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国56个民族使用文字有几种
我国56个民族,有120多种少数民族语言,50多种少数民族文字,实际使用的少数民族文字22种。每个民族至少有一种语言,有的还会讲几种语言。
我国回族使用汉语,满族过去曾有自己的语言,后逐渐使用汉语,其他53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20余种少数民族语言,没有文字无以传承,处于消亡的边缘。
少数民族文化传统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少数民族语言已经或快要消亡。尽管中国在少数民族语言保护方面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其语言多样性保护形势依然严峻。
对此,中国知名学者周海中教授指出:当今处于弱势的民族语言正面临着强势语言、全球化、互联网等的冲击,正处于逐渐消失的危险;
因此有关机构和语言学界都应该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措施,抢救濒临消失的民族语言。保护民族语言,有利于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也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安定。
② 中国有多少种语言
80种以上。
中国语言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各个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有56个民族以及80种以上的语言。
汉语简介
汉语是我国汉民族的共同语,我国除占总人口91.59%的汉族使用汉语外,有些少数民族也转用或兼用汉语。
现代汉语有标准语普通话和方言之分。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为语法规范。2000年10月3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定普通话为国家通用语言。
汉语方言通常分为八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北方言、闽南方言。各方言区内有分布着若干次方言和许多种土语。其中使用人数最多的北方方言分为北方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下江官话四个次方言。
③ 中国民族语言有哪些
中国民族语言有:
中国有56个民族,其主要民族语言有54种,分属五大语系。
1、汉藏语系,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语系,他有汉语和藏缅壮苗摇三个与组的语言组成属汉藏语系的,有32个民族,占全国民族总数的57.1%。
2、阿尔泰语系,是我国第二大语系,它包括突厥,蒙古,通古斯满三个语族,属这个系的有17个民族,占全国民族总数的30.4。
3、奥亚语系也称南亚语系,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有瓦语,布朗语和崩龙语。
4、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也叫南岛语系,在我国只有高山语,分布在我国台湾省的一些山区。
5、印欧语系,我国塔吉克斯坦语和俄罗斯语属于这个语系,分布在新疆地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实行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策。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科研机构、民族教育机构,不断地进行少数民族语言和社会历史的调查。特别是在1956年组织了700 多人的少数民族语言调查工作队。
195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了 500多人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分赴民族地区进行调查。这两种实地调查不但有力地推进了专业研究,而且为民族识别工作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到目前为止,已经确定了56个民族。在55个少数民族中,一个民族说一种语言的比较多。有的民族说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民族语言。
例如:裕固族一部分人说属于突厥语族的西部裕固语,另一部分人说属于蒙古语族的东部裕固语。瑶族的绝大部分人说属于苗瑶语族瑶语支的勉语,一小部分人说属于苗瑶语族苗语支的布努语,另一小部分人说属于壮侗语族侗水语支的拉珈语。在一个民族说几种语言的情况下,民族内部的交际多使用汉语或其他互相懂得的一种语言。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语言学工作者,调查了一些新语言,如四川省的纳木义话,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俫话,海南岛的回辉话(其归属有待进一步确定)。其中也有在早期文献中已有着录,现在还活着的语言,如四川省的尔苏语就是华夷译语中的多续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数目可能在80种以上。
④ 中国一共有多少种语言
中国一共有80多种语言。
1、中国语言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各个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有56个民族以及80种以上的语言。
①汉族的语言是汉语,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是当今中国的通用语言,也是国际上的通用语言之一;
②在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 满两个民族通用汉语外,其他53个少数民族都使用本民族的语言。
2、中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一贯坚持语言平等政策,积极维护语言的多样化与和谐统一。
(4)中国有多少种民族语言扩展阅读
中国语言的基本特点
1、一方面,中国语言是一种有特殊性的文化,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语言代表的是不同的语言习俗,如因汉语特点而形成的歇后语就是汉民族的语言习俗,不同的语言习俗反映出不同的思想观念。中国语言所造成的文化差异直接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社会的显着表现。
2、另一方面,中国语言从宏观到微观的变化都与其他文化事象联系在一起,社会政治、文化对中国语言的发展和使用起着直接的影响,比如对语音、语法、词汇的影响。中国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促进其他文化事象的发展。
⑤ 全国56个民族中,一共有多少种语言
全国56个民族中,一共有75种语言,详细情况如下:
汉族(汉语)、朝鲜族(朝鲜语)、蒙古族(蒙古语)、回族(经堂语)、藏族(藏语)、维吾尔族(维吾尔语)、苗族(苗语)、彝族(彝语)、壮族(壮语)、布依族(布依语)、满族(满语)、侗族(侗语)、瑶族(勉语、布努语、拉珈语)、白族(白语)、土家族(土家语)、哈尼族(哈尼语)、哈萨克族(哈萨克语)、傣族(傣语)、黎族(黎语)、傈僳族(傈僳语)、佤族(佤语)、畲族(畲语)、拉祜族(拉祜语)。
水族(水语)、东乡族(东乡语)、纳西族(纳西语)、景颇族(景颇语、载瓦语)、柯尔克孜族(柯尔克孜语)、土族(土族语)、达斡尔族(达斡尔语)、仫佬族(仫佬语)、羌族(羌语)、布朗族(布朗语)、撒拉族(撒拉语)、毛南族(毛南语)、仡佬族(仡佬语)、锡伯族(锡伯语)、阿昌族(阿昌语)、普米族(普米语)、塔吉克斯坦族(塔吉克斯坦语)、怒族(怒苏语、阿侬语、柔若语)、乌孜别克族(乌孜别克语)、俄罗斯族(俄罗斯语)。
鄂温克族(鄂温克语)、德昂族(德昂语)、保安族(保安语)、裕固族(东部裕固语、西部裕固语)、京族(京语)、塔塔尔族(塔塔尔语)、独龙族(独龙语)、鄂伦春族(鄂伦春语)、赫哲族(赫哲语)、门巴族(门巴语、仓拉语)、珞巴族(珞巴语)、基诺族(基诺语)、高山族(泰耶尔语、赛德语、邹语、沙阿鲁阿语、卡那布语、排湾语、阿眉斯语、布农语、鲁凯语、卑南语、邵语、萨斯特语、耶眉语)。
中国境内语言分布和保护:
中国境内已经识别和正在使用的语言涉及汉藏、阿尔泰、南岛、南亚、印欧等5大语系,还有尚难界定语系、语族或语支及混合语等的若干语种,分布于上述语系的10余个语族的语言计130余种。无疑,我国是世界语言资源大国,但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尤其是人口较少民族的语言资源传承和保护现状令人堪忧。
2016年5月,国家语委与国家民委办公厅共同发布了《关于推进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的通知》,并颁布了2015—2019年在全国少数民族中展开300个一般点、100个濒危点的总体规划表。这标志着,由国家统一规划、地方和专家共同实施、鼓励社会参与的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少数民族语言调查工作,正式以规范化、科学化、社会化、协同化的模式推进。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⑥ 中国共有多少种语言
中国一共有80多种语言。
中国语言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各个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有56个民族以及80种以上的语言。
⑦ 中国有多少种语言
中国境内现有129种语言(不包括方言)。
中国境内的129种语言,分别属于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印欧语系五大语系,另外还有5种混合语,以及无法被归类的朝鲜语。其中,汉藏语系76种、阿尔泰语系21种、南岛语系16种、南亚语系9种、印欧语系1种,可以算得上丰富多彩了。
这是《中国的语言》给出的答案。这本书在2007年出版,16开的一本大书,和A4纸差不多大;一共有2638页,比砖头厚得多。这本书由中国社会学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孙宏开、胡增益、黄行主编,共有100多位作者和编者参与编纂,调查研究历时20多年,图书出版的时候,已有10多位参与专家学者过世。
中国境内的语言有129种之多,而且差异很大、各有特色。按照语言之间的亲疏关系,世界上的语言被分为若干个语系。不同语系之间的语言差异,大概就相当于你和欧洲兄弟、阿拉伯兄弟或者非洲兄弟的长相差异。欧洲国家那么多,语言也那么多,其实基本就在印欧语系这个圈圈里打转。
(7)中国有多少种民族语言扩展阅读
1、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普通话普及率从2000年的53%提高到2015年的73%左右,识字人口使用规范汉字比例超过95%,68%的国民掌握了汉语拼音。
2、国家颁布实施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标准6类47种,语言文字信息化规范标准59种。
3、目前,国家汉办在140个国家建立了511所孔子学院和107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世界各地有近2万所中文学校,面向华侨华人传授中文。
4、国家帮助15个少数民族创制或改进了文字方案,颁布实施了100多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规范标准。
5、国家语委建设科研机构19个,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培训基地10个,国家语委科研工作专家库在库专家886人。
⑧ 祖国已知有56个民族,请问有多少个语种和方言
中国境内的129种语言,七大方言。
129种语言分别属于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印欧语系五大语系,另外还有5种混合语,以及无法被归类的朝鲜语。其中,汉藏语系76种、阿尔泰语系21种、南岛语系16种、南亚语系9种、印欧语系1种,可以算得上丰富多彩了。
我国方言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官方方言列如;犯贫、贫气、搓楞等)、吴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赣方言。
1、北方方言
官话方言是以北京话为基础定义的北方部分语言统称,即广义的北方话。在汉语各大方言中,官话方言有它突出的地位和影响。以洛阳为中心的北方话通行地区一直是中国政治的心脏地带,因而有“官话”之称。
2、吴方言
吴方言称为吴语,又称江东话、江南话、吴越语。周朝至今有三千多年悠久历史,底蕴深厚。在中国分布于今浙江、江苏南部、上海、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福建北一角,使用人口约一亿。吴语是中国七大方言之一,有国际语言代码。
3、湘方言
湘语(/siɔ̃44.ny42/),又称湘方言或湖南话,属汉藏语系汉语族,是生活在湘江流域及其支系一带湖湘民系使用的主要语言。湘语分为新湘语和老湘语,新湘语以长沙话为代表,老湘语以双峰话为代表。
4、客家方言
客家语(Hak-kâ-ngî),简称客语(Hak-ngî),是汉族客家民系使用的主要语言 [1-2] ,是汉语七大方言之一。
客家语在非正式场合又被称为客家话,按不同口音又可分为梅州话、惠阳话、惠州话、河源话、赣南话、汀州话等。而在部分地区还称水源音、涯话、新民话、麼个话、广东话(土广东话)、怀远话、四县腔、海陆腔、饶平腔、诏安话、平婆话等。
5、闽方言
闽方言是以地域划分的语言称谓,并非语言学分类,实际上闽方言所指代的闽北话、闽南话、闽东话、闽中话、莆仙话五种汉语方言在语言学上各自独立。
闽南方言分布在闽南二十四县、台湾及广东的潮汕地区、雷州半岛、海南省及浙江南部,以厦门话为代表。
6、粤方言
粤语,又称作广东话、广府话,俗称白话,海外称唐话, 是一种汉藏语系汉语族的声调语言,中国汉语七大方言之一,也是汉族广府民系的母语。广东使用粤语的人口大约有6700万,加上广西粤语使用人数大约为2500万、香港700万、澳门55万、泰国500万、新加坡和马来西亚500万、美国和加拿大200万,全球将近有1.2亿人口使用粤语。
7、赣方言
赣语是中国汉语七大方言之一,俗称“江西话”,为江右民系使用的主要语言。使用人口多数在江西省境内,主要分布在赣江中下游、抚河流域及鄱阳湖流域以及周边、湘东和闽西北、皖西南、鄂东南和湘西南等地区。另外在浙江、陕西还有少数赣语方言岛。