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负债多少不能办房贷
办理房贷的时候,很多银行都规定借款人的信用卡负债不能超过7成,若借款人的信用卡负债超过了7成,银行就会怀疑用户的还款能力,从而拒绝用户的房贷申请。
不过不同的银行,对借款人负债率的规定也会有所不同,建议具体去咨询一下贷款银行的工作人员。
如果你知道自己的负债过高的话,可以在办理房贷之前去偿还一部分债务,这样能有效降低自己的负债率,从而提升房贷申请成功的概率。
用户也可以提交更多的财力证明,负债率可以适当放宽一些,银行判断用户有还款能力,才会借钱给用户。
因此,在申请房贷的时候,如果负债率过高,一定要降低自己的负债率。
拓展资料:
房贷,也被称为房屋抵押贷款。房贷,是由购房者向银行填报房屋抵押贷款的申请,并提供合法文件如身份证、收入证明、房屋买卖合同、担保书等所规定必须提交的证明文件,银行经过审查合格,向购房者承诺发放贷款,并根据购房者提供的房屋买卖合同和银行与购房者所订立的抵押贷款合同,办理房地产抵押登记和公证,银行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把所贷出的资金直接划入售房单位在该行的帐户上。
住房贷款
个人住房贷款是指银行向借款人发放的用于购买自用普通住房的贷款。借款人申请个人住房贷款时必须提供担保。个人住房贷款主要有委托贷款、自营贷款和组合贷款三种。委托贷款
个人住房委托贷款指银行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的委托,以住房公积金存款为资金来源,按规定的要求向购买普通住房的个人发放的贷款。也称公积金贷款。
自营贷款
个人住房自营贷款是以银行信贷资金为来源向购房者个人发放的贷款。也称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各银行的贷款名称也不一样,建设银行称为个人住房贷款,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称为个人住房担保贷款。
组合贷款
个人住房组合贷款指以住房公积金存款和信贷资金为来源向同一借款人发放的用于购买自用普通住房的贷款,是个人住房委托贷款和自营贷款的组合。此外,还有住房储蓄贷款和按揭贷款等。
房贷还款方式:等额本金、等额本息、双周供等;
贷款额度:在通过银行审核后,可以贷款房产值的8成。
房贷首付:首套房按揭贷款需要首付3成,二套房需要首付5成。
贷款年限:一手房贷款年限为30年,二手房是20年,同时贷款年限加上申请人年龄不得超过70周岁。
贷款利率:首套房贷款基准利率5年期以上是6.55%,二套房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上上浮1.1倍,即7.26%。
2. 房贷收入负债比要求
负债率低于50%可以贷款买房,大部分银行要求申贷人的个人负债率不能超过50%,也有一些对申贷人负债率要求比较严格的银行,要求个人负债率不能超过30%。负债率是根据贷款人的存款对比欠款计算出来的,负债率=负债/资产×100%。
比如你当下负债50万,总资产是100万,那么你的负债率就是50%,若是你的资产只有80万,那么你的负债率就是62.5%,负债率过高,会被银行认为你这个人还款能力不足。
负债率高的影响
负债率高会影响贷款的通过率,但是不代表负债率高于50%就毫无希望了,在贷款买房的时候银行主要还是看用户是否有还款能力,再根据用户的负债和的经济收入水平估算出负债率大概多少,评估出后期还款是否存在较大风险,而评估结果会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审核。
贷款买房若是负债率高的话,可以通过提高首付款,或者找共同借款人一起来承担,这样贷款的额度少一些,银行对于负债率的要求也会低一些,也可以先把自己名下的负债降低,比如小额贷款还清,信用卡还清等等。
3. 中国将近14亿的人口,有多少人是负债的
中国将近14亿的人口,有多少人是负债的?
目前国家并没有关于这个方面的相关数据统计,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数据来反面倒推有负债的人群有多少人。
人均贷款规模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18末,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141.75万亿,当然这个贷款中一大部分都是企事业单位的贷款,境内居民的贷款没有这么高。根据2018年度度的统计年鉴,2018年末我国居民贷款规模达到47.9万亿,其中中长期消费贷29.0万亿,占比61%。
其他
其他涉及到的信贷借贷还有很多,比如P2P贷款、民间借贷、各类网贷、汽车金融公司贷款(2017年汽车金融资产规模就在7000亿左右了)、还有各类未知的714高炮等等。因为现实中并非人人都可以在银行借款的,银行的贷款要求过于严格,所以上述非银行渠道的贷款规模估计也不小,这部分人群我们保守以1个亿计算,那么我国的负债人群应该有6亿人左右,扣除老弱病残幼这些无法贷款的人群,剩余的青壮年负债率估计超过60%。
综上所述,目前在中国有负债才是正常的,没有负债反而不正常。有句老话说的好,很多人前半生都在为银行奋斗,后半生都在为医院奋斗,所以万达才会从房地产撤离转移到医疗行业。
4. 个人负债多少不影响响房贷
70%以内。
一般来说个人负债率超过百分之70%,就很难贷到款。毕竟不同的银行对个人负债比率的规则都不尽相同,有些贷款门槛比拟高的银行可能个人负债率超越70%申请贷款就一定会被回绝。
也有的银行就算个人负债率超越70%,但假如其他资质较好,而且能提供有价值的财富证明,那么获得贷的几率也是有的。
个人负债注意事项
1、信用卡够用就好可不要贪多
很多小伙伴有几张甚至好几张的信用卡,但是常用的就只有1.2张。闲置的卡不仅要缴纳每年的年费,而且另外一方面征信上会显示你在银行的每一笔负债,具体到办理的每一张信用卡。
红孩儿金融提醒:不用的卡可以注销,只留常用的几张,好好养卡。
2、分期还款
会问为什么要办理分期还款呢,时间长还有分期费。其实办理分期可以隐藏真实负债,上个月办理了一笔24个月、10万的现金分期,那么这张信用卡的这部分债务应该是10万的,申请分期候10万会摊到24个月去还,具体到每个月的账单,只需要还本金加上手续费,征信报告里就不是显示10万的负债
3、保持大数据不烂
比如要申请银行房贷,那么至少在半年内都不要再申请信用卡或者网贷,哪怕只是点开看一下可用额度,都有可能留下查询记录,一旦“征信花了”,或者贷款过多,那么很可能会被拒贷。
4、提前还款
其实有些负债可以采用提前还款的方式来做账,比如15号账单日,可以12号把欠款还了,到18号再刷出来。只需要调用现金4天,换来的是征信报告上面漂亮的““债”水平。
5. 个人负债多少不影响房贷
个人负债额度情况如下。
每个人的负债都可以用负债率来表现的,但是,银行不同,负债率的算法也不尽相同,大象君这边有一个比较简单的计算负债率的算法: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通常情况下,这个数值保持在50%左右为宜。
严重小于50%,说明没有动用信用杠杆,购买力几乎等于实际生产力,严重影响家庭理财收益的提高。
若严重大于50%,则说明每个月因为负债而支付的利息,已经影响到了现金流链条,若有个闪失,很有可能造成资金链断裂,从而产生较大的危害。
6. 房价为什么不能降太多,国人近六成债务都是房贷
随着近几年房价的愈炒愈烈,大多数80后90后都背上了房贷,这应该是大部分年轻人的现状吧。
那种万元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数百万也买不起大城市的房屋。现在,在衡量财产时,不是看你有多少钱,多少存款,而是有多少房屋。房屋不仅具有住宅功能,还是增值财产。
增加消费,刺激消费,基本上降低和稳定房价。只有在房价降低的基础上、住房贷款低的情况下,居民才有更多钱改善生活并增加消费。但是对于昂贵的购房者来说,房屋的价格不能显着下降,因为房屋的价格下降太多,对居民和银行都不上件好事。
中国近60%的债务是抵押贷款,而且房价下跌太多,对市场稳定极其不利。
7. 中国有多少人欠着房贷
在中国有13亿人,大概有一半的人都欠着房贷,都是贷款买房的。
8. 2022 一季度我国房贷总额达 53 万亿,人均房贷负债 14.7 万,说明了什么
2022年一季度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53.22万亿元,同比增长6%,我国居民的总负债超过了200万亿,人均背债14.7万,国民储蓄率从51.8%降至45%。
我国的房地产总市值,在400~500万亿的量级,就按450万亿来算吧,房贷总额53万亿仅仅只有12%而已。
对于还没有买房的年轻人来说,更是困难了。买房的念头恐怕很难有。现在的年轻人如果没有家人的帮助,根本就不敢想。年轻人不接盘,房价怎么涨?房子怎么卖?即使涨的,也是一线城市的核心地段。这也是普通人望尘莫及的,想都不敢想。
人均负债有什么意义呢?其实没什么大的意义。房子目前还是供给大于需求,主要就是就是价格太高。买不买房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是那么执着了,工作稳定有工资收入才是最重要的。国家地产调控主要还是结构调控。
9. 90后人均负债12万包括房贷吗
不一定,根据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的数据,“90后”的人口数量约为1.88亿人,将“90后”人均负债额12.79万元与之相乘,结果为24.05万亿。据央行数据,截至2017年底,全国住户贷款余额为40.52万亿元人民币,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为21.9万亿元,经营贷款余额为8.99万亿元,包括短期消费贷款在内的其他贷款余额为9.63万亿元。也就是说,如果“‘90后’人均负债12.79万元”的数据真实,那么“90后”的债务就占到全国住户贷款余额的60%,这显然不太可能。
拓展资料
1、中国香港一家名为“宏利保险(Manulife)”的公司发布的“宏利投资者意向指数(MISI)”中提到,中国大陆“千禧一代”(特指1982-1995出生,成长时期几乎同时和互联网/计算机科学的形成与高速发展时期相吻合的一代人)投资者的债务,达到月收入的18.5倍。报告解释,问卷样本量为500人。这500人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他们年龄在25岁-35岁之间,其家庭收入等大多已符合“中产”的标准,是家庭财务计划的主要决策者,除现金和住房以外还有其他类型的投资资产。可以看出,撰写这份报告的机构只调查了很少一部分人,而这些人中并不只有“90后”,还有不少是“80后”;他们大多有投资经验,并且会一定程度地利用金融融资方法来获取收益。
2、同年,这份报告中的数据被国外媒体引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在编译时,有媒体将“千禧一代”直接翻译成了“年轻一代”或“90后”,数据的准确来源也被省略,还有的自媒体则简单地说该数据是来自一家外资银行,并将2017年一线城市的(部分)应届毕业生平均月薪6917元乘以“18.5”,得出了12.79万元这个数字。于是,“‘90后’人均负债12万元,是月收入的18.5倍”的传言开始一传十、十传百。这组让人惊讶的数据迅速引发社会关注,一时间,“‘90后’很穷”“自杀式超前消费”“破产一代”等评价甚嚣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