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抗战中国受到多少国家慷慨援助,这里有份名单不应该被忘记
1945年中国8年抗战取得胜利,在这期间,有不少国家给了中国极大援助。
中苏在抗战期间签订了3笔共2.5亿美元的援华贷款。此外,中国还从苏联那儿得到985架飞机,1300多门大炮,14000多挺机关枪和2050辆卡车及其他物资装备。
1938年至1940年11月,美国援华贷款总计达1.7亿美元。1941年美国援助了中国4500万美元的军需物资,接着又对华贷款5000万美元。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援华贷款5亿美元,并与国民政府签订了8.7亿美元的中美租借协定。1941年8月,美国将陈纳德创立的美国义勇航空队(飞虎队)正式编入正规军,参加中国战场的战斗。
英国日本占领华南、华中后,英国感到在华利益受到严重侵犯,先后对华援助贷款约2400万英镑。英国民众成立了许多反日援华团体,向中国的抗日前线捐钱捐物。
德国在二战之前,德国同中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截止到1936年,德在华投资达1.364亿美元。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德国两次向中国提供价值上千万马克的作战物资,借给中国的款额高达10亿马克。在德国的帮助下,30年代中国兵器工业发展较快,一些武器性能已赶上西方。
此外,法国、加拿大、丹麦、菲律宾等国在抗战期间都对中国有不同数目的借款援助。
㈡ 英国对中国的经济援助具体指什么
英国对华无偿援助简况
一、英国国际发展援助概况
(一)历史演变
英国国际发展援助具有悠久历史。早在1929年,英国就通过《殖民地发展法案》对发展援助进行了立法。2002年通过的《国际发展法案》是目前指导英国对外援助的基本立法。
1961年,英国政府设立技术合作部,负责援助项目的技术合作事项。1964年设立海外发展部,部长为国务大臣,非内阁成员,将前技术合作部和外交部的海外援助政策职能以及其他部门涉及援助的事务收归旗下。1970年海外发展部解散,其职能转移到外交部,由外交部下属的海外发展署管理。1974年5月和1979年11月,该机构又历经重组。1997年,成立了国际发展部(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DFID),它替代海外发展署,享有与贸工部同等的地位。
(二)DFID机构设置
DIFD负责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扶贫,有两个总部,分别位于伦敦和东克布赖(East Kilbride, near Glasgow),同时在海外有25个办事处。DFID有2500多名雇员,其中近一半在海外工作。
DFID部长是政府内阁成员,代表DFID向议会负责。另设一名政务次官和常务次官辅助管理。常务次官主管DFID管理董事会。管理董事会由3名司长和两名非执行董事组成。
二、英国国际发展援助的宗旨及侧重点
英国的援助以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为宗旨,重点领域在减轻贫困、减免债务、实施“良政”和人权、妇女权利、卫生健康、教育、环境以及防止冲突和灾害等方面。英国《国际发展法案》规定,发展援助只能用于可持续发展和减轻贫困。
目前,DFID援助的重心已从单个的项目转向直接支持受援国政府实施减贫战略和改善金融管理。DFID的援助预算90%用在最贫穷的国家,正加紧执行《1999年高负债穷国债务计划》,只要达到减债条件,就100%免除其债务。艾滋病、疟疾等疾病严重阻碍了贫穷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入自1997年起,DFID已出资15亿英镑帮助贫穷国家发展医疗卫、生系尊_基础教育也是英国外援的重点之一,英国与其他国家正在合作建立统一的、可持续的教育系统以提供高质量的初等教育。在维护和改善环境方面,通过援助改善受援国对环境的管理并防止环境进一步恶化。
三、英国国际发展援助的资金构成及分布
从援助额看,2002年英国为世界第5大援助国,前四位是美、日、德、法。英国的援助包括国际发展援助、紧急人道主义援助和军事援助等,发展援助分为官方发展援助和非政府组织机构的援助和慈善活动等,但以官方发展援助为主。1979年英国的援助曾达到国民总收入的0.51%,为历年最高水平。2003年为0.33%, 2005年为0.4%, 2008年将达到联合国1970年2626号决议规定的0.7的目标。 2002年3月,墨西哥蒙特雷发展筹资大会之后,英国向联合国提交了一份“国际筹资机制”的建议,以期从2003年起使每年的全球发展援助资金增加一倍,到2015年达到1000亿美元,以按时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英国的对外援助资金来自纳税人,每年由议会批准。每年3月,DIFD准备年度报告,向议会报告其政策、工作和资金使用情况。
英国的发展援助分为双边援助和多边援助。双边援助以技术合作项目为主,多边援助主要是对欧盟的捐款。从地区分布来看,双边援助主要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南亚国家。
2003年,DFID摈弃了以往按项目和技术援助分配资金的做法,改为根据国家减贫战略的评估,向受援国政府分配援助资金。新做法使援助分配方案更简单易懂和合理,也有利于对扶贫和为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奋斗的受援国予以奖励。
四、英国外援的管理
(一)战略规划
DFID与财政部有公共服务协议.协议规定了国际发展援助的目标,议会、政府和公众可依此监督实施情况。DFID及其下属各部门均订有“服务提供协议”,在每一大目标下规定若干具体目标,并提出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途径。
在征询英国国内和伙伴国政府、商界、民间社会等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DFID与伙伴国政府每隔3年共同制定“国家战略文件”,用于指导以后3年的发展合作。根据“国家战略文件”,制定“政策及资源计划”,对战略实施做出评估,同时提出未来3年的目标和所需资源、衡量实施目标的进展,以及具体实施计划和运作成本预算。
(二)援外资金分配
每两年英国政府内阁对各政府部门支出做出评估,以决定各政府部门以后三年的支出,同时确定用于发展援助的支出。在财政部拨款后,DFID自行制订发展援助的支出计划。每年一次并涵盖以后三年的“资源分配回合”(Resource Allocation Round)是制订支出计划的主要方式。“资源分配回合”由DFID首席经济学家负责起草,说明援外支出的金额、分配原则等。
DFID的支出受英国议会、公共账目委员会、国家审计署、财政部及其他政府各部门的严格控制和监督。
五、英国2006-2011年对华援助计划
2006年5月,DFID发表《2006-2011年对华援助计划》。该计划勾勒了英国自2006/07年度至2010/11年度对华援助工作的总体框架,评估了中国的发展状况与挑战,并确定今后五年对华援助的重点仍是帮助中国减贫和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以下简称MDG)相关的领域。其主要内容和观点如下:
(一)英国援华重点领域
目前,国际多双边对华发展援助的总额不到中国GDP的0.1%,集中在与实现MDG相关的领域,如帮助政府提高对最贫困人群的关注程度。英国对华援助的主要领域继续是基础教育、艾滋病防治、肺结核防治、供水与卫生:
1.基础教育:中国有世界上最大的教育系统,覆盖的学生人数占世界学生的20%,花费占中国GDP的3.4%,入学率很高。但农村贫民、少数民族、女孩、残疾儿童和流动儿童仍面临困难。英国援助项目提供了如何让更多贫困家庭孩子获得教育机会以及如何让社区参与制订学校计划的经验。今后五年,英国将支持中国政府在甘肃、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宁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同时支持世行在基础教育领域的活动。
2.艾滋病:2006年初,中国有65万艾滋病感染者,其中2005年新增7万人。静脉吸毒和性服务者感染率升高,西部省份流行趋势加重。女性感染比例提高,1995年男女比例是9:1, 2001年改为3.4: 10英国援助项目对中国开展预防和千预的模式,进行了探索,支持了省级防治艾滋病工作,提高了当地的防治能力。今后五年,英国将支持民间团体在艾滋病防治上发挥作用,让更多高危人群获得服务,进一步改善艾滋病监测和信息系统。
3.肺结核:在世界卫生组织列出的肺结核发病率最高的22个国家里,中国排名第二。约有450万人携带活性结核菌,每年夺走13万人的生命。贫困农村的结核病比城市高出三倍。原因是生存条件落后,卫生条件和营养差,无力支付看病费用,医疗条件差,缺乏结核病知识等。过去英国与世行合作,协助中国将肺结核发现率从以前的不足35%提高到现在近70%。今后五年,英国将继续与世行、世界卫生组织、全球基金进行合作,在中部和西部16个省份开展结核病防治项目。
4.水资源管理,水供给及卫生:目前,中国仍有3亿人不能享用安全饮用水,7亿人的饮用水没有完全达到卫生标准,主要集中在西部贫困省份。国家对卫生设施投资不够。中国的两大传染病,即腹泻和病毒性肝炎都与卫生条件差有关。英国援助支持了中国利用国际先进经验,如水资源综合管理、社区参与和需求管理,制定了新的《水法》。今后五年,英国将和世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协助地方政府提高能力,推进改革,加强对环境卫生和健康教育的重视,改善投资不足的状况,继续推广英国和世行的社区管理模式(如用水户协会)。
(二)英国与中国在发展领域的合作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和第三大贸易国,对区域和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贸易和投资的影响远远超过官方发展援助所能带来的影响。过去5年,中非贸易额增加了3倍,2004年达260亿美元,贸易基本平衡。中国企业已在非洲54个国家投资了12亿美元。
中国积极参与贸易、环境、国际体制改革等国际议程和其他区域及全球性议题‘中国最近向亚洲和非洲发展基金捐助了5000万美元,而且也是全球基金的援助国。中国还向上海合作组织成员提供了9亿美元的贸易信贷,与中亚在能源运输方面的联系也日益密切。
从中期来看,英国有必要与中国继续进行建设性接触、对话,开展理论探索与技术交流。为此,英国与中国将在以下关键领域开展合作:
1.共同向非洲提供援助;
2.与国际贫困研究中心合作;
3.推动中国实施采掘业透明度行动计划;
4.与世界分享中国的发展经验。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英发展合作关系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预计到本战略实施期结束时,中英将会从援助国与受惠国的关系发展成为国际发展问题上的对话和合作伙伴。
(三)英国对华发展援助的资金规模
今后三个财年,英国对华发展援助的预算如下:2006/07年度为4000万英镑:2007/08年度为3500万英镑:2008/09年度为3000万英镑。
据了解,目前英国每年对全球发展援助提供的资金总规模为50亿英镑,到2015年,将达到每年150亿英镑。但按照OECD的标准,中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因此,英国对中国传统式援助(现金、实物)会逐年减少。但英方表示,这并不意味着其对中国的重视程度降低,英方将更加重视双方合作的战略意义,双方合作的层次会更高。
六、英国项目的立项程序及注意事项
英国发展援助项目的管理采取援助国和国际组织较斌用的“项目周期管理模式”,援助经过选项、设计、评估和审批、实施、运作并监控、评价等进行管理。
第一,选项。符合发展援助法律及政策的规定,符合国别战略文件的方针。受援国可参与项目的选择。
第二,项目设计、评估和审批。项目主管人员准备“项目概念备忘录”,送DFID审批。审批的标准是:是否在已批准的资源范围内支出;是否与DFID的目标一致;是否符合国别战略文件的要求;是否得到部内相应顾问人员的支持;是否会导致更大的项目等。在“项目概念备忘录”得到DFID主管官员或发展大臣批准后,即可开展项目的设计及评估工作。
第三,项目实施。100万英镑以上援助项目的具体实施以换函开始。换函的内容列明DFID提供财政义务的限度、援助的目的、采购安排、各方责任、时间限制、支付程序、会计及审计安排、监控与报告安排、以及在项目不能按计划实施时的保障条款。10Q万英镑以下项目的实施不需要换函,但有关各方对上述事项有明确的了解。
第四,项目监控、报告及重新评估。项目的报告由非DFID人员(如承包商、咨询商及项目管理人员)做出,检查项目的实施是否符合原计划。项目的监控工作由DFID人员实施,主要是检查援助目标的进展情况。项目的重新评估也由DFID负责,主要是从战略的角度对项目是否达到援助目标予以分析。
项目的监控、报告和重新评估是项目管理的关键部分,其目的是确保国际发展的资金在批准的时间和预算范围内被有效使用,确保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及未来的新项目中DFID能不断总结经验和控制质量。
第五,项目完成。援助项目执行完毕后,100万英镑以上的项目写出“项目完成报告”,评估完成计划的程度,DFID可借此得出结论和总结经验。之后写出完整的评价报告。重点对项目的影响及后果所做出的量化的研究与分析。
近年来,为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DFID逐步把权利从总部下放给其驻外办事处,由各办事处具体负责一定额度之下的项目审批和管理。自2001年4月1日起,所有英国发展援助都不附带任何条件,世界任何国家的供应商都可通过竞标获得DFID发展项目合同。根据欧盟采购法令,除紧急援助和法律项目外,DFID将超过99695英镑的所有合同都刊登在欧盟有关刊物上。
㈢ 求科普二战中美国对英国 苏联 中国 的援助分别是多少
具体有美国自己公布的文件,我只是记个大概数中国12亿多,但战时到位只有7亿多,不到8亿。英国300多亿苏联120亿
㈣ 二战期间,各国都给了中国帮助,但是具体是多少
1.苏联
苏联是当时的强国,与我国相邻。在九一八事变后,对我国进行了军事援助。一部分是当时的国民政府花钱买的。资料如下:飞机985架,坦克82辆,火炮1317门,汽车1550辆,机枪14025挺.枪弹16450万发,炮弹100万发,航空炸弹82300发.从1937年到1941年,苏联总共派遣3665人参加中国抗战,包括1091名飞行员.他们带来得飞机,共有1250架战斗机,220架轰炸机,以及100架教练机。在这四年中,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牺牲211人. 从1937年初-1942年底,苏联对华军事贷款173175810.36美元,培训中国航空人员10206名。
2.美国
中国和美国原本是两个相当疏远的国家,长期以来它们各自处于对方对外关系的边缘。如果不是日本疯狂的扩张和侵略的推动,美国也不会和中国结盟。
1940年3月和9月,中美之间达成了华锡借款和钨砂借款两项贷款协议,共计5000万美元,中国政府利用这两笔贷款购买了汽车、兵工材料、航空汽油等军需物资,还购买了4.5万支手枪。
3.英国
英国是很冷漠的,如果不是因为战火烧到了他们,他们是不会给中国帮助的。1940年10月,英国大使卡尔主动向蒋介石建议“中国可以要求英国提供军火、弹药、飞机等,如果英国不能筹措飞机的供应,可以转商美国政府供给,中国还可要求英国提供贷款100万英镑。”
㈤ 5.12汶川大地震外国向中国捐款,捐物各是多少
沙特 5000万美元现金和1000万美元物资
日本 约5亿日元紧急援助 (约573万美金)
俄罗斯 已运送两批物资
英国 100万英镑援助物资
韩国 约100万美元援助物资
意大利 一所野战医院、一线抢救物资、灾民住宿帐篷等物资
德国 首笔50万欧元
美国 50万美元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30万美元紧急援助
法国 约25万欧元物资
波兰 10万美元援助
印度政府决定向中方提供500万美元救灾物资
泰国政府已向中国政府捐款50万美元
柬埔寨首相洪森以柬埔寨王国政府名义捐款10万美元
老挝政府决定向中方提供价值50万美元的木材援助
阿尔及利亚政府决定向中国政府提供100万美元紧急援助
爱尔兰政府决定向中国红十字会提供100万欧元现金援助
立陶宛政府决定向中国红十字会捐款20万立特(约合9万美元)
丹麦外交部宣布向中国红十字会提供75万丹麦克朗(约合15万美元)紧急援助。此外,丹麦红十字会已向中方提供价值超过100万丹麦克朗(约合20万美元)的救灾物资。
瑞士外交部宣布瑞士政府将向中国提供40万瑞士法郎(约合38万美元)的首笔紧急援助。
捷克政府决定向中方提供70万捷克克朗(约合4.3万美元)物资援助。
新西兰政府决定向中方提供50万新元(约合40万美元)援助。
巴西政府决定向中国政府提供20万美元物资援助
....
㈥ 汶川地震多少国家援助中国
汶川地震共有45个国家给中国带来了援助。
自5·12汶川地震发生以来,国际社会向中国政府和人民表达了真诚同情和慰问,并提供了各种形式的支持和援助。截至2008年7月18日,外交部及中国各驻外使领馆、团共收到外国政府、团体和个人等捐资17.11亿元人民币。
其中,外国政府、国际和地区组织捐资7.70亿元人民币;外国驻华外交机构和人员捐资199.25万元人民币;外国民间团体、企业、各界人士以及华侨华人、海外留学生和中资机构等捐资9.39亿元人民币。
来自日本、俄罗斯、韩国、新加坡的4支境外救援队伍,陆续抵达灾区开展救援行动。俄罗斯51人的救援队在绵竹市开展救援。日本两批60人的专业救援队在青川、北川开展救援。韩国47人的救援队、新加坡55人的救援队在什邡市开展辛苦救援、俄罗斯的救援队在彭州开展救援。
沙特阿拉伯王国国王阿卜杜拉决定沙特向中方捐赠5000万美元现金和1000万美元物资,帮助中国抗震救灾。(共计约合人民币4.2亿元)
加拿大政府捐助超过3100万加元;印度政府决定向中方提供500万美元救灾物资;日本政府决定提供约5亿日元紧急援助;爱尔兰政府决定向中国红十字会提供100万欧元现金援助;马来西亚政府决定向中方提供150万美元援助。
以色列政府向中方捐赠价值150万美元的救援物资;比利时将提供65万欧元紧急援助。巴基斯坦政府向灾区捐赠价值100万美元的救援物资;意大利政府向中方提供50万欧元和150万欧元的救灾物资;土耳其政府决定向中方提供200万美元援助。
㈦ 有哪些国家对华经济援助
·英国:
1929年,英国就通过《殖民地发展法案》对发展援助进行了立法。
2002年通过的《国际发展法案》是目前指导英国对外援助的基本立法。
2006年5月,DFID发表《2006-2011年对华援助计划》。
其主要内容和观点如下:
【英国援华重点领域】:
基础教育:英国将支持中国政府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同时支持世行在基础教育领域的活动。
艾滋病:英国将支持民间团体在艾滋病防治上发挥作用,让更多高危人群获得服务,进一步改善艾滋病监测和信息系统。
肺结核:英国将继续与世行、世界卫生组织、全球基金进行合作,在中部和西部16个省份开展结核病防治项目。
水:英国协助地方政府提高能力,推进改革,加强对环境卫生和健康教育的重视,改善投资不足的状况,继续推广英国和世行的社区管理模式。
经济援助额度:
2006/07 4000万英镑
2007/08 3500万英镑
2008/09 3000万英镑
不过,英国对中国传统式援助(现金、实物)在逐年减少。
·德国:
德国媒体9月22日报道,德国将结束同中国之间传统的货币形式的经济援助,取而代之的是将同中国在司法、社会、气候保护等方面实 现战略伙伴关系。
1982年10月13日,中、德两国政府签署了技术合作总协定,开始对华提供无偿援助。
截止2006年7月,德国政府共向我提供无偿援助7.740亿欧元,其中技术合作资金5.555亿欧元,人员培训8500万欧元(每年500万欧元),提供紧急救灾援款4250万欧元,提供“营养保障”粮援资金9100万欧元。
二十多年来,双方共完成项目107个,德援金额为5. 455亿欧元。目前,执行中项目32个,德援金额为2. 115亿欧元,计划执行项目6个,德援金额1700万欧元。
中国是德国政府对外无偿援助的最大受援国。
两国技术合作优先支持下列领域:
1、中国西部城市综合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2、区域可持续发展;
3、环境政策合作;
4、能源利用效率;
5、企业社会责任;
6、可再生能源一生物质能优化利用。
日本:
日本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政府开发援助始于1954年,以当年10月加盟“科伦坡计划”(援助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组织)为开端,日本由战后的战争赔偿转为经济援助方式。
日本对华经济援助(ODA:全称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开始于1979年。
在25年间,共向中国提供资金援助累计约3.3万亿日元(约合300亿美元)。
近年来,日本对华政府开发援助逐年递减,已减少到最高时的一半左右。
同时进入90年代,日本开始全面调整其ODA政策。由无息贷款转变为低息贷款。
现在经济援助已基本停止。
·苏联/俄罗斯:
苏联对中国的援助主要集中在建国初期,1949年苏联以设备、机器和各种材料的商品形式向我国提供3亿美元贷款,利息1%,为期5年。
苏联的3亿美元贷款按1950年汇率折算人民币约合9亿元,在三年恢复时期中央政府总投资62.99亿元中,所占比例高达14.3%。
另外,苏联政府帮助援建恢复经济急需的煤炭、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化工、机械和军工部门的50个重点项目。
在执行过程中,因情况变化,撤消了1个项目,合并了2个项目,实际建设项目为47个。涵盖了以下行业:
一、能源工业
二、原材料工业
三、民用机械加工
四、国防军工
五、造纸工业
按国家统计局1953年3月11日的统计报告,3年累计实际进口46974万卢布,完成合同68.7%。
进入60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化,援助也大大减少;
到了俄罗斯时期,俄罗斯对中国的援助主要在于军事技术方面;
·法国:
法国开发署
法国开发署是依据法国银行法规设立的专业银行,是法国政府官方发展援助机构,已在国际上超过90个发展中国家和法国的9个海外省份开展了业务工作。
2003年12月,法国政府授权法国开发署与中国政府合作。
2004年10月开始发展援助贷款主要集中在三个优先领域,资助项目提高能效:(1)能源生产;
(2)铁路及城市交通;
(3)城市发展。
贷款额度为每年1-1.5亿欧元。
㈧ 汶川大地震中,哪些国家对中国伸出了援助之手
自5·12汶川地震发生以来,国际社会向中国政府和人民表达了真诚同情和慰问,并提供了各种形式的支持和援助。截至2008年7月18日,外交部及中国各驻外使领馆、团共收到外国政府、团体和个人等捐资17.11亿元人民币。其中,外国政府、国际和地区组织捐资7.70亿元人民币;外国驻华外交机构和人员捐资199.25万元人民币;外国民间团体、企业、各界人士以及华侨华人、海外留学生和中资机构等捐资9.39亿元人民币。
来自日本、俄罗斯、韩国、新加坡的4支境外救援队伍,陆续抵达灾区开展救援行动。俄罗斯51人的救援队在绵竹市开展救援。日本两批60人的专业救援队在青川、北川开展救援。韩国47人的救援队、新加坡55人的救援队在什邡市开展辛苦救援、俄罗斯的救援队在彭州开展救援。
欧盟——欧盟人道主义援助办公室决定通过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等机构向中方提供200万欧元紧急援助。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基金会提供30万美元紧急援助。
国际奥委会——国际奥委会捐款100万美元援助,后又于2008年8月2日与北京奥组委和中国奥委会在北京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800万美元对口支援。
沙特阿拉伯王国国王阿卜杜拉决定沙特向中方捐赠5000万美元现金和1000万美元物资,帮助中国抗震救灾。(共计约合人民币4.2亿元)
加拿大政府捐助超过3100万加元。(折合人民币约2亿元)
印度政府决定向中方提供500万美元救灾物资。(约合人民币3500万元)
日本政府决定提供约5亿日元紧急援助。(约合人民币3300万元)
俄罗斯政府已提供四批救灾物资,价值4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800万元)
挪威政府将向中国提供2000万挪威克朗紧急救灾援助。(约合人民币2700万元)
意大利政府向中方提供50万欧元和150万欧元的救灾物资。(共计约合人民币2200万元)
土耳其政府决定向中方提供200万美元援助。(估计约合人民币1400万元)
英国将提供100万英镑援助。(约合人民币1360万元)
西班牙政府将提供100万欧元紧急援助。(约合人民币1080万元)
爱尔兰政府决定向中国红十字会提供100万欧元现金援助。(约合人民币1080万元)
马来西亚政府决定向中方提供150万美元援助。(约合人民币1050万元)
以色列政府向中方捐赠价值150万美元的救援物资。(约合人民币1050万元)
比利时将提供65万欧元紧急援助。(约合人民币700万元)
巴基斯坦政府向灾区捐赠价值100万美元的救援物资。(约合人民币700万元)
韩国政府将提供价值100万美元援救资金以及救援物资。(约合人民币700万元)
阿尔及利亚政府决定向中国政府提供100万美元紧急援助。(约合人民币700万元)
澳大利亚政府通过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向中方提供100万澳大利亚元援助。(约合人民币660万元)
芬兰政府决定向中方提供50万欧元援助。(约合人民币540万元)
荷兰政府通过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向中方提供50万欧元援助。(约合人民币540万元)
德国政府向德国红十字会提供50万欧元帮助中国救灾。(约合人民币540万元)
泰国政府已向中国政府捐款50万美元。泰国公主诗琳通向灾区捐款10万人民币。泰国红十字会和普密蓬国王“猜帕塔那”发展基金会各向中国红十字会捐款10万美元。(共计约合人民币500万元)
法国政府提供价值38万欧元的物资。(约合人民币410万元)
老挝政府决定向中方提供价值50万美元的木材援助。(约合人民币350万元)
美国政府提供50万美元援助。(约合人民币350万元)
新西兰政府决定通过国际红十字会向中方提供50万新西兰元援助。(约合人民币270万元)
瑞士政府将向中国提供40万瑞士法郎的首笔紧急援助。(约合人民币260万元)
丹麦外交部宣布向中国红十字会提供75万丹麦克朗紧急援助。此外,丹麦红十字会已通过国际红十字会向中方提供价值超过100万丹麦克朗的救灾物资。(约合人民币250万元)
克罗地亚政府通过克罗地亚红十字会向中方提供20万欧元援助。(约合人民币220万元)
希腊政府决定向中国政府提供20万欧元紧急援助。(约合人民币220万元)
新加坡政府决定向中方提供20万美元物资援助。(约合人民币140万元)
越南政府将向中国政府提供20万美元现金援助。(约合人民币140万元)
巴西政府决定向中国政府提供20万美元物资援助。(约合人民币140万元)
斯洛文尼亚政府决定向中方提供10万欧元援助。(约合人民币108万元)
朝鲜政府已决定向中国政府提供10万美元紧急援助。(约合人民币70万元)
柬埔寨首相洪森以柬埔寨王国政府名义捐款1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70万元)
萨摩亚政府向中方提供10万美元援助。(约合人民币70万元)
波兰外交部已通过中国红十字会向灾区提供10万美元援助。(约合人民币70万元)
立陶宛政府决定向中国红十字会捐款20万立特。(约合人民币63万元)
卢森堡政府决定向中方提供5万欧元援助。(约合人民币54万元)
蒙古政府已决定向中国政府提供5万美元紧急有效援助。(约合人民币35万元)
爱沙尼亚政府将向中国捐款50万爱沙尼亚克朗。(约合人民币34万元)
捷克政府决定向中方提供70万捷克克朗物资援助。(约合人民币30万元)
阿尔巴尼亚政府决定向中方提供4万美元援助。(约合人民币28万元)
莫桑比克政府(世界最贫困国家之一)向中国政府捐款4万元人民币。
捐赠200万元以上的部分公众人物/民间基金会名单:
邵逸夫:1亿(港币)
郭台铭:6000万
周杰伦:4200万(来自央视《音乐传奇》 一路星光·周杰伦 节目数据)
壹基金(募集):4000万
李嘉诚:3000万
李厚霖:2000万
李泽楷:2000万
朱树豪:2000万
何鸿燊:1000万
曾宪梓:1000万
杨惠妍:1000万
张茵:1000万
成龙、杨受成:1000万
嫣然天使基金(募集):500万
张曼玉:200万及慈善义卖42万(个人捐款最多的女明星)
赵本山:200余万
姚明:200万
何超仪、何超琼:200万
覃辉、覃宏:200万
㈨ 求二战时英国对华的援助,要详细的资料 谢谢了
二战中英国对中国的援助请求反应是最冷漠的,抗战初期多次求援都被拒绝。直到1938年10月华南华中相继沦陷,英国在华势力范围基本为日本控制。英国感觉在华利益被严重侵犯,终于决定对中国提供援助,但只同意先给50万镑(合230万美元)为滇缅公路购买卡车,以及500万英镑(合2300万美元)的外汇贷款用于平稳中国经济。可以说,直到1940年,英国对华军事援助微乎其微。到1940年秋天,德意日三国结成同盟,日本南进步伐加快,英国越来越感到其远东领地安全受到直接威胁。在此情况下,英国终于决定与中国开展合作保护其远东利益。1940年10月,英国大使卡尔主动向蒋介石建议“中国可以要求英国提供军火、弹药、飞机等,如果英国不能筹措飞机的供应,可以转商美国政府供给,中国还可要求英国提供贷款100万英镑。”而作为回报,中国需“考虑派遣壮丁三四十万人,协助英国作战”,还要求中国“于日本向马来及新加坡进攻之时,以大军攻击广州地带,以牵制日军之南一下”,并说明中国这一军事行动所消耗的军火、弹药,应由英美补充。
随后,英国的确在1940年底向中国提供1000万英镑贷款(合4600万美元),但提供武器装备却是一句空话,英国在宣布提供贷款的当月就通知中国政府不能提供武器和军事人员,只是口头许诺什么考察将来可能合作的基础,提高驻华军事武官的地位,扩大其武官处等。直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英国对华提供财政援助贷款共1550万英镑(合7200万美元),其中的2/3是1940年后提供的。而在这之后,由于英国在欧洲战场自顾不暇,还需要美国提供巨额援助,对华援助基本停止。
㈩ 世界各国为中国地震捐了多少钱啊
●沙特国王阿卜杜拉决定沙特向中方捐赠5000万美元现金和1000万美元物资,帮助中国抗震救灾。
●英国首相布朗表示英国将提供100万英镑援助。
●波兰外交部表示将通过中国红十字会向灾区提供10万美元援助。
●比利时政府向我地震灾区提供65万欧元资金援助
●日本政府将向地震灾区提供约5亿日元的紧急援助。
●英国政府将向地震灾区提供100万英镑的援助物资。
●韩国政府将向地震灾区提供约100万美元的紧急援助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代表处承诺向我受灾地区提供30万美元的紧急援助。
●美国将向中国提供50万美元援助。同时,美方将考虑提供任何额外的资金援助。
●挪威政府决定向中国提供2000万挪威克朗(约合390万美元)捐助款。
●德国政府已通过德国红十字会向中国地震灾区提供第一笔总数为50万欧元的救灾援助。
●比利时决定向中国提供25万欧元救灾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