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资讯 > 贵州在中国哪个朝代

贵州在中国哪个朝代

发布时间:2022-07-02 08:47:12

⑴ 贵州在中国历史各个朝代的地位,名称

“贵州”曾经是历史上贵阳的名称。

1、贵阳开始称“贵州”是北宋初期的事。据地方志书记载,北宋初年,彝族先民的一支乌蛮人(旧志书称乌蛮,或卢鹿族,亦称罗罗族)占领了贵阳,建立了少数民族政权。

2、但那时的“贵州”主要指今贵阳。虽然在整个宋朝,今贵阳地还有大万谷落总管府、黑羊箐等名称,但以“贵州”之名存在的时间最长。

3、宋朝时贵阳已有土砌城墙,居民主要是少数民族,以仡佬族、苗族、布依族和彝族的先民为多。

4、元朝至元十六年(1279年),元军占领了今贵阳地,屯驻城中,将贵州城更名为顺元城。意思是“顺服元朝”,但这只是统治者一厢情愿的想法,老百姓仍称“贵州”,就连元朝蒙古人所写的《招捕总录》一书,也依然称今贵阳地为“贵州”。

5、元朝的贵州城仍是土城,在今贵阳市城区南部。居民以世居少数民族为主,也有随元军而来的蒙古人、回族人。

6、明朝贵阳仍叫“贵州”。永乐十一年(1413年),贵州布政使司成立后,“贵州”开始作为省名。此后,“贵州”既是贵阳的城市名,又是贵州省名,两者并行不悖。直到明朝末年崇祯十一年(1638年)着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游贵阳时,还在他写的《徐霞客游记》中,称贵阳为贵州城。

7、但自明初开始,“贵阳”一名逐渐成为今贵阳地的主要名称,另一名称“贵竹”也开始使用。明朝的贵阳已经有了石砌的城墙,城市范围扩大许多。居民除少数民族外,汉族亦大量涌入。

8、“贵州”现在是我们生活的省份的名称,可是,“贵州”曾经作为贵阳的历史名称,连续使用了宋、元、明三朝,时间持续了600年。

9、“贵州”一名的来源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贵州省殷商时属鬼方。“贵州”和鬼方有历史渊源。“贵”字就是从“鬼”字演变而来,两字读音略同。 “贵”字由“鬼”字演变而来之说,现在看来肯定站不住脚,因为“贵州”之称始于北宋初期。

(1)贵州在中国哪个朝代扩展阅读:

贵州话广义上包括贵州所有的汉语方言,但实际上地域与四川相连,语音系统、词汇与四川南部第二大方言西南官话岷江小片同质的黔北和黔东北赤水、习水、桐梓、务川、沿河、印江、思南、德江等九县的西南官话岷江片常常也被四川人看作是四川话。

余下的贵州方言,除了黔北片在秀山有分布,其他都是四川所没有的,所以它们是狭义上的贵州话。

分类如下:

1、黔北片:贵州省北部以遵义-六盘水-毕节为中心的27县市。

2、昆贵片:贵州省贵阳市-安顺市,黔西南等。

3、岑江片:贵州省东南部镇远-岑巩-黎平-锦屏-台江12县。

4、黔东南与黔南片:比如贵州省南部凯里-都匀-麻江县。

由于贵州境内有西南官话5个小片的分布,差异也是很大的,所以说什么某某话是贵州话标准音纯属对语言学一窍不通的无稽之谈。

黔北、黔东北九县的岷江小片更是因为保留了中古汉语的入声,有独立入声调值33/22,而在贵州方言内显得与众不同。

由于其发音的独特性以及音韵系统,有人讲一些专家提议将其划出西南官话,单立蜀语,所以对岷江小片的地位和贵州其他4片是无法一概而论,贵州其他4小片,虽然口音不仅有所差别,且都不一定符合入声归阳平,都属西南官话典型。

其中岑江片的内部差异又最大。

有苗瑶和壮侗底层,昆贵片的贵阳市区话已经丧失了诸多昆贵片特点,趋近新派成渝片,黔南片老派以及“穿青人”的老派汉语方言具有类似吴语和江淮官话的鼻化韵甚至普通话的鼻韵方言里无鼻尾的特征。

如ian变ienn/ie,与其汉人相传祖先来自南京等江淮地区不谋而合。而贵州黔东南方言却带有地方苗族口音,俗称:“苗音”,比如:麻江方言,雷山方言以及凯里方言都带有苗音。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贵州历史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贵州话


⑵ 贵州正式形成行省的时间是哪个朝代

你好
贵州正式建省是在明朝。

⑶ 贵州成为行政区划的名称开始于什么朝代

宋朝。
宋代,今贵州地域分别隶于夔州路、荆湖北路、潼川路、广南西路、剑南西路、剑南东路等,而主要属夔州路。公元974年,土着首领普贵以控制的矩州归顺,宋朝在敕书中有:“惟尔贵州,远在要荒”一语,这是以贵州之名称此地区的最早记载。宋宣和元年(1119年),朝廷为奉宁军承宣使知思州军事土着首领田佑恭加授贵州防御使衔,"贵州"才成为行政区划的名称。但当时的"贵州"仅限于今贵阳一带。

⑷ 贵州是在那个朝代建立的,最初的贵州叫什么

春秋时期,今贵阳属柯国辖地.战国时属夜郎国范围.两汉时期隶属柯郡。唐朝在乌江以南设羁縻州,贵阳属矩州.宋代称贵阳为贵州.宣和元年(1119)更矩州为贵州.元至元十七年(1280)置顺元路宣抚司,翌年改为宣慰司.二十年(1283)置贵州等处长官司,为顺元路,先隶四川行中书省,后隶湖广行中书省.二十九年(1292),顺元、八番两宣慰司合并,设八番顺元宣慰司都元帅府于顺元城(今贵阳).明永乐十一年(1413)置贵州等处承宣布政使司,贵州建省,贵阳成为贵州省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明隆庆三年(1569)年三月,改新迁程番府为贵阳府。万历十四年(1586)置新贵县,治贵阳。十九年(1601)升贵阳府为贵阳军民府。三十六年(1618)析新贵县、定番州置贵定县。崇祯四年(1631)废贵州宣慰司,析宣慰司水东地置开州。明末,贵阳军民府辖新贵县、贵定县、开州(今开阳县)、广顺州(今长顺县)、定番州(今惠水县)和4个长官司。
清顺治十六年(1659)设贵州巡抚驻贵阳军民府。康熙五年(1666)移云贵总督驻贵阳。二十六年(1687),省贵州卫、贵州前卫,置贵筑县与新贵县同城,改贵阳军民府为贵阳府。三十四年(1695)省新贵县入贵筑县。干隆十四年(1749)贵阳府辖贵筑县、贵定县、龙里县、修文县、开州、定番州、广顺州和长寨厅(今属长顺县)。光绪七年(1881)增辖罗斛厅(今罗甸县).
民国3年(1914)废贵阳府设贵阳县,贵州分为3道,贵阳县属黔中道,为道治;移贵筑县驻扎佐,旋移息烽,改名息烽县。九年(1920)废黔中道,贵阳县直隶于贵州省长公署。25年(1936)设全省为8个行政督察区,贵阳县属第一行政督察区。次年,贵阳县直属于省政府30年(1941)7月1日,撤贵阳县设贵阳市,另置贵筑县驻花溪,直至解放时未变动。
1949年11月15日贵阳解放,11月23日成立贵阳市人民政府。
1954年,贵筑县划归贵阳市辖。1958年,撤贵筑县建置,将市郊划为花溪、乌当两区;经国务院批准,将原属安顺专区的清镇、修文、开阳3县和原属黔南自治州的惠水县划归贵阳市辖。1959年设白云镇,相当于市辖区一级行政单位。1963年,将开阳县划归遵义专署,修文、清镇两县划归安顺专署,惠水县划归黔南自治州。1973年恢复白云区建置。1992年,清镇撤县设市。经国务院批准,自1996年1月1日起,将原安顺地区管辖的清镇市和修文、息烽、开阳“一市三”划归贵阳市辖

⑸ 贵州的疆域范围基本定型是在哪个朝代

贵州的疆域范围基本定型是在清朝。

清代,公元1726年至1731年在贵州实行"改土归流"。所谓"改土归流",就是将土司统治地区改为流官统治。"改土归流"以后,清朝廷对贵州的行政区划和行政建置采取了较大的调整措施:

一是在全省普遍推行府、厅、州、县的行政建置,官吏由朝廷委派,同时在基层遍行乡、保、甲的基层政权制度。

二是于公元1727年(雍正五年)将四川统属的遵义府及其所属各县改隶贵州,同时,将毕节以北的永宁全境划归四川,将广西红水河、南盘江以北置永丰州(后改为贞丰),与广西的荔波、湖南的平溪、天柱一并划归贵州管辖。至

此,贵州的疆域基本形成。

(5)贵州在中国哪个朝代扩展阅读:

民国时期。1913年,贵州地方政区进行了一次调整,以前的府、厅、州,一律改为县。至1930年全省有县81个,县以下划分为区、乡(镇)。1930年4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入贵州,并在部分地区建立革命政权。

1934年6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即红二军团)进入黔东,建立黔东特区,7月成立了特区委员会,在沿河、德江、印江、松桃等县建立了县、区、乡革命委员会。

1935年1月,中央红军进入遵义城,在遵义召开了举世闻名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中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成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

1935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进入贵州,1936年2月在大定建立了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后迁毕节县城),以后还在毕节、大定、黔西等地建立了县、区、乡人民政权。1

935年,国民政府改组贵州省政府以后,建立了一套行政机构,省下设若干督察区,1937年置6个行政督察专员区分管各县。1941年置贵阳市,并在花溪镇置贵筑县。至1948年,全省设1个直辖区,6个行政督察区,78个县(市),乡镇1397个,保1.29万个,甲12.84万个。

⑹ 贵州在历史上属于什么地区 在三国时属于什么国 遵义又叫什么

三国时,西南大部地区蜀汉政权占有。贵州属牂牁郡、朱提郡、兴古郡、江汉郡、涪陵郡。

两晋南北朝,今贵州境内,除置牂牁郡外,边远地区又分属朱提、江汉等郡。

隋时,在贵州置牂州牂牁郡、明阳郡。此外,今贵州东北地区分属黔安郡和沅陵郡。

唐代,在今贵州地区推行经制州与羁縻州并行的制度。唐在贵州建置的经制州有播州、思州等,建置的羁縻州有矩州、蛮州等。从地域上看,乌江以北多系经制州,乌江以南多系羁縻州。

宋代,今贵州地域分别隶于夔州路、荆湖北路、潼川路、广南西路、剑南西路、剑南东路等,而主要属夔州路。公元974年,土着首领普贵以控制的矩州归顺,宋朝在敕书中有:“惟尔贵州,远在要荒”一语,这是以贵州之名称此地区的最早记载。

宋宣和元年(1119年),朝廷为奉宁军承宣使知思州军事土着首领田佑恭加授贵州防御使衔,"贵州"才成为行政区划的名称。但当时的"贵州"仅限于今贵阳一带。

元代在今贵州地区遍行土司制度。在今贵州境内的建置主要有:八番顺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播州宣慰司、思州宣慰司、新添葛蛮安抚司、乌撒乌蒙宣慰司、亦溪不薛宣慰司、普定路、普安路等,分别隶属于湖广、四川、云南3行省。

明朝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设置贵州承宣布政使,正式建制为省,以贵州为省名。废思州宣慰司与思南宣慰司,保留水东土司与水西土司,同属贵州布政司管辖。明末,贵州布政司领贵州宣慰司及贵阳、安顺、平越3军民府并都匀、黎平、思州、思南、铜仁、镇远、石阡7府。

清代前期,贵州的行政建置有较大的变化。

雍正五年(1727年),将四川所属遵义府及其所属各县改隶贵州,同时,将毕节以北的永宁全境划归四川,将广西红水河、南盘江以北之地置永丰州,与广西的荔波、湖广的平溪、天柱一并划归贵州管辖。至此,贵州的疆域基本形成。清末,贵州建置设有12府、2直隶厅、13州、13厅、43县。

民国2年(1913年),贵州地方政区进行了一次调整,以前的府、厅、州,一律改为县。全省设3道观察使。1920年废道。1937年,贵州置6个行政督察专员区,分管各县。1941年置贵阳市。至1948年,贵州设1个直辖区、6个行政督察区、下辖78个县(市)。

1930年4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入贵州,并在部分地区建立革命政权。1934年6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即红二军团)进入黔东,建立黔东特区,7月成立了特区委员会,在沿河、德江、印江、松桃等县建立了县、区、乡革命委员会。

1935年1月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中的领导地位。 1935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进入贵州,1936年2月在大定建立了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后迁毕节县城),以后还在毕节、大定、黔西等地建立了县、区、乡人民政权。

(6)贵州在中国哪个朝代扩展阅读:

贵州地处高原,贵州人的吃穿住行用以及性格特点无不打上山的烙印。走进贵州,就走进了大山王国,几乎找不到大一点的平整土地。

群山林立,自然的隔阻使贵州人保留了许多本色的东西。因此,贵州人像大山一样的豪放、坚韧、淳朴。

说起贵州,有句谚语说“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

的确,贵州是中国唯一没有平原做支撑的省份,走进贵州,就走进了山之国,山之海洋,几乎找不到大一点的平整土地。

省会贵阳就建在群山环抱的“坝子”里,山里风光无限,进入贵州就像进了大公园,到处悬崖峭壁,峡谷川流,气魄雄伟,有惊心动魄之感。

贵州雨水多是实情,说“天无三日晴”却不免夸张,其实省会贵阳冬暖夏凉,气候在全国仅次于昆明,而且不像昆明那样多风,避寒避暑都是理想去处。由于交通不便,贵州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至今仍然比较贫穷落后。

在贵阳的山与山之间,散布着一块块或大或小的“坝子、盆地或河谷阶地”,这些坝子就成了人们繁衍生息的地方。在连绵如涛的喀斯特山地上,贵州人会因为最基本的生活忙忙碌碌,但他们总是有着最纯净的笑容和欢乐。

在他们身后,大山静寂无言,流水捎走四季,留下的只是山与人的交响。有山就得爬山,在与山的长期交响中,必然形成豪放、坚韧、淳朴、偏狭、保守的性格。

民间素有“云南的烟,贵州的酒”之说,让这两个同处高原的近邻省份闻名全国。贵州绝大多数人都爱酒,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自己酿酒,有客人来必然会以酒款待。

到某一家,若无好菜招待还说得过去,若没有酒就不像话了。贵州农村办各种红白喜事,都必然会备酒,喝酒,以至于人们去送礼,不说去送礼,而说去“吃酒”。

而贵州民间待客有一个习惯,不仅要以酒款待,而且喜欢想方设法把对方灌醉,好像客人没醉酒就算不得好客似的,而看到客人醉酒,他们就像看到了革命胜利的果实一样快活。

总之,酒俨然成了贵州人维系人缘交往、社会和谐的不可或缺的润滑剂,可以想象,若没有酒,一切红白喜事都会瘫痪。我敢断言,若中国政府突然下令禁止酒的生产和销售,第一个起来造反的肯定是贵州人,而且是群起响应。

贵州盛产美酒,自然也盛产酒鬼。贵州人爱酒,酒几乎成了贵州人生活甚至身体的一部分。这并非夸张,我看到很多人嗜酒如命,以至于他们必须有酒在肚子里才觉得舒服,否则他们的身体就会颤抖,像打摆子一样,那情景就像机器少了一个重要零件。

对很多贵州人来说,酒就是人生,人生就是酒。走乡串寨,随处可见男男女女划拳、行令、唱山歌、酒令歌的热闹景象。贵州有很多酒鬼,哪怕生活再穷,他也不会放弃喝酒,因为他的信念是:再穷也不能穷酒杯。

贵州酒鬼有一句名言“宁愿伤身体,也不愿伤感情。”

贵州茅台酒是贵州人的骄傲,所以贵州人常说“产茅台酒的地方,我们为什么不喝酒呢?”

当然在贵州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人是喝米酒的,香甜的米酒自己酿,自己喝,来了客人更是毫不吝啬的敬上三碗,喝得松了裤腰带才算满足。喝酒凸显出贵州人豪放大方,热情好客的特点。

为了迎接远道而来的贵宾,贵州苗族、土家族等一些少数民族同胞们常常会在寨门前摆上十二道拦路酒,由穿着盛装的少女向客人敬酒。这般场景,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这是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最隆重、最高规格的接待贵宾的礼仪。

的确,贵州酒醇厚,更重要的是民风淳朴。在酒乡,老乡都会酿酒,走人其家,端酒待客,品酒话谈,无不投机。

会觉得酒的醇厚与人的淳朴交相辉映,仿佛酒就是人,人就是酒,当真酒不醉人人自醉矣。

喝贵州的酒,赏灵山秀水,会觉着如入仙境,流连忘返。喝酒使贵州人养成了一种“难得糊涂”、乐天知命、得过且过的处世态度。

⑺ 贵州省是从哪个朝代开始划入中国版图的

贵州建省虽然只有500多年,但是从文献资料提供的情况来看,贵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得更远。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当时在今贵州境内有牂牁(音zang
ke)古国,并与中原有交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公元前221年后),贵州分属巴郡、蜀郡、黔中郡和象郡管辖。
“贵州”名称,始于宋朝(公元960—1127年)。公元974年,土着首领普贵以控制的矩州归顺,宋朝在敕书中有:“惟尔贵州,远在要荒”一语,这是以贵州之名称此地区的最早记载。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设置贵州承宣布政史,正式建制为省。以贵州为省名。
贵州简称“黔”。今贵州的部分版图,战国时(公元前475—前221年)就属于楚国的黔中地方,地域面积在今贵州沿河到榕江以东,包括铜仁地区和黔东南部分县。秦王朝在此设立黔中郡。唐王朝(公元618—907年),在今贵州设黔中道,建黔州郡,设黔州都督府。贵州的历史总离不开一个“黔”字,代代相因,直至贵州建省。这就是贵州简称“黔”的由来。

⑻ 贵州被纳入中国版图在哪一朝代

贵州建省虽然只有500多年,但是从文献资料提供的情况来看,贵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得更远。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当时在今贵州境内有牂牁(音zang
ke)古国,并与中原有交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公元前221年后),贵州分属巴郡、蜀郡、黔中郡和象郡管辖。

“贵州”名称,始于宋朝(公元960—1127年)。公元974年,土着首领普贵以控制的矩州归顺,宋朝在敕书中有:“惟尔贵州,远在要荒”一语,这是以贵州之名称此地区的最早记载。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设置贵州承宣布政史,正式建制为省。以贵州为省名。

贵州简称“黔”。今贵州的部分版图,战国时(公元前475—前221年)就属于楚国的黔中地方,地域面积在今贵州沿河到榕江以东,包括铜仁地区和黔东南部分县。秦王朝在此设立黔中郡。唐王朝(公元618—907年),在今贵州设黔中道,建黔州郡,设黔州都督府。贵州的历史总离不开一个“黔”字,代代相因,直至贵州建省。这就是贵州简称“黔”的由来。

贵州是具有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全省各族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转战贵州高原,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于贵州遵义召开了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

⑼ 贵州在中国历史各个朝代的地位,名称是什么

贵州在中国历史各个朝代的地位,名称是:

贵州古称黔,战国为楚国征战南蛮而得一块封地,“封之曰'黔'”,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度,于今贵州设立夜郎郡(也称象牙郡)。

贵州古时是夜郎国,夜郎是我国秦汉时期在西南地区由少数民族建立的一个国家。

⑽ 贵州名称首次出现在文献时间是那个朝代

最早出现在宋朝。

历史记载:

宋朝在敕书中有:“惟尔贵州,远在要荒”(翻译:贵州,远在荒野要塞)一语,这是以贵州之名称此地区的最早记载。宋宣和元年(1119年),朝廷为奉宁军承宣使知思州军事土着首领田佑恭加授贵州防御使衔,"贵州"才成为行政区划的名称。但当时的"贵州"仅限于今贵阳一带。

(10)贵州在中国哪个朝代扩展阅读:

贵州:

贵州,简称“黔”或“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贵阳,地处中国西南内陆地区腹地。是中国西南地区交通枢纽,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

全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世界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山地旅游大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界于北纬24°37′-29°13′ ,东经103°36′-109°35′,北接四川和重庆,东毗湖南、南邻广西、西连云南。

贵州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地貌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

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总面积17.62万平方千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跨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截至2018年末,贵州省辖6个省辖市,3个自治州,52个县,11个自治县,9个县级市,15个市辖区,1特区。

截至2018年末,贵州省常住人口3600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4806.45亿元,第一产业2159.54亿元,第二产业5755.54亿元,第三产业6891.37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1244元。

地形地貌:

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南部高原山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贵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

境内山脉众多,重峦叠嶂,绵延纵横,山高谷深。北部有大娄山,自西向东北斜贯北境,川黔要隘娄山关高1444米;中南部苗岭横亘,主峰雷公山高2178米;东北境有武陵山,由湘蜿蜒入黔,主峰梵净山高2572米;西部高耸乌蒙山,属此山脉的赫章县珠市乡韭菜坪海拔2900.6米,为贵州境内最高点。

而黔东南州的黎平县地坪乡水口河出省界处,海拔为147.8米,为境内最低点。贵州岩溶地貌发育非常典型。喀斯特地貌面积109084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境内岩溶分布范围广泛,形态类型齐全,地域分布明显,构成一种特殊的岩溶生态系统。

人口:

截至2017年底,贵州省常住人口3580万人,比2016年末增加25万人。其中,0-14岁人口占年末常住人口比重为22.4%,15-64岁人口比重为67.2%,65周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10.4%。

按地域划分,城镇常住人口1647.52万人,占年末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6.02%,比2016年末提高1.87%。

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6.45。全年出生人口50.05万人,出生率为13.98‰;死亡人口24.63万人,死亡率为6.88‰;自然增长率为7.10‰。

阅读全文

与贵州在中国哪个朝代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度国家哪个州最富 浏览:715
我是怎么追到意大利 浏览:47
伊朗为什么帮印度 浏览:894
印尼那边的pt是什么意思 浏览:862
哪里能够买到越南一年级书籍 浏览:400
中国在伊朗进口的石油有多少 浏览:408
江西宜春中国银行在哪里 浏览:920
伊朗招牌动作叫什么 浏览:995
印度一头老虎杀了多少人 浏览:119
中国银行充话费怎么老是在充值中 浏览:550
越南证券公司如何申请 浏览:116
印度为什么会被英国人殖民 浏览:321
哪个电影网能看伊朗电影 浏览:172
29美元换印尼盾是多少 浏览:977
如何进入中国知网 浏览:112
伊朗寄中国的快递费是多少 浏览:19
从中国到伊朗出口卡车怎么样 浏览:41
中国之声编码是多少 浏览:957
中国春节要怎么庆祝 浏览:811
伊朗败了会怎么样 浏览: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