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资讯 > 中国跤训练多久

中国跤训练多久

发布时间:2022-07-16 23:26:08

‘壹’ 中国式摔跤的基本功

中国跤术要求非常严谨,它有着固定的基本姿势,这些姿势一般称为之“跤架”,这些姿势都是平时训练中形成的.
“跤架”的基本姿势是在才一出架的瞬刻间,上体成半斜面,两腿微屈;要求扣胸、紧臂、垂尾骨,头部要正直,鼻尖向前不得超过前脚尖,后脑不得超过后脚跟;两手指松开并拢成松握拳状,上手在前,底手在后,沉肩垂肘,两手高不过鼻,低不过嘴,这样为封门出架的上半身姿势。跤架分为右架与左架。左脚在前时为左架,右脚在前时为右架;前脚为虚,后脚为实;身体重心前脚支撑承负全身40%重量,后脚支撑承负全身60%重量,后脚为主要站立基础,这样前脚为先锋,后脚为后卫。这种姿势在传统武术“形意拳”里面叫“三才势”即“三体势”。此动作姿势形成前后腿紧密相随。如属右架者其右手也在前,在前之手叫上手,捎后之手叫后手(底手),又称“上把”“底把”,前手抢把,后手辅助上手。 跤架的前脚为先锋,后脚是后卫,这是摔跤中步法的基本要求,俗话说:“走对步赢跤,走错步输跤”。步法在摔跤里是极为重要的,灵活的运用步法是每个跤手必须熟练的环节。跤术的基本步法必须掌握。
在走架时右架向右转行或左架向右环行,不论走快步或走慢步,双脚运行一定保持走斜丁步;在摔跤的过程中一但要挪动,必须是底桩先走,横向跨步而前脚紧跟;在走跤步时前后脚横跨一尺而前脚跟步三寸,后卫保先锋,跤步永不乱跨。在摔跤时步法后退也可以,前脚滑退而底桩横跨,永远保持斜丁步的步伐。 特别要加强腰腹和腿部的力量和灵活性练习。还要注意动作迅速和上下肢的协调配合,“眼似闪电,腰如盘蛇,脚似钻。”“动作要象打闪纫针”。这都说明摔跤必须要以快取胜。因为快可使动作突然,使对方猝不胜防,从而争得主动。
摔跤还强调手脚动作要密切配合。上边用两手把对方捆住,下面再用脚和腿使绊。
每个人的身高、体重和身体素质等条件都不同,因此应选择适于自己练习和使用的技术动作,以便更快地掌握技术,形成自己的特点。例如身材矮小、动作比较灵活的人,可着重选练小得合、捞、磨、端踢、掐撮、躺刀、入、穿档靠、蹩、掏、耙、刀勾、豁、揣、捆等技术动作;身高、体重、力气大的人,可重点练勾、别、缠、踢、掰、叉、涮、拧、锓、拄、撮、肘、拍、撴、装、错、披以及大得合等技术动作。
俗话说:“摔跤要有一把主手。”有了一把得意的底手,就能便于应付对方的快攻。反过来说,输跤者首先输了手,因为一旦被对方抓着一把适于他的袖带,往往就会陷于被动。当然,有经验的运动员也可以借对方的揪袖和夹脖作为一种诱招。例如在对方使别或勾时,可在后面扒腰、按腿来横削对方唯一的张桩,这样就可以转危为安,反败为胜。
身材高大的人与身材矮小的人对摔时,身材高大的人应发挥臂长、身长、腿长的特点,争取先抓住对方而不要让对方先靠近自己。反之,身材矮小的人要争取接近和抱住身材高大的人,尽量限制对方的长处。如对方身体较胖、体力较差时,可设法扯着对方转动,消耗他的体力,然后再借机进攻。

‘贰’ 中国式摔跤在街头防身中实用吗中国跤是不是也想传统武术一样学的很慢

中国跤是一种简化概括,能学好防身一般来说是够用,哪种格斗实不实用是看你学的如何,中国跤作为一种体育项目练起来当然是比较快的,要不然你让运动员四五十岁上赛场?

‘叁’ 学中国式摔跤有什么要注意的要怎么才能学好摔跤

《中国式摔跤规则》,规则规定比赛场地为10米见方的草垫,体重分为8个级别。虽然一场比赛仍是三局,但每局摔的跤数不限,摔倒一次得1分,三局得分多者为胜。这样完全改变了摔跤比赛的战术。运动员即使前边输了几跤,后边仍然有机会转败为胜,打消了运动员输两跤就输掉全场的顾虑,促使他们敢于进攻,充分发挥技术。这些措施鼓舞着广大摔跤爱好者积极锻炼,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从而迅速推动了摔跤运动的开展。许多地方的私人跤场增多,一些厂矿也有了摔跤小组。 由于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倡导,职工的摔跤活动在各级工会的领导下,蓬勃开展起来。许多厂矿购置了摔跤衣,组成摔跤队进行经常性的训练。各地相继举行了职工摔跤比赛,如火车头体协在各路局基层比赛的基础上举行了全国铁路系统的摔跤比赛。1957年在内蒙呼和浩特市举行了"十一城市及内蒙古自治区职工摔跤比赛大会",把职工的摔跤活动推向高潮。 第1届全运会有19个单位的128名运动员参加中国式摔跤比赛。运动员身体素质好,基本功扎实,个人的绝招准确、多变。大部分人经受过全国比赛的锻炼,又多次参加过一些省、市间的对抗赛,经验丰富,在技术上也有创新。例如,解放军队(第一次参加全国比赛)运动员何润宗根据原来的"揣"和"揣花兜"而创立了"披"。后来许多运动员使用这个技术,并有了各种变化。各地的教练员和运动员还根据规则的精神,交流的技术和经验,经过深入的研究,都把本地区传统的摔跤特技应用于中国式摔跤中去。经过系统训练,不仅技术水平有提高,而且各队的技术特点更加鲜明和突出。例如,北京、天津运动员擅长手法和小巧动作,以巧取胜。内蒙古运动员腿脚灵活,力量大,常以"假踢真拧"、"得合勒"等技法击败对手。新疆运动员喜欢搂抱上摔,大毛拉的"撒网"(把对方抱起来抡几圈再摔下去)堪称一绝。山东、辽宁、河南的运动员动作扎实,基本功好。山西队的抱腿神出鬼没,防不胜防。在这一届运动会上,技术向准确多变的方向发展。 第1届全运会后,由于三年自然灾害,练习摔跤的人少了,技术水平下降,中国式摔跤一时处于低潮。1963年后才逐渐恢复,业余体校有了摔跤班,并组织了各种形式的比赛。第2届全运会上,得分标准改为根据对方身体倒地情况分别判得1分或2分,促使运动员使用大动作。为鼓励运动员积极进攻,快速得分,使比赛更为激烈、紧张,并防止因技术水平相差悬殊出现伤害事故,限定一场比赛两人得分相差10分即结束比赛、判为绝对胜利。 十年动乱期间,各种摔跤。比赛停止了,有的地方甚至禁止人们练习摔跤。直到1974年才恢复全国比赛。1975年第3届全运会上的摔跤比赛参加比赛的单位和运动员不多,技术也没有发展。 打倒"四人帮"后,摔跤界通过拨乱反正,逐渐恢复正常活动。私人跤场和厂矿的摔跤队逐渐恢复活动,练习中国式摔跤的人又多起来。1982年和1986年的第2届和第3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都把摔跤列为主要比赛项目。第4届全运会上,摔跤比赛分为十个级别。摔倒对方一跤根据动作的幅度和倒地的情况可以得1分、2分或3分。参赛运动员都经过系统训练,技术水平普遍提高。技术战术向着积极快速的方向发展,一代新手在成长。如内蒙古队员董雅臣勇猛顽强,体力充沛,动作敏捷、连贯,善于抓上就用,连续进攻,不给对方喘息机会,他的比赛所向披靡,名震跤坛。 我国开展国际摔跤(古典式摔跤和自由式摔跤)和柔道以来,与中国式摔跤之间相互影响,互相促进。中国式摔跤吸收了国际摔跤和柔道的一些技战术和教学训练方法。例如,古典式摔跤的过胸摔、自由式摔跤的抱腿、柔道的抓袖背等技术和配对练习等训练方法。在规则方面吸收了国际摔跤的绝对胜利和限制消极的精神,洋为中用、丰富了中国式摔跤的技术武库,促进了中国式摔跤的发展和提高。 第6届全运会使用的1986年修订的规则,从得分标准到比赛服装都要充分体现中国式摔跤的特点--一个倒下,一个站着,讲究不砸不落,鼓励运动员使用干净利索的技术。规则的得分标准是按中外古今摔跤评分原则--把对方摔倒的情况和身体落地的部位确定得分多少。例如,得了分的标准是将对方摔成身体腾空(两脚有一同时离地过程)后躯干(肩、背、臀、胸、腹、胯)或头着地,而自己仍保持站立。如果没有使对方身体腾空,仅把对方摔倒使之躯干着地,自己自然站立不倒;或是把对方摔得身体腾空、躯干着地而自己没有站稳,用手撑在对方身上,则只能得2分。把对方摔成四肢着地,或把对方摔倒后,自己也随着倒地,只能得1分。为了促使比赛摔得更激烈、更精采,把每场比赛时间缩短为两局,每局仍是3分钟,但要求运动员积极主动进攻,不允许长时间消极防守,如果持续30秒钟不进攻,就要警告一次,判对方得1分。3次警告便取消该场比赛资格。运动员比赛的摔跤衣为国红和天蓝两色,摔跤衣的边沿有花纹。颜色要美观、大方、协调,并有民族特色。这些规定不仅体现了中国式摔跤的民族形式、特点,而且会进一步促使中国式摔跤技术水平提高和广泛开展。 中国式摔跤是我国的一项民族形式的体育运动,它的历史悠久,锻炼价值高,在城市和农村都深受人们的喜爱。我们相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摔跤运动也将会有更大的跃进,这一民族体育运动必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肆’ 怎样练好中国跤

这里回答在好也只能是一万字,最好的回者也不会是国家队教练,
怎么办呀?哈哈!推荐一本书,《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摔跤》
这种非商业书籍,没有灌水,物超所值

‘伍’ 中国摔跤常识和比赛规则

中国式摔跤
中国最古老的体育项目之一。 古代称为角力、角抵、相扑、争跤等。早在四千年前的黄帝时代就有了古代摔跤活动。据《礼记·月令》记载,周代把摔跤、射箭和驾车三者列为军事训练项目。到了汉代,摔跤还作为表演项目演出。晋代,多在元宵节举行摔跤比赛。唐代多在春秋两季举行比赛,也作为宫廷娱乐的项目。五代时期,摔跤技术强调轻 便敏 捷 ,名手辈出 ,出现了中国第一部讲摔跤的书——调露子的《角力记》。宋代还出现了女子摔跤。民间有摔跤组织角抵社。这一时期的摔跤比赛分三个回合。比赛中间不许抓住裩儿和拽起袴儿,但可以拽直拳,使脚剪,拳打脚踢都行,这与日本的相扑从场地、仪式到规则都基本上近似 。比赛结束 , 获胜者可得银碗等奖品 。清代设有善扑营,专门训练清朝贵族青年摔跤,他们常为王公贵族表演 ,或与蒙古族、回族摔跤手比赛,这叫官跤,摔跤手和教练员都是终身职业。华北等地民间摔跤叫私跤。摔跤者穿特制的短上衣(叫褡裢),系腰带,穿长裤,衣、带可以抓,全身可以握抱,但不许抓裤子,不许击打,不许使用反关节动作,三点着地(两脚加一手一膝着地)为失败,三跤两胜,没有时间限制。练习或比赛由有技术权威的年长者主持,充当教练和裁判。民国时期在北京、天津等地有不少人以表演摔跤为职业。当时的武术组织中央国术馆和精武体育会也有摔跤科目,曾举行过几次全国性比赛。1936年,还进行过女子摔跤比赛。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中国式摔跤有了很大发展。1953年,中国式摔跤被列入国家体育运动竞赛项目,并举行了全国比赛。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颁布了《中国式摔跤运动员等级制》,1957年颁布了《中国式摔跤规则》。中国式摔跤运动员按体重分为10个级别。每场比赛分3局,每局净摔3分钟,两局之间休息 1 分钟。比赛在平坦柔软结实的8米×8米的垫子上进行。运动员身穿柔软结实的短上衣,系腰带,穿长裤,全身可以握抱,可以抓摔跤衣和腰带,但不许抓裤子。中国式摔跤只许站着摔,摔倒后就停止,然后重新开始比赛。按照把对方摔倒的不同程度,分别判得三分、两分、一分。如使对方腾空后,迅速地背部着地,而自己仍然站着可得三分;仅使对方躯干着地,而未使对方身体腾空,虽然自己还站着,只能得两分;把对方摔倒,四肢(手或肘或膝)着地得一分;把对方摔倒了,自己也跟着倒下得一分;两人同时倒地躯干在上者得一分;如两人同时倒地,分不出上下先后,则判互不得分。比赛时,不许使用伤害对方的动作,不许用拳打,不许用肘、膝或头顶撞对方,不许使用反关节动作,不许压迫对方的咽喉,不许接触对方眉口之间的面部 ;脚可以 踢 、弹对方的脚 或小腿下部,但不能过高,更不能用脚蹬、踹对方。经常使用的方法有背、别、挑、缠、揣、踢、拧、搂、弹、搿、抱腿、跪腿、里勾腿、插闪、勾脚、里刀勾等。

规则与知识

中国式摔跤根据使用动作的质量和倒地的情况得分标准有4种,即1分、2分、3分和互不得分。 3分: 将对方摔成两脚同时离地,有一腾空的过程,并使其躯千或头着地,而自己仍保持站立姿势。如被摔倒的运动员倒地后不松手,把对方拉倒,仍可判胜者得3分。2分: (一)将对方摔倒使之躯千着地,但无腾空过程,自己保持站立。 (二)将对方摔成两脚同时离地,有一腾空过程,使之躯千或头着地,自己虽然站立,但用手撑在对方身体上。(三)使用跪腿摔将对方摔倒,并使其躯干着地,自己上体仍保持平衡,即对方倒地后,自己手不扶地,上体未趴 在对方身上。 1分: (一)将对方摔成手、肘、膝着地。(二)将对方摔倒,自己也随着倒地。 (三)双方同时倒地,躯干在上者。 (四)一方受到警告,判对方得1分。 (五)使用跪腿摔,使其倒地,自己失去平衡。互不得分: 双方倒地后,分不出先后和上下,则判互不得分。

回答人的补充 2009-12-03 12:49 中国式摔跤竞赛规则

第一章 通识

第一条:竞赛性质

一:个人竞赛:以个人在所属级别内竞赛所得的成绩,确定个人名次。

二:团体竞赛:以每个团体所有被录取名次的运动员的成绩总和确定团体名次。

第二条:竞赛制度

一:单败淘汰赛

二:双败淘汰赛

三:循环制

第三条:年龄组别及体重级别

一、年龄组别:根据运动员的年龄分为青年组和成年组。

1、青年组:15周岁~18周岁。

2、成年组:19周岁以上。

3、青年组运动员一般不允许参加成年组竞赛,但具有一定训练水平的经教练申请和主办单位同意,也可参加成年组比赛。

二、体重级别

1、青年组:

(1)不超过46KG级别

(2)46~49KG级别

(3)49~52KG级别

(4)52~56KG级别

(5)56~61KG级别

(6)61~66KG级别

(7)66~72KG级别

(8)72~80KG级别

(9)80~90KG级别

(10)90KG以上级

2、成年组:

(1)不超过48KG级别

(2)48~52KG级别

(3)52~57KG级别

(4)57~62KG级别

(5)62~68KG级别

(6)68~74KG级别

(7)74~82KG级别

(8)82~90KG级别

(9)90~100KG级别

(10)100KG以上级

3、女子组:

(1)不超过44KG级别

(2) 44~47KG级别

(3) 47~50KG级别

(4) 50~54KG级别

(5) 54~58KG级别

(6) 58~63KG级别

(7) 63~68KG级别

(8) 68~74KG级别

(9) 74~82KG级别

(10) 82KG以上级

第四条:称量体重和抽签

一、运动员比赛前1天进行称量体重,称量时间在1小时内完成。

二、由裁判长一人,裁判员数人,记录员和医生组成称量体重组,另聘请教练代表监督进行。

三、运动员称量体重时,男子应穿短裤或赤身,女子应穿短裤和T恤衫。如运动员体重低于或超过原属级别,并在规定时间内不能达到原属级别,则按全部弃权论处。

四、运动员可在规定时间内依次重复称量体重。

五、运动员称量体重后,由本人抽签,根据抽签结果进行编排。

第五条:比赛场数

运动员在一天内的竞赛场数原则上不超过四场,如有特殊情况可赛五场,但场与场之间至少休息15分钟。

第六条:竞赛通则

一、比赛礼节:

比赛开始前和结束后,双方运动员应站在比赛开始线互相抱拳致意,并对场上裁判和观众抱拳致意,如不执行该条规定将受到警告处罚。

二、比赛局数和时间:

1、 每场比赛三局,每局两分钟,局间休息30秒。

2、 比赛中,一切暂停时间均应扣除(如:场上裁判的叫停,宣告运动员得分、判罚及受伤处理等情况)。

3、 比赛进行中,因特殊情况有场上裁判员发令中止比赛时,双方的比分和已用时间均予保留,以便比赛继续进行。

三、比赛中的信号

1、 每局比赛均由场上裁判员发令开始。

2、 每局比赛结束均由记时员鸣哨或鸣锣示意。

3、 比赛进行中,场上裁判员发出停止口令后,双方运动员应立即停止比赛。

四、比赛服装

1、 运动员必须穿规定颜色及标准的比赛服装,相同颜色的运动裤及软底高腰鞋。

2、 运动员上场之前,必须穿好跤衣,扎好腰带(腰带由腹前绕到背后,再绕回腹前打扁结,松紧要适度,以手能插入为标准),以免妨碍比赛。

3、 比赛进行中,运动员必须经场上裁判员指令,才能整理服装。

五、比赛中的规定

1、 每局比赛结束时,运动员应到指定地点休息,不得擅自离场。全场比赛结束后双方运动员站在比赛开始线,待场上裁判宣布比赛结果,双方运动员相互抱拳致意,并同场上裁判员及场下观众抱拳致意后,方可离场。

2、每局比赛中间休息时,本方教练员、助手、医生(不超过两人)可以向运动员进行指导或放松,但在比赛中不得进行上述活动。

3、比赛进行中,教练员或助手不得干涉裁判员工作,如有异议,可向仲裁委员会以书面形式提出,裁判员不受理任何异议。

4、每局比赛中如运动员比分相差5分,则判得分多者胜一局。

第二章 裁判方法

第七条:得分标准

比赛进行中,除两脚外的身体其他任何部位先着地者失分(跪腿摔除外),一方被摔倒后,根据倒地的情况,判对手得2分、1分或不得分。

一、得2分

1、将对手摔倒至头、躯干着地(肩、背、胸腹、体侧),自己保持站立。

2、使用跪腿摔时将对手摔倒,使之躯干着地,自己保持稳定。

注⑴使用跪腿摔(不限次数)不成功,虽然膝部着地但能迅速起身者,不判失分。

⑵将对手摔倒至躯干着地后因对手未松手被拉倒者,仍判得2分。

二、得1分

1、将对手摔倒,仅使其手、肘、膝、臀部着地者。

2、将对手摔倒,自己也随之倒地者。

3、双方同时着地,躯干在上者。

4、使用跪腿摔将对方摔倒,但自己重心失衡者。

5、对手受到一次警告,自己可得1分。

6、对手出界,自己可得1分。

三、互不得分

双方运动员同时倒地,或者双方同时出界,或不分先后、上下时,互不得分。

第八条:进攻有效与无效

一、在比赛区域内使用动作将对方摔倒在保护区,判进攻有效。

二、在比赛区域内将对方摔倒后,自己踏入或跌入保护区,判进攻有效;对方倒地与进攻方踏入或跌入保护区同时发生,判进攻有效;将对方摔倒前,自己踏入或跌入保护区,判失分。

三、两名运动员有一只脚踏入保护区,裁判员及时叫停,判出界者失分,双方运动员回到场中央重新开始,进攻者在比赛区,对方在保护区被摔倒,判进攻有效。

四、踩着对手的脚或松开对手的脚后立即进攻,判进攻无效。

五、抓住对手的裤子使用动作,判进攻无效。

六、场上裁判叫停后仍然进攻,判进攻无效。

七、将对手摔倒与记时员鸣哨或鸣锣同时发生,判进攻有效;摔倒尚未着地(至空中)记时员鸣哨或鸣锣之后倒地,判进攻无效。

第九条:犯规

一、侵人犯规

1、使用反关节动作有意伤害对手者。

2、以手、肘、膝、头撞击对方或抓对方生殖器官者。

3、用脚尖踢对手或用脚蹬踹对手者。

4、用脚踢、弹对手小腿中部以上部位者。

5、按压对方眉口之间的面部或咽喉或抓对手头发者。

6、双手搂抱对手头、颈者。

7、已将对手摔倒、还故意压砸对方者。

8、将对手抱起使之失去控制能力,仍将对方头朝下垂直下摔,有意伤害对手者。

注:轻微撞击对手,或抬脚稍高轻踢、弹对方而无恶意伤害者,场上裁判应提醒其注意可不判其犯规。

二、技术犯规

1、场上裁判发出开始口令之前或叫停之后,仍然进攻者。

2、比赛进行中,作为教练员、助手干扰比赛或进入场地者。

3、比赛进行中,自行停止比赛者。

4、比赛中故意抓对手裤子者。

5、将小袖和直门连在一起抓把(串糖葫芦)者。

6、比赛中佩带饰物或坚硬护具者。

7、比赛进行中,跤衣带、跤靴带松开者。

第十条:消极

运动员在比赛中不积极主动进攻,有意拖延比赛时间为消极,以下为消极比赛具体表现:

一、比赛进行中,一直不让对手抓握。而自己又不抓握对手,故意后退无进攻意图者。

二、比赛进行中,不主动抓握,被对手抓握后又多次逃脱,逃脱后不积极抓握进攻仍有意逃避者。

三、比赛进行中,双手抓住对手,但不使用动作故意拖延比赛时间者。

四、比赛进行中,抓住底手封住对方而不主动进攻者。

五、比赛进行中,用头顶住对方,故意拖延比赛时间者。

六、比赛进行中,仅使用假进攻动作而无真正进攻意图者。

第十一条:罚则

一、 比赛前三分钟,三次点名未到,或点名报到后未经请假擅自离场,不能按时上场比赛者,按全部弃权处理。

二、 凡犯有第九条第一款“侵人犯规”之一者,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劝告、警告或取消该场比赛资格处理。

三、 凡犯有第九条第二款“技术犯规”之一者,裁判员应及时给予劝告。若劝告、警告无效,则出示红牌将其驱逐出比赛场地。并上报处理意见。

四、 双方运动员正在攻守中,一方犯规,如对犯规者有利时,应立即停止比赛,并按规定给予处理,如对犯规者不利时,则不停止比赛,等该进攻动作结束后再叫停,并按规定给予处理。(如犯规者将对手摔倒则不得分,如犯规者被对手摔倒,则判对手得分)

五、 因一方运动员犯规使对手受伤,而不能继续参加比赛,裁判员可根据情节轻重,取消犯规者该场比赛或全部比赛的资格,并判受伤者获得该场比赛胜利。

六、 两单位运动员为挤掉其他运动员或其他比赛队伍名次,有计划地进行非竞争性比赛,应取消一方或双方运动员该场比赛或全部比赛资格。

七、 比赛进行中,运动员采取消极态度逃避比赛时,场上裁判员可中止比赛,对消极运动员(一方或双方)进行教育、劝告,经对教育、劝告无效者给予警告处理。

八、 运动员消极比赛累计达20秒,可警告一次,在警告一次后,进行第二、三次警告之前,不再给予劝告。

九、 比赛中如一方运动员受到一次警告,则判对手得1分,一方受到三次警告,则取消该场比赛资格,判对方获胜,并取消被罚者的技术分。

‘陆’ 中国式摔跤好学吗学多久能起到防身的效果

要学很久,摔跤比较温和(学习5年以内),不易伤人,建议散打,可伤人也可制敌,是中国代表功夫,包含摔跤技术 若练摔跤防身 推荐擒拿

‘柒’ 16岁想学中国式摔跤

你好我是古典式摔跤职业运动员全国季军,在回答你的问题之前我要说明两点第一不论是摔跤,拳击还是其他类型的格斗术都不是只是单纯的靠力气或者单纯的考某一方面就可以的,我就拿摔跤来说摔跤讲究的是专项力量,专项综合能力是把所有的身体能力意识能力和实战技术综合到一起的一种能力,不是单纯的某个方面就可以的,还有一楼那位我要告诉你摔跤靠的不是蛮力而是专项综合力量,如果靠蛮力你只能挨摔,摔跤是综合的东西你要是不懂就别说那外行话,第二2楼那位内蒙古选手在世界上根本算不上一流不论在什么摔跤术里他们都不是世界一流,就算在国内他们也不是一流不了解就别妄下结论下面我开始回答你的问题第一你说你学过跆拳道觉得没什么用处,这是一种误区任何格斗术都有它的优点与缺点都有它自身的价值,所以格斗术无好坏都是一样的,厉害的是格斗选手本身而不是格斗术,看着明格斗选手本身的水平和专项能力有多高,以及他如何把自己所学发挥出最大而不是你学什么格斗术所决定的,格斗水平高专项能力强大的格斗者一个直拳就能打死人,水平不高专项能力弱的选手就是学十八般武艺也同样不堪一击,格斗术的技术是要有专项能力作为支撑的,你之所以觉得没用是因为你的训练强度训练水平和专项能力以及技术手段都很弱,另外实战少所以你会觉得没有用,想要学以致用就去做职业格斗选手经过长期的系统残酷的训练和实战才能在实战中发挥出来,第二摔跤一个人没有办法练习,一个人只能做些基本功和空动作的练习,摔跤的训练方法有许多分为基本功技术练习,连贯技术练习,绝招技术练习,实战技术练习,体能和力量分为基本体能和基本力量以及更高一级的专项力量和专项能力,还有条件对抗,技术半对抗,以及全力以赴的实战对抗这些训练方法是要借助基本训练器械比如和专项训练器械,以及陪练和不同风格的实战对手进行全方面的练习,所以你自己根本无法训练,想训练你至少要找个人教你。不过可以给你点建议练摔跤的初级阶段你主要练习基本技术,也可以跑跑步但不要做任何力量练习否则会影响以后的技术动作制约了你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另外摔跤在后期进行实战训练的时候有时候会伤害到女孩子的下半身所以你在被摔倒的时候要注意团身做保护动作保护自己,另外建议你学习中国式摔跤有一定成果后再去学下国际式摔跤(古典,自由),因为中国式摔跤的跤服任你怎么拽也不会坏,可是如果现实中在街上发生冲突了那些衣服可是你使劲一拽就会撕开或者在夏天衣服很薄有弹性你就是拽住衣服了也无从发力,而国际式摔跤是不抓衣服的所以你都要学学互助互补。另外还要学学拳击用拳击来控制对方的进攻和距离

‘捌’ 中国跤如和训练

从锻炼方式上看,大致可以划分三种:健美爱好者,力量爱好者和格斗爱好者,当然也有交叉,但最终还是有侧重。由于三种训练方式的不尽相同,所以论坛风格也呈多元化,每个人从中都可以吸取良好的营养。我在论坛也待了不少时间,一步一步学到很多有益的东西,印象最深的,当属草色近却无无偿提供的各类文章:震撼、开阔视野、受益匪浅,让人深刻感受到了西方体育训练的先进、发达及科学性。然而,在接触西方先进体系的同时,我们却很难看到传统训练方法的影子,讨论的少、锻炼的少、生活中也看不到什么人在练,传统训练基本上被西方现代体育完全代替了。莫非真的是现代体育太强大、传统训练太落后的原因?我看未必,种种原因,中国有不少好的传统瑰宝都面临失传危险,一些特殊的传统武术也同样如此,比如中国跤和太极拳里面的功力训练,研究一下,会觉得有很多好东西,有些至今还不为西方人所知。我对摔跤是外行,在力量训练上也是初学者,但很愿意跟大家一起分享自己在传统功力训练上面的一些认识,也算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吧。

我对中国跤功力训练的认识,来源于李宝如老先生的在《中国式摔跤精粹》,本文的所提到的所有方法,均出自该书。中国跤的功力训练包括徒手和器械两种。

在徒手训练中,看不到俯卧撑、仰卧起坐、徒手深蹲之类的现代方法,为啥不练,不得而知,但看完整个功力训练后,会晓得不练这些也罢。中国跤的徒手训练侧重身体的柔韧、协调和上、下肢灵活性以及腿部力量的练习,但基本上没有上肢力量的练习。

1、柔韧练习有伸筋、涮腰、踢腿,这些基本练习法也都很常见,但健身房里几乎看不见什么人在练,可能是大家都不太重视,觉得用处不大吧。
2、上肢灵活性和协调性的练习,我没怎么看明白,此处省略。
3、下肢力量和灵活性的训练,其中有些练法很有智慧,也很有趣,比方说小钻子:两腿开立与肩同宽呈半蹲式,双手掐腰,向左转体180°下蹲,双腿交叉,稳定后站起,再向右转体下蹲,反复练习。这个动作可以当成转体徒手深蹲来看,锻炼腿部力量及灵活性、稳定性。专门练腿部力量的动作有几种矮子步,如矮子步鸭行、矮子步踢腿。我没练过这个,因为感觉太痛苦了。
4、云手,本来这是太极拳的动作,但在中国跤里面被看做基本功的基本功,单看动作,没啥了不起,也看不出锻炼什么。但如果有站桩的基础并深入练习,这个动作的价值就可以体现出来。
5、站桩,中国跤对桩功也很有讲究,跟内家拳有得一比,这个不再展开讨论。

显然,中国跤的徒手训练既不是锻炼单一的肌肉,也不是单一的有氧,而是综合训练,由于站桩因素的存在,也就形成了完全有别于西方综合训练的特殊功力训练。下面来看器械练习。

器械练习中也有很多我没看明白的地方,所以我只捡看得懂的说。

1、小棒子,有很多练法,其中一个就是卷千斤棒,锻炼前臂和腕力;还可以用来伸筋,可见拉筋的重要性。
2、揉大缸,老水缸一口,双手抓住缸沿旋转,这个现在已经不太实用,主要是不方便了。
3、推子,可以用砖,也可以用小石锁来推,推子练法较多,书中列出了20多种推法,主要锻炼指力、腕力、臂力、腰腿爆发力耐力,非常有价值,这里介绍一种练法:云推。实际练习中,可以双手各持一个哑铃,做云手,我每天都练这个动作,感觉很好。
4、大杆,这也是太极拳功力训练的一个器械,选用4米以上长的白蜡杆,锻炼整体的爆发力,绝对好的一个东西,我收藏了一根4米2的杆子。
5、石锁,练法很多,很想收藏,但没找到哪里有卖。
6、太极球,看来中国跤和太极拳还真的有渊源。大太极球可以放在地上旋转,锻炼腰腿力量,小太极球可以靠在墙上揉动。
其他还有天秤、地秤、石担子、掷子、滑车、大拧子、霸王砖等等,都很有趣,但未必合适现代人练习。

上面列举了一些中国跤的功力训练,有些是可以用现代体育替代的,有些则是现代体育还没有意识到的,属于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贵财富,作为后人,我们有责任继承和发扬传统瑰宝。我目前对石锁很感兴趣,希望在合适的时候收藏几个,老祖宗的东西,西方人并没有完全学去,国人当自强。

‘玖’ 如何练习摔跤

首先是热身练习
摔跤是强对抗的运动,没有充分的热身很容易受伤。我们一般训练都要花半小时以上的时间来做热身运动。首先让练习者光脚绕摔跤垫匀速小跑,跑动中要充分活动手脚和腰颈。等到手、脚、腰和颈都充分活动开以后就可以在垫子上进行一些翻滚练习。
翻滚练习是为了训练协调性和充分活动颈和腰背上的肌肉,协调性对摔跤运动来说非常重要。
翻滚练习为前滚翻(3个一组,每次两组)
后滚翻(3个一组,每次两组)
后滚翻加双手支撑起(两个一组,做两次)
侧滚翻(左右各一次做两组)
鱼跃前滚翻(两个一组,做两次)
侧手翻左右各一次做两组)
后倒地加鲤鱼打挺(3个一组,每次两组)
头手翻(两个一组,做两次)
前手翻(两个一组,做两次)
以上翻滚练习从易到难可以循序渐进,完成个数和组数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还可以增加一些在垫子上的其他练习。
完成热身就可以开始基础摔法的练习。

基础摔法分为5类:
抱单腿摔
抱单腿摔的基本流程是潜身用双手抱住对方大腿和小腿连接处双手用力上提,使对方脚离开地面。胸口紧贴对方被抱住的腿,用你自己的腿勾拌对方的脚。(你抱住对方右脚,就用自己的右脚勾拌对方左脚。抱住对方左脚就用左脚勾拌对方右脚。)
要点:抱推的双手要注意手腕相扣,勾拌时脚要向上提并注意保持重心。

抱双腿摔
流程是下潜双手抱住对方双脚使对方双脚并拢,用肩膀顶住对方的腰把对方扛起后再砸向地面。
要点:在抱的时候自己胸口要紧贴对方双腿,始终让对方双脚处于并拢状态。对方体重太大不宜使用。

抱臂背摔
流程是用左手抓住对方手肘内侧,右手从对方胳膊下穿过绕回来扣住对方大臂。将自己的腰臀旋转送到对方腹部,自己臀部几紧贴对方腰部。用力拉对方大臂使对方胸口贴自己背部,中心下潜用臀部和被猛顶对方腹部,双手向下拉。使对方从自己背后摔倒前方。
要点:要尽量转动髋部,将自己的臀部送到对方靠近右侧的小腹处。

夹颈摔
夹颈摔的动作要领和抱臂背摔一样只是抓对方大臂改为用右手勾住对方颈部,左手扣住对方右大臂。摔法和发力方式和抱臂背摔一样。也是用力拉对方大臂使对方胸口贴自己背部,中心下潜用臀部和被猛顶对方腹部,右手搂住对方颈部左手扣紧对方右大臂,使对方从自己背后摔倒前方。

楼要过背摔
楼要过背摔动作要领和抱臂背摔也是一样的,只是改为用右手搂住对方腰部,左手同样是扣住对方右大臂。摔得过程也是用力拉对方大臂使对方胸口贴自己背部,中心下潜用臀部和被猛顶对方腹部,右手搂住对方腰背左手扣紧对方右大臂,使对方从自己背后摔倒前方。

‘拾’ 中国式摔跤要练什么基本功怎么练

摔跤下盘一定要稳,训练半蹲把!

阅读全文

与中国跤训练多久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英国贵族是什么狗 浏览:425
买意大利冠军怎么买 浏览:944
意大利哪里买妙巴黎 浏览:628
越南现在哪个城市好 浏览:163
越南战斗英雄有哪些人 浏览:588
哪个才是真实中国 浏览:871
伊朗急救电话多少 浏览:355
伊朗为什么总打伊拉克 浏览:789
意大利知名通讯社是什么 浏览:100
美国为什么要制裁伊朗小说 浏览:570
京族在越南叫什么民族 浏览:795
坦克世界意大利重坦用的什么成员 浏览:906
意大利签证拒签有什么影响 浏览:300
英国人怎么称呼穷人 浏览:67
方舟生存进化手游哪个是中国语 浏览:206
和平精英国际服又出来了什么模式 浏览:355
两千年中国看哪个城市 浏览:629
phd是什么学位英国 浏览:640
清朝时称越南叫什么 浏览:196
什么是中国简体数字 浏览: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