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家能源局:国内已累计建成加氢站超过250座/位居世界第一
易车讯近日,国家能源局科技司副司长刘亚芳近日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氢能产业高峰论坛”上透露,我国在氢能加注方面获得新突破,已累计建成加氢站超过250座,约占全球数量的40%,加氢站数量位居世界第一。
她表示,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与其他世界主要经济体一样,高度重视氢能技术与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全国20多个省份已发布氢能规划和指导意见共计200余份。在国家和各地政府鼓励下,国企、民企、外企对发展氢能产业都展现了极大的热情,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环渤海三大区域的氢能产业呈现集群化发展态势。
在氢能制备方面,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在华北和西北等地积极推进,电解水制氢成本稳中有降;在氢能储运方面,以20兆帕气态高压储氢和高压管束拖车输运为主,积极拓展液态输氢和天然气管网掺氢运输。
在多元化应用方面,除传统化工、钢铁等工业领域,氢能在交通、能源、建筑等其他领域正稳步推进试点应用。在交通领域,我国现阶段以客车和重卡为主,正在运营的以氢燃料电池为动力的车辆数量超过6000辆,约占全球运营总量的12%。
刘亚芳说,国家能源局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氢能技术与产业发展,近年来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宏观引导,推动关键技术装备攻关,探索多场景高效利用,建立健全标准化体系,积极推动氢能产业发展。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张晓强认为,近年来国家、地方和企业在氢能领域的研发投入不断加大,应充分借鉴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业态发展的经验,既发挥好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也要加强优质创新资源整合,鼓励协同创新,加速突破氢能全产业链关键材料及核心技术设备瓶颈。(图片来源:网络)
2. 中国石化未来拟规划布局1000座加氢站 为氢燃料电池车服务
广西石油
广西石油主动融入广西壮族自治区规划建设氢能枢纽布局,在柳州建成投营首座加氢加气站——柳州博园加油站。
柳州博园加油站,该站靠近柳州氢能源电池汽车试点示范基地,日加氢能力达500公斤,为示范基地内的汽车制造业新生产下线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和物流园的加氢运输车辆提供综合能源定点保供服务。
3. 中国哪些城市有氢燃料公交车
国内没有 还都是新能源 电动
氢燃料电池公交车,2009年7月1日巴西矿业和能源部与城市运输公司在最大城市圣保罗推出。
2009年7月1日巴西矿业和能源部与城市运输公司在最大城市圣保罗推出了拉美第一款氢燃料电池公交车。这款汽车长12米,载客能力为63人。 巴西矿业和能源部的公报说,圣保罗是巴西最大城市,人口近2000万,目前大部分公交车都是柴油发动机,该市90%的污染物排放都来自公交车,发展“零排放”公交车有利于减少城市环境污染。 此外,巴西石油公司将在圣保罗市开设第一家汽车加氢站,每天可生产氢燃料120公斤,可以为3辆公交车加氢,每辆车加氢后可行驶300公里。
4. 中石化启动标准制定,加油加氢如何合建
为了进一步推进“氢燃料”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基础设施如加氢站的建设和普及势在必行。近日,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官方表示,集团公司工程部已主持召开了国家标准GB50156《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修订工作会议,来自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等16家单位的3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的议题,则是推进“加油加氢合建站”的建设标准制定。
据悉,此次会议主要修订了三方面内容:一是增加加氢合建站的技术要求,以适应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二是提高CNG储气压力限值,以增加CNG汽车运行效率,促进产业升级;三是提高加油站环保要求,减少油气排放,防止油品渗漏污染。
5. 氢能源汽车去哪里加氢
加氢站内设施与普通加油站内的设施没有太大区别,加氢过程与一般汽油车加油类似。加氢站面积比一般加油站大,由氢气分离厂和加气台两部分组成。
氢气分离厂内设有氢气分离罐,工程人员向罐内输入水,在电力的作用下,水便分离成氢气和氧气。分离出的氧气通过管道向空中释放,同时将氢气收集在密封压力罐内加压、储存,再通过高压管道为氢汽车加氢。
氢能源汽车如何加氢
氢燃料汽车实际上和普通汽车加油的过程并无明显差异。车后轮旁边有个小门,把黑色加氢枪插进加氢口,不到10分钟,这辆客车就“满血复活”了。
客车顶部载着5个70公斤重的储氢瓶,每个能装3公斤多的氢气,让客车可以一口气跑200至300公里。如果是长途行驶,车上可以装8个储氢瓶,实现500公里的最大续航里程。
加氢站
作为给燃料电池汽车提供氢气的基础设施,加氢站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各种示范活动在全世界各地火热展开,这些加氢站的建设及示范运行活动为今后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和经验。
6. 全国首座高速“加氢站”在山东投用,“加氢站”是什么
全国首座加氢站在山东的高速正式投入使用,这个所谓的加氢站到底是干什么的?就是汽车本身在行驶的过程中需要动力源,传统的是以汽油柴油为动力集成驱动的,然后有了一些新能源的汽车,这里的新能源汽车是广泛意义上的,不是单纯指新能源的电动汽车,还包括以氢能源作为发动的氢能源汽车。
只不过现在氢能源的技术还不足够成熟制取氢气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危险,而且保存的过程中也是个很困难的事情,现在车子理论上是可以应用了也确实有限的技术,但成本控制还不够好。毕竟有个新的技术,想要大规模的夫妻,还是必须要顾及到成本的问题,成本有效控制了,为大多数人所能接受了,才能真正的做到普及。
7. 全国首个全商业化运营的加氢站在哪
“这是全国首个全商业化运营的加氢站,日加氢能力350公斤,可满足各类氢燃料电池车的加氢需求。”瑞晖加氢站站长李参成介绍,与纯电动车相比,氢燃料电池汽车不仅电池能量密度更高,加注也更快,平均仅需3至5分钟,续航里程上限也更高。
南海区在全国第一个启动了“促进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发展项目”运行。据介绍,该项目采用政府主导、政府和企业共同投入的“1+1+N”模式,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运行工作。项目首期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广东泰罗斯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等4家单位参与,计划投入17至20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20至30辆氢燃料电池中型客车、70至80辆氢燃料电池物流车参与示范运行。其中,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投入南海区公交线路运行,开通“丹灶—桂城”和“丹灶—狮山”两条示范运行线路。
超百亿元产业项目——长江氢动力(佛山)研发中心及整车生产项目也落户南海区。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龙头杭州长江汽车控股有限公司首期投资120亿元建设该项目,打造长江汽车全球唯一的氢动力汽车研发中心,并建设年产16万辆,涵盖纯电动和氢燃料电池客车、专用车、物流车、乘用车等车型的整车项目,达产后总产值约400亿元。
8. 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只看丰田Mirai别忘这几家中国企业
[汽车之家行业]?在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似乎形成了这样一种默契:囿于政策、技术、成本和商业模式等多个因素,我国优先发展氢燃料电池商用车,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则被看作“储备性”路线,多年来不温不火。
即便早在12年前,我国就有氢燃料电池乘用车亮相,但是它们始终没有被投向市场,甚至连“试错”的机会都没有。难道,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在中国市场没有前景吗?未必如此。
尽管如此,这一切也不会来的那么快。按照章桐的预测,氢燃料电池乘用车要达到一定的规模,还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也就是说,至少要5年左右时间,消费者才有可能小规模购买。(文/汽车之家李争光)
9. 中国对氢能的研究有哪些
我国的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也把氢能列为重点研究对象之一,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目前,我国已在氢能研究领域取得了多方面的进展,在不久的将来有望成为氢能研发应用领域领先的国家之一,也被国际公认为最有可能率先实现氢燃料电池和氢能汽车产业化的国家。
我国对氢能的研究与开发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初,科学家为发展我国的航天事业,对作为火箭燃料的液氢的生产、H2/O2燃料电池的研制与开发进行了大量而有效的工作。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将氢作为能源载体和新的能源系统进行开发。为进一步开发氢能,推动氢能利用的发展,氢能技术已被列入《科技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规划(能源领域)》。
国内已有数十家院校和科研单位在氢能领域研发新技术,数百家企业参与配套或生产。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工业已经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之一。2007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二大汽车市场。与此同时,汽车燃油消耗也达到8000万吨,约占中国石油总需求量的1/4。在能源供应日益紧张的今天,很显然,发展新能源汽车已迫在眉睫。用氢能作为汽车的燃料无疑是我们最佳的选择。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已在氢能领域取得诸多成果,特别是通过实施“863”计划,我国自主开发了大功率氢燃料电池,开始用于车用发动机和移动发电站。2006年10月,由江苏镇江江奎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学以及奇瑞汽车三方自主研发的“示范性氢燃料轿车研制项目”通过国家级专家组评审,标志着我国第一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以氢燃料为动力的汽车研制成功,我国氢动力技术已达国际领先水平。
氢燃料电池技术,一直被认为是利用氢能、解决未来人类能源危机的终极方案。上海一直是中国氢燃料电池研发和应用的重要基地,上汽、上海神力和同济大学等企业、高校也一直从事研发氢燃料电池和氢能车辆。上海作为我国氢能产业最领先的地区,2007年11月建成中国第一个汽车氢气充装站,计划到2012年达到万辆级氢能汽车的生产能力,并加快氢能汽车的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建成加氢站网络。同时,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国家标准编制也在上海启动。
当然,目前我国要大规模推广氢能利用仍需要解决氢源问题。我国南部和西南地区势能差较大,水资源丰富,水电发达,在丰水期可用大量剩余电力通过电解水制取氢。氢还可以从石油、天然气和煤等化石燃料中制取,以及从甲醇、烃类等通用燃料中转化而得。此外生物质能也可成为氢的重要来源,如细菌制氢、发酵制氢及沼气回收制氢等。传统的工业矿物,如硼氢化钠及工业副产氢,也是获取氢的有效途径。
目前,许多专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我国资源特点与实际情况提出了氢的制取方案,即中短期内应利用现有的石油和化工制氢能力,发展天然气与氢气混合的富氢技术,研究洁净煤和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中长期内应使洁净煤制氢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实现产业化,同时应加快基础设施和示范项目建设。此外,提前发展基础设施,包括建设氢能管道网、储存设施、加氢站等,以迎接“氢经济时代”的到来。
基于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焦炭生产国且焦炉气浪费严重的事实,有专家提出,用焦炉气制氢有可能成为我国开发氢能源的新途径。焦炉气原始含氢量就高达55%,可单凭变压吸附法就能将其高效分离出来,制氢成本低,只相当于电解水制氢成本的1/4~1/3;焦炉气所含的大量碳氢化合物也可应用重整技术转化为氢气。目前,利用焦炉气制氢已引起了业界的极大兴趣。不难预见,在即将到来的清洁能源时代,焦炉气有望成为我国未来重要的氢气供应源。
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的氢能市场将会发出夺目的光彩。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