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福安 面积多大
福安市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台湾海峡西岸,全市总面积1880平方公里,人口62万。福安产茶历史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可追溯至晋隋两朝时期,是福建茶叶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久负盛名的闽红"三大工夫"之首"坦洋工夫"红茶的原产地。新中国成立后,福安人民勇于实践,锐意创新,从单一生产红茶逐步向多茶类方 向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通过大力调整茶业结构,形成了以绿茶、花茶为主,红茶、工艺茶、乌龙茶、白茶等多茶类发展的格局。目前,全市现有茶园面积30万亩,年产茶叶2.43万吨,毛茶产值5.1亿元,茶叶商品总值11.32亿元,被誉为"中国茶叶之乡",是我国第二大茶叶主产县市、全国最大的绿茶、花茶主产区和全国最大的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全市23个乡镇(开发区、街道)447个行政村,几乎村村产茶,在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茶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 福安市委、市政府大力扶持茶业结构调整,全市新植和改植换种优新品种2万亩,自今年起,我市每年计划发展1万亩。同时,就地建立良种育苗基地,带动群众发展高香型金观音、黄观音、铁观音、台茶12、金牡丹、早春毫等茶树优新品种,加快品种更新步伐,到2010年使高香优新茶树良种比重达到20%,推动多茶类生产发展,生产上形成了以绿茶、花茶为主,红茶、工艺茶、乌龙茶、白茶等多茶类发展的格局。加大名优茶生产力度,建立了城湖、天香、北门等8个名优茶生产示范点,推广新型名优茶加工机械500多台套,带动全市名优茶开发生产,名优茶产量、产值分别占全市产量、产值的27%和60.4%,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茶叶质量水平明显提高 积极创建全国绿色食品茶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不断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市政府组织质监、茶业、工商、农业、卫生、供销、茶业协会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积极开展茶叶质量安全宣传活动,营造健康的茶叶质量环境。全市现有1个有机茶、12个绿色食品茶、3个无公害茶产品获得认证,认证面积6万亩,辐射面积20万多亩。有天香、城湖等27家茶叶企业获得QS认证,居宁德市首位。我市荣获农业部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市先进单位、达标单位称号。 产业化经营进程加快 全市现有登记注册茶叶企业有161家,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40 多家,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部门级1家,宁德市级4家,福安市级6家。全市年出口茶叶4000吨,出口值达8000多万元,茶叶出口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带动了茶农增收。面积230亩的"中国海峡茶都"一期工程正在建设,茶博园正在抓紧规划建设。有满园春、金陵等企业入驻甘棠茶叶加工区。首家 台资开发茶叶在我市王家茶场落户并投入生产。 茶文化宣传丰富多彩 2006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成功举办了"中华名人共建海峡西岸的和谐福安暨坦洋工夫茶新闻发布会",我市"坦洋工夫"茶成为中华名人特供茶。成功举办了"坦洋工夫"杯首届海峡茶艺小姐电视公开赛(闽东分赛区),连续两年举办了福安市"坦洋工夫"杯斗茶展示会。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种茶事活动,在国内外重要茶事活动中,我市有6个产品荣获茶王奖、50多个产品获得金奖,提高了知名度。 品牌建设跃上新台阶 强力打造"坦洋工夫"品牌, "坦洋工夫"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坦洋工夫"证明商标注册获国家工商总局受理,制定出台《坦洋工夫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管理办法》,加强"坦洋工夫"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和管理。"东湖"、"隽永"牌茉莉花茶获得省级名牌产品,"东湖"牌获得福建省着名商标,"东湖"、"坦洋"牌被评为宁德市知名商标。"坦洋"、"富春"、"林芝"、"立农"、"福特"、"绿馨"、"长富"等一批茶叶品牌脱颖而出。 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健全 建立了生态茶园、无公害绿色食品、名优茶生产、结构调整、标准化生产等多类型省地市级示范点,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市茶叶技术培训基地和市茶叶质量检测中心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加大对茶农技术培训和茶叶卫生质量的监督。市茶业协会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增强,范坑、社口、穆云等茶叶主产乡镇成立了茶业分会,为当地茶叶发展积极作出努力。松罗、城阳、溪潭、社口等乡镇成立了茶业产销合作社,尤其是松罗沈铃春青茶产销合作社开发生产的乌龙茶,市场销售价格达300-500元。这种新型的发展模式,有效地促进技术交流、规范茶园、控制茶叶农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科技应用水平得到提升 近年来,有二十多项茶叶科技项目在茶区得到应用推广。我市制定的《绿茶综合标准》、《坦洋工夫红茶综合标准》等省地方标准先后获得批准发布。同时指导协助坦洋、天香、林芝、城湖、工夫、福特、农垦等茶叶企业制定企业标准,先后发布实施《绿茶(A级绿色食品)综合标准》、《工艺茶》、《乌龙茶》、《饮用花》、《特种工艺茶》等六项企业标准,为茶叶生产提供标准依据。 目前,福安市委、市政府把茶业作为市三大主导产业之一来发展,大力实施 "五个一" 茶业发展工程,进一步做大做强茶产业。我们相信,在省、市各级的坚强领导下,福安茶业将更加欣欣向荣、生机勃勃!
2. 福安市行政区划图
网页链接来自网络
福安市行政区划
2011年,撤销城阳乡,设立城阳镇。调整后,全市辖3个街道、12个镇、3个乡、3个民族乡。
2012年5月25日,福建省政府(闽政文[2012]190号)批准同意福安市从赛岐镇析出罗江村、三江社区,从甘棠镇析出南安、大留、小留、樟港、加招、北山、坑门里等7个村,设立罗江街道。调整后,全市辖4个街道、12个镇、3个乡、3个民族乡。
截至2014年7月30日,福安市设有2个省级开发区、1个市级开发区1个市级工业集中区,下辖13个镇5个乡4个街道:福建福安赛岐经济开发区、福安畲族经济开发区、福安白马港经济开发区[5-6]、福安湾坞工业集中区。罗江街道、城南街道、城北街道、阳头街道、城阳镇、坂中畲族乡、赛岐镇、穆阳镇、穆云畲族乡、康厝畲族乡、溪潭镇、甘棠镇、下白石镇、湾坞镇、溪尾镇、松罗乡、溪柄镇、潭头镇、上白石镇、范坑乡、社口镇、晓阳镇。[7]
福安城市组团
中心城区 (富春组团)城南街道、城北街道、阳头街道、城阳镇、坂中畲族乡
(溪北洋组团)
溪潭镇
(赛甘组团)
罗江街道、赛岐镇、甘棠镇、
溪柄镇、福安经济开发区
副中心城区 (白马港组团)湾坞镇、下白石镇、福安白马港开发区、福安湾坞工业集中区
重点镇 (生态旅游区) (穆阳溪组团)穆阳镇、穆云畲族乡、康厝畲族乡
(白云山组团)
福安畲族经济开发区、晓阳镇
一般镇 潭头镇 松罗乡 范坑乡
社口镇 溪尾镇 上白石镇
3. 福安简介,
福安市三面环山,南面临海,1993年被列为沿海开放城市,总人口65万.福安是全国畲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县级市,也是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体育先进市,同时被授予“中国电机电器城”、“中国中小电机之都”、“中国茶叶之乡”、“中国南方葡萄之乡”、“中国民间最大船舶修造基地之一”、“中国绿竹笋之乡”等多项荣誉.福安的农业资源极其丰富,是全国花茶基地和福建省商品粮生产基地.全市现有茶叶、水果、绿竹面积约3.3万公顷,绿竹笋总产量占全省的40%,茶叶产量1.3万多吨,建立了晚熟龙眼、巨峰葡萄、枇杷、青柰、橄榄五个千亩名优水果基地.
4. 中国哪个地方工资可以,消费较低,风景好,养人,适合居住
福建省福安市,我的家乡。现在外地人很多,工资800-1000就可以正常生活了。
福安福安市全图目录
概况
历史由来:
市辖乡镇
福安冰臼群
概况
邮编:355000 区号:0593
福安市位于福建省东北沿海。地理坐标为北纬26°41′-27°24′,东经119°23′-119°51′,通行闽东方言福安话。福安市三面环山,南面临海,1993年被列为对外开放城市,全市总面积1880平方公里,总人口62万。其中畲族人口6.3万人,占全国和全省畲族人口的9.7%和16.7%,是全国最大的畲族人口聚居地,也是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体育先进市。福安还被誉为“中国电机电器城”、“中国最大的民间船舶修造基地之一”、“中国茶叶之乡”、“中国南方葡萄之乡”、“中国绿竹之乡”。
福安农业资源丰富,是全国花茶基地和福建省商品粮生产基地。全市现有茶叶、水果、绿竹面积约3.3万公顷,绿竹笋总产量占全省40%,茶叶产量1.3万多吨,建立了晚熟龙眼、巨峰葡萄、枇杷、青柰、橄榄五个千亩名优水果基地。
福安是着名的“闽东电机”故乡,经过五十年的拼搏,如今的福安已发展成为中国着名的电机电器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被誉为“中国电机电器城”。2004年电机电器产业被福建省列为全省重点扶持的五大产业集群之一。目前,全市电机电器企业730多家,产值100多亿元,其中年产值上亿元企业17家,企业集团6家,产品主要有电动机、水泵、发电机、电子医疗保健器械等200多个系列、1000多个品种,近70%的产品出口东南亚、中东、非洲、欧盟、美洲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交易额30多亿元,中小电机出口量占全国的1/4,成为全国最大的中小电机生产和出口基地。
福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境内104国道二级公路贯穿南北。南部白马港区已成为一类对外开放口岸,是三都澳海域重要的主渠道。赛岐经济开发区、畲族经济开发区初具规模,沈海高速公路、建设中的温福铁路、动工建设的宁武高速公路、规划中的福泰高速公路和宁衢铁路交叉贯穿全境,构成铁路、公路立体交通体系,并将成为福建沿海通向内陆省份的重要通道。
历史由来:
城区一角福安市境位于福建省东北部,东邻柘荣县、霞浦县;西连周宁县;北毗寿宁县和浙江省泰顺县;南临三沙湾并和宁德市按壤:四至:最东端为松罗乡的十八宅村,最西端为晓阳乡首笕村.最南端为下白石镇的大楼村,最北端为范坑乡的古岭宅衬、梨头丘村。东西端相距37公里,南北相距80公里,总面积1880.1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积150.9平方公里。1990年,全市共辖有8个镇、8个乡、3个畲族乡、22个居民委员会、449个村民委员会,2162个自然村。
先秦时期福安市为闽越族居住地,(禹贡)称为扬州地,周为七闽地域,秦属闽中郡,汉初隶属闽越国,东汉为会稽南郡,汉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属冶县,三国属吴建安郡东安县,晋、宋、齐、梁、陈属温麻县,隋开皇九年(589年)属原丰县,隋大业三年(607年)属闽县,唐武德六年(623年)起属长溪县。
宋嘉定十年(1217年),乡人郑子化以长溪西北乡地偏难治,上书请析县。宝庆元年(1225年),长溪令范夔也建议设县,以韩阳坂为治所。几经公文往返,悬而未决。宋淳佑四年(1244年),大学生张过请在建县前先将长溪县西尉移驻西北乡。5月,福建路令代理福州知府项寅孙派员勘查,9月复派签厅邓采亲往踏勘县治,里人(进士)许子大愿意献地建治所。淳佑五年(1245年),乡人殿中御史郑采献诗理宗:“韩阳风景世间无,堪与王维作画图,四顾罗山朝虎井,一条带水绕龟湖。形如丹风飞衔印,势似苍龙卧吐珠,此处不堪为县治,更于何处拜皇都”县治因而议定。理宗御批“敷赐五福,以安一县。”福安因而得名,正式划出长溪县西北二乡、九里建福安县。福安建县后,直隶福建路福州。
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福安县改属福建行中书省福州路福宁州。
明洪武二年(1;69年),福安县划归福建行中书省福州府管辖。景泰六年(1455年),划出县埂平溪里十一至十四都归新置的寿宁县。
明成化九年(1473年),福安县届福建承宣布政使司福宁州。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福宁州升为福宁府,福安县隶届福建省福宁府。
民国元年(1911年)废府、州,福建划分为4个道,福安县隶届东路道(道治在含闽侯)。民国3年,东路道改称闽海道,福安县属之。民国14年,国民政府废道,福安县直属于福建省。民国22年11月.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在福州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12月福建划分为4个省2个市,福安县属闽海省。次年1月,人民革命政府失败,福安县复为福建省直辖。民国23年7月,福建省划分为10个行政督察区、福安县属第二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福安县):民国14年10月,全省改为7个行政督察区,福安县届第一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长乐县、后移驻闽侯)。民国31年5月,福安县属第一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福安县、次年9月移驻闽侯)。民国32年9月,全省划分为8个行政督察区、2市,福安县属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福安县)。民国36年4月,全省调整为7行政督察区,福安县隶属第—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福安县)。
1949年7月19日,福安县解放。9月30日成立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福安县属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福安县),1950年3月,行政督察区改以专员公署驻地县命名。福安县属福安专区。1970年2月,福安专员公署迁驻宁德。1971年6月,福安专区改称宁德地区。福安县属宁德地区。
1989年11月13日福安撤县建市,福安市属宁德地区。
市辖乡镇
福安湾坞大唐火电
福安市辖3个街道、11个镇、4个乡、3个民族乡:阳头街道、城北街道、城南街道、赛岐镇、穆阳镇、甘棠镇、下白石镇、溪柄镇、上白石镇、社口镇、潭头镇、晓阳镇、溪尾镇、溪潭镇、城阳乡、范坑乡、湾坞乡、松罗乡、坂中畲族乡、穆云畲族乡、康厝畲族乡。
历史沿革:
宋淳佑五年(1245)析长溪县西部置福安县,历属福州、福宁州、福宁府、闽海道。1943年后为第八行政督察区驻地,1949年7月19日解放,为福安专区驻地。1971年属宁德地区。1989年撤县设县级福安市。
2000年,福安市辖3街道11镇4乡3民族乡:阳头街道办事处、城北街道办事处、城南街道办事处、赛岐镇、穆阳镇、甘棠镇、下白石镇、溪柄镇、上白石镇、社口镇、潭头镇、晓阳镇、溪尾镇、溪潭镇、城阳乡、范坑乡、湾坞乡、松罗乡、坂中畲族乡、穆云畲族乡、康厝畲族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554057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城南街道 23591 城北街道 44503 阳头街道 18770 赛岐镇 45820 穆阳镇 13981 上白石镇 22817 潭头镇 30434 社口镇 22842 晓阳镇 11659 溪潭镇 31468 甘棠镇 39135 下白石镇 43032 溪尾镇 14575 溪柄镇 29987 城阳乡 25976 坂中畲族乡 21980 范坑乡 18132 穆云畲族乡 21673 康厝畲族乡 21521 湾坞乡 24056 松罗乡 14458 赛岐开发区虚拟镇 13647
2003年,福安市辖3个街道、11个镇、4个乡、3个民族乡:阳头街道、城北街道、城南街道、赛岐镇、穆阳镇、甘棠镇、下白石镇、溪柄镇、上白石镇、社口镇、潭头镇、晓阳镇、溪尾镇、溪潭镇、城阳乡、范坑乡、湾坞乡、松罗乡、坂中畲族乡、穆云畲族乡、康厝畲族乡。
韩城十景福安白云山之最龟湖夕照
“龟湖夕照”位于城北湖滨路背靠湖山(电力公司边)其中是“龟湖山”:平城突耸,外瞰城湖”,夕阳之际,山色湖光,翠紫荡漾。现市政将龟湖景治理列为为民办实事,改造工程。希望将来我们会重温古时夕照之美景。
石门漏月
“石门漏月”在秦溪东里许。现可坐3路公交车到达秦溪洋再步行行往十多分钟可到。“岩户深邃,三五之夕,银蟾穿隙,娟娟可爱”。
石门尚在,漏月已不复当年之景致(农历八月十五仲秋节铭茶赏水中月)。
仙岫睛云
“仙岫睛云”在市西仙岩岭,“峰峦耸秀,云岚变动”,遥望西天,云蒸霞蔚。听老人讲其景又称“横云日出”日出之时在顶上观看必是在一横云之中太阳升起。此景为十景中尚未破坏景致之一。
如步行登山从坂中留安开始,到顶大约一个多小时,也可坐福安至穆阳公车至山腰再登到山顶,本人每周未登此一次,顶上有一休闲屋,未来一定是登山爱好者的一方便远足之地。
鹤岫朝烟
“鹤岫朝烟”算是南郊鹤山,“高峙邑东,与龟湖对峙。每晓烟一抹,雉堞迷离,登其巅者。不知下有城市也”。些景已早没那股朝烟已早已给建筑所围罩,诗意全无。
马屿香泉
“马屿香泉”在天马山下,溪口桥边。又名圣景井。泉水源出石缝,清冽而甘。“每暑月,行人望之,如金茎露”。元福安主簿胡琏建石亭覆其上。香泉今尚存,石亭已毁圯。
古时福安人士出远门、学子上京考取功名都一定要在此井喝口水再走,算是韩城历史记录的一个里程。因国道扩建而拆除此亭,可惜的是早期市政人员并未想过将此一景移动另地而建,或可能是没有资金本人不可知。此井现就在溪口桥边104国道上,还有不少人在此取水饮用。
南野桑阴
“南野桑阴”古时县南(今南湖)一片平畴,尽植桑树,向有“桑阴十里”之说,盖当时千家尚蚕织,故有桑柘依依。
(此景位于南郊现精神病院一带)此景早已消失,不见那桑阴十里,想想也是无耐。
岩湖板障
“岩湖板障”位于福安城北部岩湖村临溪处,崖壁一望,下为深潭,“白云翠显,渔舟如叶”,蔚为壮观。岩湖垢障面对桃花岛,五洲山庄是一个周未出游的好去处。
古时之深潭现早已填满,今人种上茶树、绿竹早已不复当年之势。
廉岭孤树
“廉岭孤树”市西南,溪潭乡溪北至石岭,可达县城,俗称“马山岭”即岭,“岭因薛明月先生名。中有古树,百尺无枝,霜皮溜雨”,乡人视为龙门之桐,孔明祠前之柏。
今是从阳泉(阳尾)作船过渡对面,依小路可直达溪潭,溪北洋。此景之孤树据老人所说,不长叶子像棵枯死之树却年年看长。现午后好多的人在此路登山煅炼。
铜冠双松
“铜冠双松”在今冠杭街一带,山上“松树圆轮,虬枝如铁”。
铜冠山,一直为福安先人居住之所,据说此地因与县府相近先人多以居此为由,因在城区算是地势高,而先民住宅最多二层,于是其中俩棵松木立于其中蔚是醒目,而为十景之一。现早已不复存在。
东山雪霁
“东山雪霁”东山,即城阳乡东山,山势崔嵬,积雪难消。旧县志云:“自州(霞浦)高埭发脉面来,实为邑群山之祖。上有乔怪,契大五丈。”
在此想好好说说此地,不明白东山在哪者我在此再说明一下就是现今“浮山寺”、天湖山庄。沿那路再前。想想此为十景中保持最好。此处年年下雪,海拔大约是1090米。东山之上有岩石有古人题字,有一片翠竹,听去过人说甚是好看。去此不好坐车也是好多人没去之故。
福安冰臼群
福安冰臼
福安蟾溪冰臼 福安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规划专家组近日在该景区内发现了大规模古冰川遗迹——冰臼群。专家认定,该冰臼群规模之巨实属罕见,进一步证明我国东部海拔低于2500米的地方存在第四纪冰川遗迹之说。
白云山位于福安西北,与寿宁、周宁等县毗邻,海拔1400多米。白云山风景名胜区规划专家组介绍,冰臼群分布在景区内的蟾溪至龙亭峡谷及南溪至蟾溪长达10公里的溪段上,冰臼形态各异,酷似“漏斗”、“交椅”、“板壁”。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韩同林和高级工程师陈尚平近日前往考察认定,白云山古冰川遗迹资源集中、规模巨大,是目前冰川、冰臼考察发现史上罕见的冰臼群,也为古冰川运动存在提供有力证据。
所谓冰臼,是冰川融水携带冰碎屑、岩屑物质,沿冰川裂隙自上而下以滴水穿石的方式,对下覆基岩进行强烈冲击和研磨所形成的石坑,因其形态很像古代舂米的石臼而得名。
福安白云山景区冰臼群
隐身福安市白云山风景区深处的千古冰臼群,近日终于向世人撩开了潜藏百万年的神秘面纱。中国地质科学院专家现场考察发现,这一奇观为距今约两三百万年前、第四纪冰川时期的产物,遗迹资源集中、规模巨大,是目前冰川、冰臼考察发现史上绝无仅有的,堪称“中国冰臼的宝库”、“冰臼奇观中精品”,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完全具备申报国家级、世界级的冰川遗迹地质公园条件。
白云山位于福安西北,与寿宁、周宁等县毗邻,海拔1400多米,是省级名胜风景区。从蟾溪至龙亭溪峡谷长达10多公里的溪段上,放眼望去,上千个奇形怪状的石臼,它们或缸状、或盆状、或柱状、或壶形、或壁态,各色形状、大小不同的冰臼在河谷中随处可见,犹如一个现代派雕塑的艺术大观园,令人叹为观止。
这些冰臼群主要分布于晓阳、穆云等乡镇境内的白云山九龙洞景区及金钟山龙亭溪峡谷景区,大多位于溪段河谷,长期湮没在水底,无人知晓,近年来上游建起水电站蓄水,这些千古奇观才得以逐渐浮出水面,向世人展示她的惊世容颜。
冰臼是古冰川作用、古冰川气候环境的直接产物和重要遗迹,是冰川融水携带冰碎屑、岩屑物质,沿冰川裂隙自上而下以滴水穿石的方式对下覆基岩进行强烈冲击和研磨所形成的石坑,因其形态很像古代舂米的石臼而得名。我国首次发现冰臼,是在20世纪70年代,被称为中国地质学界石破天惊的重大发现。尤其是我国东部中低山区山脊山峰上分布的大量冰臼,堪称“世界奇观”和“天下一绝”。难怪有不少专家评价,“冰臼的发现若能最终被证实,则世界的第四纪地质环境历史将重新改写!”
2007年7月6日,被誉为“世界冰臼之父”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韩同林教授和中国地质科学院陈尚平教授,到福安进行为期3天的考察。置身于河谷冰臼群间,“爱心冰臼”、“金蟾产卵”、“天眼”、“玉如意”“连环臼”等一个个被赋予了美丽名字的冰臼接踵而来呈现在眼前时,留给专家们的是一阵阵惊讶、激动和兴奋。韩教授说,他考察过的冰臼往往是发现了一个要走一段路才会看到另一个,而福安白云山的冰臼群考察途中放眼可见,其数量、类型之多在南方低纬度地区实属少见。特别是大量的冰悬槽,更是绝无仅有。更让专家们惊叹的是,在九龙洞中发现的单体冰臼直径约30米、高约60米,数量还不止一个,而他们以往看过最大的宽不过5—6米、高10余米。
据福安旅游部门人士称,这次考察路程只是福安白云山景区冰臼群分布的一个区域,那些山势更为险恶、人迹难致的深山中究竟有多少数量的冰臼,至今还是个未知数,考察仅仅是个开始。
“中国冰臼的宝库”、“冰臼奇观中的精品”、“美观、奇观、壮观”,6公里长的实地考察,韩同林教授和陈尚平教授用这样的话语,对福安白云山景区冰臼群奇观给予了高度评价。
专家们认为,白云山风景区古冰川遗迹资源集中、规模巨大,与其他地方相比具备三大特点:其一、冰臼数量繁多,在河谷中随处可见,形成大规模的冰臼群,个体大的高约60米,直径约30米,这在冰川冰臼考察发现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其次、冰臼形态类型丰富、口小腹大、特征明显,大小冰臼、连环相套,一些冰臼形态都属新发现。酷似“漏斗”、“交椅”、“板壁”、“龙爪印”等形状冰臼是古冰川运动存在的有力证据,由此可推断在距今大约二百万至三百万年前的第四纪早期,福安曾为冰川所覆盖。第三,大量的“U”字型底冰悬槽、冰脊、冰川漂砾及冰川铲切等遗迹,我国南方地区均属首次发现。专家认为,白云山冰川遗迹,不仅观赏价值高,而且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完全具备申报国家级、世界级冰川遗迹地质公园的条件,建议按照有关程序立即着手申报工作,保护、研究这些自然奇观。专家们还建议,应提高冰臼分布区的可进入性,完善道路、安全等措施,让古冰臼展现在更多世人的眼前,“走”得更远。
白云山景区冰臼群的发现,对研究福安古气候、古地貌具有极高科研价值,同时更将有助于提升白云山风景区规划、建设、发展的等级,是“闽东北亲水游”的一大亮点。目前福安市委、市政府已将冰臼群列入白云山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景区面积由原来的32平方公里扩大至95.88公里,并将白云山风景区作为国家级旅游风景区向上申报,同时还专门指定两位市领导牵头组织申报冰臼遗迹国家及世界地质公园工作,保护、发展等各项措施正有条不紊进行中。
5. 在福安的北方是哪个城市
福安市(古属福宁府福安县)
隶属于宁德市,位于福建省东北部。
地处鹫峰山脉东南坡,
太姥(mǔ)山脉西南部、
洞宫山脉东南延伸部分;
地理位置介于北纬26°41′~27°24′、
东经119°23′~119°52′之间。
行政区域面积1880.1平方公里。
东邻柘荣县,西连周宁县,
北接寿宁县、南接宁德市。福安市气候温暖湿润,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年均气温13.6℃~19.8℃,
年降雨量1350~2050毫米,
无霜期平均为287天
6. 中国带福的地方
带“福”的地名新
疆--
福海县
广西省--桂
林--永福县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
宁德市--福安市
福鼎市
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海南省--澄迈县--福山镇
贵州省--黔南州--福泉市
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
重庆市--培陵区--增福乡
九龙坡区-巴福镇
南川区--福寿乡
铜梁县--福果镇
璧山县--福禄镇
梁平县--福禄镇
巫山县--福田镇
酉阳县--五福乡
南
京--福建新村、福陵里、福真街、福申新村、福华新村、福安里、福寿岗、福园、福园
街、福音里、福康里、福建路、福兴村、福利庄、福安园、福鑫国际大厦、福鑫大厦、福春
巷、福兴街、福景路、福建路桥、福润雅居、福利河、福山村、福田村。
福建省,
永泰县曾名永福县、茶亭街道的福德一、福德二居委会、九福居委会,瀛洲的福
人居委会、
瀛福居委会,达道的保福山居委会,
洪山镇的福屿村、福屿后村,王庄的福马村,
鼓山的福清村,东门的福兴村、福浦村,城门的福濂村,甘蔗的福龙村,潭头的福星村,古
槐的福坊村,小箬的福田村、霍口的福湖村,霞拔的福长村,螺洲的天福村、仓山镇东福村,
五凤的龙福村,敖东的大福村,甘蔗的五福村,青口的幸福村,尚干的后福村;还有
817
中路的福安馆、高鼎路的福鼎馆、郑家楼的福星里、佛寺巷的福华里,上渡路的福民堂、三
保的永福馆、洪山的多福里、居民里的秀福里、吉庇路的魁福境、塔亭路的全福堂等等。
福州有“福”之路名巷名的有:城区安泰街道的福履营(原有
34
个门牌号)
、福涧街(14
个
门牌号)
、福涧前(6
个门牌号)
、福涧后(8
个门牌号)
,水部街道的福新路(76
个门牌号)
,
鼓东街道的福善弄(经院巷)
,鼓西街道的福宁营
(6
个门牌号)
、福聚里
(13
个门牌号)
,
南街街道的福社弄、茶亭街道的福龙道(20
个门牌号)
、福德路(14
个门牌号)
,苍霞街道
的福全弄(一弄、二弄)
、福全社(29
个门牌号)
、福聚后(3
个门牌号)
、福龙社(正义路)
,
帮洲街道的福龙道
(48
个门牌号)
福龙里
、
(5
个门牌号)
台江街道的福安弄
,
(6
个门牌号)
、
福兴弄,新港街道的福新街(29
个门牌号)
、后洲街道的福清馆巷(11
个门牌号)
、上渡街
道的福美弄(10
个门牌号)
。还有区间路名如福峡路、福甘路、福古路、福马路、福飞路等
等。
7. 福安哪里有海
福安没有海 呵呵
福安市位于福建省东北沿海。地理坐标为北纬26°41′-27°24′,东经119°23′-119°51′,通行闽东方言福安话。福安市三面环山,南面临海,1993年被列为对外开放城市,全市总面积1880平方公里,总人口62万。其中畲族人口6.3万人,占全国和全省畲族人口的9.7%和16.7%,是全国最大的畲族人口聚居地,也是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体育先进市。福安还被誉为“中国中小型电机之都”、“中国最大的民间船舶修造基地之一”、“中国茶叶之乡”、“中国南方葡萄之乡”、“中国绿竹之乡”。
8. 福安是在中国的哪个省啊
福建省
9. 福安市属于哪个省
福建省
福安,本为幸福安康的意思,另有城市福安,是福建省宁德市辖市,是海西东北翼的交通枢纽和闽浙赣内陆的重要疏港通道,环三都澳区域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是全国及福建省畲族人口最多的县份。
【地理环境】
福安广场全景
福安,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台湾海峡西岸,地理坐标为北纬26°41′—27°24′,东经119°23′—119°51′,辖区东西相距37千米,南北相距80千米。东邻柘荣县、霞浦县,西连周宁县,北毗寿宁县、浙江省泰顺县,南接宁德市、三沙湾。福安地处闽东地理中心,闽东山地北部,鹫峰山脉东南坡,太姥山脉西南部、洞宫山脉东南延伸部分。地势从东、西两侧向交溪谷地倾斜。交溪、穆阳溪纵贯中部,向东南注入三都澳。海岸线长100千米,有岛屿13个。沈海高速公路、104国道纵贯市境,小浦公路横穿中部。赛岐港为闽东主要港口。年均气温13.6℃~19.8℃,年降雨量1350~2050毫米,无霜期平均为287天。[2][3]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福安设有2个省级开发区,下辖18个乡镇3个街道:闽东赛岐经济开发区、福安畲族经济开发区、城南街道、城北街道、阳头街道、城阳乡、坂中畲族乡、赛岐镇、穆阳镇、穆云畲族乡、康厝畲族乡、溪潭镇、甘棠镇、下白石镇、湾坞乡、溪尾镇、松罗乡、溪柄镇、潭头镇、上白石镇、范坑乡、社口镇、晓阳镇。[4]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福安城市一角秦属闽中郡,汉初隶属闽越国,公元前85年(汉始元二年)属冶县,东汉为会稽南郡地,三国属吴国建安郡东安县地,晋、南朝属温麻县。公元589年(隋开皇九年)属原丰县,公元607年(隋大业三年)属闽县,公元623年(唐武德六年)起属长溪县。[10]
公元1245年(南宋淳佑五年)析长溪县西北二乡、九里建福安县,直隶福建路福州。公元1286年(元至元二十三年),福安县改属福建行中书省福州路福宁州。公元1369年(明洪武二年),福安县隶属福州府。公元1455年(景泰六年),划出平溪里的十一至十四都归新置寿宁县。公元1473年(成化九年),福安县属福宁州。公元1734年(清雍正十二年),福宁州升为福宁府,福安县隶属福宁府。
公元1913年(民国2年),福安县隶属东路道(道治在今闽侯,民国3年改称闽海道)。公元1925年(民国14年),福安县直属福建省。公元1934年(民国23年)7月,属第二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福安县)。公元1935年(民国24年)10月,属第一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长乐县,公元1938年即民国27年移驻闽侯)。公元1942年(民国31年)5月,属第一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福安县,次年9月移驻闽侯)。公元1943年(民国32年)9月,属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福安县)。公元1947年(民国36年)4月,隶属第一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福安县)。
公元1949年(民国38年)7月19日,福安县解放。9月30日,福安县隶属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福安县,1950年3月改为福安专区)。1970年2月,福安专区革命委员会机关迁驻宁德,1971年6月,福安专区改称宁德地区,福安县属宁德地区。1989年11月13日,国务院批准福安撤县建市,仍属宁德地区。现由宁德市代管。
1958年9月,全县设15个公社、445个生产大队。1984年废弃“政社合一”制度,全县设5个镇、10个乡、3个畲族乡。
1990年,福安市辖有8个镇、8个乡、3个畲族乡,20个居委会、449个村委会,230个居民小组、2140个村民小组。全市总人口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4.9万人,汉族人口占88.73%,畲族人口5.8万人,为全国畲族人口最多的县(市)。市人民政府驻城区中兴路26号。
1997年,福安市面积1880平方千米,人口56.7万,畲族占总人口的11.5%。辖3街道11镇4乡3民族乡:阳头街道、城北街道、城南街道、赛岐镇、穆阳镇、甘棠镇、下白石镇、溪柄镇、上白石镇、社口镇、潭头镇、晓阳镇、溪尾镇、溪潭镇、城阳乡、范坑乡、湾坞乡、松罗乡、坂中畲族乡、穆云畲族乡、康厝畲族乡。市政府驻韩阳。
2003年,福安市辖3个街道、11个镇、4个乡、3个民族乡:阳头街道、城北街道、城南街道、赛岐镇、穆阳镇、甘棠镇、下白石镇、溪柄镇、上白石镇、社口镇、潭头镇、晓阳镇、溪尾镇、溪潭镇、城阳乡、范坑乡、湾坞乡、松罗乡、坂中畲族乡、穆云畲族乡、康厝畲族乡。[5]
[编辑本段]【经济建设】
经济概况
2008年,福安完成生产总值109.47亿元,增长21.5%;财政总收入7.66亿元,增长47.1%,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3.92亿元,增长39.1%,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6.8%,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县域经济综合考评居宁德市第一。
农业经济
2008年,福安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87亿元,增长4.9%。粮食总产10.30万吨;茶叶、葡萄、水产、畜牧四大产业产值17.83亿元;成功举办“坦洋工夫”杯首届海峡茶艺小姐电视公开赛、第二届南国葡萄文化节;完成茶树品种调整400公顷;推广葡萄设施栽培40公顷;新增造林1600公顷。新增省级和宁德市级农业龙头企业7家,拥有省级农业品牌5个,成立各类经济合作组织或协会50多家。30个新农村试点示范村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完成村级供水工程56处、海堤除险加固2.8千米、“年万里”农村路网工程187千米。
工业经济
2008年,福安工业总产值175.6亿元,增长30.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6.38亿元,增长40.8%。电机电器、船舶修造和食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完成产值151.65亿元,其中电机电器业产值突破百亿大关,增长27.5%;船舶修造业产值40.15亿元,增长60.6%;食品工业产值9.5亿元,增长26.7%。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家、亿元企业7家,白马、泰格、安波3家企业产值突破5亿元。“泰格”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实现宁德市工业企业国家级品牌零的突破;新增省级着名商标4个、省级名牌产品10个。六大工业集中区建设全面推进;成立了宁德职业技术学院船舶分院、船舶交易管理中心、全国首家农业担保机构——福建恒泰担保有限公司等产业配套组织。
第三产业
2008年,福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69亿元,增长17.1%。“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改造农家店160多家,海峡大茶都一期初步建成,签约入驻茶商170多家。实施房地产开发项目20个,完成投资7.76亿元,增长74.3%;销售面积28.1万平方米,增长112.6%。完成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第四纪古冰川遗迹——冰臼群自然景观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自然遗产预备名录工作全面启动;溪塔葡萄沟获得国家AA级旅游景区称号并正式对外营业,全市旅游接待量达10多万人次。
外经外贸
2008年,福安出口总值3.54亿美元,增长44.6%。电机电器出口突破3亿美元,年自营出口总值超过800万美元企业达12家,新增自营进出口权企业29家,安波公司荣获全国首家电机出口免验资格,凯捷利集团获得产品免检资格。招商引资取得成效,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795万美元,增长63.5%。“6·16”宁德投洽会、“9·8”中国投洽会、香港投洽会共签约项目17项,总投资42.38亿元,已动工或投产11项。“6·18”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对接项目55项,总投资4.4亿元。晋京举办特色农产品展示推介和山海经贸对接活动,签约项目6项,总投资2亿元。世界超强电机企业——台湾东元集团电机工业园项目成功签约。[6]
[编辑本段]【社会事业】
项目建设
2008年,福安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4亿元,增长35.3%。8个省、宁德市重点项目、19个考核类重点项目分别完成投资3.2亿元和3.77亿元。50万吨冷轧硅钢一期、潭头水电站、变电所建设、湾坞环岛路一期等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银嘉电机、立松铸造、甘下线奎聚段改线、宁德职业技术学院扩建等项目进展顺利;西部通道一期、火车站站前广场通站道路、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工程等项目动工建设,输变电线路征地工作基本完成;宁武高速福安段、白马港铁路支线、大唐火电厂二期等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百日会战投入经费1700多万元,实施一批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民生保障
2008年,福安实施省级重点科技项目16项、宁德市级科技项目3项,专利授权142件,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教育对县督导达到宁德市二类优秀标准,高考专科以上上线率70.2%,二中、三中晋级为二级达标,六中、八中通过三级达标验收;实施中小学危改、布局调整项目14个,改造农村薄弱初中和寄宿制完小校20所。完成松罗、湾坞等卫生院改造,落实卫生院在岗人员工资及项目补助735万元。阳头察阳黄氏宗祠、晓阳太后宫厅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坦洋、楼下村成为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建设村级广播室106个,完成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120个、“模改数”272个村。获得宁德市第八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第一名,福安籍运动员林忠仔两次获得国际性射击比赛冠军。计生工作实现三类先进市目标,人口自然增长率7.32‰。
人民生活
福安别墅新区2008年,福安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82元,增长20.3%。农民人均纯收入4966元,增长13.9%。全市新增就业60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096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万人。失业、医疗、养老、工伤、生育等保险覆盖人数13.7万人次,发放农村低保2.9万人2136万元、城市低保5196人390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11.7万户41.2万人,参合率81.2%,直接受益农民8314人次,补偿医疗费1051万元;2375名医改前破产关闭的国有和城镇集体企业退休职工纳入医疗保险。实行城市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租赁补贴,经济适用住房一期建设正式启动。发放库区移民后期扶持直补资金和限额项目资金91.6万元,争取库区设施改造资金270万元。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受益学生3.1万人,城区中小学校接纳进城农民工子女入学4400人。[11][6]
[编辑本段]【名胜古迹】
风景名胜:福安十景(坦洋醉茶、白马飞虹、富春揽翠、柏柱寻踪、古塔凌霄、瓜溪叠瀑、狮峰听禅、廉水清风、白云佛光、蟾溪问石);[7]白云山、葡萄沟、绿竹长廊、福安狮峰寺、福安冰臼;[8]
文化遗迹:古廊桥、奎光阁、凌霄塔、廉村古道、廉村古宅、廉村古屏风、理学名宗、东宫侍读;[9]
[编辑本段]【名优特产】
坦洋工夫红茶:源于福安境内白云山麓的坦洋村,被中华名人协会指定为中华名人特供茶。[6]
10. 请福安这个地方在哪
福安市位于福建省东北沿海,是一个很美的滨海城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