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四大粮仓
中国四大粮仓定义为中国的四大平原——生产粮食(大米)。
东北平原:位于中国的东北部,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之间,面积3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平原。海拔大部分在200米以下,地面辽阔坦荡,包括三江平原、松辽平原、松辽分水岭、辽河平原,沿河多沼泽。主要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个省。
华北平原:西起太行山,东至海滨,北达燕山,南抵淮河。面积30万平方公里,它是由黄河、淮河和海河等河流携带的泥沙沉积而成的,又称黄淮海平原。平均海拔100米以下,地势低平,土层深厚,土质肥沃。主要包括河北省、河南省、北京市、天津市、山东(含江苏北部、安徽北部)。
长江中下游平原:自巫山向东至海滨,由长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该平原的地势比华北平原还低,平均海拔50米以下,有些地方的海拔不足5米,河网纵横,湖泊众多,号称“水乡泽国”。主要包括湖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北部。
珠江三角洲平原:位于广东省中南部,面积约1100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50米左右,这里河网纵横,孤丘散布。
(1)中国粮库在哪里扩展阅读:
榆树市,隶属长春市辖区,为长春市的外飞地,地处吉林省中北部,位于长春、吉林、哈尔滨三市围成的“品”字形经济区域中心,松花江、拉林河、卡岔河都从榆树市穿过,松嫩平原腹地特有的黑钙土质赋予了它“天下第一粮仓”的美誉。
榆树农业资源富足,是全国重点商品粮基地县(市)之一,处于世界着名的黄金玉米带上,盛产玉米、大豆、水稻、高粱,素有“粮豆之乡”、“松辽平原第一仓”的美誉。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48亿斤,被评为全国十大产粮标兵县市。
畜牧业发展迅速,全市生猪发展到310万头、黄牛103万头、禽3600万只、奶牛2万头。粮食产量长期处于前列,自2004年起,连续四年粮食产量全国县市第一,2008年创历史新高达到282万吨,榆树市的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200,吉林省的1/10,长春市的1/3,被称为“天下第一粮仓”。
B. 天下粮仓指的是我国的什么地方
“天下粮仓”是清江浦的别称之一。清江浦区是“中国运河之都”江苏省淮安市主城区之一。清江浦于1415年开端口,在明清时期是京杭大运河沿线享有盛誉的、繁荣的交通枢纽、漕粮储地和商业城市,至今已有六百年的历史,有南船北马、九省通衢等美誉。
清江浦从明初到清末,是国家漕粮储备中心,一直是国家巨型粮仓的所在地,这个粮仓在一定意义上讲属于漕运总督直管。清江浦因为其明清时期是运河漕粮重要的储存、中转之地,因而有“天下粮仓”之称。
(2)中国粮库在哪里扩展阅读:
每到运粮季节,“十二万漕军护送一万二千艘漕船”,由清江浦(现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北运京城,运河之上,漕船首尾相连,浩浩荡荡,绵延百里,整个气势蔚为壮观。在曾经热播的电视剧《天下粮仓》里,即使是用动画特效制作的场景,依然令人观后大为感慨。
而如此气势的起点,就是清江浦——拥有当时大清帝国最大的储粮库,是国家漕粮储备中心。隋代开挖的大运河,在促进了国内商业的流通后,成为封建帝国的经济命脉,沿运河崛起了“淮、扬、苏、杭”四大都市。隋唐以后,封建王朝的财政收入特别是粮食,主要来自江南。
C. 为什么把河南省称作中国的大粮仓
河南地处平原,农业发达,粮食作物丰富,储备粮多,亦被称为中国的大粮仓。
河南省耕地面积为687.1万公顷,名列中国第2。总播种面积达1207万公顷,其中主要是种植粮食作物,是全国粮食产量超过3000万吨大关的3个省区之一。河南省小麦种植面积大,占粮播面积的54%,产量一直占全国的20%以上,高居全国第一。
玉米是仅次于小麦的河南省第2大粮食作物,薯类作物是河南第2大类粮食作物。水稻是河南省的第4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全省粮播面积的4%,其产量占总产量的8%。河南是我国大豆的主要产区之一,是我国第2产豆大省。
(3)中国粮库在哪里扩展阅读
河南国家粮食储备库是当时全国18个机械化粮库之一,主要担负中央、省级储备粮以及国家临时储备粮的收储管理任务,是河南省最大的中央储备粮代储库,铁路专用线与郑州东站接轨,专用线站台建有11000m2大型轻钢罩棚,可全天候进行火车专列作业。
除火车接发粮外,粮食出入库100%实现“四散”化作业,吞吐能力可达350吨/小时。
其次河南还是我国主要产棉区之一,棉花总产量居全国第2位,烟叶总产量一直居全国第1,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烟叶生产基地。河南油料作物的生产主要包括花生、油菜籽和芝麻,其播料播种面积和产量列全国各省区第3位,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大粮仓。
D. 中国天下粮仓是哪个地方
中国天下粮仓是河南省。
河南粮食总产量占到中国的近十分之一,小麦总产量更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多,花生、芝麻产量均居全国第1,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居全国第3。作为中国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河南牛、猪、禽饲养量以及禽、蛋、肉、奶产量均居中国前4位。
(4)中国粮库在哪里扩展阅读
河南是中国经济大省,GDP总量列全国第五位、中西部第一位,以河南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为中国第四大经济区。2019年全省生产总值54259.2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0%,
实现了7%-7.5%的年度预期目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635.40亿元,增长2.3%;第二产业增加值23605.79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26018.01亿元,增长7.4%。
E. 中国四大粮仓是什么
中国四大粮仓: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
1、东北平原:主要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个省,我们日常买的大米,面粉大部分来自这三个地方。
2、华北平原:主要包括河北省、河南省、北京市、天津市、山东、江苏北部、安徽北部等地。
3、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包括湖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北部。
4、珠江三角洲平原:位于广东省中南部,面积约1100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50米左右。
东北平原的优势:
东北平原土地肥沃,是全球仅有的三大黑土区域之一,东北四省(区)粮食产量占中国总产的三分之一,是中国重要的粮食、大豆、畜牧业生产基地,也是中国重要的煤炭、钢铁、机械、能源、化工基地。
东北平原林地分布于山地和丘陵,耕地分布于平原和台地、丘陵、山地;草地分布在丘陵、平原、山地和台地。沙地, 即科尔沁沙地,盐碱荒地分布于松嫩平原中部,湿地分布于三江平原和沿河两岸及其冲积的积水河湾。
F. 中国最大的粮库叫什么名
中国最大粮仓在黑龙江省。
2012年黑龙江粮食总产量5761.5万吨,比上年增长3.4%,继续巩固“全国产粮第一大省”地位。2012年末黑龙江绿色食品认证个数1640个,比上年增加390个;绿色食品种植面积6720万亩,增长4.7%;绿色食品产业牵动农户14.7万户。绿色食品加工企业产品产量1040万吨,增长14.3%;实现产值650亿元,增长49.4%;实现利税63.1亿元,增长47.1%。
G. 中国粮仓在北方地区的哪个地形区
中国粮仓在北方地区的东北地区的东北平原,准确来说主要是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
H. 中国四大粮仓在哪呢
中国四大粮仓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介绍如下。
1、华北平原
西边从太行山起,东边到海滨为止,北边可达燕山,南边可达淮河。面积是30万平方公里大,华北平原是由黄河、淮河和海河等河流携带的泥沙堆积而形成的,又被叫做黄淮海平原。平均海拔在100米以下,地势比较低平,土层很深厚,土质肥沃。主要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河南省、山东(含安徽北部、江苏北部)。
2、东北平原
东北平原位于中国的东北部,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之间,面积在三十五万平方公里,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平原。海拔大部分在两百米以下,地面辽阔坦荡,包括辽河平原、松辽平原、松辽分水岭、三江平原,沿河多沼泽。主要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个省。
3、珠江三角洲平原
珠江三角洲平原位于广东省中南部,面积约一万一千平方公里,平均海拔五十米左右,这里孤丘散布,河网纵横。
4、长江中下游平原
从巫山向东到海滨,由长江和长江的支流冲积而成,面积约十六万平方公里,该平原的地势要比华北平原的迪士还要低,平均海拔在五十米以下,有些地方的海拔都不足五米,河网纵横,湖泊众多,有水乡泽国之称。主要包括江苏、安徽、湖北、浙江北部、上海。
I. 中国的十大粮仓在哪拜托了各位 谢谢
明代四大漕运粮仓 分别是 淮安的丰济、徐州的广运仓、德州的德州仓、临清的临清仓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时,定都南京,并派兵北征,攻占大都,改名北平府,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升北平为北 京,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北京。此后东南区的粮食由运河输入京师供官、军食用。由于淮安、徐州、德州、临清水路畅达,故漕粮先集中于这四个地方,然后漕运北 京。淮安、徐州、德州、临清作为明朝征收贡粮设于运河沿途的四个转运站,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被后人誉为“明代四大漕运粮仓”。 1.淮安:得名于南宋,寄托着淮地安定的希望。自邗沟开凿和拓宽后,淮安是运河入淮的重要口岸,历代漕运必经的咽喉要地。明主管漕运总督就专驻在这里。 2.徐州:大运河的重要口岸,从河南向东流的汴水和从东向南流的泗水交汇于此。自前5世纪至16世纪,这里是江淮通向中原的必经之地。明时,经徐州驶往京城北 京的漕船每年1.2万多艘,漕粮达400万担。 3.德州:湖泊众多,有“湖城”之称,明代德州是“水陆四达”的交通要冲,也是大运河上的重要口岸。 4.临清:位于山东运河和南运河汇合处,为“南北交汇咽喉之地”,皇家规定,江苏、安徽等地民运粮220万担集中于临清仓,再由官军接运到北 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