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于哪一年
1925年。1925年5月1日,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
1925年5月1日中国工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会上正式成立了中国工人阶级全国统一的工会领导机关——中华全国总工会。
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东大学礼堂开幕,正式成立了中华全国总工会并成立了全总执行委员会。中国工会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
历史沿革:
中国工会在中国工人运动发展的基础上诞生。1921年8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就成立了中国动组合书记部,作为全国工会的通信联络机关。
抗日战争时期暂停使用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名称,成立陕甘宁边区总工会和各抗日根据地总工会。解放战争时期边区总工会和各根据地总工会联合为解放区总工会。1948年8月1日由解放区总工会和国民党统治区工会在哈尔滨联合召开了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决定恢复中华全国总工会。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中华全国总工会
② 会员代表大会的每年召开几次
法律分析:会员代表大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
法律依据:《中国工会章程》第二十六条 工会基层组织的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经基层工会委员会或者三分之一以上的工会会员提议,可以临时召开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工会会员在一百人以下的基层工会应当召开会员大会。
工会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的职权是:
(一)审议和批准工会基层委员会的工作报告。
(二)审议和批准工会基层委员会的经费收支情况报告和经费审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
(三)选举工会基层委员会和经费审查委员会。
(四)撤换或者罢免其所选举的代表或者工会委员会组成人员
(五)讨论决定工会工作的重大问题。
工会基层委员会和经费审查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至五年,具体任期由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决定。任期届满,应当如期召开会议,进行换届选举。在特殊情况下,经上一级工会批准,可以提前或者延期举行。会员代表大会的代表实行常任制,任期与本单位工会委员会相同
③ 工会十七大会议
中国工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8年10月22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来自全国各行各业的2000多名中国工会十七大代表和近百名特邀代表出席盛会。
2018年10月26日上午,中国工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胜利闭幕。闭幕式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东明主持。
④ 中国工会十七大将于何时召开
2018年10月22日,中国工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1、大会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向代表提交了《中国工会章程(修正案)》、《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六届执行委员会财务工作报告》、《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六届经费审查委员会工作报告》,请代表审议。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有关领导同志出席会议。
2、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各人民团体、北京市负责同志,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工会界的朋友,首都各界职工代表参加了开幕式。
大会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向代表提交了《中国工会章程(修正案)》、《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六届执行委员会财务工作报告》、《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六届经费审查委员会工作报告》,请代表审议。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有关领导同志出席会议。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各人民团体、北京市负责同志,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工会界的朋友,首都各界职工代表参加了开幕式。
⑤ 中华全国总工会十八大召开时间
中华全国总工会十六大于2013年10月19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工会章程
(中国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部分修改,2013年10月22日通过)
第三章 全国组织
第十七条 中国工会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由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会召集。在特殊情况下,由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会主席团提议,经执行委员会全体会议通过,可以提前或者延期举行。代表名额和代表选举办法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决定。
所以中华全国总工会十八大估计在2023年召开,具体时间待定。哈哈
⑥ 1957年中国工会第几次全国代表大会修改了工会章程
法律分析:中国工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957年12月2日-12 日在北京召开。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作关于国家经济建设的报告。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工会工作的工作的报告》、《关于修改中国工会章程的报告》。
法律依据:《中国工会章程》 第二条:职工加入工会,由本人自愿申请,经工会基层委员会批准并发给会员证。
⑦ 中华全国总工会是在第几次全国劳动大会上成立的
法律分析:1922年5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确定筹备全国性工会组织 。1925年5月1日在广州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 ,正式成立了中华全国总工会。
法律依据:中华全国总工会制定的《中国工会章程》
第一条 凡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其他社会组织中,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或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承认工会章程,都可以加入工会为会员。
第二条 职工加入工会,由本人自愿申请,经工会基层委员会批准并发给会员证。
第三条 会员享有以下权利:
(一)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二)对工会工作进行监督,提出意见和建议,要求撤换或者罢免不称职的工会工作人员。
(三)对国家和社会生活问题及本单位工作提出批评与建议,要求工会组织向有关方面如实反映。
(四)在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要求工会给予保护。
(五)工会提供的文化、教育、体育、旅游、疗休养、互助保障、生活救助、法律服务、就业服务等优惠待遇;工会给予的各种奖励。
(六)在工会会议和工会媒体上,参加关于工会工作和职工关心问题的讨论。
⑧ 中国工会2020年开到十几大了
2018年10月22日,中国工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中国工会全国代表大会
召集机构 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会
举行周期 每五年举行一次(可提前或延期)
以上供参考。
⑨ 中国工会是怎么产生的
中国工会历届全国代表大会
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1922年5月1日-6日在广州召开。大会根据代表们的临时动议,作出了全国总工会未成立前,各地工会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为总通讯机关的决定。这样,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为全国工会公认的领导机关和全国总工会的前身。
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1925年5月1日-7日在广州召开。大会成立了中华全国总工会,并选举组成了全总执行委员会,大会还决定中华全国总工会加入赤色职工国际。
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1926年5月1日-12日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职工运动的发展及其在国民革命运动中之地位报告的决议》、《中国职工运动总策略决议案》、《劳动法大纲决议案》等30多个文件。
第四次全国劳动大会:1927年6月19日-28日在汉口召开。这次大会的任务是:工人阶级要领导农民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向共同的敌人作战。大会通过了《政治报告决议案》、《国民革命的前途和工会的任务》等13个决议案。
第五次全国劳动大会:1929年11月7日-11日在上海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华全国工人斗争纲领》、《工会组织问题决议案》、《工农联合决议案》等12个决议案。
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1948年8月1日-22日在哈尔滨召开。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职工运动当前任务的决议》、《关于国民党统治区职工运动报告的决议》和《中华全国总工会章程》,决定恢复并重建中华全国总工会。
中国工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953年5月2日-11日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工会工作的报告》、《关于修改中国工会章程的报告》等决议。
中国工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957年12月2日-12日在北京召开。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作关于国家经济建设的报告。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工会工作的报告》、《关于修改中国工会章程的报告》和《中国工会章程》等决议。
中国工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1978年10月11日-21日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国工会工作报告》、《关于修改中国工会章程的报告》和《中国工会章程》。
中国工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983年10月19日-29日在北京召开。倪志福作了题为《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扬工人阶级主人翁精神》的工作报告,大会就工作报告作出了相应的决议,通过了新的《中国工会章程》。
中国工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88年10月22日-28日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了《推进工会改革团结亿万职工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发挥主力军作用》的工作报告等。
中国工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93年10月24日-30日在北京召开。张丁华作了题为《团结动员全国职工发挥主力军作用为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而奋斗》的工作报告,大会通过了关于工作报告的决议等。
中国工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98年10月19日-24日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是20世纪召开的最后一次全国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是中国工运史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次盛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团结动员各族职工为实现我国跨世纪宏伟目标而奋斗。
⑩ 中国第九次全国总工会那年召开的
1978年10月11日至21日,中国工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到会代表1967人,代表全国5000多万名工会会员。马纯古致开幕词,邓小平代表党中央、国务院致词。倪志福作工作报告,朱学范致闭幕词。选举产生全总第九届执委会委员193人、候补执委85人、常务委员29人。倪志福当选主席,朱学范、马纯古、康永和、黄民伟、陈宇、宋侃夫、王崇伦、韩荣华、刘玉娥(女)、章瑞英(女)当选副主席。推选马纯古、黄民伟、陈宇、宋侃夫、王崇伦、韩荣华、章瑞英(女)为书记处书记,邢方群、齐平、韩西雅、王家宠为候补书记。从此,工会工作全面恢复,中国工会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