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资讯 > 中国南淮是哪里

中国南淮是哪里

发布时间:2022-06-29 21:44:06

① 中国的耕地面积占世界的多少养活了世界上多少人

中国的耕地面积为1,432,960平方公里,排世界第三位。截止2018年,中国用全球7%的耕地养活了近20%的人口。

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我国西部耕地面积小,分布零星。国耕地面积排世界第3,仅次于美国和印度。

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排在126位以后,人均耕地仅1.4亩,还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一半儿。加拿大的人均耕地是我国的18倍,印度是我国的1.2倍。 目前我国已经有664个市县的人均耕地在联合国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的警戒线以下。全国的耕地面积已经下降到18亿亩。

(1)中国南淮是哪里扩展阅读

中国用全球7%的耕地养活了近20%的人口,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背后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国的化肥施用量增长了三倍。而化肥的利用率仅为32%,远低于55%的世界平均水平,更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与此同时,中国也面临水资源利用率低、水质低下和分布失衡等现实问题。中国的人均水资源仅为2050立方米,仅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5%。农业灌溉消耗了中国60%的可利用水资源,用水效率却仅为30%—40%,远低于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

在北方一些区域,由于水资源短缺,不得不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用于农业灌溉。如何实现粮食安全和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农业之间的平衡,是摆在中国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战略议题。

② 四夷的东夷

东夷又称夷,最早是和炎黄相对的一个部落,是华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周朝时变成古汉族对东方非华夏民族的泛称,非特定的一个群体,所指代的概念随着中原王朝疆域的变化而屡屡变化。
夷又有诸夷、四夷、东夷、西夷、南夷、九夷等称。随着东夷与华夏的融合,汉朝之后,东夷后来变成对日本等东方国家的泛称。夷字有多重含义。其主要意思是“平”。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夷字“从大从弓”。
据说东夷人最早发明弓箭,擅长射箭。距今4600至3300年的龙山文化时期东夷骨刻文中已经发现了类似人背弓形的“夷”字,“从大从弓”有了原始依据。
但商周时期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夷实际是尸或者人字,和弓无关,因此以夷字“从大从弓”认定夷字为弓箭手之说可能是汉代人穿凿附会而来。 东夷作为一个名词则来自于周代,周人为了记述历史就把中原以东的众部落称为东夷,事实上他们只有一个部落自称为“夷”。
夏商周时期,东夷是指生活于今山东、淮河、苏北、淮北地区,活动在今泰山周围的众多部落、方国。秦汉明时期,东夷多指居住于中国东方的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及琉球群岛等地的外族或中国东北的少数民族。
所指代的概念随着中原王朝疆域的变化而屡屡变化。
东夷文明作为华夏文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有人认为岳石文化(距今约3900年),是东夷文明。 东夷为多义词大致有三种意思:
1.本义:东方之人。即我囯古代对对东部各民族的统称。有淮夷、莱夷、鸟夷、岛夷、湡夷等。分布在今安徽省,山东省,江苏省一带。
2.“夷”字后指中原以外的各族。
3.夷”,古山东话中音同“人”,原意为“一人负弓”(《说文解字》),与华是同位语。 词义性质从地理名词转变成对中国文化起源领域意义上的文化渊源性质的名词。
4.“东”和“夷”字在山东龙山文化时期(距今约4600至3300年)的东夷骨刻文字中已经出现。引(丁再献、丁蕾着《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文稿总编审:丁再斌)第十九章第二节,“东”在第780页,“夷”在709页,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 夷的族称,今所见为当时确证的,以甲骨卜辞关于尸(夷)方的记录为最早;古籍记载则夏代的东方已有众多夷人的方国部落。《后汉书·东夷传》说:“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凤夷、阳夷。”这九种夷都见于古本《竹书纪年》关于夏朝与东方诸夷关系的记载。实际上,“九”仅言其多,不必拘泥于九种。《竹书纪年》所载,夏代还有淮夷、蓝夷;《尚书·禹贡》记载两河之间的冀州有鸟夷(一作岛夷,字形近似致误);青州在泰山以东至海有嵎夷、莱夷;青州南部至淮河有淮夷;淮南与淮海之间扬州也有鸟夷(一作岛夷)。《禹贡》成书于战国,或亦保存了夏代民族的名称。
甲骨卜辞对于商朝东方与东南方的夷人,写作“ ”方和“ ”“ ”方。前者像人侧立之形,释为“人方”,后二者均像人蹲踞之形,与夏人危坐不同,释为“尸方”。甲骨文学界认为作为族称,两者都是夷的假借字。然而有的学者认为“人方”指商东南方淮水流域靠海一带和山东半岛靠海一带;有的学者认为人方与尸方是同一称谓的不同写法,都是指商东方与东南方的诸夷。郭沫若先生说:“尸方当即东夷也。征尸方所至之地有淮河流域者,则殷代之尸方乃合山东之岛夷与淮夷而言。”
西周金文才正式出现了“东夷”的称谓。在整个西周时期,东方诸夷都是周王朝的劲敌。文献记载周对东方的战争,不同时期出现了东夷、淮夷、南淮夷、南夷等不同称谓,这些称谓,实际上反映了周王朝不同时期对东方劲敌用不同地理方位概括。西周前后两三个世纪观念上的变化,造成了现在研究工作辨析的困难。学术界对西周时期东夷、淮夷、南淮夷到底指哪些地区的部落与方国,有着不同的看法。
据张懋镕《西周金文所见东夷、淮夷、南夷、南淮夷比较表》统计,西周早期仅见有“东夷”,周公、成王东征的对象金文中记载都概称为东夷,而《史记·周本纪》说:“召公为保,周公为师,东伐淮夷,残奄,迁其君薄姑。”《鲁周公世家》说:“管、蔡、武庚等率淮夷而反。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宁淮夷东土。”周公,成王东征虽涉及淮夷,而主要是在山东省境,此为东夷起源的地区,也是夏、商时东方诸夷的核心地区。金文为当时实录,西周早叶以东夷概称东方诸夷部落与方国,而淮夷包括即在其中。
周公,成王东征以后,今山东省境内的东夷势力一蹶不振,且周王朝封太公于齐,封周公子鲁以镇东方。到西周中叶淮夷在淮河地区兴起,成为东夷中势力最强的一支。据上引张懋镕的《比较表》第二栏,西周中期金文只见有淮夷,反而不见东夷的记录。说明成康以后,周王朝与东方诸夷的关系,主要对手是淮夷,因而又以淮夷概称东方诸夷部落与方国了。文献记载多为后世追叙,关于周公、成王东征的记载,盖成于成康以后,所以依周中期的观念,反以淮夷概称东夷了。
到了西周晚叶,夷王时期《禹鼎》复见淮夷与东夷并举,而淮夷居前;厉王时器《钟》又有南夷与东夷并见,而南夷居前。周晚叶的南淮夷、东夷各指哪些地区的部落与方国,可在东夷与西周的关系中去辨析。总之,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文献中关于东夷的军事活动已涉周雒邑畿甸地区,然而其分布范围,都没有超出海岱与淮河流域。
秦汉以后的东夷,主要是指先秦的东北夷,又将倭人列于其中,是泛指东方的民族和国家,与先秦东夷在地区与民族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别。
先秦的东北夷,包括肃慎,息慎同音异译。《史记·五帝本纪》叙述舜时“方五千里,至于荒服”。在来贡的诸民族中有息慎。《集解》引郑玄的注解说:“息慎,或谓之肃慎,东北夷。”《国语·鲁语下》,记述孔子在陈,有隼死于陈侯之庭而身上留着射来的楛矢石砮,于是问孔子。孔子说:“隼之来远矣,此肃慎民之矢也。”并且讲述其中出典,是周武王克商,命四方各族进贡方物,于是肃慎氏贡楛矢石砮,其长度有一尺多。周王为了以其能招来远方的美好政绩垂法后世,在箭杆上刻了“肃慎氏之贡矢”,分给舜的后裔而封于陈。孔子说:“分异姓以远方之贡,使无忘服也。故分陈以肃慎之贡。”韦昭注:“肃慎,东北夷之国,故隼之来远矣。”
肃慎的分布,学术界长期有过多种推论。然而古人早已指明肃慎在不咸山(今长白山)之北。《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郭璞注:“今肃慎去辽东三千余里。”郭璞晋人,晋辽东城即今辽宁省辽阳市老城区,晋尺约相当今6寸,当时3000里合今华里1800里左右,明显已在长白山以北。《三国志·东夷传》:“挹娄在夫余东北千余里,滨大海。”又说:“其弓长四尺,力如弩,矢用楛,长尺八寸,青石为镞,古肃慎之国也。”三国时夫余王城大概还在今吉林市境,其东北晋时千余里,合今华里600里左右。两书所记肃慎地理,都相当于今黑龙江省宁安县附近。《新唐书·渤海传》说:渤海“以肃慎故地为上京,曰龙泉府”。贾耽《入四夷道城纪》说:渤海上京“临忽汗海,其西南三十里,有肃慎城”,渤海上京遗址即今宁安县东京城。按文献记载,肃慎分布在以今牡丹江中游为中心的地区。再证在考古学发现的楛矢石砮及对肃慎人文化遗址得出的判断,可以肯定肃慎是起源于今牡丹江流域的东北古民族,又是东北与中原王朝发生政治交往最早、源远流长的古代民族。
夫余,又有扶余、凫臾等异译。《史记》记述秦汉时的经济区域说:“夫燕亦勃、碣之间一都会也……北邻乌桓、夫余”,而《论衡·吉验篇》记述夫余立国的传说:“北夷橐离国王侍婢有娠,王欲杀之。婢对曰:‘有气大如鸡子,从天而下,故我有娠。’”后产子,即夫余的始祖东明。说明夫余的始祖传说,也带有东夷以鸟为上天使者的特点。夫余立国以北流松花江中游平坦地区为中心,其先橐离大概分布在嫩江支流乌裕尔河流域。 在夏代400余年中,除与有扈氏甘之战发生在今陕西省关中外,其余未见与西方部落及方国战争的记录。与此相对照,夏与东方的斗争剧烈得多。夏启杀后益自立为后(王),传至太康,即发生了有穷氏后羿“代夏政”的大变革,接着寒浞代羿,前后40年,少康复国。一直到少康儿子后杼才消灭有穷氏,使夏朝得以巩固。自后启至后杼约半个世纪与东夷斗争,主要是在今山东北部以及河南东北部与河北南部,今山东与河南、河北接壤的地区展开。后杼以下,对东方各部落与方国的征伐及交往,已转移到泰山以东以南地区,所见“九夷”名称及其分布已在“东夷的分布”中叙述。到了夏代晚叶,与九夷的关系似有所改善,帝发元年,出现了“诸夷宾于王门,诸夷入舞”的局面。其中可能包括四方之夷,从《竹书纪年》所叙前后联系看,当主要是东方之夷。关于夏代灭亡,古籍记述夏桀在鸣条之战失败以后,奔于南巢,通常以为即到了东夷的地区,今安徽巢县一带,可姑备一说;勾践越国也宣称越为禹后,大概是与诸夏认同的一种表现。这些都可置疑,有待证实。夏人在夏代及夏朝灭亡以后有一部分东徙,移居于淮河流域、太湖流域乃至杭州湾一带,却在考古学上有若干证据。有一部分夏人东渐而化于东夷和百越,当是事实。
东夷与商朝也兵戎相见,而且有的记录说明商对东夷的征伐时间延续较长,规模也较大,远涉淮河流域。“商人服象,为虐东夷”,“商纣为黎之蒐,东夷叛之”,商纣与东夷大规模的战争是商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纣克东夷而殒其身”。
两周与东夷的关系,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周初叶武王至康王时期;周中叶穆王至孝王时期;周末叶夷王至平王东迁以前。
大约在公元前11世纪初叶,周武王联合800诸侯及西土各族,经牧野一仗,商纣灭亡。仍封纣子武庚为诸侯,又以周武王之弟管、蔡、霍三叔为“三监”,各据商中心地区的一部以监视武庚。即使是作了如此周密的布置,周武王回到镐京,仍“自夜不寐”,因为商遗裔和东夷的势力仍很强大。武王灭商以后两年即去世,其弟周公辅其子成王,而“三监”心怀不满,武庚乘机与东夷之大国奄、薄姑等联合起兵反周。周公于是大举东征。关于这次东征的对象除商遗裔之外,成王时铸造的雪鼎,盥鼎铭文都记载的是征伐“东尸”(夷)、“东或”(国)。奄在今山东曲阜县旧城东,这是少昊集团的中心所在;薄姑在今山东博兴县东南。两国都渊源干少昊集团,是商代方国,西周初是东夷势力最大的两国。据《史记》记载,周武王曾封太公望于营丘,国号齐,正是薄姑的中心地区;封周公于奄,国号鲁,正是奄的中心地区。当薄姑与奄起兵反周时,追随者还有许多其它东夷方国与部落,《孟子·滕文公》说:“周公相武王,诛纣、代奄,三年讨其君,灭国者五十。”这五十国大多当在今山东境,此外还有淮夷,分布在淮水地区。根据各种古籍的记载,周公伐奄在成王即位之初,经过三年战争才杀了武庚,放逐蔡叔,占领了奄而放逐其君。即使在周公东征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以后,齐大公在营丘立国之初,“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营丘边莱,夷也”。经过剧烈的战斗,齐才得以立国,而且直到春秋,有时莱夷也与齐发生战争。周公之子伯禽就封于成,“淮夷,徐戎并兴”,使得鲁“东郊不开”。《尚书·费誓》说:“公曰:‘人无哗,听命,徂兹淮夷,徐戎并兴’”,孔《传》说,这是宣告“今往征此淮浦之夷,徐州之戎”。伯禽命令他的士众准备好武器,粮草,振作士气,勇往直前,不然“汝则有常刑!”经过战争,鲁虽然得以立国,成王亲政以后,“淮夷、徐夷及奄又叛,王乃大蒐于岐阳,东伐淮夷”。如此大规模征集军队,在取得胜利以后,又是大规模赏赐,熔金铸器为铭庆功,又是作《多方》等多篇文告,可见成王此次征伐东夷,影响之大。经过了这样几次反复,今山东境内的东夷不再成为周的劲敌,周的统治巩固了,东夷地区已经安定,出现了成康时40余年不用兵刑的局面。
到周穆王(约为前976—前922)时,东夷势力的中心转移到了淮河流域,以淮夷概称东夷,《逸周书·作雒解》说:“周公立,相天子,三叔及殷东徐、奄及熊、盈以叛。”这里“熊”为“嬴”之讹,而“盈”与“嬴”同音通假字。可见成王东征之徐戎为东夷。到穆王时,徐已自称王:“徐偃号,乃率九夷以伐宗周,西至河上。穆王畏其方炽,乃分东方诸侯命徐偃王主之。偃王处潢池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陆地而朝者三十六国。”后来穆王与楚国夹击徐,徐偃王被杀。《都城记》说:“穆王末年,徐君偃好仁义,东夷归之者四十余国。穆王西巡,闻徐君威德日远,遣楚袭其不备,大破之,杀偃王。其子遂北徙彭城,百姓从之者数万”。徐偃王的故事,古籍记述颇多歧异,大约西周中叶淮夷以徐为最强,经周穆王与楚夹击而受到严重打击近于历史事实。直到春秋时,徐仍不失为淮夷群舒当中的茕茕大国。徐偃王“行仁义”,深得东夷之众,可见其文明水准较高,至今传世的(徐)王器及国器的青铜铸造技术与铭文都比较成熟,接近中原诸侯水平,虽为春秋时器,也说明徐的文明发达渊源有自,且传之久远。
到西周晚叶,东夷的中心更向南移,而今山东省境内的东夷反而追随于淮夷之后。此时古籍记载仍称淮夷,而金文称之为南淮夷,周夷王时,《禹鼎》铭文噩(鄂)侯驭方叛周,“率南淮尸(夷)、东尸,广伐南或(国),东或”,不仅危及周南境与东境的诸侯,也威胁周的东都雒邑。周动员了西六师、殷八师的力量,才平息下去。宣王时器《兮甲盘》:“王令甲政辞(司)成周四方(资),至于南淮尸(夷)。淮尸(夷)旧我(帛)(贿)人……”据郭沫若先生考证,兮甲即铭文后面提到的兮白(伯)吉甫,亦即《诗·小雅·六月》中的尹吉甫。尹吉甫在打败猃狁之后,周宣王即派他征收淮夷的贡物,《诗·大雅。江汉》说:“江汉浮浮,武夫滔滔,匪安匪游,淮夷来求。”《诗序》说:“《江汉》,尹吉甫美宣王也。”可见与《兮甲盘》所记为同一事件。据统计,西周晚叶金文中南夷凡三见,南淮夷凡六见,而淮夷仅一见。淮夷即南淮夷,可能因其中心转到淮河以南,同地可能也因其势力往淮河中上游发展,威胁了周的南国江汉诸姬及蒋、蔡等诸侯对雒邑而言是南淮夷了。南夷既与南淮并见,应是指荆楚而言。西周晚叶,王室衰微,诸侯日强,南方的楚、东南的淮夷成为周室的威胁。

③ 我国发展最均衡的省份,全省13个市入围百强市,你知道是哪吗

在我国众多省份中,每个城市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情况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的城市发展得特别好,有的则比较落后,像我国的四川省就是一个发展很不均衡的省份,它的省会成都经济发展十分卓越,而其它的城市就显得非常落后,完全更不上成都的发展,排在第二的绵阳市GDP和成都相差好几倍,更别说其它城市了。



得我相信未来江苏省肯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很有很有可能会超过广东省成为我国第一大省,你对江苏的发展有什么看法吗?

想了解更多旅游知识请关注我,不只是让你懂旅游更是让你懂世界,欢迎你们的点赞和评论。

④ 淮字的寓意是什么

”淮“的本义是”最清的水“ 。一般寓意为官当政清廉,廉明。寓意孩童单纯天真。

⑤ 中国有南淮这个地方吗

中国有六个龙城,分别是\ 龙城朝阳\柳州龙城\常州龙城\诸城龙城\龙城天水 中国把皇帝称为真龙天子,有2500年历史的太原是因为出了多个皇帝被称为龙城。 宋代封建王朝把晋阳叫做“龙城”,他们认为系舟山为“龙角”,龙山、天龙山为“龙尾”,晋阳正当蟠龙的中心,故常有“真龙天子”的出现:北齐的高欢、唐代的李渊、后唐的李存勖、后晋的石敬瑭、后汉的刘知远,都是从晋阳起家夺取天下的。赵宋王朝怕再有人起来与他们争天下,于太平兴国四年(979)五月十八日放火焚烧了晋阳城,次年四月又引汾水、晋水灌了晋阳城的废墟。 传说中的: 帝尧曾建都晋阳 大禹曾建都晋阳 周成王桐叶封弟把叔虞封到太原建立唐 史实: 赵简子,赵襄子以太原为基地成就战国七雄。 汉文帝刘恒八岁来到太原为代王,16年后即位并开创文景之治,成就西汉盛世。 汉景帝刘启出生在晋阳。 司马氏先被封为晋公,封于并州,晋封为晋王,因此立国号为晋。 刘渊以晋阳为据点建立前汉。 前秦苻丕在晋阳称帝。 北齐高欢、高洋父子以晋阳为基地,建立东魏、北齐。 隋炀帝杨广即位前为晋王,封晋阳。 太原留守李渊及其子...

⑥ 河南南淮大学怎么样

南华大学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综合性大学。学校由中南工学院与衡阳医学院合并组建,核工业第六研究所并入,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单位,是本科一批招生院校。学校坐落在湖南省衡阳市,设有红湘和雨母两个校区。

在59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秉承“明德、博学、求是、致远”的校训,弘扬“勤勉务实、甘于奉献、刚健自强、敢为人先”的南华精神,始终坚持本科教学中心地位,不断推进事业全面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依据“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明确了“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确立了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学校形成了以工学、医学为主,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设有直属学院23个,直属型附属医院4所,协作型附属医院11所,研究生协作培养单位25个。设有本科专业7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9种,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学校面向全国(含港澳台)以及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招生。现有学生50810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8212人,博士、硕士研究生3836人,国际学生246人,成人教育本专科生18516人。

校本部现有教职工2316人,其中专任教师1419人;直属型附属医院临床教师2947人。共有教授、主任医师等正高职称人员398人,副高职称人员1233人;有国家国防科技创新团队、部省级创新团队、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省级教学团队14个;有国家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千人计划”专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100余名,有省部级学科学术带头人、教学名师、优秀中青年专家等220余名。

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国防重点专业和紧缺专业、卓越计划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实践教育基地6个,国家级精品课程和精品开放课程3门。有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示范基地、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等29个,综合性实习基地345个。

学校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拥有全国首批国家核应急宣传和培训基地、国家核应急医学救援队,拥有国家国防支撑学科和省级重点学科10个、国家国防特色学科5个,联合获批国家代谢性疾病研究中心和血管植入物工程实验室,获批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2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国防与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7个、省社科研究基地和产学研基地7个。先后承担“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科技部重大专项、国防基础研究计划、核能开发专项等科研项目2000余项;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1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300多项。

学校成立了由省部政府机构、核工业四大央企、大型科研院所、大型三甲医院、大型企事业单位等组成的董事会;与国际组织和国内外近100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协作关系。

图书馆纸质藏书272万册,中外文期刊2400余种,数字资源356TB,其中电子图书78.5TB。学校主办《中国动脉硬化杂志》、《中南医学科学杂志》、《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学术期刊。

学校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青年就业创业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军工文化教育基地;是湖南省文明单位、国防教育基地、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

59年来,学校为国家及地方输送了23万余名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涌现出了一批以中国科学院院士、省部级领导、行业领军人物等为代表的优秀校友。毕业生广泛分布在国防工业、核工业、卫生与健康、环境保护、装备制造、金融管理等行业,成为所在单位技术、管理骨干,为国家建设和发展、社会文明和进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提出了“一基三实、一路三建”的发展思路,即夯实人才队伍之基,把人才培养做实、把科学研究做实、把服务社会做实;走内涵发展之路,加强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创新能力建设。这一新思路引领学校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迈进。

⑦ 淮怎么读

拼音:huái。声母:h,介母:u,韵母:ai,声调:第二声。

拼音:huái,部首:氵,笔画:11,繁体:淮,五笔:IWYG。

释义:

1、淮河,水名,发源于河南,流经安徽,入江苏洪泽湖。

2、姓。

组词:淮剧、淮北、淮海、淮河、淮雨、淮西、边淮、秦淮、南淮、清淮、淮渎、淮甸。

笔顺



(7)中国南淮是哪里扩展阅读:

1、淮剧 [ huái jù ]

释义:江苏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原名江淮戏,流行于淮阴、盐城等地。

2、淮北 [ huái běi ]

释义:指淮河以北的地区,特指安徽的北部。

3、淮海 [ huái hǎi ]

释义:指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河以北及连云港(旧称海州)以西的地区。包括苏、皖、豫、鲁四省的各一部分。

4、淮河 [ huái hé ]

释义:中国大河之一。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向东流经安徽省,在江苏省分别注入黄海和长江。长约1,000千米。是中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南北分界线。

5、清淮 [ qīng huái ]

释义:酒名。

⑧ 九州大分县别府市

地 理:位于日本九州的东北部。北临周防滩,东临伊予滩、丰后水道,南北为雾岛火山带,西北为白山火山带。全县总面积为6,337平方公里,多山,被称为九州的屋脊,可住地仅占27·9%。多温泉,泉涌数全国第一。森林面积71%,超过全国平均数(67%)及九州平均数(64%)。

历 史:1871年设大分县。8世纪,以宇佐八幡宫为中心,佛教文化获得了很大发展。13世纪府内市(现大分市)、臼杵市与中国、葡萄牙的贸易兴盛一时。

人 口:122万5千人(2004年)。老龄化进程约比日本全国平均水平快10年。

行 政:分为11市、36町、11村。

经 济:2002年县内总产值(GDP)为4兆2,833亿日元,人均年收入约为258万5千日元。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大,从业人员中每二人就有一人从事第三产业。平松守彦知事于1979年提出“一村一品”运动,发展各地的特色产品。

气候概要:

大分县面向濑户内海,气候温和,自然灾害较少。县南部的丰后水道沿岸,由于受到黑潮影响温暖湿润,适于亚热带植物生长。从县北部的周防海滩到别府湾,夏季多雷阵雨。内陆山地,随着高度的增加气温逐渐降低,降水量也有所增长。

气候特征:

根据年降水量和冬天的天气状况,大分县的气候类型可分为以下四种(如右图所示)

1. 濑户内海Ⅰ型 县北部(从中津平原到国东半岛的地区),降水量少,夏季天气晴好。冬季受西北季风的影响,多阴雨。

2. 濑户内海Ⅱ型 以大分市为中心的大分川流和大野川的下游流域,降水量少,冬季亦天气晴好。

3. 太平洋沿岸型从津久见市往南的南部沿海地区,受台风影响雨量充沛。冬季天气晴朗,沿岸地区气候温暖。

4. 内陆山地型 县西部(以久住连山为中心的山区)降雨量多。夏季多雷阵雨。冬季多云,会有积雪。

风土:

大分县有山有海,有森林有草原还有溪谷,自然风貌丰富多彩。山岳地带的河流源头,降雨丰富,喷涌而来的清澈的山泉水滋润了森林。

春天

山樱花和新绿。从山麓吹来春天的气息会一直蔓延到初夏的山顶。

夏天

初夏,久住连山盛开的九州杜鹃和石楠花吸引着众多游客。

到了盛夏,尽管城市的街道弥漫着夏天的热气,山脚处的森林却依然凉快。特别是被深绿色包围的溪流沿岸的清凉,会让您忘记正身处夏季。从山脉涌出来的优质山泉水,让县外的人们也会慕名而来。

夏天的海边凉风习习,也就到了海上垂钓的季节。即使到了盛夏,海上温度也不会超过三十摄氏度。

大分县有稻积 、风连、小半等钟乳洞。洞内神秘的景观自不用说,特别的是到了夏季洞内特别凉快。由于夏季特别凉爽,穿着夏天的衣服还会感觉到有些冷。

秋天

到了秋天,山中片片红叶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季节,以耶马溪为代表县内有很多红叶观光胜地。

到了晚秋季节,晨雾是汤布院和玖珠等盆地地区的风景诗。晴朗的夜晚,冷却的空气聚集在盆地的底部,变成了雾。清晨,从了望台见到的风景,称得上是超一流的名画。

冬天

从北方吹来的季节风,有时会让县西北部的山岳地带披上银装。在别府市的鹤见岳,您能轻易感受冰霜的乐趣。包裹着树枝的冰的艺术,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幻想的世界。

九重山中开办了一个滑雪场,吸引了众多游客。

大分的植物

植物的宝库

大分县气候温暖湿润,降雨量充沛。周防滩、断崖的平浅滩涂一直延伸到海边的丰后水道的里阿斯式海岸,以斜穿过大分县的中央构造线为界线的新旧火山岩和远古时代的堆积岩形成的群山遍布全县。大分县内有九州本土的最高峰(中岳1791米)。经过长年的侵蚀,山峰被削减,溪谷被雕刻,形成了平原、河流、沙丘和湿润的草原,变成了植物生长的园地。草原和岩石裸露的地方有芒草、芦苇、沼茂、伊吹绣线菊等植物群落在此繁荣生长,从低地到山地,繁茂地生长着栎树·橡胶树林、冷杉·铁杉林、山毛榉树林等能代表各种气候的自然树林。大分的野生植物中,蕨类植物330种,种子植物2500种,共计2830种。从分布状况来看,其中在亚洲大陆中广泛分布的芒草和虎仗等日华要素最多,占到40%,日本原生品种龙胆树和蓟树等约占35%。沼茅和三毛榉等北方寒冷地带植物和文殊兰、雀榕等温暖地带植物分别占5%。加上在城市和周边地区生长的西式蒲公英、高个泡立草等外来植物,“富饶之地”的植物种类繁多。

大分特有的植物

筑紫菩提树和高岭兰等大分特有的品种,在这广阔的地球上,唯独生长在大分的土地上。火山山顶的成片生长的九州杜鹃、祖母山顶的岩石上群生的祖母岳紫萼,仅生长于九州的山区。被认为是袭速纪要素的鸡尾兰和黄莲华升麻分布在九州、四国、和纪州的山脉。大约2万年前的冰河时期南下迁移的睡菜和石龙胆等北方寒冷地植物,在火山性高原的湿地上繁荣生长,大陆和日本西南部连接的时候,广泛分布的爱媛水菖蒲和山丹等开始在高原的干燥草原上定居了。另一方面,分布在亚热带和热带的暖地植物,在由于黑潮而变得温暖的丰后水道地域的岛屿和岬角定居。这些植物千万年来正是在这样的自然中繁衍生长。

在平地稀少的大分县,人们的生活生产活动由海边、河边展开。建造了城市,开垦了水田和旱田。通过烧荒得以维护的高原中的半自然草原,变成了人工放牧场和种植林地。很多自然林也被采伐变成了杉树林。生长地受到了威胁的稀少珍贵植物,濒临绝灭的物种逐渐开始增多。2001年大分县发行了《大分红色情报书》将这样的情况记录了下来。其中,处于已经灭绝或者生存状态不明的植物,蕨齿植物有102种,种子植物有606种,每种生存危险性和灭绝原因分别被记录了下来。执着地生长于大分的植物,作为富饶之地的珍贵遗产,但愿它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能够得到保存,它们也能永远繁荣地生长下去。

大分县面向濑户内海,气候温暖,自然灾害较少。县南部的丰后水道沿岸,由于受到黑潮影响温暖湿润,适于亚热带植物生长。从县北部的周防海滩到别府湾,夏季多雷阵雨。而内陆山地,随着高度的增加气温逐渐降低,降水量也有所增长。

大分县地质构造复杂。在县域中央部由东北至西南,有属于西南日本地带划分上重要分界线的臼杵-八代线、 松山-伊万里线通过。县南部为九州山地的东北部,其东端形成了沉降式海岸。 中部至北部地区属濑户内沿岸沉降地带的一部分,为阿苏溶接凝灰岩火山地带 。这里的溶接凝灰岩易于加工,造有许多石佛。在玖珠至耶马溪一带,可以看到诸如万年山、伐株山、岩扇山等罕见的桌形山体地貌。 总之,县内台地、山地、火山地域广阔,平地则以濑户内沿岸等的河口部为重点,其他只是延山间河流的小盆地而已。地处这种地带构造区,形成了富于变化的地形。

县内的河流,包括山国川、大分川、 大野川、番匠川等一级河流,流入濑户内海。日田玖珠地区处于注入有明海的筑后川上游地带。流经县内的河流,既是珍贵的水资源,又形成了独特的溪谷之美。

其次、以九重火山地区为中心的火山地带,不仅有高山,变化多端的山容,以及原生林等森林资源,而且还有以别府、由布院、汤平、长汤为中心,分布于县内各地的温泉。尤其是以其泉水量和泉水质俱佳而名扬世界。

大分县,自古被称为“丰国”。至自七世纪末期,分为丰前、丰后二国。八世纪,宇佐八幡宫便居于全国四万社本宫的地位。同时,在国东半岛,“六乡满山”的独特佛教文化,非常繁盛。大分县内,崖岩表面雕刻佛像的磨崖佛,以及强悍的仁王像等完美的石造文化,仍然保持到今日。

友好关系:县内与中国建立友城关系的有:79年武汉市与大分市,85年烟台市与别府市,94年邯郸市与佐伯市,94年敦煌市与臼杵市。

有友好交流关系的有:80年武汉市花山镇与绪方町,92年吴县市与大山町,93年上海市南淮县与院内町,94年荆州市荆州区与三重町。

大学友好校际关系有:河北医学院及北京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湖北省的江汉大学与大分医科大学,华中理工大学、辽宁师范大学与大分大学,四川外语学院、复旦大学与别府大学;95年烟台市业余体校与别府女子短期大学。

⑨ 中国靠什么养活14亿人

中国靠的是科学的种植、合理的管理和勤奋的农民还有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养活了14亿人。

放眼广阔的地域,从南方的双季稻种植区到北方的农牧交错带,从内湖的大水面养殖到远海的海洋牧场,从西南的高原农业到西北的旱作农业。2018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3158亿斤,是1949年的4.8倍。70年来,国家粮食安全底线也一直受到全国的严格保护。

⑩ 南淮淀村占地面积实有多少亩

中国面积最大的大学既不是北大,也不是清华,而是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它同时也是亚洲最大的大学。

该学院既不在首都,也不在省会或大城市,而是在四川一个小市广汉。

总院位于广汉城郊,有广汉、绵阳、新津和洛阳4 个分院,占地面积1164万平方米,是亚洲面积最大的大学

阅读全文

与中国南淮是哪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98印尼事件政府做了什么 浏览:956
意大利法西斯为什么弱 浏览:935
印度歌曲背景音乐叫什么名字 浏览:996
意大利面配的酱料怎么制作 浏览:607
印度是什么级别的 浏览:694
意大利民歌桑塔露琪亚是什么意思 浏览:537
英国人为什么要去巴黎 浏览:208
新中国成立以后发行了多少邮票 浏览:391
中国球王年薪是多少 浏览:347
意大利护肤品的品牌有哪些牌子 浏览:177
东兴市还有多少越南人 浏览:582
意大利lsb板材哪里生产 浏览:255
伊朗和叙利亚之间有什么战争 浏览:474
苹果中国代工厂为什么搬到印度 浏览:296
中国怎么变成这个样子 浏览:226
去伊朗可以带多少现金 浏览:259
出口英国木头需要什么证书 浏览:175
中国印尼海军在哪里联合军演 浏览:977
中国第一悍匪是怎么越狱的 浏览:473
印度母牛在哪里 浏览: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