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内蒙古莫旗在哪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成立于1958年8月15日,是全区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旗之一,是全国唯一的达斡尔族自治旗。 位于呼伦贝尔市最东部、大兴安岭东麓中段、嫩江西岸。全境南北长203.2公里,东西长125公里,北与鄂伦春自治旗接壤,西、南与阿荣旗、黑龙江省甘南县为邻,东与黑龙江省讷河市、嫩江县隔江相望。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7个办事处、220个行政村,总人口34 万人。全旗有17个民族,主体民族是达斡尔族,有人口30,497人,占总人口的9%。 莫旗地域广阔,资源丰富。有耕地669万亩,草场330万亩,林地342万亩,大小河流56条,地表水资源总量为144.53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达66.6万千瓦。莫旗年产大豆15亿斤以上,以县为单位大豆产量居全国之首。达斡尔族勤劳、智慧,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优秀的民族文化,在歌舞、体育运动、服饰、饮食等方面独具民族风情。莫旗人文景观独具特色,旅游资源丰富,有风情独特的中国达斡尔民族园、达斡尔民族博物馆、神韵独具的雷击石、历史悠久的金界壕、风景秀丽的莫力达瓦山。素有大豆之乡、曲棍球之乡、歌舞之乡的美誉。
❷ 莫旗具体叫什么名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成立于1958年8月15日,是全区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旗之一。位于呼伦贝尔市最东部、大兴安岭东麓中段、嫩江西岸。全境南北长203.2公里,东西长125公里,北与鄂伦春自治旗接壤,西、南与阿荣旗、黑龙江省甘南县为邻,东与黑龙江省讷河市、嫩江县隔江相望。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220个行政村、13个居委会,总人口32万人。全旗有17个民族,主体民族是达斡尔族,有人口30,497人,占总人口的9%。http://ke..com/view/401284.htm
❸ 莫旗离银川有多远
莫旗在呼伦贝尔吧,地图上的直线距离在1800公里锏惧害鍦板浘
❹ 莫旗高清地图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地图
❺ 莫旗 在哪里呀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成立于1958年8月15日,是全区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旗之一,是全国唯一的达斡尔族自治旗。
位于呼伦贝尔市最东部、大兴安岭东麓中段、嫩江西岸。全境南北长203.2公里,东西长125公里,北与鄂伦春自治旗接壤,西、南与阿荣旗、黑龙江省甘南县为邻,东与黑龙江省讷河市、嫩江县隔江相望。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7个办事处、220个行政村,总人口33万人。全旗有17个民族,主体民族是达斡尔族,有人口30,497人,占总人口的9%。
莫旗地域广阔,资源丰富。有耕地669万亩,草场330万亩,林地342万亩,大小河流56条,地表水资源总量为144.53亿立方米,约占全区的40%,水能蕴藏量达66.6万千瓦。莫旗年产大豆15亿斤以上,以县为单位大豆产量居全国之首。达斡尔族勤劳、智慧,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优秀的民族文化,在歌舞、体育运动、服饰、饮食等方面独具民族风情。莫旗人文景观独具特色,旅游资源丰富,有风情独特的中国达斡尔民族园、达斡尔民族博物馆、神韵独具的雷击石、历史悠久的金界壕、风景秀丽的莫力达瓦山。素有“大豆之乡”、“曲棍球之乡”、“歌舞之乡”的美誉。
❻ 莫旗离着哪个城市近
莫旗离齐齐哈尔市近。
莫旗全称是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莫旗的县城和齐齐哈尔市就隔了一个尼尔基大坝,过坝就是齐市,但是莫旗不通高速公路也不通铁路,只有一条县道贯穿莫旗公路等级很低。
开车从莫旗到齐齐哈尔市区要三个多小时,而扎兰屯和阿荣旗,虽然离齐市较远,但是到齐市的时间反而少于莫旗。
莫旗资料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简称莫旗,是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下辖自治旗,成立于1958年8月15日,是全区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旗之一,是全国唯一的达斡尔族自治旗辖11镇4个乡包含两个民族乡,全旗有17个民族,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时,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常住人口为228822人。
莫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最东部,大兴安岭东麓中段嫩江西岸,全境南北长203点2公里,东西长125公里,北与鄂伦春自治旗接壤,西,南与阿荣旗,黑龙江省甘南县为邻,东与黑龙江省讷河市,嫩江县隔江相望,面积约1点1万平方公里。
1988年,国家体委授予莫旗曲棍球之乡称号,2002年和2003年莫旗连续被中国县域经济评价中心评为西部进步最快,最具竞争力的县市之一,2018年8月15日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庆祝成立60周年。
2018年9月25日获得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2020年3月4日经自治区人民政府研究,同意退出贫困旗县序列。
❼ 莫旗中国电信分公司具体地址
可以用网络地图或者高德地图搜索一下,网络地图都会标识出具体地址的。
❽ 自治旗是什么意思,中国的三个自治旗在哪里
自治旗为内蒙古自治区特有的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地位相当于旗,为县级行政区。中国境内有三个自治旗,均位于呼伦贝尔市,分别为鄂伦春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和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呼伦贝尔草原东起大兴安岭西麓,西邻中蒙、中俄边境,北起额市根河南界,南至中蒙边界,东西300公里,南北200公里,总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天然草场面积占80%。波状起伏,坡高平缓,一般海拔为650---1200米,有天然种子植物653种,菊科最多。牧草茂密,每平方米生长20多种上百株牧草。天然芦苇70多万亩,药材428种,兽类35种,禽类241种,鱼类60余种。草原白蘑、秀丽白虾、三河牛、蒙古羊、享誉国内外。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成立于1958年8月15日,是全区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旗之一。位于呼伦贝尔市最东部、大兴安岭东麓中段、嫩江西岸。全境南北长203.2公里,东西长125公里,北与鄂伦春自治旗接壤,西、南与阿荣旗、黑龙江省甘南县为邻,东与黑龙江省讷河市、嫩江县隔江相望。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220个行政村、13个居委会,总人口32万人。全旗有17个民族,主体民族是达斡尔族,有人口30,497人,占总人口的9%。莫旗地域广阔,资源丰富。有耕地689万亩,草场330万亩,林地342万亩,大小河流56条,地表水资源总量为144.53亿立方米,约占全区的40%,水能蕴藏量达66.6万千瓦。莫旗人文景观独具特色,旅游资源丰富。有风情独特的中国达斡尔民族园、达斡尔民族博物馆、神韵独具的雷击石、历史悠久的金界壕、风景秀丽的莫力达瓦山。莫旗年产大豆15亿斤以上,以县为单位大豆产量居全国之首。素有“大豆之乡”、“曲棍球之乡”、“歌舞之乡”的美誉。
2001年全国重点水利枢纽工程——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在莫旗开工建设,工程总投资54亿元,设计总装机容量25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6.14亿度,具有防洪、灌溉、供水、发电、航运、环保等综合效益,工程将于今年6月份竣工。水库蓄满水后会形成500多平方公里的水面,可调整库区温差8度左右,是极佳的旅游避暑胜地。加之我旗特有的民俗风情,环湖旅游极具开发潜能。
2002年和2003年我旗连续被中国县域经济评价中心评为西部进步最快、最具竞争力的县市之一,在西部百强县中列第91位
鄂伦春自治旗 地理位置 鄂伦春自治旗位于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东北部、嫩江西岸,地处东经121°55′~126°10′,北纬48°50′~51°25′。北与黑龙江省嫩江县隔江相望,南与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阿荣旗接壤,西面与根河市、牙克石市为邻。旗境南北长261公里,东西宽280公里,边线总长1 294公里。全旗总面积54 657.8平方公里,是全市面积最大的旗。
【自然资源】 鄂伦春自治旗矿藏有煤、银、铝、金、莹石、石灰石、玛瑙、膨润土等。珍贵的动物有马鹿、驼鹿、紫貂、猞猁、榛鸡、熊、狍子、犴达犴等。并产药品熊胆、麝香、鹿胎、鹿鞭、鹿尾、鹿茸、犴茸、犴鞭等。有黄芪、黄芩、桔梗、赤勺、防风、龙胆草、柴胡等80多种药用植物。
【概况】 鄂伦春自治旗占呼伦贝尔市总面积的21.6%,是呼伦贝尔市面积最大的旗市。鄂伦春自治旗所辖乡镇有8镇2乡,即:阿里河镇、大杨树镇、吉文镇、甘河镇、克一河镇、诺敏镇、乌鲁布铁镇、宜里镇和古里乡、托扎敏乡。阿里河镇为鄂伦春自治旗政府所在地,是全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诺敏、乌鲁布铁、古里、托扎敏是该旗4个猎民乡镇。2002年,全旗总人口为283 46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00 347人,占总人口的70.7%;男性为145 841人,女性为138 625人;民族构成中:汉族250 599人、蒙古族10 878人、达斡尔族6 948人、鄂温克族3 610人、鄂伦春族2 322人、回族1 200人、满族6 858人、朝鲜族847人、其他民族204人。全旗分布情况:阿里河镇51 755人、大杨树镇64 470人、甘河镇41 729人、克一河镇25 711人、吉文镇21 583人、诺敏镇18 559人、乌鲁布铁镇15 037人、宜里镇9 447人、古里乡2 125人、托扎敏乡1 621人,在各乡镇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大杨树镇,密度最小的是古里乡。
2002年,在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鄂伦春自治旗以呼伦贝尔撤盟设市为契机,深入贯彻自治区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强力推进工业化进程,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国民经济平稳运行。预计国内生产总值达10.07亿元,同比增长12.4%。其中一产增加值4.52亿元,同比增长18.94%;二产增加值1.93亿元,同比增长13.53%;三产增加值3.62亿元,同比增长6.47%。财政收入完成9 797万元,同比增长14.7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8 066万元,同比增长14.95%。农业播种面积171万亩,粮食总产量2.07亿公斤,牧业年度牲畜存栏18.75万头(只),同比增长75.7%。共引进国内(区外)资金6 976万元,完成市下达指标的105%,完成招商引资项目22个。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4亿元,同比增长42.73%,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1亿元,同比增长40%。
【旅游业】 2002年共接待游客3.49万人次,营业收入实现170万元。旗域经济取得新进展,全旗已和各驻在企业就建设奶源基地、自来水工程、黑木耳加工、农网改造等方面加强了协调,并取得积极进展。招商引资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全旗完成横向联合项目22个,引进国内区外资金6 976万元,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05%。计划生育工作继续巩固成果,加大力度,强化督查,扎实抓好日常工作,旗内验收效果较好。
❾ “莫旗”地区的详细资料急需!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成立于1958年8月15日,是全区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旗之一,是全国唯一的达斡尔族自治旗。 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最东部、大兴安岭东麓中段、嫩江西岸。全境南北长203.2公里,东西长125公里,北与鄂伦春自治旗接壤,西、南与阿荣旗、黑龙江省甘南县为邻,东与黑龙江省讷河市、嫩江县隔江相望。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7个办事处、220个行政村,总人口33万人。全旗有17个民族,主体民族是达斡尔族,有人口30,497人,占总人口的9%。 莫旗地域广阔,资源丰富。有耕地669万亩,草场330万亩,林地342万亩,大小河流56条,地表水资源总量为144.53亿立方米,约占全区的40%,水能蕴藏量达66.6万千瓦。莫旗年产大豆15亿斤以上,以县为单位大豆产量居全国之首。达斡尔族勤劳、智慧,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优秀的民族文化,在歌舞、体育运动、服饰、饮食等方面独具民族风情。莫旗人文景观独具特色,旅游资源丰富,有风情独特的中国达斡尔民族园、达斡尔民族博物馆、神韵独具的雷击石、历史悠久的金界壕、风景秀丽的莫力达瓦山。素有“大豆之乡”、“曲棍球之乡”、“歌舞之乡”的美誉。 2001年全国重点水利枢纽工程——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在莫旗开工建设,工程总投资78亿元,设计总装机容量25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6.14亿度,具有防洪、灌溉、供水、发电、航运、环保等综合效益,工程于2006年7月蓄水发电。水库蓄满水后会形成500多平方公里的水面,是极佳的旅游避暑胜地。 2002年和2003年莫旗连续被中国县域经济评价中心评为西部进步最快、最具竞争力的县市之一,是各界人士投资兴业的最佳之地。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以下简称莫旗),商、周、春秋、战国时期,属豸岁貊族系生活地区,秦、汉、三国时期为夫余人属地,南北朝时期是北魏所属乌洛候人居住地,隋、唐代属室韦,辽代属上京道、东京道,金代属上京路,元代属辽阳行省开元路,明代先属福余卫,后归奴儿干都司辖。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设布特哈总管衙门,管理该地区事务。光绪三十二年(1906),以嫩江为界分设东、西布特哈,本旗为西布特哈。民国四年(1915),西布特哈地区筹建布西设治局,总管公署与设治局并存,由总管兼理政务。民国十四年(1925),将布西设治局址与总管公署迁至尼尔基街。1932年成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改布西设治局为莫力达瓦旗。 1946年1月解放,成立布西旗,归嫩江省二行署管辖。同年3月又改称莫力达瓦旗,划归纳文慕仁盟管辖。1949年4月,将巴彦旗并入莫力达瓦旗。1958年8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实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归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管辖。1969年4月,划归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领导。1979年7月,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归呼伦贝尔市管辖至今。
满意请采纳
❿ 莫旗杜拉尔乡经度纬度十进制格式
网络地图:48.8582154426,123.8183231222
腾讯高德:48.8522600000,123.8117800000
图吧地图:48.8419383300,123.8006394500
谷歌地球:48.8502783300,123.8047294500
北纬N48°51′1.00″ 东经E123°48′17.03″
海拔:247.99米
靠近: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杜拉尔鄂温克民族乡
参考: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自治旗杜拉尔乡查哈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