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非洲游客吃到惊讶,非洲的猪蹄和中国的猪蹄究竟有多大的区别
一、大小不同
中国的猪蹄和非洲的猪蹄比较起来真的是差距特别大的,那么中国的猪头一个的大小可以顶非洲足球的两个,因为非洲是一个特别贫穷的地方,所以说他们那边养的动物也是特别瘦的,那么动物瘦的话,猪蹄子肯定是特别小的,但是我国不一样,我国的猪都是吃饲料或者是玉米长大的,所以说长得也是特别快的,那么猪蹄相对来说也是特别大的。
通过一个猪蹄就可以看到我们中国比非洲发展的好太多了,那么好多非洲人来中国都不想走,都是到了逼逼不得已才离开中国,因为他们是特别羡慕我们中国的生活的。
❷ 中国的猪肉都是非洲养的吗
不是。
猪肉是我国居民最主要的副食品,猪肉产量长期占全部肉类产量比重的60%以上,近10年来我国猪肉产量稳居全球第一。2018年上半年我国肉类总产量达3995万吨,其中猪肉产量2614万吨,占肉类产量比例为65.43%。中国生猪养殖主要集中于沿江沿海,分布长江沿线、华北沿海以及部分粮食主产区,其中四川、河南、湖南、山东、湖北、广东、广西、安徽、江西、辽宁为排名前十的生猪产区。
❸ 中国猪和外国猪一样吗
现在一样了 以前不一样 外国的养猪起步晚 中国的猪很能长的时候 外国的还有獠牙 和野猪差不多 后来打着文化交流的幌子偷走了咱们的技术 嘿嘿
❹ 中国东北的野猪是世界上最大的野生猪吗
应该不是吧,其实就个体而言,无法比较(用最大的和最小的比,怎么算啊)
❺ 世界上最大的猪,到底有多大大到什么程度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猪是在中国辽宁有1800斤,这头猪于2004年2月5日死亡,此猪死时有2.5米长,腰围有2.23米长,獠牙有14.4厘米长。
❻ 猪的分类与区别
猪,又名家猪,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除南极之外的所有大陆都有的、肉用畜养动物。家猪起源于一种原本只分布在东半球的动物:野猪,或名欧洲野猪,但并非所有种的野猪都被驯化,叫欧洲野猪也不是只分布在欧洲。除了欧洲野猪,在菲律宾、苏拉威西及周边岛屿,还有一种岛屿型野猪被驯化出来,这就是南洋野猪。但世界上绝大多数种类的野猪还是特立独行的野兽,它们作为偶蹄目动物的一个大家族、家猪的亲戚,自然分布于欧、亚、非各洲,共计约十个种。
人类自从新石器开始驯化动物以来,家猪便在欧、亚、印度、中国、马来西亚、印尼等地纷纷被培育出来,可见,野猪的驯化是多中心的。我们所说的野猪种类,与家猪的种类概念大相径庭,名目繁多的家猪,都是一种动物:欧洲野猪的后代。在欧亚大陆、家猪种类如中国的金华两头乌、滇南小耳猪、上海白猪、北京黑猪、太湖猪、荣昌猪、两广小花猪等,国外的英国巴夏克、切斯特白猪、美国波中花猪、俄国白猪、高加索猪等乃是人类畜养的猪的不同品系,属于人类利用动物遗传多样性的驯化现象,我们这里只论及作为野生动物的、世界各地精彩分呈的各种野猪。附:野猪和家猪的主要差异:野猪家猪体态上:成年体重:几十到一、二百公斤,头大吻长,头、身比例1:3乳头4-5对胃肠容积小,腹部紧缩四肢细长,前肢长,后肢短。皮厚毛粗而硬,鬃毛多,色暗淡 成年体重:200-300公斤,甚至达500公斤,头圆吻短,头、身比例1:6—9乳头6-7对以上胃肠容积大,腹围增大四肢宽圆,前肢短,后肢长。皮薄毛稀而软,鬃毛几乎退化,色光泽行为上:昼伏夜出,性凶猛 白天活动,夜间休息,性温顺生殖上:秋末冬初为发情旺盛期,一年产一次,每胎4-6崽,妊娠130天,晚熟,18-20月龄达到性成熟,发育缓慢。 全年可发情、交配、分娩,年产两胎,每胎产10-20头猪崽,妊娠114天,早熟,3-4月龄即成熟,发育迅速。
如果你能沿着时光的隧道上溯,回到几百万年以前的人猿难分的时代,你就会发现一些熟悉的身影:野猪。因为,在猪进化历程中,几乎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两胃,杂食,不反刍,夜行性为主。主要掘食植物根茎、果子、树叶,也吃些昆虫、蜗牛、蚯蚓、爬虫、小鸟等动物性食物。科学家认为,猪的进化历史从始新世的早期就开始了,已有5400万年,但其健硕的体态和欣长的口鼻,与它们的祖先的样子,大同小异。
野猪包括以亚洲为主的:
野猪(欧洲野猪)sus scrofa(Wild pig or Boar)
野猪(欧洲野猪)分布于亚、欧、北非苏门达腊、日本、台湾及相继被引入世界各地(有33个亚种,包括家猪);2006年底,黑龙江省林业厅批准牡丹江猎捕50头野猪,牡丹江将适度捕捉危害农田较严重的40头,就是这种野猪。野猪体长90-180厘米,尾长30-40厘米,体重50-200公斤。毛色灰棕,鬓毛较短。怀孕时间约115天,乳头为6对,每产3-12仔,小猪身上有纵纹,一岁半成熟,寿命15-20年。
须野猪sus barbatus(Bearded pig)
须野猪分布在菲律宾、马来西亚及印尼的苏门达腊、加里曼丹的赤道雨林、次生林、季雨林(有6个亚种);体毛棕灰色,颊部有显着的面疣、特别是白色的毛须,由此得名。
南洋多疣野猪sus verrucosus(Warty javan pig)
南洋多疣野猪分布在吕宋、爪哇、苏拉威西、摩鹿加群岛;栖息于森林、低地草原和沼泽林地。体长90-160厘米,体重约185公斤,毛色红黄,毛尖色黑,面部有疣。
倭猪sus salvania(pygmy pig)
倭猪分布在尼泊尔、不丹、锡金及印度阿萨姆的喜马拉雅山区;多栖于山地稀树草原,晨昏活跃,杂食。体长58-66厘米,尾长3厘米,体重6-10公斤。毛色棕黑,体有硬毛,无面疣。有四个不断生长的獠牙。怀孕时间约100天,乳头3对。寿命10-12年。
鹿豚babrousa bobyrussa(Babirusa)
鹿豚分布在南洋的布鲁、苏禄、托吉安、苏拉威西等岛屿的热带雨林。出没于河湖之畔。晨昏活跃,掘食植物根茎,能奔善泳。体长85-105,尾长27-32厘米,体重90公斤。体毛稀疏而短,带灰白鬃毛,无面疣。腿长、皮厚,毛稀。鹿豚最特别的是雄性的相貌:上颌犬齿向上长穿过上吻后向眼部弯曲,面颊几乎为獠牙布满,牙长40厘米,鹿豚是因牙状似鹿角而得名,但这中看不中用的牙,既非武器,也非工具,而是雄性的炫耀器官。怀孕时间125-150天,2月产仔,每产1-2仔,幼子身上无条纹。母兽乳头1对。寿命约24年。
还有分布在非洲的:
巨林猪hylochoerus meinertzhageni(Giant forest hog)
巨林猪是1904年才被发现命名的一种野猪,分布在东非至西喀麦隆的中非刚果盆地(有3个亚种);昼行,出没于赤道密林地域。体长130-210厘米,尾长30-45厘米,体重130-275公斤。毛色黑棕,眼下有裸皮且呈棱起状。是野猪中唯一面部具眶前腺的种类,怀孕时间149-154天,每产2-6仔。乳头3对。
疣猪phacochoerus aethiopicus(Wart hog)
疣猪分布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稀树干草原;昼行性。体长110-135厘米,尾长约40厘米,尾端有簇毛。缓行时为下垂,奔跑中尾上翘如旗杆。奔跑时速达47公里。体重50-110公斤。毛色:灰皮上有黑白鬓毛。因面疣显着而得名,獠牙上弯。貌凶而性温,喜泥浴,主食嫩草、茎叶、树皮、浆果。怀孕时间达170-175天,11月产仔,乳房2对,每产2-4仔。寿命12-15年。
非洲野猪(薮猪、红河野猪)potamochoerus porcus(Bush pig/Africa water hog)
非洲野猪分布在非洲大陆的撒哈拉以南地区和马达加斯加岛林地及潮湿草原(有13个亚种);体长100-150厘米,尾长30-40厘米,体重50-130公斤。毛色砖红至黑灰色。头顶至脊背有一条浅色毛,耳尖长,端部亦有毛。最典型特征为雄性的眼下有疣,面部有鬓,鬓毛花白,。怀孕时间约127天,乳头3对。寿命10-15年。非洲野猪在高草和苇丛中掘洞为巢,昼伏夜出,以家族小群活动,主食植物根块、浆果、茎叶、野果。善游泳,性凶猛。岁尾年初为产仔季节,每产5-6仔。
另外,还有一类分布在南美的、不叫猪而似猪的动物:
西貒tayassu tajacu(Paccary)
西貒分布在中南美洲,从美国德克萨斯、新墨西哥,到中美向南至南美巴塔戈尼亚,栖息于从干旱沙漠到雨林的各种生境中,是一些在分类上单独为一科“西貒科”、而非“猪科”的猪,当然,也有人称它们为“南美野猪”。西貒包括三个种:中美貒、白唇貒、草原貒。西貒前足4趾,后足3趾,尾跟上部有分泌腺体的器官,为两室,不反刍。体长75-100厘米,体重16-30公斤。成群活动,有自卫能力,特别在受到攻击后。与旧大陆的野猪一样,用口鼻刨食,吃各种果子、块根、球茎及昆虫。喜水,常伴流水——“湍流”而居,又远居西半球,得名西貒,倒也贴切。怀孕时间142-148天,夏季产仔,每产1-4仔。西半球的西貒,可以说是野猪中的另类,猪科动物的远亲。
当然,世界上还有一些叫猪不是猪的动物。众所周知的豪猪,不是猪,而是鼠,一种大型的、身覆尖刺的啮齿目动物;土豚,也不是猪,是貌似南美食蚁兽的非洲管齿目动物。荷兰猪就更不属于猪科动物了,而是原产于南美的、现在广泛用于实验室及宠物的啮齿类动物,荷兰猪又名豚鼠、天竺鼠。
❼ 猪有几种
大白猪又叫做“大约克夏猪”。原产于英国,特称为“英国大白猪”。输入苏联后,经过长期风土驯化和培育,成为“苏联大白猪”。后者的体躯比前者结实、粗壮,四肢强健有力,适于放牧。十八世纪于英国育成。
约克夏猪是猪的一个着名品种。原产于英国约克郡(Yorkshire,英格兰东北部的一个旧郡,一九七四年分割为North Yorkshire,South Yorkshire及West Yorkshire),由当地猪与中国猪等杂交育成。全身白色,耳向前挺立。有大、中、小三种,分别称为“大白猪”、“中白猪”和“小白猪”。大白猪属腌肉型,为全世界分布最广的猪种。体长大,成年公猪体重三百至五百公斤,母猪两百至三百五十公斤。繁殖力强,每胎产仔十到十二头。小白猪早熟易肥,属脂肪型。中白猪体型介于两者之间,属肉用型。中国饲养大白猪较多。
长白猪是“兰德瑞斯(Landrace)猪”在中国的通称。着名腌肉型猪品种。原产于丹麦。由当地猪与大白猪杂交育成。全身白色。体驱特长,呈流线型。头狭长、耳大前垂,背腰平直,后躯发达,大腿丰满,四肢较高。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皮薄、瘦肉多。每胎产仔十一至十二头。成年公猪体重四百到五百公斤,母猪三百公斤左右。要求有较好的饲养管理条件。遍布于世界各国。
汉普夏猪是着名肉用型猪品种。十九世纪初期由英国汉普夏(Hampshire,一译汉普郡)输往美国后,在肯塔基州(Kentucky)经杂交选育而成。毛色黑,肩颈接合部和前肢白色。鼻面稍长而直,正竖立。体躯较长,肌肉发达。成年公猪体重三百一十五至四百一十公斤,母猪两百五十至三百四十公斤。早熟性,繁殖力中等,平均每胎产仔八.六六头。母性强。屠体品质高,瘦肉比例大。
波中猪为猪的着名品种。原产于美国。由中国猪、俄国猪、英国猪等杂交而成。原属脂肪型,已培育为肉用型。全身黑色,有六白的特征。鼻面直,耳半下垂。体型大,成年公猪体重三百九十至四百五十公斤,母猪三百至四百公斤。早熟易肥,屠体品质优良;但繁殖力较弱,每胎性仔八头左右。
家猪的品种
贝尔茨维尔一号猪及贝尔茨维尔二号猪(肉用) 均在美国育成 贝尔茨维尔一号猪为黑色,二号猪为红色 均肉用
伯克夏猪(肉用) 英国、日本、澳洲、新西兰、南美洲 体型中等,多为黑色 在各地分别培育以供鲜肉或腌肉用
切斯特白猪(脂肪用) 在宾夕法尼亚州切斯特县育成 体型大,白色,肤浅粉红色 性温和,母猪多育
杜罗克猪或杜罗克泽西猪(脂肪用) 北美及南美 身长中等,体长,黑色 1/2泽西杜猪 1/2杜罗克
汉普夏猪(肉用) 美国品种 体重中等,体长,黑色 活泼、机灵、适于放牧饲养
赫里福德猪(脂肪用) 约一九OO在美国育成 体型中等,浅红至深红色 脂肪用
北欧猪(肉用) 北欧、中欧及美国 体型中等,白色 有多个品种,供制腌肉用
马里兰一号猪(肉用) 一九四一年在美国育成 体型中等,黑色带白斑 约60%北欧猪,40%伯克夏猪
明尼苏达一号、二号及三号猪(肉用) 在美国育成 体色多样 均为肉用
蒙大拿一号猪(肉用) 一九三O年代在美国育成 背微呈弓形,颊部平 北欧猪、汉普夏猪杂交种
帕卢斯猪(肉用) 一九四一年在美国育成 白色,体重中等 2/3北欧猪,1/3切斯特白猪
波中猪(肉用) 在美国育成 黑色,但腿、鼻、尾为白色 从俄罗斯猪、拜菲尔德猪及中国大猪育成
波中花猪(肉用) 在美国育成 白色,但腿为黑色 或称花斑猪
靽姆沃思猪(肉用) 美国、英国、新西兰、澳洲、加拿大 体型大,体色各异 用于杂交育种,制腌肉
大约克夏猪(肉用) .
❽ 非洲猪跟中国较介吗
非洲猪跟中国较介吗?你这问的是什么意思呀?我怎么没看明白?
❾ 最大的猪有多大
“猪王”如今住在柳峰乡梧村的一处山坳里,收养人特意为它盖了一间新房——水泥小屋,并请专人照顾“猪王”的饮食起居。 记者见到“猪王”时,它正安详地躺在铺着干稻草的小屋里。小屋四周聚着十余名来自福建的游客,当有游客凑近“猪王”时,它会慵懒地扭动一下庞大的身躯,大声喘着粗气。不少游客纷纷和“猪王”合影留念,有的张开双臂衡量“猪王”的身长,大家都啧啧称奇。 “猪刚送过来时,身长2.17米,身高1.1米,背宽70厘米,体重715公斤。现在,它身长2.52米,身高1.25米,背宽90厘米,体重估计已达1吨。”76岁的饲养员蔡为家师傅报出了一连串的数字。
❿ 世界上的猪(包括家猪和野猪)一共有多少种
1蠢猪。 2崽猪。 3死猪。 4公猪。 5母猪。 6瘟猪。 7大猪。 8杀猪。 9种猪。 10白猪。 11黑猪。 12花猪。 13红猪。 14假面野猪 Potamochoerus larvatus 15非洲野猪 Bush pig, Red river hog Potamochoerus porcus 16须野猪 Bearded pig Sus barbatus 17大嘴野猪 Sus bucculentus 18卷毛野猪 Sus cebifrons 19印尼野猪 Sus celebensis 20霍氏野猪 Sus heureni 21菲律宾野猪 Sus philippensis 22小野猪 Pygmy pig Sus salvanius 23野猪 Wild boar Sus scrofa 24摩尔野猪 Sus timoriensis 25多疣野猪 Javan pig Sus verrucosus 26西貒 White-lipped peccary Tayassu 其它我不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