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资讯 > 谁统计中国发生水灾多少

谁统计中国发生水灾多少

发布时间:2022-07-12 18:34:02

㈠ 据谁的统计,在大约210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共发生1600多次大水灾和1300多次大旱灾

中国那么大,南面水灾,北面旱灾很正常的

㈡ “女蜗补天”、“大禹治水”,中国古代到底发生过多少大洪水呢

农业社会对水真是又爱又恨,没有水,农作物无法生长。太多水,又会造成水灾,严重时甚至会家破人亡。说到大洪水国外最着名的一定就是"圣经"中诺亚方舟的故事,而中国这个自古以来的农业大国,也一直和洪水奋斗。今天,让我们来看看中国神话时期的两场大洪水。

话说,我翻了一晚书,都没有找到"共工撞断不周山"和"女蜗炼石补天"有明确的关系。虽然小时候听故事都直接将两件事连起来,但它们好像也可能是不同的事件。根据北宋的《太平御览》(类似网络全书或其他古书的索引),西汉的《淮南子》记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滥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精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积芦灰以止淫水,民生背方州,抱周天,和春、阳夏、杀秋、约冬,枕方寝绳。

根据这段文字,好像共工和补天一点关系也没有。所以,只好这样了。

在女蜗之后,中国历史上又纪录了另一场洪水,就是"大禹治水"的故事。而这个故事的开始,是在"尧"晚年的时候。那时洪水泛滥,民不聊生,尧就问"四岳"谁可以去"处理一下"这个洪水。四岳推荐了"鲧",而他就是"大禹"的父亲。

㈢ 淮河的洪灾统计数据

淮河流域处于南北气候过渡地带,降雨受季风影响,历史上洪涝灾害频繁。据统计,从1450年到1949年的500年中,淮北豫东平原发生水灾251次,平均2年一遇;发生较大、特大洪水61次,平均8~9年一遇。豫南发生水灾160次,平均8年一遇;发生较大、特大洪水42次,平均12年一遇。现将建国后发生的几次大洪水分述如下:
1、1954年水灾。1954年江淮大水,淮河流域出现了1950年以来全流域最大的一次洪水。
7月份在江淮上空有一条西南、东北向,静止少动的切变线,沿切变线不断有西南低涡东移,致使7月我省份出现了五次大范围的降雨过程,且暴雨集中。暴雨途径先从淮南山区开始,然后向西北方向推进至洪汝河、沙颍河流域,其中:新县熊家河站月雨量990.2毫米,商城县长竹园站月雨量921.8毫米,固始站月雨量855.2毫米,沈丘站月雨量889.3毫米,均相当于或超过本地多年平均的年雨量。
由于雨量大,持续时间长,致使山洪暴发,河水陡涨,淮河息县站连续出现7次洪峰,有4次超过保证水位(40.50米),最高水位达42.95米,相应流量为5830立方米每秒;淮滨站7月6日最高水位达30.89米,超过堤顶1.5米,相应流量6360立方米每秒。淮南支流潢河、白露河及史灌河的最高水位均超出堤顶0.35~1.6米。蒋集站最高水位31.30米,最大流量4600立方米每秒,上下游均漫溢决口。洪汝河遂平站洪峰流量1710立方米每秒,为河道安全泄量的1.43倍;遂平、西平、汝南、平舆、新蔡等县均超过保证水位0.2~1.14米;班台站超过保证水位行洪达18天之久。
由于特大洪水,造成严重水灾。淮滨县除岗地外全部被淹;固始县三河尖水深1.5~3.6米,徐集、蒋集等地一片汪洋,平地行船;项城、沈丘、商水、新蔡、平舆等县的低洼地普遍积水1米左右,深者2米。京广铁路以东的洪汝河,沿河堤外行洪,1~3公里米范围内的农作物多被淹死。汾河干流自商水县秦湘湖、白寺以下,泥河自蔡沟集以下,坡地一片汪洋,沿河两岸数十里堤内水位同高,20多天水才归入河槽,洼地积水长达月余。
2、1956年水灾。6月2~11日,暴雨中心在淮河上游和洪汝河的中部,大庙畈站降雨535.6毫米,平舆站607.6毫米,固始、淮滨、新蔡、南李店皆在300毫米以上。此次暴雨淮河干流及淮南支流洪水均超过河道保证水位,洪水普遍漫溢。6月8日,淮河干流息县站洪峰流量达到7270立方米每秒,淮滨站达到8000立方米每秒,由于降雨时间适值淮河上游和洪汝河地区小麦收获季节,突然山洪暴发,使已经收获的麦垛被大水冲去,出现了水中捞麦,田间尚未收割的受到洪水的浸泡而霉烂,致使夏收严重减产。
第二次是6月18日~25日,暴雨中心在沙颍河上游,降雨强度大,二郎庙站降雨607.3毫米,下汤站420毫米,6月21日,下汤站洪峰流量4820立方米每秒,叶县站洪峰流量8810立方米每秒,致使沙河漯河以西堤防普遍漫溢,洪水涌进叶县城内,陆地行舟。沙河两侧湛河洼、灰河洼、唐河洼一片汪洋。泥河洼进洪1.98亿立方米。
3、1963年水灾。该年5月份太平洋高压势力强大,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偏到25°N附近(较历年同期的位置偏北5°~10°),冷空气又源源不断侵入省境,造成阴雨连绵。5月7~8日,先在固始等地降雨150毫米左右,18日又在民权一带下了暴雨,民权日雨量256毫米,唐寨238毫米,以后连续阴雨到月底。商丘市5月份雨量为255.2毫米,其中永城站为433毫米,是常年同期降水量的7倍。当时,大部分河道尚未治理,有些阻水工程尚未处理,排水能力还很低。这场大雨造成豫东大平原一片汪洋。民权-睢县、太康-睢县-开封、杞县-兰考、开封-扶沟,以及豫南的罗山-淮滨、潢川-固县、泌县-南阳等公路全部中断。
4、1964年水灾。4月初淮南山区开始发生暴雨,光山等地日降雨量达100毫米以上。淮南支流及淮河干流先后出现洪峰,潢河、白露河、史灌河水位均超过保证水位,竹竿河等也接近保证水位,各河道虽未决口,但沿河岸造成了严重的内涝,积水时间长达20余天。
4月17~20日暴雨中心在伏牛山区,降雨量近300毫米,沙河白龟山水库以上4天累计降雨量200毫米,白龟山水库水位21日22时涨到103.89米,蓄水量3.81亿立方米,将正在施工的泄洪闸围堰冲垮,最大泄量3830立方米每秒;下游泥河洼被迫于22日4时开闸分洪,最大分洪流量1700立方米每秒,最高蓄洪水位66.99米,蓄洪量1.47亿立方米,致使滞洪区内5.3公顷小麦被淹,它是历年分洪最早的一次。
9、10月,沙颍河上游在阴雨天之中,还夹有大雨、暴雨,孤石滩站的月雨量达438毫米,昭平台为374毫米。10月份又普遍降雨100~200毫米,各地区的月雨量为常年同期的2.5~3.3倍。导致泥河洼滞洪区于10月5日再次进洪,成为泥河洼滞洪区自建成以来历年进洪量最晚的一次。9、10月份雨量这么大是多年来很少有的。
5、1968年水灾。1968年水灾主要在淮河干流地区。7月中旬,该地区出现了大暴雨,淮河干流洪水特大,是1950年以来41年中最大的一次洪水,造成了严重的洪灾。
7月中旬,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稳定在江淮一带,与西北南下冷空气交锋,形成低槽,稳定少变。自7月12~17日在淮河干流上游连续降雨,至20日副高北进,天气转好。本次降雨的特点,一是前期雨量较大,在6月28日至7月4日有一次平均140毫米的降雨;二是雨量大,历时长。淮河干流、淮南各站6天累计雨量在400毫米以上;三是暴雨的走向也比较稳定,前三天雨区主要在淮河干流及竹竿河,后三天主要在淮河以南支流。
由于前期降雨影响较大,后期暴雨东移与淮河洪水流向一致,洪峰接踵而来,形成底水很高洪水叠加的复式洪峰。息县以上平均降雨约560毫米,淮河干流及支流师河、小潢河、竹竿河等堤内外一起行洪,向息县汇聚,7月15日,息县站最高水位45.29米,洪水水面宽2500米,南至蒲公山,北到息县县城连成一片,水文站所在的王湾村成孤岛,最大流量为15000立方米每秒。潢河潢川站以上平均雨量527毫米,16日最高水位为40.62米,最大流量为3330立方米每秒;洪水超过堤顶,潢川南城以上右堤全线漫决,长达6公里米,潢川至商城公路一片汪洋。淮滨以上平均降雨490毫米,淮河干流、淮南支流几股洪水向淮滨壅汇,淮滨站16日最高水位达33.29米,最大流量16600立方米每秒,洪水位高出堤顶及淮滨县围堤0.79米,城关进水,干支流堤防普遍漫决,南北两岗之间一片洪水。王家坝实测流量17600立方米每秒(加上决口还原,合计总流量为20650立方米每秒),16日1时,王家坝闸开闸分洪;7时闸门大开,最大分洪流量1620立方米每秒,最高水位达30.35米,超过蒙洼圈堤堤顶0.35~1.35米,分洪闸公路桥面水深0.85米,蒙洼进洪已无法控制,全面漫溢。史灌河蒋集站最大流量为3110立方米每秒,淮河干流三河尖最高水位达29.84米,临王大堤陈村附近被冲决,部分洪水进入城西湖。洪河班闸也于14日17时42分开闸分洪,最高分洪水位35.98米,最大流量776立方米每秒。本次洪水的特点是干流水位消退很慢,淮滨水位在高程30米以上的持续时间为6天半;王家堤超过堤顶高程30米以上的洪水位达4天之久。
淮河干流地区,遭受这次特大洪水,造成了严重的洪灾。由于洪水水位普遍超过堤顶,大小河流,堤内堤外同时行洪,沿淮地区一片汪洋。淮滨县城进水后,洪水淹没到房檐,县城上下至三河尖之间,行洪积水时间长达20~30天,最大淹没深度3~5米。豫南沿淮地区197.81万群众受灾,50~60万群众家园被冲,倒塌房屋51.18万间。信阳市水灾面积为128千公顷,驻马店市受灾面积也有187千公顷。
6、1975年水灾。1975年8月,河南省洪汝河上游出现了一次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造成了震惊全的特大洪灾。
雨情:1975年8月4~8日,由于三号台风深入内陆,形成强烈低压系统,挺进到长沙转而北上,移入河南省境内,停留2~3天,与南下的冷空气形成对峙局面。这种热低压系统从海洋挟带大量水汽,与强冷空气遭遇时,辐合作用特别强烈,并受地形抬升作用影响,在河南省中部驻马店地区造成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暴雨洪水。这次暴雨的特点是:强度大、面积广、雨型恶劣。降雨主要集中在5、6、7日三天,由三场暴雨组成,第一场暴雨的出现在5日14~24时,第二场暴雨出现在6日12时至7日4时,第三场暴雨出现在7日16时至8日5时。其中以7日暴雨最大,5日次之,6日最小。7日暴雨不仅范围广,强度大,而且50%~80%的雨量又集中在最后6小时。暴雨中心3天最大点雨量,林庄站1605毫米,郭林站1517毫米,相当于当地平均年降水量的两倍。林庄站24小时最大雨量1016毫米,其中6小时最大雨量为830毫米,达到世界纪录。
这次暴雨影响范围达4万余平方公里,3天雨量大于600毫米和400毫米的笼罩面积分别为8200和16890平方公里。
水情:这次特大暴雨,洪水来势猛、来量大,使水库、河道大大超过设计标准。处于暴雨范围内的10座大型水库,其中板桥、石漫滩、薄山水库水位超过坝顶,宿鸭湖、孤石滩水库超过校核水位,昭平台、白龟山水库超过设计水位。位于暴雨中心的板桥、石漫滩水库于8月8日凌晨1时前后溃坝失事,另有两座中型水库?竹沟、田岗及58座小水型水库先后溃坝。板桥溃坝时,入库最大流量13000立方米每秒,最大出库流量78800立方米每秒,其中垮坝流量78100立方米每秒;从8日1时,溃坝失事,水位急剧下落,至早晨7时已基本泄空,6小时内向下游倾泄7.01亿立方米洪水。石漫滩水库入库最大流量6280立方米每秒,垮坝流量为30000立方米每秒;从8日0时30分开始溃坝,至6时水库基本泄空,5个半小时向下游倾泻1.67亿立方米洪水,使下游遭到毁灭性灾害。薄山水库最高水位超过坝顶0.41米(低于防浪墙顶0.3米),经广大军民奋力抢险,保住了大坝。宿鸭湖入库洪峰流量24500 立方米每秒,最高水位离坝顶仅0.34米,个别低坝段已开始漫溢,经大力抢险,方转危为安。
本次洪水共产生径流157.4亿立方米,其中洪汝河57.3亿立方米,沙颍河55.5亿立方米,汾泉河5.8亿立方米。
洪汝河。板桥水库垮坝后,洪水沿汝河及两岸坡地滚滚而下,水头高3~7米,平均以6米每秒的流速冲向下游,洪水所过,村庄、树木一扫而光。早晨6时,洪峰到达遂平,扩散漫流宽度约10公里米,遂平县被淹,据遂平站调查,洪峰流量达53400立方米每秒。京广铁路被冲坏,洪水越过铁路后,大股洪水进入宿鸭湖水库,另一股洪水注向东北与小洪河的洪水连成一片。石漫滩水库垮坝后,田岗水库接着垮坝,滚滚洪水沿小洪河而下,又与干江河在锅垛口决口来的洪水相汇合,其前峰约于8日7时到达杨庄水库(现为滞洪区),将杨庄大坝原有决口由60米冲至130米。洪水出杨庄水库后,一股洪水紧靠杨庄下游左侧冲决洪河北堤入老王坡;另一股洪水沿洪河下泄,其中有一部分洪水又由桂李进洪闸分洪入老王坡;再一股洪水漫决洪河南堤向东南漫流经西平县,流入上蔡县境,与汝河洪水汇合。上蔡县境内一般水深3米左右,低洼地带水深5~6米。老王坡上游来水,包括石漫滩水库垮坝的洪水,干江河锅垛口决口来的洪水,大量进入老王坡,总计进入老王坡的洪水量为15.7亿立方米。9日14时,老王坡坡心最高水位达到59.21米,相应蓄水量4.54亿立方米,为设计蓄水量的2.3倍。老王坡蓄洪区的堤防,包括干河南堤、陈坡寨至五沟营之间的洪河左堤和东大堤自8日下午至9日凌晨相继漫决。干河南堤和东大堤决出的洪水约10.4亿立方米,经黑泥河漫流入汾泉河水系;洪河左堤决出的洪水,大部分漫过洪河流入上蔡县境,其中部分洪水在西洪桥以下,又漫过洪河进入泉河水系。宿鸭湖上游来水,包括板桥水库垮坝的洪水,薄山水库下泄的洪水,大量进入库内,总计入库洪水总量为19.65亿立方米。8日9时30分,最大入库流量达24500 立方米每秒,10时水库最高水位为57.66米,距坝顶仅0.34米,夏屯新老泄洪闸最大下泄5330立方米每秒。为了保大坝安全,8日13时在大坝南端野猪岗附近陈小庄南炸口分洪,至9日最大分洪流量为1020立方米每秒。宿鸭湖水库最大下泄6100立方米每秒。水库下游的汝河左右堤防先后在7日晚至8日晨全线漫决,两岸一片汪洋,与洪河漫流的洪水相混,涌向洪河下游班台。班台是洪河、汝河的汇合处,洪河、汝河大量洪水下泄,在上蔡、平舆、汝南、新蔡县境内窜流连成一片,水面宽数十公里,平地水深3~4米,低洼地水深5~6米,每小时10公里左右的速度涌向下游。洪水所到之处,村庄、农田尽被淹没,城镇普遍洪水,上蔡、平舆、汝南、新蔡等县皆成泽国,广大平原一片汪洋,大量村庄和上百万群众被洪水包围或泡在洪水之中。8月7日,班台站水位骤涨,至13日4时,最高水位达到37.39米,超过设计洪水位1.84米。为了拯救被洪水围困的群众,必须尽快排泄洪水。14、15日先后炸开班台闸及黑龙潭、方集等处阻水堤坝,使大量洪水经洪洼一带加速泄入淮河。
沙澧河。干江河是澧河的主要支流,处于郭林、油房山暴雨中心范围内。8月6日干江河官寨站第一次洪峰6840 立方米每秒,7日第二次洪峰5410立方米每秒,8日晨第三次洪峰特大,为12100立方米每秒。自官寨以下到干江河入澧河口,两岸全线漫溢。下泄的洪水,一部分在干江河右岸的锅垛口地段漫决,经三里河窜入小洪河水系;再一部分洪水沿干江河注入澧河。澧河上游的孤石滩水库靠近郭林暴雨中心,8日晨最大入库量6690立方米每秒,最大下泄流量2780立方米每秒,下泄洪水与干江河来水相汇,澧河堤防全线漫决,左岸漫决的洪水全部入泥河洼滞洪区,右岸漫决的洪水冲过唐河、小铁路、公路流入老王坡滞洪区。在沙澧河口以上,澧河有不少量洪水漫决进入漯河市,南市郊积水深2米左右。沙河上游昭平台、白龟山水库,8日最大下泄流量分别为3110、3300立方米每秒。北汝河襄城县站7日11时洪峰3000立方米每秒,9日0时洪峰2873立方米每秒。沙河左堤霍堰村东扒口分洪,口门宽193米,推算最大分洪流量1420立方米每秒。在叶县和舞阳县境内沙河左右堤决口30处,南决洪水全部入泥河洼,北决洪水顺坡漫流而下,越京广铁路,进入沙河、颍河之间的三角地带。泥河洼滞洪区,6日4时42分罗湾闸开闸过洪,7日9时18分马湾也开闸进洪,到7日20时,两闸进洪量与澧河漫决来水及泥河洼内水已达2.16亿立方米,两闸即行关闭。8日,澧河、沙河洪峰接踵而来,上游漫决洪水量涌进泥河洼。为减轻泥河洼的洪水压力,保护泥河洼及漯河市、京广铁路的安全,在包头赵村炸开泥河洼北大堤和沙河左右堤防,使泥河洼及沙河洪水泄入沙颍河之间。但终因洪水来势又大又猛,至8日22时泥河洼最高水位达69.8米,相应蓄水量4.32亿立方米,超过设计蓄洪水位1.8米,超过堤顶0.3米,造成泥河洼东大堤漫溢溃决,漯河市周围一片汪洋。沙河漯河站,9日3时最高水位为62.90米,相应最大流量为3950立方米每秒。漯河以下至周口,除沙河、颍河本身下泄洪水外,大量洪水顺沙北洼地漫流下泄,到周口归入河槽。周口站9日4时最高水位为49.92米,最大流量3450立方米每秒。漯河、周口两站的洪峰流量是1950年以来最大的。汾泉河本地降雨不大,但老王坡东大堤漫决的洪水约10亿立方米,以及小洪河左堤漫决的洪水进入汾泉河,使汾河以南一片汪洋,老项城、老沈丘城都进水。

㈣ 我国都有哪些年份发生洪涝灾害

历史上洪涝灾害发生过很多次,重大的有:

1、公元1117年(宋徽宗政和七年),黄河决口,淹死100多万人。

2、公元1642年(明崇祯15年),黄河泛滥,开封城内37万人,被淹死34万人。

3、1933年黄河决口62处。

4、1938年,蒋介石在河南花园口扒开黄河大堤,使1250万人受害。

5、1931年,中国发生特大水灾,有16个省受灾,其中最严重的是安徽、江西、江苏、湖北、湖南五省,山东、河北和浙江次之。8省受灾面积达14170万亩。

据统计,半数房屋被冲,近半数的人流离失所,不少人举家逃难。这次大水灾祸不单行,还伴有其他自然灾害,加上社会动荡,受灾人口达1亿人,死亡370万人,令人触目惊心。

6、1954年特大水灾全国受灾面积达2.4亿亩,成灾面积1.7亿亩。长江洪水淹没耕地4700余万亩,死亡3.3万人。国家对自然灾害的救济费为3.2亿元。

7、1998年,一场世纪末的大洪灾几乎席卷了大半个中国,长江,嫩江,松花江等大江大河洪波汹涌,水位陡涨。

800万军民与洪水进行着殊死搏斗,京广铁路行车受阻100天。据统计,全国共有29个省区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666亿元。

(4)谁统计中国发生水灾多少扩展阅读:

自古以来,洪涝灾害一直是困扰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灾害。中国有文字记载的第一页就是劳动人民和洪水斗争的光辉画卷--大禹大禹治水。

迄今为止,洪涝依然是对人类影响最大的灾害。中国长江连年洪灾给中下游地区带来极大的损失,严重损害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据《明史》和《清史稿》资料统计,明清两代(1368—1911年)的543年中,范围涉及数州县到30州县的水灾共有424次,平均每4年发生3次,其中范围超过30州县的共有190年次、平均每3年1次。

新中国成立以来,洪涝灾害年年都有发生,只是大小有所不同而已。特别是50年代,10年中就发生大洪水11次。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洪涝灾害

㈤ 中国北宋时期中国有没有发生过洪水

有。有学者统计宋代共发生水灾666次,平均每0. 48年发生一次,年均发生概率为208%。其中北宋发生426次,南宋发生240次。南宋次数少于北宋,主要是由于黄河流域已不在南宋疆域范围之内,故南宋基本无黄河流域决溢的记载。

㈥ 2010中国水灾情况

入汛以来,我国极端灾害性天气突发多发,江南、华南、西南、东北和江淮等地区先后出现多次大范围强降雨过程,汛情发生早,洪涝灾害种类多,受灾程度重。据国家减灾委、民政部统计,截至8月6日,今年洪涝灾害造成全国2亿人(次)受灾,1454人死亡,669人失踪,1347.1万公顷农作物受灾,其中209万公顷绝收,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751.6亿元。
江西洪水
89个县(市、区)1052个乡镇 872.66万人受灾,死亡12人,失踪11人,7.5万间房屋倒塌;农作物受害面积达609.72千公顷;境内公路水毁严重,铁路鹰厦线、峰福线部分列车停运;4个县城供水、供电和通信中断;近40万余户断电;26河流超警,江西第二大河决口,赣江水位持续暴涨创99年来最高,江心洲被淹没。
湖南洪水
14个市州1090个乡镇769.4万人受灾,14人死亡9人失踪,2.53万间房屋受损,农作物受灾面积28110公顷,成灾16310公顷,绝收2195公顷,损失2640万元;216线零陵区分水岭至双牌茶林路段路基冲毁,交通中断,预计7月5日恢复通行;湘江干流二次全线超警戒水位洪水;资水干流二现超警戒水位洪水,洞庭湖水位全面上涨,沅陵发生山体滑坡,永州塌方,湘黔铁路1477+200、1464+475等三处发生泥石流滑坡灾害。
福建洪水
8个区市、60个县(市、区)、639个乡镇,南平四个县市主城区受淹,265.91万人受灾;死亡76人失踪79人;倒塌房屋3.76万间,泰宁明代古建筑群受暴雨洪水侵袭损毁严重;农作物受灾面积119.83千公顷,损失53.53亿元人民币;西安至厦门、福州列车停运到26号,厦门22日至25日9趟列车停运;600多条供电线路断电,南平市大干镇的余富村断水断电断粮;沙溪口水库入库洪峰为历史最大洪水,100年一遇,南平市南山镇店口电站水库水坝部分堋塌,南平市区大面积塌方;宁化山体滑坡;顺昌县引发山洪,沙县高砂镇山体塌方。
贵州洪水
16个县、市、区164万人受灾,受损房屋6100余间,农作物受灾面积6万余公顷;10多条国省干道因塌方、滑坡交通中断;85个乡镇停电,36万用户供电受影响;河道损坏护岸33处、灌溉设施812处,冲毁塘坝9座,16个县(市、区)不同程度遭受暴雨洪涝、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广西洪水
8市54县(区) 90.14万人受灾,死亡1人;损坏房屋6385间,农作物受灾面积达51.05千公顷,,损失2.77亿 ;312条公路中断;147个乡镇(区)遭受停电影响,400多条输电线路停运;柳江水位连续两日现83米洪峰水位,来宾一水库大坝现险情,罗城九龙水库发生险情。
重庆洪水
11个区县126个镇乡86万余人受灾,死亡2人,失踪1人;倒塌房屋 1505间;受灾农田面积16.28千公顷,其中:成灾8.56千公顷,绝收2.19千公顷;103线涪陵区天池隧道外发生洪水,交通中断,预计6月28日恢复通行;25条河流涨水,损坏小型水库1座。
浙江洪水
11个县(市、区)101个乡(镇) 80.8万群众受灾,共转移人口2.3万;受灾农作物面积达16.28千公顷;钱塘江、富春江全线封航 钱塘江进入一级防洪;4个乡镇238个村停电;龙泉突发性坡面泥石流。
四川洪水
甘孜、峨眉山、凉山等地、泸州市3区4县共94个乡镇30余万人受灾;都江堰至汶川公路70米路基被大水冲毁,213国道中断,康定山体垮塌,峨眉山市九沙路7公里+200米处发生山体整体下坠,泸州山丘崩塌。

㈦ 中国洪水灾害占全国百分之几

您好!据统计,在过去的2200多年间,我国共发生大水灾与大旱灾各有1600多次;其中1470-1977年间,有64年是南涝、北旱,有40年是南旱、北涝,有20年是全国偏旱,有21年是全国偏捞,气候正常,“风调雨顺”的仅有7年。20世纪80年代以来,每年都有40%的耕地受水、旱等灾害影响,因受产而减产的约占一半。

因此,中国的洪涝灾害在1470-1977年间(由于只有年份,没有次数,无法计量,望您谅解);20世纪80年代后约占50%;在过去的2200多年间约占72.72%。

㈧ 中国近年来都发生了哪些水灾

湖南、湖北
今年我国水灾发生早,影响范围大。自3 月
上旬起,江西、福建、湖北、湖南、重庆、广东等地先
后发生水灾;5 月2 0 日前后,甘肃、宁夏、青海、新
疆等省区发生暴雨洪涝灾害。

据统计,目前全国已因灾造成2 7 3 人死亡,伤病
2 万多人,倒塌房屋2 3 万间,损坏房屋7 8 万间,农
作物受灾面积2 0 0 多万公顷,绝收2 0 多万公顷,直
接经济损失7 4 亿元。灾情较重的省份有湖南、湖北等
省。

㈨ 中国史书记载了哪些特大洪灾

据史书记载,我国几条主要江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发生洪涝灾害的情况是:

海河:从1368~1948年约500年间,共发生水灾387次,平均每3年中有两年发生水灾。

黄河:自公元前602年以来的2600年间,决口达1593次,重大改道26次。

淮河:从1470年以来比较完整的资料统计分析,近500多年来共发生较大水灾350多次,平均近两年一次,其中流域性的重大洪水近20次。

长江:中下游自公元前185年至1911年的2096年中,曾发生大小水灾214次,平均10年一次;近代1921年来,发生较大洪水12次,约6年一次。

珠江:自汉代以来共发生较大范围洪水408次。其中下游沿岸地势平坦,洪水灾害更为频繁,平均30~40年一次大灾,2~3年一次小灾。

20世纪的洪水灾害

20世纪最大洪水灾害有5次,分别是1931年、1954年、1991年、1992年、1998年大水灾。

1931年,我国发生特大水灾,有16个省受灾,其中最严重的是安徽、江西、江苏、湖北、湖南5省,山东、河北、浙江次之。8省受灾面积达14170万亩,这次大水灾祸不单行,还伴有其他自然灾害,加上社会动荡,受灾人口达1亿人,死亡370万人,令人触目惊心。

1954年,全国受灾面积达2.4亿亩,成灾面积1.7亿亩。长江洪水淹没耕地4700余万亩,死亡3.3万人,京广铁路行车受阻100天。

1991年,全国气候异常,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长时间滞留在长江以南,江淮流域入梅早,雨势猛,历时长,淮河发生了自1949年以来的第二位大洪水,3个蓄洪区、14个行洪区先后启用;太湖出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水位4.79米。

长江支流滁河、澧水和乌江部分支流及鄂东地区中小河流举水等相继出现近40余年来最大洪水;松花江干流发生两次大洪水,哈尔滨站最大流量10700立方米/秒,佳木斯站最大流量15300立方米/秒,分别为1949年以来第三位和第二位。

据统计,全国有28个省、市、自治区不同程度遭受水灾,农田受灾2459.6万公顷,成灾1461.4万公顷,倒房497.9万间,死亡5113人,直接经济损失779.08亿元。

其中皖、苏2省灾情最重,合计农田受灾966.5万公顷,成灾672.8万公顷,死亡1163人,倒房349.3万间,直接经济损失484亿元,各占全国总数的39%、46%、23%、70%和62%。

其他重大水灾有:1958年黄河郑州花园口出现特大洪水,郑州黄河铁桥被冲毁。1963年海河流域遭历史上罕见的洪水,受灾面积达6145万亩,减产粮食60多亿斤。1982年长江最长的支流汉江遭特大洪水,安康老城被淹,损失惨重。

1992年,闽江发生5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十里庵站洪峰流量27500立方米/秒,竹岐站洪峰流量30300立方米/秒。闽江流域遭受较严重水灾。

钱塘江上游出现1949年以来第二位大洪水,兰溪站洪峰流量12100立方米/秒,沿江县市受灾较重。此外,大渡河、湘江、信江、漓江及黄河中上游部分地区也发生了较大洪水,造成了较严重的洪涝灾害。

1998年,一场世纪末的大洪灾几乎席卷了大半个中国,长江、嫩江、松花江等大江大河洪波汹涌,水位陡涨。800万军民与洪水进行着殊死搏斗。据统计,当年全国共有29个省区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666亿元。

㈩ 新中国发生过多少次洪水

HomePage 中 国 水 灾 年 表

本页:1840-1864年
1865-1899年
1900-1930年
1931-1949年
1950-1979年
1980- 年

灾情等级说明:A-特大水灾 B-大水灾 C-一般水灾 编制说明

年份
灾 情 等 级
灾情

统计

(受灾

县数)

灾 况 举 要





长 江


























1840
B C C
143 四川岷、沱、涪嘉、渠江均发生特大洪水,嘉陵江北水涪调查洪峰流量52100m3/s,四川严重水灾;长江、淮河中下游、沂沭泗地区水灾;海河流域部分地区水灾。
1841
A 176 黄河决河南祥符,淹及豫、皖两省23个县,水围开封城。长江中下游湘、鄂、赣、皖等省部分地区大水成灾。
1842

C 76 黄河决江苏桃源(今泗阳县)、淹苏北数县。湘、鄂部分地区及赣、闽交界地区水灾较重。
1843
C
A 97 黄河中游特大洪水,陕县调查洪峰流量36000m3/s,合决河南中牟,夺淮归洪泽湖,豫、皖两省27个州县受淹。冀、鲁、川、赣、粤等省局地水灾。
1844
C

C
107 长江中游大水,湘、鄂、赣三省40余县受灾,鄱阳湖区圩堤多决,松滋、枝江“大水入城”。西、北江大水,沿江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水灾。福建福州、浙江嵊县、四川雅安和陕西渭南、华阴局地洪灾较重。
1845
C
A 50 七大江河水势平稳。沂沭河下游和滦河下游部分地区水灾较重。台湾风暴潮灾伤亡惨重,仅嘉义县死2300余人。
1846

B
C
126 辽河大水,铁岭城外可行舟,辽阳等17州县受淹。松花江中下游和沂、沭河下游大水成灾。冀、豫、陕、浙等省局地洪灾严重。
1847 80 七大江河水势平稳,川、湘、鄂、皖、豫、冀、鲁等省局地水灾,全国洪涝灾害轻微。
1848
C
B B 222 江淮大水,枝江、湘阴、九江、东至、庐江等州县大水入城,湘、鄂、赣、皖、苏5省100余州县被灾。黄河上游大水。
1849 C
A C
258 长江中下游、太湖流域和淮河下游里下河地区大水,江汉平原一片汪洋,洞庭湘区、鄱阳湖区圩堤大多溃决,湘、鄂、赣、皖、苏、浙6省150余县受灾。辽、冀、豫、陕、粤等省局地水灾,
1850

C
113
黄河上游大水,宁、蒙、晋3省沿河地区受灾较重。秋河决山东东平县境。浙北曹娥江等中小河流特大洪水,20余州县严重水灾。皖、苏、鲁等省局地水灾。
1851 C C 109 黄河决江苏丰县,淹及苏、鲁、皖3省10余州县。海河流域部分地区、洞庭湖区及沂沭泗地区水灾。苏北、浙江沿海风暴潮灾,决范公堤。新疆伊犁洪灾严重。
1852 C C 128 汉江上游特大洪水,淹安康城,死3000余人。长江上游和淮河中下游大水,里运河坝决,洪泽湖堤决百余丈。湖北、江西、福建、辽等省部分地区水灾。
1853 C C 191 海河大水,80余州县受灾。珠江流域西、北江大水,沿江和珠江三角洲20余县水灾。福建福州、泉州等地和浙江温、台地区及江西部分地区、湖南东南部、汉江下游大水,水灾较重。
1854 70 七大江河水势平稳,局地水灾严重。江西广昌县山洪暴发,死万余人。浙江台州沿海风暴潮灾,淹死3万余人。
1855 A 106 黄河于河南兰阳(今兰考)铜瓦厢决口改道,夺大清河入海,演变成今黄河下游河道,河南、山东2省20余州县被淹,菏泽以下东阿以上诸州县尽成泽国,东明县二年以后县城仍在水围之中。苏北地区大水成灾。浙江温州沿海发生2次风暴潮灾。
1856 C C B 91 第二松花江、拉林河及辽河中下游大水,第二松花江丰满河段调查洪峰流量15300m3/s,吉林中部、黑龙江、辽宁部分地区严重水灾。西江中下游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水灾。
1857 89 七大江河水势平稳。浙江西、北部地区严重水灾。陕、闽、滇、黔等省局地洪灾严重。
1858 62 七大江河水势平稳。四川巫溪发生重大滑坡泥石流,死千余人。湘、赣、闽等省局地洪灾。
1859 56 七大江河水势平稳。乌江下游、长江中游湘、鄂、赣沿江地区水灾。粤、滇等省局地水灾。全国洪涝灾害较轻。
1860 A B 99 长江上中游普降暴雨,干流发生特大洪水。据调查估算,宜昌段洪峰流量约为92500m3/s,枝城站洪峰流量达110000m3/s。该年屏山、丰都、万县、云阳、巫山、宜昌、宜都、公安等10余个沿江州县都有城镇进水,城垣塌坍,房屋庙宇倒塌和人畜大量漂没的记载。这次大水,上荆江虽未溃口,但冲开了藕池口,大量洪水分入洞庭湖,洞庭湖区淹没范围很大。此外,苏北大水,里运河堤决。浙江沿海风暴潮灾,钱塘江海塘毁坏严重。
1861 C 63
辽河大水,洪水决堤冲入双台子潮沟,形成现今的双台子河。洞庭湖区、鄱阳湖区和鄂、皖沿江大水成灾。苏、浙、沪沿海严重风暴潮灾。粤、豫部分地区水灾。
1862 B C 76
广东珠江口特大风暴潮灾,淹死10万余人。沣水和洞庭湖区大水,沣县县城淹死千余人。江苏、浙江部分地区水灾。
1863 90
七大江河水势平稳。四川雅砻江、岷江大水,沿江10余县受灾。鄂、陕、粤、桂等省局地水灾。
1864 C B 103
珠江流域大水,沿江和三角洲地区普遍受灾;韩江特大洪水,下游地区水灾严重。浙、沪沿海风暴潮灾,伤亡严重。黄河于河南兰阳门口复溢,淹鲁西、冀南lO余州县,平阴以下民埝决口三四十处。川、湘、鄂、辽、滇等省局地洪灾。

主页 页首 下一页

阅读全文

与谁统计中国发生水灾多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伊朗怎么惹美国了 浏览:384
越南首都是哪个人的名字命名的 浏览:749
越南掏耳朵服务多少钱 浏览:40
看中国如何超越世界 浏览:882
为什么骂印尼 浏览:300
意大利2000gs美白针怎么样 浏览:414
印尼指纹怎么算有效 浏览:476
新型肺炎越南有多少人死亡 浏览:735
越南红旗的名称叫什么 浏览:843
伊朗的盟友国是哪个国家 浏览:472
意大利u型扣是什么 浏览:770
意大利美术专业哪个好 浏览:439
意大利哪里包多 浏览:164
我住在英国很久了用英语怎么说 浏览:535
在哪里能买到印度榴莲 浏览:274
英国穷人都在什么地方 浏览:695
印尼35rb是多少钱 浏览:859
印尼什么牌子的奶粉最好 浏览:916
英国伦敦的小学生怎么上学 浏览:497
电脑版穿越火线越南服如何改模型 浏览: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