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为什么中国有好多东西造不出来 比如喷绘机的喷头 大飞机的发动机。。。。
工业发展水平的限制。首先是制造精度,材料,还有设计人员。主要是这几个方面,我是学机械方面的
② 任正非称国内工业还造不出先进芯片,对此你怎么看
许多人对任正非提出国内工厂还造不出先进芯片这句话持有怀疑态度。但站在客观的角度来分析,的确,国内的工厂还生产不出现在华为各种智能机械所需要的先进芯片儿。
依靠他人终究不是长久之计,靠自己的本事研究属于自己的东西才是生存之计,把国家未来的根基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是最保险的。现在有的人就盲目崇拜国内企业排斥外国企业,总是认为本国的科技发展水平居于世界第一,这实际上是一种错误的心理。其实站在全面客观的角度上来看待本国经济的发展,这样才不会被眼前的景象所迷惑,造成前进的脚步停滞不前。既然这样,在国家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国内工业一定要抓紧这次发展的机会,努力将国内芯片这个薄弱方面填不起来。
③ 中国造不出来哪些东西,原因是什么
造不出健忘的日本人,和没有历史文化的韩国人
④ 为什么中国造不出世界顶级的CPU
CPU作为电脑内部的最具核心技术的芯片,本身设计难度就很大,而且近几年高端芯片的制造费用也是越来越高,本来中国的芯片制造就落后老美好几十年,现在要追赶仍然极其困难。
华为、小米等几家厂商近几年研发出了自己的手机CPU,从这方面来讲国产移动芯片的制造设计上确实有了不小的进步,像华为的麒麟芯片的性能已经距离骁龙等高端芯片越来越接近了,未来赶超的希望还是很大的。但是不要忘了一点,这仅仅是手机芯片,芯片面积小,制造难度和复杂程度低,还有ARM的架构打包授权,整体门槛相比PC端的CPU差距甚远。
小跃546738811-1018:56
23赞
踩
上次我听胡伟武说的时候就是,cpu无非就是那么几个部件,但就是英特尔牛,英特尔甩开AMD是在2012左右吧吧,慢慢的甩开,这与alpha的工程师加入英特尔有直接关系的,现在我们可以看到AMD早已不是英特尔的对手了,甚至最近AMD的GPU工程师还被英特尔给挖走了,另外英特尔有世界第一的荷兰光刻机供应,英特尔不能不牛,至于国产龙芯,胡伟武老师说我们已经在进步了,只不过还不能跟英特尔比,英特尔就是牛没办法,我们发展时间太短了,其实仔细想想,七八年前,英特尔也没现在这么牛,那时候还是奔腾,英特尔酷睿牌子是12年左右alpha工程师加入后才出现的牌子,只有酷睿才是胡老师看得起的架构,其他奔腾系列都是很烂的架构,事实上也是这样大多数人都是买的酷睿系列,而这一系列正是alpha工程师创造的架构,除了酷睿,其余什么奔腾,凌动,都是很烂很老套的微结构,他的ROB,保留站这些都是简单搭配,多发射,动态调度以及增加寄存器等等手段我们都用上了,甚至花的代价还不比英特尔酷睿差,酷睿192项的ROB我们128项,酷睿寄存器堆54项,我们国家龙芯浮点32项,定点32项,再加32项加起来96项这寄存器不比酷睿少,性能不亚于奔腾,但是,很可惜我们需要磨炼。至于酷睿系列,真的是alpha工程师的真功夫了,最后,中国不是做不出顶级cpu,而是需要时间,事实上,我们国家的cpu已经有了奔腾的水平,奔腾也不过是七八年前的主流cpu,所以我们国家一定可以的。只不过还没有摸清门道。加油!十年内,我相信可以超越,因为明年18年的时候荷兰光刻机已经同意卖给中国了,加油!^0^~
⑤ 中国造不出哪些东西
没有底子,造不出的东西很多,办公用小的圆珠笔的钢珠,电子设备因特尔的CPU,linux和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谷歌安卓系统,没有一样是我们自己做的,最普通的墨水打印机芯片现在都还做不出来,玩具去年2015火爆的平衡车MCU芯片全是美国造。大件的航天发动机,现在给一台不是最先进的样品摆在眼前给你抄都抄不出来,精密度耐用耐高温要求生产达不到。汽车领域超级跑车造不出来,目前国产车的水平造壳子很厉害,工业水平精密度,耐用性都不行。智能机器人也造不出来米国的Atlas机器人是比较先进的,我们也抄不出来。这些都是日常看到的个人瞎BB可以给你参考
⑥ 中国造不出的五种东西是什么
1、单反相机
电子感光元件的生产技术几乎都被日本厂家把持,其他国家都不行。镜头的加工技术主要是德国日本掌控。顾客不认可中国品牌,数码单反相机用的CCD和CMOS中国生产不了。
数据显示,国内所需要的80%高端数控机床是要从国外进口的,甚至厂家会要求定位机床地理位置检查工作状态,防止其用于军事装备生产。而依赖高端数控机床生产的一系列产品中国都会遭遇瓶颈,比如核潜艇的螺旋桨。
⑦ 中国目前还不会造的东西
高端专用芯片、智能终端处理器以及绝大多数存储芯片等。
工信部对全国30多家大型企业130多种关键基础材料调研结果显示,32%的关键材料在中国仍为空白,52%依赖进口,绝大多数计算机和服务器通用处理器95%的高端专用芯片,70%以上智能终端处理器以及绝大多数存储芯片依赖进口。
在装备制造领域,高档数控机床、高档装备仪器、运载火箭、大飞机、航空发动机、汽车等关键件精加工生产线上逾95%制造及检测设备依赖进口。
⑧ 中国现在还有什么东西是制造不出来的
民用的,如一些高端跑车的发动机,中国的技术水品是达不到的
⑨ 中国有哪些东西外国绝对制造不出来
延伸到祖国各地的输电网
2015年底,中国创下了一个电力奇迹——
2015年12月23日,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果芒村和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长江村合闸通电,全国最后9614户3.98万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得到解决。
全国14亿人民完全通电,华灯从那一刻起点亮了每一个国人的夜空。
中国电网(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的毛细血管,义无反顾地延伸到了祖国大地的各个角落。
放眼全球233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是第一个、也是唯一拥有近14亿超庞大人口依然能做到全民通电的国家。
输电网背后的铁路网支撑
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东部地区的一次能源资源匮乏、用电负荷相对集中。
国家一是采取把西部的部分煤炭通过铁路运到港口(大同—秦皇岛)再装船运到江苏、上海、广东等地,简称输煤;二是用西部的煤炭、水力资源就地发电,再通过输电线路和电网把电送到中东部地区,简称输电。
中国第一条重载铁路——大秦铁路,单列列车全长近4000米,相当于10-20列高铁列车相连。煤炭运至秦皇岛港后,便可通过成本更低的海运运至东部和东南沿海地区。
随着又一条重载铁路——蒙华铁路建成,内蒙古、山西、陕西等地的煤炭将由此直抵华中地区。这条铁路全程跨越7个省份,一次建成里程超过1800余千米,堪称世界之最。
铁路和输电两张网络纵横交错,让无论是位于负荷中心,还是地处矿口、港口的火电厂都能共同发力,成为我国电力工业的中流砥柱。
“西电东送”工程的实施,有利于西部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减轻了环境和运输压力,对于合理配置资源、优化能源结构、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特高压远距离输电技术的大规模商用
在如此遥远的输电距离下,线路的阻抗已然无法忽略,人们只能尽量降低传输电流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线路损耗。
这就意味着,传输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在保证经济性的同时,必须尽可能提升输电电压。
从高压到超高压,从超高压到特高压,远距离输电技术突飞猛进。
建设特高压电网,能把中国电网坚强地连接起来,使建在不同地点的不同发电厂(比如火电厂和水电厂之间)能互相支援和补充,南北互济,水火交融,实现了电网资源的优化配置。
1954年时,我国自行设计施工了第一条220千伏的高压输电线路,传输距离369千米,但已落后世界大概30年。
作为世界首个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晋东南—南阳—荆门交流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已经投运近10年。
2013年9月25日,世界首条1000千伏同塔双回特高压交流工程——皖电东送正式投运,至此,国家电网已建成2项1000千伏交流和2项±800千伏直流工程,标志着我国特高压建设取得了新成果。
⑩ 那些东西是中国造不出来的
同志,中国遭不出来的东西有很多。
航天发动机
聚合物武器(聚合物武器是指用复合材料制造武器,这样会减轻武器重量,但是对加工要求非常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