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乒乓球是从哪个国家何时传入中国的
您好!
乒乓球是深受我国体育爱好者喜欢的项目,被称为中国的“国球”,,之所以乒乓球能成为中国的国球,是因为乒乓球让中国而赢得了历史上中国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起源于英国的乒乓球,为何在中国落地生根,枝繁叶茂并成为中国的国球呢?
起源英国 来自日本
如果英国很少下雨的话,那么乒乓球也许到现在也不会发明了。乒乓球的英国名字叫“桌上网球”,是19世纪末,一些英国大学生发明的。因为英国经常下雨,所以本来能在室外进行的网球运动,不得不放到了室内。他们以桌为台,书为网,酒瓶软木塞为球,在桌上推来挡去,形成了桌上网球。这便是乒乓球运动的雏形。后来,这项运动在英国贵族中流行起来。
把乒乓球运动引入中国的,是上海四马路(今福州路)上的一家文具店经理。他叫王道平,1904年他从日本购买了10套乒乓球器材。
回来后,为了推销生意,他便自己学着打,然后拉上伙计一块打。他把铺面装上透明的玻璃,让来来往往的行人都能看到。就这样,当他赚到钱的同时,乒乓球运动在神州大地播下了第一批种子。
当时,乒乓球还算是一项时髦的贵族运动。好在当时的上海有不少外国人,所以这种“小资情调”的玩意儿,还是站住了脚。
承认中国 获得尊重
应该说,国际乒联对中国的态度,是乒乓球能够成为中国国球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1935年,中华全国乒乓球协会成立。当年,国际乒联主席蒙塔古曾电邀中国加入国际乒联,并参加第7届世乒赛,但由于经费无着落而罢手。
说到国际乒联,不得不提到英国人蒙塔古(1905-1984年)。蒙塔古出生于英国贵族家庭,是“国际乒联奠基人”。1926年,22岁的蒙塔古当选为国际乒联主席后,在任时间长达41年之久。国际乒联技术委员会主任姚振绪说:“他是一个非常开明的人,曾获得过列宁奖,被称为英国的共产党。他对中国人特别友好。他认为,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解放后,国际乒联是第一个邀请中国成为其成员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
当时的新中国,希望在各个方面得到国际社会的尊重与认可。既然国际乒联如此友好,我们就把乒乓球作为体育的一个突破口。第一代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乒乓队,大家对中国乒乓球队寄予了厚望。
世界冠军 加速发展
1959年,第25届世乒赛在德国多特蒙德举行。中国运动员容国团获得男单冠军。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当好消息传回国内时,整个中国沸腾了!
这个冠军对中国意味着太多的东西:荣誉、尊严、自信。中国人把太多的希望与情感都浓缩在一个小小的银球上。白色的乒乓球,带动了当时5亿多中国人奋发向上的干劲。
容国团夺金后,自然而然地带动了乒乓球在中国的普及。而且,这种普及完全是发自群众内心的渴望。
1961年,第26届世乒赛在北京进行。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举办的第一次世界大赛。中国队在家门口获得4枚金牌。这一次与乒乓球的零距离接触,再次把中国的乒乓球运动开展,推向了一个新高潮、新阶段。
1971年,着名的“乒乓外交”,打破了中美之间的政治坚冰,成为世界外交史上的一段佳话。小球震动了地球,也由此确立了它在中国政治领域内不可动摇的地位。
开销不大 便于普及
当然,乒乓能够在中国普及与开展,也与中国国情相吻合。因为许多项目的开展与普及,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所以这很容易解释,为何中国不会有高尔夫的伍兹,也不会有F1车王舒马赫,如果要中国拿出乒乓世界冠军,倒可以组成一个加强排。
一块排门板,两块砖头,一根竹竿,弄堂乒乓赛的球台就这样搭好了;下课铃一响,相邻两张桌一并,两个铅笔盒一竖,“大王小王”的课间乒乓赛就此开始;甚至在地上用粉笔画一张桌子,乒乓球赛也能照样进行。
只要有一块光板,一个“三等品”的球,你也能一个人玩得满头大汗。对墙,对天。
球不小心踩扁了,开水一泡,照样能打;有本事的家伙,不用开水,也能用手将乒乓球恢复原状。真的坏了,也不要扔,手工课结束,坏掉的乒乓球变成了可爱的米老鼠。
前女子乒乓球世界冠军曹燕华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父亲买了一块五元钱有胶皮的乒乓板给她。曹燕华激动得难以入睡。“学校体育课,打乒乓球全部是免费的。父亲之所以给我买这块板,是因为发现了我在乒乓球方面的天赋。当时一个月只有二三十元,如果没有前途,怎么会花这冤枉钱?”
乒乓球勾起了许多人对童年的美好回忆,其实,乒乓球雄厚的群众基础,就是在那个时候,不知不觉间建立起来的。
隔网对抗 注重技巧
与田径、游泳、赛艇、重竞技等重体力项目有所不同,乒乓球是一项集体力、技巧、智力、意志为一体、非常适合亚洲人身体条件的体育运动。
东方人体型虽偏瘦,但动作敏捷、灵活,因此在技巧类的体育运动中,占有一定优势。有人戏说,隔网的体育运动,比较适合东方人,这里面确有一定的科学依据。而且,越是对体力要求小,越是有利于亚洲人。
综合以上这些因素,籍贯英国的乒乓球,在中国发育、壮大,并最终成为中国的“国球”,也就一点不奇怪了。
❷ 乒乓球来自哪个国家
乒乓球起源于英国。19世纪末,欧洲盛行网球运动,但由于受到场地和天气的限制,英国有些大学生便把网球移到室内,以餐桌为球台,书作球网,用羊皮纸做球拍,在餐桌上打来打去。 1890年,几位驻守印度的英国海军军官偶然发觉在一张不大的台子上玩网球颇为刺激。后来他们改用实心橡胶代替弹性不大的实心球,随后改为空心的塑料球,并用木板代替了网拍,在桌子上进行这种新颖的“网球赛”,这就是Table tennis得名的由来。
Table tennis出现不久,便成了一种风靡一时的热门运动。20世纪初,美国开始成套地生产乒乓球比赛用具。它是美国头号持拍运动,有超过20万美国人在打乒乓球。最初,Table tennis有其它的名称,如Indoor tennis。后来,一位美国制造商以乒乓球撞击时所发出的声音创造出Ping-pang这个新词,作为他制造的“乒乓球”专利注册商标。Ping-pang后来成了Table tennis的另一个正式名称。当它传到中国后,人们又创造出“乒乓球”这个新的词语。
乒乓球运动的很多用词是从网球变来的。打乒乓球所用的球叫Ping-pong ball或Table-tennis ball,乒乓球台叫Ping-pong table,台面称Court,中间的球网称Net,支撑球网的架子叫Net support,乒乓球拍叫Ping-pong bat。
乒乓球单人比赛原来一般采取三局两胜或五局三胜制(每局21分),2001年改为七局四胜制或五局三胜制(每局11分),所谓“局”,英文是Set。发球叫Serve。
在名目繁多的乒乓球比赛中。最负盛名的是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起初每年举行一次,1957年后改为两年举行一次。
❸ 乒乓球起源于哪个国家 中国国球小知识
起乒乓球起源于英国。
19世纪末,欧洲盛行网球运动,但由于受到场地和天气的限制,英国有些大学生便把网球移到室内,以餐桌为球台,书作球网,用羊皮纸做球拍,在餐桌上打来打去。1890年,几位驻守印度的英国海军军官偶然发觉在一张不大的台子上玩网球颇为刺激。后来他们改用实心橡胶代替弹性不大的实心球,随后改为空心的塑料球,并用木板代替了网拍,在桌子上进行这种新颖的“网球赛”,这就是Table tennis得名的由来。
乒乓球出现不久,便成了一种风靡一时的热门运动。20世纪初,美国开始成套地生产乒乓球比赛用具,它是美国头号持拍运动,有超过20万美国人在打乒乓球。最初,Table tennis有其它的名称,如Indoor tennis,后来,一位美国制造商以乒乓球撞击时所发出的声音创造出Ping-pang这个新词,作为他制造的“乒乓球”专利注册商标,Ping-pang后来成了Table tennis的另一个正式名称,当它传到中国后,人们又创造出“乒乓球”这个新的词语。
乒乓球运动的很多用词是从网球变来的。打乒乓球所用的球叫Ping-pong ball或Table-tennis ball,乒乓球台叫Ping-pong table,台面称Court,中间的球网称Net,支撑球网的架子叫Net support,乒乓球拍叫Ping-pong bat。
乒乓球单人比赛原来一般采取三局两胜或五局三胜制(每局21分),2001年改为七局四胜制或五局三胜制(每局11分),所谓“局”,英文是Set,发球叫Serve。
在名目繁多的乒乓球比赛中,最负盛名的是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起初每年举行一次,1957年后改为两年举行一次。
变革
20世纪初,乒乓球运动在欧洲和亚洲蓬勃开展起来。1926年,在德国柏林举行了国际乒乓球邀请赛。后被追认为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同时成立了国际乒乓球联合会。
1926年,国际乒乓球联合会(ITTF)正式成立,并决定举行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 初期,运动员使用的球拍虽形状各异,但都是木制的,球弹出后速度慢、力量小,没有什么旋转技巧,打法也很简单,就是把球在两者之间推来推去。
1936年,第十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举行,大赛中出现了令人惊叹的局面。男子团体冠军争夺赛,在罗马尼亚和奥地利进行,比赛从星期天21时进行。孰料双方派出三名削球手,由于打法相同,双方水平又接近,且都用了蘑菇战术,不肯轻易挑绊,而且企图从对手的失误中取胜。比赛进行到三时还是2:2。当地规定,公共场所必须在3时关闭,惹来了警察干涉,最终耗时31时奥地利才以5:4战胜。
1903年,英国人古德发明了胶皮球拍,有力地促进了乒乓球技术的发展。从1926年到1951年,世界各国选手大都使用表面有圆柱形颗粒的胶皮拍。击球时增加了弹性和摩擦力,可以使球产生一定的旋转,因而出现了削下旋球的防守型打法。这一打法在欧洲流行长久,不少运动员采用这种打法获得了世界冠军。这一时期乒乓球运动的优势在欧洲,其中匈牙利队成绩最突出,在117项次世界冠军中,他们获57项次,占欧洲队的一半。但这种球拍只能以制造下旋为主。人人皆此,磨来守去,即使夺得了冠军也毫无意义。
乒乓球运动的广泛开展,促使球拍和球有了很大改进。最初的球拍是块略经加工的木板。后来有人在球拍上贴一层羊皮。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欧洲人把带有胶粒的橡皮贴在球拍上。20世纪50年代初,奥地利人发明了海绵球拍。最初的球是一种类似网球的橡胶球,1890年,英国运动员吉布从美国带回一些作为玩具的赛璐珞球,用于乒乓球运动。
1959年,容国团获得了第二十五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后,中国运动员开始登上了国际乒坛。逐渐形成了以“快、准、狠、变”为技术风格的直拍近台快攻打法。在1961年第二十六届世界锦标赛中,中国队既过了欧洲关,又战胜了远台长抽加秘密武器——“弧圈球”打法的日本选手,第一次夺得了男子团体世界冠军。并连续获得第二十七、二十八届男子团体冠军。中国近台快攻的优点是站位近,速度快,动作灵活,正反手运用自如,比日本远台长抽打法又大大前进了一步。六十年代,中国乒乓球技术水平位于世界最前列,乒乓球运动的优势由日本转移到中国。这是乒乓球运动水平的第二次大提高。
在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同时,欧洲运动员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终于取日本弧圈球技术和中国近台快攻打法之长,创造出适合于他们的先进打法,即以弧圈球为主结合快攻的打法。代表人物是匈牙利的克兰帕尔和约尼尔。以快攻为主结合弧圈球的打法,是以正反手快攻为主要技术,用反手快拨快攻力争主动,以正手拉弧圈球寻找机会扣杀为得分手段。代表人物是瑞典的本格森、捷克的奥洛夫斯基等。这两种打法的特点是放置较强,速度快,能拉能打,低拉高打,回旋余地较大。乒乓球运动又推进到放置和速度紧密结合的新高度。这是乒乓球运动水平的第三次大提高。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国际交往和学习研究的加强,各种打法互取长短,使乒乓球技术得到了更快的发展和提高。比如,中国近台快攻、直拍快攻结合弧圈球、横拍快攻结合弧圈球等打法和技术,均有所发展和创新,在国际比赛中取得了优良的成绩。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已拥有186个会员协会,是世界上较大的体育组织之一。
1982年,国际奥委会通过了关于从1988年起把乒乓球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的决定,推动了乒乓球运动更快地发展。
“小球”变“大球”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队囊括第三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7项冠军之后,就有人提出把乒乓球加大,把网加高等建议,但这一建议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此后,乒乓球运动技术不断发展,球速越来越快,旋转越来越强,不少运动员对阵时回合减少;有时球飞如闪电,观众还未看清,胜负已经决出,削弱了乒乓球爱好者的兴趣。
1999年在大维第四十五届世乒赛期间举行的国际乒联代表大会上,“大球改革”提案因未获得四分之三多数票而被搁置。
2000年2月23日,国际乒联特别大会和代表大会在吉隆坡通过40毫米大球改革方案,决定从2000年10月1日起,使用直径40毫米、重量2. 7克的大球,从而取代38毫米小球。
中国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号召“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乒乓球因为对场地要求不高,简便易行所以在全国开展得比较好。1959年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为中国夺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让世界瞩目。国人振奋。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庄则栋和丘钟慧分别获得男女单打冠军,中国队也拿下了男子团体冠军。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国乒乓球开始在世界上称霸,乒乓运动也长盛不衰。至2005年,共获冠军143.5枚,其中世锦赛100. 5枚,世界杯赛27枚,奥运会16枚。而且已有三次包揽世锦赛全部7个金杯,两次包揽奥运会全部4枚金牌。这样的成绩足以自傲。
其次,乒乓球运动开展的条件不苛刻,可参与性强。男女老少都能打,天南海北都能打,室内室外都能打,有钱没钱都能打。条件好的可用高级球台打,条件差的水泥球台也能打,没有球台用几张桌子拼起来也能打。天气好在露天可以打,遇上大风大雪在一间不大的房间里就可以打。乒乓运动又是一项全身运动,健体健脑又健心。相对于足球篮球等运动,它没有直接的身体对抗,自己可控制运动量,非常有利于普及。总之,这项运动特别适合中国的国情,得到了国人的普遍喜爱,普及程度很高。
多年来中国选手一直在乒乓球项目中有着极为出色的表现:男子项目中的王涛、孔令辉、刘国梁,女子项目中的邓亚萍、乔红、王楠、张怡宁等冠军球员群星璀璨。回顾中国乒乓球队队在历届奥运会上获得的金牌数:汉城奥运会2枚,巴塞罗那奥运会3枚,亚特兰大奥运会4枚,悉尼4枚,雅典3枚……多年来中国乒乓球队一直以“梦之队”的姿态出现在奥运赛场上,乒乓球项目也是中国代表团最为稳固的夺金点之一。
❹ 这次奥运会乒乓球有哪些中国球员代表国外参赛分别代表哪个国家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不久前的一个周末,美国和加拿大最优秀的乒乓球选手云集在加拿大温哥华,展开了激烈的选拔赛,以获得代表本国参加今年北京奥运会的资格。
在8位美国参赛选手中,只有一位是非亚洲血统,总共有5位选手出生在中国。在8位加拿大参赛选手中,有6位不是出生在中国,就是拥有中国血统。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在乒乓球运动上具有的优势,令全球其他国家望尘莫及,但也带来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放眼世界,几乎所有乒乓球高手都是中国人。这一现象真让人喜忧参半。
“中国人促使我们训练更刻苦,水平也得到提高。”埃立克·欧文斯说,他是此次选拔赛中惟一一位美国本土出生的男选手,“但是,许多人的确不喜欢他们飘洋过海,摇身一变成为美国国家队的成员。”
由于中国乒乓球顶尖高手太多,不少人便在近些年里改变了国籍,以求能加入其他国家的国家乒乓球队。美国等大多数国家都很欢迎这些人,因为是他们让这些国家有机会参加重大国际比赛。在美国,许多人只有在下雨天才会在地下室里打乒乓球。然而这样一来,面对充斥着中国球员的国家队,数量本来很少的本土球迷变得越来越少了,而且这也有可能阻碍本土一流选手的发展。
在广州上个月举行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约有170位代表其他国家参赛的选手是中国人,约占参赛选手总数的1/4。连日本国家队里也出现了中国人的身影,而日本这个昔日的乒乓球强国与中国的关系一向很一般。美国把在今年奥运会上夺取奖牌的期望都押在了高军身上:这位39岁的运动员曾在1992年的奥运会上,代表她的祖国中国获得了一枚银牌。
“如果你去观看波兰与法国的乒乓球比赛,你会发现都是中国人在打来打去。”丹·西米勒说。他是最近几十年来在国际乒乓球界排名最前的美国本土球员之一,如今执教美国男子乒乓球队。
为解决上述问题,国际乒乓球联合会今年2月通过了一项规定:要求中国球员在代表其他国家出战前,必须在该国居住满一段时间,具体计算方法则根据选手年龄而定。举例来说,那些年龄为18~20岁的选手必须在入籍国居住7年,然后才能参加一些国际赛事;而年龄达到及超过21岁的中国球员,则永远不能代表他国参加国际比赛。
这项规定将于今年9月生效,但并不适用于奥运会。不过,如果该项规定导致流向海外的中国选手有所减少,它可能会影响奥运会的乒乓球赛事。“必须行动起来培养年轻人,而不是仅仅从中国引进人才。”国际乒乓球联合会规则委员会主席鲁迪·斯波尔表示。
斯波尔承认,他的祖国奥地利也受到了这股风潮的影响,他本人也同时担任奥地利乒乓球联合会的主席。奥地利国家队拥有在世界乒乓球女选手中排名第18位的刘佳,她12年前移民到奥地利,当时只有13岁,原因是她的母亲认为她没有机会入选中国国家队。由于拥有刘佳以及其他几位中国球员,奥地利在世界乒坛的排名一下子进入了前十名。
加拿大乒乓球协会负责人托尼·凯斯弗则认为此项新规定与全球化宗旨相抵触,有非法的嫌疑。“如果你害怕引进二流的中国选手,那你怎么去与最好的中国选手竞争呢?”他反问道。
惟一能与中国一争高下的就是瑞典,尤其是传奇球员瓦尔德内尔。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大约6年的时间里,瑞典选手赢得了许多胜利。其他各国也有一些选手打破了中国不可战胜的神话,不过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那样培养了如此众多的乒乓球高手。
将代表美国出征今年夏季奥运会的高军,曾在世界女子乒乓球选手中排名第三,当时她还在中国国家队打球。她于1994年停止打球,移民到美国,但几年前又重新拿起球拍。由于在她居住的马里兰州没什么对手,她
回到中国进行训练。“中国选手与美国选手比赛的话,结果会是11∶0。”高军说,“如果美国请一位中国选手上场的话,结果可能比较接近,你想看到哪种结果呢?”
❺ 乒乓球的发明人是谁
乒乓球是1904年传入中国的,它并不是一个人发明的,而是1890年,几位驻守印度(India)的英国海军(navy)军官偶然发觉在一张不大的台子上玩网球颇为刺激。
后来他们改用空心的小皮球代替弹性不大的实心球,并用木板代替了网拍,在桌子上进行这种新颖的“网球赛”,这就是table tennis得名的由来。Table tennis出现不久,便成了一种风靡一时的热门运动。
20世纪初,美国开始成套地生产乒乓球的比赛用具。最初,table tennis有其它名称,如Indoor tennis。后来,一位美国制造商以乒乓球撞击时所发出的声音创造出ping-pong这个新词,作为他制造的“乒乓球”专利注册商标。
Ping-pong后来成了table tennis的另一个正式名称。当它传到中国后,人们又创造出“乒乓球”这个新的词语。
(5)哪个国家乒乓球员来自中国扩展阅读:
乒乓球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乒乓球1890年首次出现在英国,当时是一项贵族运动。欧洲人至今把乒乓球称为"桌上的网球",由此可知,乒乓球是由网球发展而来。
19世纪末,欧洲盛行网球运动,但由于受到场地和天气的限制,英国有些大学生便把网球移到室内,以餐桌为球台,书作球网,用羊皮纸做球拍,在餐桌上打来打去。
20世纪初,乒乓球运动在欧洲和亚洲蓬勃开展起来。1926年,在德国柏林举行了国际乒乓球邀请赛。后被追认为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同时成立了国际乒乓球联合会。
乒乓球运动的广泛开展,促使球拍和球有了很大改进。最初的球拍是块略经加工的木板.后来有人在球拍上贴一层羊皮。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欧洲人把带有胶粒的橡皮贴在球拍上。
在50年代初,日本人又发明了贴有厚海绵的球拍。最初的球是一种类似网球的橡胶球,1890年,英国运动员吉布从美国带回一些作为玩具的赛璐珞球,用于乒乓球运动。
在名目繁多的乒乓球比赛中,最负盛名的是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起初每年举行一次,1957年后改为两年举行一次.。
在乒乓球运动进入奥运会之前,它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发展阶段。
1980年,乒乓球被发明出来。
1952年,在孟买的世界锦标赛上,日本选手首次使用橡胶面的球拍,引起了轰动。
1952年,日本人佐藤博治成为第一个赢得世界冠军的亚洲选手,这次冠军预示着日后亚洲人对这项运动的主宰。
1954年,亚洲选手,特别是中国和日本选手使用了由南斯拉夫人发明的直拍握法。当时,流行的握拍方法是匈牙利着名选手维克托-巴那使用的传统握拍法。
1971年,这一年的4月13日,美国乒乓球队到北京和中国队进行了比赛,他们最后以1比13输给东道主,但这次比赛开通了中美两国的外交关系。
1981年,乒乓球作为奥运项目得到国际奥委会承认,尽管在此之前从未以表演项目在奥运会出现过。
1988年,乒乓球比赛在汉城第一次正式出现在奥运会上。
1988年乒乓球首次进入奥运会,之后有了长远的发展,成为参与人数最多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国际乒联下目前已经有超过187个协会成员。
❻ 乒乓球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
乒乓球运动起源于19世纪后期的英国,由英国贵族在社交场合在桌子上用羊肠线做成的拍面击打球,英文称为“Table Tennis”,即“台上网球”;后传入日本,被称为“卓球”;1904年前后传入中国,根据其击打时发出的声音又称为“乒乓球”。
中国乒乓球运动1904年从日本引进。
20世纪初叶,日本明治维新之后不久,日本许多工商业纷纷到中国沿海城市设立商业机构,把大量的商品推销到中国市场。于是乒乓球运动也随着商业的交往以及日本工商业的频繁往来传入中国。
1904年,上海一家文具店的老板王道午从日本买回10套乒乓球器材。从此,乒乓球运动传入中国。
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欧洲乒乓球运动的全盛时期(1926~1951年)
1926年至1951年共举行了18届世乒赛,参赛队主要来自欧洲,其中匈牙利队成绩最突出,获得57.5项冠军。这一阶段,欧洲队占绝对优势。
日本队称雄世界乒坛时期(1952~1959年)
日本乒协于1928年加入国际乒联,1952年首次参加世乒赛,一举夺得4项冠军。在第21届至25届世乒赛中蝉联男团冠军。乒乓球运动的优势从欧洲转到了亚洲。
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兴起(1961~1969年)
1959年,中国运动员容国团在第25届世乒赛男单比赛中为中国夺得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世乒赛冠军。1961年至1965年,中国队又以独特的打法,夺得11项冠军。其中在1965年的第28届锦标赛中,中国队夺得了5个冠军,达到了中国乒乓运动有史以来的第一个高峰。
欧洲乒乓球运动的复兴与欧、亚的争夺(1971~1979年)
第32届世乒赛上,瑞典男队打破了亚洲保持长达20年之久的团体冠军纪录。中国队在33届和34届世乒赛上重新夺回男女团体冠军。
在第35届世乒赛上,欧洲复兴,匈牙利队夺走斯韦思林杯;而南斯拉夫队夺得男双冠军。
中国队攀上世界高峰(1981年—1988年)
1981年,中国队在36届世乒赛上创造了世界乒坛55年来由一个国家包揽全部冠军的空前纪录。接下来的三届世乒赛又连续3次夺得6项世界冠军。
“世界打中国”(1991年—今)
自乒乓球项目1988年进入奥运会以后,欧洲乒乓职业化迅速发展,在41届世乒赛上,欧洲男队囊括了团体前5名。
在1995年天津第43届世乒赛上,中国队夺得全部比赛的7项冠军;在44届世乒赛上,中国男女队再次保持荣誉,夺得6金。1999年第45届世乒赛、第48、49、50届世乒赛上,中国队包揽全部冠军。
中国乒乓的发展中国乒乓球运动被世界公认为是中国的“国球”。
自容国团1959年赢得第一个世界冠军至今,中国乒乓球队近50年来在世界三大赛事中共为祖国夺取了100多个世界冠军,并且囊括了4届世乒赛、2次奥运会的全部金牌,创造了世界体坛罕见的长盛不衰的历史。
乒乓球运动在我国已形成普及--提高--再普及--再提高的良性循环。据统计,目前我国经常打乒乓球的人口约1000多万。
乒乓球比赛, 大满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