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印战争中国收回多少国土
1962年中印战争,没有收回土地。
迫于国际压力等原因,撤军到中印争议地区中国一侧,实际上丢了藏南地区(印在此地区设立行政区,称“阿鲁纳恰尔邦”),面积12.5万平方公里。
“阿鲁纳恰尔邦”印度非法占领中国藏南地区后在当地建立的一个邦。此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印度东北部边界。中国政府宣称对该邦的绝大部分地区都拥有主权,称为藏南地区,并将该地区划入西藏自治区的错那、隆子、朗县、米林、墨脱、察隅六县的管辖范围之内,也不承认印度拥有该地区的主权。
(1)中印冲突中国撤退多少扩展阅读
藏南地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固有的主权领土。位于东经92度至97度之间。世人尽知的是,这块完全属于中国的土地,其大部分仍被印度非法占领着。
由于地处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俯冲的东北挤角,地质地貌多种多样,藏南因而也被称为“地质博物馆”,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便隐身其中。
藏南处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终年温暖湿润,水热条件优越,是世界上分布最北的热带地区。山地南麓的乞拉朋齐年平均降水在9000毫米以上,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大的地区之一。
它亦是中国水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主要河流有雅鲁藏布江、卡门河、西巴霞曲(苏班西里河)、丹巴曲、察隅河等。雅鲁藏布江全流域水能蕴藏量仅次于长江,单位流域面积和单位河长的水能蕴藏量居中国各大河之首。
② 62年中印战争中国损失多少
中国损失了五亿元的战略物资
③ 中印战争后,中国有没有从59年实控线向后撤退二十公里
没有
当时是从实际停火线后撤20公里,回到1959年实际控制线
没有从59年实际控制线后撤
④ 62年中印之战中国军队实际后撤20公里了吗
没有 是直接撤回去了。因为是在高原地区 而且当时公路不发达 不能长时间作战,只能够撤回去,而印度那边是平原 有较好的公路。
⑤ 中印战争中国主动沿实控线后撤20公里,现在这20公里距离由谁控制
由印度控制,以地图可以看出来。当地老边民也有讲述(:以前在对面山几公里外可以去,现在由印军占领,有印军守点和巡逻的,对面山去不了。
⑥ 62年中印战争的结果是:为什么回撤到麦克马洪线以北20公里
中国打这场仗并不是为了要回麦克马洪线以南的地区
中印边境争端主要是东段麦克马洪线以南地区,和西段阿克塞钦地区。实际上新中国成立前印度就已占领麦克马洪线一带了,而阿克塞钦还掌握在中国手里。
中国认为有价值的地区是阿克塞钦,新藏公路从这里穿过。而对印度而言麦克马洪线比较重要,因为从前靠南一些的中印边界线一马平川,毫无险地可守,印度认为很危险,所以将边界向北推至麦克马洪线。
本来中国曾暗示印度中国可以接受麦克马洪线,但阿克塞钦必须归中国。此时双方军队已经有了小规模接触,于是中国提议双方军队各自后撤20公里,脱离接触。但印度不予理睬。
不知为什么印度就是寸步不让,坚持对阿克塞钦的要求,而且还得寸进尺,在东段某些地方甚至越过了麦克马洪线。中国的忍耐到了极限,便开始了惩罚行动,一路向南打,攻下了通往印度首都的最后一个可以防守的地段,印度几近崩溃。中国也达到了目的。
于是中国宣布撤军,从麦克马洪线向北撤20公里,并把缴获的大批印度军备擦干净,码整齐,交还印度。这对印度是个极大的羞辱。
从此边境平静了下来,阿克塞钦还是中国的,中国本已放弃的麦克马洪线以南地区归印度,恢复了开战前的形势
⑦ 哪里有有关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的全面客观的史实资料
中印战争中印边境战争是1962年6月或10月至11月间发生在中国和印度的藏南边境的战争。在中国被普遍称为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古巴导弹危机和此次战争几乎同一时间爆发。冲突起因中国与印度的边界约2000公里,分西、中、东三段。 到1951年前后,印军侵占中国历届政府从未承认过的“麦克马洪线”以南约9万平方公里的英国殖民者所占的领土。此外,在中段和西段,印度亦侵占部分中国领土。1959年,印军越过双方实际控制线建立了43个据点。中国政府提出谈判解决边境问题,未得印度方面的接受。中国观点由于麦克马洪线是英国殖民政府强加于西藏南部的分界线。并且直到1951年之前,印度政府也未公开承认麦克马洪线。因此,上述争议领土应该属于中国。印度观点1947年印度立国后,认为他们有权利继承英国殖民者占据的中国领土。因此,他们认为上述藏南地区属于印度。战争过程1962年6月,印军向中国边防军开枪攻击,死伤中国军人数十人。10月20日,印军2万多人在空军的配合下从东段和西段向中国发起进攻,中国军队反击,战争开始。1962年10月20日至28日是中国反击的第一阶段。在东段,中国西藏的边防军暂时收复了藏南和达旺地区;在西段,中国新疆边防军驱除了37处据点的印军。10月24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提出停止冲突、重开谈判、和平解决边界问题的三项建议。印度表示无法接受,宣布印北地区进入“紧急状态”,并在东线的藏南及达旺地区大力增援士兵。11月16日至21日为中国军队的第二阶段反击。11月14日和16日,印军再次于中印边境发动进攻。在东线,中国西藏边防军在东、西段对印军施以反击,至11月21日,中国西藏边防军占领了印军的16处据点。在西段,中国新疆边防军则占领了印军在班公洛地区的据点。由于印度军队在东线藏南、西线新疆失败,印度朝野提议要求美国介入,当时印度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Jawaharlal Nehru)同意此说,向美国要求国际介入调停。1962年11月,美国介入并以物资支援印度军队。中国边防军宣布停火,此后两国边境即以麦克马洪线为界,但争议并未就此平息。中印停战麦克马洪线示意中国政府突然单方面宣布停火,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避免战争进入长期化,不利于中国军队后勤补给,当时中国军队的后勤仍非常原始,必须倚赖西藏的藏民人力、牦牛拉车。中国方面于11月22日零时起下令边防军全线停火。12月1日起,中国边防军开始全线后撤至1959年11月7日中印双方实际控制线内,等于将西藏藏南和达旺地区交给了印度,另外还依约将缴获的武器、军车和军用物资交还印方。1963年5月26日前释放和遣返战俘。战争结果中国方面:从麦克马洪线上,再向北撤退20公里。 印度方面:印度官方将藏南和达旺纳入版图。 1979年2月邓小平接见印度外长时指出:“中印两国应该求同存异,世界问题可以通过友好协商,互谅互让,公平合理地一揽子解决”。1987年印度议会通过法令,正式在“麦克马洪线”之南建立“阿鲁纳恰尔邦”。至今印度已有多少移民屯居在藏南,数字不详。但是根据阿鲁纳恰尔邦总人口数约为两百万来估算,在藏南地区的印度移民约为近百万。然而因为阿鲁纳恰尔邦和藏南地区并不完全重合,所以中国以后如果再提出边境的问题,如何处理这些移民将有很大的困难。2006年以后,中印边界谈判透露出来的迹象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可能承认麦克马洪线为正式边界,但希望收回面积约为2000平方公里的达旺地区(Tawang)。与此不同的是,中国驻印度大使孙玉玺在2006年11月13日晚上播出的接受印度CNN-IBN电视台专访节目中指出:“中国的立场是,你们所说的阿鲁纳恰尔邦全部是中国的领土,中国对其全部拥有主权。这就是我们的立场。”但印度外交部也公开重申“阿邦属于印度的事实不容置疑”。2007年5月26日,印度公务员代表团原订访问中国进行考察,但其中一名印度官员来自阿鲁纳恰尔邦,北京当局认为一旦发给该员签证,无异承认阿邦属于印度。新德里当局因此取消代表团出国访问。观点西方记者马克斯韦尔在《印度对华战争》(Neville Maxwell ,India's China War,London:Jonathan Cape Ltd.,1970)一书中写道,“当中国军队取得重大胜利的时候,中国政府突然宣布单方面无条件撤军,这与其说让全世界都松了一口气,不如说是让全世界都目瞪口呆。世界战争史上还从没有过这样的事情,胜利的一方在失败者还没有任何承诺的情况下,就单方面无条件撤军,实际上也就是让自己付出巨大代价来之不易的胜利成果化为乌有。”解放军作家金辉在《墨脱的诱惑》书中对那段历史作了这样结论,“胜利者和失败者是十分明确的。但是,经过了近三十年之后,结合现在再来看那场战争及其结果,却完全是另一种情况了——胜利者除了没有失败的名义,却具备了失败者的一切;失败者除了没有胜利的名义,却得到了胜利者的一切。胜利者因为胜利的飘飘然,以至连对胜利成果的彻底丧失和巨大的屈辱都无动于衷。失败者因为唯独还没有得到胜利者的虚名,所以一直在摩拳擦掌,发誓要报一箭之仇。也许这就是历史的嘲弄,如果当年印度取得了胜利,那么现在他们在这一地区肯定不会如此占尽便宜,如果当时中国在此地失败,那么现在反而大概不会这么被动和可怜。”
⑧ 中印战争收回多少国土
一分地没收回来。
成果:迫于国际压力等原因,撤军到中印争议地区中国一侧,实际上丢了藏南地区(印在此地区设立行政区,称“阿鲁纳恰尔邦”),面积12.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90万。
⑨ 62年中印冲突中 中国收复多少土地
通过1962年自卫反击战,中国收回了西段——阿克塞钦地区(面积3.3万平方千米,现在的新疆西南部地区,印度对此宣称拥有主权)。
同时收复了东段——藏南地区(面积9万平方千米,目前印度实际控制,称阿鲁纳恰尔邦),但由于当时补给跟不上,交通运输困难。所以退兵,退到“麦克马洪线”以北,与战前一样,实际藏南未收复。
⑩ 中印边境反击战中国共收回多少领土
中印边境反击战虽然我军大败印军,但并没有乘胜进击。1962 年11 月21 日,我国声明主动停火、主动后撤和设立民政检查站等三项措施:自1962年11月22日北京时间零时起我国军队单方面全线停火;单方面全线后撤至1959年11月7日中印双方实际控制线北20公里之外,脱离双方军事接触;另外,还单方面将缴获的武器、军车和军用物资交还印方。边界上维持原来未开战前的状态,显示了我们以和平方式解决边界争端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