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英语作文 中国大学热门专业的变迁
爷”、“太太”、“老太太”等称谓。然而,开国以后,在沿海通商地区,受西方平等观念影响,先是在新式知识分子内部,逐渐采用握手、鞠躬等见面方式,并且用“先生”、“女士”、“小姐”、“同志”取代了先前的称谓。1912年民国成立后,明令祭孔时“除去拜跑之礼,改行三鞠躬,祭服则用便服。”(注:《丁祭除去拜跪》,〔上海〕《申报》1912年3月5日。)不久,又明令废除社交中实行的叩拜、相揖、请安、拱手等旧礼节,改行鞠躬礼为主。同年8月17日,民国政府公布了《礼制》,用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新式礼节的合法地位(注:《东方杂志》第9卷第4号,1912年9月。)。行鞠躬礼,使用“先生”、“君”的称呼,反映出近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总之,脱帽、靶躬、握手、鼓掌等新礼俗逐渐成为中国通常的“文明仪式”、“文明礼”,反映出社会礼俗的进步趋向。此外,在城市中交际舞的流行、生日聚会以及同事宴请等,都反映出近代交际习俗的新变化。
2.消费习俗的变化: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以及中国新式商业的产生和迅速发展,对传统消费习俗产生巨大冲击,并直接导致了消费习俗的变迁。在鸦片战争后的道光年间,享用洋货在上层社会已渐成时尚,不过开始仅限于通商口岸等少数地区和官僚富裕之家,到19世纪末,随着通商口岸增加到70余个,于是洋货消费遍及各阶层,即使在云南交通偏僻之地的商店里,也可见到不少洋货,包括各种哈剌呢、哔叽、羽纱、法兰绒、钟表、玻璃等,一应俱全,而且其售价“并非贵得惊人”(注:姚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06-1107页。)许多“农民亦争服洋布”,中产之家更是“出门则官纱纺绸不以为侈”,“一般青年均羔裘如膏矣”(注:宋延斋:《蒲圻乡士志》,转引自严昌洪:《中国近代社会风俗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82页。)。此外,赛马、赛船、网球、足球、西餐、啤酒、西式点心、西式饮料、业余剧社、公园、室内音乐会、电影、电灯、电话、自来水、邮政、电车等西式生活方式无不影响到中国人消费方式的改变,使中国人消费结构、消费内容均发生重大改变。此外,以上海为例,色情消费、游乐消
Ⅱ 我国大学热门专业变迁的原因分析英语作文
1学前英语教育专业:
热门原因:
随着教育事业发展,国家不断提出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在国内,每67名幼儿才拥有一名幼儿教师,离国家规定的全日制幼儿园1:6.7的师生比例相差甚远,社会对专业的早教人才的需求非常巨大。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大中城市早教教师的薪资待遇为5-8万元/年左右,早教教师已经成为越来越多青年人的理想职业。
就业去向:
各大中型幼儿园、儿童潜能开发中心、儿童早教教育中心、幼师学校、职业学校等,中小学英语老师。
2国际旅游管理专业
热门原因:
旅游业是当前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规模最庞大的产业之一。预计到2015年,旅游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年均增长10%;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提高到4.5%,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2%。到2020年我国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基本达到世界旅游强国水平。
就业去向:
国内国际各大旅行社、星级酒店从事旅游管理
3高尔夫管理专业:热门原因:高尔夫运动是世界五大运动之一,属于社交性很强的高收入运动行业
就业去向:高尔夫教练、旅游主管
4计算机动漫专业热门原因:
自2006年起,中国动漫行业得到国家的大力扶持,被称作21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和未来的热门专业。截止目前,中国动漫节目年需求量为26万分钟,实际播出只有2万分钟,不足需求的1/10。我国动漫产业近年来以40%的速度增速发展,动漫行业是数字娱乐领域最具潜力的增长点和最具发展潜力的热门专业,目前人才缺口达30万人以上。
就业去向:
电视台、影视公司、动画公司、游戏公司、模型师、材质灯光师、动画师、游戏师、包装师、特效师等
热门原因:
5小语种专业就业近年来一直居高不下,更有网友戏称:学好一门外语方可走天下。随着英语普及程度的提高,熟练掌握英语的人才的优势已经不像过去一样明显。而对外贸易、出国留学等不断扩大的对外交流活动又增加了对掌握小语种人才的需求。 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俄语、日语、韩语、阿拉伯语是除英语之外在中国最受众的九大外语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小语种"。
就业去向:
政府公务员、高校教师、新闻传媒机构、外企和中
Ⅲ 近几年高考的热门专业都有哪些
1、金融学专业
很多学生报考之前其实都不知道金融学专业毕业后到底是做什么的,多数都知道金融学是一个热门专业。其实这个专业主要就业领域比较多学历较高,比如研究生毕业或者博士的话,进入银行或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等;
除此之外金融公司,亦或者会计师事务所、保险、上市公司证券部、财务部;除此之外还可以考公务员,进入财政、审计、海关部门等;当然不同的就业领域对学历要求也不同,总的来说金融学对学历要求比较高。金融学的录取分一向都很高,建议对数字比较敏感且逻辑思维能力强的,较为外向的学生报考。
2、财务管理专业
这个专业报考的女生比较多一些,也是一个热门专业。主要是针对心思细腻,责任感强,数学较好学生可以报考。其实财务管理很适合去考公务员,在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都是比较欢迎这个专业的毕业生的,也可以去会计、审计事务所就业。除此之外银、投资公司、证券公司等都是有适合的岗位的。
3、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这个专业其实报考的学生也比较多,开设院校也不少,很多学生主要是觉得这个专业听上去很“洋气”。但报考之前一定注意的一点就是对英语单科成绩有一定的要求。毕业后可以从事对外贸易相关领域的工作,也可以去银行或金融机构就业。当然英语好的话,也可以从事其他对英语有要求的职业。
4、自动化专业
都知道自动化是一个热门工科专业,大部分家长和学生报考只有少数才会去详细了解,这个专业毕业后能够去的方向和学历的高低肯定有关系,一般来说最好的就是技术研发和科研院所以及设计单位,除此之外通信系统,钢铁企业以及航空、铁道、化工、工矿企业等都是比较适合的。更建议理科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报考这个专业。
5、小语种专业
国内通常把非英语专业都统称为小语种专业,其实这类专业毕业后做的都是翻译相关的工作。但实际上可以进的领域还是比较多的,比如说可以考公务员,除此之外可以考研去当高校老师。同时毕业生也可以进入外资或中外合资企业,外贸公司、旅游公司、留学培训机构等。当然选择报考语种之前要注意该国家与本国的关系。
Ⅳ 高考 我想知道这几年,活者更直白的说四年后的热门专业
电气工程,环境保护学,农林,光电子,材料。
Ⅳ 中国十年后的热门专业
热门专业,从社会角度上讲,大家争相抢报的专业,一定是发展前景广阔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变迁,因而具有暂时性。比如90年代曾一度抢手的国际贸易专业、计算机专业,现在已经暗淡下来;而曾经一度冷门的国际政治专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格局的变迁,越来越需要这方面的研究人才和实用人才,因而变得热门。
目前抢手的专业,公认的又经济学及其派生的分支学科、金融会计营销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实用学科,它们不仅可以出国深造作精深研究,而且对就业也提供了较大优势。其实就我自己感觉而言,这也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一定时期对经济、金融领域人才的需求,也只是一种必然出现的暂时现象,10年以后如何,尚未可知。
考虑出国、就业等因素,当前其他诸如外国语言专业(可以出国深造、作高翻回报大但付出也大竞争激烈)、法律专业(现在逐渐消热了,出国学法律虽然学历高但知识与本国法律体系不相适应、不出国就业又较困难,除非非常优秀)、医学专业(付出时间长,学习道路艰苦,付出多,但若学成则回报不菲)、自然科学专业(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科学,一般需继续深造,如果想具备较强竞争力,则最好出国深造,不过一定比例的人出国申请时转向了其他实用学科的硕博,如金融和工科)、工科专业(就业前景好,尤其建筑、电子科学等,但所学多为技术,除非对其有兴趣,否则有枯燥艰苦之嫌)……
若论10年以后的热门专业,个人意见,随着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对本民族文化、哲学方面势必会出现反思,派生出来的人才需求大;而且国际格局的变化也促使本国拿出文化软实力与之竞争,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世界文化层面也越来越具有发言权,各地蔚然兴起的孔子学院热,就是其中的体现。在选择专业方面,学生不应单纯着眼眼下,风物长宜放眼量,也应考虑一下未来10年、20年的情况。
未来10年的热门专业:
1,古汉语文学专业(这是真正的传国玉玺,是一个人深入了解本民族文化哲学历史的媒介)
2,历史学(反思本民族历史,以史为鉴)
3,哲学专业(反思本民族文化哲学)
感觉以上学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科。文史哲,真正的文科不仅能够做学问,而且能够指导人修生养性。
4,对外汉语专业(对外传播汉语,另外国际社会也越来越对汉语、汉文化感兴趣,,可以去孔子学院教学,我有位师姐在日本教汉语,报酬不菲而且轻松有趣)
5,经济学专业(经济发展还是很重要的~)
6,国际关系(这个不是指各大院校摆出的培养外交官的学院的牌子,而是指真正培养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的地方——外交学院,在北京,每年全国仅招300多人,录取线比清华北大低20分左右,培养出的人才大多直接进外交部等国家机构)
个人意见,总觉得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文化层面的东西会越来越显重要。
Ⅵ 中国高校现在一共有多少种专业~1978年中国有多少所大学多少种专业
楼主你的问题要是不给我分数就对不起我了,这些资料我查了一个多小时。
现在:609所(121个重点大学 488个普通大学) 录取人数1500万人
目前中国共设置了六千多个研究方向的专业。
其中有专业学位有:法律硕士、教育硕士、体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翻译硕士、艺术硕士、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兽医博士/硕士、风景园林硕士、公共卫生硕士、军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会计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建设学硕士、临床医学博士/硕士、口腔医学博士/硕士等18个专业学位。
1978年:录取30万左右,大学数量约40到50所。(由于时间特殊,无法确切统计)
在刚恢复高考的阶段,可供选择的专业也并不多,在“专业齐全”的南大,文科方面就是哲学、中文、历史和外语,理科方面主要是数学、物理、化学、地理、天文等。总体来说,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都比较热门,文科方面,哲学是很热的,报考的人相对较多。
Ⅶ 近30年来的冷门专业是什么
冷门有时成独门 热门常常也没门 就业市场波诡云谲、变化万端,就业与招生常常一头冷、一头热地倒挂,这可苦了毕业生——特别是非名校的毕业生 5月22日,北京,中雨。李刚(化名)像只斗败的公鸡,耷拉着脑袋回到宿舍。这天,他一大早就冒雨赶到三里河 ,参加“IT/电子/机械专场招聘会”,结果很不理想——勉强投的那四五份简历,都是待遇一般的小企业,李以“不能白跑一趟”的心理投了简历。即便如此,对这几个企业,他也毫无把握,因为招聘启事中都明确写着:“要求有相关工作经验”。 一头倒在床上,李刚心下有些凄凉。当年高考填报志愿,他选了计算机这个大热门,就是为了四年以后就业容易。由于分数不高,他最后被一个文科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录取,这也是现在“拒无霸”命运的祸根之一。 从去年开始,李刚已经感到就业前景不妙。根据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发布的“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一些冷门专业占据了就业率前几名。其中,农学专业以78.38%的就业率高居榜首,哲学和历史学也分别达到了40.35%和51.85%。值得警醒的是,法学、医学这些过去公认的传统热门也排在后面,就业率分别只有37.85%和 31.01%。法学专业则连续多年在一类学科中排名倒数了。法学如此,计算机呢? “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仍然很大,但竞争相当激烈,因为现在学计算机的学生很多。”中华英才网校园招聘部负责人丁衣说。根据教育部门的统计,目前,信息技术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数量已占全国所有理工科学生总数的1/3强。尽管IBM、微软、联想这些IT企业几乎每年都到高校去招聘,但他们主选清华、北大等名校,李刚在读的普通高校难入他们的法眼。 相比而言,法学的情况更严峻。连续多年的招生热门已成了公认的就业困难户,以中国政法大学2006级法学专业毕业生为例,毕业后从事本行的只有13%,北京交通大学2006级法学专业104名毕业生中,只有3人从事政法工作。 丁衣在中华英才网负责校园招聘4年,期间他并没有感受到所谓热门专业学生在就业时的优势。“热门和冷门只是一个相对概念。热门专业虽然企业需求量大,但学生多,竞争很激烈;再冷僻的专业,社会上也会有对应职位和需求,加上学生人数少,所以就业也没有预想的那么困难。” 2006年,国家人事部曾对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按照需求数量多少,排在前十位的专业分别是:机械设计与制造类,计算机、信息与电子类,市场营销、管理类,建筑类,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英语,医疗卫生,财会。但需求只是需求,由于没有和各专业毕业生人数结合起来进行对比,这个排名并不能切实反映大学生的就业状况。 事实上,不同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冷热并非指标可概括,除了需求和供应量外,还有就业率、薪酬、工作环境以及发展前景等多种因素影响。2006年8月,在“全国机械工程学院院长联席会”上,50位院长共诉了机械专业“就业火,招生冷”的尴尬。尽管机械专业就业率在各学校都名列前茅,但录取分数却逐年下降。与之情况相类似的还有农、林、地、矿、油,这些听起来会让人联想到“傻大黑粗”的专业,即使近年来就业形势不错,但因为工作条件相对艰苦,待遇较低,在高考填报志愿时,远不如电子、信息、管理等专业有吸引力。 根据中华英才网统计,2007年,通信、汽车、快速消费品及石油能源将成为人才市场上最热门的行业。中华英才网人才研究中心总监欧阳晖也告诉记者:“人才供需未来趋势很难预测,唯一可以断定的是IT行业在今后几年仍然会保持上升势头和较大的人才需求量。”据中华英才网每年一度的“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前几名一直是电信、快速消费品、耐用消费品、IT、金融类的企业。其中IT上升趋势迅猛,去年新入围50强的企业有10家,其中6家是互联网企业。 一些利好消息也逐步出现:北京这所户籍制度最为森严的城市的壁垒正在逐步松动他的围墙。一个北京户口,在黑市的“户口大哥”手上值3-4万(根据购买者的学位和所需要户口级别不同),在北京新城户口放开后,一些过去被户口压低的薪酬将逐步回到合理水平。 李刚的就业还等不到户籍全面松动的那一天,他必须在这个7月之前找到机会。否则,他会沦为“北漂”。 30年来大学热门专业变迁:从哲学到计算机 现在的大学生恐怕很难想象,77年恢复高考时,哲学是大家竞相报考的热门专业。同时,受陈景润等着名科学家的影响,数学、物理学等基础学科也都很吃香。 80年代初兴起的是“文史热”。北京大学法法学院院长朱苏力在其博客中写道:“70年代末80年代初进入大学文史哲院系的学生,总体而言都是当时最优秀的文科考生,而到了80年代后期,这种基本风向就发生了变化。至少考分最高的学生大都选择了经济、法律专业。”80年代初期到中期,国内的知名大学纷纷成立了管理学院,企业管理很快取代数理化成为当时的热门专业。 到了90年代,随着外贸体制改革,国际贸易、国际关系等专业被看作皇冠上的明珠,录取分数屡创新高。 90年代后期至今,风头最劲的专业变成了网络与计算机,时至今日仍然如此。(记者/刘军)
Ⅷ 高考报考热门专业有哪些 热门专业详情
1.电子与信息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最近几年大力发展的方向,这就是一次第三次工业革命,这个行业会持续走强,十分有前途。
2.外语类:外贸英语、小语种
专业性很强,随着中国走向世界,这个行业也会是个经久不衰的行业。
3.法学类:法学、社会学、治安学、侦查学
这个行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看看美国如今法学低位,那就是中国未来法学地位了。
4.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
这个行业一直都很火,必进是国民生活、国家建设的基础性行业,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不过工资嘛,也都一直不温不火。
5.会计类:会计学、财务管理。
专业性很强,也是比较有钱程的一个行业。
Ⅸ 中国最热门的十大专业是什么
如果你不存在生存问题就选择爱好;反之选择有前景的专业!
我以审慎的态度告诉你:
通信业:需求旺盛,营销人员比重继续上升
今后几年,通信业人才需求将主要分布在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新增电信企业和政府部门,市场营销服务人才比重将超过技术人才。人才构成进一步变化为:经营管理类、通信技术类和市场营销类人才需求比例为2∶3∶5.这个比例中经营管理与市场营销人员比重较之前有所上升,预示着更多非通信专业人才将涌入通信行业。
汽车业:人才全面紧缺
未来5年,根据汽车发展的水平和需要来看,人才供求矛盾的变化将不是渐增,而是激增。这意味着人才供求的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尤其是研发机械工程师、销售和市场人员的新增工作机会将非常可观。在汽车企业的招聘中,不是哪类人才比较重要,而是各类人才都很重要;不是哪类人才紧缺,而是全面紧缺。主要包括:汽车研发人才、维修人才、营销人才、管理人才、汽车服务人才等。
快速消费品:营销人才缺口大
快速消费品行业的人才缺口将依然主要来自市场营销岗位。更多内容尽在我的空间.近年来,该行业大量的市场、销售人员,特别是品牌建设人员流向其他行业,而从其他行业流向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市场人员并不多。因此,在2007年相关企业将有必要继续对此类人才进行储备。
石油业:专业人力资源匮乏
石油行业招聘企业以特大型国有企业和外资石油服务公司为主。外资石油企业方面,从其在中华英才网上所发布的职位显示出,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地质工程师和钻井工程师有明显的人力资源匮乏的现象。同时,因为目前石油企业才人流动的内外部条件还未成熟,所以外资企业虽然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等优越条件,招聘到所需的研发技术人员也有一定难度。国有企业方面则是从事跨国经营的人才极为紧缺——就陆上石油企业而言,无论是各石油企业还是三大集团公司直属机关,从事跨国经营的管理人才都不足总人数的1%. 06年人才市场盘点
人才供求走势将在未来很大程度上得以延续,因此提醒职场人士关注。
年度十大需求旺点
市场营销类、物流类、房地产建筑专业类、咨询类、项目管理类、生产管理类、电子工程师类、质量管理工程师类、设计类、IT软件研发测试类等是人才市场10大需求旺点。其中,市场营销类人才不仅包括销售代表,还包括销售团队管理人员、区域销售管理人员、渠道销售人员等;物流类人才主要是物流管理、国际物流销售类的专业人才;房地产建筑类以各类规划设计工程师、建筑师为主;咨询类人才包括各类咨询顾问、咨询师等;项目管理类以项目经理、项目专员为主;生产管理类主要是各类管理人才;电子工程师类主要包括设计工程师、机电工程师、研发工程师等;质量管理类以QA、QA专业人员和质量管理岗位为主;IT软件研发测试类主要是软件研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等。
法律、行政:明显“供过于求”
目前在人才市场人才明显“供过于求”的职位类别有:法律类、行政类等。法律类主要指公司法务、法律助理等;行政类主要指各类文员、行政事务人员等。
机械类:就业率100%
【发布】机械及自动化专业属于人才缺口比较大的专业之一,扬州毕业的该专业学生就业率达100%。
【分析】机械行业的人才强调技术性。企业希望招聘到既有专业知识,又有理论知识,懂得思考的复合型人才。所以,希望到外企工作的学生,除了专业知识要掌握好外,管理、销售等方面的能力也不可忽视。
化学化工类: 5年内不愁找工作
【发布】化学及化工专业属于人才缺口比较大的专业之一,2007年扬州本地毕业的化学化工类专业毕业生供求比例达到1:3。
【分析】该行业对人才的技术性要求较强。需求职位中以技术类、销售类、管理类职位为主。从行业来看,该专业用人需求主要集中在化工业、能源业、医药、生物制药业以及环保业,附加值高的化工新型材料、精细化工制造业等也都需要大量专业人员,由于对专业技术要求高,毕业生2-3年内转行的较多,人才相对缺乏,所有市场对此专业人才需求量都大,可以说,有此专业经验的,5年内不愁找不到工作。
建筑工程: 大量吸纳应届毕业生
【发布】建筑工程专业属于人才需求缺口比较大的专业之一。
【分析】建筑企业对人才的硬性指标要求不严格,比如给排水、工民建、施工管理、概预算、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这些专业方向的学生,每年都被建筑施工公司大量吸收,但由于受工作环境的影响,人才流失相对较多。
市场营销: 专业销售人才受宠
【发布】营销类职位是目前招聘类别中热点之一,企业急需的是有技术类专业背景的营销类人才。
【分析】国内销售人员可分为高级营销人员(如销售经理)、一般销售人员,多为客户代表、推销人员,包括商场售货员和挖掘客户的推销人员和兼职销售人员。但,这些毕业生需要技术类专业背景支撑自己从庞大的营销队伍中脱颖而出。
电子装配: 每年毕业生不够分配
【发布】除了扬州本地大量需要此类人才外,苏州、上海等苏南地区也迫切需要具有理论和实际动手能力相结合的专业人员。
【分析】扬州技师学院宣传处陈处长介绍,随着近年来扬州光辐(伏)产业的发展和中科院在扬州建立车用电子产品研发基地,电子装配专业正逐渐升温,市场不光需要具有专业理论的人员,更需具备熟练应用、操作技术的相关人才。不仅扬州本地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增大,苏州、上海等地的企业也提前进入校园招揽人才。这些专业每年的毕业生都供不应求,绝大部分提前一年就进入用人单位见习,毕业后可与企业签订长期用工关系。
呼叫员、电话咨询师: 本地就有3—5万个培训任务
【发布】这是一个全新的专业,扬州很多单位已开始预订这类人才。
【分析】目前各企业对自身的形象越来越重视,并逐渐意识到,要加强企业与客户之间一对一的交流,因此专业的服务热线应运而生。陈处长介绍,一般的企业客服人员称为呼叫员,而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专家则被称为电话咨询师,仅扬州地区,该学院就已接到了3—5万个培训任务,同时上海、广州等地也陆续来预订毕业生。目前,扬州广陵产业园也正在建立呼叫基地。
物流管理: 操作型人才格外受青睐
【发布】不少高校都设有物流管理专业,但一般着重培养的是管理型人才,而市场每年对管理型人才的招聘很有限,更多的是需要在基层从事操作的人员。因此,物流操作员在每年的招聘中格外受宠。
【分析】目前比较先进的企业正逐步向零库存迈进,这不光对物流管理人员提出了很高的专业要求,也要求最直接的物流操作员有更高的能力。相对于物流管理人员,物流操作员的需求量更大。因此,受过专业物流操作培训的毕业生凭借上手快、胜任物流各个环节操作,而被相关的用人单位大量吸收。
高级技工(焊工): 毕业生供不应求
【发布】扬州造船业发达,对焊工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很大,再加上外地企业的定向招聘,毕业生几乎供不应求。
【分析】焊工不仅是普通概念中的焊接,还包括特种焊接。其专业性非常强,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培训才能胜任。根据往年的经验,因该专业工作环境比较艰苦,报名的人数也比较少,所以,该专业毕业生很抢手。
旅游、外事服务: 第三产业就业面宽
【发布】就业面较宽,机场、火车站、企业前台服务、接待等都为该类人才提供了就业的岗位。
【分析】扬州市旅游职业学校副校长王慧勤介绍,第三产业提供的岗位流动性大,人才缺口也很大。所以,毕业生自身有很大的选择性。除去专业比较对口的机场、火车站的岗位外,企业所需的一些接待服务工作也比较青睐于招聘这些受过专业训练的毕业生。但,这类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要不断提高自己,才能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
导游、旅游管理: 需求量逐年递增
【发布】近年来,更多的人通过长假旅游调整和放松,因此各地的旅游人才奇缺,市场对该专业的需求也在逐年递增。
【分析】该专业的毕业生主要从事导游、旅行社和星级宾馆工作人员工作,这类岗位不光对就业者的知识面层次有要求,形象、语言和举止也都必须受过专业训练,所以,该专业是其他专业的应聘者不能取代的
赠言:无论什么专业如果学的一塌糊涂,仍然是就业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