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
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
拓展资料:
一、我国森林面积小,资源少,区域分布不均。1990年,中国森林面积约12460万公顷,人均面积约0.107公顷;世界森林面积约40.19亿公顷,人均面积约0.8公顷。中国森林覆盖率为12.98%,世界森林覆盖率为31%。中国森林蓄积量为91.4亿立方米,人均约8立方米,而世界森林蓄积量约为3100亿立方米,人均约72立方米。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山区人民积累了丰富的造林和森林经营经验,培育了大面积的人工林,特别是南方山区的杉木、竹林。中国森林总蓄积量为97.8亿立方米,占世界森林总蓄积量的2.5%。
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04-2008年)结果显示,全国森林面积19545.22万公顷,总蓄积量149.13亿立方米,森林蓄积量137.21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0.36%,比1949年的8.6%净增11.76个百分点。
二、 存在的问题
中国仍然是一个缺乏森林、绿色较少、生态脆弱的国家。森林覆盖率远远低于全球31%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储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7。森林资源总量、质量和分布不均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林业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首先,实现2020年森林增长目标的任务艰巨。从清查结果来看,前一阶段的森林“双增长”目标已顺利完成,森林蓄积量增长目标已完成,森林面积增长目标已完成近60%。然而,调查结果表明,森林面积的增长速度开始放缓,森林面积的增长仅为上次调查的60%。现有未征用林地面积比上次清查的面积减少396万公顷,仅为650万公顷。同时,现有适宜林地只有10%质量较好,54%质量较差,三分之二分布在西北和西南部。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越来越大,投资成本越来越高,效果越来越慢。为如期实现森林面积增长目标,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
其次,严格遵守林业生态红线的压力巨大。近五年来,各类违法违规建设占用林地面积每年超过200万亩,其中林地约占一半。一些地区的毁林和开垦问题仍然突出。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生态建设的空间将进一步被挤压。严格遵守林业生态红线,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底线的压力越来越大。
三、加强森林管理迫在眉睫。中国的林地生产力很低。每公顷森林蓄积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131立方米的69%,每公顷人工林蓄积量仅为52.76立方米。树木的平均胸径只有13.6厘米。年龄组结构仍不合理,中幼林面积比例高达65%。疏密林分面积占乔木林面积的36%。森林蓄积的年干损失增加了18%,达到1.18亿立方米。在进一步增加投资、加强森林管理、提高森林生产力、增加森林存量和增强生态服务功能方面仍有很大潜力。
四、是森林有效供给与社会需求增长的矛盾依然突出。中国对国外木材的依赖度接近50%,木材安全角势严峻;在现有用材林中,可采面积仅占13%,可采储量仅占23%。可利用资源少,大径用材树种少,珍贵用材树种少,木材供需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与此同时,森林生态系统脆弱的功能尚未得到根本改变,生态产品短缺仍然是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
2. 我国林业主要分布地形区
我国林业主要分布在东部的低山丘陵区。
“我国林业分布”与“我国森林分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林业是森林产业,森林是以生物建群种的自然资源的称谓。
我国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季风区的山区丘陵,由三大片组成:东北林区包括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西南林区包括北起秦岭南到云南广西边境,西起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东到雪峰山的广大地区,东南林区是长江中下游以南包括两广在内的低山丘陵。西北的森林资源主要是祁连山、天山和阿尔泰山区
森林产业包括森林采伐,木材加工,幼林抚育和林副产品生产在内。基于森林资源的环境意义和历史上的过度采伐,东北林区和西南林区的大规模采伐已经被禁止林木采伐了,用材林主要来源于东南速生人工林。
3. 我国的森林主要分布在
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哪些区域:
东北地区 :
包括黑、吉、辽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呼伦贝尔、兴安、哲里木三盟和赤峰市。东北地区的森林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
2.西南地区 :
这里所指的西南地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西藏。 主要林区处在横断山脉。这里天然原始林和成、过熟林比重大。面积占90%以上,蓄积量比重超过95%西南地区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川西、滇西北、藏东南的高山峡谷地区。
3.南方地区 :
本地区包括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和贵州等10省区。
4.东部少林地区 :
本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山东、河南、江苏等省市。
5.西北和华北西部地区 :
本区包括的范围有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中、西部。
森林资源 :据第四次全国森林资源普查,目前我国森林面积和林木蓄积量分别为1.34亿hm2和101亿m3,在世界上排第6位,但人均量分别为0.12hm2和9m3,仅及世界人均值的1/6和1/8。
森林覆盖率虽已达13.9%,但也仅为世界平均值的一半,在世界上排名100位之后。
在如此情况下我国森林砍伐却并没有因此而减缓,过量采伐,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等,正日益使我国仅有的一点森林遭受前所未有的破坏,生态环境的改变,使我国多种以森林为栖息地的动物濒临灭顶之灾,脊柱动物受到威胁433种,灭绝或可能灭绝为10种。
由于成熟林面积锐减,林木蓄积量少,采伐有限,我国木材及其它林产品一直供不应求,市场缺口很大,为满足国内需要,国家每年都要进口一定数量木材。
根据预测,我国木材紧张状况近期不会缓解,在很长时间内依靠进口木材补充国内需要的局面不会改变
4. 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些地区
我国森林资源的大致分布:
1.东北的:东北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东北地区的森林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主要用材树种:针叶林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红松、樟子松、沙松、云杉、冷杉等;阔叶树有桦、杨、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椴、榆、槭、柞树等。
2.西南的西南林区,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
西南地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西藏,主要林区处在横断山脉。这里天然原始林和成、过熟林比重大。面积占90%以上,蓄积量比重超过95%。
3.东部的秦岭、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的广大山区,则是我国主要的经济和人工林区。
南方地区包括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和贵州等10省区。南方地区是我国自然条件最好的地区,也是历来林业发达的地区,人工林占有很高的比重。山区的农民有经营林业的习惯。南方森林资源的分布比较均匀。武夷山系和南岭山系较为集中,两个山系的面积占南方地区总面积的22%,而有林地面积占45%,蓄积量占65%。
南方地区也是我国最大的经济林和竹林基地。如湘、鄂、黔的漆、油桐;鄂、皖、赣、浙的乌桕;浙、赣、湘、黔、桂的油茶;湘、桂、闽、浙、赣的毛竹等。
据刚刚结束的第七次森林资源全国森林面积19545.2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0.36%。全国绝大部分森林资源集中分布于东北、西南等边远山区和台湾山地及东南丘陵,而广大的西北地区森林资源贫乏。全国平均森林覆盖率为12.0%,其中以台湾省为最高,达70%。森林覆盖率超过30%的有福建(62.9%)、江西(60.5%)、浙江(60.5%)、黑龙江、湖南、吉林等6省,超过20%的有广东、辽宁、云南、广西、陕西、湖北等6省、区,超过10%的有贵州、安徽、四川、内蒙古等4省、区,其余各省、市、自治区多在10%以下,而新疆、青海不足1%。
5. 中国有哪些林业大学都在哪里
北京林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
福建农林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长沙)
6. 中国四大林业基地是什么
我回答这个问题比较牵强,因为我不知道你为何要提出“中国四大林业基地”的问题。在网络知道中也不只你一个提出了这个问题。在网络《林业基地》中提到的中国林业基地时写到“中国以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林区及西南高山峡谷林区为主要林业基地;南岭、武夷山、赣闽粤等林区,是以杉木、马尾松及其他速生树种为主的用材林生产基地。”我看到其它类似问题的回答是用的“中国以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林区及西南高山峡谷林区为主要林业基地”这句话。在《2014年中国林业发展报告》中把全国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四个地区。
7. 我国的林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哪两个干湿地区
林地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湿润和半湿润的山区。 具体为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疆地区,以及东南部的山地。我国最大林区在东北长白山大兴安岭是半湿润区或湿润区,其次是西南林区(横断山)和东南林区(东南丘陵)是湿润区。 我国耕地多在秦岭准河以北(华北),约占60%,旱地多,是半湿润区;30%多在华南,是水田,是湿润区。
拓展资料:
一、我国的森林资源分布在哪些地区?有哪些特点?
1、东北地区 东北地区的森林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东北林区特点是营林和木材生产集中,国有林业企业规模较大,机械化水平较高,采伐率高,林区道路密度大,林区经营水平高。
2、西南地区 西南地区的森林资源主要林区处在横断山脉,既受太平洋的影响又受印度洋的影响。多数山脉和水系为南北走向,海洋湿润气团可以从山由南至北深入到较远的地方,西边的山坡上分布着茂密的森林,构成了西南地区林业的主体。这里山体在3000米以上,相对高度也在千米以上。
3、南方地区 南方地区是我国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也是历来林业发达的地区,人工林占有很高的比重。山区的农民有经营林业的习惯。南方森林资源的分布比较均匀,武夷山系和南岭山系较为集中,两个山系的面积占南方地区总面积的22%,而有林地面积占45%,蓄积量占65%。
4、东部少林地区 本地区的林业类型主要是以平原林业为主,即农田、沟渠、道路、村庄等防护林为主,绝大部分为带,网状的形式,还有林农间作形式,极少量的片林。华北石质山区在古代森林较茂盛。近年来,森林带遭大规模破坏,部分阳坡地已经岩石裸露,童山濯濯,失去生产能力。
5、西北和华北西部地区 西北地区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秦岭南坡(汉中,甘肃白龙江流域)天山、阿尔泰山、祁连山、青海东南部等。这里为原始林区,并有国有林业局分布。
中国森林资源的主要特点:
6、人均资源占有量小。人均有林地面积0.113公顷,人均有林地蓄积量7.9立方米,不及世界人均83立方米的1/10。
7、林业用地面积大,但利用率低。有林地的利用率仅为50.05%,而德国、日本等林业发达国家的林业利用率都在90%以上。
8、林地分布不均匀,影响了多种效益的发挥。林地集中分布在中国的东南部,西北地区很少。土地面积占全国32.2%的西北地区,有林地面积仅占全国的6.7%,活立木蓄积量为全国的7.7%;在东南部又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而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长江中下游和珠江流域则分布较少。
9、森林管理粗放,生产力低下。中国有林地平均每公顷蓄积量为76.5立方米,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115.5立方米的66.2%;人工林生产力则更低,平均每 公顷蓄积量33立方米。
8. 试述中国林业的分布特点
中国森林主要主要分布在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西南横断山区,东南部的一些山区。林业的分布于森林主要的分布大体一致。
9. 林业 区别 各自分布地区 在我国
林业种植的树种有薪炭林、用材林、水土保持林,相对于林果业,种植的海拔较高,地形一般为山地;
林果业种植的树种以果树为主,如苹果、柑橘等,相对于林业,种植的海拔较低,地形一般为丘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