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那些让人腿软的高空栈道,你知道是怎么修建的吗
栈道,原指沿悬崖峭壁修建的一种道路。又称阁道、复道。自古有之,在我国西南地区比较多,为运输之用。随着岁月的变迁,时代的发展,栈道早已失去本来的作用,而逐渐成为旅游景区当中的一种特色体验式项目。从高空栈道再到玻璃栈道,无论是何种形式,栈道都异常的受游客欢迎。
因此近年越来越多的栈道工程施工出现在景点开发建设中,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去体验。目前我国着名的悬空栈道有八处。它们分别是:太姥山观海悬空栈道、华山长空栈道、翔凤山悬崖栈道、天门山鬼谷玻璃栈道、麦积山栈道、贵州南江大峡谷栈道、笔架山栈道、宜春明月山青云栈道。无论是哪处栈道,皆是横悬于山崖绝壁之上,无不令人心惊。
当我们在惊叹栈道的高危之位、惊险无比的同时,有没有曾思考过,是哪些人用什么样的方法,又付出了哪般的努力才在这悬崖峭壁上筑起了这道通天大道?
栈道工人,高危职业者,行走在绝壁上的勇士,建造栈道的过程惊险刺激,他们是如何在高空中完成这项伟大的工程的呢?接下来跟着旅建网的脚步一起去看看栈道的修建过程。
一条栈道施工要经过搭架―打梁口―钢筋―锚固―制模板―布面筋―浇铸混凝土―拆模―护栏―钢管焊接―上水泥―上颜色―打锚等13个工序。
其中整个栈道施工的最危险的阶段,也是最为重要的阶段,那就是钢管骨架的架设。整个钢管骨架的架设是栈道施工的基础,同时也为后面的施工做好的安全保障,但是架设骨架的工人却没有安保保障。
地面作业可以使用大型机械,在悬崖峭壁上修栈道则全部靠人力。修建栈道时工人们从可以落脚的安全处修起,顺着崖壁走势,将最基本的钢筋骨架搭好。
他们背着沉重的木板,推着满载混泥土的推车,没有安全绳,穿过搭建在几千英尺空中的木板路运输修路所需的材料。
手持风钻在崖壁上施工的工人,要在崖壁上打眼到1米5深,清洗灰尘,将钢筋插入,灌入特制黏合剂,使钢筋与岩壁粘住,充分保障栈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这些栈道工都很少说话,每时每刻都用心专注手中的活、脚下的路。
即将成型的栈道
完美的高空栈道。
这样的人工奇迹令人惊奇,大家不要忘记,奇迹的背后,少不了伟大的建筑工人的辛苦努力和付出,让我们向这些在绝壁栈道辛苦工作的人们致敬。
2. 中国最恐怖的十大栈道都在哪里
1、张家界天门山玻璃栈道:玻璃栈道悬于天门山顶西线,长60米,宽1.6米,最高处海拔1430米,堪称“东方天空之路”。
3. 悬空寺(世界上现存的建于悬崖绝壁上最早的木结构建筑群)位于中国哪个地方
这里山势陡峻,两边是直立百金米、如同斧劈刀削一般的悬崖,悬空寺就建在这悬崖上,或者说像是粘贴的悬崖上似的,给人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感觉。抬头望上去,但见层层叠叠的殿阁,只有十数根像筷子似的木柱子把它撑住。那大片的赭黄色岩石,好像微微向前倾斜,瞬间就要塌下一似的。俗语说:“平地起高楼”,可是,悬空寺却反其道而行之,悬空建在这绝壁之上。虽然悬空寺给人的第一个印象是一栋[危楼],但出于好奇和[探险]的冲动,谁都愿意鼓起勇气踏上寺门。
过了佛堂前面的平台后,踏上那连接殿宇之间的栈道,人们会不约而同地提起脚跟,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踩在木板上,好像走在刚结了冰的河面那样,生怕脚重,寺塌下来,自己做了[空中飞人];然而,脚板底下的木板虽然吱吱作声,而贴在岩石上的楼台,却归然不动……
“铁扁担”把楼阁横空架起
来到三官殿,才叫人松了一口气。这是全寺两座最大的建筑物,大殿的后面挖了很多石窟,变成了一半房子一半洞的特有建筑形式。原来,当年的建筑者,就已经懂得向岩壁要空间的道理了。
侧身探头向外仰望,但见凌空的栈道只有数条立木和横木支撑着。这些横木又梁叫做“铁扁担”,是用当地的特产铁杉木加工成为方形的木梁,深深插进岩石里去的。据说,木梁用桐油浸过,所以不怕被白蚁咬,还有防腐作用。这不正是修筑栈道的[古方]吗?看来,悬空寺就是用类似筑栈道的方法修建的,而阁楼的底座便铺设在许多铁扁担上。
其实,悬空寺之所以能够悬空,除了借助“铁扁担”之力以外,立木(即柱子)也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些立木,每条柱的落点都经过精心计算,以保证能把整座悬空寺支撑起来。据说,有的木柱起承重作用;有的是用来平衡楼阁的高低;有的要有一定重量加在上面,才能够发挥它的支撑作用,如果空无一物,它就无所借力而[身不由己]了。
暴雨成灾只好建寺在悬崖
但是,除了因地制宜之外,到底还有其它什么缘故要把悬空寺建在这千尺峭壁上呢?原来,以前这里是南去五台、北往大同的交通要道,悬空寺建在这里,可以方便来往的信徒进香。其次,浑河河水从寺前山脚下流过,常常暴雨成灾,河水泛滥,人们以为有金龙作崇,便想到建浮屠来镇压,于是就在这百丈悬崖上悬空修建了寺院。
大风烈日无损于悬空寺
别看轻这殿宇小巧玲珑,内里却大有干坤。沿着窄小的楼梯直上,没想到还有一间半石窟式的佛堂,虽然佛像在微弱的光线下,显得有些残旧,但它那庄严的神态,却仍令信徒们感到〖有佛而心定〗。
这里的山势好像一口挂起来的锅一样,中间凹了进去,而悬空寺恰好建在锅底。这种有利的位置,使得塞外凛烈的大风不能吹袭悬空寺。此外,寺院前面的山峰又起了遮挡烈日的作用;据说,在夏天的时候,每天只有3个小时的阳光照射悬空寺,难怪它能够历经了千多年风雨甚至地震,迄今仍然牢牢地紧贴在峭壁上。
4. 中国有几座悬空古寺,都在什么地方的
在中国众多的寺庙中,悬空寺称得上是奇妙的建筑。它集美学、力学、宗教内涵于一身,是人文景观之汇粹,更被誉为世界一绝。其中,山西浑源县恒山悬空寺、山西广灵县悬空寺、云南昆明西山悬空寺、浙江建德悬空寺、河北井陉县苍岩山福庆寺等五大悬空寺较为着名。 1 山西浑源县恒山悬空寺
悬空寺建在半山峭壁间,好似古刹在云中悬挂着。自古被列为北岳恒山的第一奇观,为中国最为着名的一座崖屋建筑群,也是悬空寺之最。(网路图片) 山西恒山悬空寺,在浑源县城南6公里处,悬挂在北岳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半崖峭壁间。自古以来,此处地型胜似龙门、雄比剑割的绝塞天险,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南北的交通的要道,悬空寺建在半山峭壁间,好似古刹在云中悬挂着。自古被列为北岳恒山的第一奇观。 据《恒山志》记载,悬空寺始建于北魏晚期太和十五年(西元491年),至今有1500多年历史。悬空寺原名”玄空寺”,取道家之”玄”、佛家之”空”,形貌楼阁而得名。 前人以:“面对恒山,背倚翠屏;上载危岩,下临深谷; 凿石为基,就岩起屋;结构惊险,造型奇特。”来概括介绍悬空寺。 始建初期,位于最高的三教殿,距地面有90米高,因历年来河床淤积,现今,仅剩下58米高,在北岳悬崖峭壁上,自南而北,背西向东,建在面宽仅20米、进深不足10米,如此极限的空间内。整个寺院建筑,全在陡峭断崖上,凿洞穴插悬梁为基,顺山崖凹进的地势,比肩筑殿。 全寺为木质框架式结构,按照力学原理,半插横梁为基,巧借因崖凿窟暗托,为实质受力的“暗柱”,那些悬挂的”明柱”,看似支柱,实为假像。而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紧联。鬼斧神工,堪称一绝。 寺内凿崖为基,筑起两座三层檐歇山顶殿阁,其上又筑两层重檐楼阁,院内南北危楼高下对峙,中隔断崖,有飞架栈道相通,巧夺天工。 在仅152.5平米的面积中,建有殿宇楼阁达40间,楼阁之间有栈道相通,迂回曲折。殿楼分散中有联络,分布对称中有变化,曲折迂回,虚实相生。布局紧凑、错落相依,参差有致,均顺崖壁凹凸之势,顺其自然,凌空而构。使形体的组合和空间对比充分达到了艺术效果。 悬空寺不仅外貌奇特、壮观,建筑构造也具特色,其屋檐形式丰富多彩,有单檐、重檐、三层檐等三种型式。结桅结构有斗拱结构、抬梁结构、平顶结构等。而屋顶有戗脊、贫脊、正脊、垂脊四种类型。 总体外观,层叠错落,变化微妙,形成一种”窟中有楼,楼中有穴”,”半壁楼殿半壁窟”,”窟连殿,殿连楼”的独特风格,既融合了我国园林建筑艺术,又不失传统建筑的风格。 寺内现存各种铜铸、铁铸、泥塑、石雕等佛菩萨像有八十余种,是具有高艺术价值的珍品。古人题镌刻于崖壁间,诗兴雅意,尽在其中。 悬空寺是历代文人墨客向往之处。西元735年,诗仙李白出游后,在崖壁上写下“壮观”二个大字。明崇祯六年,徐霞客游历到此,赞之为“天下巨观”。更在游记中写下:“伊阙双峙,五夷九曲不及比拟也”形容悬空寺的险峻。 寺的栈道石壁上,刻有“公输天巧”四个大字(公输就是鲁班,春秋战国时代人,是建筑工匠的祖师爷。),来赞赏悬空寺的建造技艺,简直是鲁班那样巧夺天工的匠师所为。远望悬空寺,像一幅镶嵌在万仞峭壁间,玲珑剔透的浮雕,集险、奇、巧、惊、于一体,独特风格。 2 山西广灵县悬空寺 山西广灵县城南有座壶山,上有大士庵和水神庙的合称“小悬空寺”。寺庙建于山巅。创建于北魏时期,现存为明代时期遗物。 小悬空寺为平面八角形的建筑,有山门、正殿、东西殿、钟楼等。殿堂的雕刻手法细腻,钟楼结构玲珑,前有掖门穿过,周围设有回廊围护。 寺内东南隅,矗立一座高约二十米,八角形七层楼阁式砖塔,塔上雕有斗拱、门窗、塔刹、脊饰,结构规整,形体秀丽,比例优美适度。 寺内一口古井,直通山下泉源。丰水源泉环山涌出,壶河水至此与丰水汇合,形成广百余亩的巨潭,夏秋之际碧光潋艳,当月色绞洁明亮照映泉源中时,与殿堂楼阁交相辉映,颇有江南水乡风光姿色。 3 云南昆明西山的悬空寺 云南昆明西山悬空寺,又名三清阁,被称“滇中第一胜境”。(网路图片) 云南昆明西山悬空寺,又名三清阁,位于昆明西南郊西山罗汉岩上。此寺始建于元代,后经明、清两代扩建,形成目前的规模。是为一组九层、十二殿、一石坊的建筑群。原为梁王避暑夏宫。后改为“凌虚阁”、“玉皇阁”,明代改为“海崖寺”,又称“罗汉寺”,后又改今称。 有辟一公路直达三清阁下,沿石级而上,殿阁中为儒释道混合的塑像。在险峻的峭壁上,有云华洞、孝牛泉、石室等胜景,有空中楼阁之感。俯视脚下滇池烟波,气势极其壮观。 从三清阁穿过刻有“别有洞天”四字的狭窄石道,沿石级而上,可到石林、云海、等石室平台,眼界豁然开阔。继续南行,在危崖壁立的岩间,开辟一条傍山开窗隧道,可抵慈云洞。洞内雕刻观音菩萨坐像,石洞中在原始岩石上雕刻而成其门楹、香炉、藻井及各种装饰等。 再沿隧道登石阶而上,刻有“龙门”二字的石坊。入内为“达天阁”石室。整段石室岩洞工程,开凿于清干隆四十六年(西元1781年),直至咸丰三年(西元1853年)完成。 百丈的悬崖峭壁上,有岩石壁联写道:“仰笑宛离天尺五,凭临恰在水中央。”登高身临其境,海天一色,气象万千,可称“滇中第一胜境”。 4 浙江建德悬空寺 浙江建德大慈岩,其山巅古刹大慈寺,建于元大德初年,有“江南悬空寺”的美称。(网路图片) 浙江建德大慈岩,座落于浙江建德县城27公里处,濒临千岛湖,山形诡怪富有奇趣。山巅古刹大慈寺,建于元大德初年。主体建筑为地藏王菩萨殿,建筑于垂直二百米高的绝崖石壁上,一半嵌入岩腹,一半凌架悬崖,之间有长廊相接,石栏连续,因地势架构布局,与山峰合为一体。人工建筑与自然景致相映成趣。有“江南悬空寺”的美称。 整个建筑群,地藏王大殿、清音阁、天香悬廊、天栈云渡、等建筑,均以“悬空”取胜,或凌空构架于悬崖峭壁之上,或依山崖地势而筑,凭栏俯视,长达880米的长谷溪流,蜿蜒曲折,蔚为壮观。有“足下悬崖恐欲崩”之感,果真“悬空”之极。 大慈岩以“天然立佛”闻名于世。大佛属于山岩自然造型,总高达147米,头部高41.3米,肩宽60米,巨大的形象非常逼真,是此别具一格,称之“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巍峨宏伟。是为“全国最大天然立佛”,被赞誉为“中华一绝”。 整个建德大慈岩以“江南悬空寺、长谷溪流、以及全国第一天然立佛”三个胜景而名闻遐迩。
5 河北井陉县苍岩山福庆寺
福庆寺,位于河北井陉县东北苍岩山下,建于隋朝,相传福庆寺为隋文帝女妙阳公主修道之所。另一说隋炀帝长女南阳公主,在此出家为尼。可以推定,此寺建于隋朝。 福庆寺,门悬有“殿前无灯凭月照,山门不锁待云封”的金字对联,来描写寺悬空的实景。门前山上尚有十六个景点,景色优美,步步引人入胜。享有“五岳奇秀揽一山,太行群峰惟苍岩”的盛名。 建筑群中的主体建筑之一的“桥楼殿”,坐落在一座长15米、宽9米的,单孔孤券形石桥上,石桥飞跨对峙在两崖之间,气势一如长虹,有凌空欲飞之势,此型建筑故归属悬空寺类。 两山崖峭壁对峙,南北飞架一座三孔石桥,依势而建筑桥楼殿。有石道蜿蜒前行,拾磴道三百六十余级而上,可达桥楼殿。桥楼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四面出廊,是一座九脊重檐楼阁式建筑。 两峭壁间仰望青天,隙仅一线,叹为观止。古人有诗云:“千丈虹桥望入微,天光云彩共楼飞”来行形容此一奇景。 琉璃瓦顶黄绿相间、金碧辉煌。殿顶平缓,翼角高翘弧线柔和优美,具清代早期建筑特点。正脊两吻间有仙人骑龙、狮子驮塔、飞马、等等饰件。并以苏式彩画装饰,上檐及下檐的椽、标、枋。整体桥楼殿造形庄重而肃穆。
5. 悬空寺具体在哪个方位,有什么样的历史
悬空寺位于北岳恒山脚下的1金龙峡,距大同市约80公里,据说是北魏时一位叫了然的和尚所建,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悬空建在绝壁上的[危楼]
这里山势陡峻,两边是直立百金米、如同斧劈刀削一般的悬崖,悬空寺就建在这悬崖上,或者说像是粘贴的悬崖上似的,给人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感觉。抬头望上去,但见层层叠叠的殿阁,只有十数根像筷子似的木柱子把它撑住。那大片的赭黄色岩石,好像微微向前倾斜,瞬间就要塌下一似的。俗语说:“平地起高楼”,可是,悬空寺却反其道而行之,悬空建在这绝壁之上。虽然悬空寺给人的第一个印象是一栋[危楼],但出于好奇和[探险]的冲动,谁都愿意鼓起勇气踏上寺门。
过了佛堂前面的平台后,踏上那连接殿宇之间的栈道,人们会不约而同地提起脚跟,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踩在木板上,好像走在刚结了冰的河面那样,生怕脚重,寺塌下来,自己做了[空中飞人];然而,脚板底下的木板虽然吱吱作声,而贴在岩石上的楼台,却归然不动……
“铁扁担”把楼阁横空架起
来到三官殿,才叫人松了一口气。这是全寺两座最大的建筑物,大殿的后面挖了很多石窟,变成了一半房子一半洞的特有建筑形式。原来,当年的建筑者,就已经懂得向岩壁要空间的道理了。
侧身探头向外仰望,但见凌空的栈道只有数条立木和横木支撑着。这些横木又梁叫做“铁扁担”,是用当地的特产铁杉木加工成为方形的木梁,深深插进岩石里去的。据说,木梁用桐油浸过,所以不怕被白蚁咬,还有防腐作用。这不正是修筑栈道的[古方]吗?看来,悬空寺就是用类似筑栈道的方法修建的,而阁楼的底座便铺设在许多铁扁担上。
其实,悬空寺之所以能够悬空,除了借助“铁扁担”之力以外,立木(即柱子)也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些立木,每条柱的落点都经过精心计算,以保证能把整座悬空寺支撑起来。据说,有的木柱起承重作用;有的是用来平衡楼阁的高低;有的要有一定重量加在上面,才能够发挥它的支撑作用,如果空无一物,它就无所借力而[身不由己]了。
暴雨成灾只好建寺在悬崖
但是,除了因地制宜之外,到底还有其它什么缘故要把悬空寺建在这千尺峭壁上呢?原来,以前这里是南去五台、北往大同的交通要道,悬空寺建在这里,可以方便来往的信徒进香。其次,浑河河水从寺前山脚下流过,常常暴雨成灾,河水泛滥,人们以为有金龙作崇,便想到建浮屠来镇压,于是就在这百丈悬崖上悬空修建了寺院。
大风烈日无损于悬空寺
别看轻这殿宇小巧玲珑,内里却大有干坤。沿着窄小的楼梯直上,没想到还有一间半石窟式的佛堂,虽然佛像在微弱的光线下,显得有些残旧,但它那庄严的神态,却仍令信徒们感到〖有佛而心定〗。
这里的山势好像一口挂起来的锅一样,中间凹了进去,而悬空寺恰好建在锅底。这种有利的位置,使得塞外凛烈的大风不能吹袭悬空寺。此外,寺院前面的山峰又起了遮挡烈日的作用;据说,在夏天的时候,每天只有3个小时的阳光照射悬空寺,难怪它能够历经了千多年风雨甚至地震,迄今仍然牢牢地紧贴在峭壁上。
6. 中国十大悬空寺
中国有十大悬空寺分别是山西大同恒山悬空寺,南岩宫,麦积山,甘露岩寺,西宁悬空寺, 三清阁,芦芽山悬空寺,苍岩山福庆寺,广灵县圣泉寺。
恒山悬空寺,是国内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南岩宫,是明代敕建的武当山九宫之一。甘露岩寺,位于泰宁金湖西岸,长滩人形山西侧,是泰宁最负盛名的岩寺。山西省绵山大罗宫依山而建,层楼杰阁,画栋雕梁,金碧辉煌。西宁悬空寺,位于青海西宁市北山,始建于北魏,也叫土楼观。三清阁,位于昆明市西郊15公里的西山的太华山南面的罗汉山。芦芽山悬空寺,位于山西宁武石门村的“悬棺与悬空寺”景区。苍岩山福庆寺,位于河北省井陉县东北苍岩山,建于隋朝。广灵县圣泉寺,位于恒山山脉天王岭悬崖之腰,上载峻岭,下临深谷,悬空而建。
悬空寺以其险峻而着称,借山势的陡峭,以成殿宇的秘奇。在国内各大名胜古迹中,悬空寺以其独特的设计构造成为一绝。
7. 栈道的中国八大悬空栈道
太姥山观海悬空栈道
悬空栈道如带子般缠绕在岩石上,在此可观太姥山山海相连的壮美景观。如果清晨登山,雾气还未散去,人走在悬空栈道上犹如踩在云端。
华山长空栈道
长空栈道位于华山南峰东侧山腰,是华山派第一代宗师元代高道贺志真为远离尘世静修成仙,在万仞绝壁上镶嵌石钉搭木椽而筑。栈道上下皆是悬崖绝壁,铁索横悬,由条石搭成尺许路面,下由石柱固定,游人至此,面壁贴腹,屏气挪步,被喻为“华山第一天险”。
翔凤山悬崖栈道
此栈道在山西省宁武城西70公里处涔山乡张家崖村西的翔凤山上,在峡谷阳面的悬崖绝壁中间,此栈道的特点是:一条栈道能将悬棺、悬空寺(仙人洞)、龙王庙、大石门天堑连串起来,一会儿踏木栈,一会儿钻石洞,一会儿过吊桥,既有欣赏悬桥时的惊奇肃穆,又有朝拜寺庙时的虔诚凝重,还有观赏林海时的心旷神怡,更有颤过吊桥时的胆战心惊。
天门山鬼谷玻璃栈道
与其他栈道不同的是,鬼谷栈道全线既不在悬崖之巅,也不在悬崖之侧,而是全线都立于万丈悬崖的中间,给人以与悬崖共起伏同屈伸的感觉。凭空伸出的玻璃眺望台有4-5米,从玻璃台可以看见下面,让人望而生畏。
麦积山栈道
麦积山石窟多凌空凿于20-80米的悬崖峭壁上,由崖阁、摩崖龛、山楼、走廊、小洞组成,栈道“凌空穿云”,其惊险陡峻为世罕见,洞窟大都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间全靠架设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通达。游人攀登上这些蜿蜒曲折的凌空栈道,不禁惊心动魄。
贵州南江大峡谷栈道
南江大峡谷两岸山峰险峻,只剩头顶那一线青天。上千米的悬空栈道在眼前左右晃动着,栈道在几座铁索桥的连接下,时左时右摇晃,盘绕在南江两岸悬崖绝壁上。颤颤巍巍地走在曲折栈道上,每迈一步都显得艰难。低头是湍急的流水,大有山雨欲来之势,浪打浪的急流在脚下奔走。这看似摇摇欲坠的栈道让整个人晕乎乎的,好在有惊无险。
笔架山栈道
笔架山十里悬空栈道堪称井冈山一绝,可将五百里井冈山尽收眼底。栈道依深不见底的悬崖峭壁而建造,随山势而旋转,一侧是千尺奇峰,悬崖绝壁,一侧是深谷涧壑,万丈深渊,险要处仅可容身。
宜春明月山青云栈道
青云栈道拥有“绝壁览胜”一大景观,位于海拔1700米处,全长3100米左右,常年云雾缭绕,行走其上,有平步青云之感。悬空的栈道横亘于悬崖峭壁上,如盘云的游龙。崖壁上,迎客松及各类灌木点缀左右,形态万千,是最受游客喜爱的景致。
8. 中国最长的悬空玻璃桥在哪里
在张家界大峡谷景区。玻璃桥名为:“云天渡”。是张家界大峡谷景区的着名景点之一。
该桥全长536m、宽为6m,其主跨度达430m,跨越峡谷的桥面长达375m,桥面距离峡谷底部的相对高度约为300m。该玻璃桥创造了世界桥梁史上的多个世界之最与世界第一。
其一,该桥是世界上最高最长的玻璃悬空桥;
其二,该桥为世界上第一座斜拉式高山峡谷玻璃桥;
其三,其建造材料为首次使用的新型复合材料。
(8)中国悬空阁道在哪里扩展阅读:
1、张家界玻璃桥具体位置位于中国湖南省省张家界市慈利县三官寺土家族乡大峡谷景区南部,主桥上跨张家界大峡谷,西南、东北两桥端分别连接栗树垭和吴王坡之间的山顶崖壁;
2、张家界玻璃桥面共有99块玻璃组成,每块玻璃长4.42m、宽3.01m、厚5厘cm、重1.5吨,设计荷载800人;
3、张家界玻璃桥是首座集人行道、游览、蹦极、溜索以及舞台为一体的多功能空间索面大张开量悬索玻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