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资讯 > 中国富人掌控了多少经济

中国富人掌控了多少经济

发布时间:2022-07-04 06:46:56

Ⅰ 世界上是不是20%的富人掌握了80%的钱

当你看完这个2/8定律就知道了

20%富人 80%穷人
20%的人掌握世上80%的财富 80%的人掌握世上20%的财富
20% 的人正面思考 80%的人负面思考
20% 的人买时间 80%的人卖时间
20% 的人找一个好项目 80%的人找一份好工作
20% 的人支配别人 80%的人受人支配
20% 的人做事业 80%的人做事情
20% 的人重视经验 80%的人重视学历
20% 的人行动才有结果 80%的人知识就是力量
20% 的人我要是怎么样怎么样我就有钱 80% 的人我要是有钱我就怎么样怎么样
20% 的人爱投资 80%的人爱购物
20% 的人有目标 80%的人爱瞎想
20% 的人问题中找答案 80%的人答案中找问题
20% 的人放眼长远 80%的人在乎眼前
20% 的人把握机会 80%的人错失机会
20% 的人计划未来 80%的人早上才想今天干嘛
20% 的人按成功的经验行事 80%的人按自己的意愿行事
20% 的人重复着简单的事情 80%的人不愿做简单的事情
20% 的人明天的事今天作 80%的人今天的事明天做
20% 的人如何能办到 80%的不可能办到
20% 的人记笔记 80%的人记性好
20% 的人受成功的人影响 80%的人受失败的人影响
20% 的人状态很好 80%的人状态不好
20% 的人会整理资料 80%的人不整理资料'
20% 的人相信以后会成功 80%的人受以前的失败影响
20% 的人与成功人为伍 80%的人不愿改变环境
20% 的人改变自己 80%的人改变别人
20% 的人爱争气 80%的人爱生气
20% 的人鼓励和赞美 80%的人批平和漫骂
20% 的人会坚持 80%的人爱放弃

Ⅱ 为什么20%的人是富人80%的人掌掌握世上20%的财富。

1.现实不是你说的,而是更残酷,很可能的是,全球1%巨富阶层掌握90%的财富。9%富人掌握9%。90%底层掌握1%。

2.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存在马太效应,也就是你拥有很多,讲拥有更多甚至全部。你拥有很少将一无所有。

3.什么意思。比如,当年的地主和农民,有几块地的地主,每年收租就能活的很好,每天自由自在。农民呢?每天忙到死,到头温饱都不够。地主余钱买地,租更多。如此循环就更富有。

4.再比如,小生意人,做生意赚钱后,雇人赚钱。然后自己操持就少。赚到的钱,继续扩大生意,赚到更多,最后,其它类型生意也能买下来。成为大资本家。

5.再比如,土匪债主,原先占山为王,带领小弟掌控一个山头,然后,繁衍多了,就开始收税。招更多小弟,侵占其它地盘。然后收更多税,养更多小弟,或者军队。然后继续扩张地盘。最后统治一个国家。

6.经过激烈的竞争,让有钱的更有钱,也让失败者一无所有,大多数人没有资源,成为劳动者或者雇工。少数掌控资源的人兼并其它资源,形成巨富。

Ⅲ 中国当今富人经济状况如何

富 人在天 朝 过着好日子,因为后台铁硬。看联 合 国《2014人类发展报告》,其中有一句批评天 朝实行不平等分配政策的话:“在玻
利维亚、巴西和柬埔寨,最贫困40%人口的消费增长率比总体人口快。在一些不平等现象严重或日益严重的国家,例如 中 国、马来西亚和乌干达,位于收入分配最底层的贫困人群的消费增长率则比总体人口慢。”(第2章 人类发展现状,电子页39-40)
这个报告里的收入不平等,根据阿特金森 (Atkinson) 不平等指数估计的家庭调查数据得出的收入分布的不平等。《2014人类发展报告》公布的不平等收入状态,用了3个工具。
一、1/5人口收入比率2003–2012
1/5人口收入比值是20%最富有人口与20%最贫穷人口的平均收入之比所得的值。
天朝统治的地方高达10.1,10倍还多,英、美分别是7.2、5.1。原来,天 朝是权 贵 资 主 义,英 美是中产 社 主 义!
金砖国家的南非25.3,巴西20.6,俄罗斯7.3,印度5.0。俄印在财富拥有上保持了社 主义的味道。
二、帕尔玛(Palma)比值2003–2012
帕尔玛比值是指国民总收入中10%最富有人口的总收入与40%最贫穷人口的总收入的比值。该比值是基于经济学家何塞·加布里埃尔·帕尔玛的研究 (2011),他发现,中产阶级的收入几乎总是占国民总收入的一半,而10%最富有人口和40%最贫穷人口则占了另一半,但不同国家这两个群体各自所占的份额却存在巨大差异。
天 朝2.1,英 美等经合组织国家不统计。南非7.1,巴西4.3,俄罗斯1.9,印度 1.4。
三、收入基尼系数2003–2012
基尼系数是测量一个国家个人或家庭收入的分配程度与绝对平均分配之间差距的方法。数值0代表绝对平等,数值100代表绝对不平等。
2013年1月18日,国 家 统 计局 局长马 建 堂 在国 务 院 新 闻办 公室举行的新 闻 发布会上表示:
关于大家关心的基尼系数的计算和发布,2012年我曾经说过,中 国居民的基尼系数的计算和发布需要城乡住户调查从城乡分开的、城乡收入概念不一致的调查制度,走向中 国统一的城乡可比的住户调查制度。也就是说,基 尼系数是反映中国居民的收入差异情况,要计算它,就需要中 国居民的收入是多少,分等份的收入是多少。过去城乡分开的住户调查,大家也注意到了,只有分城乡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没有中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没有可比的同样指标的城乡居民的收入。
经过近两年的准备,我们对原有的城乡分开的住户调查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从2012年12月1日开始,中国40万户居民已经按照中国统一的城乡可比的统计标准、指标体系进行记帐。根据这个新的中国统一城乡可比的统计标准分类口径,我们对历史的分城乡的老口径的住户基础资料,特别是收入资料,进行了整理、计算,然后得出2003年到2011年中国居民基尼系数。知道点门道的都清楚,这是10年遮丑一日揭开,一口气说出了10年的隐秘。
国统公布的中 国居民收入的基 尼系 数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0.479 0.473 0.485 0.487 0.484 0.491 0.490 0.481 0.477 0.474
马还表示,世界银行计算的中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与统计局的数据接近,后者数据还略高一些。他说,2003年到2012年的基尼系数,是按照新标准、新口径、老资料计算出来的,不排除2013年会按照新标准取得新数据,对这些历史数据进行适当修订。此次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才引来舆论较多质疑。各界普遍认为,其数据存在水分,不足以说明当前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社会现实。甚至有极端观点批评称:“童话都不敢这么写”。
2013年 新 华 网成 都 2月24日电报道:近日,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在“2014中国财富管理高峰论坛”上发布报告。报告指出:2013年资产前10%的中国家庭占有60.6%的资产,同2011年相比下降,3.3%,基尼系数由0.761下降到0.717。
此前,华 尔 街 日 报 中 文 网发文《中美两国的基尼系数“一般黑”》,2011-04-22。
2014联合国报告采信天 朝官方数据42.1,英美德意加36.0、40.8、28.3、36.0、32.6,人类发展指数排名第一的挪威25.8。即便如此,谁在搞资主义?
这么改写后,在金砖国家中就不算最丑了,印度33.9,俄罗斯40.1,巴西54.7,南非63.1(世界最高)。
南非 巴西也是富 人的天堂。

Ⅳ 中国的人均月收入真的有9000吗可是中国的差距也很大对吗好像说是20%的富人掌握着80%的财富

现在跟以前不一样。。清朝时候。是没有机会。或者机会渺茫。现在机会是有的。王侯将相。不是不可能

Ⅳ 为什么20%的富人掌握了80%的钱

因为他们是用脑子赚钱,用心思发现,用生活观察,必有常人之不及处,而且,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所以富人越来越富,家财越多咯

Ⅵ 中国的富人占有着中国的多少财富

一、中国富豪群体规模日益壮大

胡润富豪榜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5年中国财富超过5亿元的富豪数量由不到40人大幅上升1.7万人,财富超过20亿元的富豪数量则由寥寥10人扩大至1737人。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富豪人数的增幅明显超过其他国家。近十年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中,中国的上榜人数增加了205人,增幅位居全球首位,增幅排名第二的美国增加了165人,排名第三的印度则只增加了67人。若进一步考虑隐性富豪,中国富豪群体的规模更为庞大。隐性富豪是指财富规模达到富豪榜门槛但未出现在富豪榜上的富豪。受传统文化、制度环境及部分企业股份结构复杂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的隐性富豪现象较为普遍。根据胡润研究院的估算,2014年中国财富超过20亿元且未上榜的隐性富豪多达2200人。由此可推算,中国财富超过20亿元的富豪群体规模实际可能已经达到3000人以上。

当前有观点认为,中国富豪群体的快速扩张与经济高速增长密切相关,随着经济增速的逐步放缓,富豪群体的快速扩张趋势将会有所缓解。然而国际经验表明,经济高增长与富豪群体扩张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美国与欧洲的富豪群体在“大稳奖时期均未出现快速扩张,日本在经济腾飞阶段同样也没有出现类似情况。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虽然2013年以来经济增速显着放缓,但近三年却是中国富豪群体规模扩张态势最为迅猛的时期。财富超过20亿元的富豪数量增加了865人,而2000年至2012年的十年间财富超过20亿元的富豪数量也不过增加了862人。因此,认为中国富豪群体的扩张趋势会随着经济增速的下滑而放缓的观点值得商榷。

二、中国富豪群体财富占全社会财富比重持续上升

2000年中国前1000名富豪持有的财富规模占全社会财富的比重约为1.1%,2015年这一比重已上升至7.8%。考虑到2015年进入前1000名富豪的财富门槛已高达39亿元,如果将范围扩大至财富超过20亿元的富豪,中国富豪群体持有财富占全社会财富的比重将上升至9.2%。若进一步考虑隐性富豪的财富规模,财富超过20亿元的富豪群体持有财富占全社会财富比重将接近15%。这一财富规模接近全国财富排名后70%人群持有的财富总量,几乎与印度整个国家的财富规模相当。

富豪群体财富占全社会财富比重的持续上升是因为富豪财富积累显着快于其他群体。根据胡润富豪榜数据计算发现,2008年至2015年中国居民的人均财富增长了64%(财富中位数仅增长了33%),前1%富裕人群的人均财富增长了131%,而前1000名富豪的人均财富增长了273%。不仅如此,前1000名富豪群体的内部也呈现出“富者愈富”的特征:前10名富豪的人均财富增长了310%,前5名富豪的人均财富增长了337%,首富的财富则大幅增长了412%。

三、中国富豪群体财富积累速度明显快于其他国家

事实上,近年来富豪群体财富的快速积累并非中国所特有的现象。受益于技术创新、全球化以及金融创新这三大因素的推动,全球主要国家的富豪群体财富规模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10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上榜富豪持有的财富规模为3.6万亿美元;而2015年上榜富豪持有的财富已增长至7.1万亿美元,占全球财富总量的比重达到了2.8%。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富豪财富的积累速度明显更快。2010年至2015年,中国前50名上榜富豪的人均财富增速高达22.3%,同期全球前50名上榜富豪的人均财富增速为9.6%,美国、德国以及印度等国家的增速均不及中国的二分之一。

此外,从平均年龄与创富指数可以进一步分析中国富豪财富快速积累的情况。基于2015年胡润全球富豪榜公布的数据可以发现,全球上榜富豪的平均年龄为63.7岁,美日德等主要经济体富豪群体的平均年龄均在62岁以上,而中国富豪的平均年龄仅为54.8岁。如果中国富豪的财富大多依靠继承得到,那么其年龄理应较低,但实际上中国富豪几乎均为白手起家。2015年胡润全球富豪榜用创富指数1到5来划分富豪财产继承或是白手起家的等级。指数为1表示富豪的财富完全是继承得到,指数为5表示在没有父母帮助下白手起家。全球富豪的创富指数为3.84,美日德等主要经济体的创富指数均未超过3.9,而中国的创富指数高达4.94,排在全球第一。因此,中国富豪群体不仅平均年龄低于其他国家。而且几乎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财富积累过程,这就更加突显出中国富豪的财富积累速度快于其他国家这一特征。

中国富豪巨额财富的快速积累,主要得益于近十多年来房地产与制造业的强大造富能力。2015年胡润全球富豪榜中,中国上榜富豪中来自于房地产与制造业的富豪占比为47%,远高于全球24%的平均水平。房地产方面,自1998年房改以来,中国居民住房刚性需求的集中释放导致房价持续快速上涨,进而为房地产行业带来了超高利润率。2006年至2013年房地产上市企业净利润率平均为21.1%,远高于同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2%的平均水平,由此催生了一大批房地产富豪。制造业方面,受益于2001年中国加入WTO所带来的外部需求显着扩张,再加上要素价格管制与人口红利等低成本因素的推动,中国一举成为全球制造业的第一大国,由此制造业也成为了孕育富豪。

Ⅶ 中国的财富集中到了什么程度

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是,80%的财富掌握在20%的人手中。这种说法来自于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的80/20定律(二八定律)。

而着名科幻作家刘慈欣曾在一篇名为《赡养人类》的小说中,这样描述我们的进化史:

在我曾祖父的时代,世界财富的60%掌握在一千万人手中。

在我爷爷的时代,世界财富的80%掌握在一万人手中。

在我爸爸的时代,世界财富的90%掌握在四十二个人手中。

在我出生时,第一地球的资本主义达到了极致顶峰,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资本奇迹!

99%的世界财富掌握在一个人的手中!这个人被称做终产者!

什么是终产者?中产者的逻辑是什么?资本运作使得绝大部分财富持续向一小部分人汇集,越来越少的人开始掌握越来越多的财富,直到有一天,财富汇集停滞,最终掌握在一个人手中。

金字塔尖的那些支配者

中国的富人到底有多富?财富集中程度是什么样的?先看一组数据。

6月20日,招商银行与贝恩公司联合发布《2017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数据显示:

2016年中国个人可投资资产在1千万人民币以上的高净值人群已达到158万人,人均持有可投资资产约3100万人民币。

即这158万人共持有49万亿人民币的个人可投资资产。

而全国个人可投资资产总体规模为165万亿人民币。

然而这项数据一经发布,便引发争议。许多人都调侃道,又被平均了,为何?

1、中国总人口已超过14亿人,这158万高净值人群只占国内总人口是0.1128%,千里挑一啊!

2、但这158万人持有的49万亿可投资资产却占了全国个人可投资资产总规模165万亿的30%!

换句话说:0.1%的人掌握了全国30%的个人可投资资产!

如图: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地区房价不一,那些高净值人群主要还在北上广深等地区,计算一个平均数据,按每套自住房450万元计算,158万人*450万元=7万亿。

So,158万人拥有的存量财富起码要在49+7=56万亿以上,这是多么的可怕啊!而中国目前全国存量资产笔者估算大约在450万亿左右,这里面房产大约在300万亿左右。

在中国,有个真理需要注意!财富=房产!!!

以此推算,可以得出一个理论:按存量资产计算,这0.1%人掌握了全国总存量资产的12.5%!按可投资资产计算,这
0.1%的人掌握了全国30%的个人可投资资产!

这微乎其微的0.1%的人能对房地产价格呼风唤雨吗,真的能吗?

房产价格由谁决定?

目前在一线和准一线城市中,这些地区的城市市值在全国处于排头兵。那么,一线城市种的,某一个小区的二手房房价到底是由什么来决定?

答案显而易见啊,当然是由最近已成交的房屋成交价所决定。

所以你应该知道,随便一个小区,如果80%的住房都是刚需,那么这些房子是炒不起来的,就像股市中的非流通股一样,无法交易,最关键的是另外20%的房屋交易,这是对小区价格涨落最关键的决定性因素。

所谓的房价由有钱人决定,说的就是,他们手里的投资性住房的交易极大程度决定了房屋的价格!或者说,大部分资产比如房子价格,就由这持有49万亿可投资资产的158万人来决定!

他们的控制力度在于,如果大量抛售房产,房价跌,如果继续大量购入房产,房价涨!但是刚需是苦逼的,咋样涨,你都不会去卖的。

那么谁来把握他们的买卖预期,当然是有关部门了。不过有个很重要的问题需要思考,那就是一线城市的房屋终产者!

房产终产者?

房产终产者,理解起来不难,就是城市中的房屋越来越往少数人手中集中。

有人不信,认为偌大的城市,有那么多要买的,持有房产的人肯定是十分分散的。

两个新闻,我们来过一遍。

7月4日,上海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局网站发布最新出让公告,出让分别位于浦东新区张江和嘉定新城的两处地块。

两幅幅地块的土地用途都显示是“租赁住房”。本地块土地用途为租赁住房,所建物业严格按照“只租不售”模式管理仅用于出租,不得出售。

上述事情发生在上海,下面一篇也是的,再看下。

7月7日上海公布了《上海市住房发展“十三五”规划》,内容讲了一件事:就是要加大住房的供给、发展租房市场。

《规划》是这么说的:“十三五”时期新增住房供应总套数要比“十二五”期间增加60%左右,预计新增供应各类住房12750万平方米、约170万套。其中,商品住房约45万套,以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为主;租赁住房约70万套;各类保障性住房约55万套。此外,以市场为主,新增代理经租房源30万套(间)左右。

这两件事,释放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国家在引导一线城市的住房市场往租赁市场转向。

如果你了解大半年来房地产政策,这些疑问,你估计会提出:为什么限购限贷限卖限离?为什么现在国家要把房地产市场往租赁市场来导向?

其实,就是把新加坡模式拿到上海来做试点。这到底是为啥?原因也很简单,如果延续过去的交易方式,未来一二线城市出现房产终产者必定不是梦想!

不清楚?再来看看↓↓↓

故事一:千禧年之后出生的人买房子没必要

一个00后的独生子女,爷爷奶奶那儿一套房子,姥姥姥爷那儿一套房子,再加上父母那儿的一套房子,未来一共可以继承3套房子;

如果他/她结婚后,对方也是独生子女,继承情况一样,那么这个新家庭就会有6套房子

这仅仅是继承,如果他们自己再买一套,那么总计就有了7套房子。如果家里有多套房子的,那么还会继承更多,所以很多人认为,将来独生子女小夫妻拥有十多套房产的不在少数。那么这些人抛售房产,将使得房价下跌。

故事是不是好天马行空?背后的逻辑可是很不简单。

又看一个假设的结果:

看个例子,以祖辈65岁,父辈40岁,孙辈15岁为例:

目前:6个家庭14人,共计拥有6套住房假设15-20年期间,祖辈老去,孙辈结婚,则:3个家庭6个人,共计拥有6套装如果孙辈再次购房,

则:3个家庭6个人,共计拥有7套住房。这还是这十几年不再多购入房产的情况下。我们会发现,通过继承,少数人群拥有越来越多的房产。

年纪大的人如果不在了,房子就会被子孙后代继承,集中化继承。而京沪这种以存量住房为主的城市,新进城的人绝大部分要使用大量现金和从银行拿到的房贷从这些人手中购买。

其实中国越是大地方,越是讲究门当户对。这就导致了一个现象,本地找本地,有房者找有房者,或者有房者找有钱者,而有房者找到有钱者后,财富更多,为了固化资产,还会买房。这是长期趋势。没有几十年根本停不下来。

故事二:进城人群的购房问题

房价短期加速上涨的时候,有经济实力买房子的人出现了几何级数的下降。因为居民收入和存款短期根本无法跟的上这么快的房价涨幅。一线城市动辄一套要大几百万、上千万。二线城市一套房也动辄需要小几百万。有能力购买的人群数量被动越来越少。不借用银行的信贷力量,总价这么高的房子根本撬不动。

当银行信贷紧缩,首付和利率越来越高,这时候,只有有房者才能买的起房子。只有房产才能撬动房产!!!

举个例子吧!比如一二线城市的土着和早些年在一二线打拼购买房产新住民,名下基本都有房。对于这些人来讲,买房子基本可以0首付:比如某核心城市,房子单价4万,100平米房子需要400万,首付需要120万,二套则需要240万。

对很多想移居这个城市的外地一般家庭和大学刚毕业要在这里工作的大学生来讲,有没有资格先另当别论,单这个首付就能刷掉绝大多数人。但是,对于在这个城市有房者来讲,购买这套房子就非常轻松。

办法自然有啊!把自住的房子做抵押,贷出钱做第二套首付,又或者夫妻离婚,把第一套房子卖给对方,从银行拿到钱后,去做第二套的首付,想想办法,都能操作。

可以明白的是,当市场的持有者通过这两个案例不断流转的时候,房产会向越来越少的群体聚集。特别是京沪深这些城市边界已到极限,人口被控制,存量房既定,二十年后,地产终结者们时代就会到来!

上海这样做煞费苦心,你能知道为何在上海出台政策了吧?一个城市维持繁荣毕竟需要毕业大学生、年轻劳动力来支撑,如果一线城市不转变为租房市场,那么高昂的房价和地产寡头会使得没有新鲜的血液进入这个城市,未来就是死水一潭!不如早些做准备,避免地产终产者的寡头时代带来的负面效应。

而租赁市场的转向,则是房产终产者的终结者,虽然难以平抑房价,但确是制衡房产终产者寡头崛起的强大力量!

财富不断融入金字塔尖这个趋势是人类社会使然,纵观人类历史,难以避免。相对于房产来讲,现金、股权这些流动性强的资产更容易不断向金字塔尖汇聚。

这两年的限购期间我们该怎么办?如何看待一二线房产资产。这一年多来,老百姓手里的积蓄都花的大半了,存款减少,负债变多,反馈给市场的预期就是短期涨不动了。特别是这一年多投资炒房的,赚的盆满钵满,所以,各种限售政策,就是让这帮投机炒房的死掉一批。所以,房地产市场也要消停一段时间。

但是,别忘了,如果你看好一个城市,房子就是这个城市的股份,一个城市有500万套房子,一套房子就是这个城市总股本的1/5000000。

只要这个城市持续发展,经济向上,资金就在这儿,财富就在这儿,产业、就业都在这,人就会不断流入……这个城市就值钱了,股份就贵了。所以,这两年该怎么办?相信你心里已经有数了,不要等房产终产者时代到来!

Ⅷ 中国富人资产标准是怎样的

中国富人资产标准是:家庭资产600万以上的家庭。
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富裕家庭数量来看,2018年我国资产总数达到600万以上的家庭总共有488万户。这个数量占到了我国家庭总户数4.5亿的1.08%,也就是说我国家庭总户数中98.92%是资产小于600万资产。拥有600万资产已经超越了全国98.92%家庭,当然可以算是富人了。
1.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不能带来经济效益的资源不能作为资产使用,这是企业的权利。
2.资产的科目有:(1)货币资金;(2)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
拓展资料:
一、什么是资产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不能带来经济效益的资源不能作为资产使用,这是企业的权利。资产按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其中,流动资产是指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商业周期内可以变现或消耗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和预付款项、递延费用、存货等。投资是指短期投资以外的投资,包括持有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种股权投资、不能变现或准备变现的债券、其他债权投资和其他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寿命在一年以上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器、交通工具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其他设备、器具和工具。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或者为他人提供劳务,或者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其他资产是指除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以外的资产,如固定资产形成的长期待摊费用、修缮费用等。
二、资产的科目
1.货币资金
新准则中"现金"科目变更为"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不变,核算内容与原制度核算内容基本相同,余额可以直接结转。
2.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
原投资准则规范了包括短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的确认、计量的核算。
新准则取消了"短期投资"科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仅仅规范权益性投资,包括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合营企业的投资,以及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Ⅸ 中国少数富人掌握了全国多少财富2016年

根据网上的推测,我国20%的人口,掌握了全国80%的财富,不过这种现象不是我国独有,全世界国家都有这种现象,少数人掌握多数的财富也是全世界国家的通病,美国也经常被人说10%的人口掌握了80%的财富,印度更夸张,10%的人口掌握了超过90%的财富.

阅读全文

与中国富人掌控了多少经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度乔普拉资产多少 浏览:92
西方为什么拒绝去印度 浏览:157
中国有哪些实弹射击场 浏览:86
越南生活用品在哪里买 浏览:966
哪个国家的中国地图最大 浏览:930
cf越南服怎么变神仙 浏览:815
印度白色的虫子怎么消除 浏览:104
英国人怎么亲吻表达爱意 浏览:141
为什么要遵守美国对伊朗的禁令 浏览:653
英国一年用多少电 浏览:175
如何看待印度塑料 浏览:55
印尼小学生人口有多少 浏览:605
沙特为什么与伊朗敌对 浏览:39
越南光棍有多少 浏览:223
印度黑医院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992
英国留学生吃什么零食好 浏览:952
中国最大老鼠有多少斤 浏览:207
越南网速一般多少钱 浏览:588
为什么不能让英国人学汉语 浏览:90
越南黑人一般在哪个城市 浏览: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