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历史上有多少个朝代在陕西建都西安建都的有几个都是哪些朝代
陕西建都的朝代有13个,分别是:西周、秦、西汉、东汉、新莽、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西安建都的朝代有13个,同陕西。
1、西周
西周(前1046—前771),周是关中一个古老的部族,始祖名弃,善种植,尧舜时被封为“后稷”,封于邰(今陕西武功县及杨陵区一带)。
公刘时由邰迁到邠(今彬县、旬邑县之间),到古公亶父时迁到岐山之阳的“周原”(今扶风县与岐山县交界处)。
周人在这里兴建城邑、疆理田地、设置官吏、建立军队,商代晚期已为渭水中游的强盛诸侯国。姬昌(文王)迁都丰(今西安市长安区马王村一带)。
姬昌死,其子姬发(武王)即位,在沣河的东岸营建镐京(今沣东新区斗门镇一带)并修文王绪业,公元前1046年,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西周后期社会矛盾包括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趋激化,对土地以及政权的争夺,加速了西周的灭亡。国人暴动动摇了西周统治的基础,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杀死,西周灭亡了。
2、东汉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汉朝。
新朝末年爆发绿林赤眉起义,汉朝宗室刘秀趁势而起。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建立东汉并开创了光武中兴。
东汉时,三公权力被大幅削弱,尚书台权力得到提升。 汉明帝、汉章帝在位期间,东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明章之治。
汉章帝后期,外戚日益跋扈。汉和帝继位以后,扫灭外戚,使东汉国力达到极盛,史称之为永元之隆。
东汉中后期太后称制、外戚干政,幼年继位的幼君多借助宦官才能亲政,史称戚宦之争,朝政日益腐败,豪强势力大肆兼并土地。
汉桓帝、汉灵帝在位时期,昏庸无道、横征暴敛、卖官鬻爵,农民在多重残酷压榨下不堪重负,公元184年爆发黄巾之乱,朝廷令各州郡自行募兵,方将民变基本平定,却导致地方豪强拥兵自重。
初平元年(190年),董卓挟献帝迁都长安,自此朝廷大权旁落,揭开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序幕。
董卓被杀死后,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许昌。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覆灭,进入三国割据时期。
3、西晋
西晋(公元266年—公元316年)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之一,另与东晋合称晋朝。
传四帝,国祚五十一年。若以灭东吴始,则仅立朝37年。为了区别于东晋,史称西晋,两晋又被称为司马晋。
三国末期曹魏的大将军、太尉、太傅司马懿与二子司马师、司马昭都是权倾一时的权臣。司马炎于公元265年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新政权,建国号为晋,定都于洛阳,西晋代魏后,期间发生西陵之战,公元280年灭孙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
但灭吴后,西晋举国沉浸在奢侈腐败的气象之中,晋武帝出身世族,其家族经过长期发展,早就形成庞大的权贵集团。因此自西晋建立,政风十分黑暗,贪赃枉法,贿赂风行。
西晋一大特色是大量游牧部落内迁。自东汉光武帝允许边民内迁以来,大量游牧民族被迁入,到西晋时关中和凉州的外族已占当地人口一半。这些外族被世族收作奴婢。由于迁入人口数目相当多,与关中一带晋人相差不远。为西晋亡国和五胡十六国埋下伏笔。
建兴元年(公元313年),晋怀帝在平阳遇害,在长安的晋愍帝下令司马睿、刘琨等的共七十万大军分三路合击平阳。结果身为此战主力的司马睿在士族的鼓动下竟抗命不遵。
建兴四年(公元316年)长安失守,西晋灭亡。
4、西魏
西魏(公元535年―556年),中国南北朝时期由北魏分裂出来的割据政权。由宇文泰拥立魏孝文帝的孙子元宝炬为帝,国号“大魏”。
与高欢所掌控的东魏、南梁对立,建都长安(今西安汉长安城遗址)。政权实由宇文泰掌握。至公元557年被北周取代,经历两代三帝,历时二十二年。
公元535年宇文泰毒死魏孝武帝元修后,拥立魏孝文帝的孙子南阳王元宝炬为帝,即魏文昭帝,改元大统,西魏开始。公元551年,元宝炬死,长子元钦嗣位。
公元554年元钦被宇文泰所废,不久被毒死。元宝炬四子元廓即位,称元年,为了迎合宇文泰胡化运动而被迫改复姓拓跋。
魏恭帝三年(556年),宇文泰病死,由侄宇文护承继。公元557年宇文护得将领支持,迫使魏恭帝禅让于宇文觉,西魏覆灭。
5、北周
北周(557年—581年)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的北朝之一,又称后周(唐宋以后鲜用),宇文周。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奠定国基,由其子宇文觉在其侄子宇文护的拥立下正式建立。历五帝,共二十四年。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实际掌握西魏政权的宇文泰死后,第三子宇文觉正式即位称天王,自称周公。次年初,他废西魏恭帝自立,国号周,建都于长安(今西安汉长安城遗址),史称北周。
北周孝闵帝宇文觉年幼,大权掌握在堂兄宇文护手中。九月,宇文护杀孝闵帝,立宇文毓为帝。武成二年(560年),宇文护又毒死宇文毓,立宇文邕为帝,史称北周武帝。
建德元年(572年),周武帝宇文邕智诛权臣宇文护,亲掌朝政,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
577年,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581年,杨坚受禅代周称帝,改国号为隋,北周亡。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都城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西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西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东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西晋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西魏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北周
Ⅱ 中国每个朝代的都城都在什么地方
1、夏朝:约前2146-1675年,都城安邑,在现山西夏县。
2、商朝:约前1675-1029年,都城亳,在现河南商丘。
3、西周:约前1029-771年,都城镐京,在现陕西西安。
4、东周:前770-256年,都城洛邑,在现河南洛阳。
5、秦朝:前221-207年,都城咸阳,在现陕西咸阳。
6、西汉:前206-公元8年,都城长安,在现陕西西安。
7、东汉:25-220年,都城洛阳,在现河南洛阳。
8、曹魏:220-265年,都城洛阳,在现河南洛阳。
9、蜀汉:221-263年,都城成都,在现四川成都。
10、孙吴:222-280年,都城建业,在今江苏南京。
11、西晋:265-316年,都城洛阳,在今河南洛阳。
12、东晋:317-420年,都城建康,在今江苏南京。
13、南朝:宋(420-479)、齐(479-502)、梁(502-557)、陈(557-589),都城建康,在今江苏南京。
14、北朝:东魏(534-550)、北齐(550-577),都城邺,在今河北临漳。
北魏:386-534年,都城平城,在今山西大同。
西魏(535-556)、北周(557-581)、唐朝(618-907),都城长安,在今陕西西安。
15、后梁(907-923)、后晋(936-947)、后汉(947-950)、后周(951-960),都城汴,在今河南开封。
16、北宋:960-1127年,都城开封,在今河南开封。
17、南宋:1127-1279年,都城临安,在今浙江杭州。
18、辽国:907-1125年,都城皇都,在今辽宁。
19、西夏:1032-1227年,都城兴庆府,在今宁夏银川。
20、金国:1115-1234年,都城会宁,在今阿城(黑)。
21、元朝(1206-1368)、明朝(1368-1644)、清朝(1616-1911),都城北京,在今北京。
Ⅲ 中国历史上的六大古都是哪里,有哪些朝代在那里定都
所谓的都城就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和中央政府所在地,都城的概念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华夏民族的祖先黄帝在融合了炎帝,打败了蚩尤之后,就在逐鹿山的山脚下建起了都邑,这可能是华夏最早的都城吧。
相传大禹治水时,将整个天下分为九州,分别是:豫州、徐州、青州、扬州、梁州、荆州、雍州、兖州、冀州。
禹的儿子启建立夏朝,最早定都于阳翟,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禹州,阳翟是大禹的封地,他的儿子启继承了这个封地,并以此定都,禹州的禹字就来自于大禹的禹。到了太康和少康两位君主当政期间,夏朝都城定在斟鄩,斟鄩就是今天河南省洛阳市偃师二里头遗址附近,少康当政期间,有过两个都城,分别是夏邑和帝丘,夏邑是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帝丘是今河南省濮阳市南边,夏朝末代君主夏桀的都城也在斟鄩。
开封是八朝古都,定都于此的朝代和诸侯国有:夏朝、战国时期的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朝,这些朝代定都开封的时间加起来有500多年。
南京是八朝古都,定都于此的朝代和诸侯国有:三国东吴、东晋、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五代十国南唐、明朝,这些朝代定都南京的时间加起来有400多年。
安阳是七朝古都,定都于此的朝代和诸侯国有:夏朝、商朝、十六国时期的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这些朝代定都安阳的时间加起来一共有488年。
郑州是四朝古都,定都于此的朝代和诸侯国有:商朝、西周时期的管国、秦秋时期的郑国、战国时期的韩国,郑州作为都城的时间长达500多年。
杭州是春秋晚期的吴国和越国以及南宋一朝在此定都,杭州作为古都的时间一共有120年左右。
Ⅳ 中国历史上共有几个朝代定都西安
13个。
西安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长安多次为都城,其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13个王朝在此建都。丰镐都城、秦阿房宫、兵马俑,汉未央宫、长乐宫,隋大兴城,唐大明宫、兴庆宫等勾勒出“长安情结”。
有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大雁塔、小雁塔、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兴教寺塔。 另有西安城墙、钟鼓楼、华清池、终南山、大唐芙蓉园、陕西历史博物馆、碑林等景点。
西安的古称:
1、长安
长安是西安的古称,是历史上第一座被称为“京”的都城,也是历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周文王时就定都于此,筑设丰京,武王即位后再建镐京,合称丰镐,西安简称“镐”(hào)即源于此。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置长安县,在渭河南岸、阿房宫北侧、秦兴乐宫的基础上兴建长乐宫,高祖七年(前200年)营建未央宫,同年国都由栎阳迁移至此,因地处长安乡,故名长安城,取意“长治久安”。
2、丰镐遗址:镐京
丰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宏大,布局整齐的城市,开创了中国城市平面布局方整、宽畅、宏伟的先河,建构了中国城市平面布局的总规制,成为后来城市总体布局的典范。丰镐两京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座城市,也是周礼的诞生地。
Ⅳ 中国24朝代,建都在哪里,分别是几朝古都
伏羲都陈(今河南陈州)。
神农亦都陈,或曰曲阜(今山东曲阜县。)
黄帝都涿鹿(今顺天府涿州),
少昊都曲阜。颛顼都帝丘(今山东濮州)。
帝喾都亳(今河南偃师县)。
帝尧都平阳(今山西平阳县。)
虞舜都蒲阪(今平阳蒲州)。
夏禹都安邑(今平阳更县)。
商汤都亳。 周年丰镐(今陕西长安县,是谓关中。)
周平王迁洛阳(今河南洛阳市。)
秦都咸阳(今西安市属地咸阳。)
汉都洛阳,因娄敬说,西迁长安。东汉都洛阳。
魏因汉祚,亦都洛阳。蜀汉都成都(今四川成都府。)
吴初居镇江,都武昌(今湖广武昌府),后迁建业(今南直应天府。)
西晋都洛阳。东晋都建业,元帝东渡,避愍帝讳,改名都建康。
宋 都 汴京 (今开封)
元魏初居云中(今大同府怀仁县),后迁洛阳。 北齐都邺(今河南彰德府)。
西魏都长安关中。
后周都长安。
隋都长安,炀帝以巡幸,徙都洛阳。
唐都长安。梁都汴(今河南开封府)。
后唐、石晋、汉、周、宋俱都汴。
南宋都临安(今杭州府)。元都大都(今顺天府)。
明都建康,永乐迁于北平,即元之大都也。
清定都北京。
民国分别曾定都南京,北平,武汉,重庆,最后终于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北京。
1、西安(古称:镐京、沣京、长安、西京),十三朝古都。
定都王朝(政权):西周、西汉、西晋、新、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
2、洛阳(古称:洛邑、雒阳、东京、东都、神都、洛都、洛京)
定都王朝(政权):夏、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朝古都。
3、南京(古称:金陵,建业,建康)
定都王朝(政权):东吴、东晋、刘宋、萧齐、萧梁、南陈、南吴、南唐、明、中华民国。
4、北京(古称:幽州、燕京、大都、北平)
定都王朝(政权):金(末期)、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5、安阳(古称:殷,邺)
定都王朝(政权):夏朝、商朝、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和北齐
6、开封(古称:汴京、东京、大梁)
定都王朝:夏朝、魏国、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
7、郑州(古称:嚣)
定都王朝:夏朝、商朝、管国、郑国、韩国。
8、杭州(古称:临安)
定都王朝:吴越国西府、南宋行在临安。
9、大同(古称:平城、代京、云中)
定都王朝:代国(南都)、北魏、辽(西京)、金(西京)、元(西京)。
Ⅵ 哪几个朝代在长安建都
西周、秦、西汉、新、东汉献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 、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十三个王朝。
长安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千余年,先后有21个王朝和政权建都于此,是十三朝古都。在建都长安的诸多朝代中,周、秦、汉朝、隋朝和唐朝都是中国历史上的强盛时代,当时的长安已成为国际性大都市。
建筑作品
唐风建筑:丹凤门遗址博物馆、大唐芙蓉园、青龙寺惠果纪念堂、乐游原、大唐西市博物馆、新开门。新唐风建筑:陕西历史博物馆,阿培仲麻吕纪念碑,“三唐工程”(唐华宾馆、唐歌舞餐厅、唐代艺术博物馆)。
陕西扶风法门寺工程,临潼华清池唐代御汤遗址博物馆,青龙寺空海纪念碑院,敦煌国际大酒店,西安国际会议中心曲江宾馆,慈恩寺规划,玄奘经念院,长安塔,揽月阁、大雁塔南广场,西安百盛等)。
主题公园:《大唐芙蓉园》等。
Ⅶ 中国各朝代的定都
一、夏朝
阳翟(今河南禹州),后迁阳城(今河南登封),斟鄩(即二里头,今河南洛阳偃师),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南),又东迁商丘(今河南商丘),又迁都纶城(今河南商丘东)。
二、商朝
亳(今河南商丘),后西迁嚣(今河南郑州),后又西亳(今河南洛阳),后又迁相(今河南安阳内黄县),后又迁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末迁朝歌(今河南鹤壁淇县)。
三、西周
镐京(今陕西西安)、洛邑(今河南洛阳)。
四、东周
东周都雒阳(今河南洛阳)。
五、秦朝
咸阳(今陕西咸阳)。
六、西汉
长安(今陕西西安)。
七、新朝
长安(今陕西西安)。
八、东汉
洛阳(今河南洛阳),汉末迁都许昌(今河南许昌)。洛阳、许昌、邺城、长安、谯号曰五都。
九、三国
魏都洛阳(今河南洛阳),陪都许昌(今河南许昌),吴都建业(今江苏南京),蜀都成都(今四川成都)。
十、西晋
洛阳(今河南洛阳)。
十一、东晋
建康(今江苏南京)。
十二、南北朝
1、南朝
宋、齐、梁、陈四个朝代都城都是建康,今江苏南京 。
2、北朝
北魏: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北,后迁平城,今山西大同,494年迁洛阳,今河南洛阳;东魏:邺,今河南安阳北;西魏:长安,今陕西西安;北齐:邺,今河南安阳北;北周:长安,今陕西西安。
十三、隋朝
大兴,今陕西西安,后迁洛阳,今河南洛阳。
十四、唐
长安,今陕西西安,后迁洛阳,今河南洛阳。
十五、武周
洛阳,今河南洛阳。
十六、五代
后梁、后晋、后汉和后周的都城都是开封,今河南开封,后唐的都城是洛阳,今河南洛阳。
十七、北宋
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
十八、南宋
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杭州临安府,今浙江杭州。
十九、辽朝
临潢,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西南,辽阳府,今辽宁辽阳,析津府,今北京城西南,大同府,今山西大同。
二十、金朝
会宁府,今黑龙江阿东城东南,中都,今北京城西南,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西南,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开封府,今河南开封,辽阳府,今辽宁辽阳。
二十一、西夏
兴庆府,今宁夏银川。
二十二、元朝
大都,今北京城。
二十三、明朝
南京,今江苏南京,北京,今北京城。
二十四、清朝
盛京,今辽宁沈阳,北京,今北京城。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首都
Ⅷ 历史上曾有多少个王朝在北京建都
5个,辽、金、元、明、清。
1、辽
辽朝(公元916年—公元1125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共传九帝,享国二百零九年。
公元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成为契丹部落联盟首领,公元916年始建年号,建国号“契丹”,定都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罗城)。
947年,辽太宗率军南下中原,攻占汴京(今河南开封),耶律德光于汴京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大辽”,改年号为“大同”。983年复更名“大契丹”。
1007年辽圣宗迁都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1066年辽道宗耶律洪基复国号“辽”。公元1125年被金国所灭。
辽朝先后形成五京制度。五京为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东京辽阳府(今辽宁省辽阳市)、南京析津府(北京市)、西京大同府(今山西省大同市)。
但只有上京和开封是首都,其他均是陪都。至辽宋澶渊之盟后的极盛期,中京政治作用虽然加强,但仍没有改变上京首都的地位。
辽由北方游牧民族所建。其转徙不定、车马为家的游牧生活决定了皇帝的巡狩制,其政治中心不在首都,而在捺钵(契丹语“行在所”、“行宫”的音译)一切重大政治问题均在捺钵随时决定,是处理政务的行政中心。因气候、自然条件的制约,四时各有捺钵之地。
2、金
金朝(1115年-1234年),正式国号是大金,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共传十帝,享国一百二十年。
天庆四年(1114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诸部后起兵反辽。于翌年在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哈尔滨)建都立国,国号“大金”,建元“收国”。 并于1125年灭辽朝,1127年靖康之变灭北宋。
天会八年(1130年),南宋高宗赵构向金帝上降表称臣,南宋成为金朝属国。贞元元年(1153年),海陵王完颜亮迁都中都大兴府(今北京)。
金世宗、金章宗统治时期政治文化达到巅峰,金章宗在位后期急剧由盛转衰。金宣宗继位后,内部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外受大蒙古国南侵,被迫迁都汴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1234年,金在南宋和大蒙古国南北夹击下覆亡于蔡州。
金朝鼎盛时期统治疆域包括今天的中国大陆秦岭淮河以北华北平原、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联邦的远东地区,疆域辽阔。 金是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中华一统”的朝代。
金作为征服王朝,其部落制度的性质浓厚。初期采取贵族合议的勃极烈制度,后吸收辽朝与宋朝制度后,逐渐由二元政治走向单一汉法制度。
军事上采行军民合一的猛安谋克制度,其铁骑兵与火器精锐,先后打败周边诸国。经济方面多继承自宋朝,陶瓷业与炼铁业兴盛,对外贸易的榷场还掌控西夏的经济命脉。
金朝在文化方面也快速汉化,杂剧与戏曲在金朝得到相当的发展,金代院本为后来元曲的杂剧打下了基础。
3、元
元朝(1271年—1368年),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
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漠北建立大蒙古国后开始对外扩张,先后攻灭西辽、西夏、花剌子模、东夏、金等国。蒙哥汗去世后,引发了阿里不哥与忽必烈的汗位之争,促使大蒙古国分裂。
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统”。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迁都燕京,称大都。
1279年(至元十六年),元军在崖山海战消灭南宋,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局面。之后元朝持续对外扩张,但在出海征伐日本和东南亚诸国时屡遭失利,如元日战争、元越战争、元缅战争、元爪战争等。元中期政变频繁,政治始终未上正轨。
后期政治腐败,权臣干政,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加剧,导致元末农民起义。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随后北伐驱逐元廷攻占北京。此后元廷退居漠北,史称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夺政权建立鞑靼,北元灭亡。
元朝废除尚书省和门下省,保留中书省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开中国行省制度之先河。
元代也推行了不少弊政,如诸色户计、投下制、驱口制 、匠籍制、籍没制、人殉、宵禁、海禁等,中断了唐宋变革的进程,深刻地重塑了宋后中国的历史。元朝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较繁荣,但整体生产力不如宋朝。在文化方面,期间出现了元曲和散曲等文化形式。
4、明
明朝(1368-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1368年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国祚276年。
明初定都于应天府,1421年迁都至顺天府(今北京),而应天府改称为南京。因明朝的皇帝姓朱,故又称朱明。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毅宗朱由检于煤山自缢,明亡。随后,满清入主中原,1662年永历帝朱由榔被杀,1683年清军占领台湾,明郑结束。
明朝是中国继周朝、汉朝和唐朝之后的繁盛时代,史称“治隆唐宋”、“远迈汉唐”。大明,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天子御国门,君主死社稷,为后世子孙所敬仰。
5、清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1644年入关,迁都北京,逐步统一全国。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基本上奠定了我国版图,同时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1840年鸦片战争后进入近代,多遭列强入侵,主权严重丧失。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统治瓦解,从此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清朝从后金建立开始算起,共有十二帝。自此之后,中国进入了民主时期。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都城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辽朝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金朝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元朝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明朝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清朝
Ⅸ 中国古代在北京建都的朝代有几个
北京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历史悠久,文明源远流长。先后有燕、前燕、大燕、辽、金、元、明、清8个朝代建都在这里。
明清时期北京城区图西汉时,北京地区称为燕国、燕都、涿郡、幽州、广阳国、广阳郡。东汉时,又称为上谷郡。隋时称为幽州、范阳,唐人称为渔阳。辽代时,正式改称为燕京。金代称北京为圣都、中都,元代称为中都、大都。明代时,称为北平、北京,清代改称为燕京。民国时,称为京都、北平,1949年以后,称为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