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资讯 > 中国最早地图是哪个国家

中国最早地图是哪个国家

发布时间:2022-07-22 18:33:52

❶ 中国现存最早的世界地图是什么

《坤舆万国全图》是意大利耶稣会的传教士利玛窦在中国传教时所绘制的世界地图,该图于明万历三十年在北京付印后,刻本在国内已经失传。南京博物院所藏《坤舆万国全图》为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宫廷中的彩色摹绘本,是国内现存最早的、也是唯一的一幅据刻本摹绘的世界地图。 利玛窦绘制《坤舆万国全图》时,以当时的西方世界地图为蓝本,并改变了当时通行的将欧洲居于地图中央的格局,而是将亚洲东部居于世界地图的中央,这样,中国就自然而然位于该图的中心。此举开创了中国绘制世界地图的模式。 这幅地图所绘五大洲中,各洲以不同颜色区分。山脉以写景法描绘,河流以双曲线绘写,海洋则以深绿色绘出水波,整幅地图和谐而又富有层次感。在地图圈外还绘有九重天图、天地仪图、日蚀图、月蚀图、赤道北地半球图、赤道南地半球图、中气图等小图,包罗了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识,开拓了当时国人的眼界。地图中的插图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在各大洋中,绘有16世纪不同类型的帆船9艘,在各个海域中,还绘有鲸、鲨、海狮等海生动物15头,南极大陆上还绘有陆上动物大象、狮子、驼鸟、恐龙等8头。这幅地图还保留了母本的全部序跋,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❷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地图是什么地图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地图是宋代的《禹迹图》。
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地图部所藏最早的中国地图是1136年刻绘的《禹迹图》的十九世纪拓本。这幅石刻地图原置于陕西省省会西安以西120里的凤翔府岐山县的县学中,描绘了传说中建于公元前2205年的夏朝大禹王统治地域内贡物运输的情况。这幅地图的作者不详,镌刻于宋代,按照裴秀的计里画方法绘制,但又参照唐代地理学家贾耽绘制于802年的《海内华夷图》结构做了纠正。裴秀精确的表述及熟练地运用计里画方绘图方法,使他的贡献堪与公元2世纪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克劳迪亚斯·托勒密相媲美。托勒密在天文学和地理学上的贡献奠定了近代西方地理学和绘图学的基础。
禹迹图长宽各一米多,图中采用计里画方的绘制方法,每方折地百里,横方七十一,竖方七十三,总共五千一百一十方。其中水系、海岸尤接近现今地图的形状。所绘内容十分丰富,行政区名有三百八十个,标注名称的河流近八十条,标名的山脉有七十多座,标名的湖泊有五个。据图中所绘来看,尚保存有部分唐代地名,可推知系根据贾耽《海内华夷图》中《禹贡》九州部分缩制,因而称为《禹迹图》。此图为研究中国地图学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其历史价值和科学意义很受后人重视,英国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权威学者李约瑟在其《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中,即称此图是“当时世界上最杰出的地图,是宋代制图学家的一项最大成就”。

❸ 中国第一张全国性地图是哪个朝代绘制的

虽然题主是在问“第一张全国性地图”,但是有些东西仍然需要交代一下。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制作地图的传统,因此留下了大量的各类地图。但是古代的文献,有时候很容易就亡佚,尤其是地图这种彼此替代性很强的东西。而且随着新的制图理论、制图技术的出现,旧地图的流传空间会进一步受到压缩。因此当题主问“第一张全国地图”的时候,仅敢说“目前已知的”、“最早的”全国性地图,现有的认识还是有相当大的可能性会被考古成果推翻的。

举个例子,以前人们都以为现存最古老的地图是宋代人绘制的《禹迹图》。但是随着考古研究有了新发现……

目前已知的,中国最早的地图是放马滩秦墓出土的地图:

1951年光华舆地学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地图

❹ 中国最早的地图是谁绘制的

根据中国古籍记载,早在3000多年前中国就已经有了地图。尚书上记下了一个使用地图的故事:周朝初年,成王命令周公旦占卜修建洛阳城。周公旦实地考察建城的选址以后,就将占卜选定的结果绘成地图,献给成王。当然,受条件的限制,这时的地图内容也仅限于一个较小的范围。诗经里面也有些与地图有关的字句,按照后人的解说,也就是按照地图上所指示的山川,依次进行祭祀的意思。

后来不少典籍也记载了有关地图的事情,《史记》记载,刘邦攻到咸阳后,手下的将领们争先恐后地到有钱人家取金银财物,只有萧何先到秦国丞相和御史的家里寻找法令、地图、书籍,收藏起来。于是刘邦对天下的要塞、人口多少、地方的贫富、百姓的疾苦等,都知道得清清楚楚。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加强统治,确实绘制了不少地图。再结合《史记》的记载,不得不承认,正是秦始皇主持绘制的地图,让汉高祖大受其利,多少有些讽刺意味。不过秦代的地图传到晋代就大多数失散了。

晋朝的裴秀是绘制地图的高手,他能够根据统一标准,订下制图原则,绘出准确可靠的地图。裴秀还总结了绘图经验,订了《制图六法》,采用有系统的科学方法绘制地图。裴秀的“六法”是指: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可以说是面面俱到,将绘制地图所要涉及的各个方面,都包括到里面去了。后来的学者考证后认为:裴秀的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中国最早的地图学典范。裴秀本人,也可以称得上地图大师了。

历史在发展,包括绘制地图在内的科学技术也在进步。裴秀之后,又涌现出了不少杰出的地图绘制者,唐代贾耽、北宋沈括、元代朱思本,都在地图方面作了极有价值的贡献。宋代《华夷图》和《禹迹图》石刻,至今还保留在西安碑林中,苏州也保存着《平江图》这幅南宋地图,是至今保存最为完好的城市地图。根据这些地图,可以知道,从六朝到元明时代,中国人编制地图已经有了较高的水准。这些地图,传统上都采用了“计里画方”图法,或称为方格图法。这种传统的制图法,在13、14世纪之交传播到西方,影响传之阿位伯世界。随后,14、15世纪,欧洲地图学迅速发展,可能通过阿拉伯人而吸取了中国制图法的精华。

中国地图的发展,是古代有识之士多年思考、实践的结果,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而不少西方人却说,中国地图的发展,是清初由西方传教士协助的,这种说法是毫无根据的。近年来,考古学家在长沙马王堆发现了3幅古地图,就是对上述说法的最有力驳斥。这3幅地图是画在帛上的。马王堆汉墓下葬年代是汉文帝12年,距今已有2100多年了。

马王堆出土的地形图,虽然绘于2000多年前,但内容丰富,绘制精确,具备现代地形图的基本要素:地貌、水系、居民点、交通网。也遵循了基本的制图原则:对内容的分类分级,图例的统一设计,主区较详尽而邻区较简略等。这幅地形图所绘制的范围,大概是今天的广西的全州、灌阳一线以东,湖南新田和广东连县一线以西,北至新田、全州,南到珠江口外的南海。地图主区是当时诸侯国长沙南部,邻区是西江诸侯南越王赵佗辖地。地图比例大约在十七万分之一到十九万分之一之间。地图绘出了大小30多条河流,九条标有名称,其河流骨架、流向、主要弯曲等均与现代地形图大致相同。图上的山脉,以闭合的山形曲线来表示坐落、范围及延伸方向,并在曲线上加绘月牙形符号,表示山头和山嘴的位置。图上共绘出80多个居民点,县城以长方形表示,乡里用圆圈表示,并可以看见大部分县城和重要市镇之间有道路相连。

❺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地图出现在什么时候(要真是的啊)

至今为止,有确切的地图实物证明,是公元前168年西汉时期,当时中国的地图就已经编制得十分精美。 1973年冬天,中国考古学工作者在湖南长沙马王堆进行古墓发掘,其中在马王堆的三号汉墓中发掘出三幅绘在帛上的地图, 这三幅地图各是一幅地形图、驻军图与城邑图。这三幅地图的出现,给中国的地图史提供了最早的宝贵实物资料。由于三幅地图出于西汉文帝12年(公元168年)下葬的马王堆三号墓中,因此其制作年代距今已有2100多年, 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制作的地图,也是三幅当今世界上无比珍贵的中国古地图。 这三幅地图是: 1. 长沙国南部驻军地图 2. 长沙国深平防区图 3. 城邑图 对三幅地图的研究表明:我国在西汉时代地图的绘制已十分精确详细, 虽然出土的地图上没有图名、图例与比例尺以及任何说明,但是在驻军图上已绘制出相当于现代东经111度至112度30分,北纬23度至26度之间,1度30分经差与3度纬差的广大区域,跨越了当今湖南、广西与广东的一部分,即如今的广西全州、灌阳一线以东;湖南的嘉禾与广东的连县一线以西;北到新田、全州;南到珠江口的南海。为潇水流域和南苓、 九嶷山一带。按现在的折算,地图比例尺约为18万分之一。主要内容: ·8个县级居民地、80多个居民点、74个乡级居民地及其地名 ·20多条道路、大小30条河流 ·用山形线、晕线方式表示山脉、山岭等地形 ·防区界限、驻军驻地、城堡等军事要素 根据与现代地图的比较研究,图中主要河流、山形与现今十分相近,居民地位置也十分准确。这说明在当时测量工器不十分发达的情况下, 能绘出如此地图,是十分了不起的。 长沙国深平防区地形图 长沙国深平防区地形图亦称长沙国南部地形图(西汉 文帝)1973年12月发掘湖南长沙市东郊马王堆三号汉墓(轪侯之子墓)时出土。绢底彩绘,成图于公元前168年以前。比例尺约为1:180 000,相当于汉代的一寸折十里,地图幅面为纵96cm、横96cm。原图上本无名,由于地图内容包含了山川、道路、城镇等要素,故取名“地形图”。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本图上方为南,下方为北, 采用田青、淡棕、黑三色绘画, 较详细地表示了山脉、河流、道路、城镇、乡里等内容。河流表示得十分突出,从河源到下游,以逐渐变粗的线条表示。较大的河在河口处均注有河名。着名的深水、冷水在其源头标注“深水源”“冷水源”文字。地貌表示颇具特色,山脉、山峰、山头、山谷诸元素皆清晰可见。采用闭合曲线表示山脉坐落、山体轮廓和走向,这是中国和世界上最早的表示地貌的科学方法,它虽然还不是18世纪出现的等高线,但已具备了高度概括和抽象的特点。该图翔实的内容、科学的表示方法,都超越了以往人们对古代地图传统的概念。国际制图学界普遍认为:马王堆汉墓地图是世界地图学史上罕见的珍宝,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长沙国南部驻军图 长沙国南部驻军图(西汉 文帝)1973年12月发掘湖南长沙市东郊马王堆三号汉墓(轪侯之子墓)时出土。绢底彩绘,成图于公元前168年以前。 比例尺为1:80 000——100 000,地图幅面为纵98cm、横78cm。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本图上方为南,下方为北。 采用红、黑、青三色绘画,出土时色彩艳丽。图上表示了军队番号、驻地、防区界线、指挥城堡等,均用红色表示。图上表示的三支军队:周都尉军、徐都尉军、司马得军呈梯形布置。图幅中部的三角形城堡,是各支驻军的指挥中心。指挥城堡后面注有“甲钩”、“甲英”的地方是军队武器、粮草的集积地。
记得采纳啊

❻ 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地图是什么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地图的国家之一。“禹铸九鼎图”即记载有夏禹时曾铸过9只大铜鼎,鼎上铸刻着九州的山川形势、草木禽兽和物产图,这应该是中国最早的地形图。可惜的是这9只大鼎在周朝末年被销毁。

❼ 中国最早的地图是什么

中国地图最早的可以是,《左传》上记载的夏代的《九鼎图 》。
地图类型有 1)按其区域范围分为:世界图、半球图、大洲图、大洋图、大海图、国家(地区)图、省区图、市县图等。
(2)按其专题学科分为:自然地图、人口图、经济图、政治图、文化图、历史图。
(3)按其具体应用分为:参考图、教学图、地形图、航空图、海图、海岸图、天文图、交通图、旅游图等。
(4)按其使用形式分为:挂图、桌面图、地图集(册)等。
(5)按其表现形式分为:缩微地图、数字地图、电子地图、影像地图等。
(6)按其印刷开本分为:16开、8开、4开,对开,全张、两全张、三全张、四全张,九全张。
(7)按地图分类:地图集,电子地图,三维地图,卫星地图,影像地图等。

❽ 最早中国的地图是什么样的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地图的国家之一,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三副帛地图,说明二千一百多年,中国的% 我国的地图学有悠久的历史,见之于记载的古地图很多,可惜大部分已经散佚。现存最早的地图,是1973年底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发现的三幅绘在帛上的地图:一幅地形图、一幅驻军图和一幅城邑图。它们距今已有二千一百多年,不但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以实测为基础绘制的地图。 这三幅图所示的方位都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与现在通用的地图正好相反。其中的地形图长宽各九十六厘米,绘有山脉、河流、居民点、道路等,已具备了现代地形图的基本内容。此图的地理范围相当于今广西全州灌阳以东,湖南新田、广东连县以西。经过量算,其主要部分的比例为一比十八万。图中主区包括当时的长沙国(诸侯国)南部,即今湘江上游、潇水流域、南岭、九崇山一带,图的精确度相当高。图中用闭合曲线。比较准确地表示了山脉的山体及延伸走向。对九嶷山的表示方法更有独创之处,除了用较粗的闭合曲线勾出山体外,又用细线画成鱼鳞状,层层重叠地表示峰峦起伏的特征,与现在的等高线画法相似。图上还比较准确地绘出大小河流三十多条,详细而明确地绘出了居民点八十多个。图上的河流、道路、居民点和山脉一样,均用统一符号表示。此外,此图已具有现代地图“主区详而邻区略”的特点。图的准确程度表明,它是以相当科学的测量方法为基础绘成的,其熟练的清绘笔法,说明制图水平也很高。 驻军图长九十八厘米、宽七十六厘米,以黑、红、蓝三色绘成,它所包括的范围是地形图的东南部分,比例较地形图约大一倍。它是一幅军事守备图,图中除绘有山脉、河流、道路、居民点外,还标注了九支驻军的布防、防区界线和指挥城堡等。驻军图反映了汉初长沙国驻防备战的军事情况,对研究西汉时代的作战思想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图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军事地图。 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地图,反映了我国古代相当高的地图测绘水平,是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地理,尤其是研究西汉历史地理的珍贵资料。它们的发现,不但是我国地图学史上的一件大事,也为世界地图学史增添了光彩。

❾ 第一张中国地图是什么时候有的还有世界地图

目前所知的最早世界地图,是公元前五百年巴比伦的粘土板世界地图,以几何图形来反映当时的“世界之形象”。

到了十六世纪,西方世界的地图学绘制学还建立在托勒密的宇宙观基础上,而对东方和中国的认识,仍被早期的《马可·波罗游记》的影响所左右。他们所绘了世界图、海图、陆图、分国图,尚没有一幅完整的中国地图。

利玛窦在罗马学习时曾专修过地理学,从意大利乘船来东方时带着西方地图,沿途凭感观在船上对那些地图进行各方面的校改。来到肇庆后,利玛窦参阅了大量原始资料,以自己独到的见解,进行推算,还直接对经纬度进行了严谨的测量,这才根据奥代利着的《地球大观》的描绘方法,以平纬曲经的椭圆形投影方式,绘制他进入中国大陆后的第一幅世界地图《万国全图》。这地图有东西半球、陆地、海洋、南北极、赤道等,并注明了经纬度。地图展示了中国国内及毗邻国家所有主要山脉的走向及高度,把中国的真实形态和天文位置标示在相应点上。在仙花寺首层落成之日,利玛窦将这幅地图挂在圣堂的墙壁上,马上引起轰动:中国的国门之外,还有一个庞大得令人吃惊的世界。有人认为他在胡扯乱画:“大地是四四方方的,上面罩着一个半圆型的天穹。我们祖宗千百年来都认为世界是天圆地方的。”唾沫几乎喷到利玛窦的高鼻子。有位老夫子回家拿来一幅地图,摊开桌面,道:“你看我这幅《天下图》,我国该像只布谷鸟。”有位满脸胡须的武官厉声地说:“我大明帝国有15个省份,占据世界绝大部分,端立在世界正中央。我国以外,在东方有九夷 ,南方有八蛮,西方有六戎,北方有五狄。那些蛮貊之邦,不过是散落在我国周围的零星小岛而已。”“它们累加起来的总面积,比我国一个最小省份还要细小。”更多人在迷惑、震惊后怒眼睁眉地冲着利玛窦:“我堂堂中华帝国,该是世界的中央。你们这些番鬼佬,怎么把它偏到地图的角落去了?”

面对群情汹涌,利玛窦作解释:“16世纪欧洲人绘制地图,都把穿过幸福岛的零度子午线置于地图中央,这样,美洲位于地图的左侧,亚洲、非洲及欧洲就位于地图的右侧。中国只能位于地图的最右边。”

王泮是个地图的爱好者,第一次见到整个世界的缩影,惊叹之余,搔着脑袋,大惑不解:“我国绘图最早是夏禹时期的《九鼎图》,战国时期有《兆域图》和《山海图》。至西晋时被誉为中国地图之父的裴秀提出的是‘制图六体’”,当朝罗洪先的《广舆图》采用的“计里画方”之法,怎会有这些纵横交织的网呢?” 利玛窦申辩道:“这些纵横交织的网线是西方绘图学上的经纬度。据我计算,肇庆的经度距离福岛以东约124度。这条是赤道,这些是南北极和南北回归线划分的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王泮仍不解:“你所指的世界真的有这么大?”利玛窦一边指点着地图,一边讲述:“人们所居住的地球是一个半径六千多公里的极大圆球。海洋的面积比陆地要多出一倍多。我出生在遥远重洋彼岸的意大利,是在距离中国海路9万里之外。”继而讲述他是从何处动身,经过哪些海洋与国家,辗转印度、澳门,好不容易才来到肇庆。

王泮将《万国全图》里中国邻国名字与中国人所绘传统地图的名称进行认真的对照,见两者相符,相信他画出这样的地图,并非空穴来风,便对利玛窦说:“我们对欧洲文字看不懂,劳烦你用中文再画一张新地图。”一个月后,利玛窦画出了一张用中文标注地名的世界地图。王泮仍对将堂堂中华帝国置于一隅表示不满。无论利玛窦怎样费尽唇舌解释,王泮都迭迭摆手,无法接受。

利玛窦清楚自己所代表的文化基质,要在这里立足传教播道,就要对中华主流文化尊重和理解,迎合中国人传统观念的需要,只好改变原有的设计,不再拘泥于西洋的绘图画法,将太平洋放在正中。为此,利玛窦仔细地用正弦曲线投影法重新绘了一幅相当完备的世界地图,易名为《山海舆地图》:抹去了幸福岛上的第一条子午线,将地球的零度子午线向东移,在地图的两边各留下一道边,用东170度本初子午线把中国的版图定位于地图的正中央。白色表示陆地,大黑点表示海洋。地图上的文字、都用中文标出所有的国家、地名,赤道、经纬线、子午线,还写出公里与时间的计算。当然,利玛窦在注释时乘机介绍天主教信仰和西方风俗。利玛窦所绘制的《山海舆地图》提出了“地圆”之说,无疑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视野,对世界重新作了审视。这对中国原有“天圆地方”的传统观点是一次挑战与革命。利玛窦的《山海舆地图》受到了王泮及一些开明士大夫的极力推崇,这也成了利玛窦能够继续留在中国传教的重要筹码。王泮亲自督促雕版刊印,但“不愿卖给任何人,而只把它当作重礼,赠送给中国有地位的人。”

1584年11月30日,利玛窦将该地图寄了一幅回罗马。1584年12月28日在澳门的范礼安也将此版的两幅地图寄回了欧洲。

利玛窦所绘制的《山海舆地图》,对中国原有“天圆地方”的传统观点是一次挑战与革命,无疑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视野,对世界重新作了审视,将中国的地图学引上了科学的正轨。这幅图就像一股强劲的风,猛烈地煽动了中国学者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热情,使他们中间的一些人后来成为了中国第一代致力西学的学者。

利玛窦的《山海舆地图》不胫而走,原广东南雄同知王应麟于1593年升任镇江知府后,将此地图送给了时任应天巡抚赵可怀。赵可怀曾将其摹刻《山海舆地图》刻在苏州姑苏驿外的大石头上,他还自撰一跋赞美该图。明万历39年,姑苏驿圯,随着战乱与沧海桑田之变迁,驿站湮没在历史的尘烟之下,刻有此地图的大石现已不知所踪。

利玛窦在肇庆所绘的《山海舆地图》原图已佚失无存。

利玛窦在南昌生活了三年,他在南昌编绘的世界地图名曰《舆地山海全图》。

利玛窦到南京后所绘制的地图集名曰《山海舆地全图》。

利玛窦所绘制的地图中最为有规模的当数1602年在李之藻帮助下成功翻刻并放大的那幅《坤舆万国全图》。此地图后来在皇宫绘制,是由六块彩色地图拼合组成屏风型的。南京博物院收有摹绘本。

利玛窦从1584年至1608年间,刻印或摹绘达中文世界地图12次之多,图名除了《山海舆地图》外,还有《舆地山海全图》、《山海舆地全图》、《万国图表》、《坤舆万国全图》、《两仪玄览图》等。但万变不离其宗,地图的基本设计格局在肇庆时已确定下来,并没有多大的变化。

利玛窦开创了西方地图学与地理学传入中国的先河,使中国的地图学从此步入科学的正轨,在中西文化交流史册上留下了闪光的一页。

阅读全文

与中国最早地图是哪个国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这边是哪里用越南语怎么说 浏览:747
为什么越南产的汽车没有沥青 浏览:858
中国建安七子有多少 浏览:205
印尼年有多少个小时 浏览:651
伊朗为什么断网 浏览:722
伊朗伊斯兰教是什么教 浏览:41
伊朗是现在什么民族 浏览:626
越南新冠死亡率最高是多少 浏览:737
越南菲律宾如何侵占南沙 浏览:138
印尼血龙木手串什么颜色是真的 浏览:510
意大利雅培和上海雅培是什么关系 浏览:470
意大利面条酱怎么配 浏览:87
中国良工阀门厂在哪里 浏览:201
美国与英国区别是什么 浏览:241
越南战争美军有哪些部队 浏览:21
榴莲泰国的和越南的哪个好吃 浏览:385
越南生意最好的理发店多少钱 浏览:433
怎么在印尼开通移动国际漫游 浏览:785
印度人怎么换衣服 浏览:595
中国象棋怎么看局 浏览: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