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资讯 > 再过10年中国会有多少人口

再过10年中国会有多少人口

发布时间:2022-07-27 09:40:45

① 中国10年以后会突破20亿人口吗

不可能。

因为:

一、目前的人口基数比较低。13、4亿人口,要突破20亿难度太大。

二、现在的适龄生育人口低。80、90后年轻人,不想(早)生孩子。

三、当今社会经济条件制约。养育一个孩子,需要付出多少,他们多少有点数。

四、未来的社会发展不可能。现在年轻人,谁愿意承担为人父、为人母的责任?

所以,洗洗睡吧,中国人口一万年也不会超过20亿人口。无论贫富贵贱,像5、60年代一样的人口高增长年代,一去不复返了。

② 十年后,中国拥有多少人口

分析如下:
1、在一个国家中人口生育率必须达到1对夫妇生2个孩子才能保证人口不减少;如果想要人口稍微有所增长,需要国家生育率在2.2以上(1对夫妇平均生育2.2个孩子)

2、以中国现在的生育率(不放开全面二孩计算),在2025-2030年,中国人口达到顶峰(约14.5亿),然后开始下降。到2050年为10亿。(即生育率低于死亡率)。
也就是说,10年之后(约为2028年),中国人口达到历史以来最高值!当然,郑策调整不算在内,例如开放生育等!

③ 中国到2010年 大概能有多少人口

2010年人口普查后,经过大半年的“处理”“讨论”“研究”,

2011年终于公布给平民看的数据是13.7亿,而实际上统计的数据是不会给平民看的,除非你是dan内高层,再加上没能统计到的人口,我估计中国的实际人口在15亿上下吧。

④ 十年后中国人口将达到多少

13.5亿,那5000万都移民了

⑤ 这样发展下去中国十年后是多少人口

2020年,中国教育将是惠及全民的、更高水平的、更加公平的普及教育,高等教育的入学率将达到40%,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将比目前翻一番,达到近2亿人。【发布会实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8日起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副主任朱之鑫今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展望2020年中国教育事业的前景时,做以上表示。

朱之鑫说,我想《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既是一个鼓舞人心的、积极的目标,也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在整个起草的过程中,四个方面给我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第一,教育的对象,有教无类,这是它的普遍性。第二,教学的方法,体现了它的改革和提高质量,就是因材施教。第三,教育的内容,要体现我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更强调的是德育优先。第四,教育的结果,体现了人尽其才的目标。

朱之鑫表示,《规划纲要》为中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包括为中国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到了2020年,我想未来大家在两个方面将有明显的感受,一是惠及全民的、更高水平的、更加公平的普及教育。到了那个时候,幼儿的入托可能不像现在这么难,义务教育可以全面地普及,高中阶段的教育普及率可以达到90%,高等教育的入学率要达到40%,向普及化迈进。到了那个时候,我们新增劳动力的受教育年限达到13.5年,比现在要提高一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要达到11.2年,要比现在提高1.7年。整个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将比目前翻一番。

“我也可以给大家报告一下,目前我们有大学学历的是9830万人,翻一番就是2亿人,大家想一想,2亿人口具有大学学历,在全球将是一个怎样的概念。”他说。

二是明显感受整个教育质量将会普遍提高。我这里所说的教育质量不是指考试分数,而是通过学习,提倡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改革我们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特别是减轻课业负担,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社会,在实践中“三个学会”,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从而全面提高我们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概括起来,到了2020年,我想有四句话,各级教育的普及水平更高,老百姓受教育的机会更加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加丰富,教育的体系更加完备、更加灵活。(

⑥ 有哪位能告诉我,中国10年以后的总人口数量,会是人山人海吗

按照目前的人口增长率以及老龄化,未来十年预计人口增长20%左右

⑦ 中国2010年大约将有多少人口

据专家预测,中国明年的人口将达到16亿多,中国又将负上一个沉重的负担。
回答完毕

⑧ 2010年中国人口会达到多少

一、人口数量

2005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075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6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617万人,出生率为12.40‰;死亡人口849万人,死亡率为6.51‰;自然增长率为5.89‰。

2005年人口主要构成情况

单位:万人

庞大的人口数量一直是中国国情最显着的特点之一。虽然中国已经进入了低生育率国家行列,但由于人口增长的惯性作用,当前和今后十几年,中国人口仍将以年均800-1000万的速度增长。按照目前总和生育率1.8预测,2010年和2020年,中国人口总量将分别达到13.7亿和14.6亿;人口总量高峰将出现在2033年前后,达15亿左右。
受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第三次出生人口高峰的影响,在2005年-2020年期间,20岁-29岁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将形成一个高峰。同时,由于独生子女陆续进入生育年龄,按照现行生育政策,政策内生育水平将有所提高。上述两个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中国将迎来第四次出生人口高峰。

庞大的人口数量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多方面影响,在给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的同时,也给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带来沉重的压力。

我国于2005年底开展了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这次调查以全国为总体,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次总体,采取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比例的抽样方法。最终样本单位为调查小区。这次调查的样本量为170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31%。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通过调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调查的各项任务已基本完成。

二、人口素质

中国政府加大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力度,不断提高人口健康素质。平均预期寿命已从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上升到2004年的71.8岁,孕产妇死亡率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1500/10万下降到2004年的51/10万,婴儿死亡率从新中国成立前的200‰下降到2004年的29.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建国初期的250-300‰下降到2004年的28.4‰。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大幅度减少。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得到有效的监测和控制,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从总体上讲,中国人口健康素质仍然不高。每年出生缺陷发生率为4-6%,约100万例。数以千万计的地方病患者和残疾人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防治艾滋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据估计,截至2003年12月,中国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约84万,2004年疫情处于从全国低流行和局部地区及特定人群高流行并存的态势。

中国政府加快发展教育事业,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显着提高。2004年,中国普及九年义务制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达到93.6%,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01年(其中男性8.5年,女性7.51年),比1990年提高了1.75年;人口粗文盲率(15岁及15岁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降少到8.33%,比1990年时下降了7.55个百分点。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大学以上占5.42%、高中占12.59%、初中占36.93%、小学占30.44%,受高层次教育的人数大幅度增加,受小学教育人口比重逐步下降。

中国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总体水平还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口粗文盲率大大高于发达国家2%以下的水平;二是大学粗入学率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三是平均受教育年限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的人均受教育水平,而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1年)。并且,城乡人口受教育程度存在明显差异。2004年,城镇人均受教育年限为9.43年,乡村为7年;城镇文盲率为4.91%,乡村为10.71%。

三、人口结构

从人口年龄结构看,在2004年末全国总人口129988万人中,0-14岁人口为27947万人,占总人口的21.50%,15-64岁人口为92184万人,占70.92%;65岁及以上人口为9857万人,占7.58%。上述数据表明:

第一,当前中国人口社会抚养比较低,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劳动力资源丰富,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未来一、二十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红利期。但庞大的劳动年龄人口也给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目前,中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近千万,农村剩余劳动力2亿多。并且,劳动年龄人口将保持增长态势。据预测,2016年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峰值10.1亿,2020年仍高达10亿左右。这对就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事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二,2000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7%以上,根据国际标准,中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据预测,到2020年,65岁老年人口将达1.64亿,占总人口比重16.1%,80岁以上老人达2200万。中国老龄化呈现速度快、规模大、“未富先老”等特点,对未来社会抚养比、储蓄率、消费结构及社会保障等产生重大影响。

第三,从人口性别结构看,2004年末男性人口66976万人,占51.5%,女性人口63012万人,占48.5%,总人口性别比为106左右。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为117,2003年为119,少数省份高达130。为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势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颁布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规定》等法律法规,启动了“关爱女孩行动”,倡导男女平等,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

四、人口分布

从城乡分布来看,2004年末全国城镇人口达到54283万人,占总人口的41.76%,乡村人口为75705万人,占58.24%。近年来,由于积极推进人口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实施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战略,人口城镇化率以每年超过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采取多种措施和合理规划,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努力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2004年,中国流动人口已经超过1.4亿。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劳动力,同时也改善了农村的经济状况。按人口城镇化率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测算,到2020年还将从农村转移出3亿左右的人口。

与此同时,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体系却严重滞后,亟待完善。庞大的流动迁移人口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构成巨大压力。流动人口就业、子女受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以及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严重制约着人口的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面临困难。

面对复杂的人口问题,中国政府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不断完善人口政策与方案,用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同时,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那究竟中国要多少人口才合适呢?
中国究竟应该有多少人?这是个持续了一个多世纪的热门话题。尽管很多人都认为中国人满为患,但是第一次明确提出并论证"中国究竟应该有多少人"这个人口数量发展目标的是孙本文先生。他在1957年发表的《8亿人口是我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成为中国适度人口研究的开山之作。1981年,当中国人口已经逼近10亿时,宋健等必个自然科学家从食品、水资源等资源的束条件出发,得出中国适度人口应不超过7亿的结论,并把7亿作为中国人口发展的最终目标和最佳方案。在不久前召开的第八届中国人口科学讨论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所李小平提出,中国人口发展的长远目标应是:100年后人口力争降到8亿,200年后降到3亿,无论如何不高于5亿。6月18日"中国究竟应该有多少人"不仅仅是一个能吸引成千上万中国百姓的热门话题,而且是一个事关中国发展前途命运的战略目标选择问题,一个重大而严肃的人口理论问题。《人口研究》杂志2002年第4期邀请了李小平、李建新和刘爽3位专家就《中国人口数量:究竟多少亿才合适?》的主题发表意见。
如何解决呢?
首先我要声明,我并不认为“中国人口太多”,关于这一点,我已在《“中国人口太多”是一个流传很广的谬论》一文里说明了理由。本文是针对那些认为“中国人口太多”的人而写的。

⑨ 中国十年后人口是多少。。。

当然是减少了!

⑩ 中国10年有多少人口

最近的第六次人口普查还没有结束,所以最可靠的数字还没有公布。据官方估计,这次人口普查可能会有14.2亿。望采纳

阅读全文

与再过10年中国会有多少人口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接了英国电话怎么回事 浏览:64
印度仿制一条街在哪里 浏览:183
8月去越南穿什么衣服好看 浏览:474
伊朗的方舱医院是什么 浏览:818
印度土地制度怎么样 浏览:977
英国快餐店利润怎么样 浏览:668
越南胡志明市是哪个民族 浏览:957
中国的高铁如何使世界惊叹 浏览:166
伊朗总统每年工资多少 浏览:441
在越南住酒店多少钱 浏览:585
英国签证有效期过了怎么办 浏览:227
中国的富二代有哪些 浏览:674
中国为什么禁止脸谱网 浏览:812
伊朗包机为啥什么要直飞甘肃兰州呢 浏览:423
苏联为什么打中国 浏览:868
美国为什么解冻伊朗油 浏览:722
英国二手车一年多少钱啊 浏览:124
中国海洋大学疫情期间如何出入 浏览:396
锡金是怎么从印度独立出去的 浏览:552
伊朗与什么国家接壤 浏览: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