学习具有很大的益处。因此,在中国和日本的传统文化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发扬,根据日本民族文化的优点以及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积极创新,也触近了中国和日本的传统文化的相互交流和融合。

Ⅸ 中国和日本的元旦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简单点,100分求解

相同点..中国和日本的元旦都是新年.
不同点..中国的元旦是阳历年,也就是外国的舶来品,我们不怎么重视的.也就是学生们在学校开个元旦晚会什么的.
而日本的元旦时他们最重要的新年.其实我觉得日本人在这方面确实是有够搞笑的.你说你连新年都是学的欧美,还搞出个"正月"来干嘛? 日本所谓的正月,就是1月1日元旦开始的一个月.是来自中国的正月.他们把两个外国国家的节日给连在一起过了......叫我说,日本别的什么都好,就是节日这一点简直是胡闹.... 你拿元旦当新年过也就算了,圣诞节还要凑热闹.你不知道,日本人可爱过圣诞节了...整个国家张灯结彩的....
其实叫我说,圣诞节跟日本根本就没有狗屁关系...

Ⅹ 中国过年和日本过年的区别是什么

日本的过年习俗也是十分丰富多采的,许多方面与中国有着相似之处,而论其保持传统的成份,似乎尤比中国有过之而无不及。 将中日过年习俗做些比较,是一件很有趣,也很有意义的事。可惜笔者没有在日本过年的经验,缺少亲身体会。这里的比较只是从书本阅读获得的一点粗略了解出发,而且,因为时间和能力的限制,阅读和理解也都很窄很浅。对于笔者下面文字的浅陋,真诚地敬请原谅;其中若有谬误,更请不吝指教。 虽然元月一日才是过年的正日子,但实际上并不是从元旦才开始过年,而是从上一年十二月下旬就进入了过年的前期或预备期,所谓过年,其实要包含大约二十天左右的一段时间。这一点,在中日两国的古代是基本相同的。现在由于国定假日的制约,过年的时间没有那么长了,但年假依然是一年中最长的假期(要连续七、八天,往往年假一结束,隔一、二天又会遇上周末),而且假期总是横跨两个年度,即从元旦之前就已开始,这在中日两国也都一样。事实上,无论中日,在有些老辈的意识中,过年的准备期开始得比腊月下旬还要更早。 随着年终的迫近,人们感到光阴飞驰,生命消逝,于是一位未免发出叹息。另一位则安慰他在新年里做个好梦,梦见日本人非常相信的那艘宝船。 这里涉及日本的一种风俗,即认为正月里枕着“宝船绘”入眠,如能在一年之初,尤其是年初二做梦(所谓“初梦”),梦见宝船,那是大吉大利的事。所谓“宝船绘”乃是一种版画,画上印着一条船,船画得很质朴,重要的是船上装着米粮袋、银箱、砂金袋、�1�7�1�7鱼、童话里的万宝槌和隐身草,当然还有许多金银财宝,也有把七福神的形象画在上面的。江户时代的宝船绘,以画有七福神的为多。年末岁初,东京街上到处是叫卖宝船绘的小贩,买的人也很多。家家都盼着做到吉利的初梦。如果真的做到了这种吉梦,就把宝船绘交纳到神社,由神社集中起来,用净火焚烧(从前是把宝船绘埋于土中或投于江水),这样,福气就会来到,而一切恶梦、厄运和灾难,就被送走了。过年参拜七福神的风俗,在日本至今不衰,而参拜的路线已不限于江户以来的三条。到1995年为止,得到确认的参拜地点,全国达到95处之多,在东京,像日本桥、银座、港区(麻布)、新宿山手、小石川、下谷、浅草名所、龟户、东海(品川)、池上、板桥、柴又、八王子、多摩(青梅)、调布等处都有,而且在东京以外的地方出现了新设参拜点的热潮。 以往日本春节除了有向七福神祈祷的风俗,还有祭拜祖先的传统行事。大平与兵卫于天保十年(1893)所写的《农家年中行事记》, 记述了东京以外地方普通农家正月拜祭祖庙的情况。书中说:正月元旦,吃过杂煮饼之后,一家之长就和长子一起去拜谒先祖墓所在的菩提寺。在这一天去菩提寺向祖先作新年问候,是此地自古相传的风俗。在另一位17―18世纪日本乡村居民的日记里,也多有这方面的记载。将在下文举到该日记时一并引出。

阅读全文

与日本和中国新年哪个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越南人游中国怎么样 浏览:856
您好中国英文怎么写 浏览:548
英国为什么分为三个地方 浏览:399
为什么印度那么冷 浏览:843
为什么英国喜欢下午茶 浏览:611
开普敦到中国飞机多久 浏览:156
印度伊马替尼和瑞士的有什么区别 浏览:457
英国红砖名校是什么 浏览:995
联通英国流量如何收费 浏览:254
伊朗西边是什么国家 浏览:277
美国为什么拉黑伊朗 浏览:776
哪里有去印尼火山的旅行社 浏览:991
印尼最近情况怎么样 浏览:550
印度炸的球叫什么 浏览:12
伊朗防疫措施是什么 浏览:550
越南海边有什么鱼 浏览:355
印尼海啸推了多少米 浏览:99
中国女性哪个地方多 浏览:337
伊朗高铁怎么样 浏览:946
去越南买流量怎么买 浏览: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