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的老师
人分三六九等,其非圣贤。老师也是人,也有高下之分,不可一盖而论。现如今部分老师的德行低下,要说到完全的责任其实不在老师。我为什么这样说呢?一个人的德性不好,他没当老师的时候德性就不好,不能说他当了老师德性就好了。因此,根本的原因在于老师的任免制度。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国家的未来命运在于现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在这种意义上讲,老师担当的社会责任非常重大,因此,要相当老师,必须得德才兼备。
记得一些资料上说,某些外国的学校,老师的任免要靠学生来选择。
要我说,‘德’第一,‘才’第二,要相当老师必须得德才兼备。
2. 想找一些上中共党史课的老师,要去哪里找呢,怎么找呢
可以去你当地的党校去找这样的老师,综合类大学的文科专业的老师,就是讲近代史现代史的老师,还有政治系的老师也可以将这样的课题。
3. 想去一个学校当老师,在哪里关注他们学校招不招人
教师招聘的公告,一般是在当地县区的人事考试信息网、学校网站的招聘栏目发布招聘公告,也可以电话拨打学校的咨询电话,问一下最近有没有学校的教师招聘。学校的咨询电话一般在官网上面都能找到。
关于教师招聘的考试内容一般分为3类
第一种:一般考教育理论基础和学科专业知识两大科
教育理论基础包含: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新课程改革、教师职
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新课改等相关的教育理论知识。
注:个别地区教育理论基础会有公共基础知识和时事政治。具体要看报考
地区的招聘简章,参加省统考的地区参考省统考的考试大纲。
第二种:学科专业知识和公共基础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也有不同,有的地区就是指上面所述的教育理论知识;有的
地区公基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科技人文、自然地理、历史文化、
事业单位、管理学、道德建设、公文写作、时政方针等内容。
第三种: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教育基础知识(事业单位D类)
考查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
数量分析、策略选择等部分。
注:教育理论知识又叫教育综合知识、教综。
具体以考试公告为准。
4. 中国老师在英国5位老师分别来自什么学校
BBC纪录片英国学生遭遇5位中国老师 师生碰撞引热议
Jun Yang-Williams。五位中国老师中的一员,现定居英国。中国教师组中,两位老师来自国内,三位老师已定居英国。Jun Yang-Williams在中国实验班中担任科学和课外活动老师。
口音重的中国老师
新京报:你是如何加入BBC的纪录片项目的?
Jun Yang-Williams:2014年夏天,我在伦敦一所大学读教育比较学硕士学位。一天上课,一个同学跟我说BBC在华人社区里面发广告,想找一位可以用中国方式给英国学生上课的老师。我是学教育比较学的,对中英文化的差异很感兴趣。2012年PISA(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ssessment)对全球学生的数学、科学和阅读能力做了一次排名,中国上海排名第1位,而英国排名第25位。我觉得中国在数学和自然方面的教学方式确实值得英国学习。
加上我个人到英国之后在当地一所Grammar School当了十年的科学课老师,出国前在中国也当了大约有十年相关课程的老师,我觉得自己非常合适。于是联系了BBC广告上留的邮箱,很快就得到了回复。
新京报:你在英国当老师这麼久,还能用中国方式教学吗?
Jun Yang-Williams:制片人的顾虑也在于此,我已经在英国的学校里面待了很久,已经适应了英国的教育方式,他担心我不能用完全中国的方式去教学生。
我跟他说我自己从小在中国长大,31岁才到英国,一直受到的是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国的教育方式是骨子里的。他还是有些顾虑,我就开玩笑说,你听我的英语口音这麼重,难道不中国化吗?他笑了。那次谈话很愉快。后来我接到了BBC的邮件,他们确定让我去当科学老师了。
曾想挂毛主席头像
新京报:这个中国老师“实验班”里充满了中国元素,例如做广播操、升国旗等,这些是谁出的主意?
Jun Yang-Williams:像广播体操、升国旗、眼保健操这些活动,第一次和BBC制片人见面的时候,她就跟我谈到了,还问我的意见怎么样,结果大家都笑了。而教室里挂的“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等汉语横幅,教学生跳扇子舞和剪纸等,这些都是我提出的。
新京报:你怎么想到挂这些标语?
Jun Yang-Williams: BBC让老师们决定自己的教室要怎么布置,我提出挂“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的标语,我们上学的年代教室里还挂毛主席头像的。但是老师们一起商量时,他们觉得毛主席头像和“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的标语在如今的中国也不常见了,于是就挂了其他的警句标语。
新京报:课程表是怎么确定的?
Jun Yang-Williams:这是很有趣的一点,按照英国作息,学生们一般三点半就可以回家了,但是这一个月,他们必须上晚自习到七点,学生们都震惊了。
节目正式录制前我刚好在西安,就拜托朋友找了一张西安灞桥区一所中学的课表,翻译之后发给了制片人。后来实验班的课表就是参考那张课表制定的。
学生和老师捉迷藏
新京报:纪录片中,两位英国学生因为说话被你罚站,你在英国教学时也会这麼做吗?
Jun Yang-Williams:不会的,我会按照英国的教育模式来从事日常工作。但在节目中,我不需要约束自己,就自然流露出受到的中国文化的影响。以前我们小时候上课就是这样的,我现在就这麼去教这些学生。
新京报:实验班中,英国学生们不适应的同时,中国老师们也很抓狂,你最难以接受的是英国学生哪一点?
Jun Yang-Williams:课堂纪律。课堂很乱,晚自习更乱,有时候连人也找不到。晚自习是5点到7点,但是学生们根本就坐不住,纷纷借口上厕所,一去就不回来了。我们三个老师经常分工协作,一个人看着教室里的学生,一个人去厕所,一个人去楼道,但他们就和我们捉迷藏。
新京报:最终找到解决办法了吗?
Jun Yang-Williams:我们尝试过让班长记录学生自习的情况,按违纪的严重程度来决定是警告、私下谈话还是叫家长。还试着去树立榜样,以小组的方式,让表现好的同学去影响其他人。但什么办法都想尽了,都不管用。我觉得是英国学生的天性决定的吧。
新京报:其他的几位中国老师的感受和你一样吗?
Jun Yang-Williams:差不多,对英国学生很多做法很无奈。比如穿校服,英国学生刚拿到校服时有的把裤腿卷起来,跟农民插秧一样,有的把袜子套在裤子外面,拉到膝盖那儿。还有升国旗,升中国国旗的时候,他们吵吵嚷嚷,我以为是因为中国国旗,但换了英国国旗也是一样。他们崇尚个性表达,没办法。
新京报:英国学生还有哪些给你印象深刻的行为?
Jun Yang-Williams:实验课上,有个男孩居然拿烧水壶到实验室泡茶喝。我发现后,教育他实验室有酸碱各类试剂,误服可能会有危险。他当时态度很好,但第二次他又在实验课上烧水泡茶,还跟我说,喝英式茶是我们英国的传统,是我的人权。
新京报:你怎么反驳他的?
Jun Yang-Williams:教育无效,我就只能请家长来了,家长把他的水壶没收了。
有学生认同中式教育
新京报:这一个月的中式教育,学生们有变化吗?
Jun Yang-Williams:这麼短时间,让他们去适应中国的教学方法是不现实的。但是我很欣慰的是,到后期的时候,有学生开始认同我的教学方式,有几个给我发邮件说,很喜欢我的教学方式,并表示在学校待得时间长有利于学习,不然回家时间都浪费了﹔此外他们觉得抄笔记的方法比自己做试验探索效率高很多,笔记之后还能拿来复习。
新京报:最终中国实验班的成绩战胜了英国班级了吗?
Jun Yang-Williams:这个要保密,暂时不能说,等着看吧。
新京报:你教过英国学生,也教过中国学生。他们主要区别在哪里?
Jun Yang-Williams:英国学生就是有什么说什么,敢于挑战权威。中国学生就不一样了,中国文化一直倡导的是尊老爱幼。在学习方面的话,英国学生思维能力特别强,但中国学生是基础知识扎实。
新京报:中式教育更有利于基础教育?
Jun Yang-Williams:也不完全是中式教育的作用,中国的家长和学校历来比较重视教育,学生的基础知识就特别扎实。英国的有些家长不怎么重视,学生们也很有个性,学校也鼓励个性发展,但是后果就是基础知识不牢。(
5. 老师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当教师的十大“痛点”你知道吗
老师是一个非常受人尊敬的职业,但是老师的痛苦又有多少人会知道呢?人们都以为教师享受着节假日和双休以及寒暑两个假期,那么教师的工作真的有如此的轻松吗?真的是人们眼中的轻松的职业吗?当代教师的十大痛点你知道吗?下面我将为大家一一叙述。
第六,地位不高。教师坐着培育人才的事业,但是待遇绝得不到保障,很多教师的工资都不足以养活家庭 。
第七,业务培训。是在暑假会接受业务培训,有国家的培训,还有地方的各种培训,暑假也并不闲着。
第八,绩效工资。老师虽然是按绩效拿工资,但是中国老师的工资水平确实一般。
第九,工作辛苦。在上课之余还要花比上课时间多几倍的时间去批改作业和备课。
第十,事业前途,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在学校中成为校领导,但大部分人都成为庸庸碌碌的人。
6. 现在中国还有多少穷苦的地方就是那些连老师都没有的地方。
云南那边比较偏僻的山区都是很穷苦的。他们会认为多一个人就会多一张嘴,本来就很贫穷思想也很落后,所以真的没有人愿意去。
7. 您好,请问有北京四中连中国老师的语文教学视频吗
听过一个语文课程,好像是72个知识点和答题技巧,让你阅读理解满分的,你可以去搜搜听听。
8. 这些年尊师重道哪里去了
学生骂老师不是现代才有,自古有之。不必过于计较。
9. 向全中国老师求救
这个老师功力了得,太厉害了。忍耐些和他学好功夫为民除害,当保镖。当特警,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加油!
10. 中国的教育,教育到哪了
中国人的思维批判:中国僵化的教育从学前儿童就开始了
中国人的思维批判
编者按:“中国人的思维极缺逻辑性和求证性,缺乏思维工具的运用”。“思维的科学在中国文化历史上几乎是一个空白”。一本试图解答中国为什么从文明到落后的书《中国人的思维批判》,日前由人民出版社推出,这是一本从事实而不是从概念出发的书,作者运用比较学的原理,深刻地阐明了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思维的落后,而不是别的。该书从纵向和横向、古中国和古希腊、近代中国和西方等诸多方面,例举大量令人信服的事例及其精辟的观点,反复求证,反复论证,雄辩地证明科学思维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衰荣辱的极端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本书作者楚渔,居于北京西山,自号西山闲人。据说他有三大爱好:读书、探险、收藏、本书是他长年思考的产物。作者认为,这是一本只需要你花一两个小时就可以读完的书。书中所指的思维积习,也在自己身上可以找出,读之不无启发之处。
由于篇幅所限,本刊选登该书第七章以飨读者。
内容提要
改造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模式是我国教育的头等大事
我们的僵化教育,从学前儿童就开始了,几岁的孩子探索未知世界,拓展自己的智力空间的黄金时期。但却被我们的家长们逼着去学这个年龄段不该去学的东西:识字、英语、弹琴等(个别特别喜欢干这件事的除外),有些还要背什么唐诗三百首等,就这样活生生地扼杀了孩子们拓展智力空间的能力。我们的一些所谓的儿童教育家,制订了一整套扼杀孩子天性的教育方法把儿童未来的潜力和智力从小就扼杀在摇篮里。
第七章改造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模式
是我国教育的头等大事
要使知识充满活力,不能使知识僵化,而这是一切教育的核心问题。
——怀特海[1]
对于中国人思维模式的缺陷,中国很多学者都进行过研究和探讨,但可惜这些研究在很大程度是书斋式的。科学的思维模式没有渗透进中国的知识文化层面,更没有渗透进广大中国民众的毛孔里。
由于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正确的东西很难传播,中国的思想界和社会实践严重脱节。尽管近代有所改进,但没有上升为整个知识层面的主流意识,也没有成为全民的主导意识。
现代思维虽然也需感性、悟性和灵性的平衡,但更需要清明的理性。从总体上看,分析性、精确化的理性思维在中国并未能得到发展和高度重视。
自古以来,中国的文论很多是一些断论和定论。多数情况下不去说明结论是如何得来的,不论证其是否合理。教育中除了死记硬背结论外,很难学到得出结论的方法,因而难以发展,所以就没什么批判和首创精神。古中国传统中的很多东西都是一种刻板的说教,不容易叫人信服。
西方的传统多是告诉我们事情的因果关系和来龙去脉。西方文化重视理性分析,讲究使用各种工具增强对世界的明晰的认识,探究各个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告诉人们结论和结果是如何得出来的,能讲清楚用何种方式,过程是什么,根据是什么。因此,探究事物的方法很容易被延展和扩大,人们很容易用同样的方法去演绎、探究别的事物。
美国密西根大学着名教授谢宁于2002年10月21日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说:“我认为社会学的核心并不是知识,并不是关于社会的知识,而是得到知识的手段和方法。”而我们的教育正好相反,从学前教育一直到大学的教育,其教育方法都是在我们中国人传统思维模式影响下进行的。因此,我们的教育培养出来的是思维和知识僵化的人,这样的人很难有突破性的创新和发明。我们追赶了西方一百多年,从来没听说过我们中国出了大思想家,也从来没听说过中国人搞出过什么科学理论体系。如果我们不彻底改变我们落后的思维模式,我们永远赶不上西方,顶多是跟在西方的屁股后面亦步亦趋。思维模式的转变,是整个社会层面的事(包括文字的改造),本文在此不想涉及太多,仅仅是从教育来讲述这方面的问题。
模糊、混乱的僵化思维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里的思维模式,但这种思维习惯并非天生的,而是在成长过程中,受社会规范影响慢慢形成的。美国学者尼斯贝特通过实验证明,思维模式通过培训能得到改变。
我们的教育不是在培养人才,而是在培养庸才,培养没有什么思辨能力,只能按教科书规定的套路去钻的工匠式的人才。中国一些媒体有不少报道讲述中国的留学生很少有正确思维方法,离了书本,啥都不会。《青年参考》2009年3月20日有份报导:《中国留学生啥形象,五名老外说说看》,文中有一个小标题说中国的留学生“他们失去了探索和思辨的能力。”文中美国佬塞缪尔•利波夫毕业于哈佛大学,现攻读麻省理工大学博士学位。此人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是个不折不扣的“中国通”。他经常和中国的留学生打交道,塞缪尔对中国留学生丧失了思辨能力非常失望,塞缪尔尖锐地指出:“在哈佛读书的中国留学生都是佼佼者,他们之中很可能会出现这个国家未来的领导人,如果连他们都丧失了探索和思辨的能力,一个国家该怎样不断前进发展呢?”
我们认为,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实际上,我们的僵化教育,从学前儿童就开始了,几岁的孩子,正是活泼好动的时期,这个时期也是儿童探索未知世界,拓展自己的智力空间的黄金时期。但却被我们的家长们逼着去学这个年龄段不该去学的东西:识字、英语、弹琴等(个别特别喜欢干一件事的除外),有些还要背什么唐诗三百首等,就这样活生生地扼杀了孩子们拓展智力空间的能力。我们的一些所谓的儿童教育家,制定了一整套的扼杀孩子天性的教育方法,把儿童未来的潜力和智力从小就扼杀在摇篮里。
我们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但是所有的中国人都视而不见),儿童是“喜新厌旧”的典型,一件玩具,一般小孩喜欢的时间不会超过几天,为什么这样呢?是因为小孩子好奇心极强,求知欲也极强,熟悉的东西他就会不屑一顾,这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的本能。这个时期的孩子正是开拓视野、探索世界的时期,小孩子和小动物在这一点上没有本质的区别。小猫小狗为什么喜欢打打闹闹,就是为了探索世界、拓展智力,培养未来的生存能力,人类的小孩子也是一样的。而我们的大人们为了所谓“不使孩子输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这是一个混帐理论),拼命地逼着孩子去学一些东西,从小就扼杀了孩子的探索和思辨的能力。如我们的一些家长逼着孩子去学什么钢琴,为了培养孩子的“音乐细胞”,结果如何?有几个愿学的?就是迫于家长的压力,学了一点钢琴,又有几个孩子稍大一点愿去弹钢琴的,孩子在学前被家长逼着去学一些文化知识,上学之后有几个真正爱学习的?多数都在小学四五年级学习成绩大幅下降,无数的事实在那里摆着,而我们的家长们都视而不见。其实,多数家长也都是思维僵化,思维僵化的结果就是和群居动物般随从性和跟风性一样的,只要周围的人要孩子学什么,自己也要孩子学什么。我们的家长,从来只关心孩子考多少分,几乎没有几个家长告诉孩子如何去学习的。同样,我们的家长只关心孩子能否考上名牌大学,几乎没有几个关心孩子应该学什么专业。其实,选对专业比考上名牌大学更重要,可我们的家长没有几个真正操心孩子将来从事什么职业。我们的孩子就这样,从小就在全社会僵化思维熏陶下和学校及家长的逼迫下逐步失去了探索和思辨的能力。
近代世界知名的大数学家同时也是大哲学家怀特海写的《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指出:生命智力的发展是有一定的周期的;智力发展要经过三个阶段,即智力发展的三节奏:第一是浪漫阶段;第二是精确阶段;第三是综合运用阶段。怀特海认为:浪漫阶段大致延续到13或14岁;从14岁到18岁是精确阶段;从18岁到22岁是综合运用阶段。[2]这三个阶段大致是:从学前阶段到小学是浪漫阶段,从初中到高中是精确阶段,大学是综合运用阶段。怀特海认为;浪漫阶段是儿童开始体验世界,认识世界,发现世界的阶段,这个阶段儿童将形成关于世界的基本“图式”这是关系到儿童是以继承为主或以创新为主。所以,在浪漫阶段对儿童一生的发展非常重要。在此阶段“人们所讨论的题目具有新奇的活力;它自身包含未经探索的因果逻辑关系,也以丰富的内容为探索者提供了若隐若现的机会”。在此阶段中,儿童能体验到一种兴奋,因为他们“从接触单纯的事实,到开始认识事实未经探索的关系的重要意义,这种转变会引起某种兴奋而浪漫的情感,本质上就属于这样一种兴奋”(这就解释了孩子为什么“喜新厌旧”)。
怀特海指出:“一个儿童在青少年浪漫期所形成的特点,将决定理想和想象如何塑造和丰富他未来的生活”[3]而这个“重要的浪漫阶段的内容像洪水一样涌向儿童,将他推向精神世界的生活。”[4]所以,怀特海强调:“浪漫必须加以培养,因为浪漫毕竟是我们要得到的那种和谐的智慧中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5]怀特海这种学说,得到现代儿童脑神经学说的支持。
为说明我们在开发自己的脑的能力方面处于多么落后的局面,我们来看看这组大脑神经元网络图(引自1998年出版的卡特的着作《心智地图》,英文版):
2.jpg
2010-4-1616:13
左图是新生儿大脑的神经元连接状况,可称为“疏松”。当儿童发育到六岁左右时(如中图所示),脑神经元之间的连接表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可称为“密集”。最后,大约在十岁以前(见右图),儿童的脑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再度变得“疏松”,但这是经过了学习和构建了对世界的基本想象方式之后的疏松,故而,可称为“间苗”。
这样,儿童大脑在六岁的时候,大约已经获得了超过成人大脑两倍的神经元数量。在其后的“间苗”期间,儿童的认知结构、情感结构、人格结构,这三类基本的、决定了人生命运的心智结构,就开始“定型”——除非发生特别深刻和震撼性的个人事件,这些基本结构不会有很明显的改变。用中国民间流传着的看法表述,就是“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我们当中的许多人,依然记得自己儿童时期的“特异功能”,最常见和典型的,是“看见声音”和“听见色彩”。脑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十岁以前的“间苗过程”中,视觉区(枕叶)和听觉区(颞叶)交界处尚未定型,这使得许多儿童具有音乐天才和绘画天才的那种对声音和色彩的直觉能力。随着“间苗”过程接近结束,我们便逐渐丧失了这些“特异功能”,成长为普通人了。
当然,我还可以列举于上述类似的人脑在其他方面的直觉能力。不过,我们所处的局面已经很明显:我们原本可以拥有强大得多的直觉能力,却因为自然演化和生存压力,不得不放弃。
从上面论述可以看出,我们的整个教育理论包括学校的教育模式,从儿童期间就扼杀了孩子未来的创新和思维能力。我们的教育体制,也是全套引进西方的(中国过去只有私塾,没有什么小学、中学、大学之说)但是我们却用中国式的僵化的思维模式来对待鲜活的西方传来的教育模式,中国的这种教育体制,很难培养高素质的具有首创精神的人才。
古希腊的思想家赫拉克利特认为:博学不等于智慧。怀特海也认为:“没有浪漫的冒险,至多你只能得到缺乏创新的死板的知识,而最坏的情况则是你轻视概念——根本无知识可言。”[6]
怀特海还认为,教育的三个阶段还包含自由和纪律两方面的基本要素,他指出:“通往智慧的惟一的道路是在知识面前享有自由,但通往知识的惟一途径是在获取有条理的事实时保持纪律。”[7]智力发展是从浪漫开始,进一步走向高层次的浪漫。所以,“教育的开始阶段和结束阶段的主要特征是自由,但是有一个纪律占主导地位的中间阶段,这时自由从属于纪律。”[8]怀特海在此肯定自由在教育中的作用,因为能带来兴趣和快乐。没有兴趣也就没有学习的积极性。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比责任心更重要,所以怀特海说:“兴趣是专注和颖悟的先决条件。”[9]因此,没有兴趣就没有进步。怀特海同时也指出,纪律也是必要的,因为纪律有助于知识的获取,使思维有条理,过分强调纪律是有害的,不加区别的纪律只能使大脑变得麻木不仁。因为活泼的思维习惯只能在合适的自由气氛中产生。“青年人天生渴望发展和活动,如果用一种枯燥的方式将受纪律束缚的知识强加给他们,会使他们感到厌恶。”[10]只有恰当的自由气氛,“纪律应该满足对智慧的一种自然渴望。”[11]因此,“惟有通过享有广泛的自由才能得到这种纪律。”[12]因而儿童的纪律性主要不应是外界强加的,应该通过自我约束来培养出来的,这才是真正的纪律,只有这样,自由和纪律才能发生内在的联系和有机的结合。
对比我们社会的整个教育理念,却是反其道而行之。这方面的事实太多了,我们在这不想浪费太多的篇幅来讲这一类事。总之,对于孩子,我们中国的家长和老师,以及整个教育体系,加给孩子身上的负担太重了。从小就被强行灌输那么多的知识,其结果是使知识僵化,“思想呆滞”(怀特海语)这种思想为大脑接受而不加以利用从而使思维也变得僵化。怀特海特别强调“忽视智力发展的这种节奏和特点是导致教育死板无效的一个主要因素。”所以我们培养出成千上万的大学生,仅学理工科的科技人员就有4200万人,但其首创能力几乎等于零。因此,我们主张:孩子在上学前应该充分地让他们玩耍,不要强加他们任何不必要的知识,使儿童在玩耍中充分地扩展他们思维的自由空间,开发智力,增强儿童大脑中各方面功能的神经元。上小学时应该是半玩半学习,在玩中学习,在学中玩;到十岁左右,尽可能多地保留更多的神经元,使各方面功能的神经元在儿童的未来发挥作用,发挥潜在的智商功能。
另外,我们主张男孩应该8岁上学,女孩应该6岁上学。因为女孩在这个年龄段比男孩成熟得多。所有的家长和老师都有体会,都是7岁上学,女孩已经很成熟了,而男孩还是傻呵呵的。在这里不想多发挥,仅仅是提醒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注意这点。其实这一点还要考虑到以后女孩的工作和婚恋问题。如果同时7岁上小学,大学毕业时都是22岁或23岁,男生奋斗几年没关系,女孩再奋斗几年找对象都难。所以很多优秀女生就成了老姑娘了。我们通过观察发现,女生在17、18岁时思想已经非常成熟了,她们才智的增长到25岁左右就到了高峰,女人到25岁左右以后才干的增长就放慢了,几乎停止了增长,而男人到了25岁左右以后才能开始真正发挥自己的潜力。男人30岁左右思想才能真正成熟。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成功的女人都很年轻,而成功的男人多在中年。
对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的思想的描述,就到此为止了;因为在这本书中,对教育的论述已经是非常精确和全面的,我们已经无话可说了,再说就多余了。因此,我们把自以为怀特海最精辟的一些论断摘录如下,以便没看过《教育的目的》这本书的人对怀特海的教育思想有一点点了解。
在这个发展阶段(指精确阶段)要使学生一点一点地接受一种特定的分析事实的方法(P34)。
在浪漫阶段的自然发展尚未结束时就对精确性进行训导,必然会妨碍他对概念的吸收(P59)。
在比较小的年纪反复灌输精确的科学知识,就会扼杀学生的首创精神和求知兴趣,使学生不可能理解科学题目的丰富内容(P67)。
在儿童教育中引进的主要思想概念要少而精(P3)。
如果一个班级的课堂纪律良好,那么就有可能向学生们灌输一定量的死板的知识(P10)。
精确阶段也代表一种知识的增加和补充。在这个阶段,知识的广泛的关系居于次要地位,从属于系统阐述的精确性(P34)。
最后的综合运用阶段相当于黑格尔的综合。这是补充了分类概念和有关的技能后重又回归浪漫。这是结果,是精确性训练始终追寻的目标。这是最后的成功(P35)。
教育应该是这样一种不断重复的循环周期。每一节课应该以其自身的方式构成一种涡式的循环,引导出它的下一个过程(P35)。
当孩子快到15岁时,语言上的精确时期和科学上的浪漫时期都接近尾声,继之而来的是语言上的综合运用时期和科学上的精确时期(P43)。
在这个循环期里,浪漫阶段覆盖了儿童生活最初的12年,精确阶段包含青少年在中等学校接受教育的整个时期,而综合运用阶段则是青年迈向成人的阶段(P47)。
我的主要论点是,智力的发展表现为一种节奏,这种节奏包含一种交织在一起的若干循环周期,而整个过程作为发展中的小旋涡,又受一个具有相同特点的更重要的循环周期的控制(P50)。
空泛无益的知识是微不足道的,实际上是有害的。知识的重要意义在于它的应用,在于人们对它的积极的掌握,即存在于智慧之中(P57)。
我在数所大学任教,对学生们麻木不仁的思维深感惊讶,这种麻木不仁的思维来自于漫无目的地积累死板的精确知识而对它们又不加利用(P66)。
无偏见的科学求知欲是一种热情,它对各种事件的关联采取一种有序的理智的看法(P84)。
技术教育与文科教育对立是错误的。不涉及文科的技术教育不可能完美,不涉及技术的文科教育也不能令人满意,换句话说,凡教育必传授技术和充满智慧的想象(P85)。
科学教育主要是一种训练观察自然现象的艺术,以及训练知识和训练对涉及一系列自然现象的法则进行演绎推理(P87)。
人类的悲剧在于,那些富有想象力的人缺少经验,而那些有经验的人则想象力贫乏。愚人没有知识却凭想象办事;书呆子缺乏想象力但凭知识行事。而大学的任务就是将想象力和经验融为一体(P138)。
使人类走向伟大崇高的每一次知识革命无不是对这种呆滞思想的激烈反抗(P3)。
文化是思想活动,是对美和高尚情感的接受。支离破碎的信息或知识与文化毫不相干。一个人仅仅见多识广,他不过是这个世界上最无用而令人讨厌的人。我们要造就的是既有文化又掌握专门知识的人才。专业知识为他们奠定起步的基础,而文化则像哲学和艺术一样将他们引向深奥高远之境。自我发展才是有价值的智力发展(P1)。
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判断力,以及控制复杂情况的能力,使它们在特殊情况下应用理论知识对前景做出展望——所有这些能力不是靠一条体现在各科目考试中的固定规则所能传授的(P10)。
怀特海是在80多年前提出的这一套教育理论的。根据皮亚杰的儿童心理构建学以及美国科学家对儿童大脑神经元的研究成果,证实怀特海的这套理念是正确的。怀特海非常反对他称之为教育中的“呆滞的思维”。因此他认为“要使知识充满活力,不能使知识僵化,而这是一切教育的核心问题。”[13]纵观我们中国人的教育理念和学校的教育方式,离怀特海讲的这个“核心”相差太远。因此,我们国家的教育是非改革不可,并以教育为中心逐步改变我们中国人落后的思维模式。
尼斯贝特通过实验证明,人的思维方式是可以通过培训改变的。为了使我们的民族有一些理性,教育的改革是根本的改革。废除那种制造工匠式的呆板教育,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想象力、创造力的教育方式。
教育改革的话题太广泛和庞大,我们在这里不想一一论述。我们仅仅集中一个方面来论述,鉴于我们中国人逻辑思维能力过于薄弱,在教育中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极重要而且是不可缺少的。在当代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任何人都不可能把所有的甚至某一专业领域的已有的知识全部掌握。一个人只要有了基础理论,学会了获取知识的方法,形成科学的思维模式,就能够熟练掌握需要的知识并能提升,这样才能有首创精神。
因此,我们学校应该从小学开始就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中学时应开设形式逻辑课程。我们认为形式逻辑是所有逻辑学说的轴心,没有形式逻辑的基础,辩证法也不可能学好。黑格尔指出:“从事这种形式逻辑的研究,无疑有其用处,可以借此使人头脑清楚,有如一般人所常说,也可以教人练习集中思想,练习作抽象的思考,而在日常的意识里,我们所应付的大都是些混淆错综的感觉的表象。但是在作抽象思考时,我们必须集中精神于一点,借以养成一种从事于考察内心活动的习惯。”[14]黑格尔又指出:“学习的人通过逻辑学所获得的教养,在于训练思维,使人在头脑中得到真正纯粹的思想,因为这门科学乃是思维的思维。”[15]通过形式逻辑的学习,使概念清晰。怀特海也反复强调概念明确是重要的,而我们中国人概念模糊是我们思维致命的弱点。对于形式逻辑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中,要理论联系实际。鉴于我们的社会中思维混乱和僵化,学习逻辑的人要有意识地观察和分析乃至批判非理性思维的现象和表现。前文我们也提到,即使是我国学理工科的人,虽然也有意或无意中受到过逻辑的不深不浅的训练。但逻辑思维的能力照样非常薄弱,离开书本指定的套路,就啥都不会了,也就是说逻辑思维并没有真正被主观意识到。没有逻辑思维,什么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或者别的什么思维,都不可能发挥真正的功效。逻辑思维必须是轴心,是基础。就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建立在牛顿的经典物理学基础上的;没有经典物理学,不可能产生相对论。
当然,改变我们中国人落后的思维模式,不光是这一点,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包括文字和语言的改革。所以,这应该是整个教育系统和全民的事情。因此,改变我们落后的思维,国家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我们所有的中国人也应该高度重视。否则,我们永远也不可能有多大进步,永远也赶超不了西方。
最后以罗素的话来结束。
逻辑学似乎不属于其中任何一类,所以它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一门科学,而是处理问题的一种普遍方法,对科学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它为识别和证明提供标准,应该被视为影响科学研究的工具或手段。亚里士多德在谈到逻辑时所使用的希腊语“工具论”正说明了这一点。
——罗素[16]
--------------------------------------------------------------------------------
[1]怀特海:《教育的目的》,三联书店2002年1月第1版,第9页。
[2]怀特海:《教育的目的》,三联书店2002年1月第1版,第67页。
[3]怀特海:《教育的目的》,三联书店2002年1月第1版,第39页。
[4]怀特海:《教育的目的》,三联书店2002年1月第1版,第40页。
[5]怀特海:《教育的目的》,三联书店2002年1月第1版,第62页。
[6]怀特海:《教育的目的》,三联书店2002年1月第1版,第60页。
[7]怀特海:《教育的目的》,三联书店2002年1月第1版,第54页。
[8]怀特海:《教育的目的》,三联书店2002年1月第1版,第55页。
[9]怀特海:《教育的目的》,三联书店2002年1月第1版,第56页。
[10]怀特海:《教育的目的》,三联书店2002年1月第1版,第57页。
[11]怀特海:《教育的目的》,三联书店2002年1月第1版,第58页。
[12]怀特海:《教育的目的》,三联书店2002年1月第1版,第62页。
[13]怀特海:《教育的目的》,三联书店2002年1月第1版,第9页。
[14][德]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7月第2版,第73页。
[15][德]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7月第2版,第64页。
[16][英]伯特兰·罗素:《西方的智慧》,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第9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