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国各个朝代存在时间各是多少年
中国各个朝代存在时间:
1、秦朝:前221年-前206年咸阳,享国15年。
2、西楚:前206年-前202年彭城,享国4年。
3、汉朝:前202年-263年(包括蜀汉),享国465年。
4、三国时期:220年-280年。
5、曹魏:220年-265年洛阳(今河南洛阳),享国45年。
6、蜀汉:221年-263年成都(今四川成都) ,享国42年。
7、孙吴:222年-280年建业(今江苏南京),享国58年。
8、晋朝:265年-420年,享国116年。
9、南北朝:386年-589年。
10、南朝:420年-589年。
11、刘宋:420年-479年建康(今江苏南京),享国59年。
12、南齐:479年-502年建康(今江苏南京),享国23年。
13、南梁:502年-557年建康(今江苏南京),享国55年。
14、南陈:557年-589年建康(今江苏南京),享国32年。
15、北朝:386年-589年。
16、北魏中后期:420年-557年平城 洛阳(今河南洛阳)(今山西大同),享国137年。
17、东魏:534年-550年邺城(今河北邺镇),享国16年。
18、西魏:532年-556年长安(今陕西西安),享国24年。
19、北齐:550年-577年邺城(今河北邺镇),享国27年。
20、北周:557年-581年长安(今陕西西安) ,享国24年。
21、隋朝:581年-618年长安(今陕西西安),享国37年。
22、唐朝:618年-690年 705年-907年长安(今陕西西安),享国274年。
23、武周:690年-705年神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享国15年。
24、五代:907年-960年
25、——后梁:907年-923年汴京(今河南开封),享国16年。
26、——后唐:923年-936年洛阳(今河南洛阳),享国13年。
27、——后晋:936年-947年汴京(今河南开封),享国11年。
28、——后汉:947年-950年汴京(今河南开封),享国3年。
29、——后周:951年-960年汴京(今河南开封),享国9年。
30、十国:907年-979年。
31、辽朝(契丹):916年-1125年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享国209年。
32、宋朝:960年-1279年,享国319年。
33、西夏:1038-1227年兴庆(中兴)(今宁夏银川),享国189年。
34、金朝:1115年-1234年中京(今北京市),享国119年。
35、元朝:1271年-1368年大都(今北京市),享国97年。
36、明朝:1368年-1644年应天(今江苏南京) 京师(今北京市),享国276年。
37、后金:1616年-1636年盛京(今辽宁沈阳),享国20年。
38、大顺:1644年-1644年京师 (今北京市) ,享国1年。
39、清朝:1636年-1912年盛京 京师(今辽宁沈阳)(今北京市),享国276年。
40、中华帝国:1915年-1916年北平 (今北京市),享国1年。
41、伪满洲:1932年-1945年新京 (今吉林长春),享国13年。
(1)1497年是中国的哪个朝代扩展阅读:
中国的朝代都用“朝”为划分标准,区分某政权的执政时间,所以往往会有“朝代”存续时间与“王朝”的国祚重迭的情形。 如秦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 这些“朝”的国祚都与朝代的时间相重迭, 某”朝”的兴亡也是这”朝代”的兴亡。
虽然中国很多朝代与王朝的国祚相重迭,但并不代表朝代等于“朝”的概念, “朝”在现代的角度看则类似一个治理国家的统治政府 。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 ,与现代主权国家的观念不同。
在家天下的观念下,中国的君王家族通过轮替成为此天下的支配者,“ 改朝换代”就是更换王朝统治政权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封建社会”是指地主或领主占有土地并剥削农民或农奴的社会形态,西方学者的“封建社会”指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王族和功臣分封领地,是一种国家管理“制度”而不是一种“社会”,属于政治制度范畴。
地主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社会是封建社会,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封建社会形成的自然经济是以土地为基础,农业与手工业结合,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具有自我封闭性、独立性,以满足自身需要为主的经济结构组织。
国号指的行使国家主权的政权名字,是代表一个国家法定统治政权的官方名称。在现代,《国号》与该国家在国际社会上的通常称谓或名字是不同的概念。中国古代的国号就是朝代名称。历朝建国者第一要事即确立国号。
国号很早就有,《史记·五帝本纪》载“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 ,当然这里记载的国号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朝代,仅仅是传说时代的部落或部落联盟,是司马迁错误追认的结果。实际上,中国的第一个国号是“夏”,由夏启所定。
② 人类是从何时开始航海的那是中国处于什么朝代
最早人类开始航海的是在中国
中国航海历史悠久。早在距今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华民族的祖先已能用火与石斧“刳木为舟,剡木为楫”。到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木帆船的逐步诞生,出现了较大规模的海上运输与海上战争。到秦汉时代,出现了秦代徐福船队东渡日本和西汉海船远航印度洋的壮举。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东吴船队巡航台湾和南洋,法显从印度航海归国,中国船队远航到了波斯湾。从随唐五代到宋元时期,中国航海业全面繁荣、海上丝绸之路远届红海与东非之滨。由于以罗盘导航为标志的航海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中国领先西方进入“定量航海”时期。到明代永乐至宣德年间,伟大的中国航海家郑和率领远洋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遍访亚非各国。这一航海盛举,不但将中国古代航海业推向顶峰,而且在整个人类航海史上,竖起了一座永垂史册的丰碑。然而,随着中国晚期封建主义逐渐保守与僵化,严重阻碍了中国航海业的进一步发展和航海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航海业从而进入由盛转衰的时期。虽有晚清搞洋务运动,于1865年创设江南制造局以发展民族造船业,于1873年成立轮船招商局以发展民族航运业,于1909年在高等实业学堂设立船政科以培养民族高级航海专门人才,终难成大势。
如果说真正意义上的航海是:郑和七次下西洋,当时在明朝
在郑和下西洋之后87年、92年、114年,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1497年葡萄牙人达·伽马绕过好望角远航印度,1519年葡萄牙人麦哲伦向西作环球航行,也载入世界航海史册。
③ 整个中国朝代的时间表
中国历史朝代,自公元前221年秦王赵政称皇帝始,到1916年“洪宪皇帝”袁世凯不得不取消帝制止,在2137年中,中国共有皇帝495人(其中包括死后被追封为皇帝的73人)。共经历了352名皇帝,其中统一朝代的皇帝有146名,分裂时期的皇帝有206名。中国一共出现了83个王朝,共有559个帝王,包括397个“帝”和162个“王”。
(3)1497年是中国的哪个朝代扩展阅读:
1、中国历史上周朝存在的时间最长,由先周首领周武王灭商之后创建。周王朝存在的时间从约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256年,共计存在为790年。 历史上,把周王朝划分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 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2、中国历史朝代中大汉王朝(公元前202—公元220年)是第一个长期统治中国的大一统王朝,奠定了中国文化多方面的特性。它的国号“汉”成为中国主体民族的称号,从东西南北各个方向拓展了中国版图,打败了凶悍的游牧民族匈奴,开辟了通往西亚的丝绸之路东段。确立了儒学在中国思想文化的至尊地位,制定了“三纲五常”等儒家规范。
④ 1337~1453是中国的什么朝代
朝代划分:1279-1368 元朝(1279年前蒙古还未统一中国)
1368-1644 明朝
那么1337-1453基本处于元代晚期到明代初期
⑤ 中国各个朝代是公元几几年对应的皇帝是谁韩国对应朝代和皇帝是
朝鲜太祖 李成桂 1335年—1408年,在位期间1392年-1398年
朝鲜定宗 李芳果 1357年—1419年,在位期间1398年-1400年 太祖嫡次子
朝鲜太宗 李芳远 1367年—1422年,在位期间1400年-1418年 太祖嫡五子
朝鲜世宗 李祹 1397年—1450年,在位期间1418年-1450年 太宗嫡四子
朝鲜文宗 李珦 1414年—1452年,在位期间1450年-1452年 世宗嫡长子
朝鲜端宗 李弘暐 1441年—1457年,在位期间1452年-1455年 文宗嫡子
朝鲜世祖 李瑈 1417年—1468年,在位期间1455年-1468年 世宗嫡次子,端宗之叔父
朝鲜睿宗 李晄 1450年—1469年,在位期间1468年-1469年 世祖嫡次子
朝鲜成宗 李娎 1457年—1494年,在位期间1469年-1494年 世祖嫡长子德宗李暲嫡次子,睿宗侄子
燕山君 李隆 1476年—1506年,在位期间1494年-1506年 成宗长子
朝鲜中宗 李怿 1488年—1544年,在位期间1506年-1544年 成宗嫡长子,燕山君之弟
朝鲜仁宗 李峼 1515年—1545年,在位期间1544年-1545年 中宗嫡长子
朝鲜明宗 李峘 1534年—1567年,在位期间1545年-1567年 中宗嫡次子
朝鲜宣祖 李昖 1552年—1608年,在位期间1567年-1608年 中宗庶七子德兴大院君李岹之第三子,明宗庶侄
光海君 李珲 1575年—1641年,在位期间1608年-1623年 宣祖庶次子
仁祖 李倧 1595年—1649年,在位期间1623年-1649年 宣祖庶五子元宗李琈之长子,光海君庶侄
朝鲜孝宗 李淏 1619年—1659年,在位期间1649年-1659年 仁祖嫡次子
朝鲜显宗 李棩 1641年—1674年,在位期间1659年-1674年 孝宗嫡子
朝鲜肃宗 李焞 1661年—1720年,在位期间1674年-1720年 显宗嫡子
朝鲜景宗 李昀 1688年—1724年,在位期间1720年-1724年 肃宗庶长子
朝鲜英祖 李昑 1694年—1776年,在位期间1724年-1776年 肃宗庶四子
朝鲜正祖 李祘 1752年—1800年,在位期间1776年-1800年 英祖次子庄献世子李愃之次子
朝鲜纯祖 李玜 1790年—1834年,在位期间1800年-1834年 正祖庶长子
朝鲜宪宗 李奂 1827年—1849年,在位期间1834年-1849年 纯祖嫡长子孝明世子(翼宗/文祖)李旲的嫡子
朝鲜哲宗 李升 1831年—1863年,在位期间1849年-1863年 庄献世子第三子恩彦君李裀之孙,父为恩彦君第三子全溪大院君李圹
朝鲜高宗 李熙 1852年—1919年,在位期间1863年-1907年 庄献世子第四子恩信君李禛之曾孙,祖父南延君李球为仁祖嫡三子麟坪大君第六代孙,父为南延君第四子兴宣大院君李昰应
朝鲜纯宗 李坧 1874年—1926年,在位期间1907年-1910年 高宗嫡长子
年号
太祖 李成桂 用明朝年号 (洪武)
定宗 李芳果 用明朝年号 (建文)
太宗 李芳远 用明朝年号 (永乐)
世宗 李祹 用明朝年号 (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
文宗 李珦 用明朝年号 (景泰)
端宗 李弘暐 用明朝年号 (景泰)
世祖 李瑈 用明朝年号 (景泰、天顺、成化)
睿宗 李晄用明朝年号 (成化)
成宗 李娎 用明朝年号 (成化、弘治)
燕山君 李隆 用明朝年号 (弘治、正德)
中宗 李怿 用明朝年号 (正德、嘉靖)
仁宗 李峼 用明朝年号 (嘉靖)
明宗 李峘 用明朝年号 (嘉靖、隆庆)
宣祖 李昖 用明朝年号 (隆庆、万历)
光海君 李珲 用明朝年号 (万历)
仁祖 李倧 用明朝及清朝年号 (万历、天启、崇祯、崇德)
孝宗 李淏 用干支纪年,同中国来往使用清朝年号
显宗 李棩 干支纪年
肃宗 李焞 干支纪年
景宗 李昀 干支纪年
英祖 李昑 干支纪年
正祖 李算 干支纪年
纯祖 李玜 干支纪年
宪宗 李奂 干支纪年
哲宗 李元范 干支纪年
高宗 李熙 年号:建阳/光武 (1896年以前用干支年号及檀君纪年)
纯宗 李坧 年号:隆熙
⑥ 1497中国是什么朝代
应该是明朝。大明弘治十年
⑦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
中国历史朝代主要有夏、商、周[、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西夏、金、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具体朝代年份如下:
夏朝:约公元前2029年-约公元前1559年,共计:471年
商朝:约公元前1559年-约公元前1046年,共计:438年
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共计:867年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首称皇帝,共计:16年
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共计:5年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汉高祖刘邦,共计:210年
新朝:公元8年腊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兴帝王莽,共计:16年
玄汉:公元23-25年,汉更始帝刘玄,共计:3年
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共计:196年
三国:公元220-280年,魏、蜀、吴三足鼎立,共计:61年
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265-316年)、东晋(317-420年) ,共计:156年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计:170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共计:38年
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渊,共计:290年
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共计:54年
十国:公元891-979年,共计:89年
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计:320年
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共计:98年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计:277年
清朝:公元1644-1912年,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共计:268年
中华民国:公元1912-1949,孙中山,共计:3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1949年-至今
中国在1912年建立民国以前,最高统治权力是以家族世袭为主的,这些世袭王族的更替构成了中国朝代。各朝代以“王”或“皇帝”为最高统治者,因为世袭相承,常称为“家天下”。
我国历史悠久,朝代更零星纷繁。每朝的创建者要首手办的第一件事就是确立国号(朝代名称)。国号就是一个国家的称号。《史记·五帝本纪》:“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
公元前21世纪,中国最早的国家夏朝出现。东周推进了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变革,思想上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帝国—秦朝,西汉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中国陷入分裂割据局面,五胡乱华期间,异族融于中国趋势加强,诸多民族在分立政权的冲突中逐渐汇聚。隋唐时期,中央与边疆少数民族联系更为密切,经济繁荣、科技文化高度发展。宋元时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经济、科技发展到新的高度。明朝鼎盛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明末在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中国历史悠久,自黄帝部落的姬轩辕(也称公孙轩辕)时期算起约有5000年;从三皇五帝算起约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约有近4100年;从中国第一次大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秦朝算起约有2240年。中国历经多次政权演变和朝代更迭,也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经济、文化、科技世界瞩目。
中国又是一个有着辉煌文明的古老国度。从步入文明的门槛之日起,历代统治者,以其各自的政绩在历史舞台上演出了内容不同的剧目,或名垂青史,或遗臭万年。
在数千年的古代历史上,中华民族以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勇于探索的聪明才智,谱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创造了同期世界历史上极其灿烂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万里长城、大运河、明清故宫以及多姿多彩的各种出土文物,无不反映出大胆、高超的生产技术
中国人民同时在思想文化、科学技术领域产生了无数杰出的人物,创造出无比博大、深厚的业绩;而包括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印刷术这四大发明在内的无数科技成就,更使全人类受益匪浅。
⑧ 中国朝代历年表是什么
夏朝:约前2070-前1600年 斟浔 河南洛阳 禹帝姒文命(夏禹)
商朝:前1600-前1046年亳 河南商丘商太祖子履(商汤)
周朝:前1046-前256
西周:前1046-前771年 镐 陕西西安周武王姬发
封建时代
东周:前770-前256年 雒邑 河南洛阳周平王姬宜臼
春秋:前770-前475年
战国:前475-前221年
郡县时代
秦朝:前221-前207年 咸阳陕西咸阳秦始皇赵政[1-3]
楚朝:前206-前202年 楚怀王熊心
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长安 陕西西安 汉高祖刘邦
包括新朝(由新始祖高皇帝王莽所建,公元9年-公元23年)、玄汉(由汉延宗汉更始帝刘玄所建,共传二帝:刘玄、汉昌宗建世帝刘盆子,公元23年-公元27年)、成家(由公孙述所建,公元37年被刘秀所灭)
----东汉:25-220年 雒阳河南洛阳 汉光武帝刘秀
三国时期:220-280
----曹魏:220-265年 洛阳 河南洛阳 魏文帝曹丕
----蜀汉:221-263年 成都四川成都 汉昭烈帝刘备
----东吴:222-280年 建业 江苏南京吴大帝孙权
晋十六国时期:265-420
----晋受禅后吴国:265-280
----晋朝:265-420
---------西晋:265-316 洛阳 河南洛阳 晋武帝司马炎
---------东晋:317-420 建康 江苏南京 晋元帝司马睿
----十六国前期、中期、后期(后期囊括崛起的北魏前期)三阶段:304-420
南北朝时期:420-589
----南朝时期:420-589
--------宋:420-479 建康 江苏南京 宋武帝刘裕
--------齐:479-502 建康 江苏南京 齐高帝萧道成
--------梁:502-557 建康 江苏南京 梁武帝萧衍
--------陈:557-589 建康 江苏南京 陈武帝陈霸先
----北朝时期:386-589
--------十六国末期:420-439
--------北魏中后期:420-557 洛阳 河南洛阳 北魏道武帝拓跋圭
--------西魏:532-556 长安 陕西西安 孝武帝元修
--------东魏:534-550 邺城 河北邺镇 孝静帝元善见
--------北齐:550-577 邺城 河北邺镇 文宣帝高洋
--------北周:557-581 长安 陕西西安 孝闵帝宇文觉
--------隋国统一前:581-589
十六国春秋【前、中、后、末4期,将十六国时期分别穿插到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中】时期:304-439
隋朝:581-618 大兴陕西西安 隋文帝杨坚
唐朝:618-907 长安 陕西西安 唐高祖李渊
包括武周时期:690-705 神都 河南洛阳 周圣皇帝武则天
五代十国:907-979
--后梁:907-923 汴 河南开封梁太祖朱晃
--后唐:923-936 洛阳 河南洛阳 唐庄宗李存勖
--后晋:936-947 汴 河南开封 晋高祖石敬瑭
--后汉:947-950 汴 河南开封 汉高祖刘暠
--后周:951-960 汴 河南开封 周太祖郭威
--吴:908-937 吴宣帝杨隆演
--南唐:937-975 南唐烈祖李昪
--前蜀:907-925 前蜀高祖王建
--后蜀:934-965 后蜀高祖孟知祥
--南汉:917-971 南汉高祖刘??
--楚:927-951 楚武穆王马殷
--吴越:907-978 吴越武肃王钱镠
--闽:909-945 闽太祖王审知
--北汉:951-979 北汉世祖刘崇
荆南:907-963 荆南武兴王高季兴
辽朝(契丹):907-1125 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宋:960-1279
--北宋960-1127开封(宋太祖赵匡胤)
--南宋1127-1279临安(宋高宗赵构)
金朝:1115-1234 汴梁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元朝:1206-1368 元大都北京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
明朝:1368-1644 北京 北京 明太祖朱元璋
--南明:1644-1662南京 南京 明安宗朱由崧
清朝:1636-1911 北京 北京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