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历史上最着名的皇家宫殿有哪些
唐朝的大明宫:大明宫是唐代长安城禁苑,位于城东北部的龙首原,是唐帝国的政治中心,是世界史上最宏伟和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之一。有个同名短片《大明宫》,强烈建议你去看看。
另外还有明代的紫禁城:1406年(永乐四年),明成祖颁诏迁都北京,下令仿照南京皇宫营建北京宫殿。后来清朝皇帝也居于此处,现在紫禁城也被称之为故宫。
B. 除了北京故宫以外,中国历史上最着名的宫殿还有哪几个
在中国历史上天下易主后,最具标志性的动作就是建宫殿。每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自己宫室的营造,一定要花大价钱、大功夫,为的就是表现帝王威仪,宫殿是像大型玉玺一样,象征着无上皇权。
正因如此,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来了许多巍峨的宫殿群,但却不是每个都能做到声名远扬,想要排上前五的更是条件苛刻,这五座宫殿大家就算没去过,也一定早就听过。
之后到了隋唐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当之无愧的盛世,所以就连气势宏伟的宫殿也比别的朝代更多,最出名的就是太极宫和大明宫。太极宫,是隋唐时期第一个长安城宫城。它坐落于长安城中轴线北部,始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582),隋称大兴宫,到唐睿宗景云元年(710)改称太极宫。其为唐帝国的正宫,故又称"京大内",不过这一称号后来在唐高宗修大明宫后改为了"西内"。
太极宫是初唐政事活动的中心,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都在这里君临天下,成就了一代帝王伟业。盛世贞观的政令皆是由此地发出,许多为人所熟知的太宗之间的君臣故事也是在这里发生。不过惋惜的是,唐末太极宫毁于战火,至今仅存遗址,后人难以一睹其风采。
C. 皇上所在的地方,中国古代的皇城有哪些
一、洛阳
洛阳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夏朝、商朝、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有十三朝古都之称。
洛阳,古称斟鄩、西亳、洛邑、雒阳、洛京、京洛、神都、洛城等,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下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世界文化名城。
二、开封
夏朝,战国时期的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宋朝,金朝等朝代相继在此定都,素有八朝古都之称,孕育了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影响深远的“宋文化”。开封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五大古都之一、着名的八朝古都。
三、南京
历史上曾数次庇佑华夏之正朔,是四大古都中唯一未做过异族政权首都的古都 ,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35-60万年前已有南京猿人在汤山生活,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
四、北京
公元938年以来,北京先后成为辽陪都、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国都。明清时期,北京成为“天下四聚”之一,中华民国时期曾是北洋政府首都,1949年10月1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
五、西安
长安自古帝王都,其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13个王朝在此建都。丰镐都城、秦阿房宫、兵马俑,汉未央宫、长乐宫,隋大兴城,唐大明宫、兴庆宫等勾勒出“长安情结”。
D. 西安古代的皇宫都在哪,详细一点,比如说上朝的地方在现在的哪一块,哪个什么娘娘住的在哪一块。
西安古代皇帝皇宫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太华南路(西安市新城区自强东路585号)。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太华南路,平面略呈梯形,占地面积约3.2平方公里。
丹凤门是大明宫的正门南门,丹凤门以北依次是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蓬莱殿、含凉殿、玄武殿等组成的南北中轴线,宫内的其他建筑,也大都沿着这条轴线分布。
含元殿是大明宫的正殿,位于丹凤门以北、龙首原的南沿,是举行重大庆典和朝会之所,也称"外朝"。无论是大朝仪、还是皇帝上尊号、改元大赦,都属于含元殿的礼仪功用。除了用做礼仪,含元殿使用很少。
含元殿正北是宣政殿,为皇帝临朝听政之所,称为"中朝"。宣政殿作为常朝的殿堂,大唐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影响历史进程的诏令,都是从这里策划和发出的。
紫宸殿位于宣政殿以北,是三朝制中的内朝,即"常日听朝而视事"的地方,群臣在这里朝见皇帝,称为"入阁"。紫宸殿东有浴堂殿、温室殿,西有延英殿、含象殿,东西并列,是皇帝日常活动之所。紫宸殿北有横街,街北即后妃居住的寝殿区。
麟德殿位于大明宫的西北部,唐代皇帝经常在这里举行宫廷宴会、观看乐舞表演、会见来使的活动。
(4)中国哪里有皇帝宫殿扩展阅读:
大明宫,大唐帝国的大朝正殿,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位于唐京师长安(今西安)北侧的龙首原。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原名永安宫,是唐长安城三座主要宫殿"三大内"(大明宫、太极宫、兴庆宫)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称为"东内"。自唐高宗起,先后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处理朝政,历时达200余年。
1961年,大明宫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0年,西安市在大明宫原址建立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E. 中国着名皇宫有哪些
故宫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有宫殿建筑9000多间,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以乾清门广场为界,分前朝、后寝两大部分:前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中心,左右辅以文华殿、武英殿,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后寝以乾清宫、坤宁宫、交泰宫为中心,左右辅以东西六宫,是皇帝和后妃们居住及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的场所。明清两朝共有24代皇帝在此居住和行使国家最高统治权。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为了突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故宫有一条贯穿宫城南北的中轴线,在这条中轴线上,按照"前朝后寝"的古制,布置着帝王发号施令、象征政权中心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帝后居住的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在其内廷部分(乾清门以北),左右各形成一条以太上皇居住的宫殿--宁寿宫,和以太宫太妃居住的宫殿--慈宁宫为中心的次要轴线,这两条次要轴线又和外朝以太和门为中心,与左边的文华殿,右边的武英殿相呼应。两条次要轴线和中央轴线之间,有斋宫及养殿,其后即为嫔妃居住的东西六宫。出于防御的需要,这些宫殿筑的外围筑有高达10米的宫墙,四角有角楼,外有护城河。
故宫里最吸引人的建筑是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它们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第一座大殿太和殿是最富丽堂皇的建筑,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殿高28米,东西63米,南北35米,有直径达1米的大柱72根,其中6根围绕御座的是沥粉金漆的蟠龙柱。御座设在殿内高2米的台上,前有造型美观的仙鹤、炉、鼎,后面有精雕细刻的围屏。整个大殿装饰得金碧辉煌,庄严绚丽。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
经过三大殿后面的庭院,迎面有一座华丽的宫门,叫乾清门,是"内廷"的正门,建于明代。门前一对金狮和十个 金缸相对排列。有时,清代皇帝在此举行听政仪式。门内为后三宫,乾清宫在前,是皇帝的寝宫,坤宁宫在后,是皇后的正宫,在两宫之间夹立一个亭子形方殿,名叫交泰殿,是内廷的小礼堂。后三宫东西两厢有存贮皇帝冠袍带履的端凝殿,放图书翰墨的懋勤殿,皇子读书的上书房,翰林承值的南书房。东西两侧各有四门,东有日精门、龙光门、景和门、基化门;西有月华门、凤彩门、隆福门、端则门,分别通向东六宫和西六宫。历史上习称的三宫六院,就是指的这里。
最后走到"御花园",里面有烂漫繁枝的苍松翠柏和富有画意的玲珑假山,在富丽庄严殿堂的后面,别具一种幽美恬静的气氛。
故宫博物院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成立于1925年10月10日,是我国最大的一座综合性博物馆。
阿房宫
(《史记·项羽本纪》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在消灭六国统一全国以后,在都城咸阳大兴土木,建宫筑殿,其中所建宫殿中规模最大的就是阿房宫。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始皇认为都城咸阳人太多,而先王的皇宫又小,下令在故周都城丰、镐之间渭河以南的皇家园林上林苑中,仿集天下的建筑之精英灵秀,营造一座新朝宫。这座朝宫便是后来被称为阿房宫的着名宫殿。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始皇本纪》中记载:阿房宫前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殿中可以坐一万人。秦代一步合六尺,三百步为一里,秦尺约0.23米。如此算来,阿房宫的前殿东西宽690米,南北深115米,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容纳万人自然绰绰有余了。如今在陕西西安西郊三桥镇以南,东起巨家庄,西至古城村,还保存着面积约六十万平方米的阿房宫遗址。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贾山传》中记载:“起咸阳而西至雍,离宫三百,钟鼓帷帐,不移而具。又为阿房之殿,殿高数十仞,东西五里,南北千步,从车罗骑,四马骛驰,旌旗不挠,为宫室之丽至于此” 。
《史记·项羽本纪》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相传阿房宫规模空前,气势宏伟,“离宫别馆,弥山跨台,辇道相属”,景色蔚为壮观,传说阿房宫大小殿堂七百余所,一天之中,各殿的气候都不尽相同。秦始皇巡回各宫室,一天住一处,至死时也未把宫室住遍。后世这种辉煌的想象基本来自《阿房宫赋》,唐朝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写道:“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阿房宫变成当时非常宏大的建筑群。可经想见,阿房宫宫殿之多、建筑面积之广、规模之宏大
F. 中国古代不同的朝代的都城和皇宫分别是什么
1、秦咸阳宫——阿房宫
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个皇帝,他的都城位于现在西安市的西北部。咸阳背靠大山,南临渭河。秦始皇的宫殿几乎铺满了整座城市。气吞山河的始皇帝动用了数百万的劳工为他修建宫室,包括为他修建死后的陵墓,耗费了二十多年时间,直到他死在巡游的路上,庞大的建筑工程仍然没有结束。
(6)中国哪里有皇帝宫殿扩展阅读:
古代的五大城市。所指不一。
(1)西汉以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为五都。《前汉书·食货志下》:“遂于长安及五都立五均官,更名长安 东西市令及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市长皆为五均司市师。”
(2)三国魏以长安、谯、许昌、邺、洛阳为五都。《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改许县为许昌县” 裴松之 注引《魏略》:“改长安、谯、许昌、邺、洛阳为五都。”
(3)唐代五都指的是唐代的五大都城。分别为上都长安,东都洛阳,西都凤翔,南都成都,北都太原。
宫殿建筑,又称宫廷建筑,为传统建筑之精华。古代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突出皇权的威严,满足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享受而建造的规模巨大、气势雄伟的建筑物。这些建筑大都金玉交辉、巍峨壮观。
万象神宫即武则天明堂,于垂拱四年(688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建成,号“万象神宫”,高300尺(今90余米)。富丽堂皇,准许民众入内参观。武太后又令于明堂之北起天堂,以贮夹像,颁《亲享明堂制》。后来武则天称帝,万象神宫成为武周王朝的政治中心,每年举行祭天地的仪式,同时迎接各地使节。
咸阳宫是秦帝国的皇宫,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和西安市部分重叠。公元前350年秦孝公迁都咸阳,开始营建宫室,至迟到秦昭王时,咸阳宫已建成。
最初咸阳宫位于秦都咸阳城的北部阶地上,在秦始皇统一六国过程中,不断进行扩建。据记载,该宫“因北陵营殿”,为秦始皇执政“听事”的所在。
公元前202,汉高祖在秦朝兴乐宫的基础上建成的长乐宫,是为汉三宫之一,两年之后建成未央宫于是才把汉朝的都城从栎阳迁都长安。长乐宫是西汉的政治中心,其总体上是由四组宫殿组成:长信殿、长秋殿、永寿殿、永宁殿。长乐宫是汉高祖刘邦处理政务的地方。
在历史上,长乐宫又叫“东宫”。淮阴侯韩信就是被刘邦的老婆吕雉和萧何诱杀在长乐宫的钟室只内。刘邦死后,皇帝移住未央宫。长乐宫就专供太后居住,遂得名。
未央宫在长安城的西南部,是皇帝朝会的地方。始建于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自高祖九年迁朝廷于此,以后一直是西汉王朝政治统治中心。未央宫宫内的主要建筑物有前殿、宣室殿、温室殿、清凉殿、麒麟殿、金华殿、承明殿、高门殿、白虎殿、玉堂殿、宣德殿、椒房殿、昭阳殿、柏梁台、天禄阁、石渠阁等。
大兴宫,是古代传统宫殿建筑,属于隋朝皇宫。隋朝及唐朝初年称为大兴宫,唐睿宗以后称为太极宫,为隋高祖杨坚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兴建,开皇三年建成,由建筑师宇文恺主持修建,为隋朝皇宫。唐睿宗景元元年(公元710年),改称太极宫。宫城坐落在大兴城中轴线北端、大明宫之西。
唐大明宫初建于公元634年,当时,李世民在城东北角禁苑内的龙首塬上修“永安宫”让其父李渊在那里临时消暑,但还未完工,李渊就死去,于是贞观九年(公元635年)更名为“大明宫”。龙朔二年(公元662年)重加修建,改名蓬莱宫。
南京故宫,又称南京明故宫、南京紫禁城,是明初的皇宫,如今北京故宫的蓝本。明故宫位于南京城东,占地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是中世纪世界上最大的宫殿,被称为“世界第一宫殿”。
中国宫殿建筑以北京的故宫为代表。紫禁城,即北京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曾居住过24个皇帝,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的宫殿建筑,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总面积72万多平方米,有殿宇宫室9999间半,被称为“殿宇之海”,气魄宏伟,极为壮观。
参考资料:网络-五都
网络-古代皇宫宫殿
G. 每个朝代的皇宫分别在哪
1、秦咸阳宫——阿房宫
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个皇帝,他的都城位于现在西安市的西北部。咸阳背靠大山,南临渭河。秦始皇的宫殿几乎铺满了整座城市。气吞山河的始皇帝动用了数百万的劳工为他修建宫室,包括为他修建死后的陵墓,耗费了二十多年时间,直到他死在巡游的路上,庞大的建筑工程仍然没有结束。
2、西汉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
未央宫,周廻二十八里。利用龙首山的地势为台殿,高出长安城。前殿东西五十丈,周围台殿四十三座、宫十三座,池一个。武帝修缮后的未央宫,以香木为栋檬,以杏木作梁柱,门扉上有金色的花纹,门面有玉饰,椽端上以璧为柱,窗为青色,殿阶为红色。殿前左为斜坡,以乘车上,右为台阶,供人拾级。黄金制作的壁带,间以珍奇的玉石,清风袭来,发出玲珑的声响。
3、东汉南北宫
东汉的都城位于洛阳,皇宫分南宫和北宫,分别位于洛阳城南北,中间距离为七里,用复道将两宫连接起来。复道中,皇帝走中道,护从夹护左右,十步一卫。南宫的正殿是德阳殿,殿高三丈,陛高一丈。殿中可容纳万人。殿周围有池水环绕,玉阶朱梁,坛用纹石作成,墙壁饰以彩画,金柱镂以美女图形。
4、唐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
唐代在长安有三个宫殿区,即太极宫、大明宫和兴庆宫。这三个宫城不是同时建造的,也不是同时作为帝王生活的中心。太极宫兴建于隋代,当时称为大兴宫。唐初的两位皇帝主要居住在太极宫。
5、宋汴京宫室——临安宫室
北宋的都城是汴梁,即今开封,当时称为东京。把汴梁作为帝王皇宫所在地,是从五代的梁开始的,唐、晋继之。北宋的皇宫是仿照洛阳宫殿的模式,在五代旧宫的基础上建造的。
6、元宫城——隆福宫——兴圣宫
气吞欧亚的蒙古帝国,最终选中了燕京作为首都,定名为大都。燕京作为帝王之都,这不是第一次,在蒙古军队打败金人之前,燕京已是全国的首府。战争中,金国的宫室变成废墟,蒙古帝国重又兴建本朝的宫室。经二十余年的兴建,元宫的规制与华美又胜于金代一等。元代的皇宫以太液池为中心,分三个部分,即大内、隆福宫和兴圣宫。
7、明清紫禁城明清两代的皇宫——紫禁城,至今仍保存完好。从构建的技术、艺术水平上讲,紫禁城遥居于历代宫室之上,尽管它的占地面积并不很大。紫禁城位于都城的正中央。
H. 各个朝代的宫殿都在什么地方
1、秦朝
咸阳宫,秦帝国皇宫,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咸阳市东区
2、隋朝和唐朝
太极宫,是隋、唐两代的皇宫。位于长安城中轴线北部,始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年),隋称大兴宫,唐睿宗景云元年(710年)改称太极宫。因其为唐帝国的正宫,故又称“京大内”,唐高宗时期修大明宫后改称太极宫为“西内”。
3、宋朝
北宋定都以后,仍沿用五代宫苑旧址,但对五代时期的宫殿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扩建,扩建后的东京宫殿称为大内、宫城。
4、元朝
大安阁建于元至元三年,是忽必烈攻陷南宋汴京后,“取故宋熙春阁材于汴,稍损益之,以为此阁,名曰大安。”元朝皇帝在这里举行重大的朝政典礼,如皇帝登基、接见外国使者等。
5、明朝和清朝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
I. 中国现存的皇帝宫殿只有紫禁城了吗
并不是,还有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位于辽宁省沈阳市中心,是中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又称盛京皇宫,为清朝初期的皇宫。沈阳故宫始建于努尔哈赤时期的1625年,建成于皇太极时期的1636年。
清朝迁都北京后,故宫被称作“陪都宫殿”、“留都宫殿”。后来就称之为沈阳故宫。后经康熙、干隆时期的改建、增建,形成了今日有宫殿亭台楼阁斋堂等建筑100余座、500余间,占地面积达6万平方米的格局面貌。
有古建筑114座,500多间,至今保存完好。在宫廷遗址上建立的沈阳故宫博物院是着名的古代宫廷艺术博物馆,藏品中包含十分丰富的宫廷艺术品。
沈阳故宫按照建筑布局和建造先后,可以分为3个部分:东路、中路和西路。东路包括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与十王亭,是皇帝举行大典和八旗大臣办公的地方。
中路为清太宗时期续建,是皇帝进行政治活动和后妃居住的场所。西路则是清朝皇帝“东巡”盛京时,读书看戏和存放《四库全书》的场所。
(9)中国哪里有皇帝宫殿扩展阅读:
沈阳故宫的主要建筑:
1、大政殿
大政殿俗称八角殿,始建于1625年,是清太祖努尔哈赤营建的重要宫殿,是盛京皇宫内最庄严最神圣的地方。初称大衙门,1636定名笃恭殿,后改大政殿。
八角重檐攒尖式,八面出廊,均为“斧头眼”式隔扇门。下面是一个高约1.5米的须弥座台基,绕以雕刻细致的荷花净瓶石栏杆。
殿顶满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正中相轮火焰珠顶,宝顶周围有八条铁链各与力士相连。殿前的两根大柱上雕刻着两条蟠龙,殿内有精致的梵文天花和降龙藻井。
气势雄伟。殿内设有宝座、屏风及熏炉、香亭、鹤式烛台等。此殿为清太宗皇太极举行重大典礼及重要政治活动的场所。1644年(顺治元年)皇帝福临在此登基继位。
2、十王亭
位于大政殿前长195米、宽80米的广场上,在大政殿的东西两侧,依序排列着十座亭子,其中最靠近大政殿向前略为突出的两座亭子,为左右翼王亭。其余八亭则按八旗旗序呈雁翅状排开。
其东侧为左翼王和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王亭,西为右翼王和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四旗王亭,合计十亭,人称“十王亭”或“八旗亭”。
这些亭子与大政殿构成东路一组院落,是努尔哈赤时期殿宇建筑的重要部分。八旗亭以亭子的建筑形式出现,又高于亭子的结构形势,外观上以布瓦竭山起背的形势出现,两个大吻威武雄壮。
梁架是卷棚。竭山起背在建筑级别上要高于竭山卷棚,结构上又高于普通园林内的亭子。它四周设有围廊,亭子的正面有隔扇门,其他三面用青砖砌墙;亭子的后面设有灶火门,这是烧炕用的。
亭内设有火炕,八旗大臣在炕上办理日常的政务,反映了满族习俗。满族人生活在寒冷的北方,每个居室都设有火炕,这种炕既实用,又可以取暖。
八旗亭在排列的顺序上是取汉族阴阳五行学说为依据,两黄在北,两蓝在南,两红在西,两白在东。
左右翼王是分别掌管军事和民事的两大机构,八旗亭是八旗的最高衙署,旗内的族人遇有人口出生、婚丧嫁娶等等,都要有牛录或甲喇章京来进行登记,八旗的旗主可以在自己本旗的旗亭内议政。
遇有皇帝朝会时固山额真于自己的旗亭前站立,遇有战役中缴来的胜利品,则摆在自己的旗亭前请皇帝过目。
3、崇政殿
崇政殿在沈阳故宫内的中路前院正中,是清太宗皇太极时期的“金銮殿”,是沈阳故宫等级最高、最重要的建筑。
此殿是清太宗日常临朝处理要务的地方,公元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大清的大典就在此举行。干隆、嘉庆、道光几位皇帝东巡盛京期间都曾坐在这里接受群臣朝贺。
整座大殿是全木结构,五间九檩硬山式,辟有隔扇门,前后出廊,围以石雕的栏杆。殿身的廊柱是方形的,望柱下有吐水的螭首,顶盖黄琉璃瓦镶绿剪边。
殿柱是圆形的,两柱间用一条雕刻的整龙连接,龙头探出檐外,龙尾直入殿中,实用与装饰完美地结合为一体,增加了殿宇的帝王气魄。
2017年11月,沈阳故宫崇政殿彩画保护修复工程竣工,重新向观众开放。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沈阳故宫
J. 北京故宫都有什么
北京故宫博物院前半部(南半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东西辅
以文华、武英二殿,统称为“外朝”,北京故宫博物院明、清两代皇帝办理政务、举
行朝会及其他重要庆典的场所。北京故宫博物院三大殿建于高8.13米的3层汉白玉石台
基上。其中北京故宫博物院太和殿面积2,370平方米,高33.33米,重檐庑殿黄色琉璃
瓦顶,是现存中国古代建筑中最高大的建筑,北京故宫博物院是封建皇权的象征,皇
帝登基、万寿、大婚、册立皇后等均在这里举行。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和殿顶为重檐歇
山式,殿内沿袭宋、元“减柱造”法式,空间开阔,在清代是宴请王公、举行殿
试等的地方。
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陈列展览分两大类,一类为宫廷史迹原状陈列,目前保存和恢复的
有前三殿、后三宫、西六宫、养心殿等多处。北京故宫博物院与宫廷历史有关的文物
专门陈列有养性殿、乐寿堂、颐和轩的宫廷收藏珍宝陈列(珍宝馆)、奉先殿的宫
廷藏钟表陈列(钟表馆)、乾清宫东庑的《清代典章文物展览》、坤宁门东板房的
《清代玩具展览》、阅是楼(养性殿东侧)的《清代戏剧文物陈列》。另一类为历
代艺术陈列,开辟有专馆长期或定期展出藏品。故宫博物院现有保和殿及其东西
两庑的《历代艺术馆》,斋宫、诚肃殿、景仁宫的《青铜器馆》,承乾宫、永和
宫的《陶瓷馆》,钟粹宫的《明清工艺美术馆》,景阳宫的《文房四宝馆》,皇
极殿东庑的《铭刻馆》,皇极殿及其西庑的《绘画馆》。《绘画馆》为不定期展
览场所,经常轮换展出院藏历代法书名画。北京故宫博物院还举办各种临时特别展览
,较大规模的展出有《敦煌艺术展览》、《五省市出土文物展览》、《三门峡出
土文物展览》、《全国流散文物展览》、《汉中山靖王墓出土文物展览》、《全
国出土珍品文物展览》、《北京故宫博物院建院60周年展览》等。北京故宫博物院还将院
藏文物组成各种专题到国内各省市和国外展出,至1985年为止,已到过国内20余
个省市和地区。自1935年北京故宫博物院文物第一次出国参加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
会以来,已到过亚、欧、美、澳四大洲14个国家39个城市展出。北京故宫博物院自建
院开放以来,观众人数逐年增加,1985年观众超过1100万人次。
自建院以后,北京故宫博物院在清点整理的基础上,即着手编辑、印刷院藏各种文物
图录和图书档案资料,北京故宫博物院出版的定期刊物有《故宫周刊》、《故宫旬刊
》、《史料旬刊》等。1949年以后,北京故宫博物院编辑出版的大型图录、集册有《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历代名画集》、《故宫博物院藏历代法书选集》、《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瓷选集》、《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工艺美术品》、《紫禁城宫殿》、《国宝》、《清代
宫廷生活》等多种。北京故宫博物院出版刊物有季刊《北京故宫博物院院刊》、双月刊《
紫禁城》。1983年成立了北京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专门负责编辑出版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