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国有多少种老虎
我国占有4个亚种,即东北虎、华南虎、孟加 拉虎、印支虎。
现分别介绍如下:
东北虎分布于吉林、黑龙江两省。 论个头,东北虎是最大而最漂亮的 一个亚种,全身毛淡黄而长,斑纹较疏淡,胸腹部和四肢内侧是白色毛, 尾巴粗壮点缀着黑色环纹。
野外主要捕食野猪及食草类动物。
华南虎又叫中国虎,这种老虎是我国特产,这个亚种曾经分布较广, 包括华南、华东、华中、东南、西南都有,但现在已濒临灭绝。 华南虎生 活习性和东北虎相似。
在野外主要捕食野猪、黄猄、小鹿等。华南虎的体 形比东北虎小,毛较短,花纹密而颜色较深,尾部黑斑最多。
孟加拉虎又叫南亚虎、印度虎,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云南、西藏东部。 这种虎生活在森林、山地和丘陵等自然环境中。
夜行,主要以有蹄类为 食,如野猪、鹿等,偶尔有攻击人和家畜的现象。 孟加拉虎体形小于东北虎,大于华南虎,毛短,黑条纹窄而密。
印支虎又叫东南亚虎,比起孟加拉虎来更小而且毛色更暗一些,条纹 既短又狭窄。
印支虎的食物是野猪、野鹿和野牛。这种老虎的地盘大小并 不是太清楚,我国只有少量分布。
以上几类老虎数量都很少,均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Ⅱ 中国有几种老虎
中国有4种老虎,分别是华南虎、孟加拉虎、印度支那虎、东北虎。
1、华南虎:是中国特有的虎亚种,仅在中国分布,生活在中国中南部,亦称“中国虎”,在野外已灭绝。
2、孟加拉虎:是老虎的指名亚种,又名印度虎。野生雄孟加拉虎体重160-270千克,体型仅次于西伯利亚虎。在中国西藏墨脱有少量跨境分布。
3、印度支那虎:简称印支虎。是老虎的一个亚种。雄性平均体重185千克,体长2.7米。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和中国的西南地区。
4、东北虎:又称东北虎,是虎的亚种之一。是现存体重最大的肉食性猫科动物。栖居于森林、灌木和野草丛生的地带。分布于亚洲东北部,即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朝鲜和中国东北地区。
Ⅲ 什么老虎最大
蓝鲸
目录·科属分类:
·亚种:
·大小
·体态特征:
·生活习性:
·捕食:
·生命周期:
·发声:
·种群和捕鲸:
·分布:
·相关资料:
最大与最重的动物
拉丁文学名:Balaenoptera musculus
英文名:Blue whale
科属分类:
域: 真核域(Eukaryota)
界: 动物界(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Chordata)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纲: 哺乳纲(Mammalia)
目: 鲸目(Cetacea)
亚目: 须鲸亚目(Mysticeti)
科: 鳁鲸科(Balaenopteridae)
属: 鳁鲸属(Balaenoptera)
种: 蓝鲸(B. musculus)
亚种:
分为以下3个亚种:
●南蓝鲸(B.m intermedia Burmeister,1871)南蓝鲸分布于南半球;南蓝鲸雌性长23~24M,雄性22米性成熟,身体成熟的体长分别为26~27M和24~25m;
●北蓝鲸(B.m musculus Linnaeus,1958)北蓝鲸分布于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北蓝鲸雌性长21~23m,雄性20~21m性成熟,分别在25和24米长时身体成熟;
●小蓝鲸(B.m brevicaukta Ichihara,1966)小蓝鲸分布印度洋和东南大西洋的亚南极海域。小蓝鲸雌性长19m,雄性略小于19m性成熟,雌雄长分别为22和21m时身体成熟。
蓝鲸是鳁鲸属七个物种中的一种。但是DNA测序分析表明,蓝鲸比其属中的其它物种在种系上更接近驼背鲸和灰鲸。关于蓝鲸/鳍鲸杂交的成年后代至少有11项文献记载。阿伦逊和格尔伯格(1983年)认为蓝鲸和鳍鲸的差别类似于人类和大猩猩的差别。普遍认为鳁鲸科早在渐新世中期就和须鲸亚目的其他科分离。但是不知何时这些科的成员彼此分离。
与蓝鲸相关的动物种系树一些权威把该物种分为三个亚种:B. m. musculus,包括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的种群;B. m. intermedia,包括南大洋的种群;B. m. brevicauda (也称侏儒蓝鲸),包括印度洋和南太平洋的种群。更早的权威把把印度洋种群单独列为一个亚种称B. m. indica。但和其他三个亚种不同的是,最后一个亚类的名称并未出现在濒危物种红色列表上。目前两种分类方法仍旧受到一些科学家的置疑;遗传分析却表明只有两种亚种。
物种名称musculus来源于拉丁语,有“强健”的意思, 但也可以理解为“小老鼠”。林奈在1758年的开创性着作中完成了该种类的命名,他可能知道这一点,然后幽默的使用了这个带有讽刺意味的双关语。蓝鲸还有其他常用的名字,例如Sulphur-bottom(硫磺底),Sibbald's Rorqual(鳁鲸的近亲), Great Blue Whale(大蓝鲸) and Great Northern Rorqual(大北鳁鲸),近几十年来这些名称渐渐被人们遗忘。
大小
蓝鲸是须鲸中最大的一种,最长者是1904到1920年间捕于南极海域的一头雌鲸,长33.58m,体重170吨。
大小比较蓝鲸是曾在地球上生活过的最大动物。来自恐龙时代所知的最大的生物是中生代的阿根廷龙,阿根廷龙估计有90吨(100短吨)。最大的蓝鲸有多重还不确定。大部分的数据取自20世纪上半叶南极海域捕杀的蓝鲸,数据由并不精通标准动物测量方法的捕鲸人测得。有记载的最长的鲸为两头雌性,分别为33.6米(110英尺3英寸)和33.3米(109英尺3英寸)。但是这些测量的可靠性存在争议。美国国家海洋哺乳动物实验室(NMML)的科学家测量到的最长的鲸长度为29.9米(98英尺),大概和波音737或三辆双层公共汽车一样长。
蓝鲸的头非常大,舌头上能站50个人。它的心脏和小汽车一样大。婴儿可以爬过它的动脉,刚生下的蓝鲸幼崽比一头成年象还要重。在其生命的头七个月,幼鲸每天要喝400升(100美国加仑)母乳。幼鲸的生长速度很快,体重每24小时增加90公斤(200磅)。
由于蓝鲸巨大的体积,我们不能直接称它的体重。大部分被捕杀的蓝鲸都不是整头上称的,捕鲸人在称重之前将其切成合适的大小。因为血液和其它体液丧失,这种方式低估了蓝鲸的体重。即使这样,有记载27米(88英尺6英寸)长的鲸重达150-170吨(160-190短吨)。NMML的科学家相信30米(98英尺)长的鲸估计会超过180吨(200短吨)。目前NMML科学家精确测量过的最大的蓝鲸重达177吨(197短吨)。
体态特征:
雌大于雄,南蓝鲸大于北蓝鲸。上面观,吻宽而平。背鳍小,高约0.4m,位体后1/4处。鳍肢较小,其长占体长的15%。尾鳍宽为体长的1/3至1/4,后缘直线形。蜇沟55~88条,最长者达于脐。每侧须板270~395枚。体背深苍灰蓝,腹面稍淡,口部和须黑色。
蓝鲸和其他种类的鲸不同,其他种类显得矮壮,而蓝鲸则身体长椎状,看起来像被拉长。头平呈U型,从上嘴唇到背部气孔有明显的脊型突起,嘴巴前端鲸须板密集,大约300个鲸须板(大概1米长)悬于上颚,深入口中约半米。60-90个凹槽(称为腹褶)沿喉部平行于身体。这些皱褶用于大量吞食后排出海水(参见“捕食”一节)。
蓝鲸背鳍小,只有在下潜过程中短暂可见。背鳍的形状因个体而不同;有些仅有一个刚好可见的隆起,而其他的鳍则非常醒目,为镰型。背鳍大概位于身体长度的四分之三处。当要浮出水面呼吸时,蓝鲸将肩部和气孔区域升出水面,升出水面的程度比其他的大型鲸类(如鳍鲸和鲳鲸)要大得多。这经常可作为识别海洋物种的有用线索。 当呼吸时,如果风平浪静,蓝鲸喷出的一道壮观的垂直水柱(可达12米,一般为9米)在几千米外都可以看到。蓝鲸的肺容量为5,000升。
蓝鲸的鳍肢长3-4米。上方为灰色,窄边白色。下方全白。头部和尾鳍一般为灰色。但是背部,有时还有鳍肢通常是杂色的。杂色的程度因个体而有明显不同。有些可能全身都是灰色,而其他的则是深蓝,灰色和黑色相当程度的混合在一起。
蓝鲸和其他鲸交互时冲刺速度可达50km/h(30mph),但通常的游速为20km/h(12mph)。当进食时,速度降到5km/h(3 mph)。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的蓝鲸当下潜时会抬起他们的尾鳍,其他的大部分蓝鲸则不会。
生活习性:
蓝鲸以浮游生物为食,主食磷虾。一头蓝鲸每天消耗2~4t食物。摄食时游速2~6km/h,洄游中5~33km,被迫逐时最大20~48km。一般进行10~20次小潜水后接一次深潜水,浅潜水间隔12~20秒,深潜水可持续10~30分种。喷出雾柱狭而直,高6~12m。蓝鲸大约10岁性成熟,北蓝鲸于秋末冬初产仔和交配,南半球是在南方的冬季交尾,7月是高峰期。繁殖期南北半球相差半年。孕期10~11个月,仔鲸长6~7m,重约6吨。哺乳期半年,断奶时长可达16m。对最高年龄的估计从30年到80~90年不等。
捕食:
蓝鲸只捕食磷虾,蓝鲸所吃的这类浮游生物因海洋区域不同而属不同的物种。在北大西洋,北方磷虾, Thysanoessa raschii, Thysanoessa inermis和Thysanoessa longicaudata是蓝鲸的主要食物。在北太平洋Euphausia pacficia, Thysanoessa inermis, Thysanoessa longipes, Thysanoessa spinifera和Nyctiphanes symplex是主要食物;而在南极,南极磷虾, Euphausia crystallorophias 和 Euphausia vallentni是蓝鲸的主要食物。
蓝鲸通常捕食它能找到的最密集的磷虾群,这意味着蓝鲸白天需要在深水(超过100米)觅食,夜晚才能到水面觅食。觅食过程中蓝鲸的潜水时间为一般为10分钟。潜水20分钟并不稀奇,最长的潜水时间记录是36分钟(西尔斯,1998年)。蓝鲸捕食的过程中一次吞入大群的磷虾,同时吞入大量的海水。然后挤压腹腔和舌头,将海水经鲸须板挤出。当口中海水排出干净后,蓝鲸吞下剩下的不能穿过鲸须板的磷虾。
生命周期:
蓝鲸在秋后开始交配,一直持续到冬末。我们对交配行为和繁殖地还一无所知。雌性2-3年产一次崽,经过10-12个月妊娠期后一般在冬初产崽。幼鲸重约2吨半,长约7米。约6个月后幼鲸断奶,此时幼鲸的长度已经翻了一倍。蓝鲸一般8-10岁性成熟,此时雄鲸长度至少20米(南半球更长)。雌性相对体型更大,约5岁性成熟,此时长约21米。
科学家估计蓝鲸的寿命至少到80岁;但是由于个体记录无法回溯到捕鲸时代,所以要确定鲸的确切寿命还要经过很多年。单一个体最长记录的研究是34年,在东北太平洋(西尔斯1998年报告)。蓝鲸的天敌是逆戟鲸。Calambokidis等人(1990年)调查发现25%的成年蓝鲸都有逆戟鲸攻击留下的伤痕。但是攻击造成的死亡率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数据。
蓝鲸搁浅并不多见,由于其特殊的群体结构,因此从来没听过蓝鲸群体搁浅。但是当搁浅确实发生时,会倍受关注。1920年一头蓝鲸在苏格兰外赫布里底群岛路易斯岛海滩搁浅,它的头部被捕鲸人射中,但鱼叉没有爆炸。和其他动物一样,蓝鲸本能地不惜一切代价坚持呼吸,搁浅可以让它不至于腻死,路易斯岛上两根立在大道边的鲸鱼骨头吸引了大量游客。
发声:
蓝鲸是世界上最大声的动物。卡明斯和汤普森(1971年)及理乍得森等人(1995年)表示,通过距离蓝鲸1米参考压力一毫帕的测量,估算蓝鲸的声音在源头处可以达到155-188分贝。即使考虑到水和空气的不同的阻抗,不同的标准参考压力,空气中的等价声音范围仍有89-122分贝。作为比较,风钻的声音大约100分贝。但人类可能无法体会到蓝鲸是声音最大的动物。所有的蓝鲸种群发声的基频在10-40赫兹,而人类能够察觉的最低频率是20赫兹。蓝鲸的声音持续时间为10-30秒钟。有记录斯里兰卡海岸外蓝鲸的声音重复唱4个音符的“歌”,每次持续两分钟,使人想起驼背鲸之歌。研究者认为,因为这种现象没在其它种群中看到,它可能为B. m. brevicauda(侏儒)亚种独有。
科学家并不知道蓝鲸为什么要发声,理乍得森等人(1995年)提出了下面几个原因:
1.保持个体间的距离
2.同类和个体识别
3.环境信息传递(例如觅食,警告,求偶)
4.保持群体联系 (例如雌性和雄性间的交流)
5.地貌特征定位
6.食物定位
(从2002年美国国家海洋渔业局生物意见书论文改编)
种群和捕鲸:
蓝鲸不易捕杀和保存。蓝鲸的速度和力量意味着它们通常不是早期捕鲸人的目标,他们选择捕杀抹香鲸和露脊鲸。当这两种鲸数量减少后,捕鲸人选择捕杀须鲸的数量增加,包括蓝鲸。1864年,挪威人斯文德·福因用专门设计捕捉大型鲸鱼的鱼叉装配了他的轮船。虽然最初很麻烦,但这种方法很快流行起来,19世纪末,北大西洋的蓝鲸数量开始减少。
蓝鲸的捕杀量在世界范围内快速增长,到1925年,美国,英国和日本跟随挪威,加入了捕杀蓝鲸的行列,他们用“捕鲸船”捕杀后将蓝鲸升到巨大的“工厂船”进行处理。1930年,41艘船共宰杀了28,325头蓝鲸.二战末期,蓝鲸种群已接近灭亡,1946年首次引入了国际鲸鱼交易配额限制。这些配额是无效的,因为约定并没有考虑到不同物种的区别。数量稀有的物种可以和数量较多的品种进行相等程度的捕杀。到1960年代,国际捕鲸委员会开始禁止捕杀蓝鲸,此时已有350,000头蓝鲸被杀,全世界的种群数量已经减少到不到100年前的1%。
分布:
世界性分布,以南极海域效量为最多,主要是水温5~20℃的温带和寒带冷水域,有少数鲸曾来游于黄海和台湾海域。蓝鲸是最重要经济种之一,脂肪量多。国际上规定用蓝鲸产油量作换算单位,即1蓝鲸=2长须鲸=2.5座头鲸=6大须鲸。从现代捕鲸开始的年代起,就对蓝鲸竞相滥捕,在高峰期的1930~31年度,全世界一年就捕杀蓝鲸近3万头。1966年国际捕鲸委员会宣布蓝鲸为禁捕的保护对象。未开发前蓝鲸至少有20多万头,现在估计最多有13000头。根据国际捕鲸委员会1989年发表的统计报告说,蓝鲸现在只有200~453头幸存者。这是根据在南半球经过8年的调查得出的,已经濒临灭绝。
禁止捕鲸以来,全球蓝鲸的数量基本保持不变,大概3000-4000头。从受胁物种红色列表创立开始,蓝鲸就已经被列为红色列表上的濒危物种。位于太平洋东北部的蓝鲸种群是最大的,由大约2000个体组成,集中在阿拉斯加到哥斯达黎加之间,但在夏季常见于加利福尼亚。这个种群是长期以后蓝鲸数量回升的希望。有些时候他们会漂泊到太平洋西北部;曾有记载出现在堪察加半岛和日本北端之间。
南大洋蓝鲸种群的数量在750-1200头之间,该种群迁移的方式还没良好理解。它们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区别于斯里兰卡东北沿海时常出现不确定数目的种群。南大洋种群的一部分蓝鲸接近南太平洋的东海岸。在智利,人们发现了蓝鲸聚集于智鲁岛沿岸觅食,因此智利鲸类保护中心,在智利海军的支持下,对其进行广泛的研究和保护。
在北大西洋生活着两个蓝鲸种群。第一个位于格陵兰,纽芬兰,新斯科舍和圣劳伦斯湾。估计有500头左右。第二个更靠东,春季出现在亚述尔群岛,而七八月份则出现在冰岛;据推测鲸群沿大西洋中脊在这两个火山岛之间活动。除了冰岛,虽然及其少见,蓝鲸还出现在更远的斯瓦尔巴群岛和扬马延岛。科学家不清楚这些蓝鲸在哪里过冬。整个北大西洋的种群数量在600-1500之间。
人类对蓝鲸种群的恢复造成威胁,多氯联二苯化学品会在蓝鲸血液内聚集,导致蓝鲸中毒和夭折,同时日益增加的海洋运输造成的噪音,掩盖了蓝鲸的声音,导致蓝鲸很难找到配偶。
相关资料:
蓝鲸不但是最大的鲸类,而且比地球上曾经生活的最大的恐龙还要大,是目前人们所知道的自古至今所有动物中体型最大的,一般体长为2400-3400厘米,体重为150,000-200,000千克,也就是说,它的体重相当于25只以上的非洲象,或者2000-3000个人的重量的总和。所幸的是,由于海洋浮力的作用,它不需要像陆生动物那样费力地支撑自己的体重,另外庞大的身躯还有助于保持恒定的体温。蓝鲸全身体表均呈淡蓝色或鼠灰色,背部有淡色的细碎斑纹,胸部有白色的斑点,褶沟在20条以上,腹部也布满褶皱,长达脐部,并带有赭石色的黄斑。雌兽在生殖孔两侧有乳沟,内有细长的乳头。头相对较小而扁平,有2个喷气孔,位于头的顶上,吻宽,口大,嘴里没有牙齿,上颌宽,向上凸起呈弧形,生有黑色的须板,每侧多达300-400枚,长90-110厘米,宽50-60厘米。在耳膜内每年都积存有很多蜡,根据蜡的厚度,可以判断它的年龄。在它的上颌部还有一块白色的胼胝,曾经是生长毛发的地方,后来,毛发都退化了,就留下一块疣状的赘生物,成了寄生虫的滋生地。由于这块胼胝在每个个体上都不相同,就像是戴着不同形状的“帽子”,所以可以据此区分不同的个体。背鳍特别短小,其长度不及体长的1.5%,鳍肢也不算太长,约为4米左右,具4趾,其后缘没有波浪状的缺刻,尾巴宽阔而平扁。整个身体呈流线形,看起来很像一把剃刀,所以又被称为“剃刀鲸”。
蓝鲸的身躯是如此的巨大,以致于一条舌头就有2000千克,头骨有3000千克,肝脏有1000千克,心脏有500千克,血液循环量达8000千克,雄兽的睾丸也有45千克。如果把它的肠子拉直,足有200-300米,血管粗得足以装下一个小孩,脏壁厚达60多厘米,雄兽的阴茎长达3米。它的力量也大得惊人,所发出的功率约为1500-1700马力,堪称是动物世界中当之无愧的大力士。
蓝鲸分布于从南极到北极之间的南北两半球各大海洋中,尤以接近南极附近的海洋中数量较多,但热带水域较为少见。在我国见于黄海、东海、南海,包括台湾南部及西南部水域。尽管体型巨大,平时行动缓慢,常常静止不动,却能在水中沉浮自如,尾巴灵活地摆动,既是前进的动力,也起着舵的作用,前进的时速高达28公里。
蓝鲸栖息的海湾大多由陆地的河水中冲入了极为丰富的有机质,使水质十分肥沃,促进了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而密集的浮游生物,又引来了身体闪耀着钻蓝色光芒的大群磷虾。不可思议的是,蓝鲸这种超大型的动物竟然就是以鳞虾这种微小的动物为主要食料的。它的胃分成四个,第一胃为食道部分膨大而变成的,所以胃口极大,一次可以吞食磷虾200万只,每天要吃掉4000-8000千克,如果腹中的食物少于2000千克,就会有饥饿的感觉。磷虾是全世界数量最多的动物,广泛分布于南北极海区,正是由于如此丰富的食物,而且生活在水里没有支持体重的限制,所以蓝鲸才能发育得这样巨大。它每天都用大部分时间张开大口游弋于稠密的浮游生物丛中,嘴巴上的两排板状的须像筛子一样,肚子里还有很多像手风琴的风箱一样的褶皱,能扩大又能缩小,这样它就可以将海水和磷虾一齐吞下,然后嘴巴一闭,使海水从须缝里排出,滤下小虾小鱼,吞而食之。蓝鲸的食物还有其他虾类、小鱼、水母、硅藻,以及各种浮游生物等,相形之下,生活在北方海域的蓝鲸,体型比生活于南极附近水域的要小,一般认为这与其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蓝鲸虽然生活在大海里,但也同其他哺乳动物一样,用肺进行呼吸,肺的重量达1000多千克,能容纳1000多公升的空气。这样大的肺容量,使它呼吸的次数大大减少,大约每隔10-15分钟才露出水面呼吸一次。呼吸时先将肺内的二氧化碳等废气从鼻孔逐出体外,然后再吸进新鲜氧气。每当它的头部露出水面呼吸时,先将体内的二氧化碳等废气逐出体外,这股强有力的灼热气流冲出鼻孔时,喷射的高度可达10米左右,并把附近的海水也一起卷出海面,使蓝色的海面上出现了一股蔚为壮观的水柱,远远望去,宛如一股海上喷泉,同时还发出犹如火车的气笛一般响亮的声音,人们称之为“喷潮”。人们可以根据蓝鲸喷气时发出的声音、喷潮的高度和形状,来确定它的位置。蓝鲸生活在各大洋中。我国海域极为少看到,黄海和南海曾有出现过蓝鲸的记录,一般不超过100米。但有的个体可潜至500米深,潜水时间可持续10~20分钟,随后是连续8~15次喷气,喷出的水柱可高达9.1米。
一般鲸类在潜水之前是不会升起尾巴的,但蓝鲸在潜水之前总是将尾巴露出水面,有时竟高高地跃出水面,然后迅速潜入30-40米的水中去寻觅食物。平时它也喜欢用尾鳍打水,这是一种有着多种用途和多种目的的消遣,可能是在做游戏,也可能是为了引起同伴的注意,或许是为了摆脱皮肤上的寄生虫的骚扰。
虽然有人曾见到50-60只蓝鲸成群活动,但一般很少结成群体,大多数是孤独的,或仅有2-3只在一起活动。双栖的蓝鲸彼此十分和睦,一起游泳、潜水、觅食和呼吸,宛如鸳鸯,形影不离,身后常常留下一条宽宽的水道。3只在一起的蓝鲸,大多为雌兽和一只幼仔鲸紧靠在一起,雄兽尾随其后,相距大约3米左右。
蓝鲸在冬季繁殖,雌兽一般每2年生育一次,怀孕期为10-12个月,每胎只产1仔。刚出生的幼仔体长就达6-8米,体重约为6000千克,为了防止窒息而死,雌兽要将幼仔托出水面呼吸第一口空气,以后它就能自己呼吸了。雌兽的一对乳头长在生殖孔的两侧,哺乳的时候游在海水的上层,幼仔则紧跟在雌兽后方的下面,因为幼仔没有能动的嘴唇,不能自己衔着乳头吮乳汁,雌兽就凭借肌肉的收缩,将乳汁直接喷射到幼仔的嘴里,这也是它对水中主活的一种很好的适应。蓝鲸乳汁中的营养十分丰富,其中脂肪的含量是牛乳的10倍,而幼仔每天吸食的乳汁在1000千克以上,所以发育得很快,8个月以后,可增加到15米,体重增长到23,000千克,可以自己张嘴吃各种浮游生物了。到了2岁半至3岁时,体长即可超过20米。性成熟的年龄约为8一10岁,寿命一般都在50岁以上,最多可以活到90-100岁。
在所有动物中, 蓝鲸发出的声音最大,.蓝鲸在与伙伴联络时使用一种低频率,震耳欲聋的声音。这种声音有时能超过180分贝,比你站在跑道上所听到的喷气式飞机起飞时发出的声音还要大,灵敏的仪器曾在80千米经外探测到蓝鲸的声音。
蓝鲸在分类学上隶属于哺乳纲、鲸目、长须鲸科、长须鲸属。由于多年来世界各国在各大海洋中竞相猎捕,现在体长在25米以上的蓝鲸已经很少见了。另外,鳞虾的大量捕捞,也使蓝鲸的觅食活动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据统计,半个世纪以前,全世界的蓝鲸大约还有30万只之多,到1974年尚有25000只,而现在仅剩有大约2000只了。尽管自1932年以来,国际上就已经对每年捕杀蓝鲸的数量作了限制,但是这种世界上最大动物的前景仍然十分危险。
Ⅳ 世界上最大的老虎是什么虎
在20世纪,地球上还有8种老虎,自从巴里虎、里海虎、爪哇虎灭绝后,地球上就只剩下了5种老虎,而且它们都面临着灭绝的危险。如果你去动物园见到一只老虎,你能分清它是哪种虎吗?
5.苏门答腊虎。苏门答腊虎是现存体型最小的虎,平均体重约130千克。苏门答腊虎的与其他老虎的主要区别是,它的胡须和脸部周围的颊毛要长一些,皮毛颜色较暗,黑色条纹比较显着,且间距较小。
Ⅳ 华南虎和东北虎谁大
东北虎是现存最大的猫科动物,平均体长为2.8米左右,尾长约1米,体重350余千克,最大的记录为780千克4米长,是在俄罗斯发现的,东北虎主要分布于中国的东北地区,国外见于西伯利亚。体色夏毛棕黄色,冬毛淡黄色。背部和体侧具有多条横列黑色窄条纹,通常2条靠近呈柳叶状。头大而圆,前额上的数条黑色横纹,中间常被串通,极似“王”字,故有“丛林之王”之美称。耳短圆,背面黑色,中央带有1块白斑。犬栖居于森林、灌木和野草丛生的地带。独居,无定居,具领域行为, 夜行性。感官敏锐,性凶猛,行动迅捷,善游泳。捕食大中型哺乳动物, 偶食小型哺乳动物和鸟。
华南虎亦称“中国虎”,是中国特有的虎种,生活在中国中南部。识别特点: 体型大,体长1.6~2.9米,体重180~200公斤。头圆,耳短,四肢粗大有力,尾较长,胸腹部杂有较多的乳白色,全身橙黄色并布满黑色横纹。是亚种老虎中体型最小的。雄虎身长约2.5米(加头),重约150公斤。雌虎身长约2.3米,体重约110公斤。尾长80-100厘米。毛皮上有既短又窄的条纹,条纹的间距较孟加拉虎、西伯利亚虎的大,体侧还常出现菱形纹。
成年的东北虎比华南虎体型大.
Ⅵ 中国最大的虎在哪
中国 东北虎
别名:西伯利亚虎、满洲虎、阿穆尔虎、乌苏里虎、朝鲜虎。
分类
界: 动物
门: 脊索
纲: 哺乳
目: 食肉
科: 猫
属: 豹属(Panthera)
种: 虎(P. tigris)
亚种: 东北虎
学名: Panthera tigris altaica
英文名: Siberican Tiger
外貌
东北虎是现存最大的猫科动物,平均体长为2.5-3米,尾长0.9米,体重300千克,最大的记录为780千克4米长,是在饿罗斯发现的,东北虎主要分布于中国的东北地区,国外见于西伯利亚。体色夏毛棕黄色,冬毛淡黄色。背部和体侧具有多条横列黑色窄条纹,通常2条靠近呈柳叶状。头大而圆,前额上的数条黑色横纹,中间常被串通,极似“王”字,故有“兽中王”之美称。耳短圆,背面黑色,中央带有1块白斑。犬栖居于森林、灌木和野草丛生的地带。独居,无定居,具领域行为, 夜行性。感官敏锐,性凶猛,行动迅捷,善游泳。捕食大中型哺乳动物, 偶食小型哺乳动物和鸟。
生命周期
孕期103—105天,一胎生2—4子,两三年生一次崽子,活15—17年。
捕食和生存
东北虎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它体魄雄健,行动敏捷,肩高1米以上,身长2.8米左右,尾长约1米,体重可达350多公斤,有“丛林之王”的称号。东北虎的毛色鲜明美丽,虎爪和犬齿利如钢刀,锋利无比,长度分别为6厘米和10厘米,是撕碎猎物时不可缺少的“餐刀”,也是它赖以生存的有力武器。东北虎捕捉猎物时常常采取打埋伏的办法,悄悄地潜伏在灌木丛中,一旦目标接近,便“嗖”地窜出,扑倒猎物,或用尖爪抓住对方的颈部和吻部,用力把它的头扭断;或用利齿咬断对方喉咙;或猛力一掌击到对方颈椎骨,然后慢慢地吃。
东北虎一般住在600—1300米的高山针叶林地带或草丛中,主要靠捕捉野猪、黑鹿和狍子为生。它白天常在树林里睡大觉,喜欢在傍晚或黎明前外出觅食,活动范围可达60平方公里以上。东北虎一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四出游荡,独来独往,没有固定住所。只是到了每年冬末春初的发情期,雄虎才筑巢,迎接雌虎。不久,雄虎多半不辞而别,把产仔、哺乳、养育的任务全部推给雌虎。雌虎怀孕期约3个月,多在春夏之交或夏季产仔,每胎产2—4仔。雌虎生育之后,性情特别凶猛、机警。它出去觅食时,总是小心谨慎地先把虎仔藏好,防止被人发现。回窝时往往不走原路,而是沿着山岩溜回来,不留一点痕迹。虎仔稍大一点,母虎外出时将它们带在身边,教它们捕猎本领。一二年后,小虎就能独立活动。东北虎的寿命一般为28年左右。
野生的东北虎幼仔要和母亲一起生活2―3年,学会捕猎本领, 然后才独立生活。繁殖期冬季,孕期98―110天,每产2―4仔,3―4岁性成熟,寿命20―25年。
常言道:“谈虎变色”,“望虎生畏”。在人们心目中,老虎一直是危险而凶狠的动物。然而,在正常情况下东北虎一般不轻易伤害人畜,反而是捕捉破坏森林的野猪、狍子的神猎手,而且还是恶狼的死对头。为了争夺食物,东北虎总是把狼赶出自己的活动地带。东北人外出时并不害怕碰见东北虎,而是担心遇上吃人的狼。人们赞誉东北虎是“森林的保护者”。
东北虎的爆发力和攻击力:
东北虎如传说的山神一样, 拥有火一样的神灵目光。它的身体厚实而完美,背部和前肢上的强劲的肌肉在运动中起伏,巨大的四肢推动向前,是那样的平稳和安静,看起来就象在丛林中滑行一样,它相对地拥有尖硬的锯牙钩爪,拥有5个非常锐利的虎爪,使用时伸出,不用时缩回爪鞘避免行走时磨擦地面。
它生性内向,胆小孤独、多疑、凶猛、强壮有力,动作敏捷,在丛林中出没无常,一般人很难亲眼目睹野生的东北虎 。传统看法其它虎种均为东北虎向地球其它地区扩展分化出来的。在生态环境中也处于顶层的王者地位。
中国科学家在解剖东北虎的时候,发现它的肌肉一打开之后,比最好的健美运动员的肌肉还要好看,还要结实,肌纤维极为粗,浑身上下,很少能找到多余的脂肪,几乎很难见到脂肪,强壮的骨骼附有强大的肌肉,证明这种动物有极强的爆发力。虎的爆发力有过实证,在北京动物园狮虎山兽舍的水泥地面上有一道被东北虎抓裂的裂痕。剥掉皮的狮虎惊人的相似,而从解剖中发现,老虎心脏容量大于非洲狮。
1995年10月,我国沿海某市一开放式动物园曾发生过东北虎咬死非洲狮的事件。某夜,分隔狮虎笼的闸门因故障打开了,出于大型食肉兽间的竞争原则,实力相当的食肉兽相遇后要么互相退让,如果没有退路就必须背水一战,结果,当工作人员赶到现场时,非洲雄狮已倒毙在虎区正中央!经调查,非洲狮是经充分准备后入侵虎区的,但结果却是让东北虎一击致命,东北虎首次攻击就击中非洲狮的咽喉要害,根本没给对手还手的机会!击毙对手后,东北虎还拖着比它重一倍的狮子走了30多米。”
Ⅶ 中国哪里的老虎最厉害为什么
老虎打架谁最凶?放在我国,一共也有只有四种老虎,要说哪里的老虎最厉害,那应该就是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的老虎亚种-东北虎。从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来,东北虎其实是在我们这里被地域化的一个称呼,它们被世界上其他国家更熟悉的名字其实叫西伯利亚虎。接下来,我就跟大家讲讲中国到底有哪四种老虎,它们现在的生存境况如何,以及为什么说东北虎是最厉害的老虎亚种。
Ⅷ 中国有几种老虎,分别为哪几种
中国老虎有4种。
补充:
东北虎,虎中体型最大者。体长约158-225cm ,雄性体重达180-306kg,雌性体重100-167kg。体毛较长而密,体色较淡,身体上黑色斑纹疏。腹部的白色延伸到身体两肋部。分布于俄罗斯西伯利亚,我国东北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一带。
华南虎,体型较东北虎小,体长约145~180cm ,雄性 体重达150~225kg , 雌性体重90 ~120kg 。体毛教东北虎短,约40~50mm 色桔黄略近赤,背部较深,全身具黑色纵纹,色深而宽且较密。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西南、华南各省。据估计其野外数量现不足20 头,数量极度稀少 。
印支虎,体型较孟加拉虎小,雄性体重145~200kg, 雌性体重80 ~ 120kg , 体毛较华南虎短,身体颜色较华南虎浅,较孟加拉 虎深,黑色条纹狭窄且黑。分布于东南亚大陆东部、越南、老挝、泰国、马来 西亚、中国和缅甸等。
孟加拉虎,雄性孟加拉虎从头至尾平均身长2.9米大约220公斤;雌性略小,测得大约2.5米长体重接近140公斤。孟加拉虎的猎物主要是野鹿和野牛。它们的领土范围估计是雌性10-39平方公里,雄性30-105平方公里。孟加拉虎的栖息地范围很广,包括很高、很冷的喜玛拉雅山针叶林、沼泽芦苇从、印度半岛的枯山上、印度北部苍翠繁茂的雨林和干燥的树林,在中国有其的踪迹 。
Ⅸ 老虎有多大
一般而言,雄虎首尾身长约为2.7-3.3米,体重180-306公斤,雌虎略小,体长(包括尾长)范围2.4-2.75米,体重范围106-170公斤(体长、体重数据来源于猫科专家V.Mazak提供)。 老虎(tiger),猫科动物,也是亚洲陆地上最强大的食肉动物之一,是当今亚洲现存的处于食物链顶端的食肉动物之一,老虎拥有猫科动物中最长的犬齿、最大号的爪子,集速度力量敏捷于一身,前肢一次挥击力量达1000KG,爪刺入深度达11厘米,一次跳跃最长可达6米,是最为完美的捕食者。 中文名称: 老虎 外文名称: tiger 二名法: 老虎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 亚门: 脊椎动物 纲: 哺乳 亚纲: 兽 目: 食肉 亚目: 猫型 科: 猫 亚种: 8个 目录 动物释义 亚种 虎的变种 虎的保护 虎的起源 虎与文化 相关知识介绍: 保护老虎 基本解释 ◎ 老虎 lǎohǔ [tiger] 老虎是亚洲产的一种大型食肉类哺乳动物( Felis tigris ),也是现今世界上最大的猫科动物,黄褐色的毛皮上有黑色横纹,尾长而无簇毛,有黑圈,下体大部白色,无鬣。老虎可以单只捕杀熊,白肢野牛(世界上最大的野牛)等强大动物,是陆地上最强大的食肉动物。 详细解释 释义:(1).兽名。虎的通称。 【出处】:宋 苏辙 《湖阴曲》:“老虎穴中卧,猎夫不敢窥。” 元 王恽 《赵邈龊虎图行》:“耽耽老虎底许来,抱石踞坐何雄哉。” 【示例】:《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我们山里,可就出来一只硕大的老虎。” 释义:(2).比喻超群出众的人。 【出处】:宋 何梦桂 《沁园春·寿毅斋思院五十二岁》词:“是词林老虎,文场威凤,人中祥瑞,天下英奇。” 【示例】:《新华月报》1965年第2期:“二十六届同 匈牙利 团体比赛,重要的是打赢 别尔切克 ,这是一只老虎。” 释义:(3).喻指损害国家和公众利益的单位或个人。 【出处】:《人民日报》1984.1.11:“群众先后七次向市委领导揭发 李佐君 多占住房的问题,称他是房老虎。” 释义:(4).喻指对人造成危害的事物。 【出处】:《解放日报》1984.3.26:“如果忽视用电安全,那么,电老虎不讲情面,一旦酿成事故,后悔莫及!” 【示例】:《文汇报》1984.9.9:“ 北京 人多车多,交通拥塞,要降服汽车喇叭这个声老虎谈何容易。” 释义:(5).喻指消耗能源厉害的机器、设备等。 【出处】:《人民日报》1983.12.3:“这个局的船舶大都是‘上了年纪’的老船,是吃油胃口甚大的油老虎。” 编辑本段动物释义 老虎生性低调谨慎凶猛,有捕杀雌性亚洲象、白肢野牛、雌性犀牛、花豹、棕熊、鳄鱼等攻击力相当强的动物记录。老虎一但发威将势不可挡,位居食物链终端,自然界中无天敌,只主动回避人类。 在中国自古就是“兽中之王”也就是“毛虫之长”,并与“鳞虫之长”的龙并列。所以古人常有左龙右虎作为护卫的习惯。 因此虎成为了势不可挡不可战胜,不容侵犯的代名词。 生活中如:油老虎、电老虎等名词,形容耗费油,电非常厉害的机械设备; 老虎钳,强有力的钳子; 母老虎,形容女人很厉害。 古时,人们对虎这种动物是相当畏惧的。虎性威猛无比,古人多用虎象征威武勇猛。《风俗通义》中说:“虎者阳物,百兽之长,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如“虎将”,喻指英勇善战的将军;“虎子”,喻指雄健而奋发有为的儿子;“虎步”,指威武雄壮的步伐;“虎踞”,形容威猛豪迈。但虎也经常伤人,而世上毕竟没几个武松。古人对自己畏惧的东西普遍采取了“敬而远之”的态度。于是,古人在这些事物之前冠以“老”字,以表示敬畏和不敢得罪的意思。有些地方因为迷信,在说到老虎时,往往不敢直呼其名而呼之以“大虫”。 老虎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以至于在亚洲分布非常广泛。只要是食源充沛、有水源、环境利于隐蔽这三个条件,虎一般都能适应。然而由于人类对虎生存空间的过度挤压,使得虎只得躲进深山密林生存而成为“山林之王”。 即便是如此,虎在山林中的生存环境在我们人类的挤压侵占下,也是岌岌可危。 虎食量非常大,以大中型食草动物为食,也会捕食其他的食肉动物,已有确切记录表明:有攻击或捕杀亚洲象、犀牛、鳄鱼、熊等动物的实例,在它的领地范围内,其他的食肉动物豹、狼、熊群等会受到一定压制,所以处于食物链之巅,对生态环境有很大的控制调节作用,同时也对猎物的数量变化也非常敏感。所以有虎生存的地区,必须有完整的生态环境。 虎的游泳技术高超,特别是母老虎。母老虎是大型猫科动物中最喜欢水的,天气热时经常在水中避暑。 而且老虎爬树技巧也很突出。老虎本来就属猫科动物,猫会爬树,老虎自然会爬树,什么猫是虎的师父,却没有教它爬树,不过是人们长久以来的以讹传讹罢了,只不过老虎完全可以凭借自身优势,长期生活在平坦大地上,过着舒服日子,不去冒那摇摇欲坠的爬树风险,只有在迫不得已情况下才显现出本能。 白虎潜水照 老虎爬树 编辑本段亚种 动物园里的老虎 ·虎Panthera tigris 亚种:(8个亚种) P. t. tigris - 孟加拉 亚种(印度虎) P. t. altaica - 远东 亚种(东北虎,西伯利亚虎,阿穆尔虎) P. t. corbetti - 印度支那 亚种(印支虎) P. t. sumatrae - 苏门答腊 亚种 P. t. amoyensis - 华南 亚种(中国虎) P. t. sondaica - 爪哇 亚种 P. t. baltica - 巴厘 亚种 P. t. virgata - 里海 亚种(新疆虎) 出现:不详 灭绝:巴厘亚种于20世纪20年代灭绝 爪哇亚种于20世纪50年代灭绝 里海亚种于20世纪70年代灭绝 世界上目前仅存有5个亚种,即:孟加拉虎、印支虎、东北虎、苏门答腊虎、华南虎。在现存的5个亚种里,虽然我国占有4个亚种(东北虎、华南虎、孟加拉虎、东南亚虎),但总的野生虎数量却在有虎的几个国家上处于末尾。上世纪初,华夏大地还有十几万只老虎游弋于密林树丛,可短短一个世纪,中国境内野生虎的数量仅剩下不足30只。 虎的八个亚种 我国五种虎(苏门答腊虎除外): 东北虎 东北虎是指所有产在我国东北地区、俄罗斯西伯利亚东南部和朝鲜北部的虎,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在我国原广泛分布于东北地区,现在我国只分布于吉林、黑龙江两省,但生存环境范围已变得很小。在野外主要生活在森林、丛草灌木区,尤其喜欢在针、阔混交林中。没有固定的巢穴。喜欢单独生活,而且每只虎都有一定的地盘范围。夜间活动,善于游泳,6~8km宽的河,很容易渡过。论个头,东北虎是最大而最漂亮的一个亚种,雄虎首尾身长约为2.7-3.3米,体重180-306公斤,雌虎略小,体长(包括尾长)范围2.4-2.75米,体重范围106-170公斤(体长、体重数据来源于猫科专家V.Mazak提供)。野生东北虎体长最大记录是1943年在中国东北松花江流域射杀的一只3.507米(含尾长)的雄性,野生雄性东北虎体重最大纪录为384公斤(《吉尼斯纪录》)。人工饲养的雄虎体重吉尼斯纪录为420公斤。全身毛淡黄而长,斑纹较疏淡,胸腹部和四肢内侧是白色毛,尾巴粗壮点缀着黑色环纹。靠视觉和听觉捕猎,捕猎时潜伏等候或小心潜近猎物,然后突然猛捕先咬住猎物颈背要害部位,将其弄死拖到隐蔽处再吃。野外主要捕食野猪、马鹿、驼鹿、狍子、梅花鹿、斑羚等有蹄类动物,此外远东熊类在东北虎食谱中始终占到3%-8%的比例,既有母虎捕杀180kg左右成年雌棕熊的记录,也有雄虎捕杀雄性棕熊的记录(分别见于《苏联动物志》与猫科专家Mazak的记录)。冬季发情交配,孕期105~110天,每胎2~4仔,4岁性成熟,野外寿命15年左右,圈养条件下可达20多岁。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华南虎 华南虎又叫中国虎,这种老虎是我国特产,这个亚种分布较广主要包括华南、华东、华中三个地理区域,但野外很稀少。在野外生活于山林及灌木丛、野草稠密的地方。性孤而凶猛。生活习性和东北虎相似。在野外主要捕食野猪、黄猄、鬣羚、水鹿、毛冠鹿等。没有固定的繁殖季节,孕期100~110天,每胎2~4仔,3岁性成熟,寿命15~20年。野生雄性体重190公斤(陕西佛坪),雌性体重110公斤左右;尾部黑斑最多。属我国一级保护动物,目前已面临灭绝,也是世界最濒危的动物之一。 目前我国还有七十多只圈养华南虎,全是由6只华南虎种虎繁衍的,是高度的近亲繁殖。 孟加拉虎 孟加拉虎又叫印度虎,国外见于缅甸、印度、尼泊尔、孟加拉等国,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云南南部、西藏东南部。这种虎生活在森林、山地和丘陵等自然环境中。夜行,主要以有蹄类为食,如野猪、白肢野牛、水鹿、白斑鹿等,偶尔有攻击人和家畜的现象。没有固定繁殖季节,孕期100~106天,每胎2~4仔,3岁性成熟,野外寿命约15年。毛短,黑条纹窄而密,雄虎首尾身长2.6-3.3米,体重180-272公斤,其中印度北部、尼泊尔、坎哈中央邦、纳加尔霍雷等地区虎体型巨大,健康成年雄虎体重轻松能超过200公斤,尼泊尔7头雄虎亦有平均235公斤权威实测纪录,1967年射杀于印度北部绰号“波瓦尔噶尔老光棍”的一只食人雄虎体重达到惊人的389公斤!虎尸标本存放在华盛顿博物馆,可信度比较高。雌虎首尾身长2.5米,体重130公斤,野生最大体重177公斤(纳加尔霍雷)。孟虎是体型第二大老虎亚种。 东南亚虎 东南亚虎又叫印支虎,主要分布于中南半岛的密林中。印支虎比起孟加拉虎来更小而且毛色更暗一些,条纹既短又狭窄。雄性印支虎平均体重170公斤左右,野生极端个体也有270公斤纪录,雌性印支虎较小,大约体重115公斤左右。印支虎的食物是各种大型有蹄动物。 苏门答腊虎 苏门答腊虎是唯一现存的岛屿虎,脸部周围的颊毛较长,体型最小的一个亚种,数量大约500只,雄性体重平均140公斤(WCS),雌性体重平均90公斤。2000年一头身长190CM,体重250公斤的雄性苏门答腊虎,死于老鼠药,数据由印尼动植物保护中心提供,很权威可信。主要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的茂密雨林中,苏门答腊虎的主要食物是水鹿、野猪等。 新疆虎 新疆虎是里海虎的一个分支,体形仅次于东北虎和孟加拉虎。主要生活在新疆中部塔里木河与玛纳斯河流域。根据记载最初是从博斯腾湖附近获得它的标本,1916年正式定名的。1916年之后再也没发现过。1972年印度新德里国际老虎月会议上宣布新疆虎于1916年灭绝。 编辑本段虎的变种 白虎是孟加拉虎的一种变种。由于基因突变,导致孟加拉虎原本橙黄色底黑色条纹的毛发转变成白底黑纹。第一只野生孟加拉白虎于1951年在印度被发现并捕获,被取名为“莫罕”。世界上现有的几百只白虎全都是它的子孙。 由于白虎的颜色特殊,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因此在全世界的动物园和马戏团里都很受欢迎。着名的拉斯维加斯表演组合齐格飞与罗伊的招牌戏就是白虎表演。 “白色”基因 孟加拉白虎经常被误解成患上白化症,其实不然。真正患上白化症的老虎身上不会有条纹。而孟加拉白虎有正常的黑色或深褐色的条纹。白虎之所以有白底的毛发是由于基因突变。突变后的基因是隐性的,也就是说只有当一对白虎交配时才能肯定产下白虎后代。而一只白虎和一只非白虎交配则只有约四分之一的机会能产下小白虎。 已知只有孟加拉虎拥有上述的隐性基因,但目前许多人工饲养的白虎都是孟加拉虎和东北虎的混种。由于基因库有限,一对白虎交配产下的后代往往有许多健康问题,如斜视症、较弱的抵抗力等。 历史 第一只野生孟加拉白虎于1951年在印度被当地的一位土王摩诃拉伽(意即“伟大的国王”)马尔坦德·辛格发现,当时马尔坦德正在打猎。小白虎被发现时只有9个月大。马尔坦德把这只特别的小虎带回王宫,并为它取名为“莫罕”,意即“令人迷惑者”。自此之后,也有一些在野外目击白虎的报告,但无一获得证实。 在历史中,中国、韩国、尼泊尔及一些东南亚国家的文献也有记载关于白虎的文字。在中国,白虎更成为了一种神物,唯有当帝王具备德政或是天下太平的时候才会出现,所以现在的中国大陆动物园都很热衷于繁育白虎等“吉祥异兽”。在四象中,白虎和青龙对应,是代表西方的灵兽。 编辑本段虎的保护 近年来,虎的数量在急剧减少,产在我国的东北虎、华南虎、孟加拉虎,已到了濒危的程度,据文献报 道,生活在野外的东北虎,在世界上也只有200多头,目前生活在我国境内野生东北虎可能只有20头左右;加上全国动物园和饲养基地的也仅仅只有600多头。生活在野外的孟加拉虎和印支虎的总和,也不会超过40头。 随着世界上虎的不断减少,全球保护虎的呼声日益高涨。70年代世界自然基金会就开始了援救老虎的行动,随后在印度、西伯利亚、我国也都采取了严加保护措施,发布野生动物保护法。对全国饲养在动物园的三种虎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进行繁殖。仅北京动物园饲养的东北虎从50年代到现在已繁殖成活了122头。 为了挽救华南虎,1995年中国动物协会还专门成立了华南虎协调委员会,统一协调华南虎的救助工作;对我国目前动物园圈养的30多头华南虎,纳入我国《21世纪议程》、《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199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动物繁殖专家组来我国,对上海、重庆、苏州等动物园的华南虎现状作了详细调查,共同采取人工复壮措施。只要全社会都增强生态意识,加上有关部门投入相应的人力、资金等,挽救虎的这一珍贵物种免于灭绝是有希望的。 编辑本段虎的起源 老虎到底它是怎么起源的呢?我们刚才讲了豹属这一属的动物,大概是在五百万年左右以前出现的。它从哪个地方起源?是从亚洲起源的,然后从亚洲起源以后向外辐射。一般认为老虎是起源于亚洲的东部,尤其是我们国家,我们境内。在我们国家境内,它早于豹属的其他成员,如狮子或豹子,首先大约在两百万年左右以前分化出来。我们国家的华南虎是我们国家特有的,被认为可能是所有老虎的祖先,是一个原始的类群。老虎现在分了有八个亚种,其中不幸的是有三个亚种灭绝了。 注意:美洲虎(豹)是豹属成员之一,不属于老虎。 编辑本段虎与文化 王泰戈画虎作品 虎的象征意义在中国亚洲文化中都有体现,被看作是勇猛的象征。早在5000年前的印度河古文化中(今巴基斯坦一带)就发现有雕刻在图章上的虎的形象。印度教种有一个骑虎的女神杜伽(Durga),这个女神的形象在印度随处可见,多出现在火车两侧。韩国的野生虎虽已经灭绝,但韩国人仍称自己的国度为“青龙白虎之邦”,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2002年韩日世界杯上,虎都被定为吉祥物。在中国,虎的形象随处可见,殷墟甲骨文中就有虎字,现在汉字中的虎就很像一只虎。据说汉字中的“王”就来自于老虎前额上的斑纹,还有许多成语、民间俗语中都有虎出现。虎在十二生肖中排名第三位。 画虎: 1、中国国画中,老虎用工笔画出,千姿百态。常以松月、山水为背景,显示老虎是兽中之王,威震河山,深受国人喜爱。 也有写意画法,重在神似。 2、《民俗虎文化》 中国人的《民俗虎文化》很多,数不胜数。 汉族有地方在结婚时,门口两边贴上:青龙、白虎、左右把门,象征吉祥兴旺;对很刁蛮的妇女称为:《母老虎》;有个讲佛教的笑话:老方丈教育小和尚远离女色,一天外出小和尚看见一位姑娘,看不够。老方丈说,你看见的那个是《老虎》!别看她。可是小和尚天天想《老虎》,茶饭不吃,想《老虎》想死啦! 3、在白话小说中,描写老虎的形态、习性、活动等很多。 如:清施耐庵《水浒传》,武松打虎段,把老虎称为:“吊睛白额大虫”,做老虎的别称。 老虎(GOUF) 老虎(MS-07B Gouf) 出自日本国宝级动画《机动战士高达》动画作品中的经典角色。 机体番号: MS-07B 机体代号(日文): グフ 英文: Gouf 中文: 老虎 出现作品: 机动战士高达(0079) 机体类型: 陆战用量产型MS 制造商: 吉恩尼克公司 所属: 吉恩 初次配备: U.C.0079 内部环境: 标准型驾驶舱 尺寸: 全高:18.7米 头顶高:18.2米 重量: 本体重量:58.5吨 全备重量:75.4吨 装甲材料及结构: 超高张力钢(超硬钢合金) 发电机出力: 1034KW 推进力: 40700KG 加速度: 0.54G 地上速度:99千米/时 装备及设计特征: 固定武装: 指部5连装75mm机关炮 选用武装: 选用手部武器: 120mm机关炮;电热鞭;热能军刀;专用盾牌 MS-07老虎在装备了原来没有的热能军刀后,就正式的投入了生产,而这种生产的型号就是MS-07B型。这种标准装备型的MS-07B生产量在全系列老虎中排名第一,总共生产了约200架之多。MS-07B由于是在加利福尼亚基地生产的,所以在装备时也以美洲基地为中心,先装备北美攻击军然后再装备其他部队。而原本的MS-06J的生产也逐级排到了第二位,生产线也被改造用于MS-07B的生产。分配到各地的MS-07B获得的评价不错,特别是那些熟练的驾驶员对它的评价很高。最为驾驶员称赞的是MS-07B上可分离的盾牌。 MS作为常规战的主力,也相当需要强大的防护能力,而这种防护能力就是建立在MS身上的装甲上的。老虎在渣古的基础上加强了装甲,并带上了看似原始的盾牌,但这的确能够加强机体的防御能力。但在这种使用普通双足行进方法的MS,盲目加大装甲厚度,就等于降低机体的机动性能。但在当时,这个缺点并不突出。同时,也没有实战来将这种缺点显现出来。另外就是用于推进机体的设备,除了背部的喷射器外就没别的了。而其腿部关节设置也过于复杂,据说能够让机体在宇宙,水中,地面都能灵活使用的这种设计实在没太大的必要。而最大的问题在于机体的武装。MS-07B的左手由固定的75毫米5联装格林炮组成,这种设计大大减低机体的泛用能力,很多必须由双手扶持的武器都无法在MS-07B上使用。为了提高机体的机动能力,在MS-07H设计计划失败后,自护军还为MS-07B专门配备了“当打”式轰炸机,让MS-07B站在其上以获得高的移动速度,能够很快的赶到作战前线,但这种方法又大大增加了原本就不堪重负的后勤部的负担。虽然与“当打”结合后的MS-07B的机动性能得到提高,但战场的主角依然是原本要淘汰的MS-06J以及渣古其他的变异产品。而后期则由同样是重型MS但却拥有很强机动能力的MS-09系列成为主力。因此MS-07B作为主力MS的时间并不太长。但有轰炸机搭载以提高机体移动能力的设计又被联邦“参考”了过去,提出了SFS系统. 量产后的MS-07B的优点与缺点一样明显,但毕竟也是一种杰出的MS,而且为后来出现的MS-09提供了宝贵的设计经验。它的主武装是可以由右手使用的热能军刀,右手上固定的热能鞭,以及左手上固定的5联装75毫米炮,另外还可以使用120毫米机枪。同时,还有不少机体在前线接受不同的改装。 编辑本段相关知识介绍: (注意:以下资料来自少儿版《十万个为什么》及《科学世界》) 问题1:老虎狮子谁厉害? 回答1:狮子,非洲平原上的混世魔王;老虎,丛林中的独行刺客。它们都是猫科动物,也都是天生的杀手。狮子,非洲平原上的混世魔王,是的骁勇斗士;老虎,丛林中的独行刺客,拥有精密武器与非凡气度的百兽之王。它们全副武装,有着巨大的犬齿,锋利的爪子与暴躁的脾气。它们是隐蔽的猎人、伏击的专家、快如闪电的杀手。两强相遇,谁会是最后的胜者呢?国外有个猛兽大对决的节目对其进行了“模拟战斗”,结果是狮子取胜,并在中央电视台科学世界节目播出。但是后来这个结果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很多人质疑这种模拟不符合事实。而且目前究竟有没有模拟动物打斗的这种计算机技术,还存在很大的疑问,也可能是出自西方人对狮子喜爱。最现实的观点是饲养老虎与狮子的专家都一致认为老虎应该更加强大,其中的问题可想而知。 问题3:有白色皮毛的老虎吗? 回答3:到目前为止,只发现了几十只白虎。它们身上的毛呈乳白色的,眼睛呈淡蓝色,鼻子和脚掌为粉红色。 问题4:为什么虎尾被称为第三件武器? 回答4:老虎的尖牙和利爪都是非常厉害的武器,它还有第三件武器——尾巴。当它攻击猎物扑空时,就会抡起尾巴向猎物横扫过去,把猎物击倒在地。 问题5:老虎身上为什么有斑纹? 回答5:老虎身上的斑纹可以帮助它隐身于草丛或树林中,有利于它在猎物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袭击。老虎快速奔跑的时间不长,因此它们只适合近距离对猎物发起进攻,条纹恰恰成为他们的保护色。 问题8:虎妈妈怎样养育自己的孩子? 回答8:虎妈妈每胎能生2到3只小老虎,它十分喜爱自己的孩子。小老虎出生半个月后才睁开眼睛,靠吃母奶长大。到三四个月后,就开始跟妈妈学习捕猎的本领。长到两岁半左右,小老虎离开妈妈独立生活。 问题9:老虎也会“自我保健”吗? 回答9:老虎很喜欢洗澡,每当它们捕食猎物时身体就会发热,所以它们用水来降温。但它们不会马上跳入水中,而是慢慢地蹲伏下来,先将长而硬的尾巴浸入水中,然后把水往身上挥洒。 编辑本段保护老虎 近年来,虎的数量在急剧减少,产在我国的东北虎、华南虎、孟加拉虎,已到了濒危的程度,据文献报道, 老虎 生活在野外的东北虎,在世界上也只有200多头,目前生活在我国境内野生东北虎可能只有10头左右;加上全国动物园和饲养基地的也仅仅只有200多头。生活在野外的华南虎、孟加拉虎,自然也不会超过15头。 随着世界上虎的不断减少,全球保护虎的呼声日益高涨。70年代世界自然基金会就开始了援救老虎的行动,随后在印度、西伯利亚、我国也都采取了严加保护措施,发布野生动物保护法。对全国饲养在动物园的三种虎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进行繁殖。仅北京动物园饲养的东北虎从50年代到现在已繁殖成活了124头。 为了挽救华南虎,1995年中国动物协会还专门成立了华南虎协调委员会,统一协调华南虎的救助工作;对我国目前动物园圈养的30多头华南虎,纳入我国《21世纪议程》、《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 199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动物繁殖专家组来我国,对上海、重庆、苏州等动物园的华南虎现状作了详细调查,共同采取人工复壮措施。只要全社会都增强生态意识,加上有关部门投入相应的人力、资金等,挽救虎的这一珍贵物种免于灭绝是有希望的。 赵新建《霜冷》 [1] 我们平时应怎么样做才能保护野生老虎? 1 拒绝购买使用含老虎制品的商品,如虎皮,虎骨酒,虎肉 2 告诉身边的朋友,老虎的濒危状况。看到亲友购买老虎制品,请善意劝止。 3 请尽量使用FSC认证的纸张,保护森林,以减少对老虎栖息地的破坏。 每个人的一小步汇成救虎行动的一大步!虎年一起为老虎祈福! 保护东北虎,保护华南虎,保护孟加拉虎……看看画家赵新建先生笔下的老虎,曾经的兽中之王,曾经叱刹于山川丛林之间的强者,面对日益恶劣的生存环境,如今已沦为人类的保护对象。面对那画面中老虎那落寞无助的眼神,我们只想说:但愿来年不太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