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资讯 > 中国哪里肝病人群少

中国哪里肝病人群少

发布时间:2022-07-04 17:18:57

Ⅰ 小心肝!我国慢性肝病患者或超4亿人,肝癌发病率有多高

据统计,全球每年肝癌病人大概100万左右,我国肝癌患者大概占55%。

我国是肝癌高发国家,其主要原因与饮食习惯、寄生虫、肝病恶化、遗传基因等等有着直接的关系。

年龄在40岁到45岁之间的人群是肝癌的高发人群,且男性多于女性,男性肝癌的发病率比女性要高3~4倍。

4、不要乱用药物

乱用药物也是导致肝脏类型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国虽然已经逐渐普及了用药知识,但依然有很多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乱用药物,例如有些人在感冒的时候经常同时使用几种感冒药,这种方法就是最伤害肝肾系统的方式之一,所以在此建议大家想要用药的时候,一定要在医生的嘱咐下用药。

当然除了以上几点主要因素之外,生活当中也应该多注意保护我们的肝脏,比如保持合理的运动、多喝水、少生气、多吃绿叶蔬菜或水果等等,都是对肝脏有好处的。

Ⅱ 中国有多少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您好,据目前统计,中国约有10%的人是HBsAg阳性的无症状携带者。按目前人口来算,约为1.3到更多。1000万人是有症状的乙肝病人。全国有2个HBsAg阳性最多的省
分别是
西藏自治区和广东省。
但是,西藏自治区却是肝病死亡率和原发性肝癌发病率最低的一个省。
每年全球约有100万人死于肝病。中国约为50万人死于肝病。半数以上的肝病患者死亡原因为原发性肝癌。
您明白了吗?如果明白请采纳

Ⅲ 全国肝病人口分布

您好,我国是乙肝大国 目前我国的乙肝病毒感染率约60%~70%;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约占总人口的10%,,全国约有1.25亿人携带乙肝病毒,其中乙肝患者大约有3000万。从人群分布情况看,以汉族、藏族、瑶族为多,维吾尔族、黎族相对较少。从区域分布看,南方高于北方,东部高于西部。

Ⅳ 为什么我国是肝病第一大国

有专家表示,肝病高发的原因与我们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分不开,中国人的饮食比较油腻,乙肝患者较多,吃得太油腻会给胆囊和肝脏带来较大负担,长期会导致脂肪肝。对于一些深加工食品来说,加工的次数越多,添加的添加剂就越多,无论是油炸食品还是腌制食品,都会添加过多的防腐剂,尤其是亚硝酸盐等食物,比如剩菜,这些都会增加肝脏的负担。
中国有浓厚的饮酒文化,所以每个人在节日期间都不可避免地要喝一些。不过,长时间大量饮酒是不合适的。有人说含有葛根粉、柚子、蜂蜜等解酒药物,其实效果不是很好。避免酒精损害肝脏,饮酒前可以吃一些主食来保护胃粘膜,减少胃对酒精的吸收,然后多吃新鲜水果,特别是果糖含量较多的水果,以减少肝脏对酒精的吸收。一般原则是少喝酒,甚至不喝酒。

Ⅳ 世界患肝癌者中国占大多数,会是因为中国的环境吗

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世界癌症报告2014》指出,2012年中国新增肝癌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均占全球新增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的一半以上。2012年我国新增肝癌病例394770例,占到了全球肝癌新增病例的50%。我国肝癌死亡病例也居高不下,死亡率仅次于肺癌。

在中国,肝癌发病率高于0.02%以上,而欧美大部分地区肝癌的发病率只有0.005%左右。用“肝癌大国”来形容中国,并不为过。

特别是在近年来,酒精中毒性引起的肝癌呈异军突起之势。南京市第二医院2013年收治入院的400多例重症肝炎病人中,有近1/3是酒精中毒性肝炎。要知道,在许多欧美国家,肝炎较少,饮酒才是慢性肝病的重要因素。

研究显示,目前我国饮酒的人群暴露率为13.90%,计算其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为 10.82%。即在自然人群中若能去除饮酒这一病因因素,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预期可减少约 1 /10。因此在社会中提倡少饮酒将有益于降低原发性肝癌的风险,从而降低我国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

Ⅵ 为什么现代都市大部分人群都患有或轻或重的肝病呢

如今我国的肝病人群也在逐渐增多,而我国患有乙肝的人群一直在世界上非常靠前,而且如今的年轻人也会得乙肝。那为什么如今现在都市大部分人全都会患有或多或轻或重的肝病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讨论一下。

同时外卖是很多人喜欢的,并且外卖成了一个常见的主食,晚餐会吃烧烤火锅等,那么人肆无忌惮的吃东西,并且毫无规律性,肝脏的代谢会紊乱,也会让人的身体的压力倍感增强,所以对人身体的肝脏就会加速的破坏。所以任何人都应该保护好自己的肝脏,不仅说说还要付诸行动,很多人不能理解肝脏的重要性,想要拥有一个好的身体,不要把肝脏的健康作为赌注,这样会导致不可复原的伤害。

Ⅶ 中国乙肝患者人数2021

数据显示,自2011年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患病人数均有所减少,而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人数均有所增加,而且在接下来的几年内这种情形还会继续,预测,到2021年乙型肝炎、丙型肝炎、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人数将分别达到:8781万人、2289万人、25899万人、7706万人,慢性肝病总数将达4.47亿人。

乙肝作为一种传染性疾病,它不仅仅危害患者本身的健康,还可能对身边的人造成危害,若不治疗,病情出现加重会加大治疗难度,伤身伤财。对此,乙肝患者一定要正确认识疾病,做好定期检查,发现问题不能讳疾就医,但也不能心急盲目求医,选择正规的医院进行规范化的治疗是保障疗效的关键。

长期饮酒,酒精在体内代谢时会增加肝内脂肪酸合成,减少氧化,脂肪就会在肝脏堆积,诱发脂肪肝、酒精肝。

2011-2020(2021年初)年中国主要慢性肝病患病人数(万人)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温馨提示

肝脏是人体中唯一一个没有痛感神经的器官,对酒精、病毒以及药物的慢性破坏非常难在早期被察觉,这也是为什么人们一直不重视肝脏的保养问题,因为它不痛。实际上,肝病的加剧都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等到被检查出来之后,人的病情往往已经严重到一个程度了。

Ⅷ 中国的脂肪肝人数超过2亿!哪几类人群容易得此病症

可能患脂肪肝的人有长期酗酒人群、超重肥胖人群、营养不良患者、代谢类疾病患者。

Ⅸ 中国有多少乙肝患者

据权威统计,目前我国有慢性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约1·2亿,慢性乙肝病人约3000万。仅从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数字来说,差不多就是全国人民十有其一。

他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会忘记加上同一个要求——“保密”。他们通常比较乐于接受文字、声音的间接交流,即使就在你左右。他们的隐忧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社会的压力。

一个正读研的乙肝患者说,令他难以置信的是,有个不知内情的研究生朋友,当着他的面说,得了乙肝的人都该杀。而另一个同病者在学校亲眼目睹,一个刚被公开的患上乙肝的学生,大冬天的被子被室友扔了出去。

本报记者曾写过一个叫王万民的肝炎病人,家人出巨资让从未出过远门的他出国旅行,游客们的恐惧几乎变形:同行的两个旅客为了争一个远离他的座位大打出手,不让他的行李和自己的放在一起,有人回来后甚至扔掉了所有涉及王万民的照片。

一个患者对此愤愤不平:日常使用的钱币难道没沾上病毒,为什么人人都如此喜欢?

一项在北京、广州、上海对808人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有40·5%的人回答不知道乙肝或不能确定地回答提问。当被问至如何感染,常识缺陷更为明显,有72·5%的人回答不正确。

北京解放军302医院的刘士敬博士认为,社会对乙肝病毒携带者和患者的认识存在盲目沿袭的偏见。人们对乙肝的传染性过分恐惧。实际上,在我国,乙肝传染的主要途径是垂直传播,即由于血缘关系而一代一代传染下去,这种情况占50%以上;另外一种途径是医源性的血液传播,如注射、针灸、镶牙时消毒不彻底,占30%—40%;其他情况,如性接触、密切生活接触、蚊虫叮咬等,原因还不太明确。302医院曾做过一次调查,263对夫妻中,有一方婚前感染上乙肝病毒,婚后5年另一方也被感染的不到6%。此外,大部分成人可凭借自身的免疫力将病毒拒之体外,乙肝病毒感染的危害性与年龄成反比,新生儿和婴儿最易感染,而成人感染的几率仅为2%。

乙肝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实际的恋爱婚姻状况却脆弱不堪。纠缠过许多病友的一个问题是:该不该告诉恋人自己的病情。

小陈是“大三阳”,肝功能正常,他选择了隐瞒。因为女友在认识他的第二天就追问过他是不是乙肝患者。她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父亲患了乙肝、独住一间黑屋子如囚禁般的阴影里。感情日深,小陈终于如实相告,恐惧令女友决然而去。

另一位“小三阳”患者在女友离去后,到网上“战胜乙肝”论坛里发帖公开女友的电子信箱,苦苦哀求专家发信给她,替他说几句话。在他的女友看来,乙肝一定会肝硬化,然后肝癌,然后死去。

一位患病网友屡次碰壁后,竟在网上贴出征婚启事:非乙肝患者不娶!

2000年9月,在西安召开的第10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上,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修订了《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方案指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是指表面抗原呈阳性,但没有肝炎症状和体征,各项肝功能检查正常,经半年观察无变化者。专家们指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有权结婚,但在婚前检查时应将此情况告知双方,婚前检查其配偶,如果肝功正常,表面抗体已呈阳性者,可立即批准结婚;如果乙肝病毒携带者的配偶乙肝病毒“二对半”五项全阴,则应注射乙肝疫苗,待3至7个月后体内产生保护性抗体后再结婚。无论母亲或父亲携带表面抗原,其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内,都必须及时注射乙肝疫苗,并在产后1个月和6个月的时候分别强化一次。对于表面抗原和e抗原双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则在出生后24小时内最好加注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研究显示,经预防接种后,对新生儿的预防保护在95%以上。

该方案同时指出,对这类携带者不应按现症肝炎病人处理,除不能献血及从事直接接触入口食品和保育工作外,可照常工作和学习,但要加强随访。

现实是,许多大企业、大公司特别是合资企业招聘人员和政府部门招聘公务员,都要检查乙肝两对半指标,不少优秀人才就因为是携带者而被拒之门外。一个在当地公务员应届招考中名列第一的高材生,体检查出已携带乙肝病毒后风光不再,最后做起了骑摩托车在大街上搭客的生意。

还有一些高校漠视教育部和卫生部门的相关规定,强令携带乙肝病毒的学生休学,要求待乙肝核心抗原转阴后,才能复学。而科学研究显示,慢性乙肝病毒标记物中的核心抗原的转阴是几乎不可能的。

一些即将毕业的研究生、大学生会问到一个无奈的问题:采用什么方法可以瞒过用人单位通过体检?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刘耕陶教授希望,有关行政人事部门能够体察民情,适当放宽政策。

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肝病学会制定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管理指南(草案)》指出:乙肝病毒不会通过呼吸道或正常消化道传染给他人,因此在工作场所不敢同室工作、不敢同坐一桌、不愿同看一份报纸、文件,不敢交谈甚至疏远、歧视、恐慌,都是不必要的偏激情绪和行为。刘士敬博士介绍,像这样规范性操作性强的指南目前还不多见,它不具有强制性,影响力也很低,但毕竟代表医学界对乙肝认识的新起点以及携带者、患者的心声。他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考虑制定法规,保护乙肝病毒携带者和患者的权益。

据刘士敬博士介绍,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台湾、香港,比中国大陆更容易感染乙肝病毒,而对乙肝病毒携带者和乙肝患者却没有任何限制。

专家的意见是,理智地进行预防,做好乙肝疫苗接种的普及工作,是从根本上减少肝炎发生率的有力措施。据介绍,1992年开始,我国在计划免疫里列入了乙肝疫苗,但它不像天花、霍乱、脊髓灰质炎等疫苗一样强制接种。在北京、上海等城市,新生儿100%接种了疫苗;但是,县、乡一级的情况很不理想,一项调查表明,全国范围内接种了乙肝疫苗的只占1/3。

疯狂的乙肝药物广告

如何识别欺骗性宣传;现有治疗手段的局限与误区;正确的治疗途径

采访中,令许多乙肝患者愤怒起来的是乙肝药物广告:基因治疗说、独特成分说,甚至来自神秘地域的近乎巫术的广告铺天盖地。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国葛兰素威康公司到广州推介其研制的乙肝新药“贺普丁”(拉米夫定)时,绝口不提“阳转阴”这个患者极其关注的“疗效”,也不说什么有效率、治愈率,只是表明该药可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减轻病毒对肝脏的损害,有望避免肝癌发生,如此而已。有患者请教“阳转阴”问题,回答是:“小三阳”转阴,目前医学界还做不到。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场监督司流通处处长李勤女士告诉本报记者:早在1995年国家颁布的《药品广告审查标准》中,明确规定药品广告不得含有不科学的表示功效的断言或保证,不得利用国家机关、医药科研单位、学术机构或专家、学者、医师、患者的名义和形象作证明。今年初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又加进了“药品所标明的适应症或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按假药论处”和“对违法发布虚假药品广告的广告主,一年之内不予受理其药品广告申报”的内容。在我们实际接触的众多药物广告中,肝炎类确实最为混乱,擅自更改广告允许发布内容现象仍十分严重。药监部门多在做“无用功”。

署名“宏观”的一位医生集多年经验,在《健康报》上分析了此类广告的几个标志性特征:能使表面抗原(HBsAg)转阴(据着名传染病专家徐道振教授说,谁能使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率达到10%,即有资格获诺贝尔奖);能使所有抗原转阴、抗体转阳;能彻底清除或杀死乙肝病毒;新创“学说”或“理论”;广告吹得天花乱坠,但在正规医院却难觅其踪。

如果不幸患上乙肝,患者治疗的出路何在?

专家指出,首先,有“大三阳”或“小三阳”并不意味着就是乙肝患者;是否需要采取治疗,要根据是否有肝损伤和肝损伤的严重程度来决定。因为这二者都只能反映体内病毒的存在状态,或反映传染性的强弱,而不能反映肝损伤的严重程度。由于病毒的复制水平与肝损伤的严重程度不直接相关,因此病毒多了不一定肝损伤严重,病毒少了不一定肝损伤轻。或者说,“大三阳”者病情不一定重,“小三阳”者病情不一定轻。

对于乙肝患者来说,专家告诫,首先要明确自己处于什么状况,慢性肝炎有4种阶段,即轻度、中度、重度和重型,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治疗方案。多数患者处于轻度的阶段,这时患者一定要找正规医院、找正规医生,用药要少而精,用够疗程,严密监测,定期复查;不能乱用药,用药时也要注意其适应症,例如干扰素在中国只适合部分患者使用,由于血缘关系而感染上的患者服用干扰素是无效的,拉米夫定疗效比较突出,但也无助于改变或消除病毒携带状态。

复旦医学院、上海基因免疫与疫苗研究中心主任熊思东教授认为,目前国际上就乙肝致病的关键机理没有达到清醒的认识,这给国内鱼龙混杂的所谓新药纷纷打着“攻克乙肝”的幌子以可乘之机。重建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可能是解决乙肝慢性感染的更根本和行之有效的策略。按照这一新的思路,他们研制了以消除乙肝病毒免疫耐受性为目的的新型生物制剂——固相基质抗体原复合物,并已获准进行临床试验。

刘耕陶教授认为,乙肝病毒携带者有相当一部分可能一生带着病毒,而肝功正常。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种得到公认的、能使表面抗原转阴的药物,一味追求转阴而服用大量治疗性中西药物只会增加肝脏负担或招致不良后果。对乙肝病人来说,使转氨酶恢复正常有效率50%以上,或e抗原转阴率30%左右的药物是有的,但停药后复发率高,价格高,长期注射给药也不方便。部分肝炎防治医务人员不管病毒复制指标是否阳性,一律用抗病毒药物;或对病人进行“立体战术”,同时应用10余种药物,静滴、肌注、口服、外用一起上,这种做法有害无益。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清理不合格的“医疗点”和“专治肝炎”的场所。患者则需继续注意自我保护及定期复查,“三分治七分养”,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起居有规律,适当的身心锻炼,保持乐观的情绪,饮食清淡,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防止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生。

名词解释

乙肝“二对半”

指HBsAg(表面抗原)、抗—HBs(表面抗体)、HBe(e抗原)、抗—HBe(e抗体)、抗—HBc(核心抗体)。另外,乙肝检查单上还会出现HBc(核心抗原)。HBV(乙肝病毒)颗粒的外膜称作表面抗原,内核分为核心抗原和e抗原。

乙肝病毒携带者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指出:HBsAg携带者(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指HBsAg阳性,但无肝炎症状和体征,各项肝功能检查正常,经半年观察无变化者。

“小三阳”与“大三阳”

在乙型肝炎的病毒指标“两对半”化验中,老百姓习惯把HBsAg、HBeAg、抗—HBc这3项同时阳性者称为“大三阳”。把HBsAg、抗—HBe、抗—HBc这3项同时阳性者称为“小三阳”。

Ⅹ 全国有多少人患甲肝乙肝患者

人们把乙肝和甲肝混为一谈,其实,甲肝是一种消化道传染病,传染性强,而乙肝属于血液传染病,并不通过共用餐具传染,日常的正常工作、学习更不会传染。
乙肝传染途径
健康网讯:
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
魏来
乙肝传染途径可谓是话题了,但为了提醒新感染的友人,我们再次说起
◆母婴传播。是目前我国乙型肝炎病毒传染的最主要原因。患有急性乙型肝炎
和携带HBsAg的母亲都有可能将乙肝传染给新生儿。这种传播的本质是经血途径传播。
◆经血途径传播。包括输入含有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液和血制品,不洁的注射、
手术、拔牙、文身、针灸、穿耳孔、内窥镜检查和医务人员的意外刺伤等。现在由
于加强了对献血员的筛查,由输血造成的乙肝传播已经很少。但是,少数HBVDNA阳
性,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阴性的血液还是可能漏检。所以,经血液
途径传播乙肝还没有完全杜绝。
◆医源性传播。主要由于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非一次性注射器、内窥镜引起。
所以,应该大力推行一次性医用器械。现在国家正对内窥镜的消毒制订更严格的消
毒规范,此举可大大降低医源性传播。
◆性传播。性传播的HBsAg阳性率为5.44%,而社会生活中一般接触传播的HB
sAg阳性率仅仅为0.68%。所以,在家庭中,HBsAg阳性的配偶较之其他家庭成员更
容易感染乙肝。性乱是造成乙肝性传播的重要原因。
◆日常生活中的一般接触传播。这种情况主要指有体液交换的生活接触,如共
用剃须刀、牙刷等卫生用品。所以,家庭成员间的传播较多见。此外,约40%的慢
性感染者唾液中含有病毒,所以唾液也可能造成传播。但是,共用办公用品、交换
钱币、公共用餐等,一般不会造成传播。
魏来博士认为,在一般工作接触中,发生乙肝传播的几率是很低的。ALT、AS
T正常而HBsAg阳性的乙肝患者,基本不会对卫生习惯良好的人群造成威胁,而且可
以有效预防。这也是制定上述两个标准的依据。

阅读全文

与中国哪里肝病人群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伊朗有什么武器可打美国本土 浏览:257
蒙牛印尼建在哪里 浏览:3
伊朗女人为什么要戴黑纱 浏览:395
超市卖的意大利面哪个牌子好吃 浏览:790
中国跟意大利外交关系怎么样 浏览:275
伊朗八十年代发生什么 浏览:212
中国现在每天口罩生产多少 浏览:828
印度乔普拉资产多少 浏览:94
西方为什么拒绝去印度 浏览:161
中国有哪些实弹射击场 浏览:88
越南生活用品在哪里买 浏览:970
哪个国家的中国地图最大 浏览:932
cf越南服怎么变神仙 浏览:817
印度白色的虫子怎么消除 浏览:106
英国人怎么亲吻表达爱意 浏览:143
为什么要遵守美国对伊朗的禁令 浏览:655
英国一年用多少电 浏览:177
如何看待印度塑料 浏览:57
印尼小学生人口有多少 浏览:607
沙特为什么与伊朗敌对 浏览: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