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有多少人智商(IQ)超过140的(天才)
- -这么说吧,百分比这个东西完全不靠谱,因为他只是建立在数学上的东西,事实上中国能有几十个乃至几百个就不错了。
因为天才这个东西他靠的是基因遗传,中国有0.1%的人有能力生出天才,这才是这种数据的来源。
但是天才大部分是gay- -也就是同性恋,占据99%,可以看【天才】的网络。
同时呢,天才要生孩子并且保证天才的血统,必须要找同是天才的异性- -茫茫人海几率有多大?
其实没几个天才了- -当然,普通人也可能出现基因变异出现天才,几率低的可怕- -
- -好吧,其实我就是其中之一...
2. 智商140以上的中国人有多少
对于人类的智商水平一般都会以平均值来定夺,一般会有1%的人达到140以上的智商,有11%的人能够达到120以上的智商。有18%的人能够达到110的智商,有46%的人能够达到90分以上的智商,有5%的人能够达到80分以上的智商,有6%的人能够达到70分以上的智商。
智商得满分应该为200分,但是目前为止没有达到200分的人群正常应该在90分到110分之间。如果一个人的智商在120分到140分之间,说明这个人已经非常聪明。但是也有个例,因为有的人智商超过140,那么这种人属于天才,例如爱因斯坦,霍金等等。
而爱因斯坦就因为智商高,死后爱因斯坦的大脑被切成240块进行研究。但是有的人智商比较低,分数在70分以下,那么可以判定为智力低下。这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也有后天所造成。
智商低的表现
智商低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反应力特别差,并且情绪会随着外界而改变。智商低的人不喜欢说话,同时也不喜欢与其他人交流,与自己的亲人也是。不能够正常交流,有的时候像闷葫芦。
在运动方面也会表现出一定的障碍,例如肌肉出现痉挛或者是萎缩,渐渐的就变成瘫痪。行动时特别的笨拙,并且行为也有些异常。
智商低的人,有的时候经常会傻笑,并且还会张嘴以及流口水等等。这些都是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做出的动作以及表情,甚至有些智商低的人比较严重,经常会尖叫哭闹,语言比较落后,即使是到成年人的年龄也会像孩子一样。
3. 中国的天才有那些请例举一二!!
中国十大军事天才
袁崇焕
明末最冤死的将领,在天启、崇祯两位皇帝任宁远总督的时候,牢牢守住了明朝的北方门户,曾让努尔哈赤战死,并让皇太极无所适从,袁崇焕的死等于明朝的北大门失去了一把重锁,同时由于他的以战求和的战略思想最终未能实施,导致了明朝了灭亡。
岳飞
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将领之一。在宋朝那个重文轻武的朝代,能出这样的将才实属不易。几乎凭一己之力扭转干坤,破朱仙镇,破拐子马,破铁浮图,都快直捣黄龙了,其军事领导才能已得到了历史的认可。但最终也是死于自己人手里,壮志未酬,也未能该写历史。
卫青和霍去病
他精勇武艺,善长骑射,对匈奴作战屡立战功,最后被拜为大将军。卫青在抗击匈奴的战斗中立下赫赫战功,是历史上着名的军事家,但他不居功自傲,待人宽厚诚实,关心体贴将士,深受将士爱戴。
霍去病,开创了闪电战的先河,一支孤军杀敌无数,叫匈奴人心紧胆寒
白起
战国四大名将——起翦颇牧,首推白起。白起一生领兵打仗无数,共歼灭六国军队一百余万。攻六国城池大小七十余座,奇迹是在那个战火连天的岁月,一生从来没有打过败仗,并且经常以少胜多。既是高超的战术家又是高明的战略家。其指挥的战争的规模之大,战斗之残酷后世鲜有能比者。
白起将赵国元气大伤为秦国后来统一天下打好了基础。
孙子
他不但是出类拔萃的军事天才,助吴王称霸于春秋时代,耕作重要的其所着的孙子的十三篇兵法,言简意赅,归纳出战争的原理原则,是最有系统的军事理论,举凡战前准备、策略运用、十分周严完备。
孙子兵法蕴含了丰富的谋略思想,跨越了时空与国界,在军事、商战、处世、外交及人际关系等方面,为现代人开启了迈向成功的新思维。
直到现在,两千五百年前的孙子兵法,仍不断广泛地流传。
诸葛亮
历史上的诸葛亮虽然并不像三国演义中那样近乎于神,但在军事领导才能方面也超乎常人。配合东吴赤壁大破曹操、平定蜀中使刘备三分天下、以一己之力抗北魏、七擒孟获平南蛮。但面队司马懿无可奈何、六出祁山而无功,最终未能最终魏晋一统天下,暴露了其并非无所不能,也因此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程度并不大。
项羽
一个中国历史上近乎于神话的人物,史上第一战神。出自将门,18岁为将,开始带兵打仗,推翻秦朝统治的最大功臣。亦帅亦将,不仅擅用谋略,更能身先士卒,破釜沉舟的战役不仅改变了整个大局,更被永载史册。26岁时称王,但最终未能保住。33岁时结束了其传奇一生。
李陵
曾经率领五千步兵对抗匈奴十一万人与匈奴单于亲率的3万骑兵遭遇。首仗,李陵消灭数千敌人。单于大惊失色 ,急招附近8万骑兵驰援。见敌人越来越多,李陵命部下向南且战且退,杀抵3000,数日后来到一个山谷里。在撤退过程中,汉军不少战士中了敌箭,李陵让重伤者上车,有两处箭伤的驾车,一处箭伤的继续战斗,这样,又斩敌3000。汉军继续南撤,来到一山下,这里树木茂盛,匈奴骑兵施展不开,而汉朝步兵在树木间辗转杀敌数千人。当时汉军一个小官叫管敢,受上级所辱,一气之下投降匈奴,并透露汉军无后援、弓箭也将用尽,已无力支撑了。于是匈奴急攻,汉军又斩敌数千人
,并杀敌坚持十多天却无人援救,下马投降。
韩信
楚汉战争期间,韩信率兵数万,开辟北方战场。破魏之战,针对魏军部署,佯作正面渡河之势,暗从侧后偷渡,攻其不备,俘获魏王豹。井陉之战,背水为阵,使将士死地求生,人自为战,大破赵军。淮水之战,借助河水,分割楚军,将齐、楚联军各个击灭。四年二月,被封为齐王。参与指挥垓下决战,击灭楚军。韩信熟谙兵法,战功卓着,为汉王朝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其用兵之道,为后世兵家所推崇。
毛泽东
他的战略战术打败了武器装备远胜于我们的老美,这难道不够格。
4. 中国古代的十大天才名将分别是哪十位哪一个最厉害
1、项羽——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郭子仪唐代着名的军事家。武举出身,六尺有余,也就是现在的一米八以上的身材,勇武不凡。中国古代史上最出色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理论实践者。
10、李牧——战国四大将之首
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优秀的将领。他的无辜被害,使后人无不扼腕叹恨。
5.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天才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天才真不少。
先说神童。
春秋时期的项橐( tuó),战国时期的甘罗,东汉末年的曹冲,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天才。
今天细细地聊聊项橐。
孔子说:因为它的脖子长。
项橐说:蛤蟆、青蛙脖子很短,叫声也响亮啊!
项橐一连串的发问令孔子慨叹道:后生可畏。于是拜项橐为师!
再说说军事天才。
一位是韩信,一位是霍去病。
这两位将军不是那种经过实战锻炼及经验积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人物,他们似乎天生就会打仗,一出手就不同凡响,战果辉煌。
韩信被誉为兵仙。他在萧何的引荐下从大头兵直接授封为大将军,连战连捷,直接将不可一世的项羽军队团灭,帮助刘邦创建了大汉天下。
霍去病也是牛的邪乎,17岁出征就一战成名,五年打了四次大胜仗,把匈奴打的满地找牙,最终封狼居胥,立下了不世之功。
6. 中国5000年历史,一共有多少有记载的公认天才,比如赵元任,辜鸿铭,等等,要全的
我国现存的复姓: 1.欧阳2.太史3.端木4.上官5.司马6.东方7.独孤8.南宫9.万俟10.闻人11.夏侯12.诸葛13.尉迟14.公羊15.赫连16.澹台17.皇甫18.宗政19.濮阳20.公冶21.太叔22.申屠23.公孙24.慕容25.仲孙26.钟离27.长孙28.宇文29.司徒30.鲜于31.司空32.闾丘33.子车34.亓官35.司寇36.巫马37.公西38.颛孙39.壤驷40.公良41.漆雕42.乐正43.宰父44.谷梁45.拓跋46.夹谷47.轩辕48.令狐49.段干50.百里51.呼延52.东郭53.南门54.羊舌55.微生56.公户57.公玉58.公仪59.梁丘60.公仲61.公上62.公门63.公山64.公坚65.左丘66.公伯67.西门68.公祖69.第五70.公乘71.贯丘72.公皙73.南荣74.东里75.东宫76.仲长77.子书78.子桑79.即墨80.达奚81.褚师 乐正,周朝时乐官之长称为乐正,他的后代以官名为姓氏,称为乐正氏。 壤驷,来源不可考。春秋时期孔子有弟子名壤驷赤,秦国人。 公良,春秋时期陈国公子良的后代称为公良氏。 拓跋,本为少数民族鲜卑族的部落名称。368年,拓跋部人拓跋硅建立北魏。此后,拓跋氏。 拓跋宏,即北魏孝文帝,鲜卑族,政治家。他即位时年仅五岁,23岁开始亲政。亲政后,他将都城由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往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推动鲜卑族汉化。并严惩图谋抗拒的守旧贵族。这些改革措施加强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促进了民族融合。 夹谷,历史上少数民族有“加古”部落,后来讹传为音近词 “夹谷”。夹谷部落人以部落名称为姓氏。 宰父,来源不可考。孔子有弟子名宰父黑,可能是宰父氏的起源。 钟离源出于嬴姓。周朝时伯益的后人被封在钟离国。春秋时期,钟离国被楚国灭掉,国人就称为钟离氏。 钟离春,相传为战国时期齐国无盐(今山东东平东)人,相貌极丑,的岁还没嫁出去。后自请见齐宣王,向齐宣王陈述齐国之危难,宣王认为有理,采纳了她的意见,并立她为王后。 宇文,鲜卑族有个部落首领有一次打猎时拾到一块玉玺,上面刻着“皇帝玺”的字样。他认为这是上天赐给自己的名号,于是就自称“字文氏”(当地人称天为字,称君为文。字文就是天子的意思)。东晋时,字文氏进据中原,逐渐成为汉族人的姓氏。字文邕,即北周武帝,他在位期间,禁止佛道两教,使寺院占有的大量人口问国家纳税服役;还多次下诏释免奴婢杂户,制定惩治贪污条例,并统一权衡度量,北周因而国力大增。后将齐灭掉,拥有黄河流域和长江上游,为后来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长孙,北魏的建立者拓跋硅的曾祖父名叫拓跋郁律,拓跋郁律有两个儿子,大的叫沙莫雄,小的叫什翼犍。什翼犍就是拓跋硅的祖父。北魏建立后,拓跋硅认为大伯沙莫雄的大儿子嵩是曾祖父的长孙,就赐嵩为“长孙”氏。嵩的后代也就一直以长孙为目己的姓氏。 长孙皇后,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她曾协助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夺取政权。李世民即位后,她常劝其提倡节俭,重视法制,信用贤臣,深得唐太宗的敬重。她还从封建伦理观出发,编写了《女则》10卷。 慕容,慕容本是鲜卑族的一个部落名称。三国时期,鲜卑族首领莫护跋在棘城以北(今河北昌黎县境内)建立国家。据说当时北方汉人流行一种叫“步摇”的帽子,莫护跋很喜欢,也戴了一顶。鲜卑人见他这模样,都叫他“步摇”。在当地方言中,“步摇”的读音与“慕容”很相近,所以“步摇”后来就讹传成“慕容”。莫护跋的子孙后来干脆就把慕容氏作为自己部落的名称。东晋时,慕容正式成为姓氏。 鲜于源出于子姓。商纣王有叔叔被封在箕,人称箕子。箕子十分贤明,他劝纣王实行仁政。纣王不但不听,还把箕子关了起来。周武王灭商以后,把箕子放了出来,还向他请教治国安邦之道,并想封箕子为官。箕子不愿做周朝的臣民,便自己到辽东一带建立了朝鲜国。箕子的子孙中有个叫仲的,被封在于,他把国名和封地合在一起作为姓氏,称为鲜于氏。 鲜于枢,元朝书法家、诗人,大都人。他能诗文,精于楷、行、草书,尤其以草书闻名。他善于悬腕作书,笔力劲健,有《渔父词》、《透光古镜歌》等墨迹。 闾丘有两个来源。春秋时齐国有大夫名叫闾丘婴,他的后代称为闾丘氏;此外,春秋时邾国有地名闾丘,住在那里的人有以地名为姓氏的。 太叔有两个来源。春秋时,卫文公有儿子名叫太叔仪,他的后代就是太叔氏;另外,春秋时郑庄公封弟弟段在京,人称京城太叔,他的后代也有姓太叔的。 申屠,西周未年,周幽王荒淫无道,他得了美女褒姒以后,就改立褒姒所生的儿子伯服为太子,将原先王后申后和太子宜臼废掉了。申后的父亲申侯知道后,非常生气,就联合曾国和游牧民族犬戎一起攻打周幽王。周幽王见情况紧急,赶紧令人点起烽火向各路诸侯求援。可是,幽王从前为了逗乐褒姒,玩过几次“烽火戏诸侯”的把戏,因此这次烽火燃起,诸侯们以为幽王又在逗乐,都没去搭理他。没有各路诸侯的支援,幽王和伯服很快就被犬戎杀死了。申侯等人佣立宜臼为王,即周平王。周平王封申侯的小儿子在屠(今陕西合阳县东).申侯小儿子的后人在自己的姓氏后面又加上祖先封地的地名一~一屠,称为申屠氏。 申屠嘉,西汉大臣,梁人。他为人廉直,早年追随刘邦,汉文帝时任丞相。当时太中大夫邓通极受文帝宠幸,行为倨傲,申屠嘉准备诛杀邓通,后文帝亲自说情,方才作罢。 公孙,周朝制度规定,各诸侯国国君一般立正妻所生的长子为太子,其他儿子就称为公子。公子的儿子被称为公孙。公子和公孙统称为公族子弟。有不少公孙的后代就以公孙为自己的姓氏。 公孙大娘,唐朝舞蹈家。她善于舞剑器舞和浑脱舞结合的剑器浑脱。杜甫曾观看她和她的弟子的剑舞,并作《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极赞公孙大娘的剑舞惊心动魄,雄妙神奇;又据说大书法家张旭观看了她的舞蹈后,得其神韵,草书写得更加绝妙了。 仲孙,参见孟姓。 轩辕,相传黄帝号轩辕氏,他的后代中有以轩辕为姓氏的。 令狐, 令狐源出于魏氏。晋国大将魏颗有一次率军与秦国军队交战,魏颗与秦国勇将杜回遭遇。魏颗不是杜回的对手,只好且战且退。杜口眼看就要追杀上来,却被一位老人用茅草绳绊倒在地,魏颗赶紧口身将杜口捉住,最后将秦军打败。原来这位老人是魏颗父亲的宠妾祖姬的父亲,当牛魏父去世时,魏颗坚持不让祖姬为父亲陪葬,而让她改嫁他人。祖姬的父亲这次是特意来报答魏颗的救女之恩的。魏颗立下这次战功后,晋景公把令狐(今山西临猗县西)作为奖赏封给他。魏颗的儿子后来就以父亲封地的地名为姓氏,称为令狐氏。 令狐楚,唐朝大臣、诗人,宜州华原人。他担任过中书待郎、尚书、仆射等官职,政绩卓着。他还常与名诗人白居易、刘禹锡唱和,李商隐也出自他的门下,但他本人所作的好诗并不多。 万俟是鲜卑族的部落名称。 东晋时,万俟部落随拓跋氏进入中原,万俟部落的人称为万俟氏。 万俟占,南宋奸臣,开封阳武人。他承秦桧之意弹劾岳飞,并编造假罪名置岳飞父子和张宪于死地;后又与秦桧争权,被罢黜。秦桧死后,他重任宰相,继续推行投降政策。 司马是古代官名,掌管天下军事。相传帝少吴时就设置有司马一职。司马氏就是担任过司马一职的人的后代。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父亲司马谈死后,他继任父职,为太史令。后因得罪了汉武帝而入狱,受腐刑。出狱后,他发奋着书,撰写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即后世所称的《史记》。《史记》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期间3000多年的历史,语言生动,人物性格刻画鲜明,是史传文学的典范。 司马光,北宋大臣,史学家,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属山西)人。他反对王安石变法,是守旧派的领袖。他编撰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记载了上起周朝,下至南北朝1300多年的历史,以供统治者借鉴。 上官,源出于芈姓。战国时期,楚国公族子弟靳尚担任上官大夫,他的后代有以他的官名为姓氏的,称为上官氏。 上官仪,唐朝诗人,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他的诗多是应制奉和的作品,风格婉媚工整,适合官廷需要,士大夫纷纷仿效,人称“上官体”。上官仪还将六朝以来诗歌中的对仗方法进行了归纳,这对律诗的形成很有影响。 欧阳,参见欧姓。 欧阳询,唐朝书法家,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其书学王羲之父子,风俗劲险刻厉,在平正中见险绝,自成一体,人称“欧体”,为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 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吉水人。他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反对宋初以来追求靡丽文风的倾向,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他的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史学上也很有成就,曾与人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 夏侯, 源出于姒姓。西周时,杞国是夏禹后代的封国。公元前445年,楚国灭杞。杞简公的弟弟佗逃往鲁国。鲁悼公因为佗是夏禹的后代,祖先又被封过侯爵,就称他为夏侯氏。佗的后代便以夏侯为自己家庭的姓氏。 夏侯胜,西汉今文尚书学“大夏侯学”的开创者,东平(今属山东)人。他少年时跟从夏侯始昌学习《尚书》,称“大夏侯”,常以阴阳灾异推论时政得失,曾受诏为《尚书》、《论语》作注疏。 诸葛,夏朝时,伯益的后代被封为葛伯。葛怕的封国灭亡后,葛氏有一支迁往山东诸城,称为诸葛氏。另外,西汉初年,汉文帝封陈胜起义军大将葛婴的孙子为诸县侯,葛婴的子孙后来也以诸葛为姓氏。 诸葛亮,三国时期蜀国政治家、军事家,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他协助刘备联孙抗曹,占领荆州和益州,建立蜀汉政权。刘禅继位后,他主持一国军政,励精图治,赏罚严明,并改善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曾五次北伐攻魏,争夺中原,后病死在军中。在民间,“诸葛亮”成为“智慧”的代名词。 闻人,春秋时期,鲁国有个叫少正卯的大夫,学识渊博,能言善辩。他与孔子同时讲学,好几次都把孔子的学生吸引过去。少正卯由于名声很大,因此在鲁国被称为”闻人”,即名气很大的人。少正卯的子孙后来就以祖先的这一绰号为姓氏,称为闻人氏。 东方,西汉汉武帝时,有个文学家叫东方朔。相传东方朔本姓张,因为他出生时东方天刚亮,所以名叫东方朔。东方朔为人机智诙谐,敢于向皇帝直言,所提的意见往往能切中时弊,因而汉武帝比较信任他。民间有关东方朔的传说故事很多。东方朔的后人一直将“东方”这一姓氏沿续下来。 赫连,原为匈奴族姓氏。汉代匈奴单于因为娶汉朝宗室女为妻,其子孙后来就改姓刘。西晋时,匈奴单于子孙赫连氏。 皇甫源出于子姓。西周后期,宋戴公有个儿子叫公子充石,字皇父。皇父的孙子以祖父字为姓氏,称为皇父氏。古代”父”与”甫”同音通用,因此西汉时皇父鸾把皇父改为皇甫,称为皇甫氏。 皇甫谧,魏晋间医学家,安定朝那(今甘肃平凉西北)人。早年学儒,中年因患风痹疾,便开始钻研医学,写下《甲乙经》。该书阐述经络理论,明确穴位名称和位置,总结了晋以前的针灸学成就。 尉迟,北魏鲜卑族有尉迟部落,族人以部落名称为姓氏,称为尉迟氏。 尉迟恭,唐朝初年大将,朔州善阳(今山西朔县)人。他积极参与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协助李世民夺取了帝位。后任泾州道行军总管、襄州都督等职。 公羊氏。 公羊高,战国时期齐国人,相传是子夏的弟子,撰旧题(春秋公羊传),专门阐释《春秋》,为儒家经典着作之一。该书最初仅是口头流传,到汉初才成书。 澹台春秋时期,孔子有个弟子名叫澹台灭明,字子羽。据说澹台灭明相貌极丑,但品行却十分端正。孔子发现他的优点后说:“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澹台灭明的后代就是澹台氏。 公冶,春秋时鲁国季氏有族人叫季冶,字公冶,他的子孙便以公冶为姓氏。 公冶长,孔子的学生和女婿,鲁国人(另一说为齐国人),相传懂得鸟语。 宗政, “宗政”也作“宗正”。宗正是秦汉时期的官名,专管皇帝亲属的有关事宜,自秦始皇时开始设置。汉朝时。高祖刘邦有个本家亲戚担任宗正这一官职,后改姓为宗正。 濮阳,濮阳为地名,在今河南濮阳县,当地人有以地名为姓氏的,称为濮阳氏。 淳于,春秋时期有淳于国,淳于国的人后来称为淳于氏。淳于堤萦,西汉名医淳于意之女。临淄人。汉文帝时,淳于意因罪即将下狱受刑,淳于堤萦上书给文帝,说为了不让父亲受刑,自己愿做官家的奴婢以赎父刑。文帝很受感动。不久就下令废除肉刑。 单于,历史上匈奴族的最高首领称为“单于”,他们的后代中有以“单于”为姓氏的。 司徒先秦历代都设司徒这一官职,掌管国家的行政事务。有的司徒后代就把官职作为自己的姓氏,称为司徒氏。 司空是古代的一个官名,相传帝少昊时就已设置,专管水利土木工程建设。据说大禹就担任过帝尧时的司空。春秋时期,晋国的土也担任过司空,他们的后代都有姓司空的。 司空曙,唐朝诗人,广平(今河北永年东南)人,他擅长写五言律诗,内容多为送别酬答和羁旅漂泊,为“大历十才子”之一。 颛孙,周朝时,陈国公子颛孙在鲁国做官,他的后代便以颛孙为姓氏。 颛孙师,即子张,孔子的弟子。 端木,春秋时期,孔子的名弟中有个叫端木赐的,即子贡,以能言善辩而着称。他的后代就是端木氏。 巫马,周朝时设有“巫马”这一官职,掌管病马的治疗和休养等事。担任这一官职的人己家族的姓氏了。 公西氏源出于春秋时期鲁国季孙氏,是季孙氏的一个分支。孔子的弟子中有不少是公西氏,其中最着名的是公西赤,以知礼仪而着称。 漆雕氏相传为周朝时吴国的开国君主太伯的后代。另外春秋时期的鲁国也有不少漆雕氏。孔子的弟子中就有漆雕开。漆雕氏后来大多简称为漆氏。 乐正,周朝时乐官之长称为乐正,他的后代以官名为姓氏,称为乐正氏。 东郭源出于姜姓。郭是古代城池的外城。春秋时期,齐桓公有子孙住在齐都临淄外城的东门一带,被称为东郭大夫,其后代就是东郭氏。 南门,周朝时居住在城池南门的人常以南门为姓氏。此外,负责看守南门的官员的后代也有称为南门氏的。 呼延,呼延本是古代匈奴族一个部落的名称,东晋时,呼延部落进入中原,并以呼延为姓氏。 呼延赞,北宋名将,并州太原人。他虽然立了不少战功,却从不以功劳要求升迁。还常说自己元以报国,愿意死在杀敌战场上以报效国家。他平生仰慕尉迟恭,自称“小尉迟”。 东门源出于姬姓。春秋时期鲁庄公的庶子公子遂居住在东门,号东门襄仲,他的后代称为东门氏。 西门本为地名。春秋时期,齐国和郑国都有公族大夫住在西门,称为西门氏。 西门豹,战国时
GXJ1991gF7!
7. 中国有多少人智商(IQ)超过140的(天才)
智商超过140的天才在任何国家都是极少数,依赖于基因突变。
但必须要有足够的基数,出现天才的几率更大些。记得好像有过一个数据大概数百万分之几,跟罕见病一样的概率。
有了天赋的,如果没有很好的教育,依然会泯然众生
8. 中国历史上的军事天才,你知道几个呢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各种战乱不断,但是在战乱的同时,也会出现很多英雄,战争中有胜有负,但是战争的输赢不会让人才埋没。当然在动乱的年代,也能够造就出英雄,生逢乱世是一种悲哀。我国历史上有4位军事奇才,堪称常胜将军,一生都没打过败仗。但是他们的最终归宿都不如人意,难免让人唏嘘。
有很多人也都更是因为一部电视剧真正的认识了这个人物,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薛仁贵有勇有谋,能屈能伸,而且在军事上也更是常常会有自己的看法。当时不仅仅凭借着自己的军事才能让人都看到了他的能力,也更是让国家最高的统治者李世民看到了他的优势,也更是从一个平民小卒一路段位提升,终于也更是让世人知晓。
9. 中国出了哪些少年天才
“唐刘晏 方七岁 举神通 作正字”这是《三字经》里的一段话。
从这段话中就直接的说明了,刘晏是一个少年天才。他出生唐代,七岁的时候,因为自己的博学多才,在朝廷担任“正字”的官,负责和发现改正书中的错字。
刘晏到成年后的作为也是非常的棒,还担任朝廷的吏部尚书,盐钱史,筹钱史等的重要职位。为唐朝安史之乱后的经济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还有蔡文姬,六岁就精通音律,可以通过声音辩琴弦。6岁的时候缠着自己的父亲教她弹琴,他的父亲先弹奏一首给他听,不料琴弦断掉一根,蔡文姬跟自己的父亲说,父亲低头一看果然是断掉一根。父亲又故意把另一根琴弦断掉,蔡文姬有提醒自己的父亲。
父亲想蔡文姬如此小的年纪就自己精通音律,父亲就对蔡文姬加以教育,帮蔡文姬的琴艺练到炉火纯情。最后蔡文姬成为了一代女文学家,代表作有《胡茄十八拍》《悲愤诗》等。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首脍炙人口的一首《咏鹅》,是我们的少年天才骆宾王作出的,当时人家只有7岁。
有一天一位客人来到骆宾王的家里,看到骆宾王如此聪明可爱,遍想考考他,乘船划过池塘,便让骆宾王看池塘里的鹅作一首诗。一点都没有难道神通骆宾王。骆宾王还是“初唐四杰”之一呢。是唐代着名的诗人。
还有很多的少年天才,什么司马光,甘罗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