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国足球要想走向世界,关键在于什么地方
中国足球走向世界,有许多问题需解决,中国足协可以是事业单位,但应该以企业运行,没有铁饭碗干部,领导层不再是上级委任,由社会竞聘专业人士,引入部分发达国家顾问团且有发言权,决策应按公司独立董事式投票,不能一人专政,以合同约定5年任期,保障决策连贯性。
组织各地方、各层次、各梯队的球队开展交流比赛,组织奖金优厚的国际杯赛吸引世界强队参加,同时也要走出去和世界各层次、各风格的球队进行比赛。(如早年的长城杯、省港杯、土伦杯形式等)。足协应改变态度,照顾各俱乐部利益,为各俱乐部发展着想,为各俱乐部提供服务。少训责,少官腔,少摆架子。
‘贰’ 中国足球将走向何方
中国足球的土壤上结不出好果实
中国足球的负面问题有很多很多,不用笔者说,大家也能“如数家珍”地讲上几条:黑哨、假球、球员素质差、圈内一片乌烟瘴气、一切都是为了钱等等。如果是稍微跑过足球的,对足球圈有所接触的记者同志那就更是能讲上几天几夜不带停的!既然中国足球有这么多的问题,我们为何还要期待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的国家队还能打出好成绩呢?《真心英雄》当中唱的好“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中国足球在这个贫瘠却还不断有人拔苗助长的土地上,怎么可能结出好的果实呢?就算是有主场之利,我们可以得到一些照顾,临时多浇一点水,多上一点肥,多几个人用手护着它成长(中国足球在这种“呵护”下长势还算不错),但一旦主场之利没有了,裁判不再向着我们了,多出来的水、肥料和保护它的手都撤开了,中国足球就表现出了它原有的“弱不禁风”,在日本队如行云流水的配合以及如制导导弹般精确的定位球攻击下,立刻招架不住了。
上帝给了中国人借口
这一次上帝给了爱找借口的中国人一个很好的借口:日本队的第二个进球其实是手球,让中国人有充足的理由认为自己是冤枉的!他们赛后痛骂科威特裁判的种种不是,鄙视不敢承认自己手球的中田浩二,甚至用矿泉水瓶砸向日本球迷。但这都是无济于事的,国足主要还是输在技不如人上,客观地讲,日本队第二个球,中村俊辅罚的角球位置极佳,中国队守门员刘云飞判断失误,后点完全让给了日本队的包抄队员,与其说是中田用手打进的,还不如说是中村罚出的球砸在他身上进去的,说的夸张一点,当时就算是放一个电线杆子在那,中国队还是难逃一劫,这个球怎么都是日本队的,中国队根本抢不到,只不过中田的进球方式让人无法接受,送到嘴边的肉却不用正常的方式吃进去,这个违背“常理”的吃法让中国队很气愤,但那块肉终究还是日本队的,中国队再怎么说都是没有用的。
中日足球的比较
说得大一点,足球其实就是经济实力的比拼。在国内,足球发达的地区基本都是沿海发达城市。西部足球除了四川在并入“实德系”后才得以苦苦支撑,重庆队在买了云南的“中超壳”保住自己的中超地位外,已经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了。在国际上,也是如此,足球发达的国家基本都在欧洲,欧洲也是世界足球的核心。巴西和阿根廷球员也需到欧洲联赛锻炼后才能更加成熟。经济决定足球的最好例子在西亚,以沙特为代表的“石油足球”迅速成长,94年世界杯沙特队更是一举杀入16强!为亚洲足球增光。
中国经济的整体状况虽说不错,近些年发展很快,但终究跟日本比起来还是有差距。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两国足球的差距。日本的J联赛早就通过高价买入国际知名的过气球星提升本国联赛的知名度和整体水平。日本足球也拿出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足球发展方案,他们注重“请进来”和“走出去”,请高水平外援的同时,还不惜自己倒贴钱把自己的球员送出去踢球,年轻的孩子们很多都可以到巴西等足球发达国家学习。我们中国足球也曾经派出过健力宝队,但在那个时候,日本同样性质和类型的留洋球队在巴西却数都数不过来。日本人利用他们精打细算的能力很切合本国实际地在发展他们的足球。与此同时,中国足球却在低水平上徘徊不前,时不时地还闹点儿“渝沈之战”、“龚建平黑哨”等不光彩的事。这是中国足球的中层和下层,而上层呢?王俊生走了之后来了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阎世铎。阎头儿走到哪里都是讲话落地有声,以他那男中音的嗓音为中国足球定下了一个又一个“宏伟”又似乎“合情合理”的目标。比如2002年世界杯,阎头儿提出了“进一球,平一场,胜一场”的“三步走”策略,本以为进一球这个底线很容易完成,但却最终却只能光着屁股回来。在此之前,阎头儿为了给中国队创造良好的冲击世界杯氛围,让各支中超球队能放开手脚,不必为了升降级而牵扯精力,“毅然决然”地停止了国内联赛的升降级制度,这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绝无仅有的,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升降级的最后一年各支甲B队伍为了能升入甲A而削尖了脑袋往里挤,场上踢不过就场下解决。一时间“黑哨”、“假球”之风甚嚣尘上。龚建平也是这个时期被推上了历史的舞台,四川绵阳还因故意放水而被勒令降级,最终中国足协快刀斩乱麻,决定当年甲B升甲A只有上海1支队伍。中国足协这一系列急功近利的做法严重搅乱了中国足球本来就不快的发展步伐。可以说我们在很多问题上目光太短浅,阎头儿的任期就只有4年,他为了不“白干”4年,可以说是绞尽脑汁,拿出了一个又一个“短期可行”、“见效”也快的方针政策,如果这次中国队夺冠,那他可就谓“功德圆满”了。带着这样的“政绩”离任,他的“仕途”自然不可限量。
谈完了中日两国的球队以及上层的俱乐部和足协,我们再来说说中日两国的球员。日本的足球运动员普遍学历比较高,他们很多都是大学生,即使不是大学生也至少是高中生,平时的功课以都比较扎实。所以他们理解教练的意图一般都不存在太大的问题,因为他们的文化素质比较过硬。而中国的球员们呢?一般也就初中文化,甚至有的初中都没毕业,中国足球的一般都是小时候学习不太好,没事爱踢球的孩子才有希望去学习足球,要不就是他们的父母有干足球相关工作的。中国大多数的足校对于文化课都非常漠视,认为孩子只要认字,会算个数就行了,其它太多的东西没有必要学习。殊不知正是在这种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们才能学会怎么用脑子,怎么思考问题,怎么去问为什么。忽视了文化学习的足球运动员以后在听教练讲解战术打法的时候就很难听得懂。据说,当年霍顿执教中国队的时候,中国队的队员们都感慨霍顿的课讲得特别好,长这么大从来没听过这么好的足球课,可话又说回来了,讲得好能代表队员们听得懂吗?他们能理解教练讲课的中心思想吗?从实际的训练来看,他们没有,很多队员不理解霍顿坚持的平行站位问题,据传,霍顿为了让队员们知道怎么才叫平行站位,竟然拉出了一条绳子,把队员们拴在一起,防止他们乱跑,这样的训练方式,您在哪里听说过?换句话说,跟聪明的,理解力能达到一般人水平的人,用得着这样用绳子吗?国足队员们的素质由此可见一斑。文化素质不高自然就不会有什么高雅的生活方式,“泡吧”、“夜不归宿”、甚至“招妓”这样的事情出现也就不足为怪了。据笔者一个朋友说,他有一次在飞机上碰到了两个来自深圳队的国脚,他们两人的对话当中满是脏字,有时候一句话中竟然能有五六个脏字,您说他们的素质怎么样呢?
这样的的足球大环境,这样的足球上层,这样的球员,我们还能指望他们创造什么奇迹吗?就算是“老天不长眼”,中国队懵了一个冠军,那带来的后果只能是肯定现有的足球现状和体制,掩盖所有的负面问题,带给中国足球的也将是“回光返照”后死一般的寂静。
‘叁’ 中国国足要想走向世界,关键在于什么地方
中国国足要想走向世界,关键在于这几个地方。
第一个地方,让专业的人管理足球,而不是上级任命,完善青少年足球培养机制,该送出去的送出去,提高教练水平,差的教练怎么能教好球员!完善各级联赛,政策要有连贯性,不要动不动就行政干涉。不要急功近利,要持之以恒!相信中国足球水平慢慢会上去。
第六个地方,关键在中国能不能如何推广足球运动,只有打球的人多,水平自然就提高。如何推广?这是要国家制定正确方针政策,既要从本国国情实际出发,又要融合世界潮流,毕竟和人家比赛。
‘肆’ 中国足球想走向哪里
希望走向民间,现在不是在学巴西吗,小罗、大罗等都是街头贫民窟走出来的,然而现实是足球学校稀而贵(我的印象中)。坚信“高手在民间”!
‘伍’ 中国足球要想走向世界,要先从哪里开始呢
之前足球和整个行业的大战,引发了很多人的参与。中国足球有捍卫者,也有批评家。没有重力只有两个极端。双方的大战让更多的人开始思考中国足球的未来。就像中国传统文化一样,它没有具体的、量化的体现,而是通过日常生活表现出精神信仰。用里皮的话说,中国没有足球文化。因为大家对中国足球没有理解,没有支持,没有鼓励,没有赞扬,有的只是一味地批判,谩骂,歧视。如果要给中国找一个足球文化,遇到中国足球一定要脚踏两只船,这就是中国足球文化。这是病态足球文化的畸形发展。
从中国足球近几十年的发展来看,我们也可以看到,虽然国家一直在努力发展足球,但收效甚微,我们可以理解原因在哪里。在社会层面,大家都把足球当成赚钱的工具。个人认为,大家直接否定中国足球。一个是中国足球的发展一直被限制和扼杀在摇篮里。就连中国球员自己都不相信中国足球能成长。有了这样的足球文化,中国足球还有崛起的希望吗?
‘陆’ 中国足球的未来在哪里
中国足球不自由
兴师问罪的声音,到处都回荡着。“我们需要有人对失败负责!”问责制,似乎是很流行的事情。
当然没有人站出来负责,因为世界杯和中国足协无关,中国足协现在只负责奥运政治任务。退开一步说,哪怕有人站出来负责,或杜总或福主或龙王,他们负得了责嘛?他们引咎了,转身去谋一份其他差事,承担恶果的是谁?是最不应该承担恶果的球迷。
找人负责,其实没有多少意义,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种不负责的游戏体系,一个不负责的机构,一群无法负责的人。
中国足球长期处在不负责,却又不自由的封闭状态里,因此才能这样不断地以极端方式自我淘汰,一次比一次提前,一次比一次激烈。本以为朱广沪已经败得无以复加了,杜伊和福拉多的拉郎配,让一出更大的活剧呈现在我们面前。水滴球场,一个多么特殊的名字,水滴都可穿石,却滴不穿中国足球这块万世难裂的顽石。
因为奥运牺牲世界杯,只是这两年中国足球闹剧新篇章的内因,外因之一,是2005年选择瑞士盈方、而非亚足联官方公司WSG,为中国之队的市场合作伙伴。接下来世界杯预选赛小组赛被抽入死亡之组,顺理成章。内外结合,药到命除,没有一点偶然因素,没有一点其他可能,impossible
is
everything。
这样的一出闹剧谢幕后,未来十年,中国足球将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冰川纪。2010年没戏了,2014年,还得靠这些在水滴球场滴汗滴血的人拼争,即便到时候场边嗤笑和发呆的,不再是杜总和福主,这些人的竞争力能有多强,我们心里都没谱。
所以从2008开始,我们就得看2018的希望,只是希望在哪里?希望在此刻正在踢球的青少年身上。张路老师不止一次告诉我,现在全国12岁到16岁年龄组参加正规训练的青少年,不会超过1500人。南非无缘,带来的间接打击,会导致这个数字进一步萎缩。我们的希望在哪里?
形成这一切被动局面的根源,当然是我们的足球管理模式和管理机构。我们有着一个集政治服役和社会服务两大功能于一体的管理者,于是服役不成功服务不到位。中国足协骨子里更是在服役的,所以服役服务一有冲突,他们肯定先放弃市场,以牺牲中国足球自由为代价,去谋取政治任务的完成。
这样糊涂混沌的管理体制,怎么可能“水滴石穿”,完全是以卵击石。所以二十年来,中国足球都在背着莫名其妙的十字架爬行,看着别人一步一步的超越。
要避免未来至少十年的足球冰川纪,要避免水滴悲剧的再次上演,要避免中国足球走向灭亡,只有还中国足球以自由。把它还给社会,还给那些真正爱足球而不是玩弄足球的人们吧
‘柒’ 中国足球的出路在哪里
在经历了又一次的失败后,中国足球再次陷入谷底。从职业化至今,已经14个年头过去了。可中国足球似乎还是没有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中国足球的整体水平没有什么提高。而中国足协并不明智的管理方式让中国足球的大环境变得更加糟糕,这让中国足球的发展变得更加困难。我们必须要找到正确的方法,这样才可以让我们的足球好起来。
首先,我们要做好T队的建设,足球发达国家的俱乐部,只要是职业俱乐部就都有自己的T队,这为他们自己国家的联赛输送了许多人才,联赛的整体水平高了,国家队的水平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中国足球也需要如此,现在数数看,中国有足球学校的地方并不多。山东鲁能的足球学校算是比较成功的,还有上海东亚也是青训相当好的球队。但是,更多的地方缺乏T队的建设,没有青训,中国足球不可能好起来。如果我们的每家职业俱乐部都能建设起自己的T队,相信中国足球的将来就有希望了。
其次,我们需要足协的正确管理。比如说最近足协的处罚,虽然出发点是为了净化我们的联赛,但是有些处罚的正确性仍然有待商榷。中国足协需要听取更多专家的意见,不要过分地自做主张。我们必须要将对联赛的规则制订和管理方式上尽量与世界先进联赛接轨,这样一来我们的联赛才能更健康地发展。
中国足球的问题,是中国足球大环境的问题,我们必须改善我们的足球环境,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足球好起来。其实,现在中国球员的水平并不差,这次世界杯预选赛上,我们在实力上其实并不占劣势,只是我们在政策上的昏庸才让中国足球落到了如此的地步。
中国足球的振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那些经历了中国足球一次又一次失败,但又一次又一次从失望中走出来,继续支持中国足球的球迷们,那是中国足球最大的希望,他们是最可爱,最伟大的球迷。请他们不要灰心,不要放弃,只要还有人喜爱中国足球,中国足球就永远不会失去希望。
‘捌’ 中国足球的路在哪里
2010年1月1日广药集团宣报退出,2月23日广州队又因涉假问题和成都谢菲联一起被足协判降入甲级,这对广州足球来说简直就是雪上加霜。直至2010年3月1日恒大集团以一亿元买断广州足球俱乐部全部股权,广汽集团则以2500万元取得一年的冠名权,球队名称改为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广汽队后,广州足球才算看到了一片曙光!
恒大投身于广州足球后,便掀起了中国足坛的大风大浪,更抛出了“三年中超夺冠,五年夺亚冠”的口号。2010年3月25日签下在中国足坛打拼多年的韩籍铁帅李章洙,并以创国内引援天价的350美元从巴西引进当红的实力派球星穆里奇,初步让人感叹恒大的野心和决心。国足锋线一哥郜林、广东籍快马吴坪风、多年留洋经验的郑智、孙祥相继加盟,加上原广州药核心队员组成的中超级队伍参加中甲比赛,当年便以中甲第一名身份升入中超。
进入2011年的中超后,恒大俱乐部一系列引援动作,更是让人目瞪口呆,从国安手中挖来杨昊,从青岛引入姜宁,从韩国招回冯萧廷和引入曾在英超踢球的韩国外援赵源熙。而且个个都是以所谓的天价年薪引进,这严惩扰乱了整个中超的格局,在中国足坛掀轩然大波,打破原有的平衡,一时间引起其它俱乐部的联盟抗击。然而这远未能满足恒大的对球队实力要求的期望。接下来以350万美元引进巴西后卫保隆、320万欧冠射手巴西人克莱奥和220万美元引进巴西前中场雷纳托。恒大的引援风暴引起了媒体和足坛人士的争相议论,对这种大投入是否有效,有人开始怀疑恒大的金元风暴就如近两年英超的曼城,也有人比喻是去年的陕西,不可能取得成功!赛季初由于磨合期的原因,恒大只取得2胜3平的战绩,特别是客场平南昌的比赛后,也的确给某些人找到了攻击的借口,据媒体报道某位知名足球前辈甚至预言李章洙会在5轮联赛后下课!
面对各方猜测和质疑,恒大上下不为所动。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他们用成绩堵住了所有质疑人的嘴巴,除了雷纳托无法适应外,其它所引进的内援和外援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克莱奥更是以每场进一球的效率显示其作为前锋超强的进球能力和物归所值。在2011年中超半程过后,恒大以12胜4平的不败战绩独占鳌头。这才止住了流言蜚语,这也更坚定了恒大引进强援的决策和信心。因此才有了在足以强大的情况下,恒大刘总还要三顾茅庐引进巴甲MVP孔卡。孔卡从到达广州引起的轰动和孔卡第一场比赛一票难求的现象,更重要是孔卡第一场的表现,足以证明恒大模式成功的,恒大必将从中国足坛脱颖而出!
回过头来再看看整个中国足坛,如果要将整个国家的足球发展起来,做到真正的“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只靠一个恒大的堀起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有国家体育总局和足协领导的足够重视,在决策上为中国足球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更多更有实力的企业涌现出来参与足球事业,进行长期的、循环的良性竞争。更多的青少年喜爱和愿意投身到足球这项运动中来。反腐反黑已取得了初步的效果,领导的变换和政策的改革也有了向好方面发展的态势。从远离足坛多年的万达重新回归可以证明。问题是中国足球积存下来的问题太多太多了,因此很多事无从下手,正如万达董事长所说的,这次回归也只是试验性的,五年计划实施效果如何没有保证。本人认为现在首先要做的就是如何做到能引起大家对足球的兴趣,其次就是从长远计划来看,人才是基础,作为一个国家不像一个俱乐部,只有加强自已青少年的发掘和培训才会有材可用,否则一切都是白扯。当然如果政策许可,也可以适当引入优秀的外籍球员加入我国国籍。
中国足球落后既成事实,但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现在至今没有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希望体育总局和足协领导能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一条带领中国足球走向世界的阳光大道!
‘玖’ 谈谈中国足球未来的发展趋势
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原地踏步的是“中国足球”,让人感到悲哀的还是“中国足球”!
中国足球每向前一步,都会引来不少的“看点”。看惯了中国足球的环境,已经能分析中国足球的未来发展趋势,就在现在的体制下我们能洞察关于它的本质是如此的容易。不懂足球的人,正在慢慢地懂得中国足球;不能理解中国足球的人,正在渐渐地明白:“足球不应该这么踢”。
长期以来,中国职业联赛的技战术水平和足球界的整体素质没有什么提高,可以说是原地踏步甚至还不如计划体制下的“赛会制”,于是为了刺激市场,投资人不择手段打假球,贿赂裁判,用“激素法”强心,用以维持逐渐没落的足球市场,在功利主义的摸爬滚打下忽略了青少年足球的建设,“足球要从娃娃抓起”很多时候只是一句空谈,他们的功利思想,不会,也不可能为足球这个拖累企业的产业作长期的投资,青少年足球教练素质低下,任人唯亲,就更不要说他们更为孩子们灌输什么先进的足球意识和教导知识性极强的技战术理念了。一代又一代,不同的人重复走着前辈技术粗糙、能力底下、非合理身体接触对抗的老路,不论甲A还是中超,其联赛的含金量和欣赏性何从谈起?频繁的失误,缓慢的进攻,摔跤式的身体对抗,无聊的拖延比赛时间。。。这样的联赛水平,难道不是明日黄花蝶也愁?观众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对于这种乏善可陈的联赛,没有必要耗费时间精力和金钱在上面不失为明智的选择。斫择欣赏价值更高的国外联赛更能让真正的球迷赏心悦目,何乐而不为?失去了球迷,等于失去了足球的市场,没有政府优惠政策的民营企业俱乐部,急于脱手这块烫手的山芋,足球明显成了“不良资产”,被更多不愿意再烧钱的老板们所遗弃。总而言之,造成不良的恶性循环的一切根源在于没有一个好的制度来限制资本利益下所衍生的假、恶、丑现象,既然没法根除而流之于皮毛的应付,对中国足协来说,他们的生存条件不已市场为基础,因为他们的体制是“应试”性质的,对于更多的足球领导,他们的任务是上级指派下来的诸如“08奥运”的任务,于是,在任务业绩与足球发展两相权衡下,他们更倾向于前者以此升官发财。但是他们不知道,没有良好的联赛作保证,中国足球就是“断了线的风筝”,会越行越远。他们不能做到真正已球迷利益为本,因为他们不是真正的投资人,专业体制下的主管部门怎么能够出来职业体系下的东西呢?所以,不可能,08奥运、10世界杯不是为中国足球的年轻人作出的牺牲,真正牺牲的,是中国足球的未来。制度,像一支无形的手支配着一切,甚至违背客观规律,颠倒是非黑白。
中国足球屡屡溃败的根源是什么?中国足球将向何处去?
偏重一线队员,缺乏梯队机制
在热热闹闹的中国足球国家队与俱乐部队的背后,是沉默的青少年足球。不少从事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的官员与教练预言:中国足球输球的日子还在后面!他们表示,中国足球队输球并不可怕,只不过是输掉了今天;可怕的是,基于中国青少年足球基础连年萎缩的惨痛现状,中国足球可能输掉明天。
“我国至今没有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大纲。”重庆力帆足球俱乐部常务副总经理陈宏说,“如果我们不建立新的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机制,中国足球永远没有出路!”现在如果说中国足球这个项目“死定了”,当然是危言耸听,但是,中国足球未来的一段路将越来越难走,并非悲观的判断。
事实上,中国足球最根本的问题,在于足球只是在国家队或者俱乐部一线队层面上“流行”。“流行”意味着被关注,意味着巨额投入,意味着热闹与风光。可是,在二三线乃至基层足球因为被忽视而每况愈下的背景下,一线队的“流行”,犹如建立在沙滩上的宫殿,投入再多,也难逃低水平循环的噩运。
人口基数虽大,足球人口匮乏
“十三亿人中间为什么就挑不出十一个踢球踢得好的?”每逢中国足球队战败之际,总有球迷发出这样的质问。但是,一些从事青少年足球训练工作的官员和教练表示,这种算法是不对的。应该问,十三亿中国人口中有多少足球人口?
据有关方面统计,1990年到1995年,我国青少年足球人数达到历史最高的六十五万人;2000年至2005年,则降至十八万人,而当前在中国足协注册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仅有五万多人。
相比之下,邻国日本人口仅有中国的十分之一,但有六十余万注册在案的青少年业余足球运动员。
2000年前后,足球学校如雨后春笋似的冒出来。如今,生源短缺已成了国内足球学校面临的最大难题。
曾在十年前担任重庆渝海足球俱乐部主教练的马渝昌回忆说:“当时暑假计划招三百人进行培训,结果一天之内就有五百多人报名。但是到2005年的时候,重庆市足协招夏训班,搞了三期,最多的一期二十多人,最少一期只有十来个人。”
完全走向市场,培训链条断裂
四年前,曾扬言要打造“百年俱乐部”的上海中远俱乐部与普陀区足协共建了一家青少年足球培训中心。四年后,中远俱乐部早已易主,而这家足球培训中心呢?“唉,这批孩子都‘失踪’了,他们都给浪费了……”普陀区足球学校校长隗礼让提起此事,满是遗憾。
在原有的计划经济模式下,青少年足球训练体制是一个线型培养和选拔体系。由国家拨款,确定编制,经过教练员首选,采用纯计划的组织形式进行。
推向市场后,这些都被打乱了。
中国不少足球俱乐部产权关系不明确,投资者频繁更换,他们多注重短期广告效益,较少注重俱乐部长远发展;足球产业开发不成熟,俱乐部收支失衡,拿不出资金投放到青少年梯队建设中。而一些俱乐部宁肯花重金去买“天价”球员,也舍不得在梯队建设方面投入。
选材质量有限,陷入恶性循环
国内不少足球学校仍然沿用脱离普通学校、集中训练的模式。陈宏认为,不少足球学校,其实是把家长管不住的孩子收进来,根本不是培养人才的地方。
“在足球职业化初期,是有一些家长去‘搏’的,花钱让孩子去踢球,希望培养出第二个范志毅。”沈雷说,“现在这样的家长越来越少了,尤其在大城市,没有几个家长愿意让孩子踢足球。”
“现在足球人才的选材质量大大下降,读书不好,放弃高考这条路,才去练足球。这样下去,中国足球会陷入恶性循环。”上海市普陀区体育局副局长杨建新说。
众多分管青少年足球训练的官员与教练均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体教结合”是一条不错的路。重庆七中体卫艺处主任肖庆林强调:“中国青少年足球人才,绝对不能是读不了书才去踢球的人!”
不择手段造假,起点缺乏诚信
肖庆林有三十多年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经历,耳闻目睹了很多“怪事”:“中青队应该是1991年龄段,但是有一个绝对主力,现在已经二十一二岁了。”沈雷说:“假冒年龄已经成了我国青少年足球比赛的一个‘毒瘤’,要割除这个‘毒瘤’,难度很大。”
隗礼让说:“现在青少年足球训练、比赛非常急功近利,因为好的成绩决定了教练的工资、职称、奖金、位置……”锦标主义,以及锦标背后牵涉的巨大利益,导致不择手段造假,使少年足球原本的纯真与简单染上了不应有的虚假与污浊。
上海市足球协会青少年部主任玄刚说:“其实中国足协对青少年足球比赛中假冒年龄这一顽症,也是深恶痛绝的,但想不出特别有效的管理办法。现在普遍采用的是用测骨龄的方法来‘打假’,但测骨龄是一个选材的手段,而不是衡量年龄的办法,误差很大。”
金字塔塔基不牢,女足状况同忧
中国青少年足球告急!中国青少年女足更是岌岌可危!这是记者在调查中获得的一些令人心情沉重的数字:中国足球学校女生数量从最多时的一百五十人,降至五十人;有“足球之乡”美誉的上海市杨浦区,白洋淀足球场每年只能招到几个青少年女足选手。上海普陀区足球学校女足教练钱惠说:“现在要动员一个女孩子踢球太难了。泱泱大国,踢足球的女性才两千多人,而美国有上百万人。”
“下一个孙雯在哪里?”这是一个沉重得让人无法回答的问题,包括孙雯本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国内女足选手很多,全国几乎所有的省、市、自治区都有女足队,下面还有梯队。”孙雯说。正是那个年代的良好基础,中国收获了女足的“黄金一代”。
2000年以后,中国女足跟男足一样,屡屡让国人失望。不同的是,男足让球迷愤懑,而女足留下的更多是一种心酸。
缺乏“精神”是现在中国女足输球的一个原因,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中国女足金字塔的塔基不牢。中国女足重振辉煌的关键,在于中国足协要去精心播种,毕竟,“铿锵玫瑰”重新花开终需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