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什么时候不再有廉价的劳动力
当中国人口基数不再是天文数字的时候,这个愿望也就触手可及了.....
Ⅱ 房地产泡沫和廉价劳动力在中国还能持续多久
房地产本身没有多少泡沫。 所以到年底房价一定会回调。 廉价劳动力至少还能持续5-8年。 之后中国就会进入老龄化社会, 劳动力会短缺。 随着短缺价格自然会上涨
Ⅲ 中国廉价劳动力还将持续多久(我知道劳动力还很廉价。请如实回答!)
中国已经处在转型期了。
还有新一代农民工的问题。
以及政策的调整。
所以廉价劳动力不会持续多长时间,还要看有多廉价。
Ⅳ 中国的劳动力如果不再廉价,中国会是什么样子另外,还能成就“基建狂魔”这个称号吗
这说明中国经济实力强大了,工人的工资水平高了,所以劳动力不再廉价。
可以,基建狂魔不是说劳动力的事,而是说的中国的建筑业比较强大。
Ⅳ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发展加速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至少还将持续多少年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发展加速期,如果人口城镇化率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至少还将持续20年,这将为工业化和服务业发展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不管从供给规模还是从供给质量看,9亿劳动力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势和潜力所在。我国的劳动力规模比绝大部分国家的总人口还多。
(5)中国建价劳动力还能完多久扩展阅读:
我国劳动力优势将由规模优势逐步转向以劳动生产率水平决定的劳动力竞争优势。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劳动力成本,不仅由劳动力供给规模决定,也取决于劳动生产率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链发展与劳动分工相互促进,劳动生产率水平与生产效率不断提升,使得我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制造产业链,成为全球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丰富且低成本的劳动力资源优势,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起飞与高速增长不可或缺的要素。然而,亚洲“增长奇迹”的事例表明,以大量使用廉价、低技能劳动力为基础的相对优势对一国经济增长的促进是短暂的。
更强劲与更可持续的增长源泉来自现代技术、人力资源开发和更高附加值的生产,即生产率水平的持续提升。因此,不断促进我国劳动生产率水平提高,是应对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
Ⅵ 中国什么时候才能摆脱靠廉价劳动力发展的模式
并不是完全靠廉价劳动力,也靠科技
Ⅶ 中国2022年劳动力越来越值钱吗
越来越不值钱。2022年中国需要就业的城镇新增劳动力达到约1600万人,由于基数越来越大,所以人均越来越少,劳动力越来越不值钱。
Ⅷ 现在中国劳动力过剩的情况会在什么时候减小拜托各位了 3Q
按照比较保守的估计,到2009年我国将会出现劳动力供不应求的情况。这是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蔡昉在2006年就得出的结论。他的一个重要论据是,中国人口大概在2030年达到最高值14.39亿,但劳动年龄人口的峰值则来得更早些,预计到2015年左右劳动年龄人口增长接近为零,到2020年前后增长率已经是负值。《2007年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为这一结论提供了新的佐证。 绿皮书指出,目前中国3/4的农村已无青壮年劳动力可转移,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速度逐年下降。在“十一五”期间劳动力供给长期大于需求的格局将逆转。 数量性短缺的端倪也体现在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上。王美艳认为,自1998年以来,城市劳动力市场压力的一个主要表现,是用工单位的需求人数少于求职人数,在很多年中两者的比率明显小于1。但是,该比率在最近有提高的趋势,2005年第一季度这个比率为0.94,第二季度为0.95,达到空前的水平。这反映了求职人数和用工单位需求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那么经济增长模式以及外贸政策的调整是否会缓解整体供应不足的压力?王美艳回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劳动密集型产业将仍然是中国的比较优势产业,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周天勇:15年内拐点不会到来 “劳动力从过剩向短缺的拐点不会这么快到来,未来15年就业压力都很大。扩大就业依然是宏观经济政策最为核心的目标。”周天勇告诉记者,未来15年,年劳动力供求缺口都在1500万以上,就业压力持续存在。 首先,分布在农村和城市的失业和就业不充分的劳动力数量巨大。根据周天勇的计算,城镇闲置劳动力约为5300万人,在城镇就业不足的农民工高达2700多万人。这两项加起来就是8000万人。 即便7成以上的农村已无青壮年劳动力可转移,但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一部分人也有可能成为潜在的剩余劳动力。周天勇认为,农业技术进步,必将挤出大量的劳动力。依靠现有的化肥、农药、除草剂、机械、电力等条件,全国一个农业劳动力平均种植30亩地,绰绰有余。按此计算,只需要保留全国3.2亿农业就业劳动力中的6100万人就可完成现有的农业生产,剩下的2.5亿农村人口将成为剩余劳动力。 因此,中国目前失业和就业不足的劳动力为3.3亿人。此外,还要考虑每年新增的600万至800万左右劳动力。 “未来15年劳动力的供求总形势是:年劳动力供求缺口都在1500万以上,就业压力持续存在。这是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一个基本判断。”周天勇说。 如何应对拐点的出现 一旦拐点出现,中国的优势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该如何自处,这恐怕是目前的争论中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 王美艳认为一旦过早出现拐点,就会导致工资水平上涨,意味着中国失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然而,由于从人均GDP看,中国尚未进入可以用资本替代劳动的发展阶段,新的比较优势将不能及时显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要保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需要有一些政策调整。 第一,最大化开发人口红利。确定就业优先的政策目标。 第二,加大人力资本积累力度。用质量替代数量,是预防劳动力短缺的未雨绸缪之举。这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改善,需要通过提高全民教育水平和健康素质达到。此外,加快发育劳动力市场,通过形成一个机制完善的劳动力市场,给予人力资本以合理的回报,鼓励和加快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第三,清除劳动力流动障碍。必须进一步大力改革户籍制度,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
Ⅸ 中国廉价劳动力时代是否会终结
(联合电讯社/北京)--人们应该不会忘记7个月前的富士康事件。富士康集团也应此事对其雇佣的80万员工提高了30%的薪水。这也带动了中国其他省份工人平均工资上涨接近于20%。 新财经xincaijing.com专家认为富士康事件不仅仅标志着中国廉价劳动力时代的结束,而且还推动了人们对于过去中国30年经济增长中工厂城镇体系的重新思考。
当然,把所有一切都归结为富士康效应显然是不正确的的。不过,如果工资结构和需求模式真正在中国乃至于亚洲获得转型,那么富士康无疑会拥有更多历史性的注脚。
劳动人口增长速度减缓
未来几年总体人口抚养比(需要抚养的人口,即儿童和老人占劳动人口的比例)将会见底回升,因此这些担忧似乎正在成为现实的威胁,使人们对中国保持其最重要的制造基地地位的能力产生严重怀疑。此外,工人工资的持续上升以及普遍预期的人民币升值都将成为新的障碍,不断挤压中国出口商已经十分稀薄的利润率,并降低它们的国际竞争力。
GDP增长与人口增长出现背离
理论上,劳动人口可以看作从事经济活动人口和不从事经济活动人口之和,而前者又可以进一步分为有工作和无工作两类。只有劳动人口中的积极从事生产活动的有工作者才对经济增长有直接贡献。虽然GDP和就业增长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关联性,而且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GDP和就业人口增长之间也存在着较弱的关联性,但是自从九十年代初以来,这一关联性就完全瓦解了。在劳动人口强劲增长的情况下,劳动力的量一方面造就了大量就业工人,但是真正促进劳动生产率发展的是劳动力的质,它促进了生产的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
新财经专家认为关键问题是未来十年中国的劳动生产率是否还有大幅提升的空间,或者说劳动人口增长不可避免的减速是否会阻碍强劲的经济增长。
新财经xincaijing.com专家估计约有8000万至1亿农村劳动力可以转移至非农业产业或城市地区。具体而言,根据对农业产值和生产力水平的分析,估计实现2008年的产值大约需要1.97亿劳动力。也就是说,按2008年的农业活动水平,农村剩余劳动力达到3.13亿。这部分劳动人口可以留在农村从事非农业生产,也可以去别的地方寻找就业机会。2008年,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总数约1.24亿人。其中包括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寻找工作的人,且其数量也不少,但如果我们假设所有外来务工人员都是来自于农村地区,则有1.89亿劳动力可以在当地或进城从事非农业工作。就年龄结构而言,大多数调查显示劳动大军中年龄较大的通常都留在农村,因此有理由假设1.4亿年龄在50-64岁的劳动力将成为上述维持农业生产所需的1.97亿中的一部分。如果我们进一步假设剩下的5700万人年龄在30-49岁之间,则还有3.13亿劳动力可以从事非农业工作(1.45亿年龄在15-29岁之间,1.68亿年龄在30-49岁之间)。同样,假设所有15-29岁的农民工以及一半30-49岁的农民工愿意外出务工,则很容易计算出约有8000万至1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进城从事非农业工作。
新财经xincaijing.com专家预期中国的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像日本和韩国当年一样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日本和韩国在经过拐点之后的十年间,其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均上升了50%。而中国生产率指数陡峭的上升曲线说明,中国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当年在拐点附近的日本或韩国。如果这一速度能够维持到下个十年,则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例将会迅速下降,继续为高生产率活动提供大量劳动力。
在中国,第一产业和其他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差很大,这意味着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转移可以造就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的潜力。具体而言,自2000年代初以来,二、三产业(即制造业和服务业)劳动力的生产率一直保持在第一产业(即农业、其他农业活动)的4.5-5.0倍的水平。事实上,与以前相比,2000-2009年这十年间第一产业和其他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扩大了。
Ⅹ 中国一直凭借其拥有的廉价劳动力被称为世界工厂,那下一个十年中国还是会这样吗为什么
不会,因为中国的劳动力已经开始不廉价了。。。印度,越南以及其他东南亚人力成本更低。所以现在要做的就是做自己的民族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廉价时代正在成为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