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晋绥一词从何而来
1、晋绥指抗日战争时期的山西省与绥远省(今内蒙古西南部),两省地处华北西部高原地带,东为华北平原,西为西北广大地区的屏障。
2、在八年抗日战争中,这里自始至终进行着规模大小不等的战斗。
3、山西,简称“晋”,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太原,位于中国华北,东与河北为邻,西与陕西相望,南与河南接壤,北与内蒙古毗连,总面积15.67万平方千米。
4、绥远省为中华民国时的塞北四省(热河省、察哈尔省、绥远省、宁夏省)之一,简称绥,省会归绥(今呼和浩特市),在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绥远在清朝为归绥道,属山西省管辖,1914年中华民国袁世凯北洋政府将之分出山西,与兴和道建立绥远特别区,1928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改称绥远省,省会为归绥(今呼和浩特),抗日战争时期省会为陕坝(今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陕坝镇)。1954年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
❷ 晋绥这个地方是哪里
晋绥就是指山西和内蒙古绥远归绥一带也就是民国时期晋绥军长官阎锡山的地盘。也就是山西和内蒙古一带,所以近随军其实就是山西和内蒙古一带的军队,他们的司令长官是严西山,是一个上将,和抗日战争时期的第二战区司令长官,所以这就是山西和内蒙古那一片的地方。
晋绥的特点
晋绥抗日根据地,在陕甘宁边区的门户上给敌人竖起一道难于逾越的屏障,使日军始终未能越过黄河进犯陕甘宁边区,保卫了延安和党中央,并确保了党中央与敌后各根据地联系的交通线。
晋绥开辟了以大青山为依托的绥西、绥南、绥中三块游击根据地,并逐步同晋西北根据地连成一片,构成晋绥抗日根据地。包括山西西北部和绥远今并入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广大地区。全区为高原地带,均是绵延不断的山脉。
❸ ”晋绥”怎么念是指哪个省
jin 四声 sui 二声
晋指山西省
绥指绥远省(早已撤消了)
晋绥是山西省和绥远省的合称(多见于战争年代)
❹ 晋绥是哪里
晋绥是中国汉族八大民系之一,通称“晋人”,别称“老西儿”,通用语言为晋语,人口6305万以上,广泛分布于山西(除汾河下游地区)、陕北、河套以及太行山东麓和南麓的毗邻地区。因大部分分布于山西省和旧绥远省境内,并且历史上的“晋绥军”、“晋绥边区”、“晋绥解放区”等称呼为大众所知,故而习惯上称为“晋绥民系”。
通常我们指的晋绥地区是中国最早的根据地之一,包括山西省同蒲铁路以西的大部。原绥远省黄河以东及平绥铁路以北的广大地区,是华北、华中、华南各解放区与陕甘宁边区联系的枢纽和唯一通道。现在在山西兴县蔡家崖村,有个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它位地处晋西高原,吕梁山西麓、蔚汾河北岸,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曾是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晋绥边区政府、晋绥军区司令部所在地。
抗日战争时期,晋绥抗日根据地巍然屹立在黄河以东,在陕甘宁边区的门户上给敌人竖起一道难于逾越的屏障,使日军始终未能越过黄河进犯陕甘宁边区,保卫了延安和党中央,并确保了党中央与敌后各根据地联系的交通线。
❺ 晋绥指哪里
晋绥抗日根据地 :
jìn suí kànɡ rì ɡēn jù dì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包括山西西北部和绥远(今并入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广大地区。1937年10月,八路军一二�师进入晋西北地区,创立晋西北抗日根据地。1938年8月,一二�师一部和地方武装组成大青山支队,挺进绥远北部,开辟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1940年分别成立晋西北行政公署和绥察行政办事处。
❻ 晋绥是哪儿
晋绥地区是中国最早的根据地之一,包括山西省同蒲铁路以西的大部。原绥远省黄河以东及平绥铁路以北的广大地区,是华北、华中、华南各解放区与陕甘宁边区联系的枢纽和唯一通道。
在山西兴县蔡家崖村,有个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它位地处晋西高原,吕梁山西麓、蔚汾河北岸,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曾是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晋绥边区政府、晋绥军区司令部所在地。
(6)中国晋绥是哪里扩展阅读:
晋绥抗日根据地,在陕甘宁边区的门户上给敌人竖起一道难于逾越的屏障,使日军始终未能越过黄河进犯陕甘宁边区,保卫了延安和党中央,并确保了党中央与敌后各根据地联系的交通线。
晋绥抗日根据地巍然屹立在黄河以东,在陕甘宁边区的门户上给敌人竖起一道难于逾越的屏障,使日军始终未能越过黄河进犯陕甘宁边区,保卫了延安和党中央,并确保了党中央与敌后各根据地联系的交通线。
❼ 晋绥是哪个地区
晋绥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包括山西省西北部和绥远省东南部广大地区。
❽ 晋绥说的是哪里啊
晋指山西
绥指绥远
晋绥地区是中国最早的根据地之一。它包括山西省同蒲铁路以西的大部。
❾ 晋绥是什么地方
晋是山西省的简称
绥是绥远省的简称
1928年改称绥远省,省会为归绥(今呼和浩特),1954年并入内蒙古自治区。
❿ 晋绥指的是哪个地方
晋绥指抗日战争时期的山西省与绥远省(今内蒙古西南部),两省地处华北西部高原地带,东为华北平原,西为西北广大地区的屏障。
绥远省为中华民国时的塞北四省之一,简称绥,省会归绥(今呼和浩特市),在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绥远在清朝为归绥道,属山西省管辖,1914年分出山西,与兴和道建立绥远特别区,1928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改称绥远省,省会为归绥(今呼和浩特)。1954年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
绥远省地理环境
全省以高原为主体,可分三部分:北部是蒙古高原的一部分,主要是戈壁沙漠,富含矿藏,着名的矿都白云鄂博即位于此。中部有黄河贯通而过,形成河套地区,分前套跟后套,是精华区,包头、归绥等大城市多在此区。南部是鄂尔多斯高原为主体,成吉思汗陵为在此区。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晋绥抗日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