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贵州锂矿资源主要分布
青海和西藏的盐湖卤水中。贵州锂矿资源主要产于贵州大竹园铝土主矿中,是沉积型锂矿,中国的锂资源得天独厚、资源丰富,其中盐湖卤水型锂矿(LiCl)资源量2363万吨,折合金属锂资源量387万吨,约占全国资源量的百分之58.67。
B. 锂矿资源的状况
截至2008年底,全国已查明的矿石锂矿区(多数为锂、铍、铌、钽综合性的内生矿床)42处,查明资源储量(折合,下同)241.21万吨,其中基础储量101.78万吨(包括储量81.05万吨),分布在9个省区,其中,资源储量()在全国总资源储量所占比例排序较前的依次为:四川占52.8%,江西占24.1%,湖南占15.0%,贵州2.9%。新疆原为矿石锂资源大省,但因主要矿区经40多年来的大规模开采,故保有储量大量减少,保有资源储量仅占全国的2.4%。以上5省区合计占97.2%。 已查明的锂辉石矿区有6处,保有资源储量5.49万吨,其中基础储量2.24万吨,占40.8%。分布在3个省区,其中,江西占53.0%,新疆45.5%。
盐湖卤水锂资源储量(折合LiCl,下同)极为丰富,查明的矿区13处,主要分布在青海柴达木盆地盐湖发育区及湖北潜江凹陷油田,其中,青海省有10处,查明的资源储量1778.57万吨,占全国的 85.2%,其中基础储量为743.26万吨;湖北油田卤水型锂矿1处,查明的资源量309.09万吨,占全国的 14.8%。
全国锂矿查明资源储量折合为锂氧化物总量为972.39万吨(氯化锂按35%折算,锂辉石按8.0%折算。见表1),其中基础储量362.12万吨,储量226.95万吨。
目前国内规模较大的金属锂生产厂仅有4家,年产量约400t左右。现全国每年的金属锂用量已超过500t,并且保持着20%的年均递增速度,可见国内金属锂的市场缺口还在不断增大。不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
C. 中国三大锂业龙头是什么
中国三大锂业龙头是赣锋锂业,天齐锂业,西藏珠峰。赣锋锂业,锂资源2千多万吨,纯度相当高,提锂成本很低,目前市值2300亿。
天齐锂业,锂矿储量1千多万吨,纯度比较高,提锂成本较低,目前市值1500亿。西藏珠峰,锂矿储量1200万吨,纯度非常高,提锂成本很低,目前市值300亿。
锂电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从技术路线来看,锂电池的技术路线当然是继续提升电池密度和快充技术,目前仍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
举个例子,目前国内新能源补贴政策最高一档是160Wh/kg。2018年特斯拉宣布与松下联合研发的21700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达300Wh/kg。可以看出,在高密度锂电池方面,目前技术仍有很大前进空间。
但另一方面,锂电也有它的局限性,比如充电速度和电池重量,决定了电动车不可能像汽油车那么方便加油即走。无论是提升电池密度还是提升快充技术,都有局限性,比如快充,按蔚来ES8的电池容量84KW来算,如果要半小时充满,充电桩的功率要达到160KW/H级别,这在民用项目算是比较大的,不太适合普及。
所以,锂电这个路线,可能并不能完全的取代汽油车,新能源,也不会仅限于锂电。目前可以看到比较合适的是氢燃料电池,从补贴政策的变化就可以看到,从今年开始氢燃料电池补贴进入相当于前几年锂电池补贴的阶段。
D. 地球上锂矿产资源的储量有多大还能用多少年
如果单单指锂资源,那是亿吨级别的,因为海水也可以提取锂。如果是指目前开采成本较低的锂资源,那估计在1300万t左右,智利,中国,澳大利亚依次是储量最大的三个国家。几乎占据了目前“低成本锂”储量的90%。时间的话无法估算的。
自然生成的可以经济开采的锂资源。在自然界中已发现锂矿物和含锂矿有150多种。作为制取锂的矿物原料主要是锂辉石、锂云母、磷锂铝石(含Li2O7.1%~10.1%)、透锂长石(含Li2O2.9%~4.8%)及铁锂云母(含Li2O1.1%~5%),其中前3个矿物最为重要。
智利、中国和阿根廷是碳酸锂产能最大的3个国家,2007年,该3国满足了全球94%的碳酸锂需求。智利、中国、阿根廷都有较多的锂矿储量,但它们都在南美洲国家玻利维亚的乌尤尼盐沼(Salar de Uyuni)面前黯然失色。
特点
锂为稀碱元素之一,在自然界分布比较广泛,在地壳中平均含量为20×10-6(泰勒,1964),在主要类型岩浆岩和主要类型沉积岩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其中在花岗岩中含量较高,平均含量达40×10-6(维诺格拉多夫,1962)。
在自然界中已发现锂矿物和含锂矿有150多种,其中锂的独立矿物有30多种,大部分是硅酸盐(占67%)及磷酸盐(占21.2%),其他则很少。
作为制取锂的矿物原料主要是锂辉石(含Li2O5.8%~8.1%)、锂云母(含Li2O3.2%~6.45%)、磷锂铝石(含Li2O7.1%~10.1%)、透锂长石(含Li2O2.9%~4.8%)及铁锂云母(含Li2O1.1%~5%),其中前3个矿物最为重要。
E. 我国主要矿产有哪些主要分布在哪些省
1、我国已探明储量的金属矿产有54种,即:铁矿、锰矿、铬矿、钛矿、钒矿、铜矿、铅矿、锌矿、铝土矿、镁矿、镍矿、钴矿、钨矿、锡矿、铋矿、钼矿、汞矿、锑矿、铂族金属(铂矿、钯矿、铱矿、铑矿、锇矿、钌矿)、金矿、银矿。
铌矿、钽矿、铍矿、锂矿、锆矿、锶矿、铷矿、铯矿、稀土元素(钇矿、钆矿、铽矿、镝矿、铈矿、镧矿、镨矿、钕矿、钐矿、铕矿)、锗矿、镓矿、铟矿、铊矿、铪矿、铼矿、镉矿、钪矿、硒矿、蹄矿。
2、中国矿产主要分布:
石油:大庆、克拉玛依、胜利、塔北、塔中、华北、中原。
煤炭:大同、阳泉、神府、六盘水、平顶山、鹤岗、鸡西、兖州。
铁矿:鞍山、本溪、马鞍山、攀枝花、石碌、迁安。
(5)中国有多少处锂矿扩展阅读:
矿产资源的分类,主要有:
1、根据矿产的成因和形成条件,分为内生矿产、外生矿产和变质矿产;
2、根据矿产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特点,分为无机矿产和有机矿产;
3、根据矿产的产出状态,分为固体矿产、液体矿产和气体矿产;
4、根据矿产特性及其主要用途,分为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水气矿产。
F. 中国锂矿储量排名
第一名:赣锋锂业,锂资源1千多万吨,股价185.66元,市值2699亿,动态市盈率94.19。
第二名:天齐锂业,锂矿储量1千多万吨,股价120.03,动态市盈率1033.2。
第三名:江特电机,锂矿储量500万吨,股价23.59元,市值402.5亿元,动态市盈率111.01。
第四名:西藏珠峰,锂矿资源约200万吨,股价44.8元,市值409.6亿,动态市盈率49.05。
第五名:西藏城投锂矿储量约160万吨,股价32元,262.3亿,动态市盈率234.58。
第六名:西藏矿业90多万吨,股价81.41元,市值424亿,动态市盈率498.66。
拓展资料:一.锂都在哪里
1.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20年发布数据,全球已探明的锂资源量大约有8000万吨,储量大概是1700万吨。储量大致可以理解为经过可行性研究正在开采或者计划开采的部分,或者说目前开采出来能赚到钱的锂大概有1700万吨。资源量的概念更大,包括未经可行性研究甚至包括预测能开采的部分。
2.锂矿资源分布特别集中,超过九成的储量主要分布在智利、澳大利亚、阿根廷、中国、美国、加拿大、津巴布韦、巴西和葡萄牙这9个国家。从资源量的角度看,玻利维亚、智利和阿根廷这个大名鼎鼎的拉美“锂三角”占整个资源量的近六成,玻利维亚虽然资源丰富,但是政策条件不好、政局不稳定、技术条件也比较落后,所以产量并不大。
由于锂的需求增加,锂的价格也水涨船高,不少中国企业也在海外布局锂矿的生产,未来锂的竞争肯定也会愈发激烈。
二.地球上的锂可以生产多少辆电动车
要讨论地球上的锂能够用多久,可以通过能够支持多少电动车的生产来简单量化。当然,这种量化非常粗糙,不过可以提供一个评判的依据。
据统计,采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每生产1GWh电池需要使用86吨的金属锂。采用三元正极材料,每生产1GWh电池需要使用100-125吨的金属锂。看来三元锂电池贵是有贵的道理。
参照2020年全球动力电池总装机量为137GWh,出货量213GWh。锰酸锂和钴酸锂占比比较低,就都按照磷酸铁锂和三元锂来算,依据装机量大概消耗了1.18-1.71万吨锂。
G. 中国锂矿资源分布
锂矿资源是金属矿产资源之一。指锂矿储量、储量基础、资源量。全球已查明的锂资源量达1200多万吨。中国锂资源非常丰富。盐湖卤水锂矿主要集中在青海、西藏、湖北等省。矿物锂矿主要分布在四川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H. 我国金属矿产资源
中国金属矿产资源品种齐全,储量丰富,分布广泛。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54种。即;铁矿、锰矿、铬矿、钛矿、钒矿、铜矿、铅矿、锌矿、铝土矿、镁矿、镍矿、钴矿、钨矿、锡矿、铋矿、钼矿、汞矿、锑矿、铂族金属(铂矿、钯矿、铱矿、铑矿、锇矿、钌矿)、金矿、银矿、铌矿、钽矿、铍矿、锂矿、锆矿、锶矿、铷矿、铯矿、稀土元素(钇矿、钆矿、铽矿、镝矿、铈矿、镧矿、镨矿、钕矿、钐矿、铕矿)、锗矿、镓矿、铟矿、铊矿、铪矿、铼矿、镉矿、钪矿、硒矿、碲矿。各种矿产的地质工作程度不一,其资源丰度也不尽相同。有的资源比较丰富,如钨、钼、锡、锑、汞、钒、铁、稀土、铅、锌、铜、铁等;有的则明显不足,如铬矿。
铁矿
中国是铁矿资源总量丰富、矿石含铁品位较低的一个国家。目前已探明储量的矿区有1834处,总保有储量矿石463亿吨,居世界第5位。除上海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外,铁矿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以东北、华北地区资源为最丰富,西南、中南地区次之。就省(区)而言,探明储量辽宁位居榜首,河北、四川、山西、安徽、云南、内蒙古次之。中国铁矿以贫矿为主,富铁矿较少,富矿石保有储量在总储量中占2.53%,仅见于海南石碌和湖北大冶等地。从铁矿成因类型来看,根据程裕淇和赵一鸣等的意见,主要有与铁质基性、超基性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岩浆型铁矿床,如四川攀枝花铁矿床,与中酸性(包括偏基性与偏碱性)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接触交代-热液铁矿床,如湖北大冶、福建马坑、内蒙古黄岗等;与中性钠质或偏钠质火山-侵入活动有关的铁矿,如江苏、安徽两省的宁芜铁矿、云南大红山铁矿等;沉积型赤铁矿和菱铁矿床如鄂西、赣西、湘东地区的赤铁矿;变质沉积铁矿,如鞍山铁矿、冀东铁矿等;风化淋滤残积型铁矿,如广东大宝山、贵州观音山等。铁矿成因类型以分布于东北、华北地区的变质-沉积磁铁矿为最重要。该类型铁矿含铁量虽低(35%左右),但储量大,约占全国总储量的一半,且可选性能良好,经选矿后可以获得含铁65%以上的精矿。从成矿时代看,自元古宙至新生代均有铁矿形成,但以元古宙力量重要。
锰矿
中国锰矿资源较多,分布广泛,在全国21个省(区)均有产出;有探明储量的矿区213处,总保有储量矿石5.66亿吨,居世界第3位。中国富锰矿较少,在保有储量中仅占6.4%。从地区分布看,以广西、湖南为最丰富,占全国总储量的55%;贵州、云南、辽宁、四川等地次之。从矿床成因类型来看,以沉积型锰矿为主,如广西下雷锰矿、贵州遵义锰矿、湖南湘潭锰矿、辽宁瓦房子锰矿、江西乐平锰矿等;其次为火山-沉积矿床,如新疆莫托沙拉铁锰矿床;受变质矿床,如四川虎牙锰矿等;热液改造锰矿床,如湖南玛璃山锰矿;表生锰矿床,如广西钦州锰矿。从成矿时代来看,自元古宙至第四纪均有锰矿形成,以震旦纪和泥盆组为最重要。
铬矿
中国铬矿资源比较贫乏,按可满足需求的程度看,属短缺资源。总保有储量矿石1078万吨,其中富矿占53.6%。铬矿产地有56处,分布于西藏、新疆、内蒙古、甘肃等13个省(区),以西藏为最主要,保有储量约占全国的一半。中国铬矿床是典型的与超基性岩有关的岩浆型矿床,绝大多数属蛇绿岩型,矿床赋存于蛇绿岩带中。西藏罗布莎铬矿和新疆萨尔托海铬矿等皆属此类。从成矿时代来看,中国铬矿形成时代以中、新生代为主。
钛矿
中国钛矿分布于10多个省区。钛矿主要为钒钛磁铁矿中的钛矿、金红石矿和钛铁矿砂矿等。钒钛磁铁矿中的钛主要产于四川攀枝花地区。金红石矿主要产于湖北、河南、山西等省。钛铁矿砂矿主要产于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等省(区)。钛铁矿的TiO2保有储量为3.57亿吨,居世界首位。钛矿矿床类型主要为岩浆型钒钛磁铁矿,其次为砂矿。从成矿时代来看,原生钛矿主要形成于古生代,砂钛矿则于新生代形成。
钒矿
中国钒矿资源较多,总保有储量V2O5 2596万吨,居世界第3位。钒矿主要产于岩浆岩型钒钛磁铁矿床之中,作为伴生矿产出。钒矿作为独立矿床主要为寒武纪的黑色页岩型钒矿。钒矿分布较广,在19个省(区)有探明储量,四川钒储量居全国之首,占总储量的49%;湖南、安徽、广西、湖北、甘肃等省(区)次之。钒钛磁铁矿主要分布于四川攀枝花-西昌地区,黑色页岩型钒矿主要分布于湘、鄂、皖、赣一带。钒矿成矿时代主要为古生代,其他地质时代也有少量钒矿产出。
铜矿
中国是世界上铜矿较多的国家之一。总保有储量铜6243万吨,居世界第7位。探明储量中富铜矿占35%。铜矿分布广泛,除天津、香港外,包括上海、重庆、台湾在内的全国各省(市、区)皆有产出。已探明储量的矿区有910处。江西铜储量位居全国榜首,占20.8%,西藏次之,占15%;再次为云南、甘肃、安徽、内蒙古、山西、湖北等省,各省铜储量均在300万吨以上。从矿床类型看,以斑岩型铜矿为最重要,如江西德兴特大型斑岩铜矿和西藏玉龙大型斑岩铜矿;其次为铜镍硫化物矿床(如甘肃自家嘴子铜镍矿),夕卡岩型铜矿(如湖北铜绿山铜矿、安徽铜官山铜矿),火山岩型铜矿(如甘肃白银厂铜矿等);沉积岩中层状铜矿(如山西中条山铜矿、云南东川式铜矿),陆相砂岩型铜矿(云南六直铜矿)以及少量热液脉状铜矿等。从铜矿形成时代来看,从太古宙至第三纪皆有铜矿形成。但从储量规模和矿床数量来看,则主要集中在中生代和元古宙。中生代铜矿多与侵位浅的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如德兴铜矿;元古宙铜矿多与海相火山岩浆活动有关,如甘肃白银厂铜矿;两者相比,又以中生代斑岩型铜矿力量重要。
铅锌矿
中国铅锌矿资源比较丰富,全国除上海、天津、香港外,均有铅锌矿产出。产地有700多处,保有铅总储量3572万吨,居世界第4位;锌储量9384万吨,居世界第4位。从省际比较来看,云南铅储量占全国总储量17%,位居全国榜首;广东、内蒙古、甘肃、江西、湖南、四川次之,探明储量均在200万吨以上。全国锌储量以云南为最,占全国21.8%;内蒙古次之,占13.5%;其他如甘肃、广东、广西、湖南等省(区)的锌矿资源也较丰富,均在600万吨以上。铅锌矿主要分布在滇西兰坪地区、滇川地区、南岭地区、秦岭-祁连山地区以及内蒙古狼山-渣尔泰地区。从矿床类型来看,有与花岗岩有关的花岗岩型(广东连平)、夕卡岩型(湖南水口山)、斑岩型(云南姚安)矿床,有与海相火山有关的矿床(青海锡铁山),有产于陆相火山岩中的矿床(江西冷水坑和浙江五部铅锌矿),有产于海相碳酸盐(广东凡口)、泥岩-碎屑岩系中的铅锌矿(甘肃西成铅锌矿),有产于海相或陆相砂岩和砾岩中的铅锌矿(云南金顶)等。铅锌矿成矿时代从太古宙到新生代皆有,以古生代铅锌矿资源力量丰富。
铝土矿
中国铝土矿资源丰度属中等水平,产地310处,分布于19个省(区)。总保有储量矿石22.7亿吨,居世界第7位。山西铝资源最多,保有储量占全国储量41%;贵州、广西、河南次之,各占17%左右。铝土矿的矿床类型主要为古风化壳型矿床和红土型铝土矿床,以前者为最重要。古风化壳型铝土矿又可分贵州修文式、遵义式、广西平果式和河南新安式4个亚类。从成矿时代来看,古风化壳铝土矿主要产于石炭纪和二叠纪地层之中,为一水型铝土矿。福建漳浦式红土型铝土矿为由第三系到第四系玄武岩受近代风化作用形成的残积红土型铝矿床,为三水型铝土矿。
镍矿
中国镍矿资源不能满足需要。总保有储量镍784万吨,居世界第9位。镍矿产地有近100处,分布于18个省(区)。其中以甘肃省为最,保有储量占全国的61.9%,新疆、吉林、四川等省(区)次之。甘肃金川镍矿规模仅次于加拿大的萨德伯里镍矿,为世界第二大镍矿。镍矿矿床类型主要为岩浆熔离矿床和风化壳硅酸盐镍矿床两个大类。后者以云南墨江镍矿为代表;前者又分岩浆就地熔离矿床与岩浆深部熔离贯入矿床两个亚类。甘肃白家嘴子镍矿即属深部熔离复式贯入矿床一类。从成矿时代分析,从前寒武纪到新生代皆有镍矿产出。岩浆型镍矿主要产于前寒武纪和晚古生代,早古生代、中生代也有镍矿产出。风化壳型镍矿则形成于新生代。
钴矿
中国钴矿资源不多,独立钴矿床尤少,主要作为伴生矿产与铁、镍、铜等其他矿产一道产出。已知钴矿产地150处,分布于24个省(区),以甘肃省储量最多,约占全国总储量的30%。全国总保有储量钴47万吨。矿床类型有岩浆型、热液型、沉积型、风化壳型4类。以岩浆型硫化铜镍钴矿和夕卡岩铁铜钴矿为主,占总量65%以上;其次为火山沉积与火山碎屑沉积型钴矿,约占总储量17%。钴矿成矿时代以元古宙和中生代为主,古生代和新生代次之。
钨矿
中国是世界上钨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已探明矿产地有252处,分布于23个省(区)。总保有储量WO2,529万吨,居世界第1位。产量也居世界首位,是我国传统出口的矿产品。就省(区)来看,以湖南(白钨矿为主)、江西(黑钨矿为主)为多,储量分别占全国总储量的33.8%和20.7%;河南、广西、福建、广东等省(区)次之。主要钨矿区有湖南柿竹园钨矿、江西西华山、大吉山、盘古山、归美山、漂塘等几天钨矿、广东莲花山钨矿、福建行洛坑钨矿、甘肃塔儿沟钨矿、河南三道庄铝钨矿等。在钨矿床类型方面以层控叠加矿床和壳源改造花岗岩型矿床为最重要;壳幔源同熔花岗(闪长)岩型矿床、层控再造型矿床和表生型钨矿床次之。从成矿时代来看,最早为早古生代,晚古生代较少,中生代形成钨矿最多,新生代钨矿则属罕见。
锡矿
中国是世界上锡矿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探明矿产地293处,总保有储量锡407万吨,居世界第2位。矿产地分布于15个省(区),以广西、云南两省(区)储量最多,分别占全国的32.9%和31.4%,湖南、广东、内蒙古、江西次之,以上6省(区)共占全国的93%。锡矿矿床类型主要有与花岗岩类有关的矿床、与中、酸性火山-潜火山岩有关的矿床、与沉积再造变质作用有关的矿床和沉积-热液再造型矿床,以第一类矿床为最重要,云南个旧和广西大厂等世界级超大型锡矿皆属此类。这两个锡矿储量占全国锡总储量的33%。从成矿时代来看,锡矿成矿时代比较广泛,以中生代锡矿为最重要,前寒武纪次之。
钼矿
中国钼矿资源丰富,总保有储量钼840万吨,居世界第2位。探明储量的矿区有222处,分布于28个省(区、市)。以河南省钼矿资源为最丰富,钼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30.1%,陕西、吉林次之,以上3省钼储量占全国56.5%以上。钼矿大型矿床多,是一个重要特点,如陕西金堆城、河南栾川、辽宁杨家仗子、吉林大黑山钼矿均属世界级规模的大矿。矿床类型以斑岩型钼矿和斑岩-夕卡岩型钼矿为最重要,前者如陕西金堆城、江西德兴,后者如河南南泥湖钼矿;夕卡岩型、碳酸盐脉、石英脉型次之;沉积型钼-铀-钒-镍矿床有较大的潜在价值,伟晶岩脉型钼矿无独立工业意义。从钼矿形成时代来看,除少数钼矿形成于晚古生代和新生代之外,绝大多数钼矿床均形成于中生代,为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
汞矿
中国是世界上汞矿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之一。总保有储量汞8.14万吨,居世界第3位。现已探明储量的矿区103处,分布于13个省(区),以贵州省为最多,其储量为全国汞储量的40%,其次为陕西和四川,以上3省汞储量占全国的74%。着名汞矿有贵州万山汞矿、务川汞矿、丹寨汞矿、铜仁汞矿以及湖南的新晃汞矿等。汞矿矿床类型分为碳酸盐岩型、碎屑岩型和岩浆型3种。碳酸盐岩型占主要地位,拥有汞储量90%以上,贵州万山等特大型汞矿皆属此类型。其次为碎屑岩型。我国已知大多数汞矿床产于中、下寒武纪地层之中(占储量80%以上)。在前寒武纪、中生代、新生代也有汞矿形成,但不占重要地位。
锑矿
中国是世界上锑矿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总保有储量锑278万吨,居世界第1位。.已探明储量的矿区有111处,分布于全国18个省(区),以广西锑储量为最多,约占全国的41.3%;其次为湖南、云南、贵州、甘肃、广东等省。锑矿矿床类型有碳酸盐岩型、碎屑岩型、浅变质岩型、海相火山岩型、陆相火山岩型、岩浆期后型和外生堆积型7类,以碳酸盐岩型锑矿为最重要。世界着名的湖南锡矿山锑矿和广西大厂锡、锑多金属矿皆属此类型。从成矿时代来看,除侏罗纪和白垩纪地层中尚未发现有工业矿床外,目前震旦纪到第四纪都有锑矿分布;但其改造成矿的时代主要集中在中生代的燕山期。
铂族元素
中国铂族金属矿产资源比较贫乏,总保有储量铂族金属310吨。我国已探明铂族金属的矿区有35处,分布于全国10个省(区),其中以甘肃为最多,占全国总储量57%;其次为云南、四川、黑龙江等省。铂族金属矿产矿床类型主要为岩浆熔离铜镍铂钯矿床、热液再造铂矿床和砂铂矿床,以前者为最重要,如甘肃白家嘴子矿床即属此类。铂族金属成矿时代主要为古元古代和古生代。
金矿
中国金矿资源比较丰富。总保有储量金4265吨,居世界第7位。我国金矿分布广泛,除上海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外,在全国各个省(区、市)都有金矿产出。已探明储量的矿区有1265处。就省区论,以山东独立金矿床最多,金矿储量占总储量14.37%;江西伴生金矿最多,占总储量12.6%;黑龙江、河南、湖北、陕西、四川等省金矿资源也较丰富。金矿矿床分内生、外生两大类。内主矿床中以岩浆-热液破碎带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为最重要,前者如山东焦家金矿,后者如小秦岭地区;沉积改造微细粒型金矿具有较大找矿潜力(如贵州黔西南金矿);砂金矿亦占有重要地位。金矿成矿时代的跨度很大,从距今约28亿a左右的太古宙开始,一直到第四纪都有金矿形成。但56%的金矿储量集中在前寒武纪,其次为中生代和新生代金矿储量,占总储量的36%,古生代的金矿相对较少,只占5.7%。
银矿
中国是银矿资源中等丰度的国家。总保有储量银11.65万吨,居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亚、秘鲁等国家之后,约处世界第6位。我国银矿分布较广,在全国绝大多数省区均有产出,探明储量的矿区有569处,以江西银储量为最多,占全国的15.5%;其次为云南、内蒙古、广西、湖北、甘肃等省(区)银资源亦较丰富。银矿成矿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80%的银是与其他金属,特别是与铜、铅、锌等有色金属矿产共生或伴生在一起。我国重要的银矿区有江西贵溪冷水坑、广东凡口、湖北竹山、辽宁凤城、吉林四平、陕西柞水、甘肃白银、河南桐柏银矿等。矿床类型有火山-沉积型、沉积型、变质型、侵入岩型、沉积改造型等几种,以火山-沉积型和变质型为最重要。从成矿时代分析,除太古宙和新生代没有发现具工业意义的银矿床外,自元古宙到中生代都有大中型银矿床产出,其中以中生代形成的银矿最多。
铌、钽、锂、铍矿
中国是世界上铌、钽、锂、铍等稀有金属矿产资源丰富的一个国家。总保有储量Nb2O5 388万吨,仅次于巴西,居世界第2位。我国铌矿已探明储量的矿区有99处,分布于内蒙古、湖北等16个省(区),以内蒙古最多,占全国铌储量的72%;湖北次之,占24%。钽矿分布于13个省(区)的92个矿区,总保有储量Ta2O5 8.4万吨,居世界首位。从地区分布看,江西钽矿最丰富,内蒙古、广东次之,三省合计占全国钽储量72.5%。锂矿在九个省(区)有分布。已探明储量的矿区43处,保有氯化锂储量1667万吨,氧化锂237万吨,储量居世界第3位。从省(区)看,以青海资源为最丰富,湖北、四川等省次之。铍矿在15个省(区) 有产出,已探明储量的矿区有77处,总保有储量BeO 23万吨,以新疆、内蒙古铍储量最多,分别占全国的29.4%和27.8%;四川、云南次之,各占16%左右。以江西宜春铌钽矿、内蒙古白云鄂博铌钽矿、新疆阿勒泰铍、锂-稀有矿、青海锂矿为最重要。铌、钽、锂、铍矿床类型有内主矿床、外生矿床、变质矿床和叠生矿床4类。内主矿床中主要与酸性岩类和碱性岩-碳酸岩有关,外生矿床中以第四纪盐湖沉积型为主。铌、钽、锂、铍矿床自元古宙至新生代均有形成,但以中生代和晚古生代为主。
锶矿
中国锶矿资源丰富。总保有储量SrSO4 3290万吨,居世界第2位。但锶矿分布不广,仅六个省(区)有缌矿产出。已探明储量的矿区13处,以青海为多,占全国缌储量48.3%;陕西、湖北、重庆次之。缌矿矿床类型主要有沉积型、沉积改造型和火山热液型。成矿时代以新生代为主,中生代次之。
稀土元素矿产
稀土是门捷列夫化学元素周期表中镧系(镧、铈、镨、钕、钷、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15个元素和39号元素钇的总称。中国是世界上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素有"稀土王国"之称,总保有储量TR2O3约9000万吨,居世界第1位。全国稀土矿探明储量的矿区有60多处,分布于16个省(区),以内蒙古为最,占全国的95%,湖北、贵州、江西、广东等省次之。我国稀土矿产不仅储量大,而且品种多、质量好,矿床类型独特,如内蒙古白云鄂博沉积变质-热液交代型铌-稀土矿床和南岭地区的风化壳型矿床,在世界上均居独特地位。我国稀土矿产多与其他矿产共生,南方以重稀土为主,北方以轻稀土为主。稀土矿自元古宙至新生代均有矿床形成,尤以中生代的燕山期为盛。
I. 我国锂矿的分布特征
【国外锂矿资源】世界锂资源极为丰富,据美国地调局1999年统计报道,按Li20计,全球已查明的锂资源储量730万吨,储量基础2020万吨(不包括中国、俄罗斯、阿根廷、纳米比亚、葡萄牙等国)。
锂矿资源可分为矿石锂和卤水锂两种类型。主要赋存于盐湖卤水和花岗伟晶岩矿床中,其中盐湖卤水锂占世界锂储量的66%和储量基础的80%以上,目前已成为世界锂的主要来源。
【我国锂矿资源】我国锂资源丰富,矿床类型分为内生矿床、外生矿床及少数的粘土型矿床、古岩盐矿床和油气田卤水矿床。内生矿床有花岗岩型、伟晶岩型、气成——热液型和热液型;外生矿床以第四纪盐湖卤水矿和地下卤水矿为主。当前具工业意义和潜在工业意义的矿床是伟晶岩型、花岗岩型和盐湖卤水型。
我国伟晶岩型锂矿多见于地槽褶皱带和地台区隆起与坳陷的过渡带,与矿床有关的岩体主要为海西期、燕山期花岗岩。矿床由成群成带的伟晶岩脉组成,脉体往往具有对称性和同心状矿物共生组合的结构分带特征。矿床以锂铍为主,伴生铌钽铷铯等。锂矿物为锂辉石,也有锂云母及铁锂云母。矿石品位以0.8%~1.4%(Li2O)居多,矿床规模以大中型为主,一直作为我国锂矿的主要开采对象。这类矿床主要分布在新疆、四川、河南、湖南,福建也有产出。值得指出的是,在新疆阿勒泰、川滇西部、西昆仑和东秦岭广大地区都有较大的寻找锂矿潜力。
花岗岩型锂矿,也是国内正在开发利用的类型,矿石类型为锂云母。江西宜春414矿是该类型矿床的典型代表。该矿位于华南褶皱系武功山隆起区,矿体赋存于燕山期花岗岩株的顶部,由全风化、半风化和原生矿三种类型组成,以原生矿为主。矿石矿物有钽铌锰矿、细晶石、含钽锡石和锂云母,钽为主要矿产,锂为伴生矿,Li2O品位较低(平均0.392%),但矿床规模大,易采选。这类矿床目前仅见于江西,但在南岭广大地区仍有一定的找矿远景。
盐湖卤水矿床,主要产于我国青藏高原。锂矿为现代盐湖型液体矿,赋存于盐湖的晶间卤水、孔隙卤水和湖表卤水中,以锂为主的矿床含锂品位较高,LiCl含量2.2~3.1g/L,并共生钾、镁、硼、盐矿等,如青海台吉乃尔盐湖,是我国最大的以锂为主的盐湖卤水矿床。与钾、镁盐及硼矿伴生的锂矿,含锂品位较低,但储量巨大。藏北高原是我国另一大盐湖区,已初步查明有大量含锂盐湖,是我国卤水锂资源重要的成矿远景区,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藏北扎 布耶盐湖,其储量巨大,品位亦高(金属锂1g/L),而且Mg/Li比值较低,是一个很有价值的优质锂矿资源,可以说扎布耶盐湖的开发利用将对我国21世纪锂工业发展有直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