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点是哪里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点是非洲东岸。
郑和下西洋是指明成祖朱棣命三宝太监郑和从 太仓的刘家港起锚(今江苏太仓市浏河镇),率领200多艘海船、2.7万多人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包括印度 洋的国家和地区,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 洲东部,红海、麦加。加深了明朝和南洋诸国(今东南亚)、西亚、南亚等的联系。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240多艘)、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多个国家航海时间早几十年,是明朝强盛的直接体现。郑和的航行之举远远超过将近一个世纪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航海家,如麦哲伦、哥伦布、达伽玛等人,堪称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也是唯一的东方人,他更早迪亚士57年远赴非洲。
‘贰’ 中国 古代丝绸之路最远到了哪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 ” 、 “ 丝道 ” 是指把在中国织成丝织品运往地中海沿岸诸国这条横断亚欧的古代贸易之路,它起自中国的安西(古代长安),西至罗马.
“ 丝绸之路 ” 一词的来源
19 世纪末德国的地理学家李希德-霍芬在中国的甘肃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察时,看到从东面来的商队,便想这是否就是古代运送丝织品的通道呢?他在其所着的《中国》一书的第一卷中第一次将这条路命名为 “ 丝绸之路 ” ,此后这句话便被广泛地用于泛指古代连接东西方两个世界的贸易之路.
绿洲之路
丝绸之路总的来说可以分为陆路和海路两条.陆路又可分为经中亚、天山以北草的草原之路和天山以南的绿洲之路两条.其中绿洲丝路又分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缘的西域北路和经塔克缤玛干大沙漠南缘的西域南路,海路是指经中国南部、印度、波斯湾抵达红海.现在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我们还是把目光转向陆路丝绸之路.
连接中亚绿洲城市的这条路以西安(古代长安)为出发点,途中在中国境内又分为三条,它们分别是:
天山北路:西安 — 敦煌 — 哈密 — 乌鲁木齐 — 伊犁 — 苏联(俄罗斯)境内 — 罗马
西域北路:西安 — 敦煌 — 哈密 — 吐鲁番 — 焉耆 — 库尔勒 — 库车 — 阿克苏 — 喀什 — 帕米尔高原 — 中亚
西域南路:西安 — 楼兰 — 且末 — 尼雅 — 和田 — 喀什 — 帕米尔高原 — 中亚 — 西亚
这条连接绿洲之间的商队之路是人类与严酷的自然斗争中开创的道路.
‘叁’ 古代汉族武装向四方扩张,最远打到了哪里
公元前119年漠北之战,霍去病所率部队以一万的损失数量,前后一共俘虏和斩杀70443人,匈奴左贤王部主力自此几乎全没。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临瀚海(俄罗斯贝加尔湖)而还。是汉人军队到达最北端。
公元715年拔汗那之战,唐朝碛西节度使阿史那献抵达到中亚铁门关(乌兹别克铁尔米兹城北10公里处)之处是汉人军队到达最西端。
郭侃乃唐朝名将郭子仪的后人,公元1253年他随旭烈兀征西,在攻陷了巴格达后,旭烈兀并没有停止西进。令郭侃率军进入叙利亚境内,在地中海岸策马,然后北上侵入了小亚细亚半岛。是汉人将军到达最西端。
公元238年毌丘俭讨伐高句丽,毌丘俭又屠杀丸都内官员数千人,之后退兵。不久又再次进攻,东川王逃到买沟,毌丘俭又派玄菟太守王颀追击到北沃沮与肃慎的边境地带(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是汉人陆军到达最东端。
公元1413年明成祖派遣亦失哈率舰队曾前往黑龙江入海口处,海外的库页岛的北半部沿海一带,册封当地酋长为明朝官员、是羁縻卫所。是汉人海军到达最东端。
公元605年隋炀帝遣将军刘方袭破林邑国都城。在林邑故地置比景郡、海阴郡、林邑郡三郡(越南芽庄)。是汉人陆军到达最南端。
公元1410年明-锡兰山国战争,郑和回航时又到锡兰山国(斯里兰卡),亚烈苦奈儿觊觎船上物品,诱骗郑和入国,阻断郑和归路,又发兵五万围攻其船队。郑和见其军集体进攻,防御空虚,遂率随从二千官兵,取小道突袭并攻克其首都,生擒亚烈苦奈儿一家。是汉人海军到达最南端。
‘肆’ 中国 古代丝绸之路最远到了哪
丝绸之路是由汉代的张骞开辟的一条道路,沟通了东西方的桥梁,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商贸之路,最远达到了欧洲
‘伍’ 郑和曾率领船队七次航,最远到达哪里
最远曾达东非、红海。
郑和下西洋是明朝初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
明成祖命三宝太监郑和 率领两百多艘海船、2.7万多人从太仓的刘家港起锚(今江苏太仓市浏河镇),至福州闽江口五虎门内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包括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东非、红海。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240多艘)、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国家航海时间早几十年,是明朝强盛的直接体现。郑和的航行之举远远超过将近一个世纪之后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航海家,如麦哲伦、哥伦布、达伽玛等人,堪称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是唯一的东方人,更是比马汉早五百年提出海权论,更有说法称郑和最早发现美洲、澳洲、南极洲。
‘陆’ 海上丝绸之路西汉时期最远抵达哪里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也称"海上陶瓷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1913年由法国的东方学家沙畹首次提及。海上丝路萌芽于商周,发展于春秋战国,形成于秦汉,兴于唐宋,转变于明清,是已知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中国海上丝路分为东海航线和南海航线两条线路,其中主要以南海为中心。
明代时期,“海上丝路”的南北航线在元明时期达到最大程度的交融。元明时期的中国,经济中心在南方而政治中心在北方,相对先进的航海技术使得南北方之间的海运成为保证南方粮食、丝绸、瓷器等北上的重要运输方式。在对外贸易上,明朝中期的郑和率船队七下西洋,开创了中国远洋航海的新时代。
清代时期
清代,由于政府实行海禁政策.其间广州成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惟一对外开放的贸易大港,广州海上丝绸大路贸易比唐、宋两代获得更大的发展,形成了空前的全球性大循环贸易,并且一直延续和保持到鸦片战争前夕而不衰。而这在清代的外贸史上也是重要的转折点。进口商品中,鸦片逐渐占据了首位,并从原来的走私演化到合法化。
‘柒’ 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的时候到达了哪个地方
在永乐、洪熙和宣德三朝时期,郑和七次下西洋的航行持续了29年。他的足迹遍布东南亚、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东非和红海。郑和下西洋的规模最大,船只最多,海员最多,也是中国古代最长的一次远航。郑和的混合舰队在当时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比西方航海家早一个世纪。先进的造船技术,高超的航海技术在当时可谓是势在必得。
以上就是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捌’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有何积极影响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意义:
1、推行和平外交,稳定东南亚国际秩序
郑和下西洋前,中国周边的国际环境动荡,主要表现在东南亚地区各国相互猜疑,互相争夺。当时东南亚两个最大的国家爪哇、暹罗对外扩张,欺压周边一些国家,威胁满剌加、苏门答剌、占城、真腊,甚至在三佛齐,还有杀害明朝使臣的,拦截向中国朝贡的使团;再一个海盗猖獗,横行东南亚、南亚海上,十分嚣张,海上交通线得不到安全保障。这些不稳定的因素,一方面直接影响中国南部的安全,一方面极大影响了明朝的国际形象,不利于明朝的稳定和发展。
2、震慑倭寇,牵制蒙元势力,维护国家安全
当时,威胁明朝安全的主要来自两个方向:东部海上的倭寇,北方的蒙元残余势力和西北的帖木儿帝国。中国倭寇最早出现在元朝末年,日本国内发生内战,部分武士和浪人为了生存便到中国沿海抢劫,到明初朱元璋时期,非常猖獗。当时明朝刚刚建立,国内还不稳定,所以集中精力安内,国防上采取被动的防御战略,在沿海省份设立卫所,在北方修长城和派兵屯边。
3、发展海外贸易,传播中华文明
郑和下西洋的使命主要是政治目的,同时也带有一定的经济目的,国家实施这么大的战略行动,它是多方面。
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是指明成祖朱棣命郑和从太仓的刘家港起锚(今苏州太仓市浏河镇), 率领200多艘海船、2.7万多人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包括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部,红海、麦加,并有可能到过美洲、大洋洲以及南极洲。加深了明朝和南洋诸国(今东南亚)、东非的联系。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240多艘)、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多个国家航海时间早几十年,是明朝强盛的直接体现。郑和的航行之举远远超过将近一个世纪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航海家,如麦哲伦、哥伦布、达伽玛等人,堪称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也是唯一的东方人,他更早迪亚士57年远赴非洲。
‘玖’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 对郑和下西洋的评价
从1405年到1433年,刘家港出发,穿越马六甲海峡,横渡印度洋,郑和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郑和下西洋是明朝初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
明成祖命三宝太监郑和率领两百多艘海船、2.7万多人从太仓的刘家港起锚(今江苏太仓市浏河镇),至福州闽江口五虎门内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 ,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包括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目前已知最远曾达东非、红海和美洲。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240多艘)、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国家航海时间早半个多世纪,是明朝强盛的直接体现。郑和的航行之举远远超过将近一个世纪之后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航海家,如麦哲伦、哥伦布、达伽玛等人,堪称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是唯一的东方人,更是比马汉早五百年提出海权论 ,更有说法称郑和最早发现美洲、澳洲、南极洲。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众说纷纭,一说宣扬大明威德,《明史·郑和传》中记载:"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一说寻找建文帝,《明史·郑和传》中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觅踪迹";另有包抄帖木儿帝国、 扫荡张士诚旧部、解决军事复员问题、获取海外朝贡、发展贸易缓解财政支出紧张等说法。有史料称郑和下西洋使"贫民致富" 而奢侈品"国用充足" 。
‘拾’ 中国历史上郑和下西洋时最远都到达了哪里呢
公元1405年,郑和受命第一次出使西洋.当时所谓的西洋指的是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一带.首航西洋,他一共率领2.7万人,分乘坐200多艘大小船只,从江苏太仓刘家港出发,浩浩荡荡南下,先后到达越南南部、爪哇、苏门答腊、马六甲、印度西南海岸、斯里兰卡等国家和地区.于1407年10月返回.之后,一直到1433年的28年时间里,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经历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第五次下西洋即1417年5月到1419年8月,到达的地方最远.从刘家港出发,经东海、南海,抵达越南南部、印度尼西亚,穿过马六甲海峡,到达孟加拉湾、印度西南海岸、波斯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往返行程近2.2万千米.郑和船队所到之处大都受到热烈欢迎,各国使者竞相访问中国.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谊,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