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玉米种植:中国玉米种植分布是怎样
中国的玉米种植面积有3亿亩左右。分布在约24个省、市、自治区。其中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是主省、区。1983年,世界玉米种植面积12962.7万公顷,总产为44925.5万吨,平均单产为3466kg/ha.。中国种植玉米18824万公顷,68190万吨,3623kg/ha. 是一年四季都有玉米生长的国家。北起黑龙江省的讷河,南到海南省,都有玉米种植。
全国玉米分为六个种植区:
*北方春播玉米区,以东北3省、内蒙古和宁夏为主,种植面积稳定在650多万公顷,占全国36%左右;总产2700多万吨,占全国的40%左右。
*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以山东和河南为主,种植面积约600多万公顷,约占全国32%,总产约2200万吨,占全国34%左右。
*西南山地玉米区,以四川、云南和贵州为主,面积约占全国的22%,总产占18%左右。
*南方丘陵玉米区,以广东、福建、台湾、浙江和江西为主。种植面积为全国的6%,总产不足5%。
*西北灌溉玉米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甘肃省一部分地区。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3.5%,总产约占3%。
*青藏高原玉米区,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海拔高,种植面积及总产,都不足全国的百分之一。
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号玉米生产大国,年产量亿余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0%;同时,我国也是玉米的头号消费大国,消费量的90%以上靠国内生产。在过去五年,我国有两年进口玉米,有三年出口玉米。尽管进出口量每年在数百万吨到一千余万吨,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第二的位置(头号出口国是美国,头号进口国是日本),但占国内的消费量,一般在5%一10%。
我国传统的玉米出口市场是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各国,我国传统的玉米进口来源国是美国、阿根廷等。
东北是我国玉米的主产区,其中吉林省是我国玉米的第一大玉米主产省。 1996年吉林省产玉米175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4%。其次是山东省和黑龙江省,产量分别为1600万吨和1450万吨。河北、河南两省也有千万吨的年产量。
B. 我国目前玉米的供需情况如何
目前玉米的势头很猛,并且随着价格的上涨,可以说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也就产生了,农户们可是大量囤积并且玉米在市场上的售价也开始大幅度的提高。而我国玉米如今的供需情况是处于供少于求的状态,所以玉米的价格才会大幅度提高。
这是因为各个领域对于玉米都是非常需要的,这自然的就让玉米的价格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会发现玉米价格上涨之后也产生了很大的连锁反应,比方说种植的农户就会开始大量的囤货,想要来看市场趋势从而进行抛售,有关玉米的各类产品价格都出现上涨。
C. 中国平均每人每年消耗粮食多少公斤
我国平均每人每天消耗约1.3斤粮食, 一.全国每天大约消耗16.9亿斤,一年是6168.5亿斤粮食,我国每年需要6-7亿吨粮食,这里有1-2亿吨的粮食缺口.注意,这个数据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让数亿贫困、半贫困和半温饱人口维持现状!
二.2019年中国粮食产量6.6亿吨(13277亿斤),创历史最高纪录!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今年产量比2018年增长0.9%,增加594万吨。
具体数据:
1.在2019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41亿亩,比上年减少1462万亩,下降0.8%。
2.全国粮食作物单产381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6.6公斤,增长1.8%。谷物、豆类、薯类三大类粮食单产水平均有所提高。小麦单产375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14.3公斤;玉米单产421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14.1公斤。
3.2019年农业气候对粮食生产总体有利。整体来看,今年气候条件较为适宜,有利于粮食作物生长发育,从全国看,大部分地区没有出现大范围灾情。
4.全国粮食种植全程机械化的耕、种、收、施肥、喷药、灌溉精准作业推广扩大,农业种植机械化程度持续提高。
5.中国2019年粮食消耗量大概7.2亿吨,粮食自给率91%,粮食缺口6千万吨,主要靠进口解决。我们国家还是要稳住耕地红线,保证粮食90%以上自给率这个国家战略大方向。
6.我国的粮食消费主要包括:口粮消费大概占40%,饲料消费大概占26%,工业消费34%。
7. 主要进口:1)大豆每年从美国巴西进口8000万吨,主要用来做养殖业饲料和榨油。为了不让外国卡脖子,今年增加大豆种植面积10%,大豆振兴计划良好开局。今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贴近消费者需求,粮食品种结构也持续优化。
D. 中国每年消耗多少万吨粮食
中国每年消耗约370475万吨粮食。按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除各类果蔬、肉食之外,我国人均每年的主粮消费量(包含原粮、谷类、豆类以及薯类)的消费分别为132.8千克、122千克、8.3千克、2.6千克。
人均主粮一年的消费量为:132.8+122+8.3+2.6=256.7kg,相当于513.4斤,折合为每天消耗1.45斤各类主粮。那么14亿人,每天需要消耗的主粮为:1.45斤*14亿=20.3亿斤=10.15亿千克=1015万吨。
民以食为天,而最近一份报告显示,这个“食”怕是有点不够用了!
消息来源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8月17日发布的报告,称到“十四五”期末,中国可能会出现约1.3亿吨的粮食短缺应该说,人们的担忧是正常的。毕竟,人们把食物放在第一位,现在很多人都经历了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时代,仍然记得那种痛苦。
1.3亿吨的粮食缺口看似巨大,但在中国巨大的粮食消费面前却只占很小的比例,因此1.3亿吨的粮食缺口对中国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中国有近14亿人口。如果有效粮食消费人口是13亿,那么1.3亿吨的粮食缺口相当于每人100公斤,这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大。
此外,中国的粮食目前已经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而不是像传言的那样严重依赖进口。根据《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的数据,中国粮食产量连续四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人均占有粮食约470公斤,实现了从“吃不饱”到“吃饱”、“吃好”的历史性转变。因此,消费者不必担心食物短缺。
更重要的是,中国已经从战略上建立了粮食储备,并为大中城市建立了应急粮食储备机制,这可以确保中国城市居民的粮食供应和安全。目前,中国有6.7亿吨标准粮库和2.4亿吨简易粮库,也就是说,中国的粮食储备能力已经达到9.1亿吨,足以保证一年半到两年的粮食安全。此外,在大中城市和价格容易波动的地区,紧急成品粮食储备已经建立了10-15天。
根据中国目前人均占有470公斤粮食,实际上,直接用于粮食消费的数量约为200公斤,饲料消费已占人均占有粮食的一半以上,居民人均直接消费的口粮有所减少,而动物性食品、木本食品和蔬菜、瓜果等非食品的消费有所增加,导致食品更加多样化。这导致了中国粮食结构性矛盾的增加,从而导致不可避免的大量进口。
数据显示,大豆和玉米,饲养生猪,家禽和水产品等动物,占中国进口粮食的绝大部分。2018年,仅大豆就占进口总额的近80%。2019年,中国大豆产量为1810万吨,大豆进口量为8851万吨,是中国产量的近5倍。
E. 我国玉米每年产量2亿多吨,为何还大规模进口呢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的,这和我国有着悠久的农耕文化有着很大的关系,至少在2020年之前,我国依旧是以一个农业大国的形象,一个发展中国家把农业作为第一生产力这一点在在任何时候都是无可厚非,但是在2020年我国就开始步入工业大国的门槛。
我国有广大的额耕地面积,有着庞大的农业人口,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有着基数庞大的农耕人口,还有一点就是我国农耕的机械化程度低,距离发达国家还有着差距,但是在我们的不懈坚持之下,在2020年将会有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所有农产品中玉米的产量最高,利用率也是最大的,每年的消耗量都在一亿多吨,这其中有工业用料,口粮,还有饲料等。其中饲料的用量最大。
空间分布
在我国玉米消费的空间分布中,工业用料主要是山东、吉林、黑龙江、河北等地,而在饲料用于我国河南、河北、安徽、四川、云南广西等地,因为玉米作为饲料供一些家畜的食用,而这些地方又是主要家畜的生产区。
其实已经很多年我国的玉米产量已经是供大于求的状态了,每年的玉米还有数百万吨出口。
有一个小的知识是需要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国每年还是会从国外进口数百万吨玉米,这是因为从玉米的质量来说我们国家的玉米质量和发达国家对于玉米的要求还是有不少的差距的,所以我们每年有必要去进口,我们经常进口玉米的国家有美国,澳大利亚,还有乌克兰。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价格,我国玉米的价格要高于国外,有些人说,既然国外便宜为何不大规模进口,因为我们自从加入世贸组织后,每年进口的量都有一个相对的配额,一旦用完之后不能够在继续进口,这就使得,我们要的高品质低价玉米没有办法满足我们的需求。
还有就是为何保护我们本国的玉米产量和农业人口的生产积极性,要知道有一句话叫做:谷贱伤农。如果没有人种地了?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所以说呢也是一种从收购价格来保护农民的利益。等到未来我们的机械化程度高了,从农业国变为农业强国在到工业大国等都是后期可望。
小结
所以不论今天的你是城市人口还是农业人口都应该为自己的国家做贡献。我相信,多少年前,那些80-90后还记得坐在玉米堆里扒玉米的场景吧!这是多么令人怀念呀!
你呢?你还记得吗?
F. 全国种植玉米一年可以赚多少
根据现在的玉米产量来说,玉米一季每亩地能产1300斤左右。1300斤的玉米。玉米打一块钱一斤就能卖1300块钱,刨出去施肥,化肥,浇水,打农药的钱,大约每亩地能赚1000元左右。
所以说一年可以赚多少钱,主要看你有多少年有10亩地,一年大约就能赚1万块钱,有100亩地就能赚10万块钱。
玉米具有很强的耐旱性、耐寒性、耐贫瘠性以及极好的环境适应性,营养价值较高。作为中国的高产粮食作物,玉米是畜牧业和养殖业的重要饲料来源,也是食品、医疗卫生、化工业等的不可或缺的原料之一。
G. 中国人民一年能吃多少粮食
中国人民一年能吃至少1万亿斤左右的粮食。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表示,中国已经连续十几年粮食丰收,去年产量为13277亿斤,且连续五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说明中国已经有了这样的生产能力。
现在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远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粮食安全标准线。稻谷、小麦这两大口粮的自给率达到百分之百,库存超过一年的产量,可以供全国人民吃一年。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一些国家增加粮食储备,一些国家限制粮食出口,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今天在人民大会堂“部长通道”上说:“有人担心,我们国家会不会发生粮食危机。对这个问题,我可以肯定地说,中国不会发生粮食危机。”
(7)全中国一年需要多少玉米扩展阅读:
中国粮食足够中国人吃主要取决:
第一,我国的粮食产量足够稳定且高位。每年都高达6.5亿吨左右,而今年这一数据可能会更高一些,因为国家明显加大了对于春耕引导力度和帮扶支持。
以2019年为例,我国当年度的粮食消费总量包括油脂油料在内,大概是七亿吨左右,但是在这高达七吨的粮食消费中,有大约六亿吨左右是完全国产化的粮食,其中特别是像小麦,稻谷米这样的口粮以及谷物几乎可以做到完全的自给自足。
第二,我国的粮食库存足够应对突发事件。而我国目前的粮食库存总量大概在2.5到3亿吨之间,当然,具体数值这个属于我国的国家粮食安全范畴之内,也算是一个机密官方,并没有对外透露,但是2.5亿到3亿吨之间,这个数据是业内的普遍共识。
在国际上对于粮食储存以及国家库存有一个明显的界限,那就是一个国家,每年的粮食储存量大约在这个国家,年度粮食消费量的40%左右,最为科学,如果少了,再面对突发情况的时候,会有些乏力,而如果粮食库存过多,咋也会出现一些负面的影响,比如说库存偏多,造成财政压力过大以及粮食流通受阻,陈化粮现象严重等等。
H. 中国一年的粮食产量能达到多少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6384万吨(13277亿斤),比2018年增加594万吨(119亿斤),增长0.9%,创历史最高水平。
2019年,全国粮食作物单产381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6.6公斤,增长1.8%。其中,谷物单产418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10.1公斤,增长2.5%;豆类单产128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2.7公斤,增长2.1%;薯类单产269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3.1公斤,增长1.2%。
稻谷单产471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2.2公斤,增长0.5%;小麦单产375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14.3公斤,增长3.9%;玉米单产421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14.1公斤,增长3.5%;大豆单产129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2.7公斤,增长2.2%。
(8)全中国一年需要多少玉米扩展阅读
中国库存口粮可供全国人民吃一年
中国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5月22日在“部长通道”上接受媒体有关粮食危机问题的采访时,用四句话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粮食连年丰收,库存比较充裕,口粮绝对安全,饭碗端在手里。”
韩长赋进一步表示,中国已经连续十几年粮食丰收,去年产量为13277亿斤,且连续五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说明中国已经有了这样的生产能力。现在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远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粮食安全标准线。稻谷、小麦这两大口粮的自给率达到百分之百,库存超过一年的产量,可以供全国人民吃一年。
I. 中国每年进口粮食多少吨
中国每年进口粮食达到14262万吨,也就是1.426亿吨。其中,用来加工食用油和饲料的大豆10033万吨,进口单价1.4元/斤,比国内大豆价格低1.1元/斤。玉米进口1130万吨,进口单价0.8元/斤,比国内低0.5元/斤。小麦进口838万吨,进口单价1元/斤,比国内低0.25元/元。大麦进口808万吨。高粱进口481万吨,大米进口294万吨。
进口的原因
一方面品种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谷物虽然保持较高自给水平,稻谷连续多年产大于需,口粮在数量上已经得到保障,但是玉米已连续两年出现产需缺口,大豆自给率不足20%。另一方面城乡居民粮食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对优质粮食需求持续增加,而国内优质粮食供给不足。如小麦是我国居民的主要口粮,国产小麦以中低筋品种为主,蛋白质含量较低,制作高端面包所需要的高筋小麦国内供应不足,需要通过进口来解决。
J. 中国一年养殖能用多少玉米
据行业人士称,中国政府计划连续第二年调低国产玉米收购价格,旨在提振遭受危机的加工行业停滞的需求,消耗庞大的玉米库存。
中国玉米价格全球最贵,令国内加工行业难以维系。政府准备把2016/17年度玉米收购价格再下调10%,至每吨1800元,约合每吨282美元。此前政府已经宣布将2015/16年度(10月到次年9月)玉米收购价格调低10%。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玉米消费国。加工商使用玉米生产饲料、甜味剂和乙醇等。玉米收购价下调也将影响高粱、玉米酒糟粕和大麦等饲粮需求。北京的分析师称,考虑到库存庞大,国内玉米价格仍远远高于进口成本,政府需要调低玉米价格。
行业人士表示,政府还可能向采购东北玉米的南方销区饲料加工商提供运费补贴。他们没有透露政府何时提供补贴。三位行业人士称,政府可能在明年初宣布新的收购价格。中国的玉米播种工作于3月份开始。
中国玉米价格下调有助于制约国内加工厂对海外玉米的需求,令国际玉米价格承压下行。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玉米消费国。某国有智囊团的分析师称,玉米及玉米替代品进口量将会低于我们早先的预期,可能比上年减少50%甚至更多。
中国政府不得不逐步退出玉米收储项目,因为到明年4月份时,国内玉米库存可能激增至2亿吨,相当于中国全年的消费量。收储项目旨在保护农民收入,但是也导致过国产玉米价格高企,加工商和深加工商面临亏损。消息人士称,过去三年里多达60%的深加工产能关闭。
今年9月份中国自2008年以来首次调低玉米收购价格。东北地区的深加工企业还获得收购国产玉米的补贴。这些措施有助于缩小国产玉米与进口玉米之间20%的价差,但是仍不足以消耗库存,或者鼓励饲料加工商以及甜味剂生产商等加大投资力度。
不过,至少一家公司已经从原材料价格下跌中受益。亚洲地区最大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大成生化的官员称,上周公司已经开始恢复闲置的玉米甜味剂和赖氨酸生产线。到11月底时,位于吉林的赖氨酸生产厂将开足马力生产,年产能达到50万吨。
但是养殖行业的需求低迷不振,可能制约提振诸多玉米加工企业的努力。一些家禽养殖户的存栏量正从疫情中恢复,中国生猪宰杀已经造成库存枯竭。中粮期货分析师称,玉米需求不会很快恢复到2012年创纪录的1.2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