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个人每天摄入多少糖分合适
每人每日的糖摄入量不要超过50克,最好限制在25克以内。
高糖饮食会对身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其中包括以下几个:
1 、肥胖:我们知道糖分摄入过多,不仅会影响脂肪的消耗,而且还会把剩余的热量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从而导致肥胖。
2 、动脉硬化:无法消耗的糖分会转化成脂肪,同时还会促进胆固醇的升高,导致动脉硬化。
3、糖尿病:大量的糖分进入体内,会使血糖快速上升,加重胰岛素负担,诱发糖尿病的出现,与此同时高糖饮食导致肥胖的出现,也会增加糖尿病出现的概率。
4、 龋齿:摄入的糖分残留在口腔中,会被口腔里的细菌分解并发酵,这会产生大量乳酸或其他的酸性物质,从而腐蚀牙釉质,导致龋齿。
Ⅱ 一个成人每天要摄入多少糖和盐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和儿童每天的糖摄入量控制在大约25克(6茶匙)以下,健康成人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烹调用油量不超过25-30克。
除了三餐中注意控制外,还要当心零食里面的隐形糖和盐!喝一罐600毫升的可乐,就已经摄入糖约63.6克,超出建议量的2倍多。常见的一瓶500毫升冰红茶,摄入糖也有46克。如果你吃了一罐豆豉鲮鱼,那么摄入盐已达8.2克。一碗方便面,摄入盐也达6.7克。
(2)中国人每日摄糖量多少扩展阅读:
高盐可增加高血压、心脑血管发病风险
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人群的血压水平和高血压的患病率均与食盐的摄入量密切相关。50岁以上的人、有家族性高血压的人、超重和肥胖者,其血压对食盐摄入量的变化更为敏感。这些人膳食中的盐如果增加,其发生高血压、脑卒中、胃癌的危险性就会大大增加。
高盐饮食可增加高血压的发病风险,还可以改变血压昼高夜低的变化规律,使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危险性大大增加。研究显示,高盐摄入可导致脑卒中的风险显着增加。长期高盐摄入还会增加胃癌的发生风险。
Ⅲ 人每天需要多少克糖
2008年,有调查显示,每个中国人在这一年里吃下了19.6公斤的糖,相当于每天吃了50克糖。与30年前相比,中国人的糖摄入量整整上升了5倍。这一数字让人惊诧的同时,也让人万分不解:生活越来越好,害怕肥胖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哪怕吃一块糖、一点甜食都要前后思量,怎么糖的摄入量还是越来越大呢?原因就是,并非甜的食物里才含糖,很多吃着无味,甚至是酸的、咸的食物里,都可能有大量“隐形糖”存在,这些“隐形糖”已经成为近年来国内外营养学界关注的焦点。而吃糖多的危害,一点也不亚于吃盐多的危害,除了引发肥胖、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外,还会带来骨质疏松、胆结石、视神经炎、阴道炎,甚至是表现为任性、易冲动、易暴躁的“甜食综合征”,这些是相当一部分人没想到的。一份红烧肉藏着50克糖“大部分隐形糖都藏在加工食品和餐馆做的菜里。”(上接第一版)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很早就开始关注隐形糖的危害,她告诉记者,膨化食品和核桃粉、芝麻糊等速溶糊是加工食品中最大的“隐形糖”藏匿者。比如雪饼、鲜贝、虾条等膨化食品,因为含油脂少,被不少商家抓住这一点大打健康牌,很多家长也喜欢买给孩子吃。它们吃起来虽是咸的,但里面含有大量淀粉,却不含任何能抑制血糖上升的膳食纤维。核桃粉和芝麻糊也是如此,稍有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它们即使磨成粉,加入沸水后也不能搅成糊,厂家一般都会加入淀粉糊精等添加剂让其成糊。这两种食物中的淀粉进入体内,升高血糖的速度比糖还要快。与此类似的还有薯仔、芋头等高淀粉蔬菜。美国着名营养教育家劳拉·道尔森在她的《低糖膳食》一书中指出,这些食物中的淀粉食入后会迅速转化为葡萄糖,它和吃白糖没什么分别。餐饮业里有句行内话叫“糖调百味”。国家高级烹调师、山东首席烹调技师张亮告诉记者,餐馆里的菜中,一份葱烧海参大概要加糖15—25克,红烧排骨、红烧鱼、鱼香肉丝大概加25—30克,红烧肉要加40—50克,九转大肠甚至要加50—60克,最高的是无锡排骨,每份要加入75克左右的糖。其他的加工肉制品,比如人们爱吃的肉干、肉脯里也含有不少糖。吃水果虽然健康,但其中的糖分也不容忽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杨金奎提醒,别看西瓜吃起来甜,其含糖量仅为4.2%;猕猴桃吃起来较酸,含糖量却是10%。含糖量在9%—13%之间的水果还有苹果、杏、无花果、橙子、柚子、荔枝等,而柿子、桂圆、香蕉、杨梅、石榴等水果,含糖量超过了14%。还有一种“隐形糖”是在面包、话梅、酸奶和调味酱里。北京友谊医院营养师华鑫说,一般的白面包100克中含有10—20克左右的白糖,这还不算其本身的淀粉含量。话梅等零食为了防止变质,会加入大量的糖抑制细菌生长。酸奶的制作配方是100克牛奶配10克左右的白糖;番茄酱、烧烤汁等调味酱里,每百克大概有15克左右的糖。哪怕是市面上广为流行的“无糖食品”,其中添加的木糖醇对血糖的影响虽然小于白糖,但研究表明,每克也会产生2.4千卡的能量,比葡萄糖每克产生4千卡的能量只低一点。因为木糖醇的价格远远高于白糖,不少“无糖食品”中甚至同时添加木糖醇和白糖,这种造假行为极易误导糖尿病患者。少吃糖,活得长由于隐形糖的存在,我们在生活中会随时随地陷入糖过量的风险中:如果你早晨吃100克白面包(含糖20克),中午吃半份红烧肉(含糖25克)、一碗米饭(约等于20克糖产生的热量),下午喝一小瓶乳酸饮料(含糖16克),再吃一个梨(含糖20克),晚上吃半份鱼香肉丝(含糖15克)、一碗米饭,这样一天下来,摄入的“隐形糖”就达到136克!中国膳食指南虽然没有对每日的糖摄入量做出规定,但美国心脏协会的最新标准是,大多数女性每天从添加糖中摄入的热量不能超过100千卡,男性不能超过150千卡,而136克糖就相当于544千卡!这些糖进入身体后,会让你的血糖骤增,刺激胰岛素分泌,不但危害糖尿病人的健康,对健康人也同样有害。研究指出,过多的胰岛素与衰老和肥胖、高血压、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胆结石、视神经炎、阴道炎等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胰腺肿瘤科主任、美国癌症基金研究会会员郝继辉告诉记者,国际上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糖与胰腺癌、结肠癌、胆管癌、乳腺癌等都有关系。但如果少吃一点糖,范志红说,德国一项实验表明,虫子可以增加1/4的寿命,相当于人类增寿1
Ⅳ 人体一天需要多少糖量呢
人体需要的每天糖摄取量占每日卡路里总量应该少于5%。
解析:
中新网20143月6日电 据外媒报道,世界卫生组织(WHO)5日表示,如果想避免健康危机,每天糖摄取量占每日卡路里总量应该少于5%。这一建议量将之前的建议量减半。
据报道,世卫组织在研究了9000份报告后,提出这一指导方针草案。世卫专家小组说,将糖摄取量减至每日总热量5%以下,可以摆脱肥胖与蛀牙。
这些糖包括添加在食品中的糖、蜂蜜、糖浆与果汁里面的糖,但不包括水果中的天然糖分。
(4)中国人每日摄糖量多少扩展阅读:
糖类营养学:
糖类既是生物体重要的机构物质,也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来源。此外,糖类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在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多种食物皆含有丰富的糖类,包括水果、汽水、面包、意式面食、豆类、马铃薯、米糠、稻米及麦类。糖类是生物中的常见能量来源,却不是人类的必须营养。糖类也不是任何其他分子的必须组成部份,而人体也可以从蛋白及脂肪获取能量。脑部及脑神经一般不能燃烧脂肪以获取能量,但可以使用葡萄糖或酮糖代替。
人体能从糖异生过程中,利用特定的氨基酸、甘油三酸酯中的甘油骨架,或是脂肪酸中的合成某些葡萄糖。糖类每克含有15.8千焦耳(即3.75千卡路里)而每克蛋白质则能提供16.8千焦耳(4千卡路里),而每克脂肪则能提供37.8千焦耳(9千卡路里)。
Ⅳ 平均每人每天摄糖量是多少
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量是:成年男性每天摄入的糖不应超过 35 克,女性更少,每天不超过 25 克。
中国人均食糖量为8公斤/年;国际平均量为21公斤/年;港台一般也在23公斤/年;欧洲有的国家人均年食糖量达到60公斤以上。中国是世界上人均食糖量最少的国家之一。
适当食用白糖有助于提高机体对钙的吸收;但过多就会妨碍钙的吸收。
冰糖养阴生津,润肺止咳,对肺燥咳嗽、干咳无痰、咯痰带血都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红糖虽杂质较多,但营养成分保留较好。它具有益气、缓中、助脾化食、补血破淤等功效,还兼具散寒止痛作用。
所以,妇女因受寒体虚所致的痛经等症或是产后喝些红糖水往往效果显着。红糖对老年体弱,特别是大病初愈的人,还有极好的疗虚进补作用。另外,红糖对血管硬化能起一定预防作用,且不易诱发龋齿等牙科疾病。
(5)中国人每日摄糖量多少扩展阅读:
糖的生物学功能:
1、提供能量。植物的淀粉和动物的糖原都是能量的储存形式。
2、物质代谢的碳骨架,为蛋白质、核酸、脂类的合成提供碳骨架。
3、细胞的骨架。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肽聚糖是原核生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4、 细胞间识别和生物分子间的识别。细胞膜表面糖蛋白的寡糖链参与细胞间的识别。一些细胞的细胞膜表面含有糖分子或寡糖链,构成细胞的天线,参与细胞通信。红细胞表面ABO血型决定簇就含有岩藻糖。
Ⅵ 每人每天可摄入多少糖分
中国人目前每人每天吃糖量平均在15克,年食糖量人均不到6千克;而发达国家食糖量人均可达到40~50千克,且已证实对人无害。我国与之相比差距甚远。对绝大多数人来讲,糖不是吃得过多而是少。当人体摄入糖类不足时,就要依赖分解蛋白质、脂肪供给机体能量。但是,蛋白质在分解代谢过程中会产生氨一类有害物质;脂肪在分解代谢过程中会产生酮体,这对机体都很不利,所以人们在日常膳食中不能缺少糖。
Ⅶ 每天人体应该摄入多少糖
无论成年人还是儿童,都建议把游离糖的摄入量限制在每天总能量摄入的10%以下,最好能进一步限制在 5%以下。
对于轻体力活动的成年女性来说,每天的总能量(热量)摄入推荐值是1800千卡,10%的总能量就是180千卡,相当于45克糖。如果要把这些糖的量再限制到一半呢?就是22.5克。
听起来似乎45克糖数量挺大,一旦变成食品,就会显得太少。 比如说,喝一瓶500毫升的可乐,就能轻松喝进去52.5克糖,这当然已经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所提的45克糖的限量。大部分市售甜饮料的糖含量都在8%至12%之间。
纯果汁也不在可以随意饮用之列。比如说,市售纯葡萄汁的含糖量在16%至20%之间,即便按16%来算,一次性纸杯1杯(200克)就含有32克糖,已经超过了22.5克,而市售的一大瓶500毫升装,含量就达到80克之多!
所谓“喝水果”听起来很健康,其实水果的健康好处没有全部得到,喝进大量糖而增肥的效果却很容易得到。
(7)中国人每日摄糖量多少扩展阅读
营养专家吃糖忠告
1.日常尽量不喝各种甜饮料。偶尔一次聚会也就罢了,自己不要主动去喝。
2.直接吃水果,市售果汁和榨的“原汁”应当控制在1杯以内。鲜榨果蔬汁时尽量多放蔬菜,少放水果,避免自制果蔬汁含糖过多。
3.乳酸菌饮料限量饮用,认真阅读食品标签上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一项。
4.如果每天要喝一杯红糖水或蜂蜜水,就最好远离其他甜食、甜饮料,像饼干曲奇巧克力之类最好免掉。
5.喝咖啡尽量少加或不加糖,喝牛奶、豆浆也不要加糖。
6.如果某种产品号称“低糖”,那么要看看它是否达到营养标签上说明的低糖标准(100毫升液体或固体当中的糖含量是否低于5g)。
7.焙烤食品尽量控制数量,自己制作面包饼干点心可能很有情调,但除非不加糖,否则也不是可以每天放开吃的理由。
8.日常家庭调味,尽量不要养成喝粥加糖的习惯。甜汤要少喝,做菜放糖最好限制在不明显感觉到甜味的程度。
9.小心“营养麦片”和各种“糊粉”类产品中加的糖,数量真的非常可观。
小啰嗦:一辈子不吃甜味的糖,绝对无害健康。因为淀粉就可以在身体当中转化为葡萄糖,足够身体代谢使用。即便有低血糖,只要餐间加一点淀粉类食品也能解决,糖水不是必需品。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那些想不到的隐身糖营养专家的吃糖忠告
Ⅷ 人一天需要多少克糖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天糖的摄入量应控制在50克以内,最好不超过25克。
摄入较多的糖可能与绝经后女性患乳腺癌、子宫内膜癌、肠癌、骨质疏松症等疾病有关。甜饮料的主要消费群体是青少年和年轻人。有些从小就爱喝甜饮料的年轻人,不到30岁牙齿就损毁严重,还有腰背膝盖痛的症状,检查显示骨密度相当于五六十岁的老年人。
大量研究已经证实,甜饮料与肥胖、糖尿病、脂肪肝、高血压、痛风、龋齿等多种疾病有关。常喝甜饮料的人,膳食中容易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影响肠道菌群平衡;儿童则容易养成偏食挑食的坏习惯,导致营养摄入不均衡,变成小胖墩。
(8)中国人每日摄糖量多少扩展阅读
正确吃糖:
1、饮品平时最好选择白开水。如果觉得嘴里没味,不妨喝茶水或者不加任何辅料的咖啡,牛奶、加代糖或不加糖的酸奶也不错;自己在家做的鲜榨果汁、蔬菜汁可以适当喝,宜选择石榴、苹果、李子、柚子、梨等升糖指数低、富含低聚果糖的水果。
2、空腹时不要吃甜食,以免导致血糖水平短时间内快速升高,增加患某些慢性病的风险。但运动前可以适度吃些甜食,满足能量需求,又不至于因为吃得太饱而难受。
3、将含糖食物换成代糖类食品,比如口香糖选择木糖醇的,以及含有山梨醇、甘露醇的甜味食物。
4、吃甜食不要咀嚼太久,吃完及时用清水漱口,否则口腔中的乳酸杆菌会使糖发酵产生酸,加速牙齿老化,且时间越长,老化程度越高。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喝进多少糖,看完吓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