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三大地热区是哪里
西藏、腾冲现代火山区、台湾
⑵ 买地暖应该在哪里买
应该去线下的建材市场买。
地暖作为室内常见加热工具,它的体感舒适度远远高于空调,是很多人的选择,现在的市面上有很多地暖的品牌,让人不知道如何挑选,但其实做到以下这几点,会少走不少弯路:
第一、根据需求来选择,如果室内有市政供暖,市政供暖又叫集中供热,那可以选择水地暖,没有市政供暖,可以安装电地暖。两种地暖输送不一样,所选择的产品肯定也是不同的。但有些城市的以前建设的小区,没有市政供暖,但不排除以后不通暖气,所以针对这种小区做法是,他们会安装双管道,即预留一个管道通市政供暖,另一管道先用壁挂炉,通过煤气燃烧来供暖,等市政暖气通了,再去除壁挂炉。这种做法非常适合暂时还没有通暖气的小区,但用壁挂炉供暖,每月的用电及燃气费用是不少的。以120平方来计算,一天通暖气24小时计算,费用在3000左右,可以考虑一下。
第二、地暖管材质,目前,市场上地暖管基本上分PE-X、PERT、PB、PPR地热管这几种,这几种材质优缺点都有,我建议可以选择PRET,PRET性价比高,而且它的柔韧性和耐高低温性能优异,是大多数地暖管所用到的材质。
第三、配件,大多数人只看到地暖管的用材,往往忽略了其配件,供应商卖地暖时,价格基本透明,配件的利润点到是很大的。例如地暖中用到的分水器、功能阀、球阀、PPR弯头等等。
地暖的分水器主要作用就是连接采暖主干进水管和回水管的装置,一般以路数来决定,通常室内100平方的房子,除去卫生间和厨房,八路分水器够用。材质最好以纯铜为宜,购买时一定要注意,分水器的路数不用过多,多了也是浪费资金。
功能阀、球阀、PPR弯头等这些配件最好要选择大品牌的,不要用了一两年又坏,重新换麻烦。
温控系统,安装地暖的人会加装温控系统,用来控制温度,现在温控越来越智能化了,不仅可以随时调节温度,而且还可以连接无线网络。购买时要知道它的作用及功效。
以上是购买地暖时需要注意的几点,但不管是什么产品,都是“三分产品,七分安装”,地暖更是如此,如果地暖安装的不好,不仅影响使用,而且还会有隐患,地暖安装时建议采用回折型安装,并且盘路时在20公分左右为宜,安装好后,一定要试压,确实无渗漏。并且要定期清洗管道,增加它的寿命,所以说其售后也是非常重要的。
⑶ 中国最适合家装地暖的城市
北方城市以水暖居多,而南方城市则更适合装电地暖。因为南方基本都是分户采暖的,我们家装的就是惠申中小户型地暖,是地板地暖二合一的电地暖,打开10分钟房间就热了,还能分不同房间取暖,特别适合这边多变的天气,尤其适合中小户型家庭,安装和使用成本都比水地暖省很多。
⑷ 中国地热能最丰富的地区是哪里
全国已发现地热田270多个,地热点2500多处,地热资源富集。从开发利用的角度看,地热能主要是天然蒸气和地下热水,一般称25—60℃的热水为低温热水,60—100℃为中温热水,100℃以上为高温热水。地下热水多以温泉、热泉、沸泉、汽泉、喷泉等形式出露地表。青藏高原南部雅鲁藏布江流域到云南西部腾冲一带,是我国大陆高温地热活动最强烈的地带,分布有大量热泉、沸泉、喷泉及喷气孔等,其中以拉萨市为中心的28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地热资源丰富,地下热水出露点达116处。羊八井—当雄—谷露—那曲、桑日—错那、波密—墨脱是3个高温地下热水活动带,地下热水最高温度可达93℃。云南省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滇池周围、洱海南北和怒江流域,其中最着名的是腾冲火山口温泉群,50多处温泉中,90℃以上的达9处,其余也在50℃以上。
⑸ 我国地热资源分布
地热资源是指能够为人类经济地开发利用的地球内部的热资源,也是一种清洁能源。中国地热资源分布较广,资源也较丰富。据预测,在距地表2000m以浅范围内,约有相当于137亿吨标准煤的地热资源量,若可采率为1%,则有相当于137亿吨标准煤的地热可采资源量。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构造活动带和大型沉积盆地之中,前者资源量较集中,如藏、滇、川带和东南沿海(闽、赣、粤、台)带以及辽东-胶东一带;后者资源分布面广,如华北盆地京津唐地区。目前已发现地热点2000多处,己经进行过不同程度勘查的有739处。以低于150度的中低温地热资源为主;高于150度的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西藏、云南和台湾。在西藏羊火井硫磺矿地区打出一口水温高达329.8度的高温地热井
⑹ 中国的地热资源是如何分布的
我国独特的地质构造、地壳热状况及水文地质条件,决定了我国温泉地热资源的主要类型为断裂型,呈现出藏滇、滇川、东南沿海及台湾等几个温泉密集带,其它省份产出的温泉则多为中温温泉。
⑺ 中国有几个城市冬天有地暖
城市的话,新疆吧,内陆基本上都有
⑻ 地暖的起源地是哪里 谁发明的 哪个国家做地暖比较超前
您好,兴起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地暖是从韩国传入的,最早兴于我国东北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早在公元前 1300 年,土耳其王族的宫殿中就有了地板辐射采暖的雏形,公元前 80 年着名的古罗马浴室中地板辐射采暖以 “ 火地 ” 的形式出现,我国东北地区沿用至今的火炕也是应用了地板辐射采暖的原理 。
⑼ 中国哪些地方有供暖
中国供暖分界线位于北纬33度附近的秦岭和淮河一带,秦岭—淮河以北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河北、山西、山东、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2省(自治区、计划单列市)有暖气供应。
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中国在苏联援助下为城市居民安装集中供热系统。但当时的中国正面临严峻能源短缺,于是作为中国南北分界线的“秦淮线”就成为集中供暖的界限。
(9)中国的地暖在哪里扩展阅读:
暖气的工作原理:
暖气分为水暖和气暖,通常所说的暖气片指的是水暖,就是利用壁挂炉或者锅炉加热循环水,再通过管材链接到暖气片,最终通过暖气片将适宜的温度输出,形成室内温差,最后进行热循环使整个室内温度均匀上升。
气暖是加热空气,冷空气一进来就被暖气片加热成热空气,热空气上升与屋子的冷空气形成对流, 冷空气又循环到暖气附近被加热成热空气,热空气在屋里循环,房间就暖和了。
⑽ 地热发电的中国地热发展
中国地热资源多为低温地热 ,主要分布在西藏、四川、华北、松辽和苏北。有利于发电的高温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滇、藏、川西和台湾 。据估计,喜马拉雅山地带高温地热有255处 5800MW。迄今运行的地热电站有 5处共 27.78MW,中国尚有大量高低温地热 ,尤其是西部地热亟待开发地热发电信息。
中国最着名的地热发电在西藏羊八井镇。羊八井地热位于拉萨市西北90公里的当雄县境内,据介绍,这里有规模宏大的喷泉与间歇喷泉、温泉、热泉、沸泉、热水湖等,地热田面积达17.1平方公里,是我国目前已探明的最大高温地热湿蒸汽田,这里的地热水温度保持在47℃左右,是我国大陆开发的第一个湿蒸汽田,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热发电站。过去,这里只是一块绿草如茵的牧场,从地下汩汩冒出的热水奔流不息、热汽日夜蒸腾。1975年,西藏第三地质大队用岩心钻在羊八井打出了我国第一口湿蒸汽井,第二年我国大陆第一台兆瓦级地热发电机组在这里成功发电。
位于藏北羊井草原深处的羊八井地热电厂,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地热试验基地,也是当今世界唯一利用中温浅层热储资源进行工业性发电的电厂,同时,羊八井地热电厂还是藏中电网的骨干电源之一,年发电量在拉萨电网中占45%。
2012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可再生能源投资需求估算总计约1.8万亿元。而地热能“十二五”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各类地热能开发利用总量达到1500万吨标准煤,其中,地热发电装机容量争取达到10万千瓦,浅层地温能建筑供热制冷面积达到5亿平方米。 审时度势,要推进我国地热产业健康发展,需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合理规划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引导和规范产业发展。地热能资源虽属可再生资源,但再生需要一定条件,而且不能无限再生。要保持能源的长期稳定性,让人民群众永享大自然的福赐,就必须把节约性保障措施放在优先位置统筹考虑,大力倡导“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发展模式。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必须做好地热产业产能布局和产业链的规划工作,将重点放在高精尖技术的突破上,避免地热产业链盲目集中于技术含量不高的环节,造成局部产能过剩、全行业整体竞争力不强。同时,在国家发展规划中要明确地热资源的利用率比例、地热资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等指标,并与节能减排目标相结合。此外,要协调好地方政府发展规划和地热发展的相关规划,使之与国家总体规划保持一致,避免地方政府盲目上项目、过度投资。
二是积极开展浅层地热能资源勘查评价,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地热能特别是浅层地热能资源,采用何种方式开发、可能利用的量、长期利用后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等,受到当地具体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埋藏条件,地层结构、含水地层的渗透性、地下水水质等)的限制,只有这些条件查清楚,才能对浅层地热能的利用方式做出正确的选择。因此,当前应先从平原区的重点城市起步,开展以1∶10万比例尺精度为主体的勘查评价工作。以原来开展的水文地质勘查成果为基础,补充必要的获取岩土体热传导率、渗透率等参数的勘查工作。在勘查评价的基础上,编制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规划,进行合理布局,确定适宜开发利用的地区、圈定不同利用方式(地下水、地埋管)的地段、提出合理的开发利用规模、防治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问题的措施。
三是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支持地热产业发展。地热能特别是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最初投资较高,但运行管理费用低并具有清洁、高效、节能的特点,是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和可持续利用的清洁能源。为此,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地热能资源专项资金、补贴、投资退税或生产减税等优惠政策,降低地热产业发展的前期资金成本。当然,从地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考虑,这些支持措施既要适度又要适时,要根据产业发展周期采取不同的优惠措施,从而促使地热产业从依靠政策扶持发展到具有自身竞争机制的成熟产业。此外,要理顺体制机制,加强政府各部门的组织协调,建立良好的制度环境。
四是加大地热开发利用的技术创新,完善技术支撑体系。要尽快建立国家级研发平台,加强技术研发工作以提高创新能力;要将地热资源的有效利用列入各级政府的产业发展和科研攻关计划,增加投入,纳入预算;要促进企业和科研单位结成战略伙伴关系、建立创新联盟,使创新覆盖整个产业链的所有重要环节;要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规范地热能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在技术上吸收国外成功的先进经验(如开采与回灌技术、发电与热利用技术),引进用于中低温地热利用的热泵技术,实现地热资源的梯级综合利用,提高地热能源的利用率,进而保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