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火箭发射有几个过程
要想脱离地球引力进入地球轨道必须达到第一宇宙速度。
喷射力不光要大于火箭自重,还要使火箭达到第一宇宙速度,才能冲出地球引力圈。我找了一些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物体达到11.2千米/秒的运动速度时能摆脱地球引力的束缚。在摆脱地球束缚的过程中,在 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它并不是直线飞离地球,而是按抛物线飞行。脱离地球引力后在太阳引力 作用下绕太阳运行。若要摆脱太阳引力的束缚飞出太阳系,物体的运动速度必须达到16.7千/秒。那时将按双曲线轨迹飞离地球,而相对太阳来说它将沿抛物线飞离太阳。
人类的航天活动,并不是一味地要逃离地球。特别是当前的应用航天器,需要绕地球飞行,即让航天器作圆周运动。我们知道,必须始终有一个与离心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作用 在航天器上。在这里,我们正好可以利用地球的引力。因为地球对物体的引力,正好与物体 作曲线运动的离心力方向相反。经过计算,在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速度达到7.9千米/秒时,它所产生的离心力,下好与地球对它的引力相等。这个速度被称为环绕速度。
上述使物体绕地球作圆周运动的速度被称为第一宇宙速度;摆脱地球引力束缚,飞离地球的 速度叫第二宇宙速度;而摆脱太阳引力束缚,飞出太阳系的速度叫第三宇宙速度。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引力的大小与它们的距离平方成反比。因此,物体离地球中心的距 离不同,其环绕速度(第一宇宙速主)和脱离速度(第二宇宙速度)有不同的数值。
第一宇宙速度是7.8千米/秒,这样可以绕轨道飞行,第二宇宙速度是11.2千米/秒,可以冲出地球,第三宇宙速度是16.7千米/秒,这样可以飞出太阳系
http://news.china.com/zh_cn/domestic/photo/11026066/20051011/12733538.html
这里有图! 看看这个网站你就知道了!
采纳我吧,谢谢!
‘贰’ 火箭怎么发射
火箭
是靠
火箭发动机
向前推进的。火箭发动机点火以后,推进剂(液体的或
固体
的燃烧剂加氧化剂)在发动机的
燃烧室
里燃烧,产生大量高压燃气;高压燃气从发动机
喷管
高速喷出,所产生的对燃烧室(也就是对火箭)的反作用力,就使火箭沿燃气喷射的
反方向
前进
火箭推进
原理依据的是牛顿第三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一个扎紧的充满空气的
气球
一旦松开,空气就从气球内往外喷,气球则沿反方向飞出。
固体推进剂
,从底层向顶层或从内层向外层快速燃烧。
液体推进剂
,用高压气体对燃烧剂与氧化剂贮箱增压,然后用
涡轮泵
将燃烧剂与氧化剂输进燃烧室。 推进剂的能量在发动机内转化为燃气的动能,形成
高速气流
喷出,产生
推力
。 推力是表示火箭发动机性能的主要参数之一,它是推进剂在
推力室
中燃烧产和的高温燃气经过喷管高速喷射而产生的反作用力。推力是直接作用在推力室内外表面上的力的合力。 比冲,是表示火箭发动机性能的另一个重要参数。它表示火箭发动机在稳定工作状态下,每单位质量的推进剂所产生的推力值,比冲的大小和喷管出口面积与推力室喉部面积之比(面积比)有关。面积比越大,比冲越高。喷管形状直接影响比冲的大小(燃气从喷口喷出时的速度)。 火箭要顺利逃脱
地球引力
,飞上
太空
,它的最低速度要为7.9km/s,这个速度被成为
第一宇宙速度
.还有
第二宇宙速度
,为12.4km/s,一般来说,
三级火箭
的速度都为11KM/S左右,因此都可以顺利升空
‘叁’ 为什么神九火箭在发射之后十几秒后转向,不会因为重力倾倒
1、火箭为什么要程序转弯?
很简单,火箭是垂直起飞的,但最后在轨道上是水平飞行的,所以必须有一个从垂直逐步改成水平的过程。
2、火箭会不会因为重力倾倒?
会!而且火箭在重力作用下逐渐倒下来的过程是火箭飞行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运动,火箭最终就是要逐渐倒下来变成水平状态。当然火箭在飞行过程中箭体会受到空气的阻力和升力,不会那么快倒下来,而且火箭本身通过发动机摆动和滚控发动机等等办法会控制倾倒的速度和角度。
‘肆’ 火箭为什么要进行程序转弯
其实是动力转向,因为大部分火箭需要进入一个椭圆轨道,最终得到的速度方向并不是垂直向上的。所以火箭垂直上向发射获得的动能转化为势能决定了发射后最终到达的高度。还需要获得一个速度来维持这个高度。
所以解决是先向上进入指定高度,转弯加速到指定速度。但火箭并不能瞬间完成做功。如果这样完成做功后时间已经过了一段时间火箭的位置也变化了,不能得到正确结果。所以我们需要提前做功,在到达指定高度时,速度方向的做功也完成了。这样火箭就能进入预订轨道了。所以需要提前转弯。考虑到低空大气阻力较大,为了节省燃料一般都会在到达一定高度后才开始转弯。
‘伍’ 火箭从地面起飞直到进入最终轨道要经过几个飞行阶段
运载火箭在专门的航天发射中心发射。火箭从地面起飞直到进入最终轨道要经过以下几个飞行阶段:
①大气层内飞行段:火箭从发射台垂直起飞,在离开地面以后的10几秒钟内一直保持垂直飞行。在垂直飞行期间,火箭要进行自动方位瞄准,以保证火箭按规定的方位飞行。然后转入零攻角飞行段。火箭要在大气层内跨过声速,为减小空气动力和减轻结构重量,必须使火箭的攻角接近于零。
②等角速度程序飞行段:第二级火箭的飞行已经在稠密的大气层以外,整流罩在第二级火箭飞行段后期被抛掉。火箭按照最小能量的飞行程序,即以等角速度作低头飞行。达到停泊轨道高度和相应的轨道速度时,火箭即进入停泊轨道滑行。对于低轨道的航天器,火箭这时就已完成运送任务,航天器便与火箭分离。
③过渡轨道:对于高轨道或行星际任务,末级火箭在进入停泊轨道以后还要再次工作,使航天器加速到过渡轨道速度或逃逸速度,然后航天器与火箭分离。
‘陆’ 火箭的发射程序是什么
运载火箭的发射是有一定程序的,包括起飞、加速、入轨、箭器分离等。如果发射的是回收式航天器,最后还有回收程序。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各个程序:
起飞
火箭经过事先组装、调试以及某些试验后,便用运输系统(火车或汽车、拖车)将之运往发射场,竖立在发射架上,然后进行发射前的准备工作,如航天器的安装、所有管线的连接等。如果是液体推进剂火箭,还要加注推进剂,填充压缩空气和安装爆炸螺栓等火工品(航天器安装要先于火工品安装,以保障安全);然后进行全箭检查,火箭垂直度调整和方向粗瞄准;最后再进行方向精瞄准和临射检查;向火箭推进剂贮箱充气增压;启动发动机;火箭起飞,沿预定轨道飞行。当然,点火起飞是由电子计算机倒计时和一系列控制指令实现的。 加速和飞行
火箭起飞后,沿预定发射轨道飞行,发射轨道包括垂直起飞段、程序转弯段和入轨段。随着各级火箭的不断点火加速,火箭的速度逐步加快,每级火箭能获得约4千米/秒的速度。
入轨
各种运载火箭在前两段的工作程序基本相同,而在入轨阶段则有些差异,有直接入轨的,有滑行入轨的,有过渡转移入轨的。
直接入轨适于低轨道航天器,如地球资源探测卫星、侦察卫星和载人航天飞船等。在这种入轨方式下,火箭是连续工作,当最后一级火箭发动机关机时,航天器便进入预定轨道,此时箭体与航天器分离(整流罩先行分开)。在此前,各级火箭顺次点火,完成工作的那一级火箭便被及时抛掉。
而滑行入轨适于发射中、高轨道的航天器,如太阳同步气象卫星、导航卫星等。滑行入轨分三个阶段飞行:主动段(发动机点火工作段)、滑行段(发动机关机靠惯性飞行段)、加速段(发动机再次点火,适于液体推进剂火箭,固体火箭无法再次点火)。
过渡转移入轨适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轨道航天器,如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气象卫星等。这种入轨方式十分复杂:第一级、第二级火箭连续工作,接着第三级火箭第一次点火,使卫星与第三级火箭同时进入小椭圆轨道(停泊轨道)绕地球飞行。当与赤道平面相交时,第三级火箭第二次点火工作,于是将卫星送入36000千米高的赤道上空,近地点为400千米的大椭圆轨道,称之为过渡轨道。当达到预定轨道后,箭星分离。至此,运载火箭完成了发射任务。 至于在轨道上的卫星的姿态调整、轨道参数测量及轨道微调,则是地面测控站的任务了。而星际探测器或无人飞船、载人飞船的太空飞行、登陆外星等则要受在地面宇航测控中心的监视和控制。
‘柒’ 火箭发射原理
火箭发射原理:1、力的反作用力2、通过不断地减少自身重量,3、惯性的存在。
火箭是以热气流高速向后喷出,利用产生的反作用力向前运动的喷气推进装置。它自身携带燃烧剂与氧化剂,不依赖空气中的氧助燃,既可在大气中,又可在外层空间飞行。火箭在飞行过程中随着火箭推进剂的消耗,其质量不断减小,是变质量飞行体。
具体如下:
发射火箭由地面控制中心倒记数到零便下令第一级火箭发动机点火。在震天动地的轰鸣声中,火箭拔地而起,冉冉上升。加速飞行段由此开始了,经过几十秒钟,运载火箭开始按预定程序缓慢向预定方向转变。
100多秒钟后,在70公里左右高度,第一级火箭发动机关机分离,第二级接着点火,继续加速飞行,这时火箭已飞出稠密大气层,可按程序抛掉卫星的整流罩。在火箭达到预定速度和高度时,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关机分离,至此加速飞行段结束。
随后,运载火箭靠已获得的能量,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开始惯性飞行段,直到与预定轨道相切的位置止。此时第三级火箭发动机点火,开始了最后加速段飞行。当加速到预定速度时第三级发动机关机。火箭的运载使命就全部完成了。
(7)中国火箭起飞多久进行程序转弯扩展阅读
用途:现代火箭可用作快速远距离运送工具,如作为探空、发射人造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的运载工具,以及其他飞行器的助推器等。如用于投送作战用的战斗部(弹头),便构成火箭武器。火箭是目前(截止2009年)唯一能使物体达到宇宙速度,克服或摆脱地球引力,进入宇宙空间的运载工具,而火箭的速度是由火箭发动机工作获得的。
‘捌’ 发射火箭为什么要进行程序转弯
火箭发射后到程序转弯之前的那段时间内保持平衡是靠三轴陀螺的差分控制及加速度计的计算而得到的。如果火箭偏离方向,那么这些传感器得到信号,经过处理和放大之后,通过液压系统推动火箭喷口方向改变(或导向火箭方向)使其改变力作用的方向从而控制火箭与地面垂直飞行。
‘玖’ 中科院航天战略专家张伟:正视我们的航天能力
出品:中国科普博览 SELF格致论道讲坛
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两周内第二次发射失败。长征五号昨天发射后,飞行出现异常,未能完成为年底月球采样任务的最后一次演练。
据新华社等官媒报道,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傍晚7时23分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火箭飞行出现异常,发射任务失利,专家在对故障原因进行调查分析。
近年来,中国航天成绩醒目,令国人自豪,但中国的航天能力到底如何呢?SELF的嘉宾张伟(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战略规划室主任)曾在演讲中呼吁大家,要正视我们的航天能力。
张伟:正视我们的航天能力
提到空间生命科学,就想到了刚过去的一年是非常让我们航天人振奋的一年,四月我们发射了实践十号卫星,八月我们发射了量子卫星,十月我们发射了天宫二号,十一月我们又将发射长征五号火箭——起飞重量一千吨
大家可以想象这非常激动人心的一刻,但是有一个记者曾问张伟主任,我们的航天技术水平是不是已经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我们是不是能够引领未来国际航天事业的发展?张伟主任的回答是这个他还不敢说。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国际载人航天的发展历史来可以审视一下我们自己的差距,比如说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苏就基于冷战的思维就开始了他们的太空竞赛你追我赶的一种状态;1961年苏联的航天员加加林第一个踏入了太空,这个对美国震动非常大,美国就开始它的载人登月计划,所以在1969年美国阿波罗顺利地登上了月球.当时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以后说了第一句话是: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我们人类的一大步。
所以我们从前面的一个历史回顾就可以看出来,我们国内和国外的差距还是有的。从时间轴上来看,其他国家从1961年就开始做载人登月,比如1969年就实现了载人登月,而我们载人登月计划可能还得再往后,比如在2030年或者三几年,此外他们在1971年就可以做空间站了,我们的空间站现在规划在2018到2022年开始实施,所以这个时间跨度上是有的。
我们要自力更生来发展自己的东西,技术封锁,我们没有办法得到国外的技术,只能自己发展。
并且目前而言我们的原创性不够,我们对科学技术的原创性还是不够,主要处于跟踪还有仿制式发展,有一点我们改进的成分更多就是我们拿了以后改进的很多。
我们目前存在着教育、研究等方面的差距。但正因为我们有以上这么大的差距,所以我们必须大步追赶,这次“胖五”虽然失利,但星辰大海仍是它的征途。
人类涉足太空探索以来,火箭发射失败时有发生。这次失败,反而让我们看到中国航天事业的不容易。中国能够在航天领域取得领先成绩,付出巨大,让我们向中国航天人致敬!
‘拾’ 这篇新闻特写描述了神州12号中的人们送行到什么的火箭发射到什么到什么
摘要 弱水河畔,东风航天城圆梦园广场。“总指挥长同志,我们奉命执行神舟十二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请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广场上传来洪亮的声音。“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