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看待中国阿胶需求连累他国驴,部分国家颁出口禁令
这是真事,让生产阿胶的药企来说也是无力反驳的事情。
说起阿胶我吃的最多的还是阿胶枣,虽然带了"阿胶"两个字,不过按照这个价格来看里面是没有什么真材实料的。阿胶这个东西颇具盛名,《神农本草经》记载阿胶“主心腹内崩了;劳急洒洒如虐状,腰腹痛,四肢酸痛,女子下血,安胎”。按照我们如今的话来说,这东西吃了有好处,尤其对女人来说比外面那些"妖艳贱货"来的放心。
不过,还是只有少部分人知道,自己吃的滋补养颜,味道不错的东西是用驴皮做的吧?没错就是毛驴的皮,阿胶的原料就是黑毛驴。一般都是驴皮整张下来做阿胶,驴肉有各种各样的做法,不要担心华夏名族在吃上是觉得在行的,全驴宴肯定是做的出来的。然而不仅在阿胶上对于驴有需求,各种餐饮饭店,和食客也开始喜爱起来,这就导致了毛驴的供应问题。
一斤纯阿胶的价格是5000元,我这么说实在是没有什么直观感受,拿人参做个对比:现在品质好一点的人参是一公斤500+,这还是因为突然上涨价格的缘故,前几年的人参都是30一斤的"萝卜价"。人参的功效摆在那里,阿胶的功效也在那里,真要说起来好像也没谁比谁高级的样子,而这里的关键就在于:【人参已经进入人工养殖阶段,而阿胶的原料黑毛驴还是散养甚至于市场空白的状态。】
不过部分国家颁布的禁令还是让人理解的,中国人对于东西需求起来真的是吓死人的。既然外路不断被堵死,那么很显然就要自力更生了。黑毛驴的养殖商机显然就在眼前,阿胶价格的不断上涨肯定要有所遏制的举措。想要大规模养殖就要靠政策扶持,就端看上头怎么说了~
⑵ 求关于 天水 阿胶的故事~
中国日报网站环球在线消息:山东东阿县境内自古有一口井,里面的水清澈甘甜,百姓称之为“阿井”。
一天,怀揣唐太宗圣旨的尉迟恭打破了这里的平静。尉迟将军一声号令封了阿井,并且颁布了皇家命令——只有官家才可以“启封而取水”,“熬胶进贡”,当地闲杂人等一律不得私启井封,制造阿胶,否则杀无赦。
原来,东阿县的阿井水在熬制阿胶的过程中大有名堂,李时珍所着的《本草纲目》记载:“阿胶本经上品,弘景曰:‘出东阿,故名阿胶’”。最初阿胶是用牛皮加东阿井水熬制出的,后来由于牛皮质硬而成为重要的战略物资,民间不许私自用牛皮制胶。之后,人们开始用驴皮、马皮替代牛皮,久而久之,竟发现驴皮熬胶的滋补、去风效果更好,反而成为正宗阿胶。而熬制阿胶的必要条件也就变成了驴皮加东阿阿井水。
转眼已是1000多年后,2007年冬至,尘封已久的古阿井被东阿县委书记打开。当晚子时,身穿唐装的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秦玉峰宣布,为期9天的首届中国东阿阿胶文化节开幕。从当天起,老炼胶工亲自带徒,按照极其严格规范的古代炼胶方法,选取纯种乌头驴驴皮,编号登记,配合古阿井水,经过52道工序,手工炼制中断了上百年的九朝阿胶。
此时,东阿阿胶投入巨资的阿胶(仿)古方生产线正马不停蹄地建造。作为东阿阿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唯一代表性传承人,秦玉峰一再宣称:“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文化!”
土办法拼出“中国第一”
秦玉峰1958年生于东阿县,17岁时就进入东阿阿胶厂工作。东阿阿胶厂当时建厂已经6年,但是厂里的条件非常简陋,也就是一排平房,几口铁锅,再加上从附近农村召来几十位胶工师傅。企业性质为国营。
秦玉峰先从晾胶工做起,逐渐做到炼胶工。由于炼胶时要把杂质滤掉,秦玉峰的手经常泡在胶里,日子久了,他发现即使是冬天手都不粗糙。他暗自揣度,难道是阿胶对皮肤有保护作用?于是他仔细观察其他几个炼胶工的手,果然都白白嫩嫩,比女人的手都白皙。那个时候,秦玉峰心里就升起一个念头,如果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开发阿胶的美容养颜功能。
没多久,这个喜欢琢磨的小伙子就进入当时的技术厂长刘维志的视线。刘维志发现,这个小伙子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只要是自己给员工讲解一些知识,他理解得总是最快最准,而且干活总是干到最好,性格又不张扬。刘维志觉得他是个可造之材,开始有意培养秦玉峰。
由于夏天炼胶块无法晾干,所以历代阿胶只能在冬季生产。秦玉峰至今都对很多炼胶时的细节记忆犹新:因为没钱修泡皮池,工人们将驴皮运到离工厂四五里远的河里浸泡;为了使驴皮不被河水冲走,就想办法把它拴在一块块石头上。驴皮泡好后,破冰取皮、刮毛,再拿到工厂里清洗。工人站在水池边上,手持一个大铁叉,朝着驴皮插进去,然后再翻过来。在泡皮、洗皮过程中,工人们被冻得透心凉,双手皴裂出一道道血口子。炼胶了,车间里烟雾弥漫,腥臭熏天,一口直径两米半的大锅架在高高的炉台上,工人们光着膀子,爬上炉台,手提7斤重的铜铲翻动搅拌,每小时要搅动1200多次。就这样炼制、浓缩六天六夜,再用农村铡草用的大铡刀切割成一个个条形大块。大胶条割开了,工人的虎口也裂开了。
这样干下去不是办法,技术太落后了,必须改进!可是没有理论可以参考,刘维志只好带着秦玉峰和几个悟性高的工人边试边干。他们自己设计图纸,自己动手,制作出了中国阿胶生产现代史上第一台蒸球化皮机。没想到土办法还真是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实现了炼胶的自动化。当时秦玉峰心里那叫一个兴奋啊,一直到晚上两点了还睡不着。
之后,秦玉峰跟着刘维志的技改小组不断研发,阿胶生产终于实现了产业化。阿胶也成为寻常百姓的药品。
秦玉峰逐渐崭露头角,生产、供应、质量监督、技术、市场领域的工作他都干过。2006年5月,没有任何悬念,秦玉峰出任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记者也不能例外”
秦玉峰对记者说,他做阿胶已经30多年了,有几件事让他一想起来就心痛。一是目前中国对阿胶功能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补血”上;二是近年来连续三次的中医存废之争,中国争得沸沸扬扬,而韩国却提出要把中医改成韩医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秦玉峰说,中医是老祖宗几千年传承下来的,药的疗效也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绝对不能丢弃。只有把中医药做大做强了,别人才没有什么说长道短的机会。作为一门传统工艺,阿胶和宣纸、景泰蓝一样有着别国无法复制的传统工艺。而他眼前最担心的还是万一某天阿胶的工艺会被国外复制成功。
在这方面,中国传统工艺是有教训的:中国宣纸有“千年寿纸”、“纸中之王”的美称,尤以安徽宣州泾县所产者为最。日本人对秘方垂涎已久,曾派出情报人员到宣州转悠,假意参观,但被泾县厂方谢绝。第二年,另一批日本人到了浙江的一个县,一家造纸厂热情款待,有问必答,连蒸煮原材料的碱水浓度这样的细节也言无不尽,临别还赠送檀树皮、长稻草浆和杨桃藤。此后,日本人志得意满地宣布:世界宣纸,安徽泾县第一,日本第二,浙江第三,台湾第四!
那么东阿阿胶如何预防这种有预谋的偷窃?秦玉峰说,“其实主要还是思想上要有警惕性,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我们的国家级配方产品生产区绝不允许非生产人员进入;即使与其它公司合作,也不涉及到配方等核心机密。”
果不其然,当记者提出想参观复方阿胶浆的生产车间时,他委婉地拒绝了,笑着说,“抱歉,记者也不能例外!”
在有着2000多人的东阿公司,一些国家级的保密配方如复方阿胶浆和福字阿胶,都严格实行保密制度,除了秦玉峰之外,只有炼胶工人知道。
“文化产品的影响是无限的”
“东阿阿胶有这么好的文化历史,如果不挖掘出来,就对不起中国传统中医,更对不起老祖宗!”这是秦玉峰在采访中一再提到的一句话。实际上,文化营销的最初想法是在酒桌上形成的。
中国人讲究饭桌上谈生意,酒是拉近彼此关系的媒介。可惜秦玉峰偏偏不胜酒力。为了能够不喝酒的同时卖出产品,就琢磨着怎么转移客户对酒的注意力。他想,谈什么呢?既然是卖阿胶,就从阿胶的历史谈起吧!什么杨贵妃暗服阿胶保持容颜,什么慈禧太后服用阿胶保住了儿子……渐渐秦玉峰发现,十个听故事的有七八个都会买阿胶产品,根本不用彼此之间称兄道弟,喝酒划拳。秦玉峰坚信,东阿阿胶营销迟早要靠文化制胜。
但文化毕竟是个宽泛的概念。文化营销具体怎么操作?秦玉峰想到了举办 “东阿阿胶文化节”。酒桌上讲的那些动人故事,也在秦玉峰的一手策划下编辑成册,名为《东阿阿胶初刻拍案惊奇》。同时,把古代典籍对于阿胶配方的描述变成实际的阿胶产品,形成了一个系列的阿胶新产品针对高端市场,比如根据白朴描述杨贵妃的元曲“阿胶一碗,芝麻一盏,白米红馅蜜饯,粉腮似羞,杏花春雨带笑看,润了青春,保了天年,有了本钱”,研制出阿胶糕。
“物质商品的市场效益有限,而文化产品的影响却是无限的。”秦玉峰说的正是他的亲身体会。正是依靠文化营销的方式,阿胶的品牌价值从2006年的26.75亿元上升到现在的30多亿元。(来源:《环球人物》杂志)
⑶ 水煮驴皮事件争议很大,真相到底是什么
之前国家卫计委旗下一个官方微博号发布帖子说阿胶只是普通的水煮驴皮,保健效果并不可靠。为此有几类人发表观点及看法,一些人力挺东阿阿胶就是忽悠公众,其所说的功效毫无科学性可言;不过也有另一些人怒斥该账号,认为其是恶意否定中国上千年历史证明的传统补品。但随后国家卫计委发布道歉,澄清说是因为审核不严才发布的水煮驴皮功效无用,这样给公众造成了误解。我觉得既然已经发布道歉声明了,水煮驴皮事件也应该告一段落了。
⑷ 廉价阿胶糕包装后价格翻10余倍原料是什么
廉价阿胶糕包装后价格翻10余倍, 原料"什么皮都有"。
阿胶糕不含阿胶,牛皮骡马皮熬制假冒阿胶标称千元驴皮胶。近日,重案组37号通过近一个月调查,揭开了山东东阿县多家阿胶企业的造假黑幕。
调查发现,东阿县多家阿胶厂家用牛皮下脚料甚至骡马皮做原料来做阿胶,更有“太太制药”等知名企业委托当地厂家加工劣质阿胶糕。由于我国对阿胶食品并没有阿胶含量的规定标准。最终这些假冒劣质的阿胶糕,在厂家自制“检验合格”报告掩护下,堂而皇之通过电商渠道流入市场。
假阿胶的加工过程没有卫生标准可言,工人全程徒手作业,不法商贩为了谋求暴利,牛皮骡马皮什么“料”都敢熬,甚至还会添加明胶增稠。专家表示,由于杂质提炼不干净,劣质阿胶服用后无法吸收,还会导致肠梗阻等危害人体健康。
▲3月5日,东阿鲁御公司负责人出示的“出厂检验报告”。
⑸ 网上买的驴皮为什么是白色
驴皮大多数是黑色的,也不及可能被销售骗了。
下面为你罗列出几个鉴别的方法:驴皮性状鉴别
头:头皮较大,耳大且较宽,耳长12-25cm,耳内侧灰白色或血红色,较光滑;嘴皮、眼圈部多呈灰白色;两鼻孔中间稍上方有一个不太明显的小毛旋;崇毛起始点位于两耳根后部。肩膊部:除纯黑色外大多数有一个较明显的十字架;紧颈窄短,景毛短而数量少,向后不超过肩部,少数体状者略超过肩部。
躯干:整张驴皮略呈长方形。皮长80-160cm,宽55-140cm,四肢对称生长于躯干两侧,长40-60cm,宽10-20cm。
腿:表面有横斑,腋眼圆形,呈黑色。
后腹部:多数后腹部两侧无毛旋,少数后欣(牲畜腰两侧肋与膀之间的虚软)处有较松散的毛旋,且不明显,腹部多呈灰白色。
尾部:呈圆锥形,基部直径2-5cm,尾长28-46cm,从尾根部约总长的3/4处有短毛,尾梢部的1/4处有少量长毛。
外表皮被毛:毛细、软、短,无锋尖,光泽差,颜色有纯黑色(多产于山东德州的德州驴和西北关中地区的关中驴)、皂色、灰色、青色,一般多为灰色(多产于甘肃庆阳的庆阳驴和河西走廊的新疆凉州驴),除黑色或其他深色皮外多数中间有一暗黑色背线;夏天毛短冬天毛较长、凌乱。
肢眼是指奇蹄动物两前腿内的一对无毛斑点。是鉴别真伪驴皮的主要标志。
十字架是指驴背部中间有一暗黑色背线,肩肘部有暗黑色肩纹,略呈十字形。
⑹ 中国最大的养殖基地在哪
中国最大的养殖基地在山东菏泽---天润牧业集团。
⑺ 东阿阿胶掌门人是如何回应阿胶是水煮驴皮的
2月18日,国家卫计委下属的公益热线官微发布了一条微博,“过年不值得买之阿胶”:请透过现象看本质,阿胶只是“水煮驴皮”。驴皮的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而这种蛋白质缺乏人体必需的色氨酸,并不是一种好的蛋白质来源。
在严重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业内人士介绍,2001—2016年,在阿胶价格上涨40多倍的过程中,国内驴皮价格已经上涨了近100倍,如今每张驴皮(约3.5千克—4千克)已经卖到了2500元左右,而在2000年其市场价格仅20多元。一个年收购规模1万张的驴皮贸易商,每年一倒手,就有大笔的利润进账。
由此,进口成为原料来源的一大途径。东阿阿胶相关负责人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东阿阿胶的驴皮原料进口比例已增至20%。
而据外媒报道,由于中国过于巨大的进口量,非洲的尼日尔爾尔、布基纳法索等国宣布停止驴皮出口,称其国内的驴资源已被“过度开发”。
报道称,中国是布基纳法索驴皮的最大出口国,中国人用其来制造传统中药阿胶。当局表示,驴皮出口从2015年第一季度的1000张,大幅上升到同年最后一季度的18000张。
对此,东阿阿胶集团总裁秦玉峰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中企在海外进口驴符合市场国际化的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决一些地方驴数量过多的问题。
“目前中国阿胶产业的总体规模在200亿元以上,未来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放开以及大众保健意识的增加,阿胶产业超过千亿元规模可期。”2015年11月,东阿阿胶总裁秦玉峰在出席活动时做出上述表示。
而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在目前的市场需求增速下,2017年—2022年行业能够保持15%左右的增速,即到2022年阿胶市场规模达到717亿元。
⑻ 中国阿胶需求连累他国驴,部分国家颁出口禁令,你怎么看
这是真事,让生产阿胶的药企来说也是无力反驳的事情。
说起阿胶我吃的最多的还是阿胶枣,虽然带了"阿胶"两个字,不过按照这个价格来看里面是没有什么真材实料的。阿胶这个东西颇具盛名,《神农本草经》记载阿胶“主心腹内崩了;劳急洒洒如虐状,腰腹痛,四肢酸痛,女子下血,安胎”。按照我们如今的话来说,这东西吃了有好处,尤其对女人来说比外面那些"妖艳贱货"来的放心。
不过,还是只有少部分人知道,自己吃的滋补养颜,味道不错的东西是用驴皮做的吧?没错就是毛驴的皮,阿胶的原料就是黑毛驴。一般都是驴皮整张下来做阿胶,驴肉有各种各样的做法,不要担心华夏名族在吃上是觉得在行的,全驴宴肯定是做的出来的。然而不仅在阿胶上对于驴有需求,各种餐饮饭店,和食客也开始喜爱起来,这就导致了毛驴的供应问题。
一斤纯阿胶的价格是5000元,我这么说实在是没有什么直观感受,拿人参做个对比:现在品质好一点的人参是一公斤500+,这还是因为突然上涨价格的缘故,前几年的人参都是30一斤的"萝卜价"。人参的功效摆在那里,阿胶的功效也在那里,真要说起来好像也没谁比谁高级的样子,而这里的关键就在于:【人参已经进入人工养殖阶段,而阿胶的原料黑毛驴还是散养甚至于市场空白的状态。】
不过部分国家颁布的禁令还是让人理解的,中国人对于东西需求起来真的是吓死人的。既然外路不断被堵死,那么很显然就要自力更生了。黑毛驴的养殖商机显然就在眼前,阿胶价格的不断上涨肯定要有所遏制的举措。想要大规模养殖就要靠政策扶持,就端看上头怎么说了~
⑼ 养驴的前景怎么样利润如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动物性食品的需求也逐渐多样化、精品化,而且要绿色,驴肉及下水等制品非常受人们喜爱的。高蛋白,低脂肪,味道鲜美,可烹调出多样菜肴。中国自古就有天上龙肉地下驴肉之说,可见人们早已对驴产品有认可,在一些大中小城市到处可见到驴肉餐馆,但却没摆上百姓家的餐桌。 一头驴的饲草成本大约为150元/头,成年驴的价格在1500元左右,如果投资购入一头母驴,经过育肥,加上驴仔,两头驴的饲草成本为300元,1年后驴仔出栏获得2000元的收益,这样一头驴每年能有近千元的收益,不出两年就能收回成本,无论是对农户还是大规模养殖者来说,养驴的经济效益都是相当可观的,尤其是农民养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几乎不用考虑人工与饲草成本,同时可以役用,养殖一头驴,可以给农民增收1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