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丹霞地貌在哪里呢
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中国分布最广。到2008年1月31日为止,中国已查明丹霞地貌1005处,分布于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着名景点
中国东南部是最大片的分布区,主要位于南岭、武夷山、仙霞岭附近。
1、 东南部地区:丹霞山(广东仁化)、金鸡岭(广东乐昌)、苍石寨(广东南雄)、南台石、五指石(广东平远)、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福建武夷山市)、泰宁世界地质公园(福建泰宁)、冠豸山(福建连城)、龙虎山(江西贵溪)、龟峰(江西弋阳);
江郎山(浙江江山)、方岩(浙江永康)、仙都(浙江缙云)、崀山(湖南新宁)。
2、 西南地区:窦团山(四川江油)、青城山(四川灌县)、老瀛山(重庆綦江)、四面山(重庆江津)、白石山(广西桂平)、都峤山(广西容县)、石表山(广西藤县)、赤水丹霞地貌(贵州)。
3、 西北地区:青海坎布拉、赤龙山(陕西凤县)、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甘肃临泽、肃南)。
4、 其他地区:河北承德。
(1)丹霞地貌在中国主要分布在哪里扩展阅读:
基本特征
红色陡崖坡是丹霞地貌最重要的识别要素,不同形态和体量的陡崖坡组合成堡状、墙状、柱状等各类丹霞地貌的基本坡面。在幼年期和青年期丹霞地貌区,大部分陡崖坡则构成峡谷的谷壁。
基本坡面形态
黄进(1982)把近水平构造的丹霞地貌基本坡面形态,自上而下分为三种类型:
1、受近水平岩层面控制的层面顶坡;
2、受垂直节理控制的陡崖坡;
3、崩积岩块受重力作用形成的崩积缓坡。
产状倾斜的岩层发育的丹霞坡面则表现为“顶斜、身陡、麓缓”三种坡面。
在一些构造比较强烈的地区,岩层的倾角可能达到60-90°,则层面可构成陡崖坡。
近水平和缓倾斜岩层发育的丹霞地貌坡面形态。
此后,刘尚仁、罗成德等对丹霞地貌有关的形态要素提出了一些量化标准,认为陡崖坡高度应大于10m,坡度大于55°或60°,以此作为判断丹霞地貌的参考依据。但目前学者们对这一标准还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因为一些老年化的丹霞或下切量不大的丹霞,可能会达不到上述标准。
Ⅱ 丹霞地貌大致位于我国哪些地区
中国的丹霞地貌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区,温带湿润-半湿润区、半干旱-干旱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中国丹霞地貌的典型地质地貌具体分布如下:
福建泰宁、武夷山、连城、永安;
甘肃张掖(张掖市临泽县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江苏新沂马陵山;
湖南
Ⅲ 丹霞地貌在哪个省
在中国很多省份都有分布。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的丹霞山;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的武夷山;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的大金湖;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的龙虎山;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资源县的八角寨;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的崀山;张掖丹霞地貌(甘肃省张掖
双脚与髋部同宽,乎臂上举过头顶。开始跳跃时,手臂经由体前快速下摆,背部挺直,髋关节屈曲,膝关节屈曲90度。手臂用力上摆,臀腿踝发力,配合摆臂用力向上跳跃,腾空后身体完全向上伸展,收紧腹肌。下落时,脚尖、脚跟依次着地。屈膝一屈
Ⅳ 丹霞地貌分布在我国哪
一般认为,有陡崖的陆相红层地貌称为丹 霞地貌(Danxia landform)。丹霞地貌 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 利亚等地,以中国分布最广。1928年, 冯景兰等在粤北仁化县发现丹霞地貌,并 把形成丹霞地貌的红色砂砾岩层命名为丹 霞层
Ⅳ 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哪里
中国的丹霞地貌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区,温带湿润-半湿润区、半干旱-干旱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福建泰宁、武夷山、连城、永安;甘肃张掖(张掖市临泽县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江苏新沂马陵山;湖南怀化通道侗族自治县东北部万佛山、邵阳新宁县崀山(位于湖南省西南部,青、壮、晚年期丹霞地貌均有发育);云南丽江老君山;贵州赤水(约有1300平方千米);江西龙虎山、鹰潭、弋阳、上饶、瑞金、宁都;青海坎布拉;广东仁化丹霞山、坪石镇金鸡岭、南雄县苍石寨、平远县南台石和五指石;浙江永康、新昌;广西桂平的白石山、容县的都峤山;四川江油的窦圌山、成都都江堰市的青城山;重庆綦江的老瀛山;陕西凤县的赤龙山以及河北承德等地,是中国丹霞地貌的典型地质地貌。
Ⅵ 丹霞地貌分布在哪些地方
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部及西南部,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其中中国分布最广。1928年,冯景兰等在粤北仁化县发现丹霞山,将此地地貌取名为丹霞地貌,并把形成丹霞地貌的红色砂砾岩层命名为丹霞层,此后又有多人对其概念进行阐述。
丹霞地貌在我国广泛分布,目前已查明丹霞地貌1005处,分布于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区,温带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均有分布。
最低海拔可以形成于东部的海岸带,最高海拔可以出现在4000m以上的青藏高原上。但相对集中分布在东南、西南和西北三个地区。除中国外,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均有分布,其中中国分布最广。
(6)丹霞地貌在中国主要分布在哪里扩展阅读:
丹霞地貌形成原因
红层地貌中所谓“红层”是指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四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一般称为“红色砂砾岩”。
水平构造地貌指由产状水平或近于水平的第三纪厚层红色砂砾岩为主组成的平坦高地,受强烈侵蚀分割、溶蚀和重力崩塌等综合作用而造成平顶、陡崖、孤立突出的塔状地形。
丹霞地貌发育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这次运动使部分红色地层发生倾斜和舒缓褶曲,并使红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区。
流水向盆地中部低洼处集中,沿岩层垂直节理进行侵蚀,形成两壁直立的深沟,称为巷谷。巷谷崖麓的崩积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时,形成坡度较缓的崩积锥。
Ⅶ 我国的“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
广东韶关东北丹霞山以赤色丹霞为特色,由红色沙砾陆相沉积岩构成,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在此设立的“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为我国世界地质公园之一。我国的丹霞地貌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的东南湿润区、温带湿润和半湿润区、半干旱和干旱区以及青藏高原高寒区等。
我国东南部地质结构复杂多样,其中着名的地质景观有上饶灵山、佛子山、玉华洞及桃源洞鳞隐石林,这些景观奇特,山水相间,风景秀丽,是我国东南地质风景区的典型代表。
Ⅷ 丹霞地貌分布在哪些地方
一般认为,有陡崖的陆相红层地貌称为丹霞地貌。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我国分布最广。
赤水丹霞位于贵州省赤水市境内,是早期丹霞地貌的代表,其面积达1200多平方千米,是全国面积最大、发育最美丽壮观的丹霞地貌。赤水丹霞核心区面积273.64平方千米,是我国丹霞提名项目中面积最大的丹霞景观,是地貌结构分异明显的纯砂岩的高原峡谷型丹霞。
Ⅸ 丹霞地貌在哪里
中国的丹霞地貌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区,温带湿润-半湿润区,半干旱与干旱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主要分布城市如下:
福建泰宁、武夷山,甘肃张掖,湖南崀山,云南丽江老君山,贵州赤水,江西龙虎山,青海坎布拉,广东仁化丹霞山,四川江油的窦圌山、都江堰市的青城山,重庆綦江的老瀛山等地,是中国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
(9)丹霞地貌在中国主要分布在哪里扩展阅读:
丹霞地貌的基本特征:
红色陡崖坡是丹霞地貌最重要的识别要素,不同形态和体量的陡崖坡组合成堡状、墙状、柱状等各类丹霞地貌的基本坡面。在幼年期和青年期丹霞地貌区,大部分陡崖坡则构成峡谷的谷壁。
黄进(1982)把近水平构造的丹霞地貌基本坡面形态,自上而下分为三种类型:
1、受近水平岩层面控制的层面顶坡;
2、受垂直节理控制的陡崖坡;
3、崩积岩块受重力作用形成的崩积缓坡。
产状倾斜的岩层发育的丹霞坡面则表现为“顶斜、身陡、麓缓”三种坡面。在一些构造比较强烈的地区,岩层的倾角可能达到60-90°,则层面可构成陡崖坡。
此后,刘尚仁、罗成德等对丹霞地貌有关的形态要素提出了一些量化标准,认为陡崖坡高度应大于10m,坡度大于55°或60°,以此作为判断丹霞地貌的参考依据。但目前学者们对这一标准还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因为一些老年化的丹霞或下切量不大的丹霞,可能会达不到上述标准。
Ⅹ 我国的什么地方是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在全国许多省区市有分布,中国已发现丹霞地貌790处,分布在26个省区。
广东丹霞山面积最大,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形态最丰富、风景最优美。福建泰宁风景区、福建武夷山、连城、泰宁、永安,贵州赤水等。
其中,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贵州赤水、浙江江郎山等中国南方湿润区6个着名的丹霞地貌景区在2010年8月1日,在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0)丹霞地貌在中国主要分布在哪里扩展阅读:
中国丹霞地貌以赤壁丹崖着称于世,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新增自然遗产之一。图片呈现是丹霞山红石公园的一座丹崖。这个新增自然遗产拥有包括天然柱、塔、溪谷、峡谷和瀑布在内的一系列侵蚀地貌。世界遗产网站表示,这里的常绿森林生活着很多动植物,其中有400种被列为珍稀或濒危物种。
中国的丹霞地貌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区,温带湿润-半湿润区,半干旱-干旱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福建泰宁、武夷山,甘肃张掖,湖南崀山,云南丽江老君山,贵州赤水,江西龙虎山,青海坎布拉,广东仁化丹霞山,四川江油的窦圌山、都江堰市的青城山,重庆綦江的老瀛山等地,是中国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
由于红色砂页岩有较好的完整性,易于雕塑,故大量的石窟、石刻创作于红色砂页岩分布地区,如乐山大佛、大足石刻、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