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江西省经济发展状况及主要工业支柱产业情况
近年来,坚持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推进企业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使我市工业技术装备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产业产品结构得到有效调整优化,企业核心竞争力显着增强。
(一)石油化工。石化工业是我市七大支柱产业之首,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十五”以来以原油炼化、乙烯加工上规模和化工延伸为主线的大规模改造,使石化工业基本形成了炼油、三大有机合成材料、化肥、农药、精细化工、塑料加工等25个行业,27大类400余种产品,年产量达1463万吨以上,规模效益比较明显的产业基础。其中原油配套加工能力达到1050万吨/年,乙烯加工能力达到了70万吨/年,形成了440万吨/年催化裂化、120万吨/年延迟焦化、120万吨/年催化柴油加氢、60万吨/年焦化汽柴油加氢、60万吨/年连续重整、40万吨/年芳烃抽提、40万吨/年润滑油基础油等二次加工能力,以及112万吨/年合成树脂、26.5万吨/年合成橡胶、58万吨/年尿素、15万吨/年浓硝酸、4万吨/年1—丁烯、2万吨/年顺酐等的化工延伸加工能力。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兰州新西部维尼龙公司、西北永新化工公司等一批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力的优势企业继续做大做强。蓝星公司20万吨甲醇项目将全面建成投产,一期1600万吨特种纤维等项目加快前期工作,金浦集团与兰州石化达成了全面的合作协议,将共同出资22亿元,建设20万吨/年碳四深加工和6万吨丁基橡胶项目,目前已进入选址阶段。
面向行业的石化产业研发体系初步建成,14所石化专业科研设计院所、13所大专院校,成为石化产业研发创新的重要平台,各类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才达到2万人,成为石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人才支撑。其中中科院兰州化物所拥有羟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固体润滑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四个高技术研究中心、六个研发中心和九个联合实验室,是国内公认的高水平研究机构之一。兰州石化研究院在炼油与石油化工催化剂、合成橡胶、树脂合成及加工、化工工程、环保等领域有较强的研发实力;兰州石化公司技术中心是合成胶乳、精细化工产品领域的研发中心。
2007年石化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84.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4%。
(二)装备制造。已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机械、通用机械制造、电工电器、仪器仪表等为主体,门类比较齐全、具有较强基础和发展实力的装备制造业体系。2007年装备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5亿元,增长30.8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4.12%。近年通过实施或建成国债项目兰石大型加氢反应装置改造生产线、耐驰螺杆泵生产线异地改造、众邦公司电线电缆生产线、长虹电焊条、环保设备厂、兰石四方容器公司等一批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大大提升了装备制造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和竞争力,促进了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引进了吉利汽车这一着名品牌,建成一期实现整车下线,对于整合我市装备制造业资源,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改善我市装备制造业整体形象、提升行业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装备制造业加快行业整合重组,兰州机床厂、兰州制桶厂、量刃厂等一批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资产重组,焕发新的生机,上海宝象等战略投资者重组兰州建通总厂与省化机厂,组建兰州联合重工,实施出城入园搬迁改造,将全力打造我市石化装备、工程机械的龙头企业。
突出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研制开发了9000米电驱动沙漠钻机、直升机吊装钻机、表面蒸发式空冷器、海墨多相流量计、高温高压合金阀门等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奠定了兰州依然是国家重要石化装备基地之一;兰州电机厂交流调速电机和变频器填补我国空白,组建风力发电工程中心,研制成功兆瓦级风力发电装备;510所、兰州真空设备厂自主研发的真空获得和应用系列设备,与国际同步,空间模拟实验装置及低温液体贮运容器在保障我国神舟飞船发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正在形成,官产学研合作, 2007年兰州高压阀门有限公司与兰州理工大学联合组建了阀门产品研发中心,有效提升我市阀门产品的整体研发能力和行业技术水平,这是我市振兴装备制造业过程中加强校企合作,推进我市产学研一体化的又一次具体实践。国家干燥技术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兰州交大绿色镀膜中心等一批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先后组建成立,兰石技术中心升格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全市装备制造业已经建立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电机厂、兰石)、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占全市企业技术中心的一半以上,成为我市装备制造业研发和提升竞争力的强大平台。
2. 目前国内有哪些厂家用正丁烷生产顺酐
新疆吐哈,天津中河大港4万吨的新装置也是,还有东营胜利,不过因为成本等原因,这家一直没开,顺酐外采。
3. “哪位大虾知道尼龙1010国内的产量是多少,需求量是多少谢谢了
中河化工厂还生产少量的富马酸,年生产量为6000吨,癸二酸的年生产量为1500吨,尼龙1010树脂和其共聚物年生产量为500吨,增塑剂的年生产量为3000吨,顺酐催化剂年生产量为100吨
4. 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国内生产企业及生产能力和现状
我国PVP的生产和应用起步较晚,自1987年河南博爱开源精细化工厂(现已改名为博爱新开源制药有限公司)首先实现了PVP的工业化生产以来,产品的生产开发和应用研究比较活跃,发展速度较快。近年来,国内生产厂家逐渐增加,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PVP生产国之一。特别是随着国内顺酐常减压气相加氢和1,4-丁二醇脱氢环化生产r-丁内酯的开发成功和推广应用,使GBL的产量逐年增加,同时也为PVP的生产提供了原料基础。
国内现有主要PVP生产厂家以及主要产品:1) 博爱新开源制药有限公司:主导产品有PVP K系列产品(K12,K15, K17, K25, K30,K60,K90和K120粉,是国内K系列产品最全的厂家),PVP共聚物(PVP/VA)系列产品,聚维酮碘(PVP-I)系列产品,交联聚合物,NVP单体,2-吡咯烷酮等。 2)杭州南杭工贸有限公司:主导产品有2-吡咯烷酮、PVP K系列产品(主要为K30),PVP共聚物(PVP/VA)系列产品,PVP I,交联聚合物PVPP等。 3)杭州神华科技有限公司:主导产品有PVP K系列产品,PVP/VA共聚物,PVP-I。4)国内其他厂家:安徽海丰、焦作源海、焦作美达等,产品相对比较单一,主要为PVP K30和PVP-I两个品种。国内生产企业2006年至2008年的PVP产量见下表二
表二 2006-2008年全国内PVP实际产量汇总 数量:吨 国内主要厂家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博爱新开源 1000 1500 2000 杭州南杭 1200 1400 1700 杭州神华 400 400 500 其他厂家 600 700 800 合计 3300 4000 5000 从表一和表二的统计可以看出, 近几年世界PVP总产量中, 中国产品占到世界总量还较低,还不到10%,但随着国内PVP生产企业产量的逐渐扩大(06至08年国内产量从3200吨提高到5000吨),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在逐年提升(06至08年全球市场占有率从7.27%提高到9.8%),中国PVP产业应该还有很大的发展余地和前景。随着近年来国内 1,4-丁二醇、r-丁内酯的产能不断扩大,为PVP的生产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使得进一步开发 PVP系列产品成为可能。
5. 关于新疆的油田!
新疆主要有三大油田(主要介绍中石油的油田,中石化的太小了就不详细介绍了) 克拉玛依油田(位于新疆天山山脉以北) 克拉玛依油田:克拉玛依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在独山子油矿北约130千米处,有一座“沥青丘”,这里像山泉一样流出的不是水,而是黑色的油。当地人把这里叫做“黑油山”,维吾尔语即“克拉玛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石油工业十分落后,最大的玉门油田年产量不过10余万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虽然经过三年恢复期,但到1953年全国原油年产量也只有43.5万吨,这个产量仅仅能满足社会生产需要量的三分之一。 1954年,以苏联专家乌瓦洛夫为队长,地质师张恺、实习生宋汉良、朱瑞明等十人组成地质调查队,对新疆黑油山——马尔禾地区完成1:10万的地质普查后,明确提出该地区有很好的含油前景,建议进行地球物理详查和探井钻探。 1955年1月,全国石油勘探会议举行,把新疆确定为重点勘探地区之一。经过半年的准备,技师陆铭宝任队长的1219青年钻井队由独山子开赴黑油山。1955年7月6日,南侧1号井开钻; 10月29日完钻,次日喷油。从此,“克拉玛依”这个象征着吉祥富饶的名字传遍了五湖四海。1955年获工业油气流。1956年投入试采,年产原油1.6万吨。至1960年达163.6万吨,占当年全国天然石油产量的39%。是大庆油田投入开发之前全国最大的油田。 到1960年,油田初步探明含油面积290平方千米;克拉玛依——马尔禾油田先后发现克拉玛依、白碱滩、百口泉、乌尔禾、红山嘴等多个油田,整个轮廓呈现在世人面前。如今的克拉玛依已经建设成为一个依托石油立体发展的工业城市。1998年,以它为核心的新疆石油管理局产原油871万吨,天然气4.71亿立方米,成为我国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 克拉玛依油田勘探开发大事记 ◎1955年10月29日,克拉玛依黑油山1号井完钻出油,标志着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被发现。 ◎1957年9月,克拉玛依油田在二中区开辟生产试验区,74口油井相继投产。12月底,克拉玛依油田生产原油70271吨。 ◎1958年1月15日,乌尔禾132井出油,发现乌尔禾油田。6月4日,独山子炼油厂第一批运往内地的成品油启运。 ◎1959年1月10日,我国第一条长距离输油管线克拉玛依——独山子输油管线正式投产,全长147.2公里,年输油能力53万吨。 ◎1966年,克拉玛依油田高产区七中区投入开发 。 ◎1967年,生产原油112.67万吨,克拉玛依油田二东区、七东区正式投入开发,独山子炼油厂延迟焦化装置建成投产,年加工能力20万吨。 ◎1968年,石油勘探在克拉玛依油田的二、五、八区和黑油山地区及乌尔禾取得突破,石油地质储量登上3亿吨台阶,全年生产原油114.9万吨,加工原油61.325万吨。 ◎1977年5月17日,位于叶城县境内的柯参一井喷出高产油气流,标志着柯克亚油气田的发现。 ◎1984年11月初,克拉玛依炼油厂试炼克拉玛依油田九区稠油 (重油)成功,产出7个品种,其中10号沥青填补了高速公路专用沥青生产在我国的空白。 ◎1985年3月,新疆石油管理局第一个稠油(重油)热采试验区——克拉玛依油田九区开始建设。 ◎1986年6月21日,准噶尔盆地东部台3井出油,发现北三台油田。 ◎1987年8月1日,准噶尔盆地东部的台10井日喷天然气9.4万立方米,发现马庄气田。 ◎1991年11月9日,北疆地区第一个气田——马庄气田投入开发,开始向三台电厂和北三台油田输送天然气。 ◎1992年9月3日,彩南油田开发建设指挥部正式成立,我国第一个整装沙漠油田正式投入开发。 ◎1995年3月,石西油田投入试验开发。该油田是继彩南油田之后在准噶尔盆地腹部发现的第二个沙漠油田。 ◎1996年8月6日,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呼图壁背斜顶部的呼2井发生强烈井喷。该井的出油,是盆地南缘40年勘探中最重大的突破。 ◎1997年1月19日,石西油田第三口水平井——SHW01井获得高产油气流,8毫米油嘴日产原油360吨、天然气12万立方米。 ◎1997年1月24日,克拉玛依石化厂生产出首批合格工业白油,填补了新疆的一项空白。 ◎1998年2月13日,独山子乙烯改扩建工程项目建议书通过国家审批。改扩建工程总投资11.28亿元,将乙烯装置年生产能力由14万吨扩大到20万吨,聚乙烯装置由12万吨扩大到17万吨,聚丙烯装置由7万吨扩大到10万吨,顺丁橡胶由2万吨扩大到3万吨,丁二烯装置由2.7万吨扩大到3万吨。 ◎1999年3月2日,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克84井在二叠系试出工业油气流,发现新油气藏。 ◎2000年3月22日,百口泉油田百重7井区正式投入开发,这是新疆油田公司开发的第二个稠油油田。 ◎2001年5月23日,全国第三次资源评价得出结论:准噶尔盆地油气资源量达到102.59亿吨,比上一次资源评价得出的资源量增加29.5%。 ◎2002年12月24日,新疆油田公司召开原油突破1000万吨祝捷大会,我国西部第一个千万吨大油田宣告诞生。 ◎2003年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811万吨,探明石油可开采储量1533.7万吨,新增控制天然气地质储量470.77亿立方米,可开采储量399.71立方米。 ◎2004年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6385.7万吨,天然气储量99.6亿立方米;新增探明石油可开采储量1405万吨,天然气可开采储量30.46亿立方米。 克拉玛依油田公司主页http://www.cnpc.com.cn/cnpc/cyqy/gfgs/yqt/xjyt.htm 吐哈油田(吐鲁番与哈密两地位于新疆天山山脉以东) 吐哈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成立于1991年2月, 是一个以油气钻井、 录井、井下作业、工程建设、油气化工等多业并举、跨国经营的大型国有企业,技术、人才密集、装备实力雄厚,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部位于古丝绸之路重镇、亚欧大陆桥的咽 喉--新疆哈密。现有员工22800人,二级单位32个,资产总额76.56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总额30.64亿元。工程技术服务区域涉及西北各油田,同时,进入了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塞拜疆、巴基斯坦、委内瑞拉、印度尼西亚、埃及、苏丹等国市场。指挥部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厂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哈密石油基地获国家文明示范住宅小区和全国绿化400佳单位称号。 多元开发是吐哈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三个专业板块之一,经历重组、资源整合,形成了油田和社会两个市场并举的经营格局,有了一批完全按市场运作、营销渠道稳定、产品和服务具有较高市场亲和度、较强市场竞争力、发展前景好的企业。 与奥地利合资的密封件厂 通过全面进入市场,参于竞争,树立"质量卓越、服务一流"的市场理念,内外市场开拓取得新的突破。目前业务涉及顺酐生产、成品油和液化气销售、油田技术服务、溶剂油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酒店和旅行社经营等业务。 多元开发系统将在"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指导下与时俱进,再造辉煌。 吐哈油田主页:http://zgsytrqt.cn.china.cn/ 塔里木油田(位于新疆天山山脉以南) 塔里木油田:塔里木油田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地区公司,组建于1989年4月,是一家集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等为一体的大型石油公司。 塔里木油公司现有员工12400人,资产总量313亿元。总部位于新疆库尔勒市,作业区域及塔里木盆地及周边5地州20多个县市。油田党工委是新疆自治区党委的派出机构。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含油气沉积盆地,面积56万平方千米,盆地中部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面积33.7万平方千米。 据最新资源评价,塔里木盆地最终可探明油气资源总量为160亿吨油当量,其中,石油80亿吨、天然气10万亿立方米,被中外地质家称为21世纪中国石油战略接替地区。 1989年以来,在中国石油的领导下,塔里木油田公司借鉴国际油公司的成功经验,采用“两新两高”工作方针,在塔里木盆地开展大规模石油勘探开发。十多年来,取得丰硕成果,发现了一系列优质油气田,特别是找到了大规模的天然气资源,促成并加快了举世瞩目的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形成了现代化的油气生产基地。发现中国最大的沙漠油田——塔中油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6130万吨,可采储量2036万吨。发现中国第一个亿吨级海相砂岩油田——哈得油田,探明加控制石油地质储量1.2亿吨。发现中国最大、特高压、特高产、特高丰度优质整装气田——克拉2气田,探明储量2840亿立方米,可采储量2290亿立方米。找到了中国最大的凝析油气聚集带——牙哈-英买力油气田群。发现了中国第一个亿吨级礁滩相油气田——塔中Ⅰ气田。 截至2005年底,塔里木油田公司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2亿吨、 天然气地质储量7241亿立方米,三级油气储量当量达到24.1亿吨。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可以确保西气东输工程塔里木年输200亿立方米、稳定供气20年以上。2005年,生产原油600万吨、 天然气57亿立方米,油气产量当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4亿元、上交税费35亿元。近20年的奋斗使塔里木油田进入了油气并举、规模化加快发展的新阶。展望新时期,塔里木油田正在以建设中国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为目标加快发展。到2010年,原油年产量将达到800万吨,天然气年产量将达到200亿立方,油气产量当量将突破2500万吨。 塔里木油田主页:http://www.cnpc.com.cn/tlmyt/
6. 天津渤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哪年成立
天津渤海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国家计划单列企业,2012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660亿元,位居2013中国企业500强第173位,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第80位。集团现有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20户,参股企业27户,事业单位16户,从业人员达4.2万人。现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天津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0个,科研院所7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具有甲级资质的设计院2个,职业技术学院1所,财务公司1家。
集团主要从事纯碱、烧碱及氯产品、原盐、橡胶及塑料加工制品、基本有机化学品、高分子聚合物、无机化学品、染料及颜料、化肥及农药、化学试剂及助剂、化学建材等11大门类2000余个品种的生产和研发工作,是天津市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其重要产品聚氯乙烯、烧碱、顺酐产量位居全国第一。聚氯乙烯产能148万吨为世界第7位,其中天津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聚氯乙烯生产能力为世界单一生产企业第一位。红三角牌纯碱、海王星牌氯化铵、红三晶牌烧碱和悬浮法聚氯乙烯、天工牌烧碱和聚氯乙烯糊树脂6个产品为中国名牌产品,环牌顺酐、天力牌巨型工程胎等21个产品为天津市名牌产品,同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5个,天津市着名商标16个;天津碱厂“红三角”、天津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红三晶”、天津国际联合轮胎橡胶有限公司“天力”、天津渤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天工”商标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红三角”“芦花”荣获中华老字号称号。
新世纪、新阶段,渤化集团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抢抓国家加快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历史性机遇,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加速产业升级,优化“一园四区”建设,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在“十二五”末把集团建成以产品产业为支柱、以资本经营、房地产开发、现代物流为支撑的现代化工大型企业集团。
7. 为什么称新疆的油田为沿海大陆架
新疆主要有三大油田(主要介绍中石油的油田,中石化的太小了就不详细介绍了)
克拉玛依油田(位于新疆天山山脉以北)
克拉玛依油田:克拉玛依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在独山子油矿北约130千米处,有一座“沥青丘”,这里像山泉一样流出的不是水,而是黑色的油。当地人把这里叫做“黑油山”,维吾尔语即“克拉玛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石油工业十分落后,最大的玉门油田年产量不过10余万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虽然经过三年恢复期,但到1953年全国原油年产量也只有43.5万吨,这个产量仅仅能满足社会生产需要量的三分之一。
1954年,以苏联专家乌瓦洛夫为队长,地质师张恺、实习生宋汉良、朱瑞明等十人组成地质调查队,对新疆黑油山——马尔禾地区完成1:10万的地质普查后,明确提出该地区有很好的含油前景,建议进行地球物理详查和探井钻探。
1955年1月,全国石油勘探会议举行,把新疆确定为重点勘探地区之一。经过半年的准备,技师陆铭宝任队长的1219青年钻井队由独山子开赴黑油山。1955年7月6日,南侧1号井开钻; 10月29日完钻,次日喷油。从此,“克拉玛依”这个象征着吉祥富饶的名字传遍了五湖四海。1955年获工业油气流。1956年投入试采,年产原油1.6万吨。至1960年达163.6万吨,占当年全国天然石油产量的39%。是大庆油田投入开发之前全国最大的油田。
到1960年,油田初步探明含油面积290平方千米;克拉玛依——马尔禾油田先后发现克拉玛依、白碱滩、百口泉、乌尔禾、红山嘴等多个油田,整个轮廓呈现在世人面前。如今的克拉玛依已经建设成为一个依托石油立体发展的工业城市。1998年,以它为核心的新疆石油管理局产原油871万吨,天然气4.71亿立方米,成为我国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
克拉玛依油田勘探开发大事记
◎1955年10月29日,克拉玛依黑油山1号井完钻出油,标志着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被发现。
◎1957年9月,克拉玛依油田在二中区开辟生产试验区,74口油井相继投产。12月底,克拉玛依油田生产原油70271吨。
◎1958年1月15日,乌尔禾132井出油,发现乌尔禾油田。6月4日,独山子炼油厂第一批运往内地的成品油启运。
◎1959年1月10日,我国第一条长距离输油管线克拉玛依——独山子输油管线正式投产,全长147.2公里,年输油能力53万吨。
◎1966年,克拉玛依油田高产区七中区投入开发 。
◎1967年,生产原油112.67万吨,克拉玛依油田二东区、七东区正式投入开发,独山子炼油厂延迟焦化装置建成投产,年加工能力20万吨。
◎1968年,石油勘探在克拉玛依油田的二、五、八区和黑油山地区及乌尔禾取得突破,石油地质储量登上3亿吨台阶,全年生产原油114.9万吨,加工原油61.325万吨。
◎1977年5月17日,位于叶城县境内的柯参一井喷出高产油气流,标志着柯克亚油气田的发现。
◎1984年11月初,克拉玛依炼油厂试炼克拉玛依油田九区稠油 (重油)成功,产出7个品种,其中10号沥青填补了高速公路专用沥青生产在我国的空白。
◎1985年3月,新疆石油管理局第一个稠油(重油)热采试验区——克拉玛依油田九区开始建设。
◎1986年6月21日,准噶尔盆地东部台3井出油,发现北三台油田。
◎1987年8月1日,准噶尔盆地东部的台10井日喷天然气9.4万立方米,发现马庄气田。
◎1991年11月9日,北疆地区第一个气田——马庄气田投入开发,开始向三台电厂和北三台油田输送天然气。
◎1992年9月3日,彩南油田开发建设指挥部正式成立,我国第一个整装沙漠油田正式投入开发。
◎1995年3月,石西油田投入试验开发。该油田是继彩南油田之后在准噶尔盆地腹部发现的第二个沙漠油田。
◎1996年8月6日,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呼图壁背斜顶部的呼2井发生强烈井喷。该井的出油,是盆地南缘40年勘探中最重大的突破。
◎1997年1月19日,石西油田第三口水平井——SHW01井获得高产油气流,8毫米油嘴日产原油360吨、天然气12万立方米。
◎1997年1月24日,克拉玛依石化厂生产出首批合格工业白油,填补了新疆的一项空白。
◎1998年2月13日,独山子乙烯改扩建工程项目建议书通过国家审批。改扩建工程总投资11.28亿元,将乙烯装置年生产能力由14万吨扩大到20万吨,聚乙烯装置由12万吨扩大到17万吨,聚丙烯装置由7万吨扩大到10万吨,顺丁橡胶由2万吨扩大到3万吨,丁二烯装置由2.7万吨扩大到3万吨。
◎1999年3月2日,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克84井在二叠系试出工业油气流,发现新油气藏。
◎2000年3月22日,百口泉油田百重7井区正式投入开发,这是新疆油田公司开发的第二个稠油油田。
◎2001年5月23日,全国第三次资源评价得出结论:准噶尔盆地油气资源量达到102.59亿吨,比上一次资源评价得出的资源量增加29.5%。
◎2002年12月24日,新疆油田公司召开原油突破1000万吨祝捷大会,我国西部第一个千万吨大油田宣告诞生。
◎2003年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811万吨,探明石油可开采储量1533.7万吨,新增控制天然气地质储量470.77亿立方米,可开采储量399.71立方米。
◎2004年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6385.7万吨,天然气储量99.6亿立方米;新增探明石油可开采储量1405万吨,天然气可开采储量30.46亿立方米。
克拉玛依油田公司主页http://www.cnpc.com.cn/cnpc/cyqy/gfgs/yqt/xjyt.htm
吐哈油田(吐鲁番与哈密两地位于新疆天山山脉以东)
吐哈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成立于1991年2月,
是一个以油气钻井、 录井、井下作业、工程建设、油气化工等多业并举、跨国经营的大型国有企业,技术、人才密集、装备实力雄厚,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部位于古丝绸之路重镇、亚欧大陆桥的咽 喉--新疆哈密。现有员工22800人,二级单位32个,资产总额76.56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总额30.64亿元。工程技术服务区域涉及西北各油田,同时,进入了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塞拜疆、巴基斯坦、委内瑞拉、印度尼西亚、埃及、苏丹等国市场。指挥部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厂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哈密石油基地获国家文明示范住宅小区和全国绿化400佳单位称号。
多元开发是吐哈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三个专业板块之一,经历重组、资源整合,形成了油田和社会两个市场并举的经营格局,有了一批完全按市场运作、营销渠道稳定、产品和服务具有较高市场亲和度、较强市场竞争力、发展前景好的企业。
与奥地利合资的密封件厂
通过全面进入市场,参于竞争,树立"质量卓越、服务一流"的市场理念,内外市场开拓取得新的突破。目前业务涉及顺酐生产、成品油和液化气销售、油田技术服务、溶剂油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酒店和旅行社经营等业务。
多元开发系统将在"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指导下与时俱进,再造辉煌。
吐哈油田主页:http://zgsytrqt.cn.china.cn/
塔里木油田(位于新疆天山山脉以南)
塔里木油田:塔里木油田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地区公司,组建于1989年4月,是一家集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等为一体的大型石油公司。
塔里木油公司现有员工12400人,资产总量313亿元。总部位于新疆库尔勒市,作业区域及塔里木盆地及周边5地州20多个县市。油田党工委是新疆自治区党委的派出机构。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含油气沉积盆地,面积56万平方千米,盆地中部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面积33.7万平方千米。
据最新资源评价,塔里木盆地最终可探明油气资源总量为160亿吨油当量,其中,石油80亿吨、天然气10万亿立方米,被中外地质家称为21世纪中国石油战略接替地区。 1989年以来,在中国石油的领导下,塔里木油田公司借鉴国际油公司的成功经验,采用“两新两高”工作方针,在塔里木盆地开展大规模石油勘探开发。十多年来,取得丰硕成果,发现了一系列优质油气田,特别是找到了大规模的天然气资源,促成并加快了举世瞩目的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形成了现代化的油气生产基地。发现中国最大的沙漠油田——塔中油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6130万吨,可采储量2036万吨。发现中国第一个亿吨级海相砂岩油田——哈得油田,探明加控制石油地质储量1.2亿吨。发现中国最大、特高压、特高产、特高丰度优质整装气田——克拉2气田,探明储量2840亿立方米,可采储量2290亿立方米。找到了中国最大的凝析油气聚集带——牙哈-英买力油气田群。发现了中国第一个亿吨级礁滩相油气田——塔中Ⅰ气田。
截至2005年底,塔里木油田公司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2亿吨、 天然气地质储量7241亿立方米,三级油气储量当量达到24.1亿吨。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可以确保西气东输工程塔里木年输200亿立方米、稳定供气20年以上。2005年,生产原油600万吨、 天然气57亿立方米,油气产量当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4亿元、上交税费35亿元。近20年的奋斗使塔里木油田进入了油气并举、规模化加快发展的新阶。展望新时期,塔里木油田正在以建设中国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为目标加快发展。到2010年,原油年产量将达到800万吨,天然气年产量将达到200亿立方,油气产量当量将突破2500万吨。
8. 河北邯郸是不是有个废旧化工市场请问在哪里或者中国最大的废旧化工市场在哪 都卖什么
你说的地方现在没有了,原来在邯北对面。那已经拆了。
9. 顺丁烯二酸淀粉是否安全
阮光锋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硕士研究生 蒋立冬 黄松 绘图 化制淀粉就是改性淀粉,也有称变性淀粉。淀粉是由很多单糖分子组成的一种大分子物质。植物的种子、根部及块茎中都含有丰富的淀粉,如我们平时吃的大米、小麦、红薯等都有很多淀粉。淀粉被人体消化后能转化成葡萄糖给人们供给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能量。 天然淀粉虽然能给人们提供能量,但是也会有一些缺陷,比如,它不能溶解于冷水中,它会回生而老化,导致口感变差等。为了适应生产应用需要,科学家将天然淀粉经过一些物理(如加热、微波等)、化学(酸处理、碱处理)或者使用酶等方法来改造淀粉的一些特性,如水溶性、黏度、色泽、味道等,得到更适合人们需要的淀粉,即改性淀粉。 经过人工改造后的改性淀粉有许多优良的性质,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有些改性淀粉溶液受热时有很好的流动性,冷凝时能形成坚柔的凝胶,可以用来制造胶姆糖和糖果;面包在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非常容易发生老化导致面包变硬、不好吃,而使用变性淀粉就可以防止回生、延缓老化。有些改性淀粉则有非常好的黏性,可以作为增稠剂和赋形剂使用;而有些改性淀粉硬度更大。 改性淀粉在环保、工业生产等领域也有很多应用,可以用于除去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可以用于制作可降解塑料,还可以作为建筑材料的辅助材料,甚至在制革工业中也有不少应用。 那么顺丁烯二酸酐改性的淀粉是否有害呢?顺丁烯二酸酐(maleic anhydride)简称顺酐,又称马来酸酐或失水苹果酸酐。这个物质性质很不稳定,遇到水就会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顺丁烯二酸(maleic acid),又称马来酸。顺丁烯二酸酐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之一,主要应用于塑料、造纸、合成树脂、医药及农药等工业。在化工行业,顺丁烯二酸酐被用来制备淀粉顺丁烯二酸单酯,与淀粉羟基反应形成黏度高、水溶性强的改性淀粉,是淀粉化学品中研究应用最多的一大类淀粉精细化学品。台湾卫生署目前批准使用的食用化制淀粉共有21项,但不包括经顺丁烯二酸酐修饰的淀粉,因此,如果有使用这种改性淀粉,则是违法行为。 目前,我国、欧盟、美国及世界卫生组织均没有批准顺丁烯二酸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淀粉中。不过,美国和欧盟都允许顺丁烯二酸酐作为间接食品添加物使用,可应用于食品包装性材料中;另外,合法的食品添加物中,如苹果酸或反丁烯二酸等,也可能含有少量的顺丁烯二酸,因此有些食品中含有顺丁烯二酸是合理的。不过,本次台湾检测的淀粉中顺丁烯二酸含量高达400ppm,主要还是因为使用了未批准的顺丁烯二酸酐改性淀粉。商家使用这种改性淀粉,主要是由于这种改性淀粉口感好、颜色亮,更能吸引消费者。因此,也提醒消费者在外面吃淀粉类食品,如粉条、圆粉、河粉等,不要挑太亮、口感硬且筋道的。 顺丁烯二酸的安全性又如何呢?目前的研究表明,顺丁烯二酸的急毒性低,对人类不具生殖、基因毒性,也不具致癌性。美国环境保护局(EPA)的研究报告显示,对于敏感人群婴儿及儿童也无需过度担心。而欧盟的评估则认为,顺丁烯二酸在成人每天每公斤的可耐受量(TDI)为0.5毫克,换算一名60公斤成人,每天可忍受剂量为30毫克。少量吃些含有这种淀粉的食品,也在安全范围内,不需要恐慌。录入编辑:薛冬霞
10.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的领域优势
1.化工新材料及特种化学品领域
在化工新材料及特种化学品领域,中国化工拥有有机硅、有机氟、蛋氨酸、PBT、聚氯乙烯糊树脂、聚甲醛、聚碳酸酯、聚苯醚、聚苯硫醚、环氧树脂、聚氨酯、聚苯酯、六氟化硫、气相白炭黑、钛白粉、感光化学品、高性能纤维、工业涂料等几十种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基地。其中蛋氨酸产量位居世界第二,有机硅产量位居世界第三,聚氯乙烯糊树脂、PBT树脂、工业硅生产规模位居亚洲第一,氟橡胶、气相白炭黑和环氧树脂产量位居全国第一,感光彩色显影剂系列产品规模位居全国第一,产品95%出口,工业清洗和水处理占有国内90%的市场份额。
在石油加工和化工原料领域,中国化工拥有12家炼油厂,原油年加工能力2000万吨,“油头化尾”的工艺路线,为化工新材料及特种化学品等提供所需的中间体及原料。中国化工生产的主要有机原料是乙烯、丙烯、丁二烯、苯酚、丙酮、甲乙酮、顺酐、1,4-丁二醇、四氢呋喃、丙烯酸、壬基酚、双酚A、TDI等。其中双酚A、TDI、壬基酚产销量全国第一。
在氯碱化工领域,中国化工的氯碱装置具有低成本、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的特点,烧碱和氯丁橡胶产量居全国第一;环氧丙烷和聚氯乙烯产量居全国第二,其中聚氯乙烯糊树脂生产规模亚洲最大、世界排名第三。
在橡胶加工及化工机械领域,中国化工拥有全钢子午胎、半钢子午胎、航空轮胎、巨型工程胎生产线和聚硫橡胶、橡胶密封制品、新工艺软硬质炭黑等多种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企业,其中轮胎产能超过1000万条。橡塑机械制造总能力居世界第三;中国化工拥有国内唯一的离子膜电解槽生产企业,产销量排名世界第三。
2.农用化学品领域
在农用化学品领域,中国化工农化总公司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农药企业集团,拥有各类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及农药中间体上百个品种,多种农药及中间体产能、产量居国内首位。
3.科研开发领域
在科研开发领域,中国化工拥有25家科研和设计院所,占化工类国家级科研机构综合力量的70%;是中国硅氟材料工业协会等19个全国化工协会的依托单位;有液体分离膜、有机硅、碳一化学等6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3个、省部级工程技术中心13个,技术覆盖化工各主要领域。为支持化工行业科技人员自主创新、推进实施工程化技术成果,中国化工面向社会建立了中国化工科技基金,通过科技创新推进成果产业化。变压吸附、有机硅、有机氟、醋酸、炭黑、双氧水、聚碳酸酯、聚甲醛和大型橡胶密炼机硫化机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在国内外市场得到广泛应用。拥有全国最大的液体分离膜技术研究、工程开发、成套设备及材料生产基地,在医药食品生产用水、工业污水处理、城市污水回用、苦咸水淡化、海水淡化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在橡胶抗老化、催化和净化、化学矿山、煤气化、环境保护、海洋化工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中国化工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励148项,其中多项技术获得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拥有专利1162件。拥有的专利数量在中央企业中名列第6位,科技创新综合能力排名第12位。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是全国化工行业最大的综合性信息资源采集、研究和服务中心。建有国家科技部工程技术图书馆分馆和科技成果信息平台,为行业提供专业的咨询研究和期刊出版服务,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化工信息及B-B化工交易网,形成了完善的国际、国内市场商贸流通网络和信息系统。
中国化工将进一步实施结构调整,突出和壮大主导业务,加大创新力度,走一条既不与上游企业争夺资源,又不与下游终端产品争夺市场的“和气生财”的和谐发展道路,通过研发和创新形成规模经济和技术壁垒,形成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在化工新材料和特种化学品产业的特色和竞争优势,走差异化的市场竞争之路,不断做强做大,努力成为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大型化工企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