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国多少个省份31个省
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省份,即中国的省级行政区,是行政地位与省相同行政区的总称,为一级行政区,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中国共计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23个省分别为:河北省、山西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海南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台湾省。 5个自治区分别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4个直辖市分别为: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 2个特别行政区分别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北京:以北平而得名。
天津:以天子津渡而得名。
河北:以黄河以北而得名。
辽宁:以辽河流域永久安宁得名。
吉林:以吉林市得名,取吉林乌拉前二字。(吉林乌拉---满语,意为沿江的城池)。
黑龙江:以黑龙江而得名。
山东:以太行山以东而得名。
江苏:以江宁、苏州各取一字得名。
上海:以上海浦而得名。
浙江:以浙江(又称钱塘江)得名。
安徽:以安庆、徽州各取一字得名。
福建:以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得名。
江西:以江南西道而得名。
广东:以广南东路简称得名。(广南路:唐属岭南道,宋改名为广南路)。
广西:以广南西路简称得名。(广南路:唐属岭南道,宋改名为广南路)。
海南:以海南岛得名。
河南:以黄河以南而得名。
湖南:以洞庭湖以南而得名。
湖北:以洞庭湖以北而得名。
山西:以太行山以西而得名。
内蒙古:以漠南蒙古得名。(原分为内蒙和外蒙两省,民国后期外蒙古独立为蒙古国)。
宁夏:以西夏安宁得名。(西夏---李元昊创立的西夏国)。
青海:以青海湖得名。
陕西:以陕原之西得名。
甘肃:以甘州、肃州各取一字得名。
新疆:以其为故土新归得名。(原为汉朝西域,清统一其地后,以其为故土新归而得名)。
四川:以益利梓夔四路得名。(又有一说为:三川汇长江而得名)。
贵州:以贵山得名。
云南:以在云岭之南得名。
重庆:以“双重喜庆”[1]而得名。
西藏:以清正式定名得名。
香港:以东莞的香料而得名。
澳门:澳门以前是一个小渔村,原名濠镜澳,因当时渔民将泊口称为“澳”,泊口两边各有一座山,远远望去就像两扇开户的“门”,澳门因此得名。
台湾:以台湾府得名。(台湾府---现台南)
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共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51个地区(州、盟),比上年减少了6个;660个市,其中:直辖市4个;地级市285个(包含新设立海南省三沙市),比上年增加7个;县级市374个,比上年减少7个;1642个县(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和林区),比上年减少7个;845个市辖区,比上年增加15个。
② 中国总共有多少个省和直辖市啊
中国共计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一、23个省分别为:
1、河北省
2、山西省
3、吉林省
4、辽宁省
5、黑龙江省
6、陕西省
7、甘肃省
8、青海省
9、山东省
10、福建省
11、浙江省
12、河南省
13、湖北省
14、湖南省
15、江西省
16、江苏省
17、安徽省
18、广东省
19、海南省
20、四川省
21、贵州省
22、云南省
23、台湾省。
二、4个直辖市分别为:
1、北京市
2、上海市
3、天津市
4、重庆市。
三、5个自治区分别为:
1、内蒙古自治区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3、宁夏回族自治区
4、广西壮族自治区
5、西藏自治区
四、2个特别行政区分别为:
1、香港特别行政区
2、澳门特别行政区。
(2)说一说中国有多少个省扩展阅读:
元朝实行的行省制是现代省级行政区的开端,清朝时全国共18个布政使司(省)等25个省级行政区。中华民国初年,行政区划沿袭清朝。后历经变动,又由于战乱或时局原因,区划不常固定;1945年收回台湾省,1946年外蒙古独立。至1949年全国依法共有35个省等50个省级行政区。
1950年,全国大部分地区虽已解放,但国民经济建设尚未走上正轨。因此基本上沿袭旧中国的划分,全国共设有52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9个省、12个直辖市、9个行署区、1个自治区、1个地方。
1、12个直辖市:北京市、天津市、重庆市、上海市、沈阳市、抚顺市、鞍山市、本溪市、西安市、南京市、武汉市、广州市。
2、29个省:河北省、山西省、平原省、绥远省、察哈尔省、辽东省、辽西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松江省、热河省、陕西省、甘肃省、宁夏省、青海省、新疆省、山东省、福建省、浙江省、台湾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广东省、广西省、贵州省、云南省、西康省。
3、9个行署区:旅大行署区、苏北行署区、苏南行署区、皖北行署区、皖南行署区、川东行署区、川南行署区、川西行署区、川北行署区。
4、1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
5、1个地方:西藏地方。
后历经多次变动,1965年基本稳定下来;1967年设立天津市,1988年设立海南省,1997年设立重庆市,同年收回香港,1999年收回澳门。全国共有23个省。
③ 全国一共有多少个省
全国共有23个省。
省(province),是中国行政区划之一,行政地位与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相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而且元朝实行的行省制是现代省级行政区的开端。
省名起源甚早,魏晋时期已有尚书省、中书省之称,然皆为中枢要署,不直辖地方。隋文帝于开皇八年(588年)伐陈,曾置淮南行省于寿春,但不久即废。金入主中原之初,曾出现过行省制度,在外地设立行尚书省,但为时短暂。蒙古人兴起之后,仿金实行行省制度。元世祖一方面将尚书省并为中书省,总理朝政;另一方面,在地方设立若干行中书省,作为朝廷中书省在外地的代理机构。
④ 全国有多少个省
23个省。分别如下:
河北省、山西省、吉林省、辽宁省、黑龙江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山东省、福建省、浙江省、台湾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江苏省、安徽省、广东省、海南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
4个直辖市: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
5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4)说一说中国有多少个省扩展阅读
历史沿革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时,全国分为30省、1自治区、12直辖市、5行署区、1地方、1地区。
1967年,调整为22省、5自治区、3直辖市共计30省级行政区,此后基本固定下来。
1988年从广东省析置海南岛和南海诸岛及其海域成立海南省。
1997年撤销四川省辖重庆市,设立重庆直辖市。
1997年和1999年香港和澳门回归中国,相继新设2个特别行政区。
至此共计23省、5自治区、4直辖市和2特别行政区共计34省级行政区。
⑤ 中国总共有多少个省份
中国总共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23个省分别是河北省、山西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海南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台湾省。5个自治区分别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4个直辖市分别为: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2个特别行政区分别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省份即我国的省级行政区,是行政地位与省相同行政区的总称,为一级行政区,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⑥ 中国有几个省
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分别为:
1、北京市,京,北京
2、上海市,沪,上海
3、天津市,津,天津
4、重庆市,渝,重庆
5、黑龙江省,黑,哈尔滨
6、吉林省,吉,长春
7、辽宁省,辽,沈阳
8、内蒙古,蒙,呼和浩特
9、河北省,冀,石家庄
10、新疆,新,乌鲁木齐
11、甘肃省,甘,兰州
12、青海省,青,西宁
13、陕西省,陕,西安
14、宁夏,宁,银川
15、河南省,豫,郑州
16、山东省,鲁,济南
17、山西省,晋,太原
18、安徽省,皖,合肥
19、湖北省,鄂,武汉
20、湖南省,湘,长沙
21、江苏省,苏,南京
22、四川省,川,成都
23、贵州省,黔,贵阳
24、云南省,滇,昆明
25、广西省,桂,南宁
26、西藏,藏,拉萨
27、浙江省,浙,杭州
28、江西省,赣,南昌
29、广东省,粤,广州
30、福建省,闽,福州
31、台湾省,台,台北
32、海南省,琼,海口
33、香港,港,香港
34、澳门,澳,澳门
历史沿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国一共有49个省级行政区。
1951年,原来的49个省级行政区增加到53个,达到历史最高点。
1953年,全国共设30省、1自治区、14直辖市、1地方、1地区。后又几经调整。
到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
到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形成了现行的34个省级行政区。
以上内容参考 中国政府网——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
⑦ 全国一共有多少个省
目前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在历史上和习惯上,各省级行政区都有简称。省级人民政府驻地称省会(首府),中央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首都。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乡镇是中国最基层的行政单位。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民族自治地方,它们都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部分。国家根据需要,还可以设立特别行政区。此外,为了便于行政管理和经济建设,为了加强民族团结,国家可根据需要对行政区划作必要的调整和变更。
名称四大来源
一、因自然地理(山河湖川等)得名:
14个: 河北、河南、湖南、湖北、浙江、江西、陕西、山东、山西、黑龙江、青海、辽宁、云南、海南
二、以境内城市或地名得名
10个: 贵州、吉林、台湾、福建、甘肃、安徽、北京、江苏、上海、重庆
三、因国家战略或边疆传统命名:
7个:四川、广东、广西、宁夏、西藏、新疆、内蒙古
四、因物产、贸易港口等得名
3个:香港、澳门、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