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资讯 > 中国多少文物在海外

中国多少文物在海外

发布时间:2022-08-05 06:21:32

A. 我们国家流落到国外的国宝有多少啊

从圆明园铜兽头到《研山铭》 国宝回流有了里程碑
让流失海外的国宝回家,是中国人长久以来难以释怀的情结。随着国力日益强盛,一些有实力的收藏机构、公司和个人主动出击,通过国际文物市场购买流失的祖国文物,直接促进了海外文物及艺术品的回流,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保利集团和北京市文物公司通过竞拍以高价购得圆明园大水法前十二铜兽头中的虎头、牛头和猴头,结束了国宝飘零异国他乡一百四十年的历史。
2002年 11月,流落在海外达三百年之久的宋代书法家米芾仅有的三幅大字作品之一——《研山铭》,在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秋拍中,被国内买家以 2990万元的天价购得,最终由故宫博物院收藏,被文物收藏界认为是我国文物回流的里程碑。
《研山铭》是第一件启用“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项经费”抢救回归的文物。 2002年,国家财政部与国家文物局共同启动了“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项经费”,《研山铭》为该经费的第一次试水。而此前有多个文博单位多次在拍卖会上出手,显示出政府对艺术品回流的支持: 2002年中贸圣佳春拍上,北京首都图书馆以 800万元购入《孔子弟子像》 (手绘善本 ); 2002年 11月嘉德秋拍中,上海博物馆以 990万元购得《钱竟塘藏历代名人书札》,创历年古籍拍卖价格最高记录。
显而易见,政府的大力支持是海外艺术品回流的一大重要因素。

回流文物艺术品在国内成交高价迭出
在十年前的中国,有人拿 3000万元买一件文物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但是今天成为了事实。经济的发展让很多人不但满足了温饱还满足了收藏爱好,而且如今不少人已经将文物收藏作为显示品位和经济实力的标志。
据专家分析,近年来国内文物回流市场日益升温,大致经历了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是在 2002年,以中国各大拍卖公司在海外征集拍品为主的拍卖会,以创纪录的成交金额获得成功;第二次浪潮是在 2003年,以中国古玩艺术品博览会为特征的海外文物商家直接到国内进行文物回流商品的销售;第三次浪潮就是在今年,开始出现海外收藏家团体在国外组织拍品,委托中国拍卖公司在国内进行专场拍卖。
以中国嘉德为例,在 2004年的拍卖品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海外征集来的,比例占到了总量的 40%,近两年拍出的艺术品包括:宋徽宗的《写生珍禽图》 (2002年春拍, 2530万元 )、徐悲鸿的《春山十骏图》 (2003年秋拍, 627万元 )、清干隆《钦定补刻端石兰亭图帖缂丝全卷》和吴昌硕的《花卉十二屏》 (2004年春拍, 3575万元和 1650万元 )。

海外藏品数量惊人
原本“出身”就在中国的艺术品,正逐渐回流到中国,已是一个有目共睹的现象。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在鸦片战争之后的一百多年间,我国有数以百万计的珍贵文物流失到海外,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有一百余万件,精品达几十万件。而 1992年之后,一些海外收藏家开始陆续将文物艺术品拿到内地的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出售。 1994年到 1998年,全国各大拍卖公司的成交拍品中,从海外征集的文物达到一万余件,截止到 2003年 10月,共计拍卖回流文物三万三千余件。而这十年来,从海外征集的文物一改过去价位偏低的状况,中、高档次拍品的比例逐年上升,刷新纪录的高价位成交拍品基本上都是回流文物,有些回流文物的成交价位已接近和达到国际市场的价格水平。
据有关专家分析,旧中国文物流失国外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从中国抢走的;二是当时有一些来华的外国人从中国偷走的;三是外国人勾结当时的反动军阀和奸商以极低的价格买下偷运出境的。新中国建立以后主要是两种途径流到国外:一是 20世纪 80年代以后盗掘走私出境的文物;二是前几年一些国外买家通过拍卖会、古玩摊子、文物商店等内地艺术品市场公开购得。与此同时,港澳台人士从内地和国外,通过购买等多种方式收藏了大量的中国艺术品。这些方式都是在中国艺术品没有得到国内的重视,普遍价格低廉的时期出现的。
而据了解,目前国内十余家着名文物拍卖企业中,海外回流文物已占全部拍品的 50%以上,回流文物成交额超过全部拍品成交额的 60%,其中,拍卖成交价最高的为中国书画和明清瓷器,海外回流的中国近现代书画成交率保持在 90%以上。文物价格的“回归”,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海外文物的“回流”,从根本上彻底改写了一百多年来中国文物外流的历史。
从某种程度上说,海外回流艺术品不仅对国家馆藏文物是个极大补充,也使许多珍贵艺术品由此进入民间,培育出一个巨大市场,进入一个空前繁荣的阶段,而国际市场对中国的关注也就顺理成章了。

经济力量推动回流速度
2004年 6月,南京一家公司以 6930万元的天价竞拍陆俨少的《杜甫诗意百开册》成功,开创了中国书画交易新的世界纪录,可以看成中国民间收藏力量潜力巨大的象征。富裕的江浙一带在掀起购房热潮之后,又开始将目光转向升值潜力更大的艺术品市场。这些民间投资力量的加入,极大地加快了中国艺术品的回流。
另外有个现象值得注意,一些文物通过竞拍的形式回到国内,但不久又立即转到海外,例如,曾被广泛关注的宋徽宗《写生珍禽图》,成交价高达 2530万元,刷新了当时中国古代书画拍卖纪录,然而,最后的“赢家”其实是美国一家美术馆。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国内的企业或投资者往往缺乏独立的鉴定和判断力,对瞬息万变的拍卖市场尚不太适应,片面追求保值、增值或带有“捡漏”的侥幸心理,导致难以成交。上海博物馆在得知美国收藏家安思远有意出让宋拓本《淳化阁帖》,立即抢先出手,最终以 450万美元购得此本,让启功先生感叹“不见此帖,我死不瞑目”的“我们的国宝”回到国内。
国家的支持自然是重要原因,但更主要的推动力量,恐怕还是中国这些年来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的巨大消费力。“盛世兴收藏”,这是无论哪个国家、哪个年代都可能出现的现象,中国这些年来国力的极大增强,为艺术品回流创造了最根本的条件。例如美国在“二战”过后,国力空前强大,所以他们在国内兴建了许多博物馆,这一时期在欧洲大举购买名画。
无论如何,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海外文物回流改写了一百多年来中国文物外流的历史。随着大量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踏上回国之路,全球化的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已经开始重新整合,中国文物价位正在迅速接近或达到国际市场水平。而中国文物高价位的诞生,也引起了世界范围内藏家的关注,这也就促使流失的中国文物加快了朝国内移动的速度。

B. 中国流失海外的十五大极品珍稀文物都有哪些它们分别都有什么意义

中国流失海外的十五大极品珍稀文物都有哪些?它们分别都有什么意义?

十五、西汉长信宫灯,价格:92亿以上,上榜理由:历史书上处处见。西汉长信宫灯,中国汉代青铜器,1968年出土于河北省满城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西南约1.5公里的山崖上)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wǎn]墓。宫灯灯体为一通体鎏金、双手执灯跽坐的宫女,神态恬静优雅。灯体通高48厘米,重15-85公斤。长信宫灯设计十分巧妙,宫女一手执灯,另一手袖似在挡风,实为虹管,用以吸收油烟,既防止了空气污染,又有审美价值。此宫灯因曾放置于窦太后(刘胜祖母)的长信宫故名,现藏河北省博物馆。

C. 现在有哪些珍贵的文物还流失在海外呢

知名度最高为圆明园十二铜兽,迄今为止还没有完全回归中国,目前有七件兽首回归。寅虎,申猴 ,丑牛 由中国企业家在苏富比拍卖会上购得,目前存放于保利艺术博物馆。猪首铜像和马首铜像由何鸿燊先生购买,将其归还给国家。2013年4月26日,法国皮诺家族捐赠回鼠首和兔首 龙首在2018年疑似在法国被拍卖,被一位华人购买。 蛇首、羊首、鸡首、狗首至今下落不明,并没有一个准确答案。





孝文帝礼佛图 ,这个是一个浮雕作品,听这个名字就能够想象出是北魏年间所创作出来。据说完成时间为24年,是北魏宣武帝为纪念父母命人制作。遗憾的是民国年间被美国文物贩子偷走,如今存放在美国。

上述那些文物,本身都是中国珍贵文化,却因为各种各样原因流落在海外,不知道何时才能回归祖国。

D. 中国究竟有多少国宝流传海外

悲剧 落后的悲剧
中国是世界上文物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调查表明,目前在全球47个国家和地区的 200多座博物馆中,记录在案的中国文物就有167万件,而流散在海外民间的约为这个数目的 10倍。在1949年以前流失海外的文物,以及1949年以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盗墓走私出境的文物,几乎涵盖所有文物种类,包括书法、绘画、瓷器、陶器、雕塑、铜像等各类珍品。
中国到底有多少文物流失海外,现存何处?确切的数字恐怕永远是个谜。
英国各大博物馆、图书馆共收藏中国历代文物约130万件。其中,大英博物馆收藏中国书画、古籍、玉器、陶器、瓷器、青铜器、雕刻品等珍稀国宝有3万余件。法国各博物馆、图书馆收藏中国历代文物约260万件。美国各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流失的绘画文物最多。日本拥有1000余座大小博物馆,共收藏中国历代文物约200万件。德国各大博物馆有据可查的总数大约30万件。俄罗斯带走了难以计数的敦煌艺术品。加拿大各大文物机构共藏有中国古代文物近20万件还有很多二战时日本枪走的解放后欧洲美洲等各国打着开发研究中国地质的幌子偷偷运出去的中国以前盗墓的买到国外的 太多了 望采纳

E. 中国流失在外的文物数量究竟有多少

中国文物流失海外的数量究竟有多少,这是一个谁也无法准确回答的问题。
英国各大博物馆、图书馆共收藏中国历代文物约130万件,大多数是在近代殖民主义时期被侵略者从中国非法劫掠流落海外。
法国各博物馆、图书馆收藏中国历代文物约260万件,这些文物均是在近代殖民主义时期从中国非法掠夺所得。
日本拥有1000余座大小博物馆,共收藏中国历代文物近200万件之多,绝大多数均为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和日本侵华战争期间,被日本侵略军劫掠出境。
德国各大博物馆都藏有大量的中国古代文物,有据可查的总数大约在30万件左右。这些中国文物主要是通过两种渠道来到德国: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抢得、20世纪初借考古为名从中国盗得。
近30年来,流入美国的中国文物大约有230万件,其中20多万件精品被美国各大博物馆收藏。与英、法、日、俄等国家不同的是,美国各大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大多数都是在最近20年左右的时间里,通过境外走私非法所得。
沙皇俄国当年并没少从中国掠夺文物珍宝,奇怪的是战后人们却很少能从前苏联的博物馆里看到那些文物。究其原因,当年俄军掠夺的中国文物,一部分被流亡的沙俄旧贵族变卖到他们新的居住国,另一部分则因为当年中苏同属一个阵营,苏联没有允许这些明显打着沙俄帝国侵略印记的"战利品"公开于市,而是把它们藏匿在一些研究机构里。
据不完全统计,加拿大各大文物机构共藏有中国古代文物近20万件。
以上数字,只是流失海外且有据可查的中国文物的一部分。

F. 20万页古籍通过达摩院技术数字化“回归”,我国还有多少文物流落在外

20万页古籍通过达摩院技术数字化“回归”,我国还有多少文物流落在外?

在最近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国家的文物回归有了重大的突破,达摩院通过当下的数字化技术成功将20万页的古籍收拢回归,让我们在新技术的加持下看到了古人的智慧。但在看到这让人惊叹的古籍之后,很多人都在想我国那些流落在外的文物,当下又过着怎样的光景?而又有多长的时间才能够回归到祖国的怀抱呢?

我们都知道在以前的中国物产丰腴,能工巧匠众多,因此有很多优秀的文物国宝流传,但随着侵略者的入侵在他们的硝烟与炮火的侵略下我们国家的很多国宝文物都被洗劫,流落海外,这其中最知名的就是十二生肖铜首,此外还有很多工艺精美的文物也辗转到了海外,这是中华大地炎黄子孙心中永远的一道伤疤。

在海外应当充分发挥当地华人团体,特别是华人律师团的作用。借助他们对当地法律的熟悉程度是诉讼实现其应有的效果,为我们成功维权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积极开展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活动,通过国际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对我国的历史文化进行宣传,激发国外的文物持有者尊重历史、尊重中国的意识,促成其自发捐回文物的善举。

文物对于我们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意义,因此我们也希望文物能够更快的回归祖国的怀抱。

G. 中国文物种类繁多,我国在海外扔有多少文物未归还

一半以上在海外。有日本,美国,法国,英国,德国,俄罗斯等。另外,二战中,进攻柏林时毁掉一批敦煌之宝,原子弹毁了一批被日本盗走的珍贵文物。

H. 佛首是2020年回归第100件流失文物,我国的文物到底流失了多少

在过去的150年里,中国有多少文物流失在海外,现在在哪里?恐怕确切的数字永远是个谜。我国政府、学者和有识之士一直致力于海外文物流失的调查。然而,由于条件的限制,这种调查远远不够理想。据我国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全世界47个国家的200多座建筑中,中国文物不少于100万件,都是优秀文物,大部分在旧中国流失海外。

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文物走私在海外形成了规模,单是从香港走私出去的文物数量就难以想象。据报道,在香港,制作储藏文物盒子盆的师傅们忙得不亦乐乎,有时一个月赚得超过五六十万港元。80年代后的香港,继伦敦、纽约后,凭借内地的大量走私,迅速成为世界第三大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

另外,卢浮宫是法国收藏中国文物最集中的地方。仅其分支机构吉美博物馆就收藏了数万件中国文物,其中包括1.2万件历代陶瓷,在海外博物馆的中国陶瓷藏品中排名最高。卢浮宫还收藏了6000多件中国精品瓷器和200多幅唐宋绘画。近年来,中国政府和私营企业积极追求和挽回世界各地流失海外的文物,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相对于流失在海外的数百万文物,能够回归祖国的文物却少之又少。

I. 中国流落在外的珍贵文物都有哪些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流失到境外的中国文物约164万件,分散在全世界47家博物馆,而海外民间的收藏预计是馆藏的10倍。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因战争、不正当贸易等原因,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一个博物馆,其收藏中国文物的历史可追溯到1753年建馆时期,目前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2.3万件,长期陈列的约有 2000件。从远古石器、商周青铜器、魏晋石佛经卷、唐宋书画,到明清瓷器等。
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着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

很多文物都是绝世珍藏,中国历史上各个文化登峰造极的国宝在这里皆可见到,且可谓门类齐全,美不胜收。

J. 流失在国外的我国珍贵文物都有哪些呢

19世纪中期以来,由于国外列强的掠夺和战争,加上文物走私等因素,大量中国古代文物流失海外,其中不乏精品、孤品。

明万历景德镇窑五彩龙牡丹纹瓶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在高额利润的驱动下,国内外不法分子相互勾结,又掀起一次盗掘、走私珍贵文物的狂潮。

(这股金钱利益驱动下的狂潮,持续至今!)

文物学者林树中说:“清末民初是文物流失最厉害的,就像黄河决堤一样,中国的顶级文物不断流向海外,那是中国文物的灾难,也是让人难忘的国耻。”让他发宏愿整理文物外流的,是1985年在美国纳尔逊·艾京斯美术馆参观北魏石雕《帝后礼佛图》。

这件文物是上世纪30年代,大都会美术馆东方部主任普爱伦在洛阳龙门石窟拍下照片,找到北京古董商岳彬,要他凿下运往美国。岳彬联络当地保甲长和土匪将石刻凿成几麻袋碎片,然后在北京拼凑组装运往美国。

《帝后礼佛图》

这个普爱伦,又勾结古董商卢芹斋,将目光投向了以武则天为原型塑造的卢舍那大佛。由于大佛太大,无法运走,他们居然将佛像半米长的右手掌“斩去”运走。

掠夺者的贪婪给中国文物带来巨大灾难,雕塑类文物除了像《帝后礼佛图》和昭陵六骏那样被凿碎“粉身碎骨”外,更多的被“斩首”,尤以佛像为最,还有的身首异处,如山西天龙山石窟第21窟唐窟内,一个菩萨的头藏在美国大都会美术馆,而身躯却被藏在日本出光美术馆。

抗战期间,日本派军队占领山西云冈石窟,派“专家团”进驻“研究”,四周贴出告示:“擅入者,格杀勿论”。而山西天龙山更是被日本山中商会洗劫一空,所花代价不过是用12根金条贿赂了石窟下寺院里的和尚。

西夏黑水唐卡药师佛

英国是欧洲收藏中国文物的第一大中心。大英博物馆则被认为是在中国之外藏有最多最好中国文物的博物馆。

元代赵孟頫《兰亭序十三跋》残本

大英博物馆东方室收藏的中国文物包括:青铜器、陶瓷、书画、玉器、雕刻品等,共计23000余件,有许多是珍品、孤品。如清代干隆帝的心爱藏品、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唐代摹本最引人注目,精美的商周青铜器和上世纪由斯坦因带往英国的大批敦煌文物,也是极其重要的珍品。还有一些无价之宝如南北朝陶猎鹰坐俑和唐代黄玉坐犬,并未对世人展出。

《女史箴图》

日本美秀美术馆陈列的中国青铜器和金银器,其中有很多来自中国河南洛阳金村,那里曾经是东周王室的墓地。洛阳金村出土的玉器是世界古玉收藏界的第一品牌,而这里出土的青铜器也不例外,它们见证了中国古代青铜艺术辉煌的顶峰。

阅读全文

与中国多少文物在海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美国制裁伊朗给伊朗带来了什么 浏览:821
结合所见所想如何理解中国精神 浏览:704
中国最大的宅院是哪个 浏览:359
一千万越南盾什么生活水平 浏览:576
印尼gdp为什么这么高 浏览:357
英国进入中国的关税是多少 浏览:863
中国哪里可以赛车 浏览:50
错把工厂报价发给英国客户怎么办 浏览:706
印尼人用微信怎么实名制 浏览:635
意大利南部丘陵地区种植什么 浏览:304
德国为什么打英国空军 浏览:425
广西哪个市场换越南盾 浏览:181
想去印尼需要办理什么 浏览:662
中国女排和意大利比分如何 浏览:369
中山越南语培训班机构收费多少 浏览:192
为什么伊朗和伊拉克地震多 浏览:277
越南还有多少个省没出现新冠肺炎 浏览:637
英国的微信怎么使用 浏览:354
如何用美食摆出中国国旗 浏览:958
合肥到越南机票多少钱 浏览: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