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妈祖的祖籍出自哪里
相传妈祖的真名为林默, 林默娘,诞生于宋建隆元年(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逝世。 妈祖为福建莆田九牧林六房之后。一传祖籍为莆田湄洲岛,二传为莆田贤良港(今港里村)。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祗。
相传妈祖的真名为林默, 林默娘,诞生于宋建隆元年(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逝世。妈祖为福建莆田九牧林六房之后。一传祖籍为莆田湄洲岛,二传为莆田贤良港(今港里村)。妈祖,作为民间神祈,护航海神,自宋经元、明、清等几代传播迄今已历千年以上。奉祀妈祖的宫庙,在中国沿海各省、市,以及内地除青海、新疆、西藏等3省、区以外的其他省份,都有妈祖庙。《妈祖宫集成》乃汇集全国30个省、市(包括港澳地区)500多县、市有关节妈祖宫庙的记载而成。随着元明清之间航泫交通的日益发达,也随着华人足迹遍及全球,其中包括日本、东南亚、加拿大、美国乃至法国巴黎等。 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祗。古代在海上航行经常受到风浪的袭击而船沉人亡,船员的安全成航海者的主要问题,他们把希望寄托于神灵的保佑。在船舶启航前要先祭天妃,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在船舶上还立天妃神位供奉。
⑵ 妈祖是哪里人
妈祖是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人。
妈祖原名林默,宋建隆元年(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诞生于莆田湄洲岛,因救助海难于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逝世。妈祖,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的海神信仰,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等,是历、现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祗。
妈祖是流传于中国沿海地区的民间信仰。妈祖文化肇于宋、成于元、兴于明、盛于清、繁荣于近现代。民间在出海前要先祭妈祖,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在船舶上立妈祖神位供奉。妈祖是集无私、善良、亲切、慈爱、英勇等传统美德于一体的精神象征和女性代表。
(2)中国妈祖祖籍在哪里扩展阅读
妈祖有立德、行善、大爱的精神内涵、平安和谐的文化特征。全国人大代表曾云英建议申请国家级妈祖文化生态保护区。2016年两会上她提议将“妈祖文化”写进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积极回应,增加了相关表述。
2016年11月,首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福建湄洲岛举行,这次论坛向世界传达了湄洲妈祖信俗。今年两会上,她建议参照闽南文化和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做法申请国家级妈祖文化生态保护区,更好地传承这种文化信俗。
不管是妈祖生态、妈祖文化,还是妈祖服饰文化,都应该传承和保护下来。在今年两会上,曾云英梳着妈祖头,穿着妈祖服,让妈祖的形象直观地展现在中外记者的视野里。这就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诠释。
⑶ 妈祖的出生地在哪里要详细的地点
妈祖出生在贤良港(今莆田山亭港里村),村里有贤良港天后祖祠和妈祖故居,每年三月二十三及九月初九都会分别举行妈祖回娘家、妈祖海祭活动。
⑷ 妈祖的故乡在哪里
福建省莆田市湄洲湾
妈祖故居,位于c北岸经济开发区山亭乡港里村(原属莆田县忠门镇),故居为莆田传统宅第结构,格局为院落式,分为一进(即三间厢),二进(即五间厢)、东西廊、门房、围墙等。[1] 妈祖生前与其父母、兄嫂居住、生活在这里。宋、元、明时妈祖故居多次修建,清初清政府推行“截界”政策,妈祖故居和莆田“界外”民居一起被焚烧,复界后一直也未复建。现存建筑为公元2001年6月15日(农历闰四月二十五日)由台湾
妈祖故居内景(4张)
妈祖联谊会18家妈祖庙集资重建,复建后的妈祖故居仿宋式,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形成保持妈祖故居古朴风格及宋代南建特色。与贤良港天后祖祠一起成为世界各地妈祖庙谒祖、分灵、妈祖信众朝拜诉求平安的圣地。
妈祖故居现以崭新的面貌屹立在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贤良港天后祖祠左侧,故居布置复原妈祖生前起居室,包括妈祖卧室,兄嫂卧房、织布机房、制药房等,成为妈祖故里港里村又一旅游景点。
⑸ 妈祖出生在哪里
据说妈祖诞生在福建莆田湄洲岛,原名林默娘。妈祖,是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的海神信仰,又称天上圣母、天后、天后娘娘、天妃、天妃娘娘、湄洲娘妈等。
⑹ 妈祖是哪里的人
妈祖是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人,是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的海神信仰,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等等,是历、现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祗。
妈祖,原名林默,宋建隆元年(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诞生于莆田湄洲岛,因救助海难于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逝世。妈祖是流传于中国沿海地区的民间信仰。妈祖文化肇于宋、成于元、兴于明、盛于清、繁荣于近现代。民间在出海前要先祭妈祖,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在船舶上立妈祖神位供奉。妈祖是集无私、善良、亲切、慈爱、英勇等传统美德于一体的精神象征和女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