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白求恩大夫来自哪里
加拿大人.先后到达西班牙和中国.
诺尔曼·白求恩是加拿大劳工进步党 党员、国际着名的外科医生。
加拿大胸外科医师,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人。1916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医学院,获学士学位。1922年被录取为英国皇家外科医学会会员。1933年被聘为加拿大联邦和地方政府卫生部门的顾问。1935年被选为美国胸外科学会会员、理事。1935年11月加入加拿大共产党。1936 年冬志愿去西班牙参加反法西斯斗争。1938 年3月,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派遣,率领一个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中国延安。同年6月进入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带领流动医疗队活跃在山西、河北两省。他总是不顾危险,亲临前线,就地施行医疗手术,从而大大减少了伤病员的死亡,挽救了许多战士的生命 。同时,他还帮助方兆元等八路军医 护人员提高医疗水平,为部队培养了 一批合格的医护工作者。他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的热忱,从而赢得了根据地的干部、战士和老乡的尊敬和爱戴。在共同的战斗中,白求恩也对八路军和根据地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一次手术中,他的手指不慎被割破而遭感染,抢救无效,不幸逝世。他的形象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Ⅱ 美国派往阿富汗的维和救援外科医生洪伟!55岁!生在北京!美国长大!维和外科医生派往阿富汗救援工作
医者无国界。
Ⅲ 叶青山的红色经典
叶青山在晋察冀军区组建了卫生部机构,在各军分区成立了卫生部,组建了军区后方医院,培训了大批医务人员。叶青山在担任晋察冀军区卫生部长期间,正值白求恩医生受加拿大劳工进步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到中国来。叶青山陪同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会见了这位世界着名的胸部外科专家。从此,叶青山和白求恩过从甚密。938年6月,白求恩在五台县松岩口军区后方医院讲授输血技术。“输血”在当时是一个比较新鲜的技术,中国在大城市只有少数几家医院才能开展。在野战医疗条件下输血,是人们连想也不敢想的事情。白求恩大夫首先详细讲授了采血操作、标准血型制作、血型鉴定、配血试验、储存、运输、保管等基本知识,接着推来一名胸部外伤的患者说:“现在,我来操作,你们谁第一个献血?”“我来献。”32岁的卫生部部长叶青山挽起袖子。
验过血型,白求恩大夫让叶青山和病人头脚相反躺在床上,拿出简易输血器。带着针头的皮管连接在他们靠紧的左右两臂静脉上,皮管中间一个叁通阀门,阀门上联着注射器。白求恩把阀门通向叶部长,抽拉针栓,殷红的鲜血便流入注射器,再转动阀门,血液便流入患者体内。这是我军野战外科史上第一次战地输血。这一年的4个月中,叶青山献血两次,白求恩赞叹:“我到过世界许多地方,从没见过这样高尚的人。” 战斗结束后,叶青山给罗瑞卿施行了清创手术。这时才知道,子弹从他脸颊的一边射进,穿过口腔飞出,左侧的颞颌关节被击穿,伤势相当严重。说是手术,只是简单地清了清创面,没敢取碎骨头,说太危险了,手术必须到上田红军后方医院去做。
罗瑞卿的小勤务兵王保林和两个民工轮流抬着担架。山路很难走,每天多则走三四十里,少则走一二十里。为了防止意外,叶青山一路跟着,亲自给罗瑞卿上特护。
走了整整九天,把罗瑞卿护送到后方医院。叶青山和医务处主任李治合作给罗瑞卿动了手术,取出了一堆碎骨头,吻合了动脉血管,复位了颞颌关节。
上手术台时,罗瑞卿已经从昏迷中清醒过来,但医生不知道,以为病人还是昏迷状态,听不见。几个医生嘀嘀咕咕说这人恐怕活不了啦,通知后勤做棺材吧。
过一会儿,罗瑞卿就听见隔壁屋子里传来拉锯的声音,两个木匠边拉锯边说,棺材得做长一点,你没见那个快死的人,个子长得好高啊。罗瑞卿想笑,却笑不出来。
朱德和毛泽东都很关心罗瑞卿的伤势,曾专门听叶青山汇报罗瑞卿的病情,指示要全力抢救。手术后,罗瑞卿并发大叶性肺炎,高烧不退,又一次昏迷不醒。
一天,两天……也不知道过了多少天,部队转移,后方医院也跟着转移,一副担架抬起罗瑞卿走了。不要说治疗,就是连一日三餐都没有办法保证…… 摇摇晃晃走了不知道多少天。某天,蓝天白云都涌进了罗瑞卿眼中,后来又看见了星星月亮。一问,才知道第二次反“围剿”已经胜利结束。罗瑞卿知道自己又一次从死神那里连滚带爬溜了出来。还没顾上高兴,来了一个小鬼卫生员。卫生员遵医嘱利用行军休息的时间给罗瑞卿换药。知道这个伤员伤重,他背了鼓鼓一挎包棉花纱布。但是他的医疗知识实在有限,按说纱布早和伤口的血痂凝固在一起了,换药应该用生理盐水把伤口上的纱布泡软,再慢慢揭。而小鬼卫生员看取不下旧纱布,他就硬拽,一下把封死的伤口拽开了,血又像小喷泉一样往外冒!
小鬼卫生员一看大事不好,慌慌张张喊来了医生。叶青山急出了一身汗,把全身的武艺都用上了,又按又捏。还不错,血总算止住了。
叶青山临走,从口袋里掏出在那时如金子般贵重的磺胺粉,哗一下倒在重新流血的伤口上。叶青山对罗瑞卿说,这是磺胺,又止血,又消炎,灵得很。从此罗瑞卿记住了这种又止血又消炎的磺胺。以后进了北京,不管家里哪个孩子受伤,都叫他们用磺胺。
因为颞颌关节复位时没有抬起来,影响了咀嚼功能,罗瑞卿还落下一个嘴不能张大的毛病。不仅笑起来困难,就是说话也总给人一个咬牙切齿的感觉。罗瑞卿在宣传鼓动中有一句名言,说干革命就是要咬紧牙关的,我罗瑞卿是早已咬紧牙关了,你们是不是也都咬紧了牙关啊……后来在延安选举七大代表时,有人说罗瑞卿太严肃,没有笑容,不熟悉他的人都很害怕他。
Ⅳ 1979年美国哈里斯博士怎么登上中国长城的
哈里斯博士身体不好,应该是被抬上长城的。
1979年八十多岁的美国哈里斯博士应邓小平邀请来华,表示了去长城的愿望,邓小平了解到由于哈里斯博士身体不好,去长城有困难时,当即指示,要帮助哈里斯博士解决困难,不能让他留下遗憾。
转过头来,邓小平对哈里斯博士说:“我们要想办法让你上去,中国有句老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既然哈里斯博士有困难,我们就一定让哈里斯博士到长城上去。”
不久,在中方人员的安排下,哈里斯博士登上了长城。站在长城上,哈里斯振臂高呼:“长城,我爱你!中国,我爱你!”
(4)美国派哪个医生来中国扩展阅读:
1979年远在美国的哈里斯博士,不顾医生的劝告,即使身体有恙,依然坚持要来中国亲自考察投资环境。他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不能错过。
不仅如此,哈里斯还遵守对邓小平的承诺,带一些商界的朋友,一起“去中国,直飞北京”。
而在北京,外交部也正和民航局协调,邓小平更是说要亲自接待哈里斯博士,他说:“现在国门已经打开,关键是要给投资者以信心。”
在邓小平的特批下,哈里斯博士的私人飞机特例直飞北京。
Ⅳ 白求恩精益求精的故事
有一次,白求恩在病房里看到一个小护士给伤员换药,发现药瓶里装的药与药瓶上标签名称不一致,也就是说,药瓶里的药不是应该用的药,这怎么行呢?如果要用错了,会出问题的。
白求恩严肃地批评了那个小护士,告诉她,做事这样马虎,会出人命的。 白求恩用小刀把瓶子上的标签刮掉,并说:“我们要对同志负责,以后不允许再出现这种情况。”
小护士挨了批评,脸涨得通红,眼泪都要流出来了。白求恩心里很生气,但他控制着自己的情绪说:“请你原谅我脾气不好,可是,做卫生工作不认真,不严格要求不行啊!”
事后,白求恩向政委提出,要加强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才能把工作做好。 白求恩不仅用高超的医术救治伤员,他还主动提出,要办一所模范医院,亲自编写教材,亲自制作医疗器械,亲自为八路军医生上课,为八路军培训了大批的医务人员。这也体现了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千方百计改进工作。
(5)美国派哪个医生来中国扩展阅读
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使用“精益求精”这个成语,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在技术上永不满足、永不止步的精神,他说:“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2012年4月,加拿大驻华大使马大维高度评价白求恩:白求恩是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者,是一位对中国人民和加拿大人民具有历史意义的人物。
Ⅵ 白求恩在什么时候来到中国来干什么
白求恩是在1938年来到中国,他主要参与抗日革命工作,他在中国工作的一年半时间里为中国抗日革命呕心沥血,1939年因病逝世。
毛泽东同志一篇《纪念白求恩》,让加拿大医生白求恩的名字家喻户晓,深深镌刻在一代代中国人记忆中,成为一座精神丰碑。这样一位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者,一位对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国际主义战士,值得人们敬仰和热爱,也值得用文学的方式纪念和追忆。
毛泽东称其为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6)美国派哪个医生来中国扩展阅读
白求恩革命生涯:
1935年11月,加入加拿大共产党。
1936年冬,志愿去西班牙参加反法西斯斗争。
1937年12月,前往纽约向国际援华委员会报名,并主动请求组建一个医疗队到中国北部和游击队一同工作。
1938年1月2日,他带着足够装备几个医疗队的药品和器材,从温哥华乘海轮前往香港。
1938年3月31日,率领一个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中国延安。毛泽东亲切接见了白求恩一行。
1938年8月,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卫生顾问 。
1938年11月至1939年2月,率医疗队到山西雁北和冀中前线进行战地救治,4个月里,行程750千米,做手术300余次,建立手术室和包扎所13处,救治大批伤员。
1938年7月初,回到冀西山地参加军区卫生机关的组织领导工作。创办卫生学校,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编写了多种战地医疗教材。
1939年10月下旬,在河北涞源县摩天岭战斗中抢救伤员时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割破感染。
1939年11月12日凌晨,因手术中被细菌感染转为败血症,医治无效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