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唐朝出宰相最多的省份是哪一个
山西。不只出宰相还有将军。特别是河东裴氏,也就是今西省闻喜县礼元镇裴柏村,有天下无二裴之称。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唐代一共有宰相369人,而山西籍宰相有48人,占13"27%,比例相当大,平均每6年就有一个山西籍人士出任宰相。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有趣的现象。
‘贰’ 中国古代宰相籍贯,看看哪省最威武
全国有籍贯可考的宰相1037位,排名前10名省份分别是:
河南220名,陕西127名,山东120名,河北115名,山西84名,江苏76名,浙江69名,安徽46名,江西30名,福建29名。
河南籍的宰相人数高居全国之首,达220人,每5位宰相中就有一个河南宰相。
‘叁’ 中国历史上出宰相最多的地方是今天哪个省最好列出代表性人物或详尽介绍,谢谢。
你好?很高兴能回答到你的问题。 山西省闻喜县是中国历史上出宰相最多的地方。唐朝与魏征齐名、世所传颂、名垂青史的一代贤相裴度,便是闻喜县人。裴氏家族千年显荣,一共出了59位宰相、59位大将军、14位中书侍郎、11位常侍、10位御史、25位节度使、观察使,77位太守、21位驸马、68位进士(其中状元及第5人),实乃人才辈出,实为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奇观。
‘肆’ 中国第一宰相村出了哪些宰相
大约在三千年前的周孝王时,裴柏的人才开始往西走,汉唐以来,终于走出了裴秀、裴寂、裴炎、裴度为代表的五十九位宰相、五十九位将军,五品以上的文武官吏更是多达三千余人,裴氏大家族成为河东大地上蔚为大观的名门望族。
闻喜裴氏是中国封建社会史上盛名久着的一大世家。其始祖为赢秦始祖非子之后,非子之支孙封(非邑)乡,因以为氏。周僖王时,六世孙陵封为解邑君,乃去“邑”从“衣”,以“裴”为姓。后裴氏分为三支,分居河东、燕京、西凉等地,但考其谱系源流,皆出于闻喜之裴氏,故有“天下无二裴”之说。
闻喜裴氏家族自秦汉,历魏晋,至隋唐而极盛,五代以后,余芳犹存。其家族人物之盛、德业文章之隆,在中外历史上堪称独无仅有。
据《裴氏世谱》统计,裴氏家族在历史上曾先后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0人,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 25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封爵者公89人,侯33人,伯11人,子18人,男13人;与皇室联姻者皇后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驸马21人,公主20人等,真可谓“将相接武、公侯一门”,中国“宰相村”由此而得名。
扩展资料:
中国宰相村指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礼元镇裴柏村,是裴氏宗祠所在地。该家族为三晋望族,也是中国历史上声势显赫的名门巨族,以59位宰相、59位大将军着称于世。
裴柏村现存裴氏祠堂、裴氏碑廊、裴氏墓冢等众多古迹。裴氏祠堂建于唐贞观三年,有前殿、后殿、状元坊、碑廊等,规模宏大。裴氏碑廊,保存有很高史料和书法艺术价值的古碑数十通。裴氏墓冢坐落在裴柏村东五公里风光秀丽的凤凰垣。
裴氏家族中在学术领域有成就者,亦宛若群星,值得推崇。如西晋裴秀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地图学家,与欧洲学者托勒密被誉为古代世界地图发展史上东西方相辉映的两颗璀璨的明星,他的“制图六体”,为后世地图绘制学奠定了科学的基础,在世界地图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裴秀之子裴顾,是西晋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在当时崇尚“庄老”、高谈“玄理”的情势下,独树一帜,提出“无不能生有”,“有”是万物存在变化之基础等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
南朝宋史学家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其子裴骃、曾孙裴子野分别着有《史记集解》、《宋略》等不朽之作,被称为“史学三裴”。隋代裴矩所着《西域图记》,详细记述了西域14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及民风,对研究我国隋唐时期西北社会状况有重要价值。
隋代的裴世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率隋朝政府使团出访日本的人,为发展中日邦交做过重要贡献。还有东晋小说家裴启、北魏文学家裴伯民、东魏诗人裴让云、唐代史学家裴光庭等等。
‘伍’ 历史上的湖北省出过哪些宰相,他们的事迹有哪些呢
春秋时期,孙叔敖是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他在担任楚庄王时,曾任楚国的宰相。他以其能力和智慧而闻名。他协助楚庄王教化百姓,宽刑慢政,发展经济。他的政治成就是显着的。他主张以人为本,停战停兵,休养生息。由于治水(修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水利工程)、治国和治军的出色表现,楚庄王成为春秋时期的五位统治者之一。
张居正的故居在荆州古城的东门内。穿过大门,前面就是张居正街。以张居正命名的街道历史悠久,张居正的故居就在这条街上。不过,张居正故居在历史上早已毁于战火,我们今天看到的是后人重建的,而它原有的建筑景观布局,其风格是明清时期的四合院、小花园格局,有照壁、张文忠公祠、文昌阁、神龟池、抱阳楼、春中堂等景观。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陆’ 广西历史上是否出过宰相级别的高官
广西历史上虽然出过的宰相很少,但是认真的翻看一下各朝各代的历史,发现还是有一些的:
一·唐介
1.唐介,历任宋朝县令、监察御史、知州、三司使、参知政事,宋朝的参知政事即相当于宰相。
2.唐介,一说是江陵人。宰相王珪所着《唐质肃公介墓志铭》记载:“公讳介,字子方,其先晋昌人,唐末避乱于余杭,自其祖始徙家江陵,今为江陵人。”意思是说,唐介祖籍晋昌,唐代避乱于余杭,从他的祖父起开始迁居于江陵。
3.一说,唐介也是广西兴安人,他的后代在广西兴安繁衍生息。据广西兴安当地唐氏族人所说, 唐介次子唐义问一脉,在广西已经传了三十多代了。
今天的桂林市临桂区五通三里桥附近的老虎提儿岭上,有唐介公的“靴子墓”;桂林市全州县的凤凰乡,有唐介公的“衣冠墓”;桂林市兴安县的高尚镇,也有其的“衣冠墓”。
二·冯京
1.冯京,祖籍鄂州江夏(今湖北武昌),其曾祖时南迁至粤西宜山龙水(古粤西即今广西,即今广西河池市宜州区)。
2.冯京在宋仁宗时期中状元,是宋朝最后一位三元及第的状元。历任翰林学士、扬州知府、江宁知府、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宰相)。
3.冯京曾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降职为亳州知府、成都知府。王安石变法有利的一面,也有弊的一面,也不知道冯京的反对对不对。
三·蒋冕
1.蒋冕,是明朝广西全州人,家在全州县城北隅,即今广西桂林市全州县全州镇北门一带。
2.蒋冕与兄蒋升同登进士,历任司经局校书、吏部左侍郎、礼部尚书、首辅内阁大学士。明朝首辅内阁大学士,即相当于宰相。
九·李济深
1.李济深,原名李济琛,今广西梧州市龙圩区人。 2.北伐战争期间,李济深曾任黄埔军校副校长、广东省政府主席、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参谋长。
3.李济深虽然是国民党元老,但是他非常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李济深抗日,及其反对国民党政府的反共政策。
4.李济深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要创始人、主要领导人,1948年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 5.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6.古代的宰相一职相当于现代的总理这一级别,李济深是人大副主席、副主席,因而笔者认为李济深也是有资格位列宰相的。
十·程思远
1.程思远,广西宾阳人氏,桂系的核心人物,抗日名将。历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委、中央非常委员会副秘书长、立法院立法委员。
2.新中国成立后,程思远历任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其地位也是相当于宰相的地位了。
十一·韦国清
1.韦国清,广西河池市东兰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曾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勋章。
2.韦国清参加过百色起义、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历任红军大学总支书记、八路军5纵3支政治委员、新四军第9旅旅长、华东野战军2纵司令员、苏北兵团司令员;
3.解放后,韦国清历任公安军副司令员、广西省长、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中央军委常委、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4.值得注意的是,韦国清曾作为中国军事顾问团的团长,协助越南人民军进行抗法战争,并取得了胜利。韦国清赢得了越南人民和军队的爱戴和赞誉。
十二·成克杰
1.成克杰,广西南宁市上林县人。历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1998年,当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这是成克杰最辉煌的时候。
2.然而站得越高跌得越深,2000年7月31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宣判,以受贿罪判处成克杰死刑。2000年9月14日,成克杰被执行死刑。
3.成克杰是现代广西出的最高级别官员,实在是非常的可惜。人大副委员长,也是完全与古代“宰相”一职的地位相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