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这家美国企业败走中国,曾垄断中国全部市场,为何不愿意聘请中国人
中国有一些企业在美国失败,不过美国也有一些企业同样也败在中国。继亚马逊之后,美国甲骨文公司也败走中国。我们知道,在美国的科技企业中,软件领域的老大当属微软公司,而甲骨文公司则在数据库领域内处于霸主地位。
甲骨文公司目前占据全球数据库市场一半的份额,而在中国数据库市场中,甲骨文曾经达到100%份额,垄断了中国全部市场。我们知道,数据库对于任何一个企业都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它是整个企业运行的骨架。不过要想建立一个完整的数据库,是需要有非常过硬技术的,所以纵观全球,也只有甲骨文和微软等几个公司做得好。
这家美国企业败走中国,曾垄断中国全部市场,却不愿意聘请中国人。虽然甲骨文每年在全球斩获上百亿,但是却逐渐失去了中国这个大市场,如果甲骨文仍然继续走自己的老路,那么很难保证它在全球会一直站稳脚跟。
B. 为什么美国巨头在中国市场独占鳌头,中国公司却在美国屡屡受挫
美国巨头在中国市场独占鳌头,中国公司却在美国市场屡屡受挫,主要还是因为咱们的企业缺乏核心技术,竞争力相对要更低一些,没有做出让别人不得不用的产品。以腾讯、阿里这样的互联网企业为例,微信、支付宝几乎占据了国内移动支付市场99%的份额,但是这两款软件一到海外市场就很难推开了。
微信在美国到现在也就几百万的用户数量,和国内完全没法比。即使在全球范围内,微信的用户数量不到11亿,绝大部分在国内。而美国的Whatsapp全球用户数量达到16亿,比微信多了5亿。
那么中国公司想要在全球市场站稳脚跟,最主要的还是要掌握核心技术,如果中国也走出像微软、英特尔、高通这样的企业,做出的产品别人不用不行,那么美国人自然也没办法抵制。但是在美国的全方位打压之下,中国想要诞生这样的企业,非得十年以上的苦功才行。
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在走向“全球化”的时候,也不应该只盯着美国市场,因为明知道对方是一匹狼,还要送肉过去,结果自然就是有去无回了。其实除了美国之外,东南亚以及欧洲市场都很有潜力,也很适合中国企业去开拓发展。我们完全可以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先在一些不重要的国家扎下根来,将产品做大做强,提高竞争力,再进入美国市场受到的阻碍就会小得多。
总的来说,美国市场对于任何科技企业来说都是很有诱惑力,因为美国的高端人口数量众多,且消费力很强。但是另一方面,美国市场也具备很强的排他性,技术含量低的企业无法进入美国市场,技术含量高的企业又容易受到抵制。同时由于美国霸权主义的抬头,国内企业在受到美国制裁和掠夺的时候,很难有效防御和反击。所以我认为中国企业在自身足够强大之前,贸然进入美国市场无异于“与虎谋皮”,很容易遭到损失。若非必要,避开美国市场也是一个选择。
C. 政府为什么同意美国两家可乐公司垄断国内市场为什么非常可乐“消失了”
市场是优胜劣汰。只要是正当竞争,政府不会干预调节的太多。
不仅中国如此,其他国家也是如此,可口可乐是在世界上饮料中销量第一,其他饮料都比不过他,连百事可乐都远远比不过。
非常可口可乐口感不如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经过市场优胜劣汰,被淘汰也是正常。
如果你喜欢非常可乐,建议你在网上找找看,也许还有厂家和店家在生产和销售。
可口可乐(英文名称:Coca-Cola,也称Coke),是由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出品的一种含有咖啡因的碳酸饮料。可口可乐早期在中国的译名作“蝌蝌啃蜡”,但因销路不佳,后改名为“可口可乐”。目前可口可乐在世界各地市场皆处领导地位,其销量远远超越其主要竞争对手百事可乐,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D. 中国现在哪些行业是被国家垄断的
其实就是关系的民生,和国家安全,重大经济发展的行业。比如,银行业,医疗,交通(公路铁路),通信,石油燃气,电力,军工、煤炭、航运等等。对装备制造、汽车、电子信息、建筑、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勘察设计、科技等行业保持国家较强的控制力等等
E. 中国哪些行业被外资垄断
从香港联交所的公开资料可以查到,无论是工行、建行、中行三大行;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三桶油;移动、联通、电信三大电信。还是中煤、中铝、中国神华等资源性企业。中国各种垄断性国营企业,各行各业的龙头企业的十大股东中,差不多一半是美国的企业、基金。
高盛之于工行,美铝之于中铝,美国人用美元买中国企业股票,中国卖股票收美元买美国国债。
截至2010年底,美国企业、基金和个人投资者拥有中国A股股票价值1000多亿美元,在香港上市的H股股票价值约2000亿美元,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股票价值约300亿美元,合计3300亿美元。
据商务部《跨国公司在中国报告》显示,在轻工、化工、医药、机械、电子等重要行业中,跨国公司子公司所生产的产品己占据国内1/3以上的市场份额。美国标准普尔500企业在中国的分支每年就用这样方式从中国赚取超过8百亿美元,按其14倍的历史平均市盈率,其在中国的资产价值约11000亿美元。加上其他中小企业在中国投资,美国企业在中国拥有的资产价值,高达15000亿美元。
再次,超过一万亿美元的美欧热钱潜伏在楼市、高利贷等市场。
综合算来,西方列强在中国埋伏下的钱,已经超过了中国外储。他们并不显富,而是让中国去露富,并装可怜从中国骗钱。目的就是为了有一天时机成熟就做空中国,让中国倾刻间变得一无所有一穷二白。
请看外资掌控下的中国市场
据《中国产业地图》(中国并购研究中心)一书指出,中国每个已开放产业的前5名都由外资公司控制,在中国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在21个产业中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
啤酒行业:60多家大中型企业只剩下青岛和燕京两个民族品牌,其余全部合资;
玻璃行业:最大的5家已全部合资;
电梯行业:最大的5家均为外商控股,占全国产量的80%以上;
家电行业:18家国家定点企业中11家合资;
化妆品:被150家外资企业控制;
医药行业:20%为外商控制;
汽车工业:外国品牌占销售额90%!
在感光材料行业,美国柯达于1998年仅出资 3.75亿美元就实行在华全行业并购,2003年又收购了乐凯20%国有股,已占有中国感光材料市场至少50%的份额,富士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占有率超过25%。
据国家工商总局调查:美国微软占有中国电脑操作系统市场的95%,
瑞典利乐公司占有中国软包装产品市场的95%,
法国米其林占有中国子午线轮胎市场的70%;
在手机行业、电脑行业、IA服务器、网络设备行业、计算机处理器等行业,跨国公司均在中国市场占有绝对垄断地位。
在高科技领域:如手机行业,由于本土企业上游技术、关键零部件乃至生产线大部分从跨国公司购买,跨国公司早已从中赚够了。近期跨国公司开始采用低价策略,挤压国内手机厂商的利润空间,意在赶尽杀绝。国内手机行业除了自有品牌外没有核心部件的核心技术,2005年以来全部亏损,市场占有率严重萎缩,纷纷退出市场。
在流通领域,占有主导份额的大型超市领域,外资控制的比例已高达80%以上,中国零售企业只能在中低端市场经营。随着外资的延伸,低端市场也将面临逐渐萎缩的危险。零售业是最能吸纳劳动就业人口的领域,任由外国的“资金密集型”企业前来掌控。业内有人指出:流通渠道可以控制工业命脉,如果放任外资企业占领我国的流通渠道,中国的企业终将沦为国外流通企业贴牌产品的加工车间。
我国具有战略意义的轮胎工业,多半失去了自主性,被控制在外国人手里。剩下的几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中,条件较好的也被外商盯上。我国最大的轮胎生产企业——上海轮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世界最大的轮胎跨国公司法国米其林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双方共同组建轮胎合资公司,由法方控股70%;截至2000年,外商独资与已被外商控股的轮胎企业,其能力与产量已占我国轮胎70%以上。
除电力,军工等极少数国家核心行业以外,外资在我国水泥行业(建材业)、钢铁行业(黑色金属治炼及压延加工业)、汽车行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橡胶行业、机械制造行业(普通机械、专用设备、电气设机械及器材、电子及通信设备、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石化行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化学纤维制造业)、玻璃行业、酿酒行业(饮料制造业)、医药行业(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供水供气行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煤炭行业(煤炭采选业)、日用化妆品行业(化学制品制造业)、食品行业(食品加工业)、造纸行业(造纸及印刷品业等行业)、纺织行业、建筑业、家具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塑料制造业、工艺品及其制造业等行业中,都占有较高股权和市场控制权,经济刺激计划和巨大需求给予了外资丰厚的回报,充分享受了我国经济高速成长所带来的好处和便利。
(1)水泥行业:2009年全国水泥行业总产能16亿吨,外资控制产能5、6亿吨以上,控制力及总产能占30-40%以上。拉法基收购四川双马、瑞安建业后,占西南四省18%以上份额;华新水泥被瑞士Holicm收购,占华中10-20%份额;摩根斯坦利收购山水集团30%股权后,环渤海市场份额第一;爱尔兰CRH收购吉林亚泰后,获取东北市场;产销量全国第一的海螺水泥,外资利用香港主板控股25%,此外,亚洲水泥、山水水泥、华润水泥在香港主板上市,部分股权被港资和外资控制……
(2)机械行业:2008年,机械行业总产值占GDP比重约为12%,外资股权控制率为35.2%,总体控制力度达40%以上,机械制造业5大细分行业中,仪器仪表制造业外资市场占有率最高,超过60%,金属制品业为3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32%,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约为30%。凯雷收购徐工85%股权,起重机和压路机占国内市场50%以上,国内136种工程机械产品,徐工占一半以上;国内装载机行业排名第7的山工机械被卡特彼勒全资收购,新加坡丰隆、美国高盛、美国国泰持有国内最大的独立柴油引擎制造商玉柴股份51%的股权;无锡威孚是国内柴油燃油喷射系统最大厂商,德国博世持有其67%的股权;韩国全资的斗山工程机械8年在中国挖掘机市场占有率名列第一,销售额已达徐工的1/3;西北轴承占中国铁路货车轴承25%的市场,90年代末,德国舍弗勒利用西北轴承陷入困境,与其合资成立富安捷铁路轴承,将其市场争压过来,后全资收购;瑞典SKF全资收购皮尔轴承;无锡轴承、烟台轴承被美国TIMKEN全资收购,并控股襄轴集团;全国化工设备第一生产基地,锦西化机透平厂被西门子控股70%的股权;德国ZF集团收购全国齿轮行业排名第二的杭州齿轮厂70%的股权;美国加纳基金控股沈阳机床30%的股权;英国特雷克斯收购北方股份25%的股权,北方股份是中国最大的矿用汽车开发和生产基地;玉柴机械占据国内小挖机9.3%的市场份额,美国汉鼎收购其43%的股权……
(3)汽车行业:外国品牌销售占90%以上,虽然外资股权占比不超过50%,但无论技术、品牌还是研发等,外资实际控制力均高达60-70%以上。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东风、华晨、上海通用、长安福特、北汽现代、北京吉普、广州本田、广州丰田、天津一汽丰田、长安雪铁龙等中国汽车销量最大的公司,外资股权均为50%,不包括外资中小企业,外商在华投资和合资控制的53家大型汽车公司,销售额1万亿元以上,占汽车市场总销售额的6、7成以上;此外,在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已占有60%以上的份额;而在汽车电子、发动机零部件和摩托车配件等高技术含量领域,外资控制企业亦高达70%以上;汽车制造行业橡胶轮胎,法国米其林和新加坡佳通轮胎等外商独资和已被外商控股的轮胎企业,其产能与产量已占我国轮胎占有中国汽车轮胎市场80%以上……
(4)钢铁行业:2008年,钢铁行业总产值占GDP比重约为 6%,由于国家对钢铁行业并购有控制,阿塞洛-米塔尔、俄罗斯、必和必拓等大量外资觊觎中国钢铁行业纷纷受挫,即使这样,外资对我国钢铁行业的股权控制度仍超过10%,市场控制度超过12%,如阿塞洛?米塔尔收购华菱钢铁33%股权;德意志银行和阿塞洛?米塔尔收购中国东方钢铁47%的股权(河北津西钢铁 29%股权);法国圣戈班收购徐钢100%的股权;美国凯雷收购江都钢管49%股权;中信泰富持有大冶特钢28%的股权;此外,香港主板上市的鞍钢、马钢股份、重庆钢铁,14%、22%、30%的股权被摩根大通等外资和港资控制;唐山国丰钢铁,香港中港占股51%;港资占股65%的内地在香港上市公司开源控股分别收购日照钢铁、日照型钢30%的股权,收购日照轧钢25%的股权,后与山钢重组……
外资大规模并购国内钢铁业不成,再生一计,必和必拓和巴西淡水河谷等国际矿山巨头利用手中掌握的铁矿石资源,不断涨价,对钢铁行业进行合围。
可以想象,在钢铁行业产能过剩2亿吨,行业分散度高,众多中小或民营钢企面临淘汰和对资金的需求情况下,外资受欢迎的程度会有多高;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外资绕过国家设置的重重限制,不少钢企,将再次落入外资控制之中。
(5)石化行业:2008年,石化行业总产值占GDP比重约为10%,国家对外资准入石化产业有所限制,即使这样,除海外上市外,外资绕过重重障碍,通过来华设厂,并购等手段,石化行业外资股权控制度已达18%,市场控制度为20-3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外资市场控制度27%,石油加工、炼焦及核料加工业为13%。
如中石油2000年在纽约、香港上市,外资与港资占股11%,海外融资额29亿美元,9年时间,向海外分红派息竟然高达119亿美元,分红派息竟为融资额 4倍;中石化2000年在纽约、伦敦、香港三地上市,目前外资与港资占股19%;中海油2001年在纽约、香港上市,旗下中海油服外资与港资占股目前高达 34%,另外,中海油、上石化、吉化等纽交所海外上市公司也被外资部分控股,黑石持有中化集团子公司中国蓝星20%的股权。
国内原油和化工产品供不应求。如2009年,我国累计进口原油2.04亿吨,首次突破2亿吨,同比增长13.9%;液化天然气累计进口553.2万吨,同比大幅增长 65.8%;口硫磺1216.7万吨,同比增长44.6%;进口甲醇528.8万吨,同比大幅增长268.8%。仅2009年一年的进口量就比 2005年至2008年四年的进口总量还要多,占国内消费32%,由于国外甲醇产品大量涌入国内市场,国内装置大面积关停,平均产能发挥率不足40%。;我国累计进口聚乙烯756.1万吨,同比大幅增长64.8%,占国内消费的48.7%,进口聚氯乙烯195.5万吨,同比大幅增长73.5%;进口精对苯二甲酸(PTA)508万吨。此外,国内农药进口量巨大,许多精细化工品,国内甚至无法生产。
国际能源化工巨头纷纷在华投资。BP在华投资45亿美元,壳牌17亿美元,拜尔投资31亿美元,拥有12家独资或合资企业。埃克森美孚、壳牌、BP计划再投110亿美元。拜尔已投产5大乙烯合资企业:巴斯夫/扬子石化投资60万吨乙烯项目,截止2007年,巴斯夫在中国投入已超过200亿元人民币,中国销售总额达到36亿欧元以上;BP/上海石化90万吨乙烯、埃克森美孚/福建炼化、沙特阿美60万吨乙烯、壳牌/中海油的南海80万吨乙烯,埃克森美孚/广州石化改扩建(1000万吨炼油,100万吨乙烯)等项目正在建设中。另外,BP在四川建醋酸厂(占国内市场30%),在珠海建PTA基地。欧美跨国公司在洗涤用品、涂料、生物制药等下游领域占有巨大份额,有的已形成垄断外资……在石油化工领域的市场控制力度,在20-30%以上。
(6)玻璃行业,最大的5家已全部合资,外资控制度为40%以上。英国皮尔金顿购入耀华玻璃19%的股份;中国玻璃港交所上市,皮尔金顿等外资大股东控制 40%股份;瑞信等外资控制浙江玻璃33%的股份,洛阳玻璃,外资和港资持有50%的股份;如果算上港资,中国玻璃、浙江玻璃等港资与外资占股均在65% 以上;A股上市的福耀玻璃,港资三益发展为第一大股东,持有22.5%的股份;金刚玻璃,港资龙铂投资持有17%的股份;港资信义玻璃,自2004年以来一直为中国汽车玻璃最大出口商;1985年起,圣戈班在中国设立代表处,现已在中国设立50余家企业,其中制造企业40多家,分布在成都、马鞍山、杭州、常州、湛江、牡丹江、郑州等地;业务包括平板玻璃、玻璃包装、高功能材料等。在中国的员工数量超过15000人,2005年销售额4亿欧元。最近4年,圣戈班在华销售额年增54%……
在第一产业,外资四大粮商ABCD威胁4000万豆农生产,种植大豆赖以生存的无数豆农,年年赔本,不得不改种其它经济作物,造成2000万豆农集体“下岗”事件,2.3亿民工,或许从中能发现许多豆农的身影。
大量豆油油榨企业倒闭,由于“大豆危机”,2004-2005年,1000多家内资榨油企业构成的“中国大豆军团”,瞬间烟消云散,随后倒闭率达90%以上,导致10多万人失业。
在第二产业,日用品和化妆品行业,外资品牌占市场份额的60%以上,宝洁每招收一名员工,就意味着中国原洗涤剂企业有2~3名员工下岗……
F. 中国十大垄断行业
1、中国移动
中国移动是根据国家关于电信体制改革的部署和要求,在原中国电信移动通信资产总体剥离的基础上组建的国有骨干企业,于2000年4月20日成立,注册资本为518亿元人民币。现市值1.8万亿,是全球最赚钱的电信公司。
2、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注册资金1149亿元,成立于1998年,其旗下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独家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11月5日。目前市值1.5万亿,是中国销售收入最大的公司之一,也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
3、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是中央四大行之一,全球市值最大的银行,世界五百强企业之一,市值2万亿。中国建设银行市值1.7万亿,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市值一样都是1.2万亿。
4、中国烟草公司
作为中国最大的垄断国企之一,作风非常的低调神秘,你很难准确的知道它的资产,利润。中国烟草总公司2010年经审计的业绩显示,总资产9699亿,股东权益8032亿,当年营收7704亿,实现净利润1177亿。
根据2010年公布的上市公司年报显示,如果上市其年赚利润能排在第四位,每天净赚3.2亿。据知情人士透漏,其净利润远不止1000亿,利润大概是3000-4000亿,这才是低调的王者。
5、国家电网公司(简称:国网)
于2002年12月29日在北京成立。注册资金2000亿元人民币,年营业额3296亿美元,2017年世界500百强第2。
(6)哪个国家垄断中国市场扩展阅读
垄断的行业基本是属于国企行业,一般具有以下几个性质:
1、垄断企业不仅要追求利润目标,而且还承担着一定的社会义务,即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同时要考虑利润目标和社会目标。
2、在规模报酬递增的条件下,由一个或少数几个企业大规模地生产的确要比由许多个规模较小的企业同时进行生产能够更有效率地利用资源。
3、基础产业就其资本规模和技术工程而言,需要巨额投资,且具有不可分性;就其施工过程而言,建设周期较长,因此投资回收的周期也很长;就其存量资本的流动性而言,具有较强的凝固性,基础产业的外部效应一般较明显。
4、基础产业是一个需适度超前发展的产业,因为它是其他一切生产部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性条件。
G. 为什么美国巨头在中国市场独占鳌头,中国公司在美国却屡屡受挫
中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快速增长的市场容量、完善的产业链等优势,对对外资产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多年来,很多外资企业来中国发展,一方面外资企业在中国茁壮成长,另一方面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双赢。(威廉莎士比亚、双赢、双赢、双赢、双赢)。
对此,美国《华尔街日报》指出,中国已成为许多美国公司的“避难所”。中国市场可以说为美国企业提供了顺利渡过难关的良好发展环境,但反过来说,美国又如何对待中国企业呢?
最近传来两个消息,很多人感到愤怒。美国以“危害国家安全”为由关注字节跳动和腾讯,禁止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和微信(微信海外版)与美国有关的交易。
事实上,这不是美国第一次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对此,网民直言美国真的很冷酷,为了私利擅自行动。但是美国似乎在“压迫”中国企业,但对美国来说,更糟糕的事情可能会发生。
以美国禁止微信交易为例,一旦苹果应用商店微信下架,苹果在中国的事业将遭受巨大挫折。雪球最近在微博上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如果苹果不能微信安装,94%的人会选择“换手机使用微信”,而不是“不使用微信”。
也就是说,如果美国不能及时醒来,最终只能自食其果。因为自己的霸道想法,一些美国企业也可能受到牵连,付出惨痛的代价。这样的结果也将无法预测美国。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H. 举一个或者两个中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例子
中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属于解放前的事情,中国现在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不属于资本主义垄断阶段。
1.国民党政府将原北洋军阀的两大金融支柱即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控制起来。随后,又成立了国家的中央银行和中国农民银行以此来垄断国家金融行业的发展。
2.1935年国民党政府成立的资源委员会垄断了全国主要的重工业和矿业。
【拓展资料】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什么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密切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存在形式是:
(1)通过国家收买企业和卖还企业两种相互交替的形式,实行国有化和非国有化,掠夺国库。
(2)用国家预算资金,建立有较大风险的新兴军事工业、交通运输业以及公用事业等。
(3)通过国家采购和订货,用巨额的国家预算支出为私人垄断集团提供商品销路。
(4)通过优惠的国家贷款、各种形式的津贴和补助以及有利于垄断组织的各种立法等,加强垄断企业的竞争实力。
三、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
(1)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日益发展的需要,国家通过公共投资和支出,不断为社会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系统,从而使社会更好地发展。
(2)缓和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
(3)宏观调控的发展,使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与市场机制日益有机结合起来,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逐渐演变成为由国家干预的现代市场经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自由市场经济的缺陷。
摘要:
中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属于建国的事情:
1.国民党政府将原北洋军阀的两大金融支柱即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控制起来。随后,又成立了国家的中央银行和中国农民银行以此来垄断国家金融行业的发展。
2.1935年国民党政府成立的资源委员会垄断了全国主要的重工业和矿业。
I. 泰国的榴莲为什么可以垄断中国的市场
榴莲属于热带水果,马来西亚和泰国是种植榴莲最多的国家,其中泰国种植的榴莲在国内是最国商业部内贸厅厅长薇汶乐透露,内贸厅日前接到泰国水果出口商投诉,称由于中国商人大肆设立水果收购站,资本较少的泰国水果商在尖竹汶等地已经无法收购到榴莲等水果,希望获得政府部门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